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姻法2020生效了吗
❶ 2021年新婚姻法新规定
一、2021年民法典婚姻法新规
我国《民法典》关于离婚条件的相关规定主要有:
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协议离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第一千零七十七条 【离婚冷静期】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第一千零七十八条 【离婚登记】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离婚,并已经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
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诉讼离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第一千零八十一条 【军婚的保护】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应当征得军人同意,但是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
第一千零八十二条 【男方离婚诉权的限制】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是,女方提出离婚或者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除外。
二、2021最新版婚姻法
民法典具体对离婚作出了以下新规定:1、新增了关于离婚冷静期的规定,夫妻双方协议离婚后若一方对离婚反悔的,可以在30日内撤回离婚申请;2、明确判决不准离婚后,分居又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法院应当准予离婚;3、增加了夫妻一方挥霍财产,离婚时法院可以给其少分或者不分给挥霍一方共同财产。
三、2021年婚姻法有何新规定
根据婚姻法“新规定”,有4类财产,属于个人财产,婚后是无法分割的。
第一类:宅基地。
首先我们看一下宅基地的继承问题,有些人可能根本就没有宅基地的继承权,更不用谈未来的财产分割。首先宅基地的所有权归集体所有,所有权是无法继承的,即使是父母也只有宅基地的使用权,也就是说即使你能继承宅基地,也只能继承宅基地的使用权。
当然也并非所有的子女都能继承宅基地的使用权,国家规定,宅基地的使用权只能继承给集体内的人,也就是说你的户口必须在家族名下,只有这样才能继承宅基地的使用权,有些年轻人把户口迁到城市,这样是无法继承宅基地的使用权的,只能继承宅基地上的老房子。
如果你继承了宅基地的使用权,未来离婚的时候也是不可分割的,因为宅基地是属于集体的,个人只能拥有使用权,所以在离婚的时候,宅基地就不要争了,该是谁的就是谁的,只会属于一方。
第二类:婚前房产。
关于婚前财产,大家最关心的就是房子,主要房子的价值一般比较高,如果能够分割一半,确实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关于婚前房产的分割,新婚姻法是这样规定的:如果是婚前全款买房,那毫无疑问属于个人财产,离婚的时候另一方是无法分割的,如果是婚前按揭买房,婚后共同还贷,那么离婚后分割的就是共同还贷部分和房子增值部分。
我认为这也是比较合理的,婚后共同还贷的部分应该均分,不管挣钱的多少,两个人都付出了努力。关于婚前财产,我认为不能分割,如果婚前的房产也可以分割,这只会给一些人钻空子的机会,我认为结婚还是要真心相爱,不要因为一些物质因素而形成虚假的婚姻。
第三类:继承的遗产。
遗产的分割还是要看被继承人的意愿,如果被继承人明确指出,遗产只留给一方,并留有遗嘱,这类财产属于个人财产,是不可以分割的。
如果被继承人没有明确指出遗产的归属问题,而且在婚姻期间继承了遗产,这份财产是可以分割的。当然如果继承人不止一个,还需要等到继承人之间分割完毕才能进行离婚分割。
第四类:意外伤害赔偿。
有一类财产比较特殊,就是一方因为发生意外而获得的赔偿,比如工伤或者发生一些意外事故获得的赔偿,这类财产虽然也是婚姻期间获得的,但是因为这类财产比较特殊,属于个人财产,离婚的时候不可以分割。
❷ 新婚姻法2020年新规离婚
新婚姻法民法典具体对离婚作出了以下新规定:
1、新增了关于离婚冷静期的规定,夫妻双方协议离婚后若一方对离婚反悔的,可以在30日内撤回离婚申请;
2、明确判决不准离婚后,分居又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法院应当准予离婚;
3、增加了夫妻一方挥霍财产,离婚时法院可以给其少分或者不分给挥霍一方共同财产。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婚姻法》生效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止,届时此条例被《民法典》所替换,相关的司法解释也会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规定:
我国《婚姻法》关于离婚的相关规定主要有:
第三十一条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并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时,发给离婚证。
第三十二条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
第三十三条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
第三十四条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
第三十五条离婚后,男女双方自愿恢复夫妻关系的,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复婚登记。
第三十六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是,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第三十七条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第三十八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❸ 婚姻法最新规定有哪些
法律分析:2020年随着《民法典》的出台,传统意义上的《婚姻法》已成为《民法典》中第五编,自2021年1月1日起即生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一条 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
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第一千零四十二条 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❹ 2020年最新版婚姻法在2020年内有效吗
不管什么法,婚姻法,民法等等都有个正式实施的日期,比如10月1号,那么10月1汉起开始生效。aqui te amo。
❺ 中国2020结婚政策
一、2020结婚年龄规定
男女结婚年龄是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届时与《民法典》相冲突的条款失效,由新的司法解释颁布替换。
《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一千零四十七条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二、中国2020结婚政策
2020年新婚姻法并未对结婚作出新的规定,男女双方结婚的依旧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男方需要满二十二周岁,女方需要满足二十周岁;2、男女双方必须要一方户籍所在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3、办理结婚登记时需要携带本人的身份证、户口本以及不存在三代以内血亲的相关证明。
三、2020结婚年龄法定年龄
根据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章第六条法定婚龄规定,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公民在结婚年龄上男方不得早于22岁。女方不得早于20岁。对于一些晚婚晚育的公民进行一些奖励。然后法律中可以大家明显看得出来。在中国结婚年龄规定2020它的基本要求就是,男方必须要满22周岁结婚才能得到法律上的认可,给予相关的婚姻权利。
女方结婚也是必须要到20岁,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如果男女双方有任何一方未达到结婚规定的年龄,那么他们就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就要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明确规定,只有男女双方亲自到婚姻登记部门,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在民政局,进行婚姻登记,才算是男女双方确定了夫妻关系。没有进行婚姻登记的不受法律保护,并且男女双方去民政局办理结婚登记的时候,双方必须要满足,婚姻法所规定的一些其他要求。只有满足婚姻法的规定,民政局才予以办理。
❻ 民典法中新婚姻法到底是2020年9月实施还是2021年实施
新婚姻法作为《民法典》的一个组成部分(《民法典》第五编婚姻家庭)应该与民法典施行的时间一致,所以施行时间是2021年1月1日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