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是社会客观
⑴ 为什么说社会规律是客观的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随着我国经济社版会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权,立法工作面临不少需要研究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适时修改法立法。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与时俱进修订立法法修正案,从源头上夯实依法治国的立法基础,有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
③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人类基本矛盾之一。修订立法法修正案,调整上层建筑,符合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基本规律,推动社会发展。
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修订立法法修正案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⑵ 如何处理好法律公正和客观公正的关系
(《法理学
——
法哲学及其方法》
238
页,华夏版,
1987
年)罗尔斯也认为:
“
正义的
主要问题是社会的基本结构,
或更准确地说,
是社会主要制度分配基本权利和义务,
决定由
社会合作产生的利益之划分方式。
”
(《正义论》
5
页,社科
88
年版)尽管法律可能抛开公
平,
但公平却总是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人间的一切,
其中也包括法律制度。
从这个意义上说,
尽管法律本身不是公正问题,
而是建立某种秩序的问题,
而公正也不是法律问题,
而是按照
何种原则建立秩序的问题,但法律和公正却成了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法律作为制度对权威性和稳定性的内在需求决定了公平和正义本身不仅仅是建立法律
制度的手段和评判法律制度的标准,它也是法律秩序所追求的目的。
首先,
对于特定的客观历史条件来讲,必然有特定的,由经济规律所决定的,
并为历史
的人所普遍接受的分配方式,即所谓
“
公平
”
的分配方式。因此,一方面,特定法律制度由于
是建立在特定社会客观物质条件上的上层建筑,
它必然反映这种公平观;
另一方面由于社会
的人是所有制度的主体和对象,
因此,
追求建立稳固的法律制度就必然追求把历史的人的公
平观充分吸收到制度中去,
力求法律制度符合公平观,
否则,
法律制度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社
会意识形态不断的挑战而逐渐失去稳定性和权威性。
其次,
人类历史的进步也使公平的观念取得了社会制度的意义,
而法律制度逐渐丧失了
“
定分止争
”
的原初意义。现代社会,人们要求
“
平等不仅是表面的,不在国家的领域中实行,
它还应当是实际的,还应当在社会的、经济的领域中实行。
”“
平等的观念
”“
已经成为国民牢
固的成见。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448
页,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亚里士多德
认为,
“
法律所事,在保持群益,或纳至佳及领袖公民于道德,故用公平一字之时,辄有为
群治造福或保持福源之义。
”
法律制度成为
“
为群治造福
”
的手段,在这个意义上,公平进而
逐渐成为了法律的目的和核心价值。(《伦理学》第五章商务
1933
年版,转引自《西方法
律思想史资料选编》北京大学版
1982
年
432
页))
总之,
公平是在广泛的社会规范领域内起作用的一种意识形态,
而法律在很大程度上是
一种社会资源和产品的分配制度。
公平观念与法律制度正是在建立社会分配制度的问题上发
生了紧密的联系,
从一定意义上说,
二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建立稳定法律制度必须以
公平为标准和手段。
而随着社会的进步,
社会公平逐渐成为建立法律制度的追求目标和社会
理想状态。
二、公平与法律关系的复杂性
尽管公平和法律联系十分密切,但二者同样存在矛盾与冲突,关系十分复杂。
首先,
由于公平观念具有普遍性,
其在伦理道德等其他社会规范中同样有着重要的支配
力,
这一特点往往使法律在公平面前陷入形式正义的泥潭。
合乎法律要求的
“
公平
”
状态往往
却不能符合道德领域的公平规范,
从而不可避免地影响法律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亚里士多德
认为,
“
不公正者常不合法,而不合法者不尽为不公正也。
”
他提出:
“——
是否君子诬蔑小
人,抑系小人欺罔君子,犯奸淫罪者为君子或为小人,都无区别。法律视个人平等,但就事
论事,唯问其孰为作奸者,孰为受害者,孰为不公之原动,孰为其事之牺牲而已。
”
(《伦
理学》第三章,转引自《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北京大学版
1982
年
432
页)
H.H.
焦奇
姆解释说,
“——
例如,如果小偷是一位绅士而受害者是一位乞丐
——
城邦里的下等阶层的
成员之一,
这种等级的差异与法律无关
——
。
法律关心的一切就是眼前这两人,
一个获得了
不公正的利益,
而另一人受到了公正损失。
因此,
这里存在
——
一种必须平等化的不平等。
”
(转引自波斯纳《法理学问题》,
395
页,政法大学
1994
年版)
一般地讲,
法律是按照公正的原则制定并按照公正的原则实施的,
但法律制度本身不是
伦理或者道德,
在对待社会问题时,
往往会采取与伦理道德不同的态度,
二者必然存在这样
那样的冲突。
这些冲突往往会使法律在执行的过程中或仅仅作为制度时得不到公平的正面评
价,从而使法律成为形式正义的代名词。
其次,
公平观念又是具体的。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作为社会意识的公平和平等观
念必然随着客观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动,
随着阶级地位的不同而迥然不同。
尽管法律也必然
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但相比而言,一方面,法律显然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法律
是作为统一的形态存在的。因此,在公平意识往往表现为特定社会中存在先进的和落后的、
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等多重形态的同时,
法律往往显得跟不上时代,
不能满足人的要求。
公平观念往往在具体的社会矛盾与利益冲突中显示它的价值判断作用,
其要求对立双方得到
公平对待的内涵往往随时间、
地点、
场合和人物的不同而不同。
而法律作为全社会一体遵行
的规范,
又主要是从普遍的场合,
以同一或近似同一的方式发挥作用的,
法律施行的结果不
可能同时符合多重标准,
因而也往往显得不公正。
法律的统一尺度和公平的多重尺度显然存
在内在矛盾。
康德指出,
“
问一位法学家什么是公正,
也像问一位逻辑学家什么是真理一样,
同样使他感到不好回答,他的回答可能是这样:他极力避免在他的回答中重复公正是什么,
而指出一个国家在某个时期的法律的真实情况,
但不解答所提出的普遍性问题。
在特定情况
下说明什么是公正,
这是很容易的,
就象指出在一定地方和一定时间的法律是怎样定的或者
可能怎样定的一样。但是,决定法律的执行是否公正,这就非常困难了。
——”
(《公正的
哲学原理》,转引自《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
398
页,北京大学版
1982
年)
另外,
法律作为社会制度,
其价值追求是多样的。
法律不仅仅追求公平,
还要满足秩序、
效率、安全、简明扼要等规范的内在需求。
(见徐国栋,
《民法基本原则解释》第四章第二
节,政法大学
1996
年版)公平和效率、安全和简明之间存在的矛盾必然反映在公平和法律
的关系上。
奥斯丁举例说,
一个穷人从富裕的邻居家偷走了少许财产,
这样看起来并没有什
么,是无害的或确实有益的。但设想一下,如果偷盗是普遍的,那全国将会怎样?(《法理
学大纲》第二讲,转引自《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
513
页,北京大学版
1982
年))从
公平观看来,上述行为无关紧要,但从安全和秩序的角度出发,法律显然不能视而不见。另
外,
象公平与效率的矛盾也是十分明显的。
波斯纳对平均主义的分配正义观和崩溃性征税的
关系以及价格下降导致社会供给减少的关系有很有说服力的论述。
(《法理学问题》
第四部
分,政法大学,
1994
年版)法律尽管追求公平,但公平仅仅是法律的价值追求之一,事事
以公平的标准去衡量法律,必然使法律无所措其手足。
总之,
由于公平主要作为社会观念存在,
具有具体性、
多变和在更广泛的社会规范领域
内起作用等特点,
而法律则主要是作为制度而存在,
具有稳定性、
统一性和多重价值追求等
特点,二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是客观存在的。
三、结论
公平和法律之间的联系与矛盾决定了如下几个原则。
首先,
法制原则。
人类社会客观上的基本需求秩序首先是要有安全、
可预测性和稳定性,
所以,由于法律制度本身具有强制性、稳定性、规范性的特点,能够最有效地保证安全,维
持秩序的实际效果,法律制度或类似于法律制度的某种社会分配方式就是人类社会所必须
的。一个社会只有保证了稳定,保证了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才能谈得上其他。公平尽管可
能是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
或者是一个社会、
一个集团所追求的理想价值观,
但公平观念不
能上升到首要价值观的地位。
也就是说,
一个可能不公平的法律制度一般说来是比没有法律
制度还是要优越。我们应该从无法无天的
“
文革
”
动乱中汲取深刻的历史教训。
第二,
民主原则。
正是由于法律制度的极端重要性,
保证法律制度的稳定性和权威性必
然是极端重要的问题。
又由于公正和法律的权威性、
稳定性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
保证法律
制度稳定性和权威性必须把公正作为标准和尺度,在这个问题上,民主是法律的最好助手
⑶ 为什么说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没有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家嗯,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认识呢不够深入,他们没有正确的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嗯,他们认为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基本没有区别,把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混为一谈,所以他们是空想社会主义家
⑷ 在研究社会科学分析方法客观性的问题上,实证主义与解释主义有何异同
解释主义(Interpretivism)是人类在科学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哲学观点,主要常见于人文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解释主义的哲学根基来源于唯心论(Idealism)。它主张人类对世界的体验并非是对外界物质世界的被动感知与接受,而是主动的认识与解释。
解释主义的存在论(Ontology)基础是视现实世界为人类对于不同行为与状况的解释的产物,亦即现实世界的真相是由人的思想主观构建出来而不是客观且唯一的。比如:对生物物种的分类,对社会经济体系类型的划分等等。
解释主义的认识论(Epistemology)主张对于复杂世界的认知是通过研究生活在这个世界中的人群的经验以及观点而实现的,研究者应该深入现实生活去领会并且通过科学化的手段及语言去解释并重建这些概念与含义。比如:交互式面谈,参与式观察等研究手段。
解释主义中的不少观点起源于德国,前身为社会科学学术流派阐释学(Hermeneutics) 以及现象学(Phenomenology)。作为传统实证主义(Positivism)的批评者,解释主义反对将自然科学中的中立式观测(Neutral observations),通用法则(Universal laws)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同时解释主义的支持者,即解释主义者(Interpretivist)为现实世界中具体事物的含义是由社会人的思想构建形成的,因而允许多种对世界的不同认识同时平等存在(Schwandt ,1994),这一观点在自然科学(Natural science)的实证主义哲学观中是不可接受的。
实证主义(positivism)是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传统的西方哲学派别。又称实证哲学。它产生时间于19世纪30~40年代的法国和英国,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始祖A.孔德等提出。1830年开始陆续出版的孔德的6卷本《实证哲学教程》是实证主义形成的标志。以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称为老实证主义,20世纪盛极一时的逻辑实证主义称为新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的基本特征:将哲学的任务归结为现象研究,以现象论观点为出发点,拒绝通过理性把握感觉材料,认为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就可以得到科学定律。它把处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作为其理论的中心问题,并力图将哲学溶解于科学之中。
实证主义的影响:实证主义不仅对哲学而且对整个社会科学均发生了深刻影响,孔德所创立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在其后的一个半世纪是西方社会学的主流。
实证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思
广义而言,任何种类的哲学体系,只要囿于经验材料、拒绝排斥先验或形而上学的思辨,都为实证主义。
狭义而言,实证主义则指法国哲学家孔德(Auguste Comte)的哲学。这条目内主要介绍狭义的实证主义。
孔德生长的时代,正是一个宣扬理性主义及科学思想发端的时代,在“科学万能”思想的冲击下,人们对形而上学产生怀疑,逐渐以注重经验的科学方法观察、研究事物,探求事实的本原和变化的现象。
中心论点
实证主义又称实证论,其中心论点是:事实必须是透过观察或感觉经验,去认识每个人身处的客观环境和外在事物。实证论者认为,虽然每个人接受的教育不同,但他们用来验证感觉经验的原则,并无太大差异。实证主义的目的,在希望建立知识的客观性。
孔德认为人类非生而知道万事万物,必须经由学习过程,从不同的情境中获得知识。透过直接或间接的感觉、推知或体认经验,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推论还没有经验过的知识。超越经验或不是经验可以观察到的知识,不是真的知识。
实证主义反对神秘玄想,主张以科学方法建立经验性的知识。
⑸ 10.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
B
A错,法在本质上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C错,法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D错,受规律的影响,这个很明显
⑹ 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要求公司行为必须合乎的规范是A道德B法律C经济D文化
当然是B,不合法如何运作?
⑺ 劳动法的客观社会条件是什么
我国《劳动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内其他关系。
首先容:劳动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彼此之间发生的关系,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指在实现社会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所在单位之间的社会关系。根据《劳动法》第2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可以知道《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的范围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与其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
其次: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也是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主要包括:管理劳动力方面的关系;社会保险方面的关系;处理劳动争议所发生的某些关系;工会组织与单位行政之间的关系;有关国家机关对执行劳动法进行监督检查而发生的关系。
⑻ 法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东西吗为什么 难道不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吗哪位大佬回答下谢谢。
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分析社会的特点在于:认为法律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也是内社会关容系的反应;社会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关系,经济关系的中心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决定的,而生产力则是不断发变化的;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最终导致包括法律在内的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这就提供了一个将法律置于物质能动的社会发展过程加以考查的唯物史观的分析框架。按照这种观点,立法者不是在创造法律,而只是在表述法律,试讲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包括生产关系、阶级关系、亲属关系等在内的各种社会冠以以及相应的社会规范、社会需要上升为国家的法律,并运用国家权威予以保护。
⑼ 破坏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会受到我国( )或( )处罚 写法律名称 ( )是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客观要求
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民法通则、合同法;协商一致;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合法;……
⑽ 社会学在何种程度上保持客观性
社会学的客观性,包含着下列四层含义。
(一)研究者的立场、观点、态度必须保持公平公正。应尽力做到马克斯·韦伯提出的社会学家的“价值中立”(value neutralit)。社会学研究者在研究工作中,是社会的良心,他的研究态度决定着研究方法、结论是否科学、有理。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测试假设、得出结论等一系列研究工作中,社会学家都应严格遵循客观性的规则。在这一规则指导下,社会学家才能正确地去挑选样本,进行精确的观察,公正地控制研究进程,科学地理解数据并提炼出理论,从而将研究者的个人偏见降到最低限度。……
(二)确保研究对象和内容的真实性。社会学以人类及其行为和社会组织、社会结构与功能及其演变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涉及日常生活、经济活动、阶级阶层、文化传媒、教育、卫生、犯罪与越轨等诸多领域。这一研究对象和内容的客观实在性决定了社会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必定具有客观性的特征。社会学家在开展研究工作时,应该按照行为、事实的原真面貌去观察调研,而不能戴有色眼镜凭个人好恶去取舍,更不能为论证一己之见而歪曲研究对象的真相。社会系统由方方面面的分系统构成,人事关系纷芸复杂。社会学家面对社会这一庞然大物时,切忌盲人摸象、刻舟求剑,这也是保障社会学研究的客观性的 又一题中之义。
(三)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客观性。自从1839年孔德创立社会学以来,经过170年的发展,社会学形成了自身的研究方法体系。这一体系由方法论、基本研究方式、具体方法技术三个层次构成。“方法论”由哲学基础、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组成。“基本研究方法”则形成了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实地研究四大类。“具体方法技术”有问卷法、访问法、观察法、量表法、抽样方法、测量方法、统计分析方法、定性资料分析方法、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丰富多彩的种类。在这些研究方式方法中,最能体现社会学客观性的是实证研究和定量分析。……
(四)社会学研究结论的科学性。科学家关于宇宙有二个假设,一是自然是有规律可循的;二是自然事件是由其他事件引起的。相信自然是有规律可循的,就是坚信自然是由可以预见的规律性来控制的。科学家相信,在这一基础上,我们有可能解释过去,预测未来。这就是一切皆有“自然法则”。社会学是一门科学,因此,与其他科学一样,也假设人类社会存在着“自然法则”。人类和人类社会及其活动都有规律可循这一规律性是可以通过研究被发现、被认识并得到理解、进行预期。
以上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