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关于劳动合同法的案例

关于劳动合同法的案例

发布时间: 2020-12-20 16:37:32

① 案例分析 关于劳动合同法

印刷厂违反劳动法律的行为有:
1、与小刘签订为期1年的劳动合同却约定试用期为3个月(正确的做法是试用期约定为1个月)。法律依据如下:
《劳动合同法》
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2、公司向小刘发辞退通知,告知小刘辞退的原因为试用期工作表现不出色。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公司辞退小刘的理由不满足以上情形,因此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3、在小刘离开公司时,只结算半个月的工资给他,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提前三十天通知小刘或支付1个月的替代通知金。另外,还应当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

小刘可以控诉主张以下权利:
1、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1个月工资。
2、要求公司支付替代通知金:1个月工资。

② 劳动合同法的案例

.违法行为有:
1)工人入厂时需交身份证抵押,并向公司 、交抵押金1000元
第九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2)合同期限三年其中试用期为一年
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3)在履行合同过程中,若发现不能胜任工作者企业可随时解除 劳动合同。
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4)在合同期内,劳动者患病或负伤在三个月内不能治愈者的,女职工因怀孕、生育不能正常工作者的,企业可随时终止劳动合同
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根据相关规定)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第四十二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两个问题一起回答了

③ 关于劳动合同法的案例分析。

答案来自:山东岛城律师事务所诉讼与仲裁法团队负责人陈卓 律师

根据《劳动版合同法》第26条规定,以权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李某利用假学历证书骗取公司信任,双方签订的是无效劳动合同。据此,上述公司有权对此劳动合同实施撤销,李某不但没有权利要求得到只有解除合同才可能有的经济补偿金和代通知金,而且如果李某给公司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公司有权要求赔偿。

④ 劳动合同法案例

很遗憾,根据《劳动合同法》,你的情况不属于可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条件:回
条件一,劳动答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你要到1012年的11月才满10年;
条件二,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没有严重违法劳动纪律等;并且连续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次数,自2008年1月1日续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开始计算。即你2009年8月签订了2年劳动合同,才计算1次。
因此不能享受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单位可以在期满不与你签订劳动合同。

⑤ 有关《劳动合同法》的案例

岳某有权要求单位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法律依据是《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⑥ 关于劳动合同法的一个案例分析

这个是题吧,我谈谈看法,不一定准确。
如你所述,我会支持张某的请求。公司有三点违法:1,规回章制度违法,末位淘汰制想法是好的,但没有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可是提前30日通知解除劳动合同。
1、末位不一定不胜任工作,末位淘汰无法律依据。
2、限期调离侵权,如果末位淘汰无法可依,限期调离就是侵犯了劳动者的劳动权利。
3、如果公司终止张某劳动合同更是错上加错。张某与单位签订的是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终止劳动合同条件出现时才能终止劳动合同,现在末位淘汰依据的只有劳动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如果张某确实也是不胜任工作,在培训或调岗后,仍不能胜任工作,也应当适用解除,不能终止合同。
关于末位淘汰制,做为激励机制是可以理解的,但无论如何,要依法制定,不但要制定程序合法,还要有法可依。如答果末位淘汰制在制定中,加上不胜任工作情形,和不胜任工作培训或调岗等教育过程,就会在法律保护下去推行,才能收到真正的激励效果。

热点内容
中级会计师经济法目录6 发布:2024-11-17 22:37:33 浏览:943
农村分单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4-11-17 22:04:46 浏览:941
交大经济法第四次作业 发布:2024-11-17 21:12:11 浏览:748
实体法学派 发布:2024-11-17 20:45:53 浏览:462
安徽律师培训 发布:2024-11-17 18:53:19 浏览:779
鞍山法院在哪里 发布:2024-11-17 17:58:50 浏览:25
国际经济法的关系 发布:2024-11-17 17:41:28 浏览:580
泗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联系方式 发布:2024-11-17 17:29:13 浏览:726
数理法学 发布:2024-11-17 17:24:24 浏览:43
知名合同法的案例 发布:2024-11-17 17:05:49 浏览: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