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际谈谈合同法的作用
⑴ 合同法的地位和作用
合同法的本质,是指合同法作为一个特殊的法律,其在调整社会关系方面所反映出来的区别于其他法律的所固有的法律特征的内部体现。合同法本质上是财产流转关系的法律规范。合同法以债权债务关系、即当事人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为直接调整对象,其深层的社会关系则是社会的财产流转关系。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包括静态的财产关系和动态的财产关系,即财产所有和财产流转关系两大部分。合同法调整的是其中的动态的财产流转关系,它反映的是平等主体间在转让产品或货币,完成工作和提供劳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债务的清偿或履行,具体体现着财产从一个民事主体到达另一个主体的合法移转过程。这是合同法与物权法法律分工的明显不同。合同法与物权法虽都是财产法,然而物权,尤其是其中的所有权,直接规定社会财产的归属关系,其所要解决的是现存财产归谁所有的问题,主要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因而,所有权及至整个物权,本质上是规定和反映社会财产关系的静止状态。而合同法作为调整债权关系的法律规范,规定和反映的是社会财产或其他劳动成果从生产领域移转到交换领域,并经过交换领域进入消费领域,其内容主要表现为转移已占有的财产,转换的目的或是实现对财产的占有,或是创造一个新的占有。因此,合同是当事人处分财产或获得财产的重要法律手段,充分反映着流通领域内的财产运动状态。合同法则通过确认和保障合同当事人正当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依法约束自己的行为,而对这种财产流转关系进行规范和调整。合同法的地位是指合同法作为一个重要的法律,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简而言之,合同法是民法体系中的民事单行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民法是宪法之下的部门法,而民法本身又是一个庞大的法律体系,这个体系是由若干调整某种民事关系的单行法组成的,如商标法、专利法、继承法等,合同法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物权法也是这样的单行法。在民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适用于合同法的同时,合同法以其特别或具体的制度和规定对各种合同关系进行调整。
⑵ 合同法对社会经济的作用,并举例加以说明
与我们生活关系密切的一个经济法律有“劳动合同法”,它的作用是,1、有利地回保护了人民的答劳动权。2、有利地保护了人民的合法待遇。3、保护了人民的合法收入。4、有利地保护了生产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5、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平等,正义,保障了人民的生活。
⑶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和作用
《合同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商品交换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调整合同的订立内、效力、履容行、变更和解除、终止、违约责任等合同关系。因此:
1)《合同法》强调主体平等、志愿协商、等价有偿的原则。这些原则是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在合同法中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2)《合同法》贯彻契约自由的原则。在合同法中,主要是通过任意性法律规范而不是强制性法律规范调整合同关系。
3)《合同法》从动态的角度为当事人提供财产关系的法律保护。合同法调整商品交换关系,即调整动态的财产流转关系。
⑷ 合同法对当今社会的作用
合同法的制定是为了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内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容对于及时解决经济纠纷,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合同法是民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市场交易的基本法律,它涉及到生产、生活领域的方方面面,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合同法是最具代表性的私法制度之一,也是现代社会之契约规则的主体部分,它在社会经济尤其商事交易中发挥着重要而基础的作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原则、自愿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合法原则和鼓励交易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1999年3月15日通过,现予公布,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
⑸ 合同法在生活中的作用与意义
保护合同双方的权益,同时对合同双方都有法律约束。让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况可以得到法律的公平的判定。
⑹ 试论合同法的作用
一、合同法反映了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要求,实现了交易规则的统一和完善
★旧合同法在此方面的缺陷:
(一)原来三部合同法内容上不统一
1、三个合同法调整的社会关系不一样
1) 经济合同法是规定国内的合同,还不是国内全部的合同,是国内所谓的经济合同。
2) 技术合同法是专门规定国内的技术合同。是以技术关系,诸如技术开发、技术转让等这类特殊的合同关系规范对象的;
3) 涉外经济合同法规定涉外经济合同关系。
2、法律主体不统一
1) 经济合同法中的合同主体只限于法人、农村承包经营户和个体工商户,不包括自然人;
2) 技术合同法的合同主体既包括法人也包括自然人;
3) 涉外经济合同法的合同主体包括中国的企业和其它经济组织与外国的企业、其它经济组织和外国的个人,在这部合同法中,外国的个人是可以的,中国的个人不可以,并且涉外经济合同法中的主体叫企业,不叫法人。
3、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不统一。
1) 经济合同法规定的是过错责任,因过错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合同,或者履行合同不符合条件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强调的是过错。
2) 技术合同法和涉外经济合同法关于违约责任,法律条文说不履行合同或者履行合同不符合约定的条件,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根本不提过错的问题,也就是无过错责任。
4、合同法的基本原则表述上不一致。
1) 经济合同法将合同法的基本原则表述为平等互利、协商一致;
2) 技术合同法则表述为自愿平等互利有偿。
5、合同形式不一致。
1) 经济合同法承认口头合同,即时清结的合同可以采取口头形式,不是即时清结的采取书面形式;
2) 技术合同法和涉外经济合同法严格要求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6、结构风格不一致。
1) 经济合同法是总则加分则,规定了十种典型合同;
2) 技术合同法也是总则加分则,规定了合同分则;
3) 涉外经济合同法全是总则,根本没有规定分则。(英美法系风格)
(二)现时生活中发生的很多合同关系三部合同法都未作规定经济秩序的维持造成困难。
1、中介合同关系
2、融资租赁合同关系
3、储蓄合同、结算合同关系
★新合同法的在此方面的优点:
(一)将三部合同统一到一部合同法当中,统一了合同法内容和交易规则
(二)对新合同法仍然没有规定的合同类型适用合同法总则以及比照类似合同类推适用,将各种合同纳入了合同法调整范围。
如
二、合同法剔除了反映计划经济体制的内容,尽可能符合市场经济的本质
(一)原来的合同法将合同称之为"经济合同",这个概念本身就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反映。
(二)原经济合同法,强调主体的特殊性,都必须是社会主义组织,已经不符合
社会实际生活了。
*合同主体已经多元化:国有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合作企业、外资企业、私营企业、个体企业、个体工商户、公民个人等
(三)合同的监督管理机关工商行政部门的监管限制了合同自由
(四)技术合同的管理过于广泛
新合同法将技术合同法纳入了统一合同法当中。
三、新合同法中创设了许多新的制度(与旧法相比)
(一)合同法第42条规定了前合同义务;第60条规定了附随义务;第92条规定了后合同义务。
1、合同义务 向前面扩张了,合同没有成立就有义务,即前合同义务;
2、向后扩张了,合同关系已经消灭还有义务,即后合同义务;
3、在合同关系存在期间还有当事人没有约定的义务,即附随义务。
(二)对格式合同的规制
1、规定格式条款的使用人在决定合同内容的时候应该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 遵
循公平的原则。
2、规定了格式条款使用人的提示义务。
3、直接规定某些条款无效
4 、最后还有一个管制的办法,就是对格式合同某个条款的理解有争议时,通常
采纳不利于格式条款使用人的那样一个含义为标准裁判案件。
(三)无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的确立
四、合同法的创造性(我国独创)
代位权制度、撤销权制度、表见代理制度等是我们参考和借鉴其他国家合同法设立的。我们的创制:
(一)法定代表人越权行为的效力认定。
(二)后合同义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