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诚信立法

诚信立法

发布时间: 2020-12-18 01:01:39

❶ ACCA是什么啊有什用啊

说到ACCA,相信很多同学都有听说过,而且因为较高的就业率和更高的年收入更是搞得很多同学心痒痒。但是关于ACCA的详细内容,大家可能就没那么熟悉了。还不知道自己适不适合学ACCA,小测一下就知道了,戳:ACCA学前评估

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是全球最具规模的国际专业会计师组织,为全世界有志投身于财务、会计以及管理领域的专才提供首选的资格认证。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国际专业会计师组织,ACCA目前在中国拥有超过23,000名会员及43,600名学员,并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深圳、沈阳、香港以及澳门共设有8个代表处。

为什么要考ACCA?

◆知识技能

ACCA是一个比较完善的系统知识体系,学到的东西也绝不仅是会计层面,学习后对公司制度的本质有了蛮大的了解。课程是根据现时商务社会对财会人员的实际要求进行开发、设计的,特别注意培养学员的分析能力和在复杂条件下的决策、判断能力。系统的、高质量的培训给予学员真才实学,学员学成后能适应各种环境,并逐步成为具有全面管理素质的高级财务管理专家。说实话,一个经过良好的培训、能用流利英文沟通、会写英文报告、精通中国和国际会计制度、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又有一张外国会计证书的人在中国还是稀缺资源,自然颇受雇主青睐。

◆高薪岗位

根据官方统计,ACCA会员收入在50万至100万之间的比例高达21%。受访会员最高年薪超过200万。作为全球最具规模的国际专业会计师团体,ACCA不仅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在中国也拥有超过500家“认可雇主企业”。包括普华永道、德勤、安永等众多会计师事务所,还有像华为、中兴、腾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移动等大型国企和民企,以及戴尔、通用电气等众多世界500强企业,汇丰银行、花旗银行等跨国银行,GP摩根等世界知名投行及艾森哲等金融咨询服务机构,都是ACCA认可雇主。这些企业都认可ACCA的含金量,在招聘和录用员工时都会优先考虑ACCA学员和会员。

◆三重保障

本校学历+英国本科学位+ACCA证书,学员通过ACCA前两个阶段的考试后,在国内即可申请牛津布鲁克斯大学的应用会计理学士学位,申请英国和英联邦成员国很多著名大学MBA或金融和会计学硕士学位有诸多免考科目。

◆出国优势

ACCA留学签证率高,移民更可获得技术加分。ACCA会员可在工商企业财务部门、审计/会计师事务所、外资银行等金融机构、财政税务部门、跨国公司、国内境外上市公司等从事财务和金融分析咨询工作。中国遵照WTO约定全面开放银行、保险、投资等金融业务,国内涉外的专业金融人才缺口三百多万。

◆超高含金量证书

ACCA是英国具有特许头衔的四家注册会计师协会之一,也是当今最闻名的世界性会计师组织之一。具有ACCA资历就具有了翻开这一作业开展之门的金钥匙,因而被称为“世界财会界的通行证”。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会计师组织,有10万会员和20多万学员,分布在全球160个国家。

ACCA让来自不同背景的有志之士都有机会进入财会行业,并且不断创新、修订并推广专业资格,满足学员和雇主的多样化需求。

★全面完善的课程体系

ACCA的课程使学员全面掌握财务、财务管理、审计、税务及经营战略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提升分析能力并拓宽战略思维。

★理论与实际的密切结合

ACCA的专业资格是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的高度紧密结合。新考试大纲充分表达了雇主和专业人士的意见,反映了现代商务社会对财会人员的要求。

★对专业价值和职业操守的重点强调

ACCA创举性地开设了在线职业操守训练课程,它给予学员一系列的职业操守的理念,并设置了多个自我测试题,检验学员职业操守的价值观和行为。取得ACCA会员资格要完成三个“E”,即通过考试、完成在线职业操守训练课程、并取得三年相关工作经验。

★国际标准与本地实情的和谐统一

ACCA考试大纲以国际会计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国际审计准则作为依据设计考试内容,并提供了包括中国在内的40多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与税务方面的试卷,这使得ACCA成为最切合中国实际的国际性会计师资格。

★公平一致的考试标准

ACCA的专业资格考试采用全球统一标准,即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卷,最后会员取得全球统一的证书。

★遍布全球的考点网络

学员在一个国家向ACCA注册后,可根据需要在全球350多个考点中选择、更换适合自己的考试中心。

★认证与学位的相互补充

ACCA在全球范围内寻求与优秀院校的广泛合作。满足一定的条件后,ACCA学员将有机会获得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应用会计理学士学位。

★灵活的学习方式

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参加培训班或自修以及网上培训来完成ACCA考试。

多久考ACCA最好?

小编的建议是,大学期间就可以开始准备了哦。

原因一:ACCA适合大学生报考,当然尽早最好。

厉害的证书很多,但是大学期间就能考的厉害证书,ACCA算是为数不多的其中之一。自16年改革之后,ACCA现在每年有4次考试机会,大学生空闲时间比较多,恰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利用好这些空闲的时间,安排好自己的ACCA考试。将来工作之后再考证,绝对是一件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事,在大学里有效利用还未踏入社会的时间,尽早将ACCA全科拿下,提升综合能力,可以为将来的求职和职业发展道路提升竞争力。

原因二:提升求职竞争力,让你的简历闪闪发光。

一般来说,大三的时候,大多数同学都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并且为此付出行动。其中,考证党也算是一个群体。一纸证书能够给应聘者和招聘单位都带来安全感。很多人拼了命去考ACCA,就是为着“一张ACCA证书等于年薪六十万”的目标而努力。而这个目标的实现,要从每年的校招开始。76.4%的ACCA学员未来都想进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剩下的则偏向企业财务、金融方面等。事实也证明,ACCA对于进入四大确实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综上,大家一定要借着在大学里的时间好好努力攻克ACCA哦,任何时候都不晚!希望大家都能拿到满意的成绩!还不知道自己适不适合学ACCA,小测一下就知道了,戳:ACCA学前评估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❷ 员工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可否解除劳动合同

一、诚实信用原则在劳动法中的体现——从一个案例入手
司法实践中,与诚信相关的解雇理由主要集中在劳动合同的签订与履行过程中。因此,司法机关在判断解雇是否合法时通常需结合义务人在劳动合同签订及履行过程中的诚信义务来审查。本文着重探讨劳动合同订立过程中劳动者的诚信义务问题。关于劳动合同签订过程中的诚信义务,在《劳动合同法》中具体体现为第二十六条及第三十九条第五款。《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主要规定了违背诚信原则导致合同无效的几种情形;第三十九条第五款则进一步明确了符合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违背诚信原则行为的,用人单位可以行使即时解除权。那么在劳动合同订立时,劳动者到底负有怎样的诚信义务,怎样违反诚信的行为才会导致解雇呢?下面笔者想从一个简单的案例1深入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劳动者唐某于2008年1月应聘进入某机械公司苏州办事处从事专业设备销售服务工作,并根据招聘要求提交了毕业于某大学材料工程系的学历证明复印件。公司与其签订了至2010年12月31日的劳动合同。入职后,唐某签署《任职承诺书》一份,内容为:“本人作为公司员工,特作如下承诺:……本人以往提供给公司的个人材料均是真实有效的,如有做假,愿意无条件被解除合同……” 该公司《员工手册》亦规定:“员工有下列任一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情况的,公司将予以解雇,且不给予任何经济补偿:……(2)、以欺骗手段虚报专业资格或其他各项履历……。”唐某在入职后数次填写的员工登记表中履历部分均填写为某大学材料工程系的学历。2009年2月唐某所在办事处负责人调离。因有人举报,公司人事部门在审查该负责人移交的材料时发现唐某学历资料存疑,经与该院校核实,并无唐某学历信息,其提供的学历证书复印件系伪造。公司遂以唐某求职时学历造假存在欺诈行为及虚报履历违反公司规章为由,与唐某解除劳动关系。唐某不服,认为办事处负责人早已知道其学历不真实,其不存在欺诈,且学历要求并非岗位必须,其能力是胜任该工作的。故认为公司与解除劳动关系违法,要求支付其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仲裁委员会裁决认为唐某欺诈行为成立,对其要求公司支付唐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请求未予支持。唐某不服裁决,提起诉讼。一审法院认为对唐某入职时的学历用人单位未尽审查义务,办事处负责人在事先已知唐某学历造假应视为公司已经知道,唐某欺诈之说不成立,故判决支持唐某诉请。公司不服提起上诉,认为员工聘用系公司人事部门负责,唐某原所在办事处负责人从未向公司汇报过已知唐某学历造假之事,且在事发前不久填写的履历表中唐某仍填写了虚假学历,其欺骗公司的行为存在主观故意。而公司未尽审查义务不是免除唐某欺诈行为后果的理由,故要求判令不支付唐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双倍赔偿金。二审法院审理后,撤销了原审判决,改判公司无须支付唐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双倍赔偿金。
这个案件,三次裁判得出了两个不同结果。处理结果的一波三折说明对签订合同过程中不诚信引发的解雇纠纷在司法审查有在很大的分歧,涉及对如实说明义务范围的界定、违反如实告知义务行为的性质认定及对雇主行使解雇权的影响。后文中,笔者就这些问题深入地进行剖析。
二、如实告知义务的立法比较
(一)国外立法对雇员如实告知义务之规定
劳动关系是需要劳动合同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互相协作,在遇到问题时相互理解、帮助解决才能在既定期限内存续和顺利实现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的顺利实现依赖于双方一定程度的了解、信任。在建立劳动关系前尽必要的告知与注意义务,促使合同得以善意地成立,并得以全面履行,从而最终实现双方当事人对合同预期的目的。因此,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是确保双方知情权,保障劳动合同切实履行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诚信原则在劳动合同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我国劳动立法实践短,经验不足,比较分析国外相关立法经验,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劳动合同法》相关条款的内涵和界定悖信行为的性质及其法律后果,使诚信原则在劳动法律关系的调整中发挥真正的作用,是非常有益的。
对于雇员的告知义务各国亦有相应规定。法国劳动法确立了职业自由原则。职业自由包括营业自由和劳动自由。招聘自由是营业自由的具体体现,而为了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法国劳动法对招聘自由设置最大的限制就是平等原则,即禁止招聘中的歧视行为。同时出于对个人私生活的保护,企业招聘中收集信息也要遵守两项原则(法律卷第1221-6条),一是“目的性原则”,即收集的信息资料等不论形式如何,只能用来评价应聘人员此时应聘岗位的工作能力;二是“适当原则”,即这些信息必须和应聘工作岗位有着直接的、必然的联系。2
同时,还它规定了禁止收集民族、社会出身、政治观点、宗教信仰、工会入会情况、应聘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妇女是否怀孕等具体个人信息。德国劳动法认为,在雇佣初期,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准备关系就像一个先合同信任关系,在双方之间产生带有劳动法特点的特定义务。雇员必须在没有要求的情况下,在劳动合同中,对未来劳动关系中与劳动给付义务的履行相关联的有实质意义的所有情况进行真实的陈述公开。对与劳动关系虽然没有实质意义的一些事实,但获知这些事实对雇主存在合法利益的,求职者也应当主动告知。至于宗教信仰、党派属性,雇主原则上不允许提问,除非其应聘的是教会的职位或是在政治党派中担任领导职位。如在招收出纳员岗位时对财务犯罪前科的提问,由于客观上存在着正当的实质性理由和必要性,这种提问便认为是合法的3 。而《日本劳动标准法》则规定,在签订劳动合同时,雇主必须把工资、工作时间、其他劳动条件当面向劳动者说明。对于工资事项必须根据命令所规定的方法予以说明。根据前项规定所当面说明的劳动条件如与事实不符,工人可立即解除劳动合同。而雇员对个人经历的虚假陈述则属于“归因于雇员的原因”,亦属于解雇合法的合理原因。
(二)我国劳动法对劳动者如实告知义务之规定
在实施劳动合同制度前,我国劳动力的流动远没有如今那么频繁,员工入职和调动有着繁复的手续和审查过程,企业对员工的学习背景、工作经历、工作能力都比较熟悉,内部劳动用工关系相对稳定,员工相关信息是否需主动告知并不那么重要。同时,由于固定用工制度的存在,员工往往是属于被选择的一方,对于将从事何种工作,有何种职业风险并无发言权,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服从组织分配”。因此,在劳动合同制度实施前,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知情权是被完全排除的。但随着劳动合同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方和劳动者都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同时,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人口流动也愈加频繁,人与人、人与企业之间因地域而产生的自然的熟悉感不复存在。2008年颁布实施的《劳动合同法》首次将如实告知义务写入了法律。该法第八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上述条款包括了用人单位及劳动者各自负有的如实告知义务。用人单位的如实告知义务重在平衡双方信息掌握程度的不对等,而劳动者的如实告知义务则主要出于保障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合理使用及合同目的顺利实现的考虑。
三、劳动者如实告知义务之范围界定
从国外立法不难看出,对于雇员在应聘时应尽如实告知义务,各国基本持肯定态度,但对于劳动者告知义务的范围,即哪些情况应当如实告知,规定各有不同。我国《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的告知义务简单表述为“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该表述非常原则。现实生活中对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当诚实告知的事项范围产生了不同理解,由此引发的悖诚行为是否必然导致劳动合同无效及被解雇的法律后果的不同判断。比如学历、婚育状况是否属于告知义务,未如实告知将产生怎样的法律后果,在司法实务界就存在不同观点,不同法院、不同法官对类似问题的处理结果亦迥然不同。对此,笔者以为,对于在劳动合同签订过程中劳动者告知义务的范围界定,《劳动合同法》的表述虽然原则,但其理解和把握还是有迹可循的。劳动合同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合同关系,诚信原则作为这种调整特殊法律关系时的一项指导原则,应当考虑劳动法的特点。对于“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的把握,笔者以为采用德国劳动法的观点更为科学。将劳动者如实告知的事项分为与劳动给付义务的履行相关联的有实质意义的所有情况以及对雇主存在合法利益的其他情况。与劳动合同履行有实质意义的情况,通常可以包括劳动者个人身份信息资料、能一定程度反映劳动者工作能力、技术熟练程度的工作履历、原单位的推荐信函、特殊岗位必须具备的资格证书或身体健康资料等,如工厂招用电工就需要其持有电工上岗资格证,饭店招用厨师需要应聘者持有个人卫生许可证、一些有毒有害的特殊岗位的招工,需要告知是否存在该岗位禁忌的疾病等。
前述案例中涉及的是应聘时提供虚假学历证书的问题。这类情况在日常生活中也时常发生。学历是否是与劳动给付义务的履行相关联的有实质意义的而必须如实告知的事项呢?持否定态度的人认为“学历不能代表能力,文凭不能代表水平”,对学历虚假陈述对劳动合同的履行不产生影响。这也是本案当事人唐某主张的主要理由之一。而持肯定观点的则认为学历虽然不能完全代替能力,在没有实际聘用的情况下,学历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应聘者的教育背景,是对其是否能胜任岗位需要的判断依据之一,其属于劳动合同履行有实质意义的情况。笔者赞同后者的观点。学历与履历通常是用人单位甄别和选择劳动者,判断合同目的能否达成的重要指标,是双方合意的基础条件之一,无疑属于劳动者如实告知义务的重要告知事项。用人单位明示要求,劳动者应当主动告知。在劳动用工领域,对劳动者缔约过程中违背诚信的行为多停留在道德批判的角度,而用法律手段对其进行惩戒的寥寥。而对用人单位行使解雇权合法性的严格审查,也使得一些企业不得不采取背景调查,签署承诺书等手段来应对,不仅大大增加了用工成本,亦导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互信、合作的基础荡然无存,对劳动用工秩序的稳定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以伪造学历的方式获得就业机会,对于笃守诚信的其他应聘者而言也是一种严重的不公。因此,笔者以为,从体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诚信机制建设的角度出发,在司法裁判中对学历、履历是否与劳动合同履行有实质意义应做肯定的理解。
四、违反如实告知义务行为的性质认定及对解雇权之影响
司法实务中,用人单位以劳动者签订合同过程中存在违背诚信的行为而行使劳动合同解除权的,通常依据《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三十九条第五款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即签订合同中存在欺诈行为导致合同无效的,用人单位可以行使合同解除权。而何种有悖诚信的行为将导致合同无效是此类解雇纠纷合法性审查的关键。对此,理论与司法实务界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笔者以为,此类解雇纠纷的合法性审查中对诚信原则的把握应当结合劳动合同的特殊性来综合评判。
合同是当事人双方合意的结果。合同只有在不与立法目的相抵触时才受法律保护,即合同依法有效,对双方当事人产生法律约束力。当合同存在违反法律规定的要素时,法律会视情做否定性的评判,即不让合同有效。按照信赖责任的理论,法律行为(特别是合同行为)的效力根源在于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使相对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产生某种信赖并据此作出准备或安排,进入所谓的“法律状态”;行为人违反法律行为设定义务并给相对人造成损失或“信赖损失”时,应当按照诚信原则、公平原则或保护交易安全原则承担责任,而法律行为的效力正是指违反自己意思表示造成他人损失时应承担责任的必要性。4 劳动合同是一种特殊的合同,合同双方地位的不平等性影响了他们的自由选择。劳动者必须在雇主“招聘”的前提下才能有缔约的机会,劳动力资源的丰富、层出不穷的劳动替代工具,劳动者自身素质的局限,这些都使得劳动者对于交换的需求远比雇主急迫,所以雇主才真正享有话语权。 而正是由于在劳动力供求关系中的不平等性,使得双方在劳动合同磋商过程中的谈判地位也出现了差异。作为弱势地位的劳动者而言,出卖劳动力获得报酬是其维持生计的主要方式,劳动合同效力的评价对其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运用诚信原则对合同效力进行评判时必须考虑到劳动合同的特殊性,即从属性。
(一)与劳动合同履行存在实质性意义事项的不诚信行为是法律规制的对象
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良性竞争加以推动,而企业保持其竞争力的手段之一就是确保劳动力的合理使用并最大限度地创造价值。而《劳动合同法》在劳动合同签订过程中设定劳动者如实告知的义务,目的亦是为了确保劳动合同目的的实现。对劳动合同签订过程中不诚信行为进行规制也应出于此目的。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基于应聘者的陈述,对其工作能力、创造能力产生了一定的预期,并在此基础上与对方就岗位、薪酬甚至合同期限进行协商达成合意。双方劳动合同的建立是基于用人单位岗位的需要以及劳动者符合岗位条件的陈述具有一致性。而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就工作经历、学历、特殊岗位的职业资格等与劳动合同履行直接相关的事项所作的虚假陈述,会误导用人单位做出错误判断,影响合同目的的实现。基于此种虚假意思表示而产生的合意当然不发生法律效力。因此,此类与劳动合同履行有实质性意义的事项,劳动者必须如实陈述,一旦发现劳动者违反诚信做出了虚假陈述,用人单位就有权以违反真实意思表示为由主张合同无效。
司法实践中争议最大的莫过于对婚育状况做不实陈述的性质认定及其对解雇合法性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企业在录用女职工时均要求填写婚育状况,其中不乏借如实告知为名,行就业歧视之实。对此类问题的处理,司法实务界出现过迥然不同的裁判。笔者以为,权利的行使必须在合理的范围内,否则就构成了滥用权利。在处理此类纠纷时应该考虑在劳动合同签订过程中设立诚信原则的目的,而不能仅仅强调用人单位的知情权。妇女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进入劳动力市场谋得职业,通过劳动获取报酬,并参与社会工作是宪法赋予妇女的一项基本权利。在招用劳动者的过程中禁止性别歧视,这是各国劳动立法通行的惯例。我国的劳动法亦明确规定,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婚姻、生育状况通常与劳动合同的履行没有必然的关系,属于个人隐私探究。对用人单位以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对婚育状况做不实为由主张合同无效并据此解除劳动合同的,一旦认定解雇合法,则无疑助长了用人单位规避法律、借诚信为名,行就业歧视之实的行为。因此,在双方当事人合同谈判地位严重不对等的状况下,将弱势一方因就业压力被迫对与劳动合同履行无直接关联的事项所作的不实陈述作为认定合同无效的依据,与劳动立法目的相悖,显然不可取。
在劳动合同签订过程中贯彻诚信原则,目的还在于实现劳资双方谈判能力的平衡,保障劳动者平等的就业权和集体谈判权。从《劳动合同法》规定来看,劳动者告知义务的范围,不仅仅涉及与劳动合同履行相关联的实质意义事项,还包括与用人单位存在合法利益的个人信息。如:劳动者的联系地址,系企业在履行相关通知义务时需要知晓的事项,信息错误,可能给企业带来一定损失;劳动者主张的未及时退工损失、未提前通知解除的待通金等;家庭信息、连续工龄信息,这些信息涉及到企业应给予劳动者享受的法定待遇,包括探亲假、年休假等的享受,信息错误可能导致用人单位带来不必要损失,如应休未休年休假的二倍补偿等。此类信息与劳动合同目的的达成并不具有必然联系,不是与劳动合同履行相关联的实质意义的事项。因上述事项的虚假陈述而认定合同无效,对劳动者亦过于苛刻,与《劳动合同法》立法目的相悖,亦不利于劳动用工秩序的稳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此类不诚信行为的放任。其虽对合同目的达成无实质影响,但确实影响到企业合法利益的。由此导致企业利益受损的,劳动者应承担相应的过错责任。
(二)劳动合同签订中的虚假陈述构成欺诈是雇主行使解雇权的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在劳动合同签订、变更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的,劳动合同无效。从上述规定不难看出,劳动者的如实说明义务与合同法上的欺诈制度紧密相连,是诚实信用原则在劳动合同领域的延伸和体现。英美法系国家在合同法的阐述中将虚假陈述分为四类,即非恶意虚假陈述、欺诈性虚假陈述、疏忽性虚假陈述以及隐瞒事实。其中,欺诈性的虚假陈述是必将导致合同被最终认定为无效的行为,而构成欺诈性虚假陈述需满足以下条件:第一,造成根本性错误;第二,当事人因为相信了欺诈性的虚假陈述而订立合同;第三,受了欺诈性虚假陈述的一方主体有能力恢复原状并接受返还。5 对于欺诈行为的定义,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68条)中则做了明确。所谓欺诈,是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据此可知,欺诈的重要认定标准之一是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即当事人存在主观故意;二是相对人基于行为人的行为陷入认识错误,从而做出了错误的意思表示,即虚假陈述的故意与合同的订立有内在的联系。劳动者的如实告知义务系法律为增进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相互了解,以便双方顺利履行劳动合同,减少劳资纠纷而设立的法定义务。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遵守和履行。但只有当其履行上述法定义务存在欺诈之时,才可能导致劳动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
回到前面的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唐某对自己的学历情况是明知的,持有伪造的学历证书前去应聘亦为故意,目的是为获得具有相应职位要求的岗位。而正因其上述不诚信行为,使用人单位产生了错误的认识而与其建立了劳动关系。唐某的上述行为完全构成了法律意义上的欺诈。

❸ 民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合同的基本原则主要是:一、平等原则: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专等,一方不得将自己属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二、自愿原则: 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三、公平原则: 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四、诚实信用原则: 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五、权利滥用禁止和公序良俗原则: 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❹ 最大诚信原则在我国的立法缺陷与司法困境以及如何完善

我国1995年制定的《保险法》,带有明显计划经济体制烙印,存在一些法律空白和缺陷,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范围上,都已越来越不适应保险业自身发展和保险经营环境的变化。本文约5000余字,试从保险立法中“近因”原则的缺失;不利解释原则适用上的模糊;合同陷阱的隐藏;不易把握的明确说明义务及滞后的保证保险立法等五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保险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及缺陷;并从完善保险活动的基本原则、规范保险人义务,加大对投保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强化监管机构职能,提高监管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对建立与国际惯例相一致的现代化保险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议,以求抛砖引玉。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二条规定:“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证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投保人为了预防危险,将一定的保险费支付给保险人,如果危险事故发生或出现合同约定的条件,保险人则须按合同约定向被保险人或者保险受益人支付赔偿金或保险金;作为保险人的保险公司则通过建立保险基金来分散危险,消化损失。由此可见,保险是为了分散危险、消化损失的一种商业活动,其目的是通过合同法律行为来实现的。保险合同具有“最大善意”、“双务、有偿”、“射幸”等特征。

我国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保险立法经历了以无到有,由粗到细的过程,逐步完善了相关法规:1983年实施《财产保险合同条例》,1985年发布《保险企业管理暂行条例》,1992年通过《海商法》,1995年通过了《保险法》。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保险法》,中国人民银行于1996年、1997年、1998年分别发布了《保险管理暂行规定》、《保险代理人管理规定(试行)》、《保险经纪人暂行规定(试行)》。这些法律法规对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保险事业的发生,解决保险争议,完善商事法制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但也还有许多不成熟和不规范的地方,对比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完善的保险体系还 存在着相当的差距。主要表现为保险活动的基本原则不够全面,规范保险新业务的立法相对滞后等方面,以下笔者试从“近因”原则缺失、条款文字歧义等方面分析我国保险法律体系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以求抛砖引玉:

一、“近因”原则的缺失

《保险法》规定保险活动的基本原则有:自愿原则、试实信用原则和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原则。而“近因原则”这一被国际保险业普遍运用的原则在我国缺乏运用的法律依据。所谓“近因原则”是指保险人按照约定的保险责任范围承担责任时,其所承保危险的发生与保险标的的损害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在近因原则中造成保险标的损害的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原因,即属近因。只有近因属于保险责任,保险人才承担保险责任。而近因原则的缺失正是导致保险合同当事人,尤其是投保人产生凡是投保的利益遭到损失时皆可获得赔偿的想法的根源,从而导致一些不必要的纠争。近因原则作为常用的确定保险人对保险标的的损失是否负保险责任以及负何种保险责任的一条重要原则,在我国《保险法》、《海商法》竟未作出明文规定,不得不说是我国保险立法的一重大缺憾。

二、不利解释原则适用上的模糊

投保人和保险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通过保险合同来确立的,而作为附合合同的保险合同,不论是投保单、保险单还是特约条款,大部分都由保险人制定,在制定时,必然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推敲,内容多对自己有利,且已经基本实现了格式化。格式保险合同由保险人备制,极少反映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意思,投保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一般只能表示接受或者不接受保险人拟就的条款。再者,保险合同的格式化也实现了合同术语的专业化,保险合同所用术语非普通人所能理解,这在客观上有利于保险人的利益。因此,一旦合同成立而双方发生纠纷,投保人将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了保护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利益,各国在长期的保险实务中积累发展了不利解释原则,以示对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给予救济。在格式保险合同的条款发生文义不清或者有多种解释时,应当作不利于保险人的解释,实际上是作有利于被保险人的解释。我国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保险法第三十条也规定:“对于保险合同的条款,保险人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有争议时,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应当作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解释。”我国关于保险合同条款解释的规定,已经实际上确立了不利解释原则,与国际惯例是相一致的。这对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经济上的弱者)的利益维护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但在司法实践中,由于缺乏统一明确的标准,以及不承认判例的拘束力,不同种类的保险合同用语经不同的法院解释,关于该用语的正确含义,所表达的当事人意图,以及由此产生的效果,可能会存在相互冲突甚至截然相反的结论。而由于不利解释原则在适用上缺乏统一的标准,究竟何种条款能适用该原则,特别是不利原则能否适用于国家保险管理机关核定发布的基本保险条款,将直接影响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的争议结果。而我国保险法律法规中对此既没有相应规定,关于这方面的案例和研究也鲜见于众。

依照我国保险法第一百零六条规定。商业保险的主要险种的基本保险条款,如保险法第十八条规定的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名称和住所;保险标的;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保险价值;保险金额等条款,由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制订。基本保险条款是运用于主要商业保险险种的保险条款;商业保险的主要险种,由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核定;凡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核定为商业保险的主要险种的,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制订基本保险条款。国家发布的基本保险条款,各保险公司应当执行。此类条款所使用的语言被保险管理机构依法规定核准,理应不存在歧义,但实际生活中,保险人根据其自己的认识水平和为了谋取最大化的利益,在备制保险合同时依自己需要将基本条款插入其中,而投保人对保险合同的备制不能做任何事情,而且往往在订约时也难以全面知晓保险合同的性质和内容,根本就无从知晓哪些条款属于基本条款,就更别提理解了,例如对“现金价值”一词,有的保险合同中将其定义为:“本合同的保证现金价值、所有缴清增值保险的现金价值以及累计红利之和。”有的保险公司则干脆对其未作任何解释,投保人对该词只有靠自己理解,但实际上“现金价值”一词的定义应该是责任准备金扣除退保费用后的金额,而责任保证金指的是保险公司从保户累积的保险费中扣除被保险人的死亡成本以及分摊保险公司所发生的费用再加上利息计算后所得金额。所以被保险人在订立保险合同中的弱势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一旦当事人对基本条款发生歧义或者文义不清的争议时,法院对是否应当适用不利解释原则就会因缺乏统一的认知标准而感到无所适从,不仅会影响被保险人的利益和保险人的商业信誉,也会给国家法制的统一和法院裁判的权威性带来不利的影响。

三、合同陷阱的隐藏

根据《保险法》的规定,保险人与投保人应各自依约履行义务,承担责任,其中投保人的主要义务和责任有:告知义务、维护义务(包括维护保险合同标的安全及其危险程度增加的通知义务)、缴纳保险费的义务;保险人的主要义务和责任则是:说明义务、及时赔偿、解约限制和承担费用等。可以看出,在交付保险费与赔偿方面,投保人的交付保险费的义务与责任,与保险人承担赔偿的义务与责任,两者是相互独立的。谁违反自己的该项义务,便要承担与该项义务相应的责任。但双方的义务与责任之间不具有此消彼长的对应性,投保人交付保险费义务的违反,并不必然导致保险人赔偿责任的减轻或免除。但有些保险公司(主要指财产保险公司)在使用格式合同与投保人协商财产保险费的交付与赔偿方式时,作出了如下约定:经双方同意,投保人未按约定缴付首期保险费的,保险合同不生效,发生保险事故保险人不予赔偿;投保人未按约定缴付第二期保险费的,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保险事故,保险人按下列一种方法赔偿或承担保险责任:1、按实交保费与应交保费比例折扣支付赔偿金额;2、按实交保费计算保险期限,过期不负赔偿责任。上述赔偿方法是按实交保险费与应交保险费的比例,来确定保险人承担的赔偿责任。实际上将投保人违反交费义务的责任,规定为减轻或免除保险人赔偿义务的依据。通过保险人制定解释格式条款的优势,全部或部分地剥夺了投保人获取赔偿的主要权利,加重了投保人的责任,这与《合同法》的公平原则和《保险法》的立法宗旨是明显相悖的。而且该赔偿方法还隐藏着非经留意难以发现的合同陷阱。如按第1种方法,当投保人交付了第一期保险费后,在第二期交费义务履行期限未至时,如发生保险事故,尽管投保人无任何违约行为,也只能获得部分赔偿。按第2种方法,实际上赋予了保险人根据投保人交费情况而单方变更保险期限的权利,甚至免责,对保险事故不负担任何责任。保险人巧妙地利用格式合同设置了能使自己规避应尽的部分或全部义务而使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丧失利益的陷阱,充分说明保险人在拟制这种格式合同时,已经严重地违背了诚信原则。此类条款的适用,违背了现代社会民事法律关系中最基本的公平与诚信原则,损害了许多被保险人的利益,应受到保险监管部门依职权的主动干涉。

四、不易把握的明确说明义务

《保险法》第十六条详细规定了投保人对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情况的说明义务以及保险人对保险条款的说明义务,第十七条则规定了保险人对免责条款的明确说明义务。上述两款虽对投保人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和违背义务的责任,作了详细明确的描述和规定,但对保险人的“明确说明”义务的履行却没有规定相应的形式,使其在实践具有极大的弹性和不确定性。仅从以上述条款的字面上来看,第十六条针对投保人故意隐瞒事实,不履行或因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情形分别赋予保险人有解除保险合同、不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的责任、不退还保险费或视情况退还保险费的权力。而对保险人未尽明确说明保险条款的责任则未作任何规定,而保险人对其责任免除条款未作明确说明的后果也仅是导致该有关条款不产生效力而已。通过对比,不难看出《保险法》在这一问题上对投保人明显科以了较保险人为重的责任,有违民事主体双方权利义务平等原则之嫌。作为素有“最大善意和最大诚信合同”之称的保险合同,在现实生活中,却因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履约过程中对合同中使用的语言文字理解不同从而产生争议的例子屡见不鲜,恐怕与《保险法》对保险人上述义务的规定太过宠统有着一定的关系。此外,因《保险法》对有关保险中介组织规定不完善,以及国内保险行业体系的不成熟,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家专业化的保险代理公司或经纪公司,一些保险公司大量聘用(严格意义上来说,只能算是使用,因保险公司与个人代理人员之间并未建立劳动关系)个人代理从业人员,此类人员数量虽多,素质却差次不齐,而且流动性极大,他们为了获取佣金,在对一些可能影响投保人决定的合同条款进行说明时,也难免会为了一己之利而有意作出含混甚至违背条款本义的解释,所以导致争议的发生也就无足为奇了。

五、滞后的保证保险立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趋活跃,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交易方式,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交易方式日渐增多,特别是随着分期付款这一现代消费方式的出现,涉及到保证保险的问题越来越多,不少保险公司均开办了此类业务,但《保险法》除在第九十一条确定财产保险业务范围时提到信用保险外,根本没涉及到保证保险。作为一种特殊的财产保险合同,保证保险合同是保险人为被保证人(债务人)向被保险人(债权人)提供担保而成立的保险合同。投保人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在被保险人因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等原因遭受损失时,由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保险人的地位相当于保证合同中的保证人,所以也可以说保证保险合同实际上属于保证合同的范畴,只不过采用了保险的形式。在保证保险合同中,保险利益是债权人的债权,而债权属于财产权,因此,保证保险在性质上仍属于财产保险,原则上法律对于财产保险的规定也可适用于保证保险,但其与一般的财产保险又存在着显著区别,保证保险承保的危险是针对被保证人信用不良造成的主观性损害,具有明显的信用性。由于保证保险是从担保法中的保证制度演变而来,同时兼具二者的特征,是保证制度同保险制度的融合,其当事人(关系人)在法律上具有多重身份,使之难以同保证合同截然分开。

由于《保险法》未对保证保险合同作出明确的规定,对保证保险的性质及保证保险和保证的关系也存在争议,所以就导致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往往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保险人除考虑收取保险费外,常常在保证保险合同中订立很多的免责条款,而被保险人却以为一经投保即可万事大吉,纠纷的产生也就不足为奇了。由于保证保险既涉及保证又涉及保险,对此类纠纷是适用但保法还是保险法?由于保证保险合同往往与另一合同相关,如汽车买卖合同、借款合同等,而且保险合同一般是买卖合同或借款合同的附属合同,因而发生纠纷时,涉及两个合同、三方当事人,债权人或被保险人如何起诉就存在着争议。在司法实践中也极易将保证保险合同纠纷定性为保证合同纠纷,从而导致适用法律的混乱和失误。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在保险立法上存在的一些法律空白和缺陷,现行的带有明显计划经济体制烙印的《保险法》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范围上,都已越来越不适应保险业自身发展和保险经营环境的变化,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后,中国的保险市场必将逐步同国际接轨。1997年底,占全球金融服务贸易95%以上的70个WTO成员国在《服务贸易总协定》基础上又达成《金融服务协议》。其中,有六个基本准则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保险业的开放问题:1、最惠国待遇准则;2、透明度准则;3、发展中国家更多参与准则;4、国民待遇准则;5、市场准入准则;6、逐步自由化准则。这些基本准则中任何一项准则都会对我国现行的计划保险制度提出明确的挑战,任何一项准则的实施都将冲击我国现行的保险制度。如何抓住保险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加强保险立法建设,尽快调整、修改、制定出符合WTO要求的保险法律法规,优化保险市场的法制环境,以引导并保障我国还处于初步阶段的保险业健康发展,使其在规范轨道上运行,就显得尤为迫切。在此,笔者仅就如何完善我国保险法律法规发表一下个人的浅见。

一是完善保险活动的基本原则。要在进一步完善自愿、最大诚信和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规原则的基础上,在保险立法中将公平原则、近因原则等符合民法基本原则和国际保险行业普遍运用的原则作明文规定,以充分发挥保险合同“最大善意”、“最大诚信”的作用。此外,还应根据WTO成员国约定的协议与保险市场发展的趋势,将考虑市场准入政策、取消外资优待、实行国民待遇,逐步自由化等问题的规范化纳入立法的视界,尽快建立起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保险基本法律制度,促进国内保险业的规范化发展,以更好地参与竞争,迎接挑战。

二是规范保险人义务,加大对投保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主要是要强化保险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应履行的解释、告知等义务和责任,对超额保险、重复保险等规定应载入保险合同的专项备注条款,并尽善意提配和说明的义务,当保险人未尽上述义务时,赋予投保人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权力,使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平等,以保护弱势地位的投保人合法权益。此外,还可推行《确认书》制度,对于双方应履行的告知和说明义务,由双方逐项签署一式两份确认书来作为双方已尽各自义务的证明,以把保险合同的最大诚信原则落到实处。既可维护保险合同的稳定性,又可避免双方在发生纠纷时各执一词却又无法提供证据。

三是强化监管机构职能,提高监管水平。保险业监督管理机关要在检查保险公司的义务状况、财务状况、资金运用状况和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进行监督管理的同时,加强对商业保险合同中非主要条款和保险费率的监管,对存在合同陷阱,规避法律法规和加重对方义务责任等情况的合同条款要依职权主动进行查处,责令限期改正,并予以一定经济处罚。同时对一些应用广泛,易引起歧义如“现金价值”一类的保险专业词汇,实行统一的标准化解释,并作为强行标准载入相关合同条款,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纷争的出现,促进保险业的健康发展。

四是要逐步建立与国际惯例相一致的保险法律法规体系。通过借鉴发达国家保险业制度的先进之处,结合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保险投资的相关法规,通过立法,据展投资领域,控制投资比例,细化保险资金运用的规范,提高保险投资的盈利能力,为保险公司提高投资回报率创造条件;完善有关保险中介组织的法律法规,加强对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及其相关组织的管理,规范保险中介行业及其从业人员的责、权、利;加快保险精算报告、保险机构资产管理及保险机构的接管等配套法律法规的建设,以建立起一整套既具有中国特色,又能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保险法律体系。

❺ 什么属于违建

违章建筑主要包括:

(1)未申请或申请未获得批准,并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而建成的建筑物;

(2)擅自改变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建成的建筑物;

(3)擅自改变了使用性质建成的建筑物;

(4)临时建筑建设后超过有效期未拆除成为永久性建筑的建筑物;

(5)通过伪造相关材料向主管部门骗取许可证而建成的建筑物。

有一种观点认为,所谓违章建筑,是指未经主管部门的许可而擅自动工兴建的各种建筑物和构筑物。然而这种观点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并不尽科学,其并没有指明“违章建筑”中所谓“违章”的本质,只是一个笼统表面的定义,容易在指导实务中出现差错。

违章建筑依其“违章”的程度不同,有各种不同的情况。从表面上看违章建筑建筑人有无土地使用权上说,违章建筑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建筑人未取得土地使用权,因而也无法取得建筑许可证;二是在自己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上建造违章建筑物,即虽有利用该建筑物占有范围内的土地建造房屋等建筑物的权利,但未经取得建筑许可证而擅自建设的建筑。

(5)诚信立法扩展阅读:

归属与利用

司法实践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⑴不动产说。即认为违章建筑为不动产,建筑人享有产权。

⑵动产所有权说。即认为作为违章建筑整体,因其违法性,所有权及其他派生的权利不得承认,但构成违章建筑的建筑材料本身作为动产是合法的,因受法律的保护。

⑶占有说。即认为建筑人对违章建筑的占有,作为一种事实状态受法律保护,除执法机关依法处理外,建筑人可以对建筑物可以自己占有与一定的使用,禁止他人侵犯建筑人对违章建筑的占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违章建筑

❻ 诚信乃国之根本。但诚信立法有哪些困难。

这个太宽泛了,每人都有各家之言。坦白说,电视上呼吁诚信,其实挺讽刺的。中国太多的法律,但法律有用?如果法律都不怎么起作用,那讨论这个问题就没什么意义了。钱才有意义,这个比法律的作用还大。

热点内容
持续性履行的合同终止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11 00:13:24 浏览:784
法律法规和客户要求管理程序 发布:2025-01-10 23:55:20 浏览:847
法律硕士如何调剂 发布:2025-01-10 21:39:50 浏览:616
助产假劳动法 发布:2025-01-10 21:31:58 浏览:223
律师私章样式 发布:2025-01-10 21:12:08 浏览:845
行政法学第19章在线测试 发布:2025-01-10 20:54:56 浏览:363
道德经全文pdf 发布:2025-01-10 20:19:12 浏览:210
中政律师 发布:2025-01-10 19:29:49 浏览:247
民法59条 发布:2025-01-10 19:24:10 浏览:850
民法典有几个编 发布:2025-01-10 19:19:47 浏览: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