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民国婚姻法是一夫一妻吗

民国婚姻法是一夫一妻吗

发布时间: 2022-06-05 10:53:00

㈠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一夫一妻制,民国的姨太太们结局如何

她们的结局非常的惨,有很多姨太太都被送回到了原来出生的地方,也有些人又找到了一个新的丈夫。

㈡ 在中国30年代的时候娶两个老婆合法吗

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实际上挺复杂
你所说的30年代是指上世纪吧
按照习惯法,当时娶俩个老婆当然是合法的

中华民国的婚姻法虽然也承认一夫一妻制,但同时肯定了妾的地位和权利,娶俩个老婆很显然也是合法的

1931年11月26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有关婚姻条例的决议,同年12月1日,颁行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后又加以修改,于1934年4月8日颁行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明确规定,实行一夫一妻制,禁止一夫多妻。所以,在苏区,娶俩个老婆是违法的。

㈢ 中国真正实行一夫一妻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到中华民国时,一夫一妻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但最后确定一夫一妻制还是在1949之后.
一夫一妻制又称“个体婚制”或“单偶婚制”,是由一男一女结成稳定的配偶关系的婚姻家庭形式。它是在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一夫一妻制的形成,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从单纯的收集自然界的产品,到利用自然条件来增加产品和主动进行创造性的生产,逐渐产生了社会分工。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两个结果:一个结果是物质资料的不断丰富,使生活资料出现剩余,一些人占有或支配较多的财产,人们的社会地位出现了差别。另一个结果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变化,男子在生产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女子逐渐下降为附属劳动力,这就引起了两性关系的变化。男子地位提高了,便希望由他们来支配财产,并使自己的后代继承这种“权利”。要使这一意图付诸实现,按照恩格斯的说法,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必须废除“母权制”;二是“生育确凿无疑的出自一定父亲的子女”。也就是需要建立以男子为中心的,配偶关系稳定的婚姻制度。
由对偶婚制向一夫一妻制的过渡,存在着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从总的发展来看,大体有这样几个阶段:
第一是父系血统的确认。也就是男子要求认定确实是出自于本人的子女。从人类学和民族学的资料看,确认父系血统表现为很多有趣的形式。比如我国永宁纳西族的“认子”仪式,在男子确认女方所生子女是自己的后代以后,于女子生产满月时,携带礼物到女方家族探视。女方家族要举行一个仪式,将这种关系公开化。再比如在美洲、欧洲和亚洲许多民族中存在过“产翁制”,也就是女人生育,男人“坐月子”,男子用这种形式表示他是子女的生父。
第二是居住地的改变。也就是由原来的“男从女居”改为“女从男居”,{通俗地说就是由男子“嫁”出去,改变为把女子“娶”回来。从有关资料看这种改变是相当不容易的。有些民族采取了比较缓和的形式,比如中国若干民族保留有“两头走”的习俗,实际上是一种在双方家庭的轮流居住;久而久之过渡到只在男方家庭居住。而许多民族采用了激烈的手段,这就是“抢劫婚”。男方氏族纠集一批人抢回外氏族的女子,强迫与本氏族的某一个男子成婚。我国古代重要文献《易经》有好几处生动地描述了抢婚的情况,比如“屯卦”里讲到,一队全副武装的男子,骑在马上来往飞奔,寻找到女子后强抢回家,被抢的女子在马上拼命呼救,一片凄惨的景象。
第三是买卖婚的发生。从根本上说,个体婚制的产生和确立,不再是由于自然选择规律的作用,而是身份关系和财产关系发展的结果,即这种演进的基础不再是自然条件而是社会和经济条件。一方面,随着物质财富的增加,人们的财产观念不断加强,物质利益成为影响社会生活,包括婚姻关系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由于财产的支配权逐步由男子掌握,他们也就利用这种权利来巩固自己的地位,用财产交换、占有女性,自然也用这种优势来奴役女性。
总而言之,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一夫一妻制的产生,按照恩格斯所说,形成一夫一妻制的直接原因是财产继承关系的需要。财富的占有者和支配者要求由他们的子女来继承他们掌握的财富,这就需要确凿无疑的血缘关系。,确认这种血缘关系,自然要求配偶身份的明确化、固定化,尤其是妻子必须确定和专一。
可见,一夫一妻制的产生具有三个重要的特点:第一,正如恩格斯所说:它“决不是作为男女之间的和好而出现的,……恰恰相反,它是作为女性被男性奴役,作为整个史前时代所未有的两性冲突的宣告而出现的”。所以,最初的一夫一妻制是建立在丈夫的统治之上的一夫一妻制。第二,一夫一妻制与原始婚姻关系不同,它已经不能由双方任意解除了;而且,由于它在产生之初就是对女方而言的一夫一妻制,解除这种关系的权利操纵在男方手中。第三,从发生来看,个体婚制是与身份和财产的继承制度极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一夫一妻源于财产继承的需要,而财产继承制度又巩固了一夫一妻制。
正如恩格斯所说:“个体婚制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进步,但同时它和奴隶制和私有财富一起,却开辟了一个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相对的退步,一些人的幸福和发展是通过另一些人的痛苦和受压抑而实现的。个体婚制是文明社会的细胞形态,根据这种形态,我们可以研究文明社会内部充分发展着的对立和矛盾的本来性质。

㈣ 民国时一夫多妻依然盛行,建国废除这项制度后,那些姨太太都去哪了

在封建社会长期采取一夫一妻多妾制,民国时期也存在姨太太问题,那么问题来了,建国后采取的是一夫一妻制,历史上遗留的姨太太该怎么办?她们最后都怎么处理的?她们去哪里了?

其实,对于这些历史遗留问题,并没有强制要求,而是给予了姨太太自己充分的选择权,她们有的选择了离婚,有的选择了继续留在原家庭。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

另外,有些妇女从旧社会走过来,自己并没有太大的生活能力,而且已经适应了原来的家庭,她们自己可能并不愿离开。

对于这些历史遗留的姨太太问题,法律并没有强行要求她们离开,而是给予弱势一方的姨太太们自主选择的权力,她们如果想继续留在原家庭,也可以继续保持原有的生活;她们如果想离婚,可以离开原来家庭,丈夫必须同意她们离开。

所以,在新中国成立后,除了大多数受压迫成为姨太太的人选择了离婚,也有少量因为感情或经济原因留在原家庭的姨太太。

㈤ 民国实行一夫一妻制吗

确切讲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对家境稍稍殷实点的而言纳妾是常有的事。

㈥ 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一夫一妻制度

古代中国大体也是一夫一妻制度。1912年,即中华民国的元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明文规定实行一夫一妻制,1950年5月1日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同样实行一夫一妻制。

一夫一妻制(monogamy)亦称“单偶婚”、“个体婚”是文明世界的体现。一男一女结为夫妻的婚姻形式。与之相对是polygamist (一夫多妻,一妻多夫)。

“一夫一妻制度”,指一个男人只能和唯一的一个女人进行结婚和性爱。现今的许多非洲国家和一些亚洲国家(如泰国)都实行一夫多妻制。一夫多妻制至今仍是个饱受争议的话题。

特点:

由群婚、走婚发展而来是文明世界的体现。欧洲自从古代开始就在法律上规定了严格的一夫一妻制。从古代的希腊、罗马到中世纪欧洲,再到近代和现代,都是这样的。从传说中的罗马建城直到西罗马帝国灭亡,罗马人都是古代世界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的范例。

古代罗马的法学家莫德斯丁即称,“婚姻是一夫一妻的终身结合,神事和人事的共同关系”。即便贵为罗马皇帝或欧洲国王,也不能够违反一夫一妻制度。欧洲的帝王基本没有妻妾成群,嫔妃如云。他们只能有一个配偶,同普通百姓一般。

(6)民国婚姻法是一夫一妻吗扩展阅读:

来源

1、世界起源

“一夫一妻制度”,最早出现在古代的埃及和古代的欧洲。

严格意义上的一夫一妻制从对偶婚发展而来,产生于欧洲,它的确立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并适应于整个欧洲历史。确立这种婚姻形式,主要由于私有制的发展,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里,男子掌握经济大权,女子处于从属地位。父亲的财产只能由出自父亲的子女继承,因此作为妻子必须严格保持贞操和对丈夫绝对服从。

2、古代中国

古代的中国是“一夫一妻制度”。因为小妾和情妇不属于妻,所以古代中国也不是“一夫多妻制度”。

古代的中国有正房、偏房的区别,中国属于一夫一妻制。

中国人给妻室们配以不同的头衔,显示的是一种等级制度。比如古代有“三妻四妾”的说法,所谓“三妻四妾”,就是“一发妻二平妻四偏妾”。发妻持家,平妻在旁辅佐,偏妾则要尽心伺候夫君与三房夫人。

3、中国法律

1912年,即中华民国的元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明文规定实行一夫一妻制,1950年5月1日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正式确立一夫一妻制。

古代中国也是一夫一妻制度。中国1950年正式确立一夫一妻制度。

只有不知道历史的中国人,才会认为古代中国是一夫多妻。古代中国是一夫一妻。

㈦ 民国实行一夫一妻制吗

民国允许一夫多妻(妾)。我见过几个现在60多岁的人是二妈生的。 我们在反映民国时期生活的电影、电视剧中也能常看见姨太这样的角色。

㈧ 中华民国的时候是一夫多妻制度吗

中国一夫一妻多妾制始于黄帝尧舜,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一夫多内妻制主要在帝王、诸容侯、 御大夫中实行,在有些民族中也成习俗,实行多妻制除为了满足男子性欲、生育子女增加劳力以外,也为了提高社会地位。

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夫多妻制一 直存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体现为地主阶级的妻、妾并存。这一制度,是多配偶制的通常形式,一个男人可以同时与多位女人结婚,或一个已婚男人同时与多位女人结婚。

相反的形式是:一位女人同时拥有多位丈夫,即:一妻多夫制,一妻多夫制主要存在于原始社会,故而出现了“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现象。

㈨ 民国时婚姻法规定可以一夫多妻吗

民国时期,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女权被提出,提倡男女平等内,“一夫一妻制”容才真正实行起来,并被写进了“婚姻法”。这是中国婚姻制度的一大进步,许多民国男人都认真地遵守、执行了,如孙中山、蒋介石当年都是这样,他们都只有一个老婆。但当时处于军阀混战,政令没有得到真正的统一,“一夫一妻制”也没有真正、完全、有效的推行与实行。

热点内容
丁秀洪没有法律责任 发布:2025-04-30 18:39:07 浏览:510
驾驶员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 发布:2025-04-30 18:36:35 浏览:556
刑法三百六十九 发布:2025-04-30 18:18:03 浏览:380
民事诉讼法必须书面 发布:2025-04-30 18:15:18 浏览:136
法官宋丽 发布:2025-04-30 17:54:49 浏览:313
法律援助和找专业律师的区别 发布:2025-04-30 17:39:11 浏览:362
新婚姻法婚前按揭房 发布:2025-04-30 17:29:36 浏览:116
江西省水利工程条例 发布:2025-04-30 17:22:18 浏览:283
江苏省司法厅官网 发布:2025-04-30 17:13:02 浏览:525
唐嫣发律师函 发布:2025-04-30 17:12:41 浏览: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