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侵权法的法理基础之一为什么是社会连带

侵权法的法理基础之一为什么是社会连带

发布时间: 2022-06-08 00:22:07

Ⅰ 侵权法上有几种连带责任分别对应的法条是什么

您好。侵权责任法上的连带责任可以分为真正连带责任和不真正连带责任。所谓真正连带责任是指责任人依法应当承担实质的侵权责任,承担责任后无权向他人追偿;不真正连带责任,是指承担责任后可以向真正的责任人追偿。
对应的法条不能给你一一列举,举例说明一下吧:
《侵权责任法》8条规定:第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该条规定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经过合意共同实施侵权行为的侵权人,他们应当对被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即每个行为人都要承担赔偿或其他法律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83条: 因第三人的过错致使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该条规定中的第三人是真正的侵权人,但是被侵权人是可以向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请求赔偿的,此时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与侵权人之间存在一种连带关系,但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承担赔偿责任后,是能够像第三人(实际侵权人)追偿的。

Ⅱ 《侵权责任法》的意义

我国的侵权责任法于2009年12月26日审议通过,将于2010年7月1日开始施行。侵权责任法作为民事法律体版系(即通说的权未来的民法典)的基础法之一,在民事纠纷中占居非常重要的位置 。

在人们的日常法律关系或者说可能产生的法律关系中,因为侵权是仅次于合同的民事行为,所以对于公民来说并不陌生;又因为侵权的形成或者形式不可能预先设定,处理结果往往因为人的不同或认识或思维的基点的不同而迥异,所以较之合同行为和处理结果更复杂,更有尽快制定并认真执行的必要。

“没有救济的权利不是什么权利”通常被理解为是“有权利必有救济”的另外一种说法,但两者绝不是语义反复或者涵盖。侵权责任法的立法者的初衷和雄心旨在实现侵权行为和责任在法律上实践上述两句话的含义,所以侵权责任法获得通过,是中国法治进步的又一个亮点一点也不为过。

Ⅲ 1、什么事共同侵权行为2、共同侵权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的法理依据是什么

第一 所谓共同侵权行为也称为共同过错、共同致人损害,是指数人基于共同过错而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依法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侵权行为。
第二 共同侵权承担连带责任的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0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第八条 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第三 法理依据
根据权力与义务相一致,责任与过错、过失相一致,多人侵害他人法益的,能分清楚过错责任大小的,根据各自的过错担责,无法分清的连带责任,一方承担责任后,可向其他侵权人追偿!

Ⅳ 侵权责任法中承担连带责任是什么意思

共同承担责任的意思

Ⅳ 界定侵权行为法,并对传统侵权责任理论进行分析。用一个例子说明侵权法是如何+

摘要 被美国海关扣押的商标侵权案件中,根据个案的具体情形,具有资质的美国律师可能从不同法律角度挑战美国海关的扣押罚款决定,帮助当事人争取退还货物,并免除罚款或者至少在最大程度上减轻罚款。美国海关的案件通常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并且如果不尽快作处理的话,一些情形可能涉及刑事责任。因此被扣押货物的所有者最好尽快找到具有资质并具有处理美国海关扣押案件的美国律师在规定时限内对案件进行处理,以求在最大程度上减免损失。

Ⅵ 侵权法的定义、特点及功能是什么

侵权法是保障私权的法律,但侵权法并不是确认和创造权利的法律,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不是权利法。侵权法是什么呢?首先,它是在权利和法益受到侵害的情况下提供救济的法,它是通过对私权提供救济的方法而保障私权的。因为侵权法与其他法律不同,就在于它是一种救济法,它调整在权利受到侵害的情况下是否救济以及如何救济,从这个意义上说,侵权法调整因权益受到侵害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它的核心就是解决对哪些权利和利益进行保护。侵权法必须在引发侵害后果之后,才能发挥调整社会关系的功能。在这个意义上很多学者认为,侵权法是一种事后的法律,是对社会关系的第二次调整。侵权法本身作为救济法不能主动介入到某种社会关系里面去,换句话说,侵权行为法是权益遭受到侵害之后所形成社会关系,它的核心是解决在权利受到侵害的情况下应该怎么救济的问题。

Ⅶ 侵权法连带责任的规定是怎样的

您好!所谓数人侵权中的连带责任,是指数个侵权人实施了共同侵权行为、共同危险行为、教唆或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以及聚合的因果关系表现的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中各个侵权人依法应当向被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的侵权责任形态。
《侵权责任法》第13条规定:“法律规定承担连带责任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部分或者全部连带责任人承担责任。”也就是说,侵权连带责任,是指法律规定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的,被侵权人可以向连带责任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请求承担部分或者全部损害赔偿责任,但合计不得超过损害赔偿责任的总额。已经承担了超出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份额的连带责任人,有权就超出部分向其他未承担责任的连带责任人行使追偿权。连带责任具有以下法律特征:第一,连带责任是对被侵权人的整体责任,每个侵权人都对被侵权人的全部损害承担全部赔偿责任。第二,被侵权人有权选择某个、某些或者全部侵权人连带赔偿全部损害。第三,各侵权人内部存在责任份额,即根据侵权人各自责任大小确定相应的赔偿数额;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赔偿责任。第四,支付超出自己赔偿数额的连带责任人,有权向其他连带责任人追偿。
如能提供更多信息,则可给出更为周详的法律意见。

Ⅷ 什么是侵权责任法侵权责任法有哪些主要法律特征

侵权责任法是调整侵权责任关系的法律。这里的侵权,主要还是指侵犯财产权和人身权。一般来说,这些侵权行为责任都是在当事人之间没有合同关系的情况下发生的责任。如果有合同,可以按合同来处理;没有合同,就都按侵权来处理。所以也有人把这些责任称为“合同外的责任”。

实际上,关于侵权法的概念国内外始终缺少统一的见解。在我国民法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侵权法是有关侵权行为的定义和种类,对侵权行为如何制裁,对侵权损害后如何补救的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第二种观点认为,侵权法是关于侵权行为和侵权行为民事责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第三种观点认为,侵权法是调整有关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行为而产生的相关侵权责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我们认为,侵权责任法是规定不同的侵权行为应当如何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的法律规范。

Ⅸ 侵权责任法,为什么不能确定侵权人的,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

《侵权责任法》规定了7种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况依照本法规定,以下情形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1)共同侵权人的连带责任。本法第八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2)教唆人、帮助人与行为人的连带责任。本法第九条规定,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应当与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3)共同危险行为人的连带责任。本法第十条规定,二人以上实施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其中一人或者数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能够确定具体加害人的,由侵权人承担责任;不能确定具体加害人的,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4)分别实施的行为足以造成全部损害行为人的连带责任。本法第十一条规定,二人以上分别实施侵权行为造成同一损害,每个人的侵权行为都足以造成全部损害的,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5)网络服务提供者与网络用户的连带责任。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6)高度危险物所有人与管理人、非法占有人的连带责任。本法第七十四条规定,遗失、抛弃高度危险物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所有人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将高度危险物交由他人管理的,由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有过错的,与管理人承担连带责任。本法第七十五条规定,非法占有高度危险物造成他人损害的,由非法占有人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不能证明对防止他人非法占有尽到高度注意义务的,与非法占有人承担连带责任。(7)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连带责任。本法第八十六条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倒塌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从以上规定看,本法对于用人单位侵权责任和个人之间形成劳务的侵权责任上,没有规定连带责任,而是采取替代责任,改变了现行司法解释中雇主和雇员承担连带责任的规定。

Ⅹ 侵权责任法案例分析

石某在王某的摩托车店里购买了一辆摩托车,该车的生产商为某摩托车公司。两个月后,石某在一次正常驾驶时突然发生翻车事故,受伤严重,经治疗花去医疗费3万多元。后经鉴定,事故原因为石某所驾驶的摩托车车轮材料不正常疏松所致。石某的经济损失应该由谁负责呢?
分析:《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四十三条又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请求赔偿。
此产品责任纠纷属于特殊的侵权,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只要受害人能够证明产品具有缺陷,即可构成侵权责任,受害人是不必证明产品制造者或者销售者的过错,这种责任方式有利于保护受害人的权利。受害人可以起诉制造者,也可以起诉销售者。本案中的摩托车车轮材料不正常疏松应为产品缺陷,因此本案属于产品责任纠纷,无须石某证明王某和摩托车公司有过错,只需证明有购买摩托车的事实、损害结果和产品质量与损害结果有因果关系即可。因生产者和销售者没有法定免责的情形,因此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如果产品缺陷是生产者造成的,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如果产品缺陷是因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

热点内容
国务院公司法 发布:2025-04-28 21:42:13 浏览:438
合同法借款合同变更规定 发布:2025-04-28 21:42:12 浏览:641
教育法律责任具有强制性吗 发布:2025-04-28 21:42:10 浏览:190
2016二建法规重点 发布:2025-04-28 21:35:15 浏览:254
行政诉讼法第50条 发布:2025-04-28 21:35:15 浏览:685
大数据与法治 发布:2025-04-28 21:31:55 浏览:911
陕西省法院谭 发布:2025-04-28 21:31:20 浏览:569
法官低头 发布:2025-04-28 21:26:11 浏览:451
天津市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发布:2025-04-28 21:25:31 浏览:242
法院刘要东 发布:2025-04-28 21:25:26 浏览: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