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经济法基础税收责任

经济法基础税收责任

发布时间: 2022-06-06 15:06:00

㈠ 2015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知识点:税款征收有哪些内容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一、税款征收的概念

税款征收是税务机关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将纳税义务人依法应缴纳的工商各税组织征收入库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税款征收是税务机关依法征税和纳税人依法纳税过程的统一。

二、税款征收措施

1.核定、调整税额

(1)核定税额情形

①依照税收征收管理法可以不设置账簿的;②依照税收征收管理法应当设置但未设置账簿的;③擅自销毁账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④虽设置账簿,但账目混乱、难以查账的;⑤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⑥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2)核定应纳税额的方法

①参照当地同类行业或者类似行业中经营规模和收入水平相近的纳税人的税负水平核定;

②按照营业收入或者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的方法核定;

③按照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推算或者测算核定;

④按照其他合理方法核定。

当其中一种方法不足以正确核定应纳税额时,可以同时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核定。

2.责令缴纳和加收滞纳金

(1)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可责令限期缴纳,并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2)加收滞纳金的起止时间,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税款缴纳期限届满次日起至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实际缴纳或者解缴税款之日止。

3.责令提供纳税担保

(1)适用纳税担保的情形

①税务机关有根据认为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在规定的纳税期之前经责令其限期缴纳应纳税款,在限期内发现纳税人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以及其他财产或者应纳税收入的迹象,责成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的;

②欠缴税款、滞纳金的纳税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需要出境的,责成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

③纳税人同税务机关在纳税上发生争议而未缴清税款,需要申请行政复议的,需要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

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同税务机关发生争议,在申请行政复议之前,也需解缴税款及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

(2)纳税担保的范围

纳税担保范围包括税款、滞纳金和实现税款、滞纳金的费用。

4.税收保全措施

(1)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冻结纳税人的金额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

(2)扣押、查封纳税人的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其他财产。

不适用税收保全的财产:

(1)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不包括机动车辆、金银饰品、古玩字画、豪华住宅或者一处以外的住房),不在税收保全措施执行范围之内。

(2)税务机关对单价5000元以下的其他生活用品,不采取税收保全措施。

5.税收强制执行措施

(1)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

(2)扣押、查封、依法拍卖或者变卖其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商品、货物或其他财产,以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抵缴税款。

提示:税务机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对上述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未缴纳的滞纳金同时强制执行。

6.阻止出境

欠缴税款的纳税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在出境前未按规定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或者提供纳税担保的,税务机关可以通知出境管理机关阻止其出境。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您满意,请采纳为最佳答案哟。

再次感谢您的提问,更多财会问题欢迎提交给高顿企业知道。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㈡ 经济法的重点在哪

经济法基础来重点在于:
1、经济法自概论
(1)法和经济法的概念
(2)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3)违反经济法的法律责任
2、会计法律制度
(1)会计法律制度概述
(2)会计核算
(3)会计监督
(4)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5)违反会计法律制度的法律责任
3、税收法律制度概述
(1)税收与税法概述
(2)税收制度
4、流转税法律制度
(1)增值税法律制度
(2)消费税法律制度
(3)营业税法律制度
(4)关税法律制度
5、所得税法律制度
(1)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
(2)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6、财产、行为和资源税法律制度
(1)房产税法律制度
(2)车船税法律制度
(3)印花税法律制度
(4)契税法律制度
(5)城镇土地使用税法律制度
(7)车辆购置税法律制度
(8)土地增值税法律制度
(9)资源税法律制度
7、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1)税收征收管理概述
(2)税务管理
(3)税款征收
(4)税务检查
(5)违反税收法律制度的法律责任
8、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1)支付结算概述
(2)银行结算账户
(3)票据结算
(4)银行卡结算
(5)结算方式
(6)违反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法律责任

㈢ 经济法基础重点有什么

经济法基础重点在于:

1、经济法概论

(1)法和经济法的概念

(2)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3)违反经济法的法律责任

2、会计法律制度

(1)会计法律制度概述

(2)会计核算

(3)会计监督

(4)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5)违反会计法律制度的法律责任。

(3)经济法基础税收责任扩展阅读:

经济法特点:

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新兴的法律部门,与传统的相邻法律部门相比,其主要特点有:

一、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法

经济法的产生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必然结果,它把调整的重点始终放在引导各类经济主体依法进行经济活动,保证经济关系的正确确立和有序的进行上,以形成本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和经济秩序。

二、经济法是社会责任本位法

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相比较,在调整社会整体与社会个体的关系上,各有自己的主导思想。经济法是“社会责任本位法”,它以社会利益为基点,无论是国家机关,还是社会组织或个人,都必须对社会负责,在此基础上处理和协调相互之间的关系。

三、经济法是商品经济发达的法

只有当商品经济成为社会的主导,经济法才会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因而经济法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

四、经济法是以经济为目的的法

经济法始终调整经济关系,调整的目的就是使社会的整体经济能持续、稳定的发展,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而且在这个调整过程中甚至会有意使局部利益或个体利益有所损失。

㈣ 经济法基础税收法律制度考得多吗

《经济法基础》税收法律制度考点总结
考点一:税收的概念和特征
税收作为国家凭借政治权力,依靠法律,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很明显需要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大特征。
考点二:税收的作用
税收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稳定经济和维护政权四个主要作用。
大家只要记住这四个条目就可以了,至于具体内容可以不看。
考点三:税收原则
税收原则是税收法律制度制定和实施的基本原则,设计税收体系时要坚持效率原则、公平原则,理解具体的含义。
考点四:税法的概念
税法是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与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要理解税收和税法的区别和联系。
按照税法的功能和作用不同,将税法分为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税收实体法是指确定的税种立法,税收程序法是指税务管理方面的法律。
考点五:税收法律关系
税收法律关系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组成。
需要注意的是征税主体不只有各级税务机关,还有海关等。对于纳税主体的确认我国采取属地兼属人的原则。
考点六:税法的制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税收法律
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
财政部——制定税收方针、政策,组织制定税法和税收条例、决定、规定及实施细则,制定税种的增减和税目税率的调整等法规性政策。
国家税务总局——制定征收管理制度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制定或修订《进出口关税条例》和《海关进出口税则》
考点七:税种的分类
按征税对象的性质不同,可将全部税种划分为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财产税类、行为税类。
1、流转税类: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
2、所得税类:包括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3、资源税类:包括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4、财产税类:包括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契税
5、行为税类:包括城建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已停征)、印花税、车船使用税、车船使用牌照税、船舶吨税、屠宰税、筵席税。

㈤ 经济法基础问题,关于税收

1、不管账面成本还是采购成本,区别在于,金额是否含税,含税和不含税,计算税额的回方式答是不一样的。需要看题目的前置条件,看是否含税
例如,117万是含税金额的话,税率是17%,不含税成本是100W,税额是17W,含税金额等于两者相加,117W
如果117万是不含税的金额,税率是17%,不含税成本就是117W,税额是117*0.17=19.89,含税金额是117+19.89=136.89万元
2、题目中给出的条件混淆不清楚,
179-5 如果是不含税的,(179-5)÷(1-13%) 这个公式可以求出含税金额,但是(179-5)÷(1-13%)*13% 这样确是错误的。求税额应该直接用(179-5)*13%就可以的。

㈥ 2021年《初级经济法基础》考试大纲目录

经济法基础考试大纲(2021)


目录


第一章 总论(5)


第一节 法律基础(5)


第二节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6)


第三节 法律责任(7)


第二章 会计法律制度(9)


第一节 会计法律制度概述(9)


第二节 会计核算与监督·(9)


第三节 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10)


第四节 会计职业道德(11)


第五节 违反会计法律制度的法律责任(11)


第三章 支付结算法律制度(12)


第一节 支付结算概述(12)


第二节 银行结算账户(13)


第三节 票据(13)


第四节 银行卡(16)


第五节 网上支付(16)


第六节 结算方式和其他支付工具(16)


第七节 结算纪律与法律责任(17)


第四章 增值税、消费税法律制度(18)


第一节 税收法律制度概述(18)


第二节 增值税法律制度(19)


第三节 消费税法律制度(20)


第五章 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23)


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23)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25)


第六章 其他税收法律制度(29)


第一节 房产税法律制度(29)


第二节 契税法律制度(30)


第三节 土地增值税法律制度(31)


第四节 城镇土地使用税法律制度(31)


第五节 车船税法律制度(32)


第六节 印花税法律制度( 33)


第七节 资源税法律制度(34)


第八节 其他相关税收法律制度(35)


第七章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40)


第一节 税收征收管理法(40)


第二节 税务管理(40)


第三节 税款征收与税务检查(41)


第四节 税务行政复议(42)


第五节 税收法律责任(42)


第八章 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44)


第一节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44)


第二节 社会保险法律制度(46)


以上就是2021年《初级经济法基础》考试大纲目录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及时关注本平台哦!

㈦ 经济法基础中的其他税收法律制度重要吗

税收管辖权是国家征税的基础性权力,是国家主权在税收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各类税收征收管理的前提。
在人类历史上,税收管辖权是伴随着国家和税收的产生而产生的。在其产生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由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各国占主导地位,税收管辖权也被局限于一国主权所及的范围之内,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从14世纪开始,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在欧洲得以逐渐确立,商品经济得到了极大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国际分工开始出现,国际市场逐步形成并不断拓展。19世纪末期以后,随着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资本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各种经济活动经常跨越国界,税收的国际化和相关国家税收管辖权的冲突与重叠使国家之间的税收利益分配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同时,各发达国家所得税制度的相继建立和对跨国所得的征税,更使税收管辖权问题变得益趋复杂。为了解决税收管辖权的冲突,不同国家相继签订了国际税收协定,在此基础上,调整国家之间税收分配关系和国家与跨国纳税人之间税收征纳关系的国际税法得以产生,而税收管辖权也便成为国际税法的基本范畴。[1]
由于税收管辖权问题所具有的这种基础性的地位,对于税收管辖权的研究,尤其是各国对于不同类型税收管辖权的选择适用、各国税收管辖权的冲突与协调以及税收管辖权对不同税种特别是所得税制度的影响,便成为税法学和国际税法学所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税收管辖权的概念和属性
税收管辖权(Tax Jurisdiction),是国家主权在税收领域的体现,是一国政府在其主权所及范围之内所拥有的不受干涉的征税权力。不同国家可以依据国际法上的属人原则和属地原则,结合本国的经济、法律和社会状况,选择适用不同类型的税收管辖权。
由于税收管辖权来源于国家主权,因而国家主权所具有的独立性和排他性的固有属性也在税收管辖权的行使中得到突出的体现。相应的,国家税收管辖权独立原则也便成为国际税法的首要的基本原则。所谓税收管辖权独立,意味着一个国家在征税方面行使权力具有完全自主性,其对本国的税收立法和税务管理拥有最高的权力;在国际税法领域,一国可以通过制定法律,自主选择本国的税收管辖权,确定税收管辖的范围,而不受任何外来意识的控制和干涉。在不同国家的税收管辖权发生冲突时,对于税收管辖权的限制,只能是在相关国家之间自愿、平等协商的基础上所达成的自我限制。
具体而言,按照国际法的主权平等和尊重主权原则以及国际税收的具体特点,国家税收管辖权独立原则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各国在其主权范围内,充分行使本国固有的征税权力;
2.各国税收管辖权完全独立,任何其他国家不得干预和制约;
3.各国税收管辖权一律平等;
4.各国相互尊重他国的税收管辖权;
5.各国有充分自由选择本国的税收制度,制定本国的税收政策;
6.各国均有责任履行自己的国际义务,在税收管辖权的行使方面相互协调。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一国税收管辖权独立的实质,是规范各国在行使税收管辖权时的权力与义务。一国享有独立的税收管辖权,不仅说明该国有权自行决定税收管辖权的行使,而且说明它负有尊重他国税收管辖权独立的义务。世界上既不允许存在绝对的税收管辖权,也不允许以相对税收管辖权为由来干涉他国税收管辖权的行使。特别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不同国家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税收管辖权的独立性。
二、税收管辖权的理论依据
税收管辖权作为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对内的最高权和对外的独立权。据此,国家有权在其主权范围之内自主决定税收管辖的范围,建立税收法律制度,而不受外来干涉的影响。税收管辖权之所以具有这样的性质,取决于其特有的理论基础。长期以来,人们对于税收管辖权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形成了以下几种不同的学说:
(一)国家主权说
国家主权说作为税收管辖权的理论依据,是一种得到公认的学说。具体而言,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的依据,在于国家在国际法上享有的主权地位。根据《联合国宪章》和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国家权利义务宣言》、《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及合作之国际法原则宣言》等一系列国际条约和协定,国际社会公认的独立主权国家拥有的基本权利主要包括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和管辖权。其中管辖权是指一个主权国家所拥有的对其管辖范围内的一切人、物、行为和事件进行统治和支配的权力,它具体分为属地管辖权(又称领域管辖权)、属人管辖权(又称国籍管辖权)、保护性管辖权和普遍性管辖权,其中又以属地管辖权和属人管辖权为主。依据属地管辖权,国家有权对本国居民和非居民来源于其境内的一切所得征税;依据属人管辖权,国家有权对其居民或公民来自世界范围的全部所得实施课税。这两者构成了国家主权说的核心内容。
(二)费用收益说
费用收益说是从经济的角度论证税收管辖权合理性的一种理论。这一理论也与课税依据理论中的公需说异曲同工。[2]这种学说认为,外国人在一国进行经济活动取得的收入,该国有权依据属地原则对其行使税收管辖权,进行课税。这是由于纳税人进行经济活动时具有一定的公共需要,而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公共物品的消费则具有非排他性和不可分割性,无法形成市场价格,很难像私人物品那样通过市场来供给,而只能由国家来提供。纳税人从国家提供的公共物品中受益,因而应当为此支付费用。这一理论的不足在于,其对于属人性质的税收管辖权尤其是公民税收管辖权缺乏解释力。

㈧ 2021初会考试《经济法基础》大纲基本要求

第一章 总论


[基本要求]


(一)掌握法和法律、法律关系、法律事实、法的形式和分类


(二)掌握仲裁、民事诉讼


(三)掌握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四)熟悉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


(五)熟悉法律责任的概念、法律责任的种类


(六)了解经济纠纷的概念与解决途径


第二章 会计法律制度


[基本要求]


(一)掌握会计核算、会计档案管理、会计监督


(二)掌握会计机构、会计岗位的设置、会计人员


(三)熟悉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四)熟悉违反会计法律制度的法律责任


(五)了解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适用范国和会计工作管理体制


(六)了解代理记账


第三章 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基本要求]


(一)掌握支付结算的原则、支付结算的基本要求


(二)掌握票据的概念与特征、票据权利与责任、票据行为、票据追索


(三)掌握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支票


(四)掌握银行卡账户和交易、银行卡计息与收费


(五)掌握汇兑、委托收款


(六)熟悉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变更和撤销


(七)熟悉各类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和使用


(八)熟悉银行结算账户的管理


(九)熟悉预付卡


(十)熟悉结算纪律、违反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法律责任


(十一)了解支付结算的概念和支付结算的工具


(十二)了解银行结算账户的概念和种类


(十三)了解银行卡的概念和分类、银行卡清算市场、银行卡收单


(十四)了解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


(十五)了解国内信用证


第四章 增值税、消费税法律制度


[基本要求]


(一)掌握增值税征税范围、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二)掌握消费税征税范围、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三)熟悉增值税纳税人、增值税税收优惠、增值税征收管理、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


(四)熟悉消费税纳税人、消费税税目、消费税征收管理


(五)了解税收与税收法律关系、税法要素


(六)了解我国的现行税种与征收机关


(七)了解增值税税率和征收率


(八)了解消费税税率


第五章 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基本要求]


(一)掌握企业所得税征税对象、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二)掌握资产的税务处理、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三)掌握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项目、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四)掌握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五)熟悉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税收优惠


(六)熟悉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和所得来源的确定、税收优惠


(七)了解企业所得税税率、征收管理


(八)了解个人所得税税率、征收管理


第六章 其他税收法律制度


[基本要求]


(一)掌握本章相关税种的纳税人


(二)掌握本章相关税种的征税范围


(三)掌握本章相关税种的计税依据


(四)掌握本章相关税种应纳税额的计算


(五)熟悉本章相关税种的税收优惠


(六)了解本章相关税种的税率(税目)、征收管理


第七章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基本要求]


(一)掌握税务登记、账簿和凭证管理、发票管理、纳税申报


(二)掌握税款征收、税务检查


(三)熟悉征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税务行政复议范围、税务行政复议管辖


(四)熟悉税务行政复议申请与受理、税务行政复议审查和决定


(五)了解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概念、适用范围、税务管理的概念


(六)了解税务行政复议的概念


(七)了解税务管理相对人实施税收违法行为、税务行政主体实施税收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第八章 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基本要求]


(一)掌握劳动合同的订立


(二)掌握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三)掌握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


(四)掌握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


(五)熟悉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六)熟悉集体合同与劳务派遣


(七)熟悉劳动争议的解决


(八)熟悉工伤保险、失业保险


(九)了解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


(十)了解违反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法律责任


(十一)了解社会保险的概念、社会保险费征缴与管理


(十二)了解违反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的法律责任


以上就是2021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大纲基本要求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及时关注本平台哦!

热点内容
婚姻法24条规定 发布:2025-04-30 11:28:02 浏览:69
法律与道德的例子 发布:2025-04-30 11:21:01 浏览:103
民法表述 发布:2025-04-30 10:59:27 浏览:329
行政法精粹电子版 发布:2025-04-30 10:59:12 浏览:533
法官是怎么徇私舞弊的 发布:2025-04-30 10:49:33 浏览:263
土地调处条例 发布:2025-04-30 10:47:59 浏览:295
法学硕士两年制 发布:2025-04-30 10:46:40 浏览:815
精武司法所 发布:2025-04-30 10:41:16 浏览:977
中国国际责任法律 发布:2025-04-30 10:39:56 浏览:425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 发布:2025-04-30 10:39:07 浏览: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