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社会网络分析法解释

社会网络分析法解释

发布时间: 2022-06-16 15:02:34

㈠ 社会网络分析法的研究方法

社会网络分析抄法是一种社袭会学研究方法,社会学理论认为社会不是由个人而是由网络构成的,网络中包含结点及结点之间的关系,社会网络分析法通过对于网络中关系的分析探讨网络的结构及属性特征,包括网络中的个体属性及网络整体属性,网络个体属性分析包括:点度中心度,接近中心度等;网络的整体属性分析包括小世界效应,小团体研究,凝聚子群等。该方法目前在教育领域应用比较广泛,主要探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者所构成网络的特点,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于该网络的改进策略。

㈡ 什么是社会网络

社会网络(socialnetwork)是一种基于“网络”(节点之间的相互连接)而非“群体”(明确的边界和秩序)的社会组织形式,也是西方社会学从1960年代兴起的一种分析视角。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行和新的通讯技术的兴起,社会呈现越来越网络化的趋势,发生“社会网络革命”(socialnetworkrevolution),与移动革命(mobilerevolution)、互联网革命(internetrevolution)并列为新时期影响人类社会的三大革命.
社会网络是指社会个体成员之间因为互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体系,社会网络关注的是人们之间的互动和联系,社会互动会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
社会网络是由许多节点构成的一种社会结构,节点通常是指个人或组织,社会网络代表各种社会关系,经由这些社会关系,把从偶然相识的泛泛之交到紧密结合的家庭关系的各种人们或组织串连起来。社会关系包括朋友关系、同学关系、生意伙伴关系、种族信仰关系等。
社会网络分析是社会科学领域的叫法。类似的东西在物理和计算机领域叫复杂网络。在数学领域叫做图论。也有一些学者叫网络科学。基本的东西都类似,但关注的点不同。就和一个男人有时是爸爸,有时是儿子,有时是孙子。
最早的溯源可以归到哥尼斯堡七桥问题。莫雷诺在上世纪初开始将可视化和类似的网络分析技术应用在分析社会现象上,比如女生的午餐关系。之后生物领域和社会领域分别独立发展出比较完善的分析技术。集大成者是Harvard的HarrisonWhite,许多之后著名的学者都是他的徒子徒孙。
很难说SocialNetworkAnalysis是一门特定的学科。更多的应用是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有时候也会作为一种研究视角(perspective)。当然,也产生了一些中层的理论(theory),比较常见的是Granovetter的弱联系理论,Burt的结构洞理论,Watts的小世界模型,Barabasi的PowerLaw。
之前的社会科学往往关注个体(或者行动者,如企业、个人)的特性,而忽略个体之间的关系。而社会网络的研究正是研究关系的方法、视角。最大的特征在于考虑了个体之间的互相依赖,更接近于现实社会。将这些关系用如题头所示的图片展示出来,可以直观的看到各个行动者在网络中的位置和网络整体结构。

㈢ 社会网络分析的内容简介

本书的内容结构是,除前言外共分为八章,分别介绍社会网络分析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社会网络资料类型和收集方法、网络分析的各种技术与方法、社会网络分析的应用等内容。
第一章
首先追溯了西方社会网络分析的思想渊源,对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做了系统回顾,介绍了社会网络分析的一些新进展。社会网络分析有不同的学科发展背景,其发展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我们通过回顾社会网络分析思想与方法在西方的发展,梳理出其中的主要线索和问题,并结合国内的研究状况进行探讨,目的在于强调更好地借鉴已有的成果,加强对社会网络分析的认识和应用。
第二章
系统说明了社会网络分析的基本原理。社会网络分析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研究方法,已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原则。通过这些方面我们可以认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特征及其独特之处。在本章中我们在说明社会网络分析概念的基础上,具体介绍了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论原理和研究程序。
第三章
主要说明社会网络分析所用的数据资料具有自己的类型与特征,它是一组反映行动者关系的信息。社会网络资料首先是关于社会关系的数据信息,简称关系数据。关系数据不同于属性数据,不仅其本质内容不同,其表达形式也不同。本章在介绍了社会网络资料的概念和类型基础上,结合研究设计具体说明了社会网络的测量及其收集方法。
第四章
主要介绍社会网络分析的研究技术与方法。社会网络最基本的数学表达形式是图论法和矩阵法。图论法是以线和点的形式来表示行动者及其关系的一种方法。用社群图可表示社会关系的结构、特征等属性。矩阵法是把社会网络中的每一个结点或关系分别按行和列的方式排列即可形成网络矩阵,包括邻接矩阵、关联矩阵等。矩阵法可以对群体关系进行具体分析。
第五章
是关于社会网络的中心度分析。中心度是我们认识社会网络中行动者位置及其关系的重要概念,具有广泛的应用性。本章首先介绍了中心度、中心势概念,重点说明了结点中心度、紧密中心度、间距中心度及其测量方法。最后又对社会网络中与等级密切相关的权力和声望作了分析。网络中的声望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社会声望概念,这里主要说明了接近度声望概念及其测量。
第六章
是关于社会网络分析中的子群研究。构成社会网络的基本元素就是行动者及其群体,社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子群,它们相互结合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结构。本章首先从社会群体、子群概念出发,说明各种团聚性的子群及其测量方法,包括“团伙”、n-团伙、n-宗派、k-丛等,最后分析隶属性群体。
第七章
是关于网络中的位置和角色的分析。在社会结构分析中,位置和角色是两个重要的概念。本章在简要介绍了网络分析的位置和角色概念之后,主要说明了结构等价性、自同构等价性和正则等价性及其不同的测量方法,最后一节简要介绍了关系代数法和统计模型法。位置和角色分析是目前社会网络分析中数量化分析程度最高的方面,已应用和发展出了许多不同的数学分析方法。本章结合例子简要介绍了聚类法、统计模型法等。这些分析方法现在都可借助于有关的分析软件来应用。
第八章
讨论了社会网络分析的一些应用。社会网络分析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其应用领域已远远超出了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传统范围,如小群体关系、社会支持网等,而且扩展到了人文社会科学甚至工程技术科学的诸多领域。但本书只是简要分析了与社会网络分析密切相关的社会资本研究以及体现中国社会结构特征的“关系”研究。
本书最后在附录中介绍了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包的应用,重点说明了Pajek 的内容及使用方法。附录中还附有两个不同的各具代表性的《社会网络分析》教学大纲,供读者参考比较。

㈣ 社会网络分析法的优缺点

优点:社会网络分析是定性和定量的桥梁,它对大量的图表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定性的结论。

缺点:社会网络分析过于考虑社会网络“联络性”,没有考虑各种“孤立点”,不能保证找到所有的有联络的行动者,由此难以全面把握社会网络的全貌。

社会网络分析是定性和定量的桥梁,它对大量的图表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定性的结论。社会网络分析法所具有的这些优点使得该方法在我国多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社会网络分析法的相关介绍:

社会是一个由多种多样的关系构成的巨大网络。视角当然多种多样,既可以像林语堂的小说中描述的那样对关系进行细致的刻画,又可以像黄光国等社会心理学家那样对人情、面子和关系网进行质的描述,更可以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关系进行量化的表征,从而揭示关系的结构,解释一定的社会现象。

社会网络分析的意义在于,它可以对各种关系进行精确的量化分析,从而为某种中层理论的构建和实证命题的检验提供量化的工具,甚至可以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桥梁。

以上资料参考网络——社会网络分析法

㈤ 什么是社会网络分析,英文social network analysis.现在这个分析越来越时髦

不是社会网络,是社交网络分析SNS analysis,社交网络是指包含我们社交关系的网络,现在版比较热门的包括权微信,微博。因为现在移动互联网的话题比较火爆,所以在这个红海里面,每个人都想从中学习,从中获利,所以相关分析自然也就会多了。

㈥ 怎么解释社会网络的概念

社会网络(socialnetwork)是一种基于“网络”(节点之间的相互连接)而非“群体”(明确的边界和秩序)的社会组织形式,也是西方社会学从1960年代兴起的一种分析视角。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行和新的通讯技术的兴起,社会呈现越来越网络化的趋势,发生“社会网络革命”(socialnetworkrevolution),与移动革命(mobilerevolution)、互联网革命(internetrevolution)并列为新时期影响人类社会的三大革命. 社会网络是指社会个体成员之间因为互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体系,社会网络关注的是人们之间的互动和联系, 社会互动会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社会网络是由许多 节点构成的一种社会结构,节点通常是指个人或组织,社会网络代表各种 社会关系,经由这些社会关系,把从偶然相识的泛泛之交到紧密结合的家庭关系的各种人们或组织串连起来。社会关系包括朋友关系、同学关系、生意伙伴关系、种族信仰关系等。社会网络作为一种社会学视角发端于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Georg Simmel, 1858-1918),并在 1960 年代随着冷战的开始和西方普遍出现的社会动乱开始在西方广为发展。社会网络分析不把人看作是由个体规范或者独立群体的共同活动所驱动,相反它关注人们的联系如何影响他们行动中的可能性和限制。一个多世纪以来,社会科学家都在使用“社会网络”这一隐喻表示不同尺度上的各种复杂社会关系。

㈦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适合教育技术研究中哪些问题的分析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





1
、简述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2
、你是怎样理解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的?

3
、简述古代自然哲学的基本观点及其被形而上学自然观所代替的必然性。

4
、简述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基本点及其产生的原因?

5
、近代自然科学从哪些方面打开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缺口?

6
、简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主要成果和伟大意义。

7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对自然科学的未来发展做出了哪些预见
?
8
、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与马克思、恩格斯的时代有哪些主要的不同
?
9
、简述当代自然科学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走向。

10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硕士研究生学习自然辩证法的目的意义?

第一章

1
、科学家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坚定信念包括哪两个方面?(爱因斯坦的两段话)

2

20
世纪
60
年代天文学上的四大发现是什么?

3
、怎样理解物质的无限可分性?

4
、了解物质的三种基本分类(七态、两大类(按自旋分)
、四大家族、三种场)


5
、自然界中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6
、简述生命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7
、什么是系统?系统的基本类型和概念的主要含义有哪些?

8
、试述结构与功能的辩证关系。

9
、以
Nacl
为例说明系统整体性的形成机制。——选择、约束、协同、放大机制。

10
、为什么说“上层系统不一定比它的下层系统更复杂”?

11
、试述层次结构的稳定性与结合度的相互关系?

12
、怎样理解层次结构之间的因果链关系?

13
、请写出经典物理学和量子物理学中的六种对称性与守恒定律的对应关系。

14
、什么是模型?请你写出
20
世纪形成的五大科学模型。

15
、解释下列概念:

30K
微波背景辐射

真空

构成性关系

夸克幽禁

宇称守恒定律

宇称

相干性关系

对称性

第二章

1
、宇宙诞生后的演化经历了哪几个主要阶段?

2
、支持大爆炸宇宙学模型的几个主要观察事实是什么?

3
、恒星一生的演化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4
、地球演化史上形成的几个圈层各是什么?

5
、生命起源假说中的化学进化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6
、以生命进化为例,试述内外因在事物演化中的作用。

(※简述生命诞生的意义)

7
、什么是熵、熵增加原理、可逆、不可逆、有序、进化、涨落、混沌、自组织、他组织、耗散结构、信息、无限性?

8
、维纳指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不承认这一点的唯物论,在今天就不能存在下去。
”※试阐述信息的本质。

9
、试述进化与退化的基本特点。

10
、你是如何理解进化与退化的统一性的?

11
、试述自组织与他组织的区别与联系。

12
、试解释公式:
ds = des + dis
的意义,并进行讨论。

13
、自组织系统的形成与演化需要哪些条件?

14
、艾根对生命起源和进化理论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15
、怎样理解自然界演化发展的周期性与无限性?

16
、为什么说克劳修斯的“宇宙热寂论”是错误的?

第三章

1
、人类从动物中的两次提升各指什么?

2
、人类起源于动物界的确凿证据有哪些?

3
、简述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4
、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5
、人与自然界对象性关系中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6
、人类历史经历了哪三种经济形式?你面对未来的知识经济有何想法?

7
、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得到了那些新的进化?

8
、什么是自在自然?三者的包容关系如何?

9
、怎样认识人工自然的客观物质性?

10
、为什么说人类意识是人工自然的本质?

11
、你是怎样理解自然界对人类实行报复的?

12
、你是怎样理解和认识生态危机的本质的?

13
、试分析人类遭受自然界强烈报复的认识根源和社会根源。

14
、试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可能性。

15
、人类对自然界的需求主要包括哪四个方面?

16
、怎样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17
、解释下列概念:思维、实践、复杂适应系统、主体客体化、

㈧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是由社会学家根据数学方法﹑图论等发展起来的定量分析方法,近年来,该方法在职业流动、城市化对个体幸福的影响和经济体系、国际贸易等领域广泛应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社会网络分析是社会学领域比较成熟的分析方法,社会学家们利用它可以比较得心应手地来解释一些社会学问题。许多学科的专家如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的学者们在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面临许多挑战时,开始考虑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社会网络分析就是其中的一种。

网络指的是各种关联,而社会网络即可简单地称为社会关系所构成的结构。社会网络分析问题起源于物理学中的适应性网络,通过研究网络关系,有助于把个体间关系、“微观”网络与大规模的社会系统的“宏观”结构结合起来,通过数学方法﹑图论等定量分析方法,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数学、通信科学等领域逐步发展起来的一个的研究分支。

所以,从社会网络的角度出发,人在社会环境中的相互作用可以表达为基于关系的一种模式或规则,而基于这种关系的有规律模式反映了社会结构,这种结构的量化分析是社会网络分析的出发点。

社会网络分析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关系论的思维方式。可以利用来解释一些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问题。

㈨ 社会性网络的社会性网络分析

根据维基网络的解释,“社会网络( Networking:SN)”是指个人之间的关系网络。
据一些不系统的分析,社会网络(或称为社会性网络)的理论基础源于六度分隔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和150法则(Rule Of 150)。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Stanley Milgram)于20世纪60年代最先提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六度分隔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由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Stanley Milgram)于20世纪60年代最先提出。196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1933-1984)想要描绘一个连结人与社区的人际连系网。做过一次连锁信实验,结果发现了“六度分隔”现象。简单地说:“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六度分隔”说明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弱纽带”,但是却发挥着非常强大的作用。有很多人在找工作时会体会到这种弱纽带的效果。 通过弱纽带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非常“相近”。
Jon Kleinberg 把这个问题变成了一个可以评估的数学模型,并发表在自己的论文“The Small-World Phenomenon”中。我们经常在与新朋友碰面的时候说“世界真小”,因为往往可能大家有共同认识的人。Jon的研究实证了这个观点。
曾经“六度分隔”理论只能作为理论而存在。但是,互联网使一切成为现实。六度理论的发展,使得构建于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络之上的应用软件越来越人性化、社会化。软件的社会化,即在功能上能够反映和促进真实的社会关系的发展和交往活动的形成,使得人的活动与软件的功能融为一体。六度理论的发现和社会性软件的发展向人们表明:社会性软件所构建的“弱链接”,正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欧洲发源的“赫特兄弟会”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民自发组织,这些组织在维持民风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有趣的是,他们有一个不成文的严格规定:每当聚居人数超过150人的规模,他们就把它变成两个,再各自发展。
“把人群控制在150人以下似乎是管理人群的一个最佳和最有效的方式。”
150法则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比如中国移动的“动感地带”sim卡只能保存150个手机号,微软推出的聊天工具“MSN”(也是一种SS)只能是一个MSN对应150个联系人。
150成为我们普遍公认的“我们可以与之保持社交关系的人数的最大值。”无论你曾经认识多少人,或者通过一种社会性网络服务与多少人建立了弱链接,那些强链接仍然在此次此刻符合150法则。这也符合“二八”法则[3],即80%的社会活动可能被150个强链接所占有。

㈩ 社会网络如何使社会不平等永久化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是由社会学家根据数学方法、图论等发展起来的定量分析方法。

社会网络分析是对社会网络的关系结构以及属性加以分析的一套规范和方法。它又被称为结构分析法(structural analysis)

社会网络分析不仅是对关系和结构加以分析的技术,还是一种理论方法--结构思想。

社会网络分析是社会学领域比较成熟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可以解决一些社会学的问题。

社会网络要素:

①行动者,在社会网络中用节点表示;

②关系,在社会网络中用剑线表示,关系的内容可能是友谊、借贷或是沟通,其关系可以是单向或双方,且存在关系强度的差异,关系不同即构成不同的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的原理:

关系纽带经常是不对称地相互作用着的,在内容和强度上都有所不同

关系纽带间接或直接地把网络成员连接在一起;故必须在更大的网络结构背景中进行分析

社会纽带结构产生了非随机的网络,因而形成了网络群(network clusters)、网络界限和交叉关联

交叉关联把网络群以及个体联系在一起

不对称的纽带和复杂网络使稀缺资源的分配不平等

网络产生了以获取稀缺资源为目的的合作和竞争行为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数学表达式:

①图论法和矩阵法,这是社会网络分析最基本的方法

②二方关系图和三方关系图

③图的矩阵表达

④反应行动者的关系图。通过网络密度、结点度、割点、桥等指标进行具体测量距离,行动者之间的距离越小,意味着他们之间的联系越密切,交流互动越充分。由此可以了解一个网络中行动者之间的分化与差异

热点内容
则法治衰 发布:2025-04-23 03:59:57 浏览:735
法律硕士非法学参考书视频 发布:2025-04-23 03:50:56 浏览:821
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290条 发布:2025-04-23 03:44:43 浏览:192
法院通知公文 发布:2025-04-23 03:44:29 浏览:509
原立法法 发布:2025-04-23 03:24:09 浏览:464
涉及劳动法的服务期 发布:2025-04-23 03:18:22 浏览:351
合同法设备卖方赔偿 发布:2025-04-23 03:16:56 浏览:622
民法典通过后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4-23 03:15:28 浏览:502
行政立法权的主体 发布:2025-04-23 03:12:31 浏览:823
劳动法简答题试题 发布:2025-04-23 03:07:41 浏览: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