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社会法的调整主体

社会法的调整主体

发布时间: 2020-12-19 23:50:45

㈠ 判断:划分部门法的首要标准是法律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 )这个说法对

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法律调整的对象是首要的,而调整方式(方法)是辅助的。
法律部门又称部门法,法的部门。是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所划定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所谓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是指具有哪些共同特点的法律规范可以结合为一个法律部门。在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时代,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不完全相同;我国现行的法律部门划分标准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法律调整的对象,即社会关系是划分法律部门划分的首要标准。法律调整领域十分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民族、家庭等方面。例如,民法部门法是调整平等主体间财产与人身关系的法律,据此把所有调整这种社会关系的同类法律规范组合在一起成为民法部门。行政法部门虽然也涉及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但是它不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所以行政法部门与民法部门区分开来了。法律的调整对象主要涉及人身关系、财产关系(平等主体和纵向隶属关系的主体)、国家机构组织关系、国家活动、国家和公民的关系、劳资双方的关系、环境和社会进步的关系等等。
(2)法律调整的方式。有时针对同类社会关系法律采用不同的调整方式,常常体现在法律规范中的法律后果部分。这些方式主要包括自行性调节、强制性干预和政策性平衡三种。这些方式也是划分法律部门时要考虑的标准。
在这两项标准中,前者是主要的,后者是辅助和补充的。需要说明的是,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各法律部门之间存在相互联系、衔接和配套关系,所以,在有的情况下根据这两项标准还不足以进行法律部门的完全划分。因此,我们还应当注意法律部门划分的若干指导原则。

㈡ 按照创制和适用法律主体及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不同,法可以分为

按照创制和适用法律主体及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不同,法可以分为国内回法和国际法。答
法的分类还有以下几种:
1、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按照法创立和表现的形式所作的分类。
2、宪法性法律和普通法律按照法律的内容和效力的强弱所作的分类。
3、实体法和程序法按照法律内容所作的分类。
4、特殊法和一般按照法律效力范围所作的分类。
5、公法和私法。
6、固有法和继受法按照法律的渊源关系所作的分类。

㈢ 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

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发生在平等主体之间,即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与法人之间,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是上述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民法所调整的财产关系的基本内容是财产归属关系和财产流转关系。财产归属关系是民事主体因占有、使用、收益、处分财产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财产流转关系是指民事主体为获取利益而相互交换财产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财产归属关系与财产流转关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财产归属关系是财产流转关系的前提,财产流转关系又常常是财产归属关系的发生根据。

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的内容,是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人格关系,是指民事主体为实现人格利益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3)社会法的调整主体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民法调整机制实际上以私法自治为原则,规定任意性条款作为补充,规定强制性条款为例外。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当事人具有法律效果的意思受到民法保护。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即通过意思或者法律规定赋予当事人创设权利义务。

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当事人社会关系的攫取,民法不一定调整其全部的社会关系,仅仅调整具有民法意义上的社会关系,比如买卖。

㈣ 简述法律调整

[1]宪法
宪法是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权利的国家根本法。[1]

[2]行政法
行政法是有关行政权的组织和活动,调整行政权运行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2]包括三大部分:
①行政组织法——调整内部行政关系;
②行政行为法——调整行政管理关系;
③行政法制监督、行政救济、行政责任法——调整行政法制监督关系。

[3]民法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与法人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3]

[4]商法
商法是调整商事主体在商事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商事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4]

[5]经济法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经济调节关系,实现国家经济调节意志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①有关指导经济体制改革的规定;
②有关国民经济计划和宏观管理的法律规范;[5]
③有关各类企业管理的法律规范;[6]
④有关市场主体和市场秩序的法律;[7]

[6]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8]
社会保障法是调整有关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9]

[7]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环境保护法是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社会公害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0]
自然资源法是调整各种自然资源的规划、合理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等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1]

[8]军事法
有关军事管理和国防建设方面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12]
②中央军委制定的法规;[13]
③国务院与中央军委联合制定的军事行政法规;[14]
④中央军委的下一级军事机关制定,或与国务院有关部门联合制定的军事规章

[9]刑法
关于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15]

[10]诉讼法
有关各种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和。[16][1] eg.《宪法》、四次修宪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主要国家机关组织法、选举法和代表法、
民族区域自治法、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立法法、授权法、国籍法和其他公民权利法、
法官法和检察官法。
[2] 内容极为广泛,容易变动,数量极多,居于各部门法之首,也没有行政法典。因此
不一一列举。
[3] eg.《民法通则》、《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商标法》、《著作权
法》。
[4] eg.《公司法》、《证券法》、《票据法》、《保险法》、《商业银行法》、《担保法》、《海商
法》、《破产法》、《对外贸易法》。
[5] eg.《预算法》、《统计法》、《会计法》、《审计法》、《计量法》、《招标投标法》。
[6] eg.《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7] eg.《反不正当竞争法》、《价格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8] eg.《劳动法》、《矿山安全法》、《安全生产法》。
[9] eg.劳动保险、待业保险、农村中的“五保”、《财产保险合同条例》。
[10] eg.《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11] eg.《森林法》、《水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
[12] eg.《国防法》、《兵役法》、《军事设施保护法》。
[13] eg.《中国人民解放军环境保护条例》。
[14] eg.《民兵工作条例》。
[15] eg.《刑法》、刑事立法或立法解释。
[16] eg.《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律师法》、《公证法》、《调解法》、
《仲裁法》、《监狱法》。

㈤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什么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1、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2、平等主体是指民事主体即公民和法人参加民事活动的主体资格平等及在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中各方当事人的地位平等。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法总则》规定如下:

1、第二条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2、第三条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3、第四条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5)社会法的调整主体扩展阅读

民法调整民事法律关系,具有以下特征:

(一)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一般是自愿设立的;

由于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按民法规范确立的法律关系也就只能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同时,民事法律关系不仅符合国家的意志,更体现着当事人的意志,一般是由当事人依自己的意思自愿设立的。只要当事人依其意思实施的行为不违反法律规定,所设立的法律关系就受法律保护。

(二)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但主要是财产关系;

(三)民事法律关系是基于民事法律事实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四)民事法律关系是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关系;民法调整社会关系是赋予民事主体权利和义务,因此,民事法律关系也就是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民事法律关系一经确立,当事人一方即享有民事权利,而另一方便负有相应的民事义务。

(五)民事法律关系的保障措施具有补偿性和财产性。民法调整对象的平等性和财产性也表现在民事法律关系的保障手段上,即民事责任以财产补偿为主要内容,惩罚性和非财产性责任不是主要的民事责任形式。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法总则》

㈥ 合同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有哪些特点

合同法的调整对象,是指由合同法加以规定,可以适用合同法解决其中矛盾、冲突的特定社会关系。

合同法调整一部分动态财产关系,动态财产关系又称财产流转关系,是财产由一主体向另一主体移转时,在财产转让者与受让者之间形成的财产关系。与动态财产关系对应的是静态财产关系,又称为财产支配关系,是财产在特定主体支配下形成的支配者与社会一般人之间的财产关系。

合同法不调整所有的财产流转关系,可以由合同法调整的财产流转关系必须同时具备主体地位平等和在形式上表现为合同关系这两个方面。后者是说由合同法调整的财产关系是基于双方共同意志行为而发生的财产流转关系,其内容由双方订立的合同确定。

由合同法调整的财产流转关系可以分为两类:商品交换关系和无偿性民事财产流转关系,但是调整的中心在于前者。

(6)社会法的调整主体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

订立原则

1、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2、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

3、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4、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

5、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循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干扰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㈦ 法律如何调整社会关系

法律和社会之间有着密切而且复杂的关系。归纳来说,法律来源于社会,由社会的经济基回础所决定答,同时反过来法律又维护着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对于不同的时期或是对比不同的社会环境,法律有着各不相同的内容形态,通过这一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法律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先说法律的起源,法律不是原来就有的,在原始公社制度解体以前,生产资料是公有的,产品实行平均分配,个人与集体浑然一体,利益基本一致,这使他们只需依靠传统习惯就可以把经济关系调整好了。
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品有了剩余,出现了私有制和阶级剥削,原始社会的氏族联盟和氏族习惯就逐渐被国家和法律所代替。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需要新的社会规范来解决社会资源有限与人的欲求无限之间的矛盾,解决社会冲突,维持社会秩序,为了适应这种社会结构和社会需要,国家和法律这一新的社会组织和社会规范就出现了。
由此可以看出法律是社会的产物,是为了调整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维护社会成员的权利义务应运而生的,法律不能脱离社会。

㈧ 法社会学的法是调整社会行为的规范

法的调整对象是什么?人们对此通常有两种回答:一曰社会关系,即法调整社会利益资源在版各社会主体间的分权配;二曰社会行为。应该说这两种观点都是对的,它们是从不同的层面上所作的回答。不过,更准确地说,法是通过调整人们的社会行为这一中介来实现对社会关系的调整的。

㈨ “民法调整所有社会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这句话错在哪

1、错误:所有社会主体
2、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热点内容
经济法本科属于什么学科门类 发布:2025-01-10 13:31:54 浏览:969
裁定书发生法律效力 发布:2025-01-10 13:22:08 浏览:623
合同法设备修理保修期 发布:2025-01-10 12:21:32 浏览:169
关于道德的俗语 发布:2025-01-10 12:10:18 浏览:798
厨柜售后规章制度 发布:2025-01-10 11:54:42 浏览:865
劳动合同法五金一险 发布:2025-01-10 11:54:02 浏览:1000
法院党建工作问题 发布:2025-01-10 11:44:39 浏览:131
行政法公众号 发布:2025-01-10 11:31:57 浏览:773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经济法大纲 发布:2025-01-10 11:17:01 浏览:652
陕西路政条例 发布:2025-01-10 10:51:08 浏览: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