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失公平的合同法
1. 显失公平合同的构成要件
法律分析:显失公平合同的构成要件如下:一、在订立合同时,订约双方的权利义务明显不对等,利益严重失衡。二、获利方主观上存在恶意。也就是在订立合同时获利方具有利用优势或利用对方轻率、无经验等而与对方订立显失公平合同的故意。三、受损方不具备充分自觉和真实自愿。四、获利方具有明显的优势或者另一方无经验、缺乏判断力,或草率行事。对于显失公平的合同当事人是可以申请撤销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2. 合同法显失公平的行为有哪些
显失公平合同构成要件主要包括:1、主观要件。当事人之间在订立合同时,一方主观上具有利用优势或利用对方轻率、无经验等而与对方订立显失公平合同的故意的心态;2、客观要件。客观上存在当事人在给付与对待给付之间失衡或造成利益不平衡的情形。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3. 显失公平合同是什么意思其构成要件都有哪些
显失公平的合同的构成要件
(1)在适用条件上,须为有偿合同,特别是双务合同。而对于无偿合同,因不存在对价问题,故自然就不存在显失公平问题。
(2)在合同内容上,须明显违背公平原则。显失公平的合同一方当事人获以暴利,而另一方严重受损。
(3)在主观原因上,须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者利用对方没有经验。所谓利用优势,是指一方利用其经济上的优势地位,而使对方难以拒绝对其明显不利的合同条件。所谓无经验,是指欠缺一般的生活经验或交易经验。
(4)在发生时间上,须为订立合同之时。
合同显失公平怎么办
如果合同确实显失公平,可以依据《合同法》以下条款行使撤销权。
在可撤销合同中,意思表示不真实的一方当事人可以通知对方解除合同,如果对方对撤销合同有异议,撤销权人需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合同,诉讼时只能以另一方当事人为被告。在合同的保全中,因撤销权的行使,使债务人与第三人的法律行为发生自始无效的效力,对第三人的影响颇大,为慎重起见,合同法特别规定撤销权的行使应由债权人以自己的名义并以诉讼形式进行。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24、25条的规定,债权人依照合同法第74条的规定提起撤销权诉讼的只以债务人为被告,受益人或受让人为诉讼第三人;两个或两个以上债权人以同一债务人为被告,就同一标的提起诉讼的,可以合并审理。由此可见,债权人为数人时,各债权人可以单独行使撤销权,也可以共同行使。
虽然撤销权人都必须在规定的期间内行使撤销权,但具体期限有所不同。在可撤销合同中,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在合同保全中,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但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我国《合同法》第54条中,就显示公平合同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任何一方当事人此时都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显失公平合同。不过也要注意,如果当事人仅仅是申请变更合同的话,那么人民法院和仲裁机构就不能撤销该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