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读本
㈠ 简述依法治国的基本看法怎么答啊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正式载入宪法。1999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并明确提出了“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2004年4月,国务院又颁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目标任务,即经过十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今年,中央政法委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政法各部门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由上可以看出,党和政府正在坚定不移地逐步推进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进程。
作为一名司法工作人员,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中,通过学习培训正确认识和理解有关依法治国的深刻内涵十分重要,这是形成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前提,是正确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基础性工作。下面笔者就依法治国的有关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关于依法治国的深刻内涵
依法治国具有深刻的内涵。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的阐述,依法治国理念具有三方面的基本内涵:(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法行为都必须依法受到追究。(二)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必须确立法律是人们生活基本行为准则的观念;必须首先维护宪法的权威;必须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必须树立执法部门的公信力。(三)严格依法办事。这是法治区别与人治的重要标志,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具体要贯彻职权法定原则、有权必有责原则、用权受监督原则和违法受追究原则。
对依法治国深刻内涵一定要作全面正确的理解,要坚决防止和克服实践中甚为流行的一种不符合依法治国实质内涵的“法制工具论”。所谓“法制工具论”的实质就是指把法制置于人治之下,从根本上否定法制的前提性和普遍约束力,视法制仅仅为管理的工具,当管理手段缺乏时,要求增加管理职权的立法呼声十分强烈;当管理手段受到法制限制时,则对法制弃之唯恐不及。事实上我国历史上并不缺乏运用法律手段治理国家的先例,著名的如战国的商鞅变法、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和北宋的王安石变法等,如果按照“法制工具论”的观点推论,我国历史上的这些“变法”都可以称为“依法治国”了,这显然是十分荒谬的。因为我国历史上的统治者从来都没有也不可能把自己、把国家机器摆进去而受法律制约。如果“法制工具论”能成立,那么中国共产党在1997年才提出“依法治国”的治国基本方略,其先进性也就无从体现了。
依法治国的“国”字,应该是指国家机器和公民二个层面。如果认为只指公民,那就是“法制工具论”。历史和事实无数次地证明,如果不先治好国家机器和官员,那国家是很难治好的。因此,依法治国的重点是依法治官、依法治权。
二、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法行政
我国现行约35000多件法律法规规章中,约占80%的属于行政法范畴。而且行政权具有最为活跃、最为广泛的特点,自由裁量的空间很大。有人戏称行政权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事实上,行政权也是最容易膨胀、最需要控制,又最难控制的国家权力。现实中存在这样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一)行政权大量地侵犯国家立法权。如有关行政主体超越职权立法、部门利益“法制化”;行政主体不依法行政等。(二)没有行政组织法,行政主体职能交叉造成管理混乱。如行政机构职能配置缺乏法律论证,职能设置不科学造成交叉;设置许多没有法律依据的临时机构行使行政职权等。(三)行政执法与经济利益挂钩。(四)地方政府行为存在大量行政违法。(五)没有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导致行政程序不规范、不统一。(六)有的领导干部学法不守法。
在现实社会中,最具有迷惑性的做法是,政府机关在依法行政的口号和旗帜下,偏面地强调加强行政权、保障行政权、扩大行政权,在制定的行政依据中大量地塞进反映本部门、本地区利益的内容,有的甚至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还强令下级遵守和执行,又美其名曰“严格执法、依法行政”。这是具有严重危害性的行政违法。是“法制工具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典型表现。
行政权的特点和上述现实状况表明,行政主体能否依法行政成了能否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之所在。
三、对依法行政基本涵义的理解
依法行政的基本含义是指行政主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从事行政行为,不得超越职权和滥用职权。从这个基本涵义出发可以引伸出以下三条:第一,“法”本身一定要体现最广大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也就是说法本身必须是合宪的。第二,行政活动一定要借助法律手段,以提高行政效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依法进行的行政行为会遭受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阻力)。第三,行政活动要受到法律的规制,以体现公开公平和公正,防止行政权力被滥用。
对自然人和行政相对人而言“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对国家机关和行政主体及行政人而言,“法无明文规定不得为”。这是法治社会普遍适用的原则。但是不是意味着,行政主体的任何行政行为都得遵守“法有明文规定”,否则就是不依法行政呢?其实也并非这样的简单。在行政法学界有三种学说比较有名。(一)全部保留说。要求全部行政行为都得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二)权力保留说。要求权力性行为要有法律依据(权力由法律保留给自己),非权力性行为不需要法律依据。(三)侵益保留说。侵益行为要有法律依据,授益行为不需要法律依据。目前行政法学界对第二种学说大多持赞同态度。笔者也同意权力保留说。例如,行政机关召开机关工作会议,这当然也属于行政行为,但此行为不涉及该行政机关的行政职权,是一种非权力性的行为。非权力性的行为没有必要也不可能都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只有象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规范等涉及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关系的行政行为即行政权力性行为才需严格遵循“法无明文规定不得为”规则。
全面推行依法行政,是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是关系到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大问题。
㈡ 基本法理的书
1、涉及来到法律原则的书,写的比较好源的,主要是德沃金的《法律帝国》,可谓经典之作。
2、社会主义法理的书:姚建宗《法理学教程》;张文显《马克思主义法理学》;孙国华《社会主义法治论》;吕世伦《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法治》;以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读本》。
3、本来想给你链接的,可是今晚新浪共享打不开,所以就....。《法律帝国》以及其他好多书你都可以到新浪共享里免费下载。
㈢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读本的主要内容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和教育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和教育局,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人民团体党组(党委)政治部,解放军总政治部组织部、宣传部,中央大型企业,部分高等学校: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战略部署,根据中央要求,中央政法委员会会同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教育部等单位,组织编写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读本》(以下简称《读本》)。为切实组织好《读本》学习,特作如下通知。
一、要建立和完善党政干部教育培训制度
要把《读本》列为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紧密联系本地区本部门干部群众思想和法治建设的实际,认真查找不符合、不适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的突出问题,切实加以改进。要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认真学习《读本》,切实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法治意识。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的培训计划,从明年春季起,开设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课程,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的必修内容,不断增强各级党委依法执政的意识,不断增强各级政府依法行政的意识,使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既懂政治又懂法治,自觉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二、要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学教育制度
要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纳入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的思想道德及法学教育的教材,明确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培养大批既有深厚研究造诣、又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师资力量,真正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明年春季起,各类高等学校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内涵和基本要求,纳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教材之中;政法院校(系)要以《读本》为基础,开设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必修课;政法院校以外的高等学校要开设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选修课,努力培养造就具有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要建立和完善巡回宣讲制度
各级党委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要会同教育部门,选调有较深理论造诣和丰富实践经验的领导干部、法治业务骨干有组织、有计划地深入基层,面对面地回答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法治理论和实践问题,澄清模糊认识, 筑牢思想防线。要针对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部署,或法治实践中的重大事件、重要案件等,及时组织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报告会,促使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对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提高认识,推动工作。各级法学会要配合宣传部门进一步建立健全法治宣传报告会制度,继续选好报告人、选准报告题目,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内容,深入浅出地宣讲中央关于法治建设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理论观点。
四、要建立和完善普及教育制度
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纳入“五五”普法规划的内容,由各级组织、宣传、司法行政部门牵头领导,各级普法办负责具体组织实施,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开展全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真正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并逐步深入人心。要认真组织好对新闻媒体、学术刊物和教学科研机构中领导干部、业务骨干的学习教育,组织各大新闻媒体、学术刊物积极刊发、报道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成果和生动实践,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占领舆论阵地,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有效抵御法治领域中错误观点的影响,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要切实加强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组织领导,作出具体规划,制定相关措施,确保取得实效。要坚持领导带头,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施分类施教,不断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把各地各部门开展教育的情况纳入考核评议体系,真正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落到实处。
㈣ 找一本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书
你要找的是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图书《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读本》
内容内简介:
本书诠释了社会主义理容念的基本特征和本质属性、社会主义理念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和形成过程;更深层次解读了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坚持党的领导等重要内容。
目录太长省略,共十五章,包含你提及的相关目录。供参考。
㈤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内容简介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可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专大局、党的领属导五个方面。这五个理念,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协调一致地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为部署、开展好这次教育活动,中央政法委组织编写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在此基础上,又进行提炼概括,编写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简编版),目的是便于广大政法干警携带学习。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2006年4月
㈥ 六五普法系列丛书具体内容是什么
《国家“六·五”普法宣传系列教材》,一共有17种。
1、《“六五”普法知识学习问答》(漫画插图版)
本书首先简要介绍了"六五"普法规划、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内容,为广大读者学法用法奠定理论基础。
之后按照七大法律部门的划分,用问答形式介绍了日常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最常用的法律知识。最后则重点介绍了信访、人民调解以及法律援助知识,以便广大读者更好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六五”普法 公民学法用法读本》(漫画案例版)
本书的内容与《普法知识学习问答》相近,全面详细地介绍了公民日常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最常用的法律知识,重点介绍了信访、人民调解以及法律援助知识,以使广大公民更好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六五”普法 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读本》(漫画案例版)
前面内容基本相近,后面部分,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七大部门的划分,对中国的主要法律制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最后则重点介绍了与领导干部关系密切的廉政建设与职务犯罪预防,使广大领导干部通过学习提高防腐拒腐能力。
4、《“六五”普法 公务员学法用法读本》(漫画案例版)
全书采用专题形式,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着重介绍了宪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及刑法、民法、商法及经济法等重要法律部分,便于公务员对现有法律体系有更为清晰的了解。下篇以与公务员依法行政密切相关的行政法为主线,理论联系实际,对当前社会热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地阐释。
5、《“六五”普法 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读本》(漫画案例版)
本书以讲座的形式,对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人员应当特别关注的重要法律问题进行了讲解。涵盖了公司法律制度、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企业纠纷处理法律制度及企业的社会责任等方面内容。以案例与知识点相结合的方式有针对性地予以讲解和指导,是企业人员普法学习的权威教材。
6、《六五普法 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管理人员学法用法读本》(漫画案例版)
本书重点对“两新”管理人员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需要了解学习的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概述、新经济组织法律知识、新社会组织法律常识、“两新”组织经营法律制度、“两新”组织人力资源法律制度、“两新”组织财税法律制度、“两新”组织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两新”组织常见法律风险防范、“两新”组织常见刑事犯罪预防等法律制度进行了全面、细致地解读。
7《“六五”普法 职工学法用法读本》(漫画案例版)
本书后面部分,主要对与职工密切相关的宪法、公民权利义务、职业培训、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和福利、劳动安全卫生及特殊群体的权益保护等知识作了全面、系统的介绍。最后用经典案例讲解的方式对职工进行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的普法,使得职工通过学习增强法律意识,争做学法守法用法的职工
8《“六五”普法 社区居委会干部学法用法读本》(漫画案例版)
本书后面部分,主要对社区居委会、社区物业、社区治安、社区服务、社区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社区矛盾纠纷处理及社区居民依法维权等相关知识作了全面、系统的介绍。最后则重点介绍了与社区居委会干部关系密切的廉政建设与职务犯罪预防。
9《“六五”普法 村两委干部学法用法读本》(漫画案例版)
本书首先扼要介绍了“六五”普法规划、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内容,以及宪法的基本知识,之后全面介绍了农村的基层党组织与村民自治、土地管理、生产经营、环境与资源保护、金融、城乡一体化、教育医疗和兵役、社会保障、婚姻家庭与计划生育、农民工权益保障、纠纷解决、治安管理与刑事犯罪等,农村管理中最重要的法律制度,最后着重介绍了农村“两委”干部廉政建设。
10《“六五”普法 社区居民学法用法读本》(漫画案例版)
本书首先简要介绍了“六五”普法规划、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内容,以及宪法基本知识和公民基本权利义务。之后全面介绍了社区基层自治、社区物权、社区物业管理、社区婚姻家庭、社区劳动就业、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等居民社区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最常用的法律知识,以提高广大社区居民的法律素养。最后则重点介绍了依法维权与法律救济,以及安全防范知识,以使广大居民更好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1《“六五”普法 农民学法用法读本》(漫画案例版)
本书采用问答和典型案例相结合的方式,以农民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将农民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法律问题分为宪法、村民自治、土地承包、生产经营等十九个部分予以展开,联系实际,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一本指导农民学习法律、理解法律、应用法律的权威指导用书。
12《“六五”普法 农民工学法用法读本》(漫画案例版)
本书后面部分,主要从宪法和公民权利义务、外出务工常识、培训和就业、劳动合同、工作时间与工资、劳动保护、社会保险制度、劳动争议、法律援助、农民工日常安全知识、依法维权案例分析等方面,全面、详细地介绍了农民工工作、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最常用的法律知识,使广大农民工更好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3《“六五”普法 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小学漫画案例版)
14《“六五”普法 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初中漫画案例版)
15《“六五”普法 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高中漫画案例版)
《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小学版以小学生日常生活中身边发生的事情为导引,运用漫画的形式,从最基本的规划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解相关法律问题。《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初中版和高中版则侧重该年龄段青少年特点及实际生活、学习中会遇到的相关法律问题,以案说法的形式配以必要的漫画予以讲解。
该套教材适应法律进课堂的需要,在内容和版式设计上力求适合青少年学习和教师课堂教案特点,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可操作性。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首选教材。
16《“六五”普法 大学生法制教育读本》(漫画案例版)
本书以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为目标,注重知识性、实用性的结合,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法律法规,强化大学生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并注重大学生实际运用法律能力的训练等。
17《“六五”普法 兼职法制副校长培训教材》
本书主要编写了兼职法制副校长制度的基本知识、兼职法制副校的法制宣传教育、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校风校纪建设、青少年犯罪预防等主要内容,并选编了各地优秀兼职法制副校长法制教育的材料和讲话。
上述17种教育读本,在书后都附有“‘六五’普法法律知识竞赛参赛须知及试卷。
㈦ 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学习心得结尾两段
根据本单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从今年4月至年底相对集中时间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通过近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和自学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大家对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认识,特别是对指导各自今后的司法实践更是不可或缺。通过近一段时间的学习,本人感到,学习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和深刻内涵,对政法人员坚持并运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科学有机的统一体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内容。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是以hjt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并且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我国经济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政法队伍和政法工作必须适应现阶段形势需要,进一步明确执法指导思想,坚持用正确的思想武装干警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这对于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政法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保持政法队伍永远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必须坚持并运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政法干警的头脑
从辩证角度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正处在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处在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的时期。人民内部矛盾以及由此引发的一些各类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尽快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妥善调处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利益纠纷,成为政法机关日益迫切的一项任务。社会管理、经济管理等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滋生和诱发违法犯罪的因素的客观存在,都提醒我们,政法机关防范、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的任务长期而艰巨。与此同时,随着人民群众民主法治意识的不断提高,通过司法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需求日益增强,对政法机关公正执法的能力和水平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社会各阶层的利益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我国经济充满生机活力的同时,市场经济利益法则也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这种情况下,政法队伍难免受到影响。政法干警思想上的任何偏差和动摇,都可能使执法目标和方向发生错误,手中的执法权力都可能被错用和扭曲,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损失。
总体来说,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坚持不懈地狠抓队伍建设,政法队伍的总体素质不断提高,政法干警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也应当看到,政法队伍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执法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不作为,甚至执法犯法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往往与一些干警执法理念出现偏差有直接关系。应对新挑战、适应新要求,需要用科学、先进、正确的法治理念武装干警头脑。坚持并运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我们的头脑既是正确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三、政法意识形态领域的正本清源需要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多年来,同国外法律制度和思想的接触,一方面使我们有效地借鉴吸收了其有益的部分,促进了我国立法和执法水平的提高。但另一方面,西方各种法治思想给我们的法治观念带来的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在执法实践中,有的简单套用西方的一些“法律术语”,造成执法思想和执法活动的混乱;有的片面崇尚西方的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不从我国国情出发,主张全盘照搬照用,甚至对一些建立在资本主义本质基础上的基本法律制度和思想,如“三权分立”、“政治中立”等,也丧失了起码的政治鉴别力。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企图打着依法治国的幌子否定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打着司法改革的旗号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利用个案炒作诋毁政法机关和政法队伍形象,企图在政法意识形态领域制造混乱和影响,以实现其政治图谋。
在警惕西方法治思想负面影响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左”的以及封建思想残余的影响依然存在。在政法队伍中,有的人改革创新意识不强,对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有的人特权思想严重,群众观念和人权意识淡漠等。这些同样是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相容的。
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不能掉以轻心。对政法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需要正本清源,用正确的法治理念统一干警的执法思想,牢牢掌握政法领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坚定不移地坚持我国政法工作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
㈧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读本的介绍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读本》是一本由长安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分上、中、下三编版,系统回答了社权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基础、科学内涵和对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法学教育与研究以及党的执政等各领域的要求,具有较强的理论说服力和实践指导意义。
㈨ 廉洁从政有几个"认识误区"值得警惕
警察意识的若干思考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当公安民警对人民警察身份意识有所淡化时,他在执法实践中就有可能降低对执法规范的要求,在遵守纪律、规章制度时就有可能自我约束不够,在讲学习、论奉献、比业绩的精神面貌上就有可能会退化。笔者对公安队伍思想政治和纪律作风建设上的一些现象经常关注并思考,现结合自身的体悟,就如何培育人民警察意识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关于对人民警察意识丰富内涵的自我认识 人民警察是人民的勤务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人民警察的根本宗旨,也是公安队伍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此,《人民警察法》在职权、义务和纪律、执法监督、法律责任各章中作了许多具体规定。其中《人民警察法》第四条规定,人民警察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忠于职守,清正廉洁,纪律严明,严格执法。《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是: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秉公执法,清正廉明,团结协作,勇于献身,严守纪律,文明执勤。人民警察道德的基本观念由严格区别于他人的价值、公正、苦乐、荣辱、义利、生死等观念组成。上述列举无不说明人民警察是有着严格的国家规定的特殊主体身份。 笔者认为,警察的言行直接代表党和政府的形象,所谓人民警察意识,就是指已为人民警察的民警要始终清醒认识自己是有着特殊的国家主体身份,必须要明了人民警察肩负的神圣使命,知晓自己应该有所为和有所不为。人民警察意识应是广义的概念,它理应包涵:要自觉强化人民警察身份意识,时刻维护人民警察崇高的国家形象;要自觉严格履行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让党放心和人民满意;自觉模范遵守社会公德,争做人民群众的学习典范;自觉拥有良好的组织纪律和工作作风,甘当同志们的学习楷模;自觉勤奋学习强素质,不断提升为民服务的真本领;自觉树立远大理想,要做到追求高尚和生活情趣健康。 二、关于少数民警人民警察意识有所淡化的现实表现 表现之一:工作态度及工作作风方面。事业心、责任感不强,不思进取,工作标准不高;精神状态不佳,积极性、主动性不强,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出勤不出力,工作不扎实;执法为民观念不牢,服务意识不强,执法不规范,执法随意性大,语言不文明,对待群众“冷硬横推”,态度粗暴,办事拖拉;当领导的表率作用发挥不好,抓工作习惯于听汇报,实际深入调查不够,不能全面掌握真实情况,工作不细、不深。 表现之二:遵章守纪及廉洁自律方面。当领导的“一岗双责”不能认真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流于形式,队伍管理不严格,不敢真抓实管,自身廉洁不注意,甚至带头违规违纪。 当民警的自身要求不严,作风散漫,自由主义严重,组织纪律观念淡薄,遵守纪律自我约束不够,落实领导指示行动慢,执法中故意刁难、“吃拿卡要”,甚至徇私枉法有所表现。 表现之三:思想教育及学习风气方面。当领导的重业务轻思想教育和岗位练兵,在学习计划、内容、形式上不作谋划,甚至对上级部署的教育活动简单应付,干警日常思想教育和岗位技能练兵不能全面有效开展。民警心浮气躁,学习无热情,勤学苦练意识不足,警营学习氛围不浓,相互之间谈心交流不够,团队精神不强,警营活力不足。 表现之四:生活情趣及生活作风方面。将忙于交际应酬当作生活的乐趣和追求,思想道德不够高尚,生活情趣不够健康,社会交往不够慎重,社交圈子不够净化,防微杜渐不够注重,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有所淡化,贪图享乐思想,铺张浪费行为不同程度存在。 三、关于人民警察意识淡化的客观分析 分析之一:思想政治教育有所缺失,民警坚定为民服务的思想不能持续强化。政工干部在思想教育的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教育是空洞的说教,甚至理解为形式主义,因而在谋划学习的内容、形式、成效上不用心、不用力,更谈不上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即使有思想教育制度,但不作全面认真落实。有的政工干部不善于分析队伍思想现状,甚至对队伍的一些思想低迷现象不闻、不问、不管。有的政工干部不善于做人的思想工作,不能与民警平等相待,不愿与民警交心谈心。 分析之二:队伍管理制度不健全,贯彻落实不严格。一些单位负责人不注重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特别是相互有效监督机制未建立,有的虽有一些制度,但对实践中发生的变化不能及时修订完善,更为严重的是对现有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甚至根本不执行,致使警营纪律作风管理松弛。 分析之三:班子自身建设不足,表率作用有待强化。一些单位领导不注重真抓实干,不能与民警并肩作战,处理重要工作事项或难点工作不能做到身先士卒,工作创新意识不强;有的领导在发扬民主,团结共事上存在问题,不注意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甚至忽视组织原则和程序,搞“一言堂”,不能虚心接受监督和批评,不善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班子合力不强;有的领导在秉公用权、廉洁从政及生活情趣上从严要求自己做得不够好,一些不良作风往往影响民警的工作热情,甚至使民警迷失了价值取向。 分析之四:抓民警学习训练不足,警营学习氛围不浓。一些领导在推动民警学习文化、业务知识、岗位技能和体能训练上不深入思考、不积极策划,在打造学习型警营上停留于喊口号,未真正培育警营文化,未真正创新举措推动学习形成机制,致使民警学习热情不高涨,有的民警自我要求不高,本身学习兴趣不足,致使生活情趣发生变化。 四、关于培育人民警察意识的理性思考 思考之一:要探索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丰富学习内容,创新教育形式,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应是政工干部关注和思考的焦点,应开拓思路,不能只是停留于上级部署上的一般化要求,应有自主创新教育机制的理念,要善于与民警交流,随时掌握队伍在想什么、干什么、需要什么,每年要结合实际早作规划,每个阶段要根据民警思想状况适度调整更新学习计划。在学习内容上要保留必学项目,尤其是《人民警察法》、《人民警察内务条令》、《公务员法》、《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制度规定要经常学,并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读本》、《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读本》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学习重要内容,要对国家形势政策、中央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及时传达学习。在学习形式上不拘一格,要在学习成效上下功夫。要探索建立每周例会学习制度,每月思想教育状况讲评制度,每半年学习教育内容测试等制度。通过扎实的思想教育,切实增强民警的党性意识、道德规范意识和纪律观念。 思考之二:健全内务管理制度,狠抓制度落实,使令行禁止、警风政风畅通。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加强制度建设和源头预防十分重要。针对队伍现状要适时对已有各项内务管理制度进行再修订,要重点建立健全和完善党风廉政、请销假、值班、车辆管理、政治业务学习、重大事项报告,八小时以外以及上下监督和相互监督等队伍管理制度;特别要形成监督领导、同级、下级三个层面的监督预防机制。制度健全完善是基础,关键是加强队伍管理,狠抓制度落实。公安是半军事化队伍,当领导的一定要强化制度管理的严肃性,在制度落实上一定要狠下决心,在监督机制上下功夫,督促民警对五条警令等公安纪律规定的遵守情况经常对照检查,适时组织纪律观念强化训练和警情演练,做到治警必严、措施必到位,使以制度管人、管事和约束行为常态化、长效化。 思考之三:大力加强班子自身建设,以自身表率作用增强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领导班子要强化自身作风建设,在真抓实干上要亲力亲为,勇于正视困难,心系群众设法研判工作和改进工作,真正把心思用在事业上,精力用在工作上,办法用在队伍管理上,权力用在服务上,不断开拓工作新局面;班子成员要团结共事,议事讲民主,心境要开阔,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和建议,相互支持配合,形成一个拳头,合力带好队伍;班子成员要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制,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带头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自觉秉公用权拒腐防变;班子成员还要注意加强政治业务学习,要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做到生活情趣健康,明辨是非,克己慎行,注意防微杜渐,坚决抵制腐朽没落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以实际表率引导民警积极追求健康向上。 思考之四:重视抓好民警的日常学习训练,创新激励机制,积极打造学习型警所警队。基层所队负责人要改变练兵单纯由上级组织的观念,要结合自身实际统筹安排民警学习训练,按季度制定切实可行的练兵计划,突出实战需要,灵活组织学习法律法规,加强基本技能和体能训练,使每名民警都对岗位知识熟练掌握,大力提高执法综合素质。所队负责人要探索建立科学的学习训练考核与奖励机制,将民警的学习练兵情况与执法服务质量捆绑作为考核体系,建立民警执法档案,每半年对民警的学习练兵和工作成绩进行客观评价,对学习练兵热情高,工作效能优秀的民警予以鼓励,年终综合排名高的民警作为立功受奖的申报对象。上级机关应对应建立促进民警苦练基本功提升素质的科学激励机制,鼓励民警投入学习练兵活动中,对一些好的做法继续坚持弘扬。如信息写作、新闻宣传报道按计划分解任务,对上级采用的稿件进行排名通报并予奖励,建议基层所队负责人也要承担信息写作任务,以实际表率带领民警参与学习和写作,其他有益于引导民警建立良好情趣的举措可大胆尝试,积极营造队伍奋发向上、善于学习和崇尚学习的良好风气。(孙维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