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社会法思维图

社会法思维图

发布时间: 2020-12-20 12:25:02

A. 莫力诺人际关系测量法图示这么看。互拒是怎么表示的,领导和明星怎么区分,求心理学大佬指教。

就是向团体中的每个成员提出针对某项活动的问题,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团体成员,然后,根据选择结果用数字和图来表示团体人际关系的方法。 社会测量法 ①由心理学家莫里诺1934年提出。 ②社会测量法:一种测量团体(特别是小团体)内成员之间人际关系和人际相互作用模式的方法。 ③社会测量法的基本假设是团体内部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使得各个成员在不同程度的积极与消极人际情感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非正式组织,这种相互偏爱和疏远的关系会对团体的士气和效率产生显著的影响。 定义: 社会测量法是一种测定团体人际关系的理论和方法。由美国心理学家J.L.莫雷诺于1930年提出,后来许多心理学家参与研究形成莫雷诺学派,其成果发表在莫雷诺主编的《社会测量》(1937~1955)杂志上。 理论基础: 莫雷诺的社会测量理论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性联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情感性联系的基本类型有吸引(喜欢)、拒斥(反感)和中性(漠视)。通过对人们之间的情感性联系的测定,可以了解到社会的各种人际关系。该理论不能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及其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并用团体中揭示出来的社会心理规律来解释各种社会现象,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但是,这种社会测量方法对于研究团体内的人际关系不失为一种有用的工具。 测量方法: 社会测量法是向一个团体中的成员提出一些问题,要求他们按照一定的标准选择自己的朋友,再根据这些选择来分析团体的人际关系。在设计社会测量时,研究者必须对下列3个问题作出决策:①向被试提出什么样的选择标准的问题。②允许被试有多少个选择。③一次测量提多少个问题。选择的标准有强弱之分。例如,"毕业分配时你喜欢和班上的谁分到一起工作?"此问题对被试的生活较持久地起作用,属于强标准。"你喜欢和班上的谁一起去郊游?"此问题可能是临时性、情境性的,属于弱标准。问题也可以拒斥的方式提出。例如,"你不愿意和班上的谁一起去郊游?" 在社会测量中,允许被试的选择数可以限定(如限定被试选择喜欢或讨厌者2~3人),也可以不限定。一次测量提多少个问题虽无严格限制,但一般提3~6个问题者为多。 测量结果表示: 社会测量所得结果,通常用4种方法加以处理:①图示法。以小三角形或圆形代表团体中的每个人,他们之间的吸引或拒斥关系用实线或虚线连结起来。这种图称为社会关系图。②矩阵法。作一个□×□的方形表格(□表示一个团体的人数),表格的首行和首列填上被试的编号,以数值或符号在表格内记入团体各成员之间的吸引或拒斥关系。③指数法。根据每个人被选择数或被拒斥数计算出如地位指数、凝聚力指数等,比较其数值的大小。④统计法。用统计的方法处理团体成员的被选择数或被拒斥数,如求等级相关、机遇比率等。 优缺点: 社会测量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能直观地以数量化的形式表明团体的内部结构和人际间的吸引和拒斥关系。缺点是其信度和效度有时较低,难以查明人际吸引或拒斥的原因。

B. 中图分类号怎么写

中图分类号的写法可参考《中国图书馆分类法》里面的分类来写。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的分类(一共分为七编):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军事

A/K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

B 哲学

B9 宗教

C 社会科学总论

C95 民族学

D 政治、法律

D9 法律

E 军事

第二编 经 济

F0/F2 经济,综合性经济科学

F23 会计

F27 企业经济

F3 农业经济

F4/6 工业经济

F7贸易经济

F81 财政

F82/84 货币/金融、银行/保险

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GO 综合性文化刊物

G1 世界各国文化事业

G2 各项文化事业

G3 科学、科学研究工作

G4 教育

G8 体育

G25 图书馆学

G27档案学

G35 情报学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术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K9

第四编 自然科学

N 自然科学总论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O1 数学

O3 力学

O4 物理学

O6 化学

O7 晶体学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P1 天文学

P2 测绘学

P3 地球物理学

P4 大气科学(气象学)

P5 地质学

Q 生物科学

第五编 医药、卫生

R 医药、卫生,综合性医药卫生

R1 预防医学、卫生学

R2 中国医学

R3 基础医学

R4 临床医学

R8 特种医学

R9 药学

第六编 农业科学

S 农业、林业,综合性农业科学

S1 农业基础科学

S2 农业工程

S3 农学

S4 植物保护

S5 农作物

S6 园艺

S7 林业

S8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S9 水产、渔业

第七编 工业技术

T 工业技术总论

TB 一般工业技术

TD 矿业工程

TE 石油、天然气工业

TF 冶金工业

TG 金属学、金属工艺

TH 机械、仪表工业

TJ 武器工业

TK 动力工程

TL 原子能技术

TM 电工技术

TN 无线电电子学、电讯技

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技术

TQ 化学工业

TS 轻工业、手工业

TU 建筑科学

TV 水利工程

U 交通运输

V 航空、宇宙飞行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Z 综合性期刊

扩展内容:

中图分类号:

中图分类号,是指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科技文献进行主题分析,并依照文献内容的学科属性和特征,分门别类地组织文献,所获取的分类代号。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我国建国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修订后的《中图法》第四版增加了类分资料的类目,并与类分图书的类目以“+”标识进行了区分,因此正式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中图法》第四版全面补充新主题、扩充类目体系,使分类法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同时规范类目,完善参照系统、注释系统,调整类目体系,增修复分表,明显加强类目的扩容性和分类的准确性。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共分5个基本部类、22个大类。采用英文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用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大类,以字母顺序反映大类的次序,在字母后用数字作标记。为适应工业技术发展及该类文献的分类,对工业技术二级类目,采用双字母。

参考来源:中图分类号 - 网络

C. 社会调查方法与新闻调查方法的比较(论述题)

《社会调查方法》试题(一)

一、选择题(3分×10,共30分)

1、 下列哪些是社会调查使用的方法:( )

A观察法 B统计分析法 C因果分析法 D测量法

2、 关于社会调查活动与调查方法,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在古代中国调查活动最早产生于秦代

B科学系统的社会调查方法是随着近代资本主义产生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C近代社会调查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实证主义为指导的

D社会调查数量方法最为兴盛的时期是20世纪前20年

3、下列调查报告有费孝通先生完成的有( ):

A《江村经济》 B《花篮瑶社会组织》

C《禄村农田》 D《乡土中国》

4、普遍调查的特点( ):

A全面性 B准确性 C普遍性 D及时性

5、下列抽样方法中属于概率抽样的是( ):

A随机抽样 B偶遇抽样 C系统抽样 D整群抽样

6、统计图的类型有( ):

A条形图 B圆形图 C曲线图 D象形图

7、 关于测量的信度和效度间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可信,必无效

B可信,可能有效,可能无效

C无效,必不可信

D无效,必可信

E有效,必可信

8、谈法在实际应用时按其使用的工具和技术分( ):

A结构式访谈 B半结构式访谈 C无结构式访谈

D个别访谈 E集体访谈

9、2000名工人中直接抽取200名工人进行调查,则单个的工人是( ):

A总体 B样本 C抽样元素

D抽样单位 E抽样框

10、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调查分析单位的是( ):

A个人 B群体 C社会组织

D社区 E社会产物

二、填空题(2分×10,共20分)

1、为了解决迫切的社会问题而进行的社会调查研究课题叫做______课题。

2、抽样的方法有______抽样和______ 抽样。

3、 是抽取样本时所有抽样单位的名单。

4、问卷中的问题在形式上分为______式和______式。

5、访谈按访谈对象的组成状况分为______ 和______。

6、资料整理的程序是:审核、编码、分组、汇总和______。

7、从个别经过分析、比较上升到一般的逻辑思维方法称为______。

8、 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并逐个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称为______。

9、 问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封面信、指导语和问卷的主体部分、______。

10、离散趋势统计量越大,对应的集中趋势统计量的代表性就______。

三、计算题(20分)

某班有10名学生,其中6名同学上学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与本学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情况如下表:

编号
上学期成绩
本学期成绩

1

2

3

4

5

6
63

65

72

78

85

92
70

72

73

80

88

92

试求:

(1)两次考试有没有相关性?相关系数为多少?

(2)如果有一名同学上学期平均成绩为80分,请问他本学期平均成绩大概为多少?

四、概念辨析题(2分×10,共20分)

1、集中趋势分析与离散趋势分析

2、结构式访谈与无结构式访谈

五、简述题(10分)

简述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的特点

《社会调查方法》试题(一)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BCD;2、BC;3、ABCD;4、ABC;5、ACD;6、ABCD 7、ABE 8、AC 9、CD 10、ABCDE

二、填空题

1.应用性;2.概率,非概率3.抽样框(抽样范围)4.封闭式,开放式5.集体访谈,个别访谈6. 制作统计表和统计图7.归纳8.分析9.问题与答案10.越小

三、计算题

X
Y
XY
X2
Y2

1
63
70
4410
3969
4900

2
65
72
4680
4225
5184

3
72
73
5256
5184
5329

4
78
80
6240
6084
6400

5
85
88
7480
7225
7744

6
92
92
8464
8464
8464

合计
455
475
36530
35151
38021

( 、 、 、 、 都求对5分,每个1分)

(共4分;公式2分,结果1分,答1分)

答:求得的相关系数为0.98,两次考试成绩存在着非常强的正相关关系。

(2)设回归方程为Y=a+bX(X为上学期成绩,b为回归系数,Y为本学期成绩)(1分)

(b值2分;公式1分,结果1分)

a=y-bx=79.2-0.79*75.8=19.3(1分)

所以回归方程为:Y=0.79X+19.3(1分)

已知:上次成绩为80,则本次期末成绩大概为:

Y=19.3+0.79×80=82.5(1分)

答:这名同学上学期平均成绩为80,本次期末平均成绩大概为82.5。

四、概念辨析题

1. 集中趋势分析,指的是用一个典型值或代表值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或向这个典型值集中的情况;与集中趋势分析相反,离散趋势分析指的是用一个特定的数值来反映一组数据相互之间的离散程度。

2. 结构式访谈又称标准化访谈,访谈时,访谈者必须依据事先设计好的标准化问卷或访谈调查表进行访谈,尽量避免个人的自由发挥,在访谈方式、访谈内容和记录方式上都按统一规定办;无结构化访谈就是非标准化的访谈,即不严格要求问题统一、提问方式统一和答案记录统一的访谈方法,按自由度的不同,可分为半结构式和完全无结构式两种。

五、简述题

1.问卷法则是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征询意见的资料收集方法。

优点 问卷法省时、省钱、省力;所得到的资料便于定量处理和分析;问卷法可以避免主观偏见,减少误差;具有很好的匿名性。

缺点 问卷法要求回答者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回收率往往难以保证;资料的质量难以保证。

2.访谈法是运用有目的、有计划、有方向的口头交谈方式向被调查者了解社会事实的方法。

优点 对象的回答率大大高于问卷法;适应性强;调查内容有很大的机动性,可随时扩展和深入;能对搜集资料的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缺点 调查成本更大;匿名性差;对访谈员的依赖,访谈法的结果与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访谈员的素质、能力和现场表现访谈过程通常过于急迫并易受当时环境的烦扰;标准化程度较低;资料记录难度大。

3.观察法是指观察者带有明确目的,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及其辅助工具直接地、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的调查研究方法。

优点 通过观察可以直接获取资料;能直接观察自然状态下的比较可靠的社会现象;获取的资料及时生动。

缺 点 受观察者自身的限制;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受观察对象的限制。

《社会调查方法》试题(二)

一、不定项选择题(2分×10,共20分)

1.我国于2000年进行的全国人口调查属于( )。
A.普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个案调查

2. 统计分析方法的内容可以根据变量的多少划分为( )。
A. 单变量分析 B.双变量分析

C. 三变量分析 D.多变量分析
3. “将被调查者工资单上的应发金额数加上每月奖金发放统计表上他所得的奖金数额就是他的收入状况”是( )。

A. 测量客体 B. 测量内容

C. 测量法则 D.数字和符号
4. 从12.8万名大学生中抽取1000名大学生,一次直接抽取出40个班级,而以这40个班级中的全部学生(假定正好1000名)作为调查对象,则班级就是( )。
A.抽样框 B.抽样单位 C. 元素 D.样本
5. 最常见的集中量数有( )。

A.平均数 B.众数 C.中位数 D.标准差
6. 社会调查中所研究的对象称之为( )。

A.调查对象 B.研究内容

C.分析单位 D.研究主题

7. 现代社会调查主要采用( )两种方法收集资料。
A. 自填式问卷 B. 结构式访问
C. 个别发送法 D. 电话访问法
8. 属于定类测量层次。

A.性别 B.年龄 C.收入 D.职业声望

9. 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程序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即(1)确定研究课题(2)整理与分析资料(3)搜集资料(4)撰写调查研究报告(5)设计调查研究方案。合适的程序应为( )

A.(1)—(2)—(3)—(4)—(5)

B.(1)—(5)—(3)—(2)—(4)

C.(3)—(1)—(5)—(2)—(4)

D.(1)—(3)—(5)—(2)—(4)

10. 下列抽样方法中属于概率抽样的是:( )

A. 随机抽样 B. 偶遇抽样 C. 系统抽样 D. 整群抽样

二、名词解释(4分×5,共20分)

1. 应用性课题

2. 离散趋势分析

3. 统计值

4. 操作化

5. 交互分类

三、计算题(15分)

调查100名工人和100名教师的收入,得到下列资料。问工人相互之间收入的差别与教师相互之间收入的差别哪个更大?

收入
工人数
教师数

300
30
20

400
20
30

500
30
40

600
20
10

四、综合题(15分)
某校有4000毕业生,共80个班级。现要从中抽取200名学生进行调查,以了解全校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请你用机械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等方法分别抽取样本。

五、撰写调查报告

请按照你实际开展的调查活动与分析结果完成一份调查报告,要求结构完整,题目自拟。

(字数不少于1000字)(30分)

《社会调查方法》试题(二)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A.B.D 3. C 4. A 5. A.B.C 6.C 7.A.B 8.A 9. B 10.A.C.D

二、名词解释

1.所谓应用性课题,是指那些侧重于了解、描述和探讨某种社会现实问题或者针对某类具体社会现象的课题。这类课题的关注点通常比较集中地体现在迅速了解现实状况,分析现象或社会问题形成的原因,并力图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供政策建议,以帮助解决社会问题,帮助制定社会政策,以及帮助评估社会后果等。概括地说,这类课题侧重于通过调查来解决实际问题。

2.离散趋势分析指的是用一个特别的数值来反映一组数据相互之间的离散程度。它与集中趋势分析一起,分别从两个不同的侧面描述和揭示一组数据的分布情况,共同反映出资料分布的全面特征。同时,它还对相应的集中量数(如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代表性作出补充说明。

3. 统计值:也称为样本值,它是关于样本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者说是样本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

4. 操作化:所谓操作化,就是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或者说,是对那些抽象层次较高的概念进行具体测量时所采用的程序、步骤、方法、手段的详细说明。

5.交互分类:就是将调查所得的一组数据按照两个不同的变量进行综合的分类。

三、计算题

①工人收入的平均数:(2分)

②工人收入的标准差:(3分,公式、代入数据、结果各1分)

③工人收入的离散系数:(2分)

④教师收入的平均数:(2分)

⑤教师收入的标准差:(3分,公式、代入数据、结果各1分)

⑥教师收入的离散系数:(2分)

⑦比较工人收入与教师收入的离散系数:(1分)

因为25.31%>20.83%,所以工人相互之间收入的差别比教师间收入差别大。

四、综合题

1. 机械抽样:(5分)

a、 将4000名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如学号)排列起来;

b、 计算抽样距离,K=N/n=4000/200=20;

c、 在头K个个体中,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个体,设其所在位置的序号为R;

d、 自R开始,每隔K个个体抽取有个个体,即陆续抽取的个体所在位置序号分别为R,R+K,R+2K,……,K+(n-1)K。直到抽够200名为止。

2. 分层抽样:(5分)

就是先将总体依照某一种或几种特性分为几个子总体,每个子总体称为一层,然后从每一层中随机抽取一个子样本,将这些子样本合在一起即为总体的样本。

具体抽样方案从略。

3. 整群抽样:(5分)

就是将总体按照某种标准划分为一些子群体,每个子群体作为一个抽样单位,用随机的办法从中抽取若干子群,将抽出的子群体中所有个体合在一起作为总体的样本。

具体抽样方案从略。

五、撰写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从略。

D. 理想中的"法治社会"是一幅怎样的图景

有法可依,执法来必严,违法自必究。各种行为以法律为准绳。

就是执法、司法机关在办案时,要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结合事实,正确适用法律,以保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要求。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要查清事实;二是要结合事实正确适用法律。 首先是事实。这个事实是什么事实?就是事情的本来面目,是事情的真实情况。 再说法律。在查清事实后,或者说在现有的证据能够证明的事实基础上,正确适用法律,有什么样的事实,就相应地适用什么法律条款。就象定罪量刑一样,首先是定罪,其次是量刑。相对查清事实来说,适用法律这一环节看似应该简单一些。如同法律规范在逻辑上包括假定、处理、制裁三部分,假定条件已定,怎么处理自然也就直接照套就可以了。如果事实已定,适用法律错误,应该是属于业务素质差,或者是明知故犯。 因此,“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证明事实是关键,正确适用法律是结果,二者不可偏废。

E. 图示法理解原始社会的瓦解

原始社会瓦解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版,出现了私权有制,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使氏族成员之间出现了贫富分化,交换的发展加剧了贫富分化,贫富分化打破了氏族成员之间的平等关系,原始社会也就随之逐步瓦解。可见,生产力的发展是引起生产关系以至整个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F. 社会与法远在身边如果举报司法不公,一截图中的人物姓名用遮挡住吗是否有侵权这个说法

朋友你好,首先要搞清楚的一点是这个曝光的人和事都是真实的,没有虚假信息的,还有就是你发的信息是否可以论证的,比如说你曝光的事,人家不承认反过来说你污蔑他,这样一来你就被动了,就是一句话,说出来的话要讲证据,有证据你就发,公开说说出来,人和事,那么就没有事的,你看网上崔永元实名举报,他都曝光出来了,人家死不承认,但是崔永元手里有证据证明啊!他就不怕,开始好多人说不可能的,死不承认!后面调查出来后就藏不住了,所以说证据很重要,不要到时候你曝光了,拿不出手的证据,你还要被反咬一口的后果!

G. 社会关系图制作方法

你可以参考一下
雅各布·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社会测量法是莫雷诺于1934年提出的一种研究方法。它主要用于研究团体内(特别是小团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和人际相互作用的模式。这实际上就是你说的社会关系图。

H. 欧拉图表示概念关系 A干部 b党员干部c高级干部 A法学B社会学科C语言学D科学 A概念B思维C单独概念d判断

干部包括党员干部和高级干部,党员干部和高级干部是交叉关系
科学包括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包括法学和语言学,法学和语言学并无交叉,属于全异关系
判断包括概念和思维,概念包括单独概念

I. 求社会保险法 宣传图片。一共只有10分,送上了

美国

1929年10月24日,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黑色的星期四”。在此之前的 1929 年夏天,美国还是一片歌舞升平,夏季的三个月中,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股票由 268 上升到391,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上升到258,人们见面时不谈别的,只谈股票,直至9月份,美国财政部长还信誓旦旦地向公众保证:“这一繁荣的景象还将继续下去”。但是,10月24日这一天,美国金融界崩溃了,股票一夜之间由5000多亿美元的顶巅跌入深渊,使5000多亿美元的资产,一夜间,化为乌有,价格下跌之快,连股票行情自动显示器都跟不上趟,股票市场的大崩溃导致了持续四年的经济大萧条,从此,美国经济陷入了经济危机的泥淖,以往蒸蒸日上的美国社会逐步被存货山积、工人失业、商店关门的凄凉景象所代替。 86000 家企业破产,5500 家银行倒闭,全国金融界陷入窒息状态,千百万美国人多年的辛苦积蓄付诸东流,GNP 由危机爆发时的 1044亿美元急降至 1933 年的742亿美元,失业人数由不足 150 万猛升到 1700 万以上,占整个劳动大军的四分之一还多,整体经济水平倒退至 1913 年。农产品价值降到最低点,农民将牛奶倒入大海,把粮食、棉花当众焚毁的现象屡见不鲜。

富兰克林·罗斯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取代了焦头烂额的胡佛,当选为美国第 32 届总统。他针对当时的实际,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机的政策措施,历史上被称为“新政”, 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三R”来概括 , 即复兴 (Recover) 、 救济 (Relief) 、改革 (Reform) 。由于大萧条是由疯狂投机活动引起的金融危机而触发的。罗斯福总统的新政也先从整顿金融入手。在被称为“百日新政” (1933年 3月9日至6月16日 ) 期间制订的15 项重要立法中 , 有关金融的法律占 1/3 。罗斯福于1933年3月4日宣誓就任总统时,全国几乎没有一家银行营业,支票在华盛顿已无法兑现。在罗斯福的要求下,3 月 9 日,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决定对银行采取个别审查颁发许可证制度,对有偿付能力的银行 , 允许尽快复业。从 3 月 13日至15 日,已有 14771 家银行领到执照重新开业,与 1929 年危机爆发前的,25568 家相比,淘汰了10797 家。罗斯福采取的整顿金融的非常措施,对收拾残局、稳定人心起了巨大的作用。公众舆论评价,这个行动犹 如“黑沉沉的天空出现的一道闪电”。罗斯福在整顿银行的同时,还采取了加强美国对外经济地位的行动。从 1933 年 3月10 日宣布停止黄金出口开始,采取一个接一个的重大措施:4月5日,宣布禁止私人储存黄金和黄金证券 , 美钞停止兑换黄金 ;4月19日 , 禁止黄金出口,放弃金本位; 6 月 5 日,公私债务废除以黄金偿付; 1934 年1月10日,宣布发行以国家有价证券为担保的 30 亿美元纸币 , 并使美元贬值 40.94% 。通过美元贬值,加强了美国商品对外的竞争能力。这些措施 , 对稳定局势 , 疏导经济生活的血液循环,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在“百日新政”期间,罗斯福在解决银行问题的同时,还竭力促使议会先后通过了《农业调整法》和《全国工业复兴法》,这两个法 律成了整个新政的左膀右臂。罗斯福要求资本家们遵守“公平竞争”的规则,订出各企业生产的规模、价格、销售范围;给工人们订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规定(原工人每周工作55个小时,工资一共只有60美分,调整后标准:工人每周工作40小时,最低周工资12美分),从而限制了垄断,减少和缓和了紧张的阶级矛盾。在得到大企业的勉强支持后,罗斯福随之又尽力争取中小企业主的支持。他说大企业接受工业复兴法固然重要,“而产生丰硕成 果的领域还在于小雇主们 , 他们的贡献将是为 1 至 10 人提供新的就业机会。这些小雇主实际上是国家骨干中极重要的部分,而我们的计划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中小企业的发展,为美国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复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新政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救济工作。 1933 年 5 月,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将各种救济款物迅速拨往各州,第二年又把单纯救济改为“以工代赈”,给失业者提供从事公共事业的机会,维护了失业者的自力更生精神和自尊心。罗斯福执政初期,全国 1700 多万失业人员及其亲属维持生计全靠州政府、市政府及私人慈善事业的帮助和施舍。但这部分财源相对于如此庞大的失业大军,无异于杯水车薪。解决这一复杂的社会问题,只有联邦政府才能办到。罗斯福新政的第一项措施,就是促请国会通过的民间资源保护队计划。该计划专门吸收年龄在 18 岁到 25 岁,身强力壮而失业率偏高的青年人,从事植树护林、防治水患、水土保持、道路建筑、开辟森林防火线和设置森林望塔,第一批招募了 25 万人,在遍及各州的 1500 个营地劳动。到美国参战前,先后有 200 多万青年在这个机构中工作过,他们开辟了 740 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平均每人每期干 9 个月,月 工资中拿出绝大部分作赡家费,这样在整个社会扩大了救济面和相应的购买力。对于千千万万依赖州、市养活的人们,罗斯福还敦促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救济机构,合理划分联邦政府和各州 之间的使用比例,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地方政府用来直接救济贫民和失业者。新政期间,全美国设有名目繁多的工赈机关,综合起来可分成两大系统:以从事长期目标的工程计划为主的公共工程署 ( 政府先后拨额 40 多亿美元 ) 和民用工程署 ( 投资近 10 亿美元 ) ,后者在全国范围内兴建了18万个小型工程项目,包括校舍、桥梁、堤坎、下水道系统及邮局和行政机关等公共建筑物 , 先后吸引了 400 万人工作,为广大非熟练失业工人找到了用武之地。后来又继续建立了几个新的工赈机构。其中最著名的是国会拨款 50 亿美元兴办的工程兴办署和专门针对青年人的全国青年总署,二者总计雇佣人员达 2300 万,占全国劳动力的一半以上。到二战前夕,联邦政府支出的种种工程费用及数目较小的直接救济费用达 180 亿美元,美国政府藉此修筑了近 1000 座飞机场、12000 多个运动场、800 多座校舍与医院,不仅为工匠、非熟练工人和建筑业是创造了就业机会,还给成千上万的失业艺术家提供了形形色色的工作,是迄今为止美国政府承担执行的最宏大、最成功的救济计。这一笔钱经过工人的口袋、通过不同渠道和消费,又回到了资本家手中,成为以政府投资刺激私人消费和个人投资的“引动水”。

从1935 年开始的第二期“新政”,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着重通过社会保险法案、全国劳工关系法案、公用事业法案等法规,以立法的形式巩固新政成果。罗斯福认为,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青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社会保险应该负责“从摇篮到坟墓”整个一生。为此,制定了《社会保险法》,法律规定,凡年满 65 岁退休的工资劳动者,根据不同的工资水平,每月可得 10 至 85 美元的养老金。关于失业保险,罗斯福解释说:“它不仅有助于个人避免在今后被解雇时去依靠救济,而且通过维持购买力还将缓解一下经济困难的冲击。”保险金的来源 , 一半是由在职工人和雇主各交付相当工人工资 1 %的保险费,另一半则由联邦政府拨付。这个社会保险法,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强烈愿望,受到美国绝大多数人的欢迎和赞许。

1937 年5月24日 , 罗斯福向国会提交了受到广泛注意的关于最低工资最高工时立法的咨文。咨文承认“我国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绝大多数从事农业或工业,吃不好,穿不好,住不好”。“我们必须铭记我们的目标是要改善而不是降低那些现在营养不良、穿得不好、住得很糟的那些人的生活水平。我们知道,当我们工人的一大部分还没有 就业的时候,超时工作和低水平的工资是不能提高国民收入的。”由国会没有对法案采取行动, 1937 年 10 月 12 日,罗斯福再次提出,直到 1938 年 6 月 14 日通过。这就是《公平劳动标准法》 ( 又称《工资工时法》 ) ,它的主要条款包括每周 40 小时工时,每小时 40 分最低工资;禁止使用 16 岁以下童工,在危险性工业中禁止使用 18 岁以下工人。关 于最低工资的规定,随着经济的发展,日后陆续有所调整。这些社会立法,虽属社会改良的范畴,但对广大人民特别是工资劳动者甚有好处。为了解决社会保险制度的联邦经费来源问题,罗斯福破天荒地实行了一种按收入和资产的多寡而征收的累进税。对 5 万美元纯收入和 4 万美元遗产征收 31 %, 500 万美元以上的遗产可征收 75 %;公司税过去一律是 13.75 %,根据 1935 年税法,公司收入在 5 万美元以下的税率降为 12.5 %, 5万美元以上者增加为 15 %。

到 1939 年,罗斯福总统实施的新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新政几乎涉及美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多数措施是针对美国摆脱危机,最大限度减轻危机后果的具体考虑,还有一些则是从资本主义长远发展目标出发的远景规划,它的直接效果是使美国避免了经济大崩溃,有助于美国走出危机。从 1935 年开始,美国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稳步回升,国民生产总值从 1933 年的 742 亿美元又增至1939年的 2049 亿美元,失业人数从 1700 万下降至 800 万 , 恢复了国民对国家制度的信心,摆脱了法西斯主义对民主制度的威胁,使危机中的美国避免出现激烈的社会动荡,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二战以后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

德国

内外政策:
政治上:实行一党独裁专政,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共产党,迫害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
经济上:国民经济军事化
文化上:控制文化教育,钳制思想
军事上:废凡尔赛和约,扩军备战
外交上:退出国联;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不设防区
(1)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原因:①根本原因:经济危机引起社会动荡,垄断资产阶级希望建立独裁政权。②直接原因:纳粹党打着社会主义民族主义的招牌,进行欺骗宣传。
建立: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总理,欧洲社会策源地形成。

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德国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相同点:
在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政府的权利
不同点:
美国罗斯福新政通过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克服了经济危机,保留了民主传统;
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实行独裁统治,破坏了资产阶级的议会民主
另外,虚机团上产品团购,超级便宜

J. 理想中的"法治社会"是一幅怎样的图景

法治社会,应该是一个公平正义、公正的社会,法律至高无上,其尊严和权威不容践踏与挑战;其次内,全社会、全体公民自觉容维护法律尊严,法治思想与观念不断提高,成为法治社会的合格公民;再次,法治社会,应是充满正义、希望的社会,假恶丑现象越来越少,什么假冒伪劣商品,等等,不再危害社会,人民生命健康得到保护。

热点内容
中级会计师经济法目录6 发布:2024-11-17 22:37:33 浏览:943
农村分单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4-11-17 22:04:46 浏览:941
交大经济法第四次作业 发布:2024-11-17 21:12:11 浏览:748
实体法学派 发布:2024-11-17 20:45:53 浏览:462
安徽律师培训 发布:2024-11-17 18:53:19 浏览:779
鞍山法院在哪里 发布:2024-11-17 17:58:50 浏览:25
国际经济法的关系 发布:2024-11-17 17:41:28 浏览:580
泗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联系方式 发布:2024-11-17 17:29:13 浏览:726
数理法学 发布:2024-11-17 17:24:24 浏览:43
知名合同法的案例 发布:2024-11-17 17:05:49 浏览: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