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公共交通合同法

公共交通合同法

发布时间: 2022-06-14 08:19:07

① 车辆起步造成乘客受伤的应该用那种法律法规

车辆交通事故只要不涉嫌犯罪的,都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之相关规定。

② 法律问题

1、甲在这次事故中如果存在重大过失,单位是无需赔偿的。
2、单位可以另诉追偿15万元。

③ 公交车不按时发车怎么投诉

可以拨打12315市民热线电话 ,讲明反应的问题。
法律依据:《合同法

第二百八十八条运输合同是承运人将旅客或者货物从起运地点运输到约定地点,旅客、托运人或者收货人支付票款或者运输费用的合同。

第二百八十九条从事公共运输的承运人不得拒绝旅客、托运人通常、合理的运输要求。

第二百九十条承运人应当在约定期间或者合理期间内将旅客、货物安全运输到约定地点。

第二百九十一条承运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或者通常的运输路线将旅客、货物运输到约定地点。

第二百九十二条旅客、托运人或者收货人应当支付票款或者运输费用。承运人未按照约定路线或者通常路线运输增加票款或者运输费用的,旅客、托运人或者收货人可以拒绝支付增加部分的票款或者运输费用。
注:自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生效后,以上法律依据变更为民法典第八百零九条第八百一十条 第八百一十一条 第八百一十二条

④ 合同法重要例

点评
本案主要的法律问题如下:
(1)陈某与朱的家人之间的运输合同是否成立?
首先,出租车打着空车灯的状态是要约还是要约邀请。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合同法》第14条把要约的构成要件归为两项:一是内容具体确定;二是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从这两个要件来看,要达到要约“内容具体确定”,必须是其一经承诺即成立合同的程度。因此,要约的内容至少应包括合同成立的必要条款,如标的。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对于打着空车灯的出租车来说,由于出租车是有一个明确的价目表的,车费的计算是按照始发地点到目的地之间的距离及其他因素来计算的,而不是通过乘客和司机之间的协商来定价的。(特指上海等地)但是,对于合同的标的,即需将乘客从始发地送到目的地的服务,则并不确定,而是由乘客来提出的;而且,即使在乘客确认地点以后,由于司机和乘客都不认路等等非意志因素的影响,也会导致运输合同不能成立。对于开着空车灯的司机来说,最终需要履行的合同的标的是由乘客来确定的。因此,出租车打着空车灯的状态是要约邀请。
其次,乘客拦车并确定目的地的行为,是否构成要约。如前所述,乘客在拦车后并提出目的地的行为,即已经确定了合同的具体标的,一方面,乘客明确了目的地(本案中的医院),另一方面,合同金额也在乘客确定目的地之后被确认,即按表计价(并不是在乘客确认目的地时合同金额的具体数额被确定,但该数额按照计价表的计价,是确定的)。双方(乘客和司机)就这笔尚未有数额的款项的最终数额,是达成意思表示一致的。因此,乘客在拦车并确定目的地的行为,构成要约。
再次,司机有没有作出承诺行为。合同成立,以作出承诺为要件。本案的关键,就在于确定该运输合同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则司机承担违约损害赔偿责任,如果不成立,则不能以合同违约为由使得司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而合同是否成立的关键,在于确认司机是否作出承诺。承诺必须是在承诺人获知要约内容以后作出的,因此,必须是司机在获知目的地之后作出的。司机针对目的地的熟悉情况会出现两种可能,一是知道路线,此时合同的履行就完全不存在障碍,司机可以作出承诺;二是不知道路线,则被要约人由于不能履行合同标的而不能进行承诺,合同不能成立。在此种情形之下,乘客可以再次发出要约,表明自己知道路线或者可以通过别的方式获知到达目的地的路线,计价方式依然是按照计价表的方式计算。此时,司机也接受了该要约,可以就此作出承诺。那么,司机到底有没有作出承诺?这里,我们还需要分析出租车运输合同的性质。《合同法》第289条规定:“从事公共运输的承运人不得拒绝旅客、托运人通常、合理的运输要求”,也就是说,承运人(司机)具有强制缔约义务,即对于旅客通常、合理的要约,承运人不得拒绝承诺。出租车是否属于公共运输?《关于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工作的若干规定》中规定,城市公共交通企业包括公共汽车、电车、出租汽车、城市轮渡和地铁;《城市建设档案归属与流向暂行办法》第5条也规定,公共交通:汽车、电车、出租汽车场站;《关于出租汽车管理体制和职责问题的复函》中规定,从根本上说,出租汽车是公路运输方式的一部分,最终实现行业归口管理是改革的必然趋势。从以上规定来看,尽管出租车运输是由企业来经营的,但依然把它作为公共运输的一部分。另外,从出租车运输的行业规范来看,《出租汽车客运服务规范(试行)》规定,“出租车驾驶员在受理乘客租车业务时要做到招手即停、有客即载”,即不得拒载,这也从另一方面对承运人的强制缔约义务作出解释。因此,在本案中的司机,已经对乘客作出承诺。《合同法》对旅客运输合同的成立时间也作出规定,认为其是诺成合同。因此,承诺一旦作出,合同即告成立。
(2)陈某与朱的家人之间的运输合同是否可撤销?
《合同法》第54条规定合同可撤销或者变更的条件:一是因重大误解订立的;二是订立合同时显示公正。在本案中,司机拒载的理由是会弄脏车辆,即履行合同可能会对自己的财产造成损害,在被拦车告知目的地时,司机并不知道朱某的情况,因此就存在司机作出承诺时存在误解的情况。这一理由是否能够构成重大误解呢?出租车是为城市提构运输服务的,应该为公众提供运输服务,对于公众通常、合理的运输请求,应该给予承诺,特别是在救死扶伤的情况下,更应该主动提供服务,这也是出租车行业的一个基本的职业道德问题。在维持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救助、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的公序良俗基本原则之下,以造成财产损害可能性为由来抗辩损害生命权的可能性,是违反民法基本精神的,这种抗辩理由是不合理的。因此,该运输合同在此种情况下不可撤销。
(3)陈某的违约责任该如何确定?
违约责任有三种基本形式,即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本案中由于朱某已经死亡,前两种违约责任已经不可能承担,因此朱某只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这里存在确定赔偿金额的问题,其基本原则是赔偿实际损失,是一种恢复性的赔偿,而不是惩罚性的赔偿。《合同法》规定了三种确定方式,一是依照法律规定确定赔偿额;二是约定违约金;三是约定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根据本案的情况,适用第一种方式。其具体的确定标准,应该本着“违约损害赔偿的目的是在金钱能够补偿的限度内,使受害人置于合同正常履行所能达到的同样状态”。基于对朱某病危状态的考察,以及出租车司机未拒载而正常履行合同情况下朱某一家可能的支出,再加上对司机过错的认定,一审法院最后将赔偿额定为2万。(原告提出医疗费、死亡赔偿金、丧葬费和精神抚慰金共计人民币18万余元的赔偿额)

一个建议:
救助病残是每个社会公众的一个基本的社会公德的问题,并且在某些特殊的行业,需要在法律上作出强行性的规定。对于出租车行业,也应该具有救助病残的基本职业道德。从上述案件可以得出一个很简单的结论:当出租车司机遇到救助病危乘客的时候,不能拒载(除非由其他不可抗力的情况下),否则将为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⑤ 公交车拒载是否侵犯公民的权利

属于侵犯公民权利。

热点内容
法律责任承担的种类有 发布:2025-04-23 19:31:20 浏览:295
侵权法律责任认定 发布:2025-04-23 19:24:43 浏览:197
中国行政法治之路 发布:2025-04-23 19:24:39 浏览:279
cfa道德准则 发布:2025-04-23 19:23:51 浏览:595
行政法务管理制度 发布:2025-04-23 19:18:43 浏览:119
合同法81 发布:2025-04-23 19:12:03 浏览:460
楼正道德经 发布:2025-04-23 19:05:41 浏览:43
法律讲堂cctv社会与法 发布:2025-04-23 18:47:22 浏览:125
婚姻法离婚儿女归谁 发布:2025-04-23 18:41:53 浏览:556
电气高压实验室规章制度 发布:2025-04-23 18:41:16 浏览: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