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

发布时间: 2020-12-18 13:40:27

㈠ 怎样做开题报告 pdf 给教育,社会与行为科学专业学生的建议

开题报告的格式(通用)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1总述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2提纲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3参考文献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4要求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规定。开题报告学生:一、选题意义1、理论意义2、现实意义二、论文综述1、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2、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3、国内研究的综述4、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三、论文提纲前言、一、1、2、3、????????????二、1、2、3、????????????三、1、2、3、结论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一、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五、预期的结果六、进度安排

㈡ 谁有行为科学理论的社会背景的资料

行为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0世纪30年代后,在美国率先兴起、形成一种与当代社会回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理答论、方法论和技术手段等有密切关联的政治学:行为主义政治学。其主旨在于取代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政治学研究方法。它对当代西方政治学有重要的影响。
当代西方政治学者面临着当代西方世界特有的各种危机,如帝国主义战争、声势浩大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不少人无法解决和解释这些危机,因而把这些矛盾的产生归结于“意识形态的斗争”,试图建立一门“精确的”政治科学来排斥他们所斥责的“意识形态”的作用,为摆脱矛盾提供方策。行为主义便是在这个历史前提下应运而生的。
政治行为主义首先是一种与传统政治学迥然不同的政治观。行为学派断定,古典政治学理论的方法(如历史方法、法律方法和机构方法)带有道德和哲学色彩。政治学要成为一门“科学”,须抛弃这种方法,对政治现象做“系统的、经验的和因果的解释”,以便使政治学能够成为一门“经验科学”。美国行为主义政治学者Robert Dahl认为,行为主义是对传统政治学极为不满的一场反抗运动。

㈢ 科学社会主义研究中怎样借鉴和运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一) 客观性原则的运用 客观性原则是指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这是任何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首要前提。尽管我们永远不可能把握纯而又纯的社会客体,但是,客观性的要求却是绝对必要的。在社会历史领域,坚持客观性的原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认识论的实践标准,历史观的生产力标准和价值观的人民主义标准,即以人为本的标准。
这一原则,在管理学理论与方法中的对应关系具体运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早期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阶段和管理理论产生的萌芽阶段。这个阶段突出特点是经验型管理。人类社会产生到18
世纪,人类为了谋求生存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着管理活动和管理的实践,但是人们仅凭经验去管理,尚未对经验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没有形成科学的管理理论。18世纪到19世纪的工业革命使以机器为主的现代意义上的工厂成为现实,工厂以及公司的管理越来越突出,管理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多地被涉及,管理学开始逐步形成。
2.管理学的形成阶段,泰勒和法约尔都是在工厂的实践中,通过观察、实验提出 《科学管理原理》和《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这为以后的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
主体性原则的运用
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原则是人对世界(包括对自身)的实践改造原则,是从人的内在尺度出发来把握物的尺度的原则,是强调人的发展和人的主体地位对改造世界所具意义的原则,一般来说就是承认、重视并坚持主体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原则。在管理学研究方法中有人本主义范式,指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把人看作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或以人性、人的有限性和人的利益为主题的任何管理学范式。人本主义范式强调,人的潜能是管理所能开发的最重要的资源或资本。管理就等于人,人能够开发自身。学科分支—人力资源管理,并有相关激励理论提出。企业的发展要全面的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但是必须服务于企业的整体目标,在这一原则的规划下,提升员工的凝聚力。
(三) 整体性原则的运用
整体性原则实质上是系统性原则。这一原则对管理学的指导意义在于要求研究者放开眼界,建立事物具有普遍联系的观点,从而在看似零散的、纷繁复杂的管理学现象中建立起一个合理的有机整体结构。进行管理学研究,起步阶段通常都是以极其细微、具体和地方性兼具的问题入手,学界内通常将之称为“个案”研究。然而成百上千的管理学研究者在成千上万的管理学个案研究中倘若没有全局观,无法建立
起其个人研究关注点与整个学科,甚或整个人类文化与文明知识体系之间的关联时,几乎可以断定,这样的研究是失败的、价值缺失的。

管理学理论运用于组织体系中,他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不能单独考虑个体的能力,现在环境下需要团队的协作才能达到高效的组织业绩。把相关的个体链接起来同时达到1+1>2的整体效用。这与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部分与整体的辩证关系原理相得益彰。他考虑了资源有限性的条件下,为了降低组织的发展成本,取得资源优化,就必然注重人的开发,因此关注团队的作用。
(四) 具体性原则的运用
(五)发展性原则。

㈣ 什么是行为科学理论

行为科学是近几十年内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是综合应用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法律学、教育学、精神病学及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的行为的边缘学科。它研究人的行为产生、发展和相互转化的规律,以便预测人的行为和控制人的行为。
目前行为科学已在管理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它的成功改变了管理者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行为科学把以“事”为中心的管理,改变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由原来对“规章制度”的研究发展到对人的行为的研究;由原来的专制型管理向民主型管理过渡。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产生之前,在西方盛行的是古典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产生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是系统地研究企业生产过程和行政组织管理。前者以泰罗为代表,着重研究车间生产,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问题;后者以法约尔、韦伯为代表,着重探讨大企业整体的经营管理,且突出的是行政级别组织体系理论。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古典管理理论的弊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始于20世纪20年代中至30年代初梅奥的霍桑研究,该项研究的结果表明,工人的工作动机和行为并不仅仅为金钱收入等物质利益所驱使,他们不是“经济人”而是“社会人”,有社会性的需要。梅奥因之建立了人际关系理论,行为科学的前提也称为人际关系学。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一次跨学科会议上,首先提出行为科学这一名称。1953年正式把这门综合性学科定名为“行为科学”。
对于行为科学,国外国内都持有不同的看法。国外有人认为它现在只不过是一种科学的虚构,还不是科学的真实。在理论上是混乱的,概念上也是不统一的,方法上的可靠性也值得怀疑。国内有三种意见:第一种认为行为科学是一门现代科学,任何国家和阶级都可以研究它、应用它;第二种认为行为科学是调和阶级矛盾的产物,是为维持资本主义秩序服务的,必须彻底否定;第三种认为,人的行为是客观存在的,把人的行为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是完全必要的,在研究中提出假设也是允许的,行为科学有合理的地方也有不合理的地方,应当根据我国国情,吸收其合理的成分。

㈤ 管理学中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行为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管理学中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如下:

1、职工是”社会人”。

2、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 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3、企业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4、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处理人事管理的能力。

人际关系学说是一种较为完整的全新的管理理论则,始于20世纪2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梅奥等人所进行的著名的霍桑试验。

管理学中行为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1、个体行为

是行为科学分析研究企业组织中人们行为的基本单元。在个体行为层面上,行为科学主要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两类问题,一类是影响个体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另一类是人格假设。

2、动机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引起的,动机是由人的内在需要产生的,满足人的需要的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奖励。

3、群体行为

群体行为是组织行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主要论述了群体是非正式组织、群体特征、群体凝聚力等。

4、组织行为

行为科学家认为,一个人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一个组织环境中度过的。人们在组织中的行为称为组织行为,它是基于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通过对人的本质和需要、行为动机以及生产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总结出生产中人的行为规律。

(5)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扩展阅读

学科特点

1、一般性

管理学是从一般原理、一般情况的角度对管理活动和管理规律进行研究,不涉及管理分支学科的业务和方法的研究。

2、综合性

从管理内容上看,管理学涉及的领域十分广阔,它需要从不同类型的管理实践中抽象概括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管理思想、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

从影响管理活动的各种因素上看,除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这些基本因素外,还有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等,从管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关性上看,它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都有密切关系,是一门非常综合的学科。

3、实践性

管理学所提供的理论与方法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提炼,同时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又必须为实践服务,才能显示出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强大生命力。

4、社会性

构成管理过程主要因素的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都是社会最有生命力的人,这就决定了管理的社会性;同时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带有生产关系的特征,因此没有超阶级的管理学,这也体现了管理的社会性。

5、历史性

管理学是对前人的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总结、扬弃和发展,割断历史,不了解前人对管理经验的理论总结和管理历史,就难以很好地理解、把握和运用管理学。

㈥ 社会科学研究如何贯彻社会主体研究方法,急~~~~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社会研究方法:社会研究方法是有目的地对各种社会现象和人类各种社会行为科学研究的方式和手段。它包括调查研究方法(survey research)、实地研究方法(field work)、实验法(experiment study)、文献法(documentary study)等,其中调查研究法和实地研究法是社会研究方法中最主要的方法。

2、社会调查:社会调查方法是社会研究尤其是社会学研究最常见用的方法。是一种量化研究方法,也叫“调查研究方法”、“问卷调查”、“统计调查”、“现代社会调查方法”。这种研究方式最大的特点是运用概率抽样方法抽取样本或者针对总体的所有个体,采用问卷调查或登记材料的方法收集资料,并在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把调查结论推论到样本所在总体。他的作用在于能够对大量样本调查或总体全体成员调查的基础上,反映社会的一般状况;能够客观地、精确地分析社会现象;资料精确、可靠,调查结论的概括性程度相对较高。

网络的解释:社会调查法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社会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材料的方法。社会调查方法是研究性学习专题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法、观察研究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或实验等科学方式,对有关社会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借以发现存在的社会问题,探索有关规律的研究方法。

3、信度:信度是测量的可信性或一致性,也就是说社会测量中采用相同的方法和指标或“量器”对同一对象或概念、变量重复测量后的结果的稳定性。

4、效度:效度就是测量的准确性或有效性,也就是说在社会测量中采用的测量方法和指标或“量器”能否准确地测量出概念或变量的特征和内涵。

二、简答

1、社会研究方法体系的构成及社会研究的分类标准。

体系的构成:社会研究方法体系主要是由社会研究的方法论、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社会研究的技术和工具三层次构成的。方法论(哲学、科学、逻辑学)、基本方式(调查《普遍,抽样》、实地《参与观察、个案研究、社区研究、》文献《内容分析方法、二次分析方法、统计资料分析法、》实验实地《(自然)实验、实验室试验》)、技术和工具(社会测量技术、资料收集技术、资料整理和分析技术、观察记录表、量表、测验表、问卷或调查表)。

分类标准:(1)根据研究方式可分为调查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实验研究;

(2)根据研究性质可以分为理论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
(3)根据调查对象的范围可以分为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4)根据研究的时间性可以分为横剖研究和纵贯研究;
(5)根据社会研究的应用领域可以分为行政统计调查、学术性研究、民意研究、市场研究等。
2、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基本原则:(1)问卷设计必须以研究假设或研究设想为指导;
(2)问卷必须能够取得受访者的配合;
(3)必须保证收集资料的可靠、正确和方便。
(1)口语化,公正客观,切题,逻辑一致性,完整
步骤:(1)提出研究假设或设想、指标;
(2)设计问卷草案;
(3)试测或专家讨论;
(4)修改和付印。
一、论述
1、经典实验设计:是一种包括前侧和后侧、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变量的标准化实验方式,实验组与控制组要能有效的分离,其成员具有比较高的同质性,尽可能避免其交流。实验结果=(y1-x1)-(y2-x2),例如,某社工组织为了提高农民工对艾滋病和性病的认识,选择相邻较远的A、B两个建筑工地进行实验研究,两个工地的农民工素质基本上差不多,其中A工地为实验组、B工地为控制组。实验变量是由社会工作者向农民工开展各种生动的性健康教育,包括展览、看录像、个别访谈和交流等。实验前对两个工地的农民工进行性健康知识的测量,A、B两工地农民工的分数差不多,平均分数分别为50分和52分。社会工作者在A工地对农民工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性健康教育,再用原来的测量表对AB两工地农民工进行性健康知识测量,平均分数分别为75分和55分,实验结果(性健康教育的有效性)=(75-50)-(55-52)=22.即A工地农民工进行性健康教育后,他们的性健康知识平均分数要高出B工地农民工22分。因此,对农民工实施性健康教育后,可以提高他们对艾滋病和性病的认知水平。
2.(1)随机应答技术(Randomized Response Technique,简记为RRT)是指在调查过程中使用特定的随机化装置,使被调查者以一个预定的基础概率P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中选择一个问题进行回答,除被调查者以外的所有人(包括调查者)均不知道被调查者的回答是针对哪一个问题,以便保护被调查者的隐私,最后根据概率论的知识计算出敏感问题特征在人群中的真实分布情况的一种调查方法。 这一技术的宗旨就是最大限度地保证被调查者的隐私不会被泄漏, 从而取得被调查者的信任,获得真实可靠的资料。
(2)沃纳随机化回答模型
Ø 要调查的敏感性问题,列出正反两个问题。
Ø 然后由被调查者随机抽取一张来回答"是"或"否",至于卡片上具体是什么问题,调查者无权过问。
(3)西蒙斯模型(Simmons model)
Ø 在于调查人员提出的随机化问题是两个不相关的问题,其中一个为敏感性问题,另一个为非敏感性问题B,这样的处理使被调查者的合作态度进一步提高。
Ø 步骤:随机抽取部分人进行调查;按比例:A组为P,B组为1--P(60% 40%);回答是或否;统计“是”的概率(公式:r=Ra P+(1--Ra)(1--P) 注:Ra为回答A为“是”的概率。
二、操作
ANOVA(方差分析)
提示:方差分析前提条件:1、两个相互独立的正态分布;2、两个总体方差相同。
P>0.05接受原假设 没有显著差异

㈦ 什么是行为科学

行为科学学派

早期的古典管理理论学家泰罗、法约尔、韦伯等人都把人只看成是“经济人”,即工人只是为了追求最高工资的人。认为工人在干活时常采取“磨洋工”的办法,因此,应用严格的科学办法来进行管理。如泰罗主张用“科学管理”的方法,由工程技术人员设计科学的操作方法,工人严格地照章执行即可提高生产率;法约尔则从企业整体的角度,推行一套科学的管理原则;韦伯的官僚组织体系同时也是一种科学的管理组织体系。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强调组织和管理的科学性、精密性而忽视了人的因素,把工人看成只是组织中的一个零件。因而,古典管理理论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却激起了工人、特别是工会的反抗,使得欧美等国的统治阶级感到单纯用科学管理等传统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已不能有效地控制工人,不能达到提高生产率和利润的目的,必须有新的企业管理理论来缓和矛盾,促进生产率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行为科学理论应运而生。
行为科学开始于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霍桑试验,创始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管理学家梅奥(也译为梅厄)。霍桑试验的研究结果否定了古典管理理论的对于人的假设,试验表明工人不是被动的,孤立的个体,其行为不仅仅受工资的刺激,影响生产效率的最重要因素不是待遇和工作条件,而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据此,梅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梅奥的这一理论在当时被称为人际关系理论,也就是¬早期的行为科学。
梅奥等人创建的人际关系学说—早期的行为科学以后,经过三十年的大量研究工作,许多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心理学家、管理学家都从事行为科学的研究,先后发表了大量优秀著作,提出了许多很有见地的新理论,逐步完善了人际关系理论。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了一次跨学科的会议上,首先提出了行为科学这一名称,行为科学本身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学科,而是心理学、社会学、人类文化学等研究人类行为的各种学科互相结合的一门边缘性学科。
行为科学以人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原因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来说,它主要是从人的需要、欲望、动机、目的等心理因素的角度研究人的行为规律,特别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并借助于这种规律性的认识来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以实现提高工作效率,达成组织的目标。行为学派虽然没有研究出一套完整的管理知识,却已经为人们提供了许多有用的素材,他们的行为论题主要有激励、领导、群体、组织设计、组织变化与发展等,二战后的行为科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马斯洛(A. H.Maslow,1908-1970)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主管人员都必须随机制宜地对待人们的各种需求,著有《人类动机的理论》。赫次伯格(F. 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强调主管人员必须抓住能促使职工满意的因素,著有《工作的激励因素》。麦格雷戈(D. M. McGregor,1906-1964)的“X理论-Y理论”,他在1957年11月号美国《管理评论》杂志上发表的《企业的人性面》一文中首先提出了有名的“X理论—Y理论”,以后又在其它著作中进一步加以发挥。X理论是对“经济人”假设的概括,而Y理论是根据“社会人”、“自我实现人”的假设。(有关行为科学及其代表人物的论述,相关的管理学理论已做了相当多的论述,这里不再论述,读者可以参阅有关书籍。)行为科学对管理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行为科学引起了管理对象重心的转变。传统的古典管理理论把重点放在对事和物的管理上,它强调的是使生产操作标准化、材料标准化、工具标准化,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有效的组织系统和明确的职责分工等,而忽视了个人的需要和个人的目标,甚至把人看成是机器,从而忽视了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行为科学与此相反,它强调要重视人这一因素的作用。它显然是认识到,一切事情都要靠人去做,一切产品的生产都要靠人去实现,一切的组织目标都需要人实现。因而,应当把管理的重点放在人及其行为的管理上。这样,管理者就可以通过对人的行为的预测、激励和引导,来实现对人的有效控制,并通过对人的行为的有效控制,达到对事和物的有效控制,从而实现管理的预期目标。
二、行为科学引起了管理的方法的转变。随着对人性的认识和管理对象重点的变化,管理的方法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原来的监督管理,转变到人性化的管理。传统的古典管理理论强调自上而下的严格的权力和规章制度的作用,把人看成是会说话的机器,在管理活动中施以强大的外界压力,派工头进行严格的监督,造成工人心理上的压力而产生对立情绪,而忽视了人的社会关系和感情因素的作用以及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此相反,行为科学则强调人的欲望、感情、动机的作用,因而在管理的方法上强调满足人的需要和尊重人的个性,以及采用激励和诱导的方式来调动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借以把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与此相对应,企业界提出了“以职工为中心的”、“弹性的”管理方法,出现了“参与管理”、“目标管理”,“工作内容丰富化”等各种新的管理方式。行为科学也存在一些缺陷:
从霍桑实验至今,半个世纪过去了。管理学者们对人际关系理论,对梅奥主义的批评却未曾间断过,很少有管理理论受到如此之多的批评。
管理学者对人际关系理论的研究方法,包括霍桑实验中所运用的方法和过程,进行了批评。在他们看来,整个实验过程中,研究者一方面受到实验室中受控实验的需要束缚;另一方面受到正在进行中的实际经验的束缚,尤其是主观愿望的先入为主的影响。
此外,行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它告诉了我们对人管理时应采取什么行为,但在管理中被管理者的对象不仅仅是人,只对人进行研究的管理显然是不完善的,除了人性行为以外,还应有某些技术方面的知识。如果没有这些因素,管理人员即使有了行为知识,也将无法应用,这正是行为学派的缺陷。比如管理者往往要从整体上从系统的角度研究管理,管理者要考虑建立管理制度、另外要对组织整体战略进行决策,这些经常需要的管理是行为学派没有触及到的。对于行为学派存在的弱点,孔茨是这样评论的:
人际行为领域并不包括管理学的全部内容。很可能一个公司的经理懂得心理学,但在管理上 却并不有效。事实上,有一个相当大的公司,对各级管理者进行广泛的心理学教育,结果发现这些训练并未解决有效管理的需要。◎8
◎8[美]孔茨奥唐奈里奇,《管理学经典教科书管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年12月 第66页 管理学理论研究网
以前我在谈到科学学时认为科学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科学技术体系学,但当时我只认识到现代科学技术有三大部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数学。到1982年我才比较完整地提到现代科学技术有六大部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和人体积学;每一部门从基础理论到直接改造客观世界的
技术,又分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三个层次。但很快我又纠正了自己 ,在 1982 年 7 月于北京召开的系统沦、信息论、接制论中的科学方法与哲学问题学术讨论会上,除以上六大部门之外又增加了两个大船门,一是文艺理论、一是军事科学。现代科学技术已分为八大部门了。一增再增,几次更改的经验也教育了我,到1984年底我预见到不免还会有变动,所以在一篇短文中预先声明 :这八大部门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能看成是不可变动的,事物是发展的,人的认识也是发展的。
果不其然,l985年2月7日《经济日报》以一组短文报道了中国行为科学成立大会既学术讨论会,大家提出了建设有中园特色的行为科学问题。能把行为科学纳入以前讲的八大部门中的一个部门吗? 看来困难,都不那么合适。所以在l985年5 月中旬中国科协召开的交叉学科讨论会上,我说现代科学技术还要再加一个大部门行为科学 。这引起了一些同志的兴 趣 ,与我有书信来往,使我感到有责任把我现在的认识比较系统地讲出来。

(一)中国特色的行为科学

什么叫中国特色的行为科学呢? 这就要求我们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研究这门学问,所以在向国外介绍我们这一现代科学技术大部门时,不妨称之为马克思主义行为科学。开宗明义,免得误会,我们研究行为科学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指导下进行的。
辩证唯物主义告 诉我们 ,物质的客观世界的存在是第一性的 ,人对客观世界反映的主观世界是第二性的 ,人只能通过实践,认识客观世界。人的心理、人的意识都因此受社会影响。也因为客观世界第一,主观世界第二,社会发展变化反映到每一个人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只有当社会发展受到落后社会制度阻挠不得前进时,人们的心理和意识才会显得比社会发展先进。在我们社会主义的光进社会制度下,是社会发展在前,个人心理、个人意识的发展进步在后。当然人与人也不完全一样,总有些人比较先进,也总有些人比较落后。但就全体人民讲,个人落后丁社会发展是难免的。这在社会向前发展进步很快时,就显得很明显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国家通过各项改革,大踏步前进了,人们的心理状态、人们的思想暂时眼不上,不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矛盾吗 ? 近年来文艺创作中集中反映的就是这个矛盾,以致青年文学家季红真同志把它称之为“ 文明与愚昧的冲突”。但从以上的社会发展观点看,这种“冲突”是永远不会完全解决的,老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产生。这才是人类社会的进步。
但我们决不等待,我们不是机械唯物论者,我们是辩证唯物论者,当我们认识到个人心理,个人思想要落后于社会发展时,我们就可以能动地利用这一认识去采取措施,提高人民的觉悟,促使差距缩小;而且在予盾产生时,尽量限制其不良后果。这就 是认识个人行为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运功,从而不断地去解决
这个矛盾。
这一思想应该是行为科学的核心思想,是行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括。按我以前对现代科学技术其他八个大部门的说法 ,这 个哲学概括就称为行为科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的桥梁。这架桥梁也是一门学问,应该有个名字。可否称为“社会论”呢? 社会论是研究个人心理、个人意识、个人思想与让会发展的
矛盾运动的。
也许有同志会问 ,社 会论好象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部分内容。是的,也可以这样说。但我认为,既然行为科学独立出来, 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个大部门了,历史唯物主义也就不必再包括社会论这部分内容,可以专门研究社会发展运动中的其他矛盾。再有一点要说明。我们这里讲的社会论不是社会科学中的社会学,社会学是内容完全不同的一门学问。
也有人提出,能否把社会生物学 ( Sociobiology ) 作为从行为科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桥梁? 我认为这是不对的。在上面我们已经讲过,人的行为与人的心理和人的意识有密切关系,而心理和意识是人大脑的最高层次活动,一直认为是人所特有的。一般生物有没有意识? 现在还难肯定,而否定的论据倒是很多的,所以,尽管在国外有人想以研究生物的所谓社会生活来推断人的社会生活,但这将是徒劳的,因为他们又在犯几十中前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毛病,不承认人的意识的重要作用。

㈧ 行为科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行为科学的涵义有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的行为科学是与研究人的行为规律有关的诸学科,如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生理学、哲学、医学等。这些学科都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人的行为。狭义的行为科学是现代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类似自然科学的实验法和观察法,也运用社会科学的社会调查法,研究人在工作环境中的行为规律。
行为科学是企业管理学的重要分支,MBA、EMBA等主流商业管理课程均对行为科学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关注。
按照美国管理网络全书的定义:"行为科学是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以及低级动物行为的科学,已经确认的学科包括心理学、社会学、社会人类学和其它学科类似的观点和方法。"按照这一定义,行为科学的应用范围几乎涉及到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形成了众多的分支学科, 如组织管理行为学、医疗行为学、犯罪行为学、政治行为学、行政行为学等等。
以单数表示的行为科学为狭义的行为科学,指的是在人群关系学说的基础上形成的管理科学中的一门学科,又称组织行为学;它着眼于一定组织中的人的行为研究,重视人际关系,人的需要,人的作用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这一学科的出现对管理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其由以 "事" 与 "物" 为中心的管理发展到以 "人" 为中心的管理;由靠监督与纪律的管理发展到动机激发,行为引导的管理;由独裁式管理发展到参与式管理,它的应用成果得到了普遍地重视。虽然行为科学问世以来的历史并不长,关于它的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至今尚未形成统一认识,但作为当今世界的"热门"科学之一,由于狭义行为科学的研究通过研究生产和工作环境中人的行为,旨在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已成为现代管理科学的支柱之一。

㈨ 什么是行为科学

行为科学学派

早期的古典管理理论学家泰罗、法约尔、韦伯等人都把人只看成是“经济人”,即工人只是为了追求最高工资的人。认为工人在干活时常采取“磨洋工”的办法,因此,应用严格的科学办法来进行管理。如泰罗主张用“科学管理”的方法,由工程技术人员设计科学的操作方法,工人严格地照章执行即可提高生产率;法约尔则从企业整体的角度,推行一套科学的管理原则;韦伯的官僚组织体系同时也是一种科学的管理组织体系。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强调组织和管理的科学性、精密性而忽视了人的因素,把工人看成只是组织中的一个零件。因而,古典管理理论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却激起了工人、特别是工会的反抗,使得欧美等国的统治阶级感到单纯用科学管理等传统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已不能有效地控制工人,不能达到提高生产率和利润的目的,必须有新的企业管理理论来缓和矛盾,促进生产率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行为科学理论应运而生。
行为科学开始于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霍桑试验,创始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管理学家梅奥(也译为梅厄)。霍桑试验的研究结果否定了古典管理理论的对于人的假设,试验表明工人不是被动的,孤立的个体,其行为不仅仅受工资的刺激,影响生产效率的最重要因素不是待遇和工作条件,而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据此,梅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梅奥的这一理论在当时被称为人际关系理论,也就是¬早期的行为科学。
梅奥等人创建的人际关系学说—早期的行为科学以后,经过三十年的大量研究工作,许多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心理学家、管理学家都从事行为科学的研究,先后发表了大量优秀著作,提出了许多很有见地的新理论,逐步完善了人际关系理论。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了一次跨学科的会议上,首先提出了行为科学这一名称,行为科学本身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学科,而是心理学、社会学、人类文化学等研究人类行为的各种学科互相结合的一门边缘性学科。
行为科学以人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原因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来说,它主要是从人的需要、欲望、动机、目的等心理因素的角度研究人的行为规律,特别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并借助于这种规律性的认识来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以实现提高工作效率,达成组织的目标。行为学派虽然没有研究出一套完整的管理知识,却已经为人们提供了许多有用的素材,他们的行为论题主要有激励、领导、群体、组织设计、组织变化与发展等,二战后的行为科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马斯洛(A. H.Maslow,1908-1970)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主管人员都必须随机制宜地对待人们的各种需求,著有《人类动机的理论》。赫次伯格(F. 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强调主管人员必须抓住能促使职工满意的因素,著有《工作的激励因素》。麦格雷戈(D. M. McGregor,1906-1964)的“X理论-Y理论”,他在1957年11月号美国《管理评论》杂志上发表的《企业的人性面》一文中首先提出了有名的“X理论—Y理论”,以后又在其它著作中进一步加以发挥。X理论是对“经济人”假设的概括,而Y理论是根据“社会人”、“自我实现人”的假设。(有关行为科学及其代表人物的论述,相关的管理学理论已做了相当多的论述,这里不再论述,读者可以参阅有关书籍。)行为科学对管理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行为科学引起了管理对象重心的转变。传统的古典管理理论把重点放在对事和物的管理上,它强调的是使生产操作标准化、材料标准化、工具标准化,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有效的组织系统和明确的职责分工等,而忽视了个人的需要和个人的目标,甚至把人看成是机器,从而忽视了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行为科学与此相反,它强调要重视人这一因素的作用。它显然是认识到,一切事情都要靠人去做,一切产品的生产都要靠人去实现,一切的组织目标都需要人实现。因而,应当把管理的重点放在人及其行为的管理上。这样,管理者就可以通过对人的行为的预测、激励和引导,来实现对人的有效控制,并通过对人的行为的有效控制,达到对事和物的有效控制,从而实现管理的预期目标。
二、行为科学引起了管理的方法的转变。随着对人性的认识和管理对象重点的变化,管理的方法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原来的监督管理,转变到人性化的管理。传统的古典管理理论强调自上而下的严格的权力和规章制度的作用,把人看成是会说话的机器,在管理活动中施以强大的外界压力,派工头进行严格的监督,造成工人心理上的压力而产生对立情绪,而忽视了人的社会关系和感情因素的作用以及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此相反,行为科学则强调人的欲望、感情、动机的作用,因而在管理的方法上强调满足人的需要和尊重人的个性,以及采用激励和诱导的方式来调动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借以把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与此相对应,企业界提出了“以职工为中心的”、“弹性的”管理方法,出现了“参与管理”、“目标管理”,“工作内容丰富化”等各种新的管理方式。行为科学也存在一些缺陷:
从霍桑实验至今,半个世纪过去了。管理学者们对人际关系理论,对梅奥主义的批评却未曾间断过,很少有管理理论受到如此之多的批评。
管理学者对人际关系理论的研究方法,包括霍桑实验中所运用的方法和过程,进行了批评。在他们看来,整个实验过程中,研究者一方面受到实验室中受控实验的需要束缚;另一方面受到正在进行中的实际经验的束缚,尤其是主观愿望的先入为主的影响。
此外,行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它告诉了我们对人管理时应采取什么行为,但在管理中被管理者的对象不仅仅是人,只对人进行研究的管理显然是不完善的,除了人性行为以外,还应有某些技术方面的知识。如果没有这些因素,管理人员即使有了行为知识,也将无法应用,这正是行为学派的缺陷。比如管理者往往要从整体上从系统的角度研究管理,管理者要考虑建立管理制度、另外要对组织整体战略进行决策,这些经常需要的管理是行为学派没有触及到的。对于行为学派存在的弱点,孔茨是这样评论的:
人际行为领域并不包括管理学的全部内容。很可能一个公司的经理懂得心理学,但在管理上 却并不有效。事实上,有一个相当大的公司,对各级管理者进行广泛的心理学教育,结果发现这些训练并未解决有效管理的需要。◎8
◎8[美]孔茨奥唐奈里奇,《管理学经典教科书管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年12月 第66页 管理学理论研究网
以前我在谈到科学学时认为科学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科学技术体系学,但当时我只认识到现代科学技术有三大部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数学。到1982年我才比较完整地提到现代科学技术有六大部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和人体积学;每一部门从基础理论到直接改造客观世界的
技术,又分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三个层次。但很快我又纠正了自己 ,在 1982 年 7 月于北京召开的系统沦、信息论、接制论中的科学方法与哲学问题学术讨论会上,除以上六大部门之外又增加了两个大船门,一是文艺理论、一是军事科学。现代科学技术已分为八大部门了。一增再增,几次更改的经验也教育了我,到1984年底我预见到不免还会有变动,所以在一篇短文中预先声明 :这八大部门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能看成是不可变动的,事物是发展的,人的认识也是发展的。
果不其然,l985年2月7日《经济日报》以一组短文报道了中国行为科学成立大会既学术讨论会,大家提出了建设有中园特色的行为科学问题。能把行为科学纳入以前讲的八大部门中的一个部门吗? 看来困难,都不那么合适。所以在l985年5 月中旬中国科协召开的交叉学科讨论会上,我说现代科学技术还要再加一个大部门行为科学 。这引起了一些同志的兴 趣 ,与我有书信来往,使我感到有责任把我现在的认识比较系统地讲出来。

(一)中国特色的行为科学

什么叫中国特色的行为科学呢? 这就要求我们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研究这门学问,所以在向国外介绍我们这一现代科学技术大部门时,不妨称之为马克思主义行为科学。开宗明义,免得误会,我们研究行为科学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指导下进行的。
辩证唯物主义告 诉我们 ,物质的客观世界的存在是第一性的 ,人对客观世界反映的主观世界是第二性的 ,人只能通过实践,认识客观世界。人的心理、人的意识都因此受社会影响。也因为客观世界第一,主观世界第二,社会发展变化反映到每一个人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只有当社会发展受到落后社会制度阻挠不得前进时,人们的心理和意识才会显得比社会发展先进。在我们社会主义的光进社会制度下,是社会发展在前,个人心理、个人意识的发展进步在后。当然人与人也不完全一样,总有些人比较先进,也总有些人比较落后。但就全体人民讲,个人落后丁社会发展是难免的。这在社会向前发展进步很快时,就显得很明显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国家通过各项改革,大踏步前进了,人们的心理状态、人们的思想暂时眼不上,不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矛盾吗 ? 近年来文艺创作中集中反映的就是这个矛盾,以致青年文学家季红真同志把它称之为“ 文明与愚昧的冲突”。但从以上的社会发展观点看,这种“冲突”是永远不会完全解决的,老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产生。这才是人类社会的进步。
但我们决不等待,我们不是机械唯物论者,我们是辩证唯物论者,当我们认识到个人心理,个人思想要落后于社会发展时,我们就可以能动地利用这一认识去采取措施,提高人民的觉悟,促使差距缩小;而且在予盾产生时,尽量限制其不良后果。这就 是认识个人行为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运功,从而不断地去解决
这个矛盾。
这一思想应该是行为科学的核心思想,是行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括。按我以前对现代科学技术其他八个大部门的说法 ,这 个哲学概括就称为行为科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的桥梁。这架桥梁也是一门学问,应该有个名字。可否称为“社会论”呢? 社会论是研究个人心理、个人意识、个人思想与让会发展的
矛盾运动的。
也许有同志会问 ,社 会论好象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部分内容。是的,也可以这样说。但我认为,既然行为科学独立出来, 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个大部门了,历史唯物主义也就不必再包括社会论这部分内容,可以专门研究社会发展运动中的其他矛盾。再有一点要说明。我们这里讲的社会论不是社会科学中的社会学,社会学是内容完全不同的一门学问。
也有人提出,能否把社会生物学 ( Sociobiology ) 作为从行为科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桥梁? 我认为这是不对的。在上面我们已经讲过,人的行为与人的心理和人的意识有密切关系,而心理和意识是人大脑的最高层次活动,一直认为是人所特有的。一般生物有没有意识? 现在还难肯定,而否定的论据倒是很多的,所以,尽管在国外有人想以研究生物的所谓社会生活来推断人的社会生活,但这将是徒劳的,因为他们又在犯几十中前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毛病,不承认人的意识的重要作用。

㈩ 行为科学理论提倡的管理方法有哪些

行为科学理论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人际关系”——“行为科学”的理论。它强调人的行为,认为从人的行为本质中激发动力,才能提高效率。
其代表理论有:
①早期的人际关系理论
这就是著名的霍桑工厂试验指导出的理论,其代表人物为美国的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他们认为工人是“社会人”,企业中并存着“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必须从社会、心理方面来鼓励工人提高生产效率。
②人类需要层次论
其代表人物为马斯济,他认为人的需求分为四个层次,应针对不同的人对不同层次的需求的追求使其得到相对满足。
③人性管理理论
即研究同企业管理有关的所谓“人性”问题。其代表人物有麦格雷戈,他提出了“X理论一Y理论”,认为人不是被动的,只要给予一定的外界条件就能激励和诱发人的能动性;阿吉里斯,他提出了“不成熟一一成熟理论”,认为在人的个性发展方面,有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连续发展过程,这意味着人的自我表现程度的加强等。
④群体行为理论
即研究企业中非正式组织以及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其代表人物有勒温,他提出“团体力理论”;布雷德福,他提倡实行“敏感性训练,通过受训者在团体学习环境中的相互影响,使其更明确自己在团体组织中的地位和责任等。
⑤领导行为理论
即研究企业中领导方式的问题。其代表人物有坦南鲍姆和施米物,他们提出“领导方式连续统一体理论”;利克特,他提出了‘‘支持关系理论”;斯托格弟,他提出了“双因素模式”;布莱克和莫顿,他们提出了“管理方格法”。
供参考。

热点内容
电大合同法第二版考核册答案 发布:2024-11-16 14:39:20 浏览:448
劳动法孕妇发工资的制度 发布:2024-11-16 14:19:20 浏览:31
跨国公司规避劳动法 发布:2024-11-16 14:04:02 浏览:782
合同法法规定一定要交五险一金 发布:2024-11-16 14:03:19 浏览:446
行政法学课件 发布:2024-11-16 14:03:06 浏览:525
双方签订的协议法律效力 发布:2024-11-16 13:00:30 浏览:527
快递单法律效力 发布:2024-11-16 12:22:03 浏览:754
党员权利保障条例ppt 发布:2024-11-16 11:51:48 浏览:80
干部任用条例学习宣传计划 发布:2024-11-16 11:39:02 浏览:804
盐法条例 发布:2024-11-16 11:31:32 浏览: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