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承包合同法
Ⅰ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问题
如果你在承包期内,主动放弃承包的土地,后村集体又将该土地承包给他人耕种专,现属在你想继续承包是不允许的。
《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九条 承包期内,承包方可以自愿将承包地交回发包方。承包方自愿交回承包地的,应当提前半年以书面形式通知发包方。承包方在承包期内交回承包地的,在承包期内不得再要求承包土地。
Ⅱ 1、下列哪部法属于农业法律体系的() A.《宪法》B.《合同法》C.《土地管》
下列哪部法属于农业法律体系的(C. 土地管理法)。供参考。
Ⅲ 关于农业法的土地制度 农业合同的几个问题
农业承包合同和普通民事合同的区别及联系
1。农业承包合同是公民和国家之间的合同普通民事合同双方都是普通公民或者法人
2。农业承包合同签订后就会产生物权的自动转移,但是其他的合同必须在履行后才产生物权的转移。
举例说明依照法律规定处理农民土地承包侵权案件的困境
http://www.civillaw.com.cn/qqf/weizhang.asp?id=40424参考这里的案例分析和总结。
讨论我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西方国家土地私有制的区别及优势
我国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不存在完全的土地市场化和土地私有制,但存在土地所有权集体所有制,当国家始终如一地严格控制集体的土地所有权时,土地私有化受到限制,一般不容易发生全国性的土地私有化,但变相的、隐蔽土地私有制仍然是客观存在的。
这种模式,是优于土地私有化和准土地私有化,但是劣于土地所有权国有化、一元化。就是说,他仍然不是人类社会最标准的土地管理制度。土地所有权集体所有制,掩盖了土地所有权私有制的一面,是通过化大公(国家的专属土地所有权)为小公(集体的土地所有权),然后,通过化小公(集体的土地所有权)为私有(私人的土地所有权)的逐级演变为局部的土地私有化。集体组织私卖、私占和私分土地、私自开发、私自合作开发农村或城市郊区的土地为建设用地,就是一种局部形式的土地私有化。由此可见,这一种模式,也不能克服土地私有化的弊端,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助长土地私有化。
土地私有制弊端
1土地所有权为完全的土地市场化和私有制,就会直接导致土地私有化,例如西方国家土地所有权私有化那样:土地所有权人可以随意出租和出卖、炒卖土地,将无产者沦为他们奴役、剥削和压迫的工具。
2不存在完全的土地市场化和土地私有制,但存在土地所有权集体所有制,当集体的土地所有权变为泛私有制的工具时,土地私有化可以局部的形式存在,同时可以为全国的土地私有化开启门路。
Ⅳ 为什么农业承包合同纠纷的仲裁不适用于《仲裁法》
因为2010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生效实施,相对《仲裁法》而言,属于特别法。又是专门针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而立法的。
Ⅳ 劳动争议仲裁和农业承包合同纠纷仲裁不受仲裁法的调整是什么意思
因为有专门法,所以劳动争议仲裁不受仲裁法的调整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农业承包合同纠纷仲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
属于民法范畴
Ⅶ 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业承包合同纠纷仲裁不适用仲裁法适用什么
农业抄承包合同纠纷仲裁不适用袭《仲裁法》,适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相关法律及规定:
1.《仲裁法》第77条规定: 劳动争议和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业承包合同纠纷的仲裁,另行规定。
2.农业承包合同纠纷仲裁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该法第二条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和仲裁,适用本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包括以下6个方面的内容:
(一)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发生的纠纷;
(二)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流转发生的纠纷;
(三)因收回、调整承包地发生的纠纷;
(四)因确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的纠纷;
(五)因侵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的纠纷;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
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农业承包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法释(1999)15号第十三条是否废止
新法出台,旧法自动废止。
Ⅸ 农业承包合同的行政法规
国家规定的行政管理机构按照国家的授权范围,根据法律、政策的要求,运用指导、组织、监督检查等行政手段,促使农业承包合同当事人依法签订、履行、变更、解除农业承包合同和承担违约责任,制止和查处利用农业承包合同的违法活动,称为农业承包合同管理。由于农业承包合同数量多达3亿份以上,而且季节性强,情况复杂,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部门已被授权为农业承包合同主管机关。
管理机关的主要职责
①宣传普及有关法律、政策。
②指导农业承包合同的签订。
③负责农业承包合同的签证,管理合同档案。
④指导合同的变更、解除。
⑤监督农业承包合同的履行。
⑥农业承包合同仲裁委员会负责农业承包合同纠纷案件的调解或仲裁。
仲裁
农业承包合同管理机关处理合同纠纷案件,应当在查清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先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进行仲裁。
合同发生纠纷后,协商不成,调解也不能达成协议,根据当事人一方的申请,由承包合同管理机关裁决处理。裁决后,由合同管理机关写出仲裁决定书。当事人对仲裁不服的,可在接到仲裁决定书之日起30天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者,仲裁决定书即生效。这种方法,既不同于调解,也不同于法院的判决,它是对合同纠纷进行法律性质解决的一种行政措施。既有自愿的一面,也有强制的一面。农业承包合同仲裁遵循以下原则:
a.坚持先调解、后仲裁的原则。
b.坚持以事实为依据,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c.坚持当事人双方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
调解
合同发生纠纷后,双方当事人不能或难以自行协商解决的,合同管理部门可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通过说服教育的办法,使双方当事人明辨是非,消除分歧,自愿达成新的协议,这种方法不经仲裁,不经审判,不用强制,是在自愿的基础上解决纠纷,符合广大农民的愿望,也是目前解决大部分农业承包合同纠纷的主要手段。
在调解时,遵循以下原则:
a.自愿原则。调解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进行,任何一方不同意调解,不能强迫调解。调解时,双方充分发表意见、充分协商,在双方互相谅解的情况下使纠纷得到解决。
b.合法原则。农业承包合同依法成立,就具有法律约束力。因此,调解承包合同纠纷不得违背法律、法规、政策,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并且要依法达成调解协议
无效合同
订立农业承包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无效合同:
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
②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他人利益的。
③违反农业集体经济组织章程、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者成员代表大会决议的。
④发包方无权发包的。
⑤滥用权力或者采取欺诈、胁迫等不正当手段订立的。无效农业承包合同由农业承包合同管理机关和人民法院确认。无效合同从订立时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农业承包合同被确认无效后:
①尚未开始履行的,不得履行,发包方依据无效合同预先取得的承包金或者集体提留,应当退给承包方。承包方依据无效合同占有、使用的承包物,应当退给发包方。
②正在履行的,按照有利生产、减少损失的原则,由无效合同的确认机关确定停止履行的时间。确认合同部分无效的,如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合同双方,一方有过错,应当赔偿对方遭受的经济损失;双方都有过错,则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