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与法猜忌
㈠ 县级以上猜疑财政部门有权依法对注册会计师,会计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协会进行监督指导,对吗
注册会计师是财政部的专家,县级财政是没有资格管的,只有市/省级财政部门才有资格管理注册会计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第一章第五条之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依法对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协会进行监督、指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是为了发挥注册会计师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鉴证和服务作用。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管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制定的法规。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1993年10月31日通过,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会计师事务所是指依法独立承担注册会计师业务的中介服务机构,是由有一定会计专业水平、经考核取得证书的会计师(如中国的注册会计师、美国的执业会计师、英国的特许会计师、日本的公认会计师等)组成的、受当事人委托承办有关审计、会计、咨询、税务等方面业务的组织。中国对从事证券相关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实行许可证管理制度。
作用
在中国现阶段的经济体制下,会计师事务所是连接政府和企业的桥梁,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纽带,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不以盈利为首要目标、具有法定社会职能的第三人。它一方面担负着塑造市场经济微观主体,规范企业经营活动的重任;另一方面又是国家对社会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具体执行者。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简称“中注协”。中国的注册会计师职业组织,成立于1988年。1995年“中国注册审计师协会”并入,组成新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实行强制会员制,即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必须加入注册会计师协会,前者为团体会员,而后者则为个人会员。出版杂志《中国注册会计师。
主要职能
(一)审批和管理本会会员,指导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办理注册会计师注册。
(二)拟定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规则,监督、检查实施情况。
(三)组织对注册会计师的任职资格、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情况进行年度检查。
(四)制定行业自律管理规范,对会员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管理规范的行为予以惩戒。
(五)组织实施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
㈡ 猜忌型婚姻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我们知道,爱情是具有很强烈的排他性。如果你的爱人反对你同其他异性接触和交往,正是反映他或她对你的爱的程度。相反,如果毫无嫉妒心,那么也许你们之间的关系还只是喜欢水平的友谊,而不是爱情。
虽说排他性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在生活中更为常见的还是消极作用,因为排他性一失控就会成为急猜疑与嫉妒,不仅会使人失去理智,也会如瘟神一般让更多的人敬而远之,最终两个人会被折磨得精疲力竭,爱情与婚姻必然会受到影响与打击。两人能否维持原来的婚姻还是个未知数,至于能否携手走完人生的旅途,则只能听天由命了。
阿楠是个开朗的男人,结婚之初,他觉得妻子发小脾气的“醋劲”很好玩。于是,常常开玩笑地对妻子说:“最近有个特时尚的女孩,对我很有意思,可是,我却犹豫不决,觉得抛下你很可怜。”
这时,他的妻子小玫总是故作娇嗔说:“小样儿,你敢,小心我拧下你的脑袋,当球踢。”说完还会用小手在他身上一阵乱打,两人总是在嬉笑打骂声中和好。
可是时间一长,阿楠就再也没有开这种玩笑的心情了,他觉得妻子对自己越来越不放心。因为不久前夫妻二人爆发了一场“真正的战争”,从此,阿楠就生活在了水深火热之中。
原来,家中电话里只要有女性的声音找阿楠,就会不可避免地爆发一场战争。每次妻子小玫都非要丈夫交代出打电话女人的全部来龙去脉,直到交代得她认为合格才算完事。
这样一来,阿楠的日子实在不好过,又不能天天同妻子吵,他只好向他所有的女同学、女朋友、女同事乃至女性的亲属,发出安民告示:绝不能给我打电话。而且.他下班以后还必须按时回家,老老实实待在家里,什么活动也不能参加。
可即便如此,危机仍在酝酿。
有一天,阿楠所在的业务部新招了一名女大学生,领导分配她跟阿楠的学习业务。而妻子小玫得知丈夫整日和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孩子在一起后,她的猜忌之心就又冒了出来。她跑到了女大学生面前,撕破脸皮大吵了一架,骂人家勾引有妇之夫,弄得女大学生很难堪。
这件事令阿楠大为恼火,同事们都纷纷笑他,是从醋缸里爬出来的,身上总带着一股酸气,于是,一场不可避免的家庭大战终于爆发。
女性的猜忌心理如何解释
在异性交往问题上,女性通常都期待着男性采取积极的行动,而自己仅在“等待”。因此,当男性把目光转移到其他女性身上时就一点办法都没有,这就引起了女人的排他性及对其他女性的嫉妒。
同时,由于过去女性在社会上更多扮演被动的角色,她们时刻需要排除威胁自己地位的障碍,于是猜忌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其实,女性的吃醋往往具有维持已到手的东西的作用,因此可以说,女性的吃醋是缘于她们过分依靠男人而自己的地位又不甚安定而产生的,是一种不得已的自我防卫心理的表现。
还有一点原因是,女性的心思过分的细密,对周围的动静非常敏感,使自己无法得到解脱,脑子里总担心自己的价值得不到他人的承认,总担心恋爱中的男朋友因为看走了眼而移情别恋。这种狭隘的心理或性格,也就使得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产生嫉妒心,对一些有竞争力的女性或有威胁性的场景产生浓浓的醋意。
再说,女性的情感难以捉摸,当女性发觉她的恋人对她的爱减弱时,她会采用疏远的行为,以退为进的方法,或声东击西,用故意对别的男性表示好感的方法来刺激恋人的爱,锁住恋人的心。
女性的猜忌表现一开始,常会刺激对方神魂颠倒,强化爱的专注。因此,女性在恋爱中的撒娇、赌气、猜忌、泪水既是爱的伎俩,也是女性情爱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但也要知道,醋意要有限度,如果太离谱,就会导致婚姻的破裂。
男性也有猜忌心理
男人的猜忌心理往往是从占有欲的角度出发的,把女性当作了私人财产,信守“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道德规范。他们希望妻子不同异性来往,妻子只能供他一人欣赏,才是对他的忠贞。否则,发现妻子同异性有交往,就醋意大发,怀疑起妻子来了。这种心理状态,严格说来,已不属于爱了。
高尚的爱,除了对爱人的情感执著,更表现在处处为她付出心血的行动中,而不是一味地从对方那里索取感情。男性的嫉妒心理及行为表现,其目的在于巩固和把握爱,结果却常常事与愿违,反而会导致爱的消失。
有猜忌之心的男人经常会采取限制、盘查、控制等手段来提高爱情的保险系数,表面上是防范对方,实质上是在以转向攻击的方式弥补自己。因为他们对自己缺乏足够的自信,老是担心自己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无法令女朋友抵挡外面的诱惑,于是就千方百计地刺探她的情感动向。以为这样做就不会让女人化做流星飞走,即使她有了变心的苗头,也可以迅速地将这种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要知道,作为男性,如果猜忌的心理过分严重,不仅不能防微杜渐,反而会令自己丧失掉原有的吸引力。当男性想尽办法企图防止对方变心的时候,所表现出的多疑、无理取闹、狭隘、自私等行为会把男性的优点和长处掩埋掉,反而使人失去迷人的光彩。
如何化解猜忌心理
作为男性,对爱情婚姻的忠贞不渝,是消除妻子猜疑的最有效的方法。丈夫一定要检点自己的作风,用自己的行动,加强妻子对自己的信任。同样,作为妻子,在交往异性时,也要注意分寸,把双方的感情严格地控制在友谊的范围内,表现得自然大方,风度高雅,这样就会减少丈夫起疑心的客观因素。
男性一般不愿意主动提出自己的猜疑,所以妻子应该控制住自己的感情,选择一个适当时机,心平气和地劝说丈夫把对自己的怀疑和盘托出。如果丈夫不肯谈,或是吞吞吐吐,妻子就要耐心开导丈夫,使丈夫解除思想顾虑。根据丈夫提出的疑点,妻子要详尽地把情况讲清楚,就可以消除误会。
而女性的感情会比较冲动,稍有猜疑就会付诸行动,不仅使丈夫陷入家庭的小圈子里,而且也妨碍了丈夫的正常工作和社交。同时,由于凭空绾造莫须有的“第三者”,往往会伤害他人,造成严重的后果。
妻子爱“吃醋”确实给丈夫带来一些麻烦,但应从积极方面考虑,毕竟还是真心爱丈夫,怕失去丈夫,这一点应该肯定。从这个角度去看待妻子,火气就会消失,丈夫就能冷静下来,认真地帮助妻子克服这一缺点。
夫妻之间产生误会、猜疑,往往由于缺乏感情上的交流所致。如果双方能够注意保持热烈的感情,经常谈心,任何猜疑、误会都难于产生。
㈢ 你遇到过别人猜忌你的情况吗你有什么心理感受你用什么办法赢得他人的信任呢(二百字左右,别太多)
现在的社会现实就是严重信任危机,人和人之间的猜忌太正常了,但是猜忌因为什么?大多是因为误会!误会产生猜忌,猜忌会造成更多的误会,误会越多越容易产生信任危机,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谁被误会了心理上都难以接受,毕竟在你自己的角度看来这个事情是没有可能发生的,这时候你要换个角度想想,当你误会别人的时候你是何种心态?依然是这种非常肯定事情会发生的心态,而被误会的人也是和你被误会的时候一样,非常肯定事情不是这样的,事情总是有相对的两面,所以不能因为他让你不爽了你就让他不爽,那样只能造成更多的误会。开启一个新的恶性循环。
赢得他人的信任也没有什么捷径,
第一,以诚待人,不管对方什么身份,什么地位,跟你什么关系;
第二,包容、忍耐,退一步海阔天空,你不退我退,以后有机会了再解释;
第三,理智,任何时候都不要让自己的情绪值达到极点,不论是正极还是负极。
再多句嘴,后面纯属闲聊可以忽略
说说解决猜忌误会的办法,个人心得,比较抽象自己理解吧,呵呵 ^_^
学学太极以柔克刚,当对方拳头打过来的,如果你也拳头出击,只能是拳头对拳头俩人都疼,换个思路去解决,接住他的拳头顺着他的劲使劲一拉(卸力),就能轻易的把对方放趴下,当他被按在地上,再跟他讲道理,保护自己的同时让他知道错,效果会更好,而且不伤和气(*^__^*)
忍者为龟,悟者为佛。
说着容易做着难,看你怎么去悟了,嘿嘿
㈣ 关于信任与猜疑的名人名言
猜疑:
疑惑固非乐事,确信更属荒唐。——(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
人最可贵的品质是能明智地意识到什么不该相信。——(古希腊剧作家)欧里庇得斯
心思中的猜疑有如鸟中的蝙蝠,他们永远是在黄昏里飞的。——(英国哲学家)培根
对一切价值重新估价,那就是我对人类最高的自我肯定活动的公式。——(德国哲学家)尼采
如果世界上还有比痛苦更坏的事,那么,它就是怀疑了。——(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真正的真理寻求者,在你的一生中至少应该有一个时期,要对一切事物都尽量怀疑。——(法国哲学家)笛卡儿
怀疑,像针一样剌激人的头脑。——(前苏联作家)高尔基
怀疑比自信更安全。——(中国学者)马辛杰
怀疑的眼睛就像猫头鹰的眼睛一样,要在黑稽中才能看见,光明反而可以使它失去视力。——(英国理论家)约卡伊·莫尔
怀疑是无限的探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
怀疑是批评的一个要素,而批评的倾向必须是带怀疑性的。——(英国作家)迪斯累里
怀疑能把昨天的信仰摧毁,替明日的信仰开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
要追求真理,我必须一生中尽可能地把所有的事情都来怀疑一次。——(法国哲学家)笛卡儿
科学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由好奇、疑虑开始的飞跃。——(美国科学家)爱因斯坦
信仰与怀疑相辅相成,没有怀疑就没有真正的信仰,修辞手法。——(德国作家)海塞
真正成功的人,本质上流着叛逆的血。——(英国作家)奥顿
怀疑一切。——德国哲学家卡尔·马克思
从来如此,便对吗?——中国现代作家、政治评论家鲁迅
我相信法律,却怀疑法官。——台湾作家,评论家李敖
知识贫乏最能让人生出许多怀疑。——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哲学家培根
第二继承人总是受到怀疑和怨恨。——古代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
证据告诉我们该把怀疑集中到哪一点。——
要学孩子们,他们从不怀疑未来的希望。——印度诗人,作家,哲学家,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泰戈尔
怀疑有如草木之芽,从真理之根萌生……——意大利诗人但丁
真正的科学首先教人们怀疑,教人们摸不着头脑。——西班牙作家乌纳穆诺
您不能失去信仰,不能因为怀疑而毁灭那伟大的爱。——波兰19世纪作家显克微支《崇高的爱》
信任:
1、Trust thyself only,and another shall not betray thee. 只要信任你自己,旁人才不出卖你。
2、信任,不是指没有误会;而是总会给对方把误会解释清楚的机会。
3、在艰苦中成长成功之人,经常由于心理的阴影,会致使变态的偏差。这类偏差,便是对社会对人们始终有一种敌视的敌意,不相信任何一个人,更不同情任何一个人。爱钱如命的悭吝,还是心理变态上的次要现象。相反的,有器度有见识的人,他固然从艰苦困难中成长,反而更具有同情心和慷慨好义的胸怀怀抱。由于他知道人生,知道世情的甘苦。 南怀瑾
4、爱的最好证明就是信任。 JoyceBrothers
5、在艰苦中成长成功之人,往往由于心理的阴影,会导致变态的偏差。这种偏差,便是对社会对人们始终有一种仇视的敌意,不相信任何一个人,更不同情任何一个人。爱钱如命的悭吝,还是心理变态上的次要现象。相反的,有器度有见识的人,他虽然从艰苦困难中成长,反而更具有同情心和慷慨好义的胸襟怀抱。因为他懂得人生,知道世情的甘苦。南怀瑾
6、一人有任何正当理由信任自己的人,永远不在别人面前炫耀,以使别人信任他。 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7、信任是开启心扉的钥匙,诚挚是架通心灵的桥梁。 佚名
8、这个世界上十分真实的真相或者十分虚假的谎言是不会让人信任地。
9、信任固然好,监控更重要。 前苏联国家领导人列宁
10、亨利在国家队没人传球威胁就小多了,不像队友们都很信任我。
11、对自己不信任,还会信任什么真理。 莎士比亚——
12、如果你相信任何一个人的生命尊严和价值(包括你自己),那么你就应该承认,每个人都拥有同等的尊严和价值。
13、信任是友谊的重要空气,这种空气减少多少,友谊也会相应消失多少。 约瑟夫鲁
14、我曾那么爱罗切斯特先生,还几乎把他当成了上帝,虽然现在我也不认为他是邪恶的,但我还能再信任他吗?还能回到他身边吗 我知道我必须离开他。对我来说他已不是过去的他,也不是我想象中的他了,我的爱情已失去,我的希望已破灭,我昏昏沉沉的躺在床上,只想死去,黑暗慢慢把我包围起来。
15、你的潜能就好像你的咨询顾问,如果一开始你信任它,它就会越来越努力,为你做越来越多的事情。但是如果一开始就不信任它,而去依赖其他的东西,它就会慢慢远离你,在你需要用的时候,它也不会再来。
16、一切的一切都开始于相互尊重,人是有感情的动物,需要平等和民主与理解和信任。 佚名
17、给孩子一个灿烂的笑容,一句激励的话语,一种信任的眼神!
18、当一个人受到公众信任时,他就应该把自己看作为公众的财产。 杰弗逊
19、公众的信任不能随便托付给人,除非这个人首先证实自己能胜任而且适合从事这项工作。 马亨利
20、信任一位虚伪的朋友,增加一个敌对的证人。 西班牙谚语
21、爱的力量是和平,从不顾理性、成规和荣辱,它能使一切恐惧、震惊和痛苦在身受时化作甜蜜。 莎士比亚
22、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信任就是关于进言的信任。 培根
23、魔鬼为了陷害我们起见,往往故意向我们说真话,在小事情上取得我们的信任,然后我们在重要的关头便会堕入他的圈套。
24、爱情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但它只能是推动我们前进的加速器,而不是工作、学习的绊脚石。 张志新
25、哲学家弗洛姆说,人可以使自己适应奴役,但他是靠降低他的智力因素和道德素质来适应的;人自身能适应充满不信任和敌意的文化,但他对这种适应的反应是变得软弱和缺乏独创性;人自身能适应压抑的环境,但在这种适应中,人发生了神经病。儿童当然也能适应暴力作业,但暴力作业中含有的奴役、敌意、压抑,会全面地破坏儿童人格与意志的完整和健康。
26、你信任人,人才对你忠实。以伟人的风度待人,人才表现出伟人的风度。 爱默生误解,圣解也!
27、爱神能征服一切,我们还是向爱神屈服吧。 维吉尔
28、孤能走到今天,就是从来不相信任何人。
29、在艰苦中成长成功之人,往往由于心理的阴影,会导致变态的偏差。这种偏差,便是对社会对人们始终有一种仇视的敌意,不相信任何一个人,更不同情任何一个人。爱钱如命的悭吝,还是心理变态上的次要现象。(励志名言 )相反的,有器度有见识的人,他虽然从艰苦困难中成长,反而更具有同情心和慷慨好义的胸襟怀抱。因为他懂得人生,知道世情的甘苦。南怀瑾
30、如果取得别人的信任,你就必须做出承诺,一经承诺之后,便要负责到底,即使中途有困难,也要坚守诺言。
31、我认为低智、偏执、思想贫乏是最大的邪恶。当然我不想把这个标准推荐给别人,但我认为,聪明、达观、多知的人,比之别样的人更堪信任。
32、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情绪起伏,都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周围的人;喜怒无常,也注定会破坏别人对自己的信任。所以,懂得做人,有时候比懂得做事更重要。即使你不懂怎么为人处世,至少也要学会控制情绪,而不要让情绪控制自己。
33、信任很脆弱,得到了就要好好呵护,它一旦破坏,上百个微笑都无法修复。
34、上司说他对你很放心,事实可能正好相反。如果上司真的对你放心,他根本不用经常提及,真正的信任是通过行动表现的。当上司愿意把害人的事情,把职场斗争的事情和你一起做,那才是信任的表现。而上司口头说对你放心则反而要当心了,很可能你做了什么让上司产生不忠的怀疑。
35、对一个朋友信任的深浅,不是看你会不会对他笑,而是看你愿不愿意当着他的面哭。
36、不相信信任何人和相信任何人,同样都是错误的。 塞涅卡
37、会哭的孩子有人哄,因为他敢用最直白的方式提要求。大家都喜欢直性子,因为简单直白的表述,是表达信任的方式。(经典台词 )拐弯抹角的软语,反而刻画了距离。含蓄,也是一种疏远。别让人猜,一半人猜不懂、另一半人懒得猜。想要什么就直说。最矫情的两个字是:你猜? 苏芩
38、放弃并不总意味着你软弱,有时反而说明你足够坚强去舍弃。 (本文出自搜宝名言)
39、我今天站在这里,因面前的任务感到谦卑,因你们的信任而感激,同时缅怀我们的前人所做出的牺牲。
40、如果说爱情使人忧心不安的话,则尊重是令人信任的;一个诚实的人是不会单单而不敬的,因为,我们之所以爱一个人,是由于我们认为那个人具有我们所尊重的品质。 卢梭
㈤ 在这个社会怎么处世,难道要处处提防,互相猜忌吗还是别人骗你,你也学会别人的骗法去骗他人,这样恶性
到最后都是死亡啊
㈥ 我总是猜忌别人,不想和人打交道,有谁能帮助我
]《走出强迫的泥潭——森田疗法指导集锦》
此顺其自然非彼顺其自然
森田疗法是治疗强迫症比较好的方法,"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是森田疗法的精髓所在,而如何正确地理解"顺其自然"这四个字则是治疗是否有效的前提条件。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的患者朋友,对"顺其自然"的理解都是不够深的或是错误的,因而造成森田疗法对他们的治疗毫无效果,甚至使他们对森田疗法本身是否有效都产生了怀疑。揪其原因,其实是他们只是从字面上去理解其含义,以为"顺其自然"就"任其自然",就是对自己的问题不加控制,痛苦就让其自己痛苦下去所造成的。如强迫观念的患者,他可能就会错误的认为"顺其自然"就是让自己一直强迫下去。
要正确地理解"顺其自然"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什么是"自然",既你要知道什么是"自然规律"。比如白天与黑夜的轮回、天气有晴也有雨,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规律,它是不能人为控制的,我们人必须遵循、接受这些规律才会过得快乐。倘若人整天都抱怨为什么会有黑夜,或者认为下雨是不应该的,那么就违背的"自然规律",结果肯定是自找苦吃。
而我们人本身也是存在一定的自然规律的,比如情绪,它就是我们不能人为控制的,它本身有一套从发生到消退的程序。你接受它,遵循它,它很快就会走完自己的程序而结束,反之则不然。举例来说,比如你马上要参加一个重要的考试,这时你感到焦虑、紧张,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反应,如果你不去管你的情绪,它很快就会消失或者转化为你努力复习的动力,而倘若你认为自己不应该出现紧张或焦虑,那么你就违背的情绪的"自然规律",焦虑、紧张就会越来越严重。又比如说一个社交恐怖症的患者,性格内向,他和陌生人说话时感到紧张和不自在。他觉得不应该如此,非要在和陌生人面前故意表现得不紧张,其结果是他越来越紧张,以至于到现在看到熟人也开始紧张了。他之所以会发展到现在的这种症状,其原因是他违背他自己的"自然规律"。他的性格是内向的,而内向的人的特点就是腼腆和害羞,和陌生人谈话,肯定会出现紧张、不自在的心理反应的。而他自己却不接受自己的"自然规律",和"自然规律"对抗,结果必然会如此。
人本身还有一个自然的现象是古怪的、可怕的、肮脏的念头上必然会出现的,在这里我们暂且把他称做杂念,而杂念也和情绪一样,它也有自己的的一套从发生到消失的过程。倘若你接受它存在,并知道它是毫无意义的"杂念",不理会它,那么它将不会影响你,很快就消失了。反之,你去注意它,你去和它辩论等,那么你就会被它束缚。例如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上课的时候,他的头脑里突然出现了一个杂念——我要把老师杀了。这个念头使他非常的害怕,他觉得自己不应该出现这样的念头,他觉得自己太可怕了,所以就不停地自责和想为什么自己会出现这样的想法,从而对这一念头形成了强迫。这个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这个念头,其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这为老师平时对学习要求非常严格,以至于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这个念头的出现其实就是这个学生的潜意识对压力的一种发泄。在这里,让学生本身明白其潜意识过程是不太现实的,但倘若这个学生事前就明白杂念是必然会出现的道理,那么他有可能就不会那么在意这个杂念了,从而避免强迫观念的形成。
上面讲的是"顺其自然"中"自然"这两个字的含义。那么怎么样才是正确的"顺其自然"呢?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在认识的"自然"的前提上,不去在意那些有"自然规律"的情绪或杂念。举一个形象的比喻,比如我们把平静的湖水比做是我们的思想,而把向湖水里投石所引起的涟漪比喻成影响我们情绪或杂念。那么你说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制止涟漪不断的产生呢?是继续向湖水投石头还是根本不用去管它能制止涟漪呢?答案当然是不再投石,根本不去管它。这根本就不用去管它就是"顺其自然"。
当然为了能让"顺其自然"对你的问题产生效果,就得结合"为所当为"。也就是说,你在"顺其自然"的同时,你得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客观的现实中,该工作就去做工作,该学习就去学习,该聊天就去聊天。做自己应该去做的事情。当然也许刚开始的时候,那些困惑你的观念、杂念仍旧让你感到痛苦,但只要你相信它们是迟早会自然地消失的,并努力地去做好现实生活中你该去做的事情。那么,那些杂念、情绪就会在你认真做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强迫症难治的两点原因
强迫症是一种比较难治的心理疾病,它带给人的痛苦是非亲身经历者难以体会的。在现实中,很多强迫症患者都在选用森田疗法来治疗自己的强迫症,但治疗的效果有时却是差强人意的,当然这并不是森田疗法不好,而是由于没有正确地理解森田的精神所导致的。以前我曾写过一篇《此顺其自然非彼顺其自然》来说明“顺其自然”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这里我将再分析一下除了没有正确理解森田精神之外的强迫症难治的另外两点原因。
1、 人都有强迫倾向
强迫症患者心中最大的愿望可能就是希望自己的头脑里再也不要出现一丝的强迫观念
了。这个想法虽然是美好的,但同时也是危险的,因为没有一丝的强迫观念是完美主义的想法,它会为你以后从强迫症的旋涡里走出来埋下一个隐患。
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会遇到一些挫折、不顺和需要做出选择的事情,而这时,我们每一个人都会为此烦恼,会不断地在头脑里反复地想该怎么样处理这些事情,特别是当我们面临重大选择的时候,有可能这种反复地想会持续得更久,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反复地想就是一种强迫,所以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强迫倾向的,只是那些健康的人它们在事情解决之后,强迫也就跟着结束了。
所以强迫症患者应该放弃不要一丝的强迫观念出现的完美主义愿望,因为你抱着它不放,生活中这些必然的强迫就会与你的强迫症结合起来加重你的症状,这也是为什么强迫症难以跟除的原因,因为强迫是根本就无法彻底根除的。
其实强迫症给我们人最大的痛苦不是强迫的观念或行为,而是伴随着这些观念和行为出现的焦虑、紧张和不安的情绪。你不访想一想,如果你的情绪是平静的,甚至是愉快的,那么即便是反复地想问题的症状依然存在,你还会有以前那么痛苦吗?所以要想治疗强迫就不要将症状视为大敌,而要接受症状,只有这样,你才不会把症状看得那么重要,症状不重要了情绪才会平静,而只有情绪平静了才会反过来使症状得到缓解和消失。
2、强迫的泛化
强迫症有个特点就是容易泛化,也就是说最开始我们强迫的只有一个观念,但到后来,强迫的观念越来越多,一个接着一个地强迫,它们可能是同时强迫,也可能是一个替代一个地强迫。强迫泛化的原因首先得有人格说起,一般来说患有强迫症的人都是比较内向的,同时又完美主义、敏感和固执的。而在患上强迫症后,由于症状的原因使得原先人格成分中的敏感跟加敏感,所以产生泛化。当然如果从行为的角度来说是因为形成了一种强迫的习惯。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看,泛化其实就是心理冲突持续得不到解决的一种表现。
那么我们要怎么样来防止强迫的泛化呢?答案很简单,首先我们要意识到泛化的存在,当出现泛化的时候,不用去理睬这些让你反复想的观念,而应该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那么泛化就不会影响你。当然有的时候这些泛化的强迫观念表面上看是很正确的,给人的感觉是不去想是不行的,但你要记住,这是个陷阱,只要你一去想它,那么你就又陷入了强迫的怪圈。
为了让大家对泛化理解清楚,下面我将举例说明: 比如某人他最开始只是反复地强迫别人是不是觉得他很怪,由于这个强迫的冲突持续得不到解决,于是他又对其他事物产生了强迫,如他在看关于人体科教片的时候,他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就是我们人要分男人和女人两种性别,于是他又反复地思考这个问题,而后,他在出门后又突然想到门是不是没有锁好,于是又强迫地思考这个问题,以此类推,强迫的东西就越来越多,而这些其实全是强迫的泛化造成的。倘若事先他就知道强迫会泛化,那么当他出现泛化的时候就会警觉和认识到原来不是这些问题(人为什么分男女两种性别等)有什么意义,而是症状在泛化,这样他的心里就有底了,内心的焦虑情绪会减少很多,同时也为能顺其自然,不去在意这些症状找到了一个理由。
森田疗法治疗失眠
失眠,是困扰现代人的一个普遍问题。而导致失眠的原因有两种: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生理因素是指由于躯体不适、疾病或创伤的疼痛而导致的失眠;而心理因素则是指那些由心理困惑导致的失眠。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社会的压力越来越大,由心理因素而导致失眠的人越来越多,已成为失眠患者的主力军。
由心理因素导致失眠的人,最初阶段主要是为一些困惑自己的事情烦恼、担心、焦虑而产生的失眠。就这一阶段而言,还没有多大的问题,因为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一些困惑我们的事情,为之失眠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这种情况的失眠一般会在一周之内就会好转。但如果这时由于人们对睡眠知识的不了解或采取了一些错误的心理应对方法,那么失眠将进一步严重,这时造成人失眠的主要原因将不再是先前那些烦恼他的事情,而变成了另一问题:要是自己再睡不着怎么办?也就是说失眠原因变成了因为担心失眠本身而造成了失眠。处于这一阶段的人,往往会对夜晚会产生一种恐惧感,有时甚至看到床都会产生焦虑的情绪。
在这里我们将向大家介绍如何运用日本的森田疗法对由心理因素导致的失眠进行治疗的方法。
1、首先要对失眠本身有正确的认识:就象前面说过的,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地都会遇到一些困惑的事情,为之失眠是正常的现象。所以当失眠出现时,我们不应该强迫自己尽快克服失眠,因为你越是努力克服,你的精神就越集中,你就越兴奋,而一兴奋你又怎么会睡得着呢?所以我们正确的态度就是要以平静的心态对待失眠,接受失眠,甚至是享受失眠,不去想它、不去管它,不把失眠当回事,那么失眠将不会成为困绕你的问题。
2、就是要知道睡眠的规律:睡眠是一个自然的生理现象,它有自己的一套规律来让我们每个人进入梦乡,所以当你烦恼而睡不着的时候,你根本就不用去担心睡不着的问题,只要你静静地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就行了,睡眠会自然而然地引领你睡着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在前一条的最后说不去想它、不去管它的意思。当然进入梦乡的时间长短是因人而异的,但不管长或短,你只要记住不去管它,不去想它就对了。
3、就是要知道睡眠时间的长短到底会对人有什么样的影响,因为我们很多时候担心自己睡不着的重要原因就是害怕没睡好会对明天的工作、学习和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其实就睡眠时间而言,长短是因人而异的,有些人需要晚上睡上10小时,白天才有精神,但有些人只需要4个小时就够了,甚至更有甚者2小时就够了。不过经过科学的研究,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天需要5小时睡眠时间就够了,所以即便是你晚上没有睡足5个小时,也没关系,因为第二天中午你还可以午休。至于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可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个世界上还从没有哪人是因为失眠而死掉的。
4、就是睡眠最好要有一定的时间规律,不要今天晚上12点睡,明天晚上2点睡,而后天晚上又在9点就睡了。还有就是早上也要定时起床。平时没事的时候,特别是失眠期间,不要白天有事没事就躺在床上。而应该该工作就工作,该学习就学习,到晚上该睡觉的时候在上床睡觉。
以上四点,如果你能深刻的理解和坚持运用,那么对你的失眠一定会有所帮助的。
强迫症该用心理治疗还是药物治疗
强迫症是神经症的一种,它的主要症状是以反复出现某些观念和某种行为为特征。它的发病原因至今还是个迷,不过我们现在能够知道的是它的发生总与人的性格特征、曾经的心理创伤(特别是性方面的问题)以及应激事件是紧密相关的。
目前在治疗强迫症的临床中,主要有两种治疗倾向,一是主张用药物治疗,第二是用心理治疗,但是到底那种治疗倾向才是比较有效的呢?
笔者在以往的治疗中曾接待过一些强迫症患者,他们其实在很早之前就开始到处寻医治疗自己的问题了,但是至今都未治愈,最长者有10年的治疗史,揪起原因主要是他们以前都是单纯地用药物治疗。
我们知道强迫症的起因主要是心理因素,如个体的完美主义倾向,敏感内向以及错误的思维模式或思维习惯导致的。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调节大脑的生理机制来达到治疗的效果,所以药物它并不是针对强迫症的病源来进行治疗的,因而它是治标的,其作用只能是暂时的控制症状,而无法达到治愈症状。中国有句古话叫“心病还需心药医”,所以对强迫症的治疗应该要以心理治疗为主,纠正其个性缺点和错误的思维模式或习惯才是治本。
不过在这里我要提的一点是,倘若针对比较严重的强迫症,在治疗初期单独地使用心理治疗也是有弊端的,因为心理治疗一般都需要患者花一定的时间去理解和实践治疗的理论和观点才会有效果。而强迫症的症状一旦爆发,如果患者对心理治疗的理论或观点还没有真正的理解,那么就会造成心理治疗的失败,从而使患者对心理治疗丧失信心,导致他今后不再治疗或去寻求单纯的药物治疗,其结果必然是久治不愈。
所以治疗强迫症,正确的治疗方法应该按其症状的严重程度来分类治疗:对症状比较轻的患者可以直接用心理治疗就可以治愈,而不必使用药物;而对于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比较有效的方法应该是在心理治疗为主的情况下,辅助地使用药物。大概的治疗程序如下:在治疗初期,可以适当地服用一些药物来控制和稳定症状的发展,同时配合心理治疗。而当患者在实践中逐渐获得心理治疗的效果后,一方面继续心理治疗,另一方面则应该逐渐地减少药物,并最终停止药物。
接纳症状
其实不论是强迫症患者还是其他心理疾病的患者,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接纳症状。当然我们能够深深地体会到那些症状给患者朋友们带来的痛苦,也深深地知道患者朋友们心中那种迫切希望自己能够尽快好起来的心情,所以他们对症状的不接纳、自责,甚至是憎恨这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想说的是,虽然这些可以理解,但如果你真的这么做了,却是和你尽快想好起来的初衷愿望是背道而驰的。
这里我将打一比喻来说明为什么接纳症状才会真正地让自己尽快地好起来。比如说,我们的手部或脚部有个地方被擦伤了,留下了一块血液凝结的伤疤,你说我们应该怎么做才会让这块伤疤在我们的身体上消失呢,正确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接受它,根本不用去管它,因为等到这块疤痕下的皮肤完全愈合后,它自然就会脱落而消失。
而倘若我们把这块疤痕比做强迫症,那么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强迫症患者们又是如何对待这块伤疤的呢?他们是不断去抠这块伤疤,恨不得瞬间就把这块伤疤永远地去掉,但这样做的结果又如何呢?其结果无非就是越抠越流血,越抠伤疤越大。而最终强迫症也就这样被患者紧紧地抠住了。
所以,面对已经出现的症状,我们唯一能做的,也是唯一能使我们好起来的做法就是接纳它,不把它当会事情,那么症状就会在我们这种容纳的心态中减轻很多,并且就会顺其自然地逐渐消失。
为所当为
如果要选出森田疗法中最有效的治疗理论或观点,我想非“为所当为”莫属。那么什么叫“为所当为”呢?简单讲就是认真地做你该做的事情,比如吃饭、睡觉、聊天、学习、娱乐、工作、逛街,扫地、洗衣服、修理东西等等,这些都是你该去做的事情。
仔细想想强迫症患者与正常健康人的区别是什么?其实他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强迫症患者忘记了“为所当为”,忘记自己该去吃饭、睡觉、聊天、学习、娱乐、工作、逛街,扫地、洗衣服、修理东西等等等等,而是把自己的所有注意力都全都放在了内心中的一个念头、一个情绪中,所以所以久而久之,他们的心理就形成了一直恶性的、喜欢固着念头以及情绪的习惯中,因此强迫症就这样产生了。
而我们正常的健康人呢?他们之所以没有得强迫症,则是因为他们则是一直在“为所当为”,他们的注意力不是关注在某一个念头以及某一个情绪上,而是关注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应该去做的一些事情上,所以强迫症就不会发生在他们身上。
那么反过来,我们要怎样才能消除强迫的症状呢?不言而喻,从现在开始,你就得“为所当为”,既立即得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吃饭、睡觉、聊天、学习、娱乐、工作、逛街,扫地、洗衣服、修理东西等等这些你应该去做的事情,并努力把它们做好,同时根本就不用去再去理会自己的些症状,那么久而久之,就会改变那种恶性的、喜欢固着念头以及情绪的习惯,所有的强迫症状也就会在你“为所当为”中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完美是把双刃剑
强迫症等神经症患者的人格特征中有一条就是完美主义。他们除了对外在的事物要求尽善尽美外,在内心的深处也总是认为自己的完美的,是优秀的人。当然认为自己优秀并没有错,这是一种很好的自我评价,会增加一个人的自信;而追求外在事物的完美其实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可以说如果人们没有追求完美的愿望,社会也就不会进步了。
可是既然追求完美是有好处的,那为什么一些追求完美的人们最终却得了强迫症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完美把双刃剑,适当的完美是可以促进一个人发展,而过度的完美,既过度到偏执和狂妄的完美只能阻止一个人的发展,很不幸的是,强迫症等神经症的患者身上往往都有过度完美的倾向。他们对自己评价往往是与现实的能力严重脱节的,当然这里指的脱节并不是说他们是完全没有能力,而是说他们把潜力和能力搞混了(潜力是指未来发展可能达到的能力,而能力是指此刻你就已经拥有的实力)他们往往认为自己现在已经是潜力完全发挥出来的一个完人了。所以,他们在脑海里常常会有这样一种想法:我是一个凌驾于众多平凡人之上的人、我是天才等等。
正由于这样,因而他们会苛刻地要求自己,不允许自己身上有一点的瑕疵,所以非常地重视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常常对自己表现出的不足和缺点自责。倘若他们长时间都无法改正自己的缺点,其实可以说是他们不论怎么努力都是无法改正自己的缺点的,因为他们的要求是要自己做一个完美无缺的人,而这个世界上有完美无缺的人吗?没有,所以他们必定会陷入自责、抱怨、自怜的恶性循环中,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社交困难和障碍,因为他们无法面对自己在他们人面前是一个有缺点的人和不如他人的人。
而这时如果再加上一些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如心理创伤、性心理问题等或认知偏差,还有就是敏感,内向等性格特征,就极有可能出现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恐怖症等神经症。
所以要想走出强迫症等神经症的痛苦,就必然要改掉完美主义的人格特征,其方法就是客观的看待问题,要认识到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和人,我们只能接近完美,而不能做到完美。同时不要以完美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要允许自己有缺点,因为任何人都有缺点,总之一句话就是要学会善待自己、宽容自己和接纳自己。也只有善待、宽容和接纳自己后,内心才会从冲突中平静下来,这样才可能走出强迫症。
记得森田正马先生曾说过,患有神经症的人都是优秀的人,也只有优秀的人才可能患有神经症,他们与其他那些优秀而健康的人的区别就在于神经症患者是发挥出了起优秀的短处,而优秀而健康的人却是发挥出了优秀的长处。这真是金玉良言啊,值得我们好好地反思!
多想少做与少想多做
对强迫症的解释,其实可以用多想少做与少想多做这两个简单的名词来解释。
一个人为什么得强迫症呢?因为他想得太多,做得太少。我想这一点没有人会反对吧,强迫症患者可以好好地想一想,你自己是不是一天到晚把90%甚至更多的时间都花在想那些无聊而没有答案的问题上,而对吃饭、学习、工作、玩耍等等这些事情是一点都心不在焉呢?
而一个人为什么没有得强迫症呢?因为他最多花50%的时间在想,还有50%的时间在做事情,当然甚至是60%、70%、80%、90%都是在做事情的,并且对所做的事情都充分投入进去。
所以,可以说强迫症患者和健康人之间刚好是两个反方向,一个是多想少做,一个少想多做。因此其实要想治疗好强迫也并不难,只要你像健康人一样少想多做就行了。
放弃治疗
都说森田疗法是放弃疗法,意思就是说只要你彻底地放弃治疗,那么你的神经症也就好了.的确这句话说得非常有道理,可以说是精髓之言。于是很多的患者朋友就抱着这句话去放弃治疗了,强迫就让它强迫,就让自己沉溺在强迫的症状中,结果到头来放弃治疗不但没有治疗好自己的问题,反倒是越放弃越强迫。
之所以如此,完全是由于患者的以偏概全,抱起半边就走思想导致的。他们只是从字面上去理解放弃,而没有深刻地考虑过怎样的放弃才是真正的放弃。
其实要想真正的放弃,有个前提就是首先要接受你的症状,承认症状是你身体的一部份,并接受你现在状态就是正常的状态。为什么呢?因为你只有完全地接受你的症状了,把它当做你身体的一部分,那么你才能对症状不敏感,才会使你的注意力更容易地放在客观现实中你该做的事情上,举个例子例子来说,你说谁会对自己身上长了两只手而困惑呢?因为每个人都有两只手,这是正常的,所以你才会不去在意它。.因此,你只有接受症状的正常,那么你才会真正放弃对症状的治疗而达到真正治疗的作用,无为而治就是这个道理.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放弃治疗其实就是忘记强迫症,是对症状的脱敏,症状被忘记了,那么你的注意力才会放在你该做的事情上。而这样你也就达到了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而倘若你没有首先接受你的症状,那么症状对你来说,就是身体的一个异物,而我们人对身体异物本能反应就是排斥。所以在排斥的前提下,你说你的放弃是真正的放弃吗?在这种前提下的放弃其实是一种压抑,是对症状另一个角度的关注。
所以大家要想放弃治疗,首先就要接纳症状啊。
症状外的陷阱
有许多强迫症患者朋友都曾问我这么一个问题,说他们对森田疗法是理解正确了的.但为什么自己的强迫症还是反反复复地无法根除呢?关于这一点我想说的是,虽然你们理解正确了,也去实践了.但是你们却没有注意到症状外的陷阱,所以你们无论走多远始终都会被陷阱给拉回来到症状中去的.
那么症状外的陷阱是什么呢?陷阱有两个,一个是所谓的理性,二便是纵容.
我们知道强迫症患者其实是很聪明的,思维能力强,并且非常地理性,不过他们的理性是和完美主义结合在一起的,所以他们才会非要把没有答案的问题在大脑里理性地搞清楚.本来在接受治疗后,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实践得好好的,症状也好了很多.但是就在这个关键时期,强迫症患者所谓的理性却也开始复苏了.他们会在没事或冷静的时候偶尔地想一下,其实以前强迫观念中的某些东西其实还是有点道理的。
这里我举个例子来说,比如有个人的强迫观念是担心自己天花板上的吊灯会掉下来。他会想:“以前确实是多想了,没有意义。不过仔细想一想,这个世界上没有百分之百的牢固,还是有可能掉下来啊,只不过几率很小-------。”这时他可能意识到自己快陷入强迫了,于是就停止去想灯的问题。但他的“理性”会立刻告诉他:“这个世界上没有百分之百牢固这句话是绝对正确的啊,”于是他的心中立刻就有了一种非想不可,不想自己反倒是错的念头逼着他去想下去,结果症状就这样又恢复了。
而所谓的纵容,我称它为吃饱了没事干,没事找事。有时候我们的强迫症患者由于症状缓解了很多,所以心情特别的开心,于是他可能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就是对以往的症状进行炫耀,故意地再去在去想一想以前强迫的观念,好像是要告诉症状他可以摆脱它了。而实际上这么做是非常危险的,常常容易想着想着就又想成症状了。
所以,在治疗强迫症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两个陷阱。针对理性的陷阱,具体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就是不论某些理性的思想是多么正确,记住,只要是和强迫的观念沾边的,统统都不用去管,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去。即便自己感到不去想是错的,非要去想不可,也不要去管,因为这正是陷阱诱惑你的地方。你挺住了你的强迫也就好了,否则就又陷入症状中去了;而针对纵容这个陷阱的具体做法也很简单,就是不要纵容,把自己的高兴劲投入到自己该做的事情上吧。
痊愈的含义
强迫症患者最大的愿望无非是痊愈了。那么到底什么是真正的痊愈呢?如果你认为是症状的完全消失,那么我敢肯定,你将永远强迫,因为真正的痊愈并非如此。
我们知道其实强迫症患者之所以强迫,根本的原因就是违背自然,把正常的问题当做是不正常的,所以才强迫。举例子来说,比如一个男人在街上看到漂亮的女人,于是这个男人产生了想与这个女人亲密的念头。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反应,任何一个生理正常的男人可能都会出现这样的想法,但强迫症患者却不一样,他认为自己不应该这样的想法,认为自己这样想就是不道德的、龌龊的,于是就去压制这个念头,而其结果就是他得了强迫症;又比如说一个人他在与人谈话时,总是在想自己该怎么样来回答别人的问话,并认为自己不该有这样的想法,认为有这想法是不正常。而其实呢?我们每一个人在与别人谈话时候,都是在不停地思考如何回答别人的提问,只不过正常的人是在无意识地思考,而之所以无意识地思考,是因为它就跟我们的呼吸一样,是自然发生的过程,根本就不需要我们人主动去控制的。而强迫症患者却非要把这种正常的、无意识地思考
㈦ 因为社会很现实和可怕,异地情侣彼此因为太爱对方所以难免会猜忌和担心失去对方,怎样克服困难呢
既然牵手了 好好在一起 不抛弃不放弃 分隔两地,不能照顾依偎着对方,心里的失落总是有的罢。 其实但是很多异地恋的人确实是幸福的,比任何人都幸福。 两个人能整天腻在一起,固然很幸福,他们很少会寂寞,但是也很少有绵长的思念。思念本身就是一种最大的幸福,记得自来也大人曾经对名人说,思念你的人就是你的归处。 拥有异地恋的人是幸运的,因为你拥有了一个愿意和你一起坚持努力的人,你拥有了一颗能和你有着相同执着和梦想的心,你拥有了一份强烈到有勇气挑战可恶的距离的爱,这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 爱情里我最不怕的就是距离,只要真正爱着,终归是能在一起。是啊,距离在那么深切的爱里算什么?什么也不是。如果你们因为异地恋就轻易分手了,千万不要把罪过怪在距离上,你应该庆幸,自己离开了的一个并不真正爱你的人,因为在爱的面前,距离真的什么也不是。所以,如果你的爱人也在遥远的地方,不要觉得寂寞,不要觉得委屈,要庆幸,你用寂寞和思念换来了一份真正的爱,那是别人求之 异地恋,请深爱! 勇气 异地恋,首先需要的是勇气,一种敢于挑战现实的勇气,一种能够承担任何风险的勇气,一种能够坦然面对失败的勇气。要明白,现实是一股强大而又无形的力量,我们都无法预计将要发生的情况,但可以拿出勇气来与这股力量抗衡,我们也可以拿出勇气来接受失败的结果。 忠诚 在异地没有恋人的相伴很容易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孤独,而这种孤独会勾起内心的渴望以及欲念。也只有绝对的忠诚才能抵挡住来自花花世界的诱惑。忠诚不是“傻”,它是对感情的尊重和对自己的尊重;忠诚不是“痴”,它是一种高尚人格的提炼;忠诚不是“呆”,它是一种道德和一种责任。 信任 异地恋给了对方一种遐想的空间,同时也会让对方产生一种不安全感,并引起对对方的胡乱猜疑,而爱情往往在这些猜疑中慢慢地被消溶殆尽。因此,信任是情人之间互相尊重平等关系的体现,建立信任的桥梁是巩固异地恋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而缺乏信任的爱情只会在彼此猜疑中变得不堪一击。 理解 理解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没有信任就无从去理解,不要因为一方工作的繁忙或者其他事情的缠绕没有及时联系而大发雷霆,要知道,现实的压力不会让大家轻松过活,所以要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学会理解对方,并体谅对方的辛苦,在精神上做彼此的支柱。这样,理解也会成为两人感情升温的调节器。 沟通 异地恋除了时空带来的距离,心理上的距离也不能忽视,沟通是维持感情并拉近距离的最好方式。不当的沟通可以让距离变成一种障碍,而适当的沟通则可以让距离变成一种动力,所以沟通既是门艺术,也是门学问。 目标 异地恋应该锁定一个目标,而不应该自生自灭,其实异地恋最终的目标就是创造相同生活的条件,因为相爱的人终不能生活在美丽却遥不可及的两个环境里,并蒂的莲花终是要生长在同一片泥土里,既然相爱就要相守。不论如何,都应该全力争取。 忍耐 异地恋等待多过相伴的日子,所以两个人都要忍耐寂寞,忍耐没有拥抱的寒冷,忍耐每天只能倒数计时的焦急。但是要知道,异地恋就是在和时间赛跑,你坚持住了,就胜利了,被时间打败了,就会一辈子错过那个人。所以一定要在异地恋情马拉松中再坚持一下,在坚持一下,只要你能跑完,不需要取得名次,你就赢了!
㈧ 重庆18岁男子因猜忌女友刺死路人,二审判决如何
重庆南岸区一刚满18岁男子,因为猜疑女友和前男友联系,心中愤愤不平,把心中不满发泄在路人身上,致使一女子被刺死,一审判决该男子是死刑。这名男子的律师申诉,该男子是初犯,希望从轻处置,但是法律是公平公正的,二审判决依然维持原判,不允许这种暴力的人存在于社会之中,对他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女孩子找对象一定要远离这类爱猜疑的“男朋友”女孩子交男朋友还要需要承担丢失性命的风险,所以女孩子在交友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不要找这类极端性格的男生做男朋友。这个案件还让我想到了好多年之前的一个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居中梅婷饰演的女主角被宋远征饰演的男主角各种怀疑,然后各种折磨不断,每次打人之后又是后悔不已,真的是一个恶性循环。这个案件中的男子,小小年纪,还是交往的男女朋友,就各种猜疑,先不论是不是真的去约会前男友,即便是真的去约会了,那是你们两个人感情的事情,不能危及别人吧,真的是细思极恐。所以一定擦亮眼睛,别交友不慎,把自己赔进去不算,还会殃及无辜。
大家觉得法官对这个男子判处死刑是公平,公正的吗?都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吧
㈨ 猜疑是不是毒药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譬如说猜疑,它常常平白无故地惹出一些令人费解的事端。猜疑之心令人迷惑,乱人心智,甚至有时使你辨不清敌与友的面孔,混淆了是与非的界限,使你的家庭遭受损失,并导致事业失败。
想想看,我们人与人之间常有的争执、吵闹、误会乃至过去很多的冤假错案,哪件事情不与猜疑有关呢?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就有很多关于猜疑的教诲,如:“疑人偷斧”、“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面不知心”、“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等。
好猜疑之人,不止一味心思地去揣测、怀疑别人,而且经常捕风捉影般地猜疑自己,白日做梦般地担忧灾难即将临头。
疑心病便是一种自我担忧的毒瘤。脉搏少跳了一下,怀疑自己的心脏出了毛病;有人患小儿麻痹症,自己的颈子有点僵,就害怕得要命;略微有点热度,就愁眉苦脸。幸而大多数人的这种忧虑都是不长久的。但是真正患疑心病的人,无时不在忧愁自己生病了。他们到处求医,反复进行各种身体检查。虽然检查结果并不支持任何躯体疾病的诊断,但是他们却不相信这无病的报告,仍坚持以自己躯体症状的自我感觉作为疾病的证据。甚至自己胡乱地买来一些自以为对症的药物大量吞服,这才心安。
成语“杞人忧天”就是用来讽刺那些好猜疑的人。说古时候杞国有个人,夜间走路总是担心天会塌下来,星星会掉下来砸在自己的头上。因此心里总是忐忑不安,夜晚不敢出门。非洲麦加圣地的一伙穆斯林教徒总疑心星球大战即将爆发,人类毁灭大难临头,为避免未来耳闻目睹那残酷的“莫须有”的景象,竟逃到山林里去集体自杀。怀疑一切和相信一切在这里已经走入了无以复加的极端绝对化境地,竟极容易地把虚假相信为真实,以至闹出了如此让人费解的荒唐笑话。
某大学曾对3200名男女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有一个问题是:“在生活中,你最害怕什么?”有2800多名学生回答是:“怕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如此高的比例,说明了一个道理,大多数青年总是猜疑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其实这反过来讲,就是青年人在社会交往中又总是对别人有疑心。
再让我们看看,在生活中如果两个小孩在外面打架,出来了两位母亲,一位是中国人,一位是外国人。中国的母亲很可能指着对方质问:“你为什么打我的孩子?”而那位外国母亲则可能说:“怎么?你们不友好了?”
由此可见,不同文化熏陶下的两位母亲,会说出两种不同的话。也可见,猜疑对我们每个中国人影响之大,它是我们民族心理的劣根性。如果我们的“理解万岁”是建立在猜疑基础之上的,永远不可能理解,何谈万岁。因为我们每个人从小都接受了猜疑的教育和影响,可以说人人都有猜疑之心。
要摒弃猜疑,必须对猜疑有深恶痛绝的认识。什么是猜疑呢?
猜疑是基于一种对他人不信任的、不符合事实的主观想象,是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拦路虎。猜疑是各种不确切的信号在特定的生活背景中会聚而成的疑惑。它有时可以济事和成事,有时可以误事和坏事。对某些难以把握的事情有一点猜疑之心,使自己对生活中某些不测之灾早有心理准备,常能避免一些盲目的蛮干和贸然行为。
但问题严重的是,有一些人似乎神经过敏,动不动就捕风捉影地胡乱猜疑别人,怀疑了许多本不该怀疑的人和事,也相信了许多本不该相信的人和事,把怀疑一切和相信一切都绝对化,这便陷入了涉足社会的心理误区。陷入这些误区也就很有可能陷入了人生败局之中。
疑心,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由于心理没有健康正常地发展,没有乐观通达的处世态度和坚强的自信心理,忧心忡忡,一步一步地内向化,经常处在自我封闭状态。他不知道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立完整的个性世界,哪里会人人都有闲工夫专门搬弄你的是非呢?他总是用一己的狭隘偏见为尺度去衡量所有的人,即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为人人都像他一样的思考。
其次是“心私则生疑”。这里的“私”主要是指自我意识太强,对周围人们的议论比较敏感,担心别人背后说不利于自己的话,于是便疑神疑鬼的,陷于一种自我恐惧的错误的自我防卫。渴望尊重和评价,又怕得不到,患得患失,无端地猜疑。
再次是误会。大千世界,万事万物,错综复杂,即使双方感情、友谊深厚,也难免有时会发生误解。于是错误地理解他人的言行,轻信流言蜚语,造成疑心,形成裂痕。
总之,不了解人,不了解世界,缺乏判断力,是造成好猜疑、神经过敏、判断错误、发生误会的主要原因。
有位伟人曾说过:“猜疑之心犹如蝙蝠,它总是在黑暗中起飞”。具有猜疑心理的人与别人交往时,往往抓住一些不能反映本质的现象,发挥自己的主观想象进行猜疑而产生对别人的误解,或者在交往之前对某人有某种印象,在交往之中就处处用这种成见效应与对方接触,对方一有举动,就对原有成见加以印证。虽然猜疑心理有种种表现,但我们可以发现其共同的特征,即没有事实根据,单凭自己主观的想象;抓住“毛皮”,忽略本质,片面推测;不怀疑自己的判断,只是相信自己,怀疑他人,挑剔他人。具有猜疑心理的人把自己置于一种苦恼的心态中,对别人采取不信任的态度,严重的甚至对自己的感觉也产生怀疑。
猜疑心理往往导致心理偏执。这种人常常敏感固执、谨小慎微,事事要求十全十美。这样不仅危害自己,也危害他人。
人家本来对你怀有好感,或曾经还是好友,你却以人家的某一句无意识的话,某一个细小的无意识的动作或眼神,便怀疑别人在搞你的名堂,在暗中捣你的鬼,在议论你,在说你坏话,从而对他产生偏见,中断与他的交往,或断绝与他的友谊。你还可以把一对男女的一次极为正常的交往,猜疑为偷情。
你可以把所有女人给丈夫的信都疑为情书,或者把所有男人给妻子的信都疑为情书。如果没有任何把柄,就疑为精神恋爱。所以,对一个家庭来说,猜疑往往是造成夫妻不和、家庭分裂的原因之一。因夫对妻或妻对夫之间无端猜疑引起本来无事却生出了事,本来忠贞的因被怀疑不忠而导致后来果然不忠的事时常发生。或者,因一方无法忍受另一方长期的无端猜疑而产生厌恶和烦恼,以致最后决裂的事时常发生。
没有几个人愿意与一个好猜疑别人的人交往。由于害怕引出一些无端的麻烦,他们大多对你避而远之。故好猜疑者多为孤独者,而你的孤独却不是哲学家高雅的孤独——要去世俗之外寻找新的生命和思想,你是处在得不到别人帮助的孤独,一种卑贱的孤独。你会处处行路难,生命的能量无法施展,智力和才华也无法展开,事业也很难有所成。
好猜疑又行动果敢的人是极罕见的,培根曾说亨利七世是一个这样的人,更多的好猜疑者伴随着胆怯和畏惧的个性,这更加要命,不克服这种个性缺陷,你只能去凄凄惨惨戚戚地经营人生。
我们必须认识到,猜疑是人心理上的劣根性,猜疑流淌在我们每个人的血管里,如果我们不采取解毒的手段,它的后果就会像毒品一样把我们整个民族推向“窝里斗”的水深火热之中,哪里还有精力去搞发展呢?猜疑是“窝里斗”的祸根;猜疑是化友为敌的障眼帘;猜疑是造成自杀和他杀的毒品!
猜疑者的思维方法是自圆其说,因为自己丢了东西,看他近日行为异常,所以肯定是他偷的。
所以不管是调适自己,或对待猜疑的朋友,调整思维方法都是极其重要的。
你如果怀疑某个人、某件事,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去与那个人交谈,坦诚而友好地与他交流自己的看法,获得真实的认识,从而达到理解。一旦理解了,你就不会再挂在心中,不再记恨那个人了。
消除误会的办法就是面对面地交流。这比任何旁敲侧击、迂回了解、间接道听途说都省事而见效。猜疑的人往往目光短浅,没有远大的目标,没有真诚善良的心。欲调适自己的心态和与猜疑者相处的办法是:首先,培育爱心,从对小动物的爱到对人的爱,猜疑总是从坏的方面猜,是没有爱心的表现。
其次,培育宽容的心理品质。宽容就是承认差异,降低对别人的要求。能够宽容别人是坦诚与人相处的首要条件,因为宽容是深思熟虑的素养,是内心深处去除荆棘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