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合同法天然孳息

合同法天然孳息

发布时间: 2022-06-05 16:11:39

❶ 天然孳息所有权对用益物权人 不懂啊~~~

有约定从约定,无约定归所有权人

❷ 孳息是什么意思

孳息(Fructus)是民法法律概念,指由原物所产生的额外收益。根据民法,孳息分为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

❸ 什么是孳息

母牛所生的小牛,在法律上的概念为孳息。孳息是指由原物所产生的收益。在民法上,孳息分为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天然孳息指因物的自然属性而获得的收益,如果树结的果实、母畜生的幼畜。

法定孳息指因法律所获得的收益,如出租人根据租赁合同收取的租金、贷款人根据贷款合同取得的利息等。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标的物在交付之前产生的孳息,归出卖人所有,交付之后产生的孳息,归买受人所有。在本案中,小牛是在秦某交付给顾某后母牛所生,所以,无论顾某是否已经将购牛款交付给秦某,该小牛依法已经属于顾某所有。

(3)合同法天然孳息扩展阅读

1、孳息的归属

标的物在交付之前产生的孳息,归出卖人所有,交付之后产生的孳息,归买受人所有。

2、孳息的分类

孳息,分为法定孳息和约定孳息。法定孳息,是指基于法律关系所获得的收益,如利息。

❹ 天然孽息的收取由什么规定

物权法第一百一十六条:天然孳息,由所有权人取得;既有所有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的,由用益物权人取得。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法定孳息,当事人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取得;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交易习惯取得。
合同法第一百零三条:标的物提存后,毁损、灭失的风险由债权人承担。提存期间,标的物的孳息归债权人所有。提存费用由债权人负担。
第一百六十三条标的物在交付之前产生的孳息,归出卖人所有,交付之后产生的孳息,归买受人所有。
第三百七十七条保管期间届满或者寄存人提前领取保管物的,保管人应当将原物及其孳息归还寄存人。
民法通则司法解释:39、利害关系人隐瞒真实情况使他人被宣告死亡而取得其财产的,除应返还原物及孳息外,还应对造成的损失予以赔偿。131、返还的不当利益,应当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的孳息。利用不当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扣除劳务管理费用后,应当予以收缴。

❺ 合同法第163条和物权法第116条的冲突以及如何适用

这个两个条款毫无疑问具有冲突的,物权法116条显然是对合同法163条的补充,根据新法优于旧法的回基本法理原则,应答当以物权法的规定为准。
合同法163条对孳息做了相对硬性的规定,即孳息仅归于所有权人;物权法116条是对孳息作出了宽松详细的规定,但充分考虑、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仅有当事人没有约定的情况下,才区分所有人权人和用益权人的归属问题。
因此,应当首先适用新法,即物权法116条。

❻ 在法律上,牛与牛黄是主物、从物关系吗,另:牛黄是属于自然孳息吗

不是主物、从物关系,应该是原物与孳息的关系。

牛黄是牛体病变所形成,由牛体所孳生,是没有疑义的。牛黄系牛的孳息。

孳息是指由原物所产生的收益,划分为法定孳息和天然孳息。法定孳息是指原物依法律关系而产生的收益,如存款的利息、房屋的租金;天然孳息是指依原物的自然属性所产生的收益,如树的果实、牲畜的幼崽。

区分原物与孳息的法律意义在于,除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外,孳息归原物的所有人所有。

(6)合同法天然孳息扩展阅读:

案例:张某与熊某签订了一份买牛合同。张某将一头牛交付熊某,后来熊某请人宰杀牛后,惊喜发现得到牛黄120克,卖后获价15000元。张某与熊某就该牛黄款发生争执。请问:该牛黄款应当归谁所有?

根椐《合同法》第133条的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外,标的物的所有权自标的物交付起转移。因此,标的物在交付之前产生的孳息,归出卖人所有,交付之后产生的孳息,归买受人所有。

由于该牛黄是在张某将牛交付熊某之后发生的,根据《合同法》第163条的规定,标的物在交付之前产生的孳息,归出卖人所有,交付之后产生的孳息,归买受人有。所以,该牛黄款应当归熊某所有。

❼ 孳息归谁所有

法律分析:在所有权保留买卖中天然孳息归属的处理规则应当是:当事人有约定的,依照其约定;当事人没有约定的,适用合同法第一百六十三条依“交付”处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三十条 标的物在交付之前产生的孳息,归出卖人所有;交付之后产生的孳息,归买受人所有。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❽ 运输合同法第836条

摘要 《民法典》第四百一十二条 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致使抵押财产被人民法院依法扣押的,自扣押之日起,抵押权人有权收取该抵押财产的天然孳息或者法定孳息,但是抵押权人未通知应当清偿法定孳息义务人的除外。

❾ 所有权保留孳息归谁

在所有权保留买卖中天然孳息归属的处理规则应当是:当事人有约定的,依照其约定;当事人没有约定的,适用合同法第一百六十三条依“交付”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章 买卖合同

第一百六十三条 标的物孳息的归属 标的物在交付之前产生的孳息,归出卖人所有,交付之后产生的孳息,归买受人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二编 第九章 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

第一百一十六条 天然孳息及法定孳息归属

天然孳息,由所有权人取得;既有所有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的,由用益物权人取得。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法定孳息,当事人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取得;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交易习惯取得。

“孳息随之保留”与“从物随同保留”并不同理。首先,“孳息随之保留”有悖合同本质。签订合同时,买卖双方就标的物(原物)的所有权保留作出合意。但此时(甚至是交付时),孳息并不存在,对其是否随同保留没有意思表示。

合同是当事人之间的合意,双方义务均由当事人事先约定。除非有特定理由,不应将合意之外的义务强加于当事人之身。其次,“从物随同保留”无从推出“孳息随之保留”。主物与从物之间具有经济效用上的从属关系。

为了主物功能的全面发挥,具备辅助作用的从物需要随同移转。孳息虽系原物所产,但却没有效用上的从属功能,没有理由要求孳息对原物“紧紧跟随”。从物随主物而移转不意味着孳息也得随原物而移转;从物随主物被保留也并不意味着孳息就得随原物而被保留。

(9)合同法天然孳息扩展阅读:

案例:

李女士和李刚于2010年5月结婚。结婚前李女士购买了一套房屋,婚后李女士多次炒卖该套房屋,用炒卖的收益在2011年购买了李女士和李刚居住的新房。现在,李女士和李刚的婚姻出现问题,准备离婚,李女士和他对这套新房是个人财产还是夫妻共同财产产生了争议。

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连春霞:根据《婚姻法》第十八条第(一)项规定:“一方的婚前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婚姻法解释(二)》第十一条第(一)项规定:“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婚姻法解释(三)》第五条规定:“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据此,夫妻个人财产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产生的收益分为投资收益、孳息和自然增值3种。投资收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孳息和自然增值属于个人财产。

本案中,李女士和李刚现在居住的新房虽是在婚姻存续期间购买,但购买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李女士婚前购买房屋所得价款和房屋买卖交易收益所得。房屋进行多次交易所得收益系属于市场经济的自然结果,属于天然孳息,不是投资收益。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孳息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应认定为个人财产。因此,新房是李女士的个人财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❿ 《合同法》与《物权法》中有关天然孳息归属问题的规定发生冲突怎么解决

关于天然孳息及来法定孳息归源属的规定。1.天然孳息的概念和归属。天然孳息是指依物的自然属性所产生的物。天然擎息的范围非常广,主要来源于种植业和养殖业,如耕作土地获得粮食和其他出产物,种植果树产生果实,养殖牲畜获得各种子畜和奶产品等。天然孳息,自从与原物脱离后,会立即产生归属的问题。本法明确规定,天然孳息,由所有权人取得;既有所有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的,由用益物权人取得;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法定孳息的概念和归属。法定孳息(利息、租金等),按照一般的交易规则,利息应由债权人取得,租金应由出租人取得,但也不排除其他情形的存在。本法规定,当事人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取得;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交易习惯取得。

热点内容
丁秀洪没有法律责任 发布:2025-04-30 18:39:07 浏览:510
驾驶员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 发布:2025-04-30 18:36:35 浏览:556
刑法三百六十九 发布:2025-04-30 18:18:03 浏览:380
民事诉讼法必须书面 发布:2025-04-30 18:15:18 浏览:136
法官宋丽 发布:2025-04-30 17:54:49 浏览:313
法律援助和找专业律师的区别 发布:2025-04-30 17:39:11 浏览:362
新婚姻法婚前按揭房 发布:2025-04-30 17:29:36 浏览:116
江西省水利工程条例 发布:2025-04-30 17:22:18 浏览:283
江苏省司法厅官网 发布:2025-04-30 17:13:02 浏览:525
唐嫣发律师函 发布:2025-04-30 17:12:41 浏览: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