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经第十章

道德经第十章

发布时间: 2020-12-18 00:53:58

1. 道德经第十章到底是啥 说的是啥 求解

精神和形体来合一,能自不分离吗?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像婴儿的无欲状态吗?清除杂念而深入观察心
灵,能没有瑕疵吗?爱民治国能遵行自然无为的规律吗?感官与外界的对立变化相接触,能宁静吧?明白四达,能不用心机吗?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就叫做“玄德”。

2. 道德经 第十章 “四达”指什么

【原文】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释义】本章的核心是:修心循道。而且由低到高指出了通过修持而要达到的目标。道无所谓善恶对错。修身养性,顺应不争是根本。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是要识道,而后才是顺道。道不识,以何顺?以顺应不争的心态识道;以顺应不争的方式循道。就是为人处事的明智方式。比如,索罗斯利用大众的错误赚钱。比如索罗斯利用制度的缺陷赚钱。都是在识道基础上通过循道赚钱的典型例子。而巴菲特则是通过顺应道的企业赚钱。我们不否认人性私利的一面。人在道面前,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因此,人只能把道放在第一位,去认识他,去顺应它,从而达到自己私利的目的。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就是这个道理。在股市上,就是把认识股市做为第一位的东西,通过修身养性去更好的顺应市场,从而达到自己获利的目的。如果以盈亏做为看待股市的重点,则是逆道而为。是本末倒置。赔钱是必然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人的思想和行为往往是一种习惯。要想很好的识道循道,就必须好好的修身养性。持之以恒,修持不断,方能逐步提高识道和循道的能力。

3. 道德经第十章,涤除玄鉴还是涤除玄览两者的引申意义是什么

玄鉴。鉴,铜镜。玄比喻“慈”。鉴比喻“智慧”,因为能照见自己。
意思就是以慈心智慧观照内心,能否做到纯净无暇?

4. 《道德经》第十章的原文是

原文: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译文:精神和形体合一,能不分离吗?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像婴儿的无欲状态吗?清除杂念而深入观察心灵,能没有瑕疵吗?爱民治国能遵行自然无为的规律吗?

感官与外界的对立变化相接触,能宁静吧?明白四达,能不用心机吗?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就叫做“玄德”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4)道德经第十章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

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5. 《道德经》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此章中心在于阐明修真养性的要旨。“营魄”指魂魄,实指人身中的元神和元精。元神属阳,轻清易飞而上行,元精属阴,重浊易凝而下行。二者相反而互补。先天元神本为清静,因后天欲念所扰而散乱不安。若祛除妄念,清心寡欲,则神自清静,元精也会自安。“载”是元神元精同载于一车(喻搏入炉鼎之内),含有抱一不离,互为运转之意。

道教丹经《悟真篇》第一首诗云:“先把乾坤为鼎器,次将乌兔药来烹,既驱二物归黄道,争得金丹不解生。”这也是说炼养时必须首先在体内安炉立鼎,“锻炼精华”,使魂魄合和抱一,聚结成丹。此可谓“清静真一,不二法门”。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专”是指专一之意。常人因私欲妄念所扰,心神散乱不能专一,在无意之中导致其气粗暴、神气不合、母子失守、阴阳不交、坎离分居、先天与后天脱离关系。因此,人在炼养时,必须心神专一,调和呼吸,由粗浅到深长,由强硬到柔和,若初生之婴儿。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涤除”是洒扫清除之意。“玄览”是洞观无碍之意。 “疵”是弊病。欲修真养性,必须清除心界一切杂念,使先天圆明的体性重现。《清静经》中说:“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又说:“净扫迷云无点翳,一轮光满太虚空。”皆强调修道之人的首要功夫是清静神心。还其人之先天本性,洞观无碍。

6. 道德经第十章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什么哲学本质

哲学的本质

哲学,本质上是人类对主客观世界的理性认识。哲学是人类版高级思维的结果,权是人类高级智慧的反映。
唯心主义哲学,是人类对主客观世界幻觉的理性思维。这种思维虽然表现为极其虚幻性,但也是人类智慧的反映,不过表现了初级的幼稚无知的虚幻意识性

7. 道德经第十章怎么读音

《道德经》第 十 章
载zài营yíng魄pò抱bào一yī, 能néng无wú离lí乎hū?
专zhuān气qì致zhì柔róu, 能néng婴yīng儿ér乎hū?
涤dí除chú玄xuán览lǎn, 能néng无wú疵cī乎hū?
爱ài国guó 治zhì民mín, 能néng无wú为wéi乎hū?
天tiān门mén开kāi阖hé, 能néng无wú雌cí乎hū?
明míng白四sì达dá, 能néng无wú知zhī乎hū。
生shēng之zhī畜xù之zhī:
生shēng而ér不bù有yǒu, 为wéi而ér不bù恃shì,
长zhǎng而ér不bù宰zǎi, 是shì谓wèi玄xuán德dé。
这一章是讲【形神合一——人之道也】。

8. 道德经第8.,9,10章意思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
最好要像水那样,水给万物带来好处而不争,处在众人认为不好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让自己谦卑,内心深邃,和好人交往,说话诚实,治理国家井井有条,做事有才能,行动和于时机,这就是善。正因为不争,所以没有过失。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哉。
-------------------------
保持充满,不如停止,思想深刻,不能长久保持,晶玉满堂,不能守住。富贵而自高自大,自己留下过失,功成身退,是天道啊。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
载着魂魄而内心专一,能做到不分开吗?专心于精神以达到柔,能做到像婴儿一样吗?放弃观察奥妙,能做到不犯错吗?爱民且治理国家井井有条,能做到不用智慧吗?天门的开和关,能做到像万物之母吗?清楚明白通晓大道理,能做到无为吗?产生它,养育它,产生别的自己却一无所有,做了却不仰仗它,养育它却不主宰它,这就是大德啊。

9. 道德经第十章求解

人身具来有的营养精气与精魄的源统一,能不分离吗?呼吸吐纳,运气周身,以至于心平气和,能像婴儿那样柔顺吗?消除内心的杂念,能没有一点瑕疵吗?爱民救国,能不用智慧吗?人的生存,能做到安静柔顺吗?聪明通达,能不依赖知识吗?生育万物,生育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滋养万物而不宰制,这叫做深奥的的“德”。

10. 道德经 第十章 “四达”指什么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违反范0387 :你好。
《道德经》第十章 河上公点的标题曰【能为】
最后一句: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注:知:通智,指心智、心机。
译文:明白、知晓、通达四方,能够保持冷静,认为自己什么也不知道吗?

热点内容
劳动法企业旷工处理 发布:2024-11-16 05:23:57 浏览:792
哈尔滨学院法学 发布:2024-11-16 05:12:55 浏览:14
刑法139条规定的 发布:2024-11-16 04:28:54 浏览:937
科研工作条例 发布:2024-11-16 04:24:13 浏览:882
卫生条令条例 发布:2024-11-16 03:10:36 浏览:133
保护原则刑法 发布:2024-11-16 03:04:55 浏览:488
民法典手卡 发布:2024-11-16 02:55:41 浏览:838
单位法律知识讲座通知 发布:2024-11-16 02:30:12 浏览:182
观其复道德经 发布:2024-11-16 02:21:55 浏览:301
七零九律师 发布:2024-11-16 02:20:19 浏览: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