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与诚信

道德与诚信

发布时间: 2020-12-18 06:49:30

㈠ 诚信与道德的关系

《清稗类钞·敬信类》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蔡嶙的人向一位朋友借了一千两黄金,没打借条。不多年,朋友去世了,他就把朋友的儿子叫到家,把一千两黄金还给他。但朋友的儿子很惊愕,坚决不受,笑道:“没有这回事,父亲没有留给我借条,也没有口头告诉我有这事。”蔡嶙说:“借条就在我心里,不在纸上,心中的诚信才是根本,你父亲知道我是个讲诚信的人,才没有告诉你。他如此相信我,我又岂能失信呢?”最后还是把黄金还给了他。该故事发人深思之处在于蔡嶙所言,借条、契约、合同等外在的法律性约束固然很重要,但人心中的诚信更重要。如果一个人没有诚信,没有道德上的“慎独”自律,就可能去钻外在的、法律的空子,甚至为了一己私利而置法律义务于不顾。

人们对道德规范的敬重,人们心目中的诚信、道德人格和做人的尊严,就是人们的道德信仰。道德是一种实践理性,它要解决的是“我应该怎么做?”的问题。“我应该怎么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我应该怎么做事?二是我应该怎么做人?二者不可分割,后者比前者更根本,且要通过前者表现出来。道德信仰涉及这两个方面,但其核心是第二个方面。道德信仰是对道德理想目标的确认和笃信,是对怎样做人的设定,是对理想人格的设定。道德信仰以人格来证明或显示人性的神圣和尊严,显示人的价值。一种道德信仰的确立,代表着一个道德价值体系的形成,又是对人们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人格、道德观念、道德动机的整合,从而将人们的各种关于道德的零散的信念和价值观念统一起来,形成一个高低有序的道德价值观系统,成为规范一个人全部人生活动和行为选择的基本框架。整合一旦完成,作为一个价值系统整体,道德信仰又对道德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非常接近道德信仰。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所说的“诚”是真实无欺的意思。天是真实无欺的,人也应该追求真实无欺。达到至诚就能使人感动,达不到至诚就不能使人感动。荀子也重视“诚”,认为“诚”是所有德行的基础。他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把“诚”当作最重要的道德观念的是《中庸》。《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可见,至诚是一种尽性知天并达到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这是中国特色的道德信仰,它不依靠宗教,不通过神学,而从人性与天性、人道与天道的合一,从相信人性善并通过尽性知天的途径,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的人生境界。

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经不起利益的诱惑,做出了很多伤天害理之事。出现这类现象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缺乏道德信仰是其中最普遍的原因。当前,在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在加强诚信教育中,我们应高度重视道德信仰的重要性。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祝你成功!

㈡ 诚信与道德底线作文素材!!

守道德的底线

在几千年“文明古国、礼义之邦”的中国搞市场经济,才搞了十几年整个经济秩序就陷于混乱。毒大米、黑心棉、劣质奶粉……假货层出不穷,屡禁不止,其坑害百姓之烈,可谓触目惊心。经营者没有道德底线,没有守法意识,唯利是图,见钱眼开。时代呼唤我们遗失已久的“坚守”,呼唤我们坚守住已被物欲之流冲击得残破的道德之堤!

坚守道德底线,首先要做到坚守高尚的品格,司马光在《交趾献奇兽赋》中有言“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可见自古以来,修炼正直的高尚的品格就被视为安身立命的基石。周恩来同志,一生严于自律,为世人所景仰,这是他平生注重道德修养的结果。他年轻时代,贴手书警句于大立镜旁,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旬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纵观周恩来一生,不论局势如何动荡、严峻,他都照镜自勉、坚守高尚的品格,赢得了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尊敬。周总理的事迹,为我们树立了坚守高尚品格的榜样。

坚守道德底线,更要做到坚守道义。正义是道德的核心,是一切社会准则的灵魂。作为真正的人,在面对强暴、威逼、利诱之时,必须毫不动摇地为正义而战!南宋末年,宋都临安被元军攻破,文天祥面对元军高官厚禄的诱惑,毫不动心。元军没办法,只得把他囚禁起来,折磨他,但为了民族大义,他始终没有屈服,反而写下了令人感佩的《正气歌》,最后英勇就义。文天祥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捍卫民族大义。

坚守道德底线,最关键的是坚守个人和民族的尊严。尊严是上帝赋予每个人的最崇高的信物,也是一个国家得以高昂头颅,不被侮辱的脊梁。天津有两个计算机系的高材生,刚毕业就被日本某软件开发公司邀为程序员,开发一个以日本二战为题材的大型游戏,公司答应给予他们丰富报酬。但在得知此游戏的宗旨含有美化侵略的成份,他们毅然辞职。公司加酬谢,他们严辞拒绝:“我们是程序员,但首先是中国人!”就这样,他们以自己的行动坚守住了自己的尊严和中华民族的尊严,不论多么优厚的物质回报,都无法腐蚀他们自己坚守的那一方心灵的净土。

坚守道德的底线,应该作为我们对社会的承诺!不论我们面临怎样的社会环境,都应坚守住高尚品格,不使之同流合污;坚守住公理和正义,不使之泯灭于利益和强权;坚守住尊严之碑,不使之有丝毫撼动!在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时,如果说法律是铁壁铜墙,森严不可撼动,那么道德就是青青小草,绿物无声。和谐呼唤坚守道德底线,时代呼唤我们坚守道德底线,先哲们的光辉指引着我们—让我们呵护好心灵的“青草”,使之绿遍十三亿同胞!

㈢ 关于道德与诚信的作文

你是想问什么,代写一篇,或者写个大纲?

㈣ 有关诚信道德的历史故事!

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曾子杀猪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哭闹不已,曾子妻许诺孩子回来后杀猪给他吃。曾子妻从集市上回来后,曾子便捉猪来杀,妻子阻止说:“我不过是跟孩子闹着玩的。”曾子说:“和孩子是不可说着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着父母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啊”。于是曾子把猪杀了。曾子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若失言不杀猪,那么家中的猪保住了,但却在一个纯洁的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韩信一饭千金
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处幼时家里很贫穷,常常衣食无着,他跟着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饭剩菜过日子。小韩信白天帮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读书,刻薄的嫂嫂还是非常讨厌他读书,认为读书耗费了灯油,又没有用处。于是韩信只好流落街头,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有一位为别人当用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读书,还每天给他饭吃。面对老婆婆的一片诚心,韩信很感激,他对老人说:“我长大了一定要报答你。” 后来韩信成为著名的将领,被刘邦封为楚王,他仍然惦记着这位曾经给他帮助的老人。他于是找到这位老人,给予她千金为报答。

㈤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是什么百度百科

诚信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其基本内容是指诚实、诚恳、信用、信任,也就是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他人给予信任。它是贯穿于远古直至当代的人类“数千年来在一切处世格言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
当今社会,诚信之所以不仅仍为道德的基石,而且成为市场经济——法治经济社会的基本准则,成为民事法律规范中的“帝王条款”。这是因为诚信并非只是一种个人的美德或仁慈地善待自己的交易伙伴,而是要在市场经济中善待一切人,包括陌生人乃至外国人,是现代社会文明和秩序的绝对的必要条件。诚信是为了以非强制力反对一切非道德行为、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和安全,特别是解决陌生人之间交往的互不信任问题,这也是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改革开放,加入WTO使我国完全融入国际社会,21世纪大学生都将是“国际公民”。树立现代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是时代的要求。作为集这两种规范为一身的诚信,是一名优秀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素质。因为无论是实现科教兴国还是对外交流,大学生都将是绝对的主力军,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和民族素质要在优秀的大学生身上展现出来。道德建设既是群体的行为,体现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道德建设也是个体的行为,体现人类精神文明的自律。作为文化精英的大学生应该把诚信的培养变成自觉意识与行为。
当前在大学生中开展道德建设非常必要,大学生应该在“修业”的同时加强“修身”,防止大学生知识水准与道德水准严重失衡的现象发生。一方面,学校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应该克服纯文化课的倾向,即过分注重德育课程的知识化和分数化,淡化了德育课程的人文精神,把德育变成了一门普通的文化课,这样就会把大学德育的灵魂淡化掉。另一方面,大学生也应从自身端正对待德育课程的态度,自觉接受道德教育。大学生的道德建设应该重在自律、重在自我教育,提倡树文明新风从我做起,从生活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大学生应从诚信做起,成为道德建设的先行者。诚信是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要求,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大学生作为国民中的优秀分子,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否具备诚信的品德是事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顺利推进的重大问题,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现实任务。当前,尽管各大高校始终将诚信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中心,然而屡禁不止的考试作弊、恶意拖欠助学贷款、假文凭、假学术等现象仍呈增长趋势,这不但突显了部分大学生存在诚信危机的客观事实,同时也为高校的诚信教育拉响警钟。高校诚信教育的效果不佳、大学生出现诚信危机呼吁高校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时需建构起完善而行之有效的诚信道德建设体系。本文针对大学生的诚信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分析根源,并探讨新时期构建高校和谐校园中,加强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的思考与对策,旨在抛砖引玉,求教同仁。为了保证经济困难的大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 1999年国家推行国家助学贷款,但是此项活动却遭遇了“诚信危机”的重棒。据教育部门统计,1999年至2001年某省57所高等学校开展了国家助学贷款工作,4.5万名贫困大学生获得了2.76亿助学贷款。然而近有20%的学生在获得贷款后没有考虑还款的事宜,中国银行在某校签订国家助学贷款协议的218名97级学生中,截至2001年11月,仅有3名学生毕业后与中行联系还贷事宜;近几年来全国许多高校也几乎是不约而同面临着严重的学生欠费问题。这其中除了一部分学生确实是无力负担高额的学杂费外,更深层次更本质的原因还应当归结于大学生的诚信危机。目前,我国全社会的个人信用体系尚未建立,这也使得一些大学生钻了法律的空子。国家助学贷款是以对大学生的充分信任为前提,是一种依靠人们的信用为“担保”而发放的贷款,,而现在国家助学贷款推行难,关键就在于大学生的信用状况不能让银行放心。如果大学生的信用问题得不到解决,状况得不到改善势必影响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健康持续贯彻执行。3、考试诚信:考试作弊,屡禁不止。尽管各高校都制定了严格的监考制度,不仅对考场纪律有严格规定,而且对监考老师的职责也有严格的考核,但学生的作弊方式还是层出不穷,无奇不有,作弊的手段也是防不胜防。笔者曾在与学生座谈时听到这样的声音:过去作弊者被发现其自身感到羞愧,要承担很大的舆论压力,而现在周围人对作弊者的行为表示理解,甚至可以抱以同情。对学生而言,不断发展的通讯技术大大降低了作弊的“成本”,这个成本不仅是操作手段上的,周围学生的看法、舆论的宽容是一个更重要的方面。而当前大学生的作弊现象也由“个别”迅速发展成为“群体”或“团体”作弊。 大学的教育应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认知(学习)。由中学教育到大学是人生承前启后的至关重要的转折点,他们开始独立生活,独立处事,而他们对于信用认识不清,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还没有独立科学的判断决策能力,很容易被误导,同时大学生涉世不深,还没有通过生活的经历、阅历来体验道德素养对一个人的生存所发挥的重大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对道德失范所带来的后果还没有足够的认识,有些学生看似“不拘小节”,却反映了诚信意识淡薄:到图书馆借书,拖了一两个月不还;做实验,把实际数据“调整”成自己所需理想状态的数据。写论文,上网下载几段,拼凑而成;考试作弊,更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作弊与反作弊,激战正酣,永无休止。而一些求职者也从一开始就抱着不正当的心态出发,为达到目的更是不择手段,三假(假学历、假证件、假人)现象不断,此种现象严重搅乱职场风气,造成人与人之间极端不信任,给双方带来莫大的损害。二、大学生的失信原因 诚实守信是人类最古老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但到今天,这一向被奉为经典的传统道德,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考验。令人遗憾的是,在高等学府亦有不诚信的现象,并且有不断滋生蔓延的趋势。那么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转变呢?⑴社会大环境直接引诱和影响了大学生的不诚信。⑵家庭和学校教育中一贯忽视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⑶责任意识的淡薄、反思能力的缺失是大学生不诚信的内因。三、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⑴教育⑵ 管理:法不容情:体贴入心⑶榜样,真实可信⑷环境:由微入著\诚信教育必须成为高校德育的重要一课。应该让学生明白,信用既是市场经济准则,又是个人道德水平的一个标志。大学生作为今后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个体,必须树立信用意识,这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道德素质,是走上社会后以德立身的基本要求。一个没有信用的人,是不受人欢迎、也不会有大的发展的也。大学生在获得专业毕业证的同时,更应得道德通行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公民。
1、传统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基本价值标准。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并把“言必行,行必果”作为规范弟子言行的基本要求。孟子也强调:“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这表明诚信在我国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的;中国许多成语如“一诺千金”,“一言九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无不强调诚信的价值和重要性。诚信仍是公民最起码的道德准则,“明礼诚信”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作为受过传统文化教育和现代文明教育的大学生,更应是守法纪、讲道德的模范。2、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诚实守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石。诚信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倡导大学生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高校培养的人才将会分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他们的诚信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有重要影响。诚信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诚信越来越重要。大学生诚信还贷,不仅有利于完善和改进国家助学贷款建设,而且有利于市场诚信体系的构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向前发展。3、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 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荣辱观主要内容之一。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观念直接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明天。高校要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和责任。高等学校要自觉地担负起这项光荣任务,以科学研究为先导,切实抓好大学生诚实守信教育,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走在全社会的前列。1、考试作弊在大学,考试成绩是学生评优、奖学金评定、入党、就业以及推荐研究生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们意识到“60分万岁”的时代早已过去,对考试成绩也越来越关注。近年来,考试作弊逐渐成为困扰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问题,甚至到了屡禁不止、杜而不绝的程度。一些成绩差的学生为了考试能及格,寄希望于作弊。他们认为“学不在精,作弊则灵;功不在深,会抄就行”。有些成绩好的学生,为了取得高分,为了得奖学金、评优、入党也进行作弊。还有部分学生看到别人作弊,怕自己吃亏,便随波逐流。作弊的学生经常采取夹带传递有答案的纸条、把答案写在身体的一些部位或桌面上、偷看同学试卷等手段。但随着高科技通讯工具的推陈出新,作弊的手段也不断翻新,手机、MP3播放器、“探测笔”、“微型耳机”全都成为新型的作弊工具。有的学生甚至到互联网上买卖考试题目或找“枪手”直接代劳。四、改善大学生诚信现状的措施1、加强诚信意识,净化学生心灵如今人们已经认识到诚信不单纯是道德问题,而且是一种社会资源,它不仅影响一个城市、一个地方、一个企业的竞争力,也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为大学生的诚信建设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加强诚信意识,一是要坚持诚信立法,用法律来保护大学生的信用制度。二是要坚持搞不同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强化校园诚信文化,净化学生心灵。如开设诚信教育讲座、搞诚信宣传栏、大力开展诚信论谈、举办诚信演讲比赛等活动。要让学生真正懂得诚信为荣,虚假为耻的道理。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社会仅仅靠道义思想是生存不下去的,要生存就必须讲诚信意识,这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也是最基本的道德素质。三是要走出校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开展信用调查,对大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诚信教育。2、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诚信行为讲诚信仅仅依靠思想道德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建立与培养高素质人才目标相适应的、健全的诚信制度。因此,高校在开展诚信教育的同时,要加强对学校诚信教育的科学研究,探讨诚信教育规范化的有效途径。如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全面、及时、详细地考察、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表现。诚信档案的建立,一方面能够约束大学生的诚信缺失行为,另一方面能够使大学生看到诚信的价值,认识到诚信也是一种生命资源。3、加强监督机制,加大失信惩罚力度诚实守信,除了依靠自律和制度的约束外,同时还要加强行为管理,充分发挥群众和舆论的监督作用,要通过多种途径,对那些弄虚作假,言行不一等不良行为给予必要的曝光。要建立失信约束惩罚措施,对考试作弊、贷款不还、盗窃欺诈等行为加大惩罚力度,必要时与学位挂钩,彻底打消其侥幸心理。通过这种监督机制使学生意识到,失信不仅无利可图,而且还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同时,我们要大力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深入开展学生诚实守信评议活动,对诚信行为及时予以表扬和奖励,是守信者受到尊敬和赞扬。在同学中,不断树立典型,强化正、反两方面的案例教育,使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理念在学生思想中发扬光大,并自觉地将诚信作为自己的处世哲学和行为规范诚 信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其基本内容是指诚实、诚恳、信用、信任,也就是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他人给予信任。诚信道德规范既是市场经济领域 中基础性的行为规范,也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它是贯穿于远古直至当代的人类“数千年来在一切处世格言上反复谈到的、 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 当今社会,诚信之所以不仅仍为道德的基石,而且成为市场经济——法治 经济社会的基本准则,成为民事法律规范中的“帝王条款”,是因为诚信并非只是一种个人的美德或仁慈地善待自己的交易伙伴,而是要在市场经济中善待一切人, 包括陌生人乃至外国人,是现代社会文明和秩序的绝对的必要条件。诚信是为了以非强制力反对一切非道德行为,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和安全,特别是解决陌生人之 间交往的互不信任的问题,这也是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改革开放、加入WTO使我国完全融入国际社会,21世 纪的大学生都将是“国际公民”。树立现代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是时代的要求。作为具这两种规范为一身的诚信,是一名优秀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素质。因为无论是实 现科教兴国还是对外交流,大学生都将是绝对的主力军,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和民族素质要在优秀的大学生身上展现出来。道德建设既是群体的行为,体现一个国家的 精神文明;道德建设也是个体的行为,体现人类精神文明的自律。作为文化精英的大学生应该把诚信培养成自觉意识与行为。 当前在大学生中开展道德建设非常必要,大学生应该在“修业”的同时加 强“修身”,防止大学生知识水准与道德水准严重不成比例的现象发生。一方面,学校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应该克服技术主义倾向,即过分注重德育课程的知识化和 分数化,淡化了德育课程的人文精神,把德育变成了一门普通的文化课,这样就会把大学德育的灵魂丧失掉,这种状况应该在学校道德建设中首先得到解决。另一方 面,大学生也应从自身端正对待德育课程的态度,自觉接受道德教育。大学生的道德建设应该重在自律、重在自我教育,提倡树文明新风从我做起,从生活小事做 起,从诚信做起。

㈥ 审计风险中对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的沟通与落实是什么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是控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到重要业务流程的设计和运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直接依赖于负责创建、管理和监控内部控制的人员的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道德行为规范,以及这些规范如何在被审计单位内部得到沟通和落实,决定了是否能产生诚信和道德的行为。对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的沟通与落实既包括管理层如何处理不诚实、非法或不道德行为,也包括在被审计单位内部,通过行为规范以及高层管理人员的身体力行,对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的营造和保持。


例如,管理层在行为规范中指出,员工不允许从供货商那里获得超过一定金额的礼品,超过部分都须报告和退回。尽管该行为规范本身并不能绝对保证员工都照此执行,但至少意味着管理层已对此进行明示,它连同其他程序,可能构成一个有效的预防机制。


注册会计师在了解和评估被审计单位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的沟通与落实时,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包括:(1)被审计单位是否有书面的行为规范并向所有员工传达;(2)被审计单位的企业文化是否强调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的重要性;(3)管理层是否身体力行,高级管理人员是否起表率作用;(4)对违反有关政策和行为规范的情况,管理层是否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


希望高顿网校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更多财会问题欢迎提交给高顿企业知道。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㈦ 诚信社会与道德和法律的关系

诚信来是文明社会的道德根基自。所谓“诚”,就是真诚、诚实,“内诚于心”,是“信”的内在依据;所谓“信”,是指守信、信用、信任,是“诚”的外在体现。“诚”与“信”的结合,是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内在道德修养与外在行为准则的统一。诚信在人际关系、社会秩序、治国理政等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文明社会道德和法律的根基。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石。诚信友爱作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之一,具有基础性的地位而不可或缺。诚信的缺失,将导致社会道德沦丧、世情冷漠、腐败横行、犯罪高发,社会也就失去了和谐的道德基石。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是法治社会建设的要件,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应有之义。全体公民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个人的道德修养,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石

㈧ 如何看待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是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的前提,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石。所以充分认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重要性仍是当务之急。科学道德是科学的内在属性,既是科技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也是科研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研究的基础是诚实守信,这是科技工作者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是促进我国科技事业健康发展、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培养造就优秀创新人才、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关键举措,也是培育创新文化、加快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在我国,依靠科学和民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百余年来中国科技界的不懈追求。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爱国奉献、坚持真理、开拓创新、诚实守信,不仅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而且塑造了热爱科学、勇攀高峰、忠于祖国和人民的高尚品格,显示出优良的科学道德与学术素养,为全社会树立了光辉典范。“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就是科技界在创造伟大功勋中凝炼的伟大精神。没有这种崇高的精神力量,就没有我国科学事业今天这样良好的发展局面,就不可能实现党中央确立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
中国传统道德认为,诚信的内容和要求是多方面的,但最基本的是以诚为本、取信于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为人思诚,信以行义,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诚信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保证,历来被视为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基本准则。诚信要求在交往中,彼此应当抱着心诚意善的动机和态度,相互理解、接纳和信任,重信用、守信义。坚持诚信原则,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对研究生身心健康发展极为有利。 诚信教育必须成为高校德育的重要一课。应该让学生明白,信用既是市场经济准则,又是个人道德水平的一个标志。研究生作为今后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个体,必须树立信用意识,这是当代研究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道德素质,也是走上社会后以德立身的基本要求。一个没有信用的人,是不受人欢迎、也不会有大的发展的。
诚信是社会的基础,更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石。社会主义中国本该是一个极有诚信的国家,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很多方面利益与诚信天平失衡,诚信缺失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现实问题。 诚信首先是现代经济规律,其次才表现为伦理性质。“资本主义愈发展,它就愈不能采用作为它早期阶段的特征的那些琐碎的哄骗和欺诈手段。的确,这些狡猾手腕在大市场上已经不合算了,哪里时间就是金钱,哪里商业道德必然发展到一定水平。其所以如此,并不是出于伦理的狂热,而纯粹是为了不白费时间和劳动。”经营者从诚信到不诚信的转变,不是良心的发现,而是随着市场竞争机制不断健全,企业生存、发展、获利的巨大压力。迫使他不得不如此。一个人要想在市场经济交易中获得自己的利益,首先必须承认和尊重他人的利益,要想自利,必须利他,自利的目的只有在利他的过程中才能实现。由此可见,市场经济需要道德。

科研本身就是一件严肃以及认真的事情。对于研究生,学术固然重要,道德却更不容忽视。学术道德是治学的起码要求,是学者的学术良心,其实施和维系主要依靠学者的良心及学术共同体内的道德舆论。学术界不可一日无学术道德,否则歪风邪气便会乘虚而入,扰乱严谨科学的学术界。

㈨ 诚信与道德有什么区别

道德是一个人在生来活中自觉遵守的规则自,好比公民要遵纪守法一样,必须要有法律来约束。但又有区别,道德不能用法律去制约,它需要我们自觉去遵循。如果一个没道德的人谈不上诚信,但诚信的人他一定有道德。道德不是强加与谁,是我们五千年古老文化的传统,是我们人与人交往,为了更好地发展,和谐,自觉建立维护的。就好比父母教导我们说不要骂人,不要去偷等等,这就是道德的传承,同时也是发展和延续。

热点内容
合同法租赁合同部分 发布:2024-11-15 23:00:34 浏览:400
物权法106条合同法51条 发布:2024-11-15 22:50:41 浏览:122
道德与法治姐姐不在家 发布:2024-11-15 22:41:21 浏览:71
司法两个坚持 发布:2024-11-15 22:34:56 浏览:664
劳动法44条规定有哪些 发布:2024-11-15 22:02:16 浏览:851
合同法中情势变更条款 发布:2024-11-15 21:58:42 浏览:60
司法部最新动态 发布:2024-11-15 21:57:50 浏览:74
银行法务和法官选哪个 发布:2024-11-15 19:40:41 浏览:362
劳动法不定期劳务关系 发布:2024-11-15 19:39:25 浏览:819
道德与社会关系 发布:2024-11-15 19:15:26 浏览: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