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法的增值税怎么计算
Ⅰ 应交增值税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公式为: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增值税计算公式:含税销售额/(1+税率)=不含税销售额
不含税销售额×税率=应缴税额
上面说增值税是实行的“价外税”,什么是价外税?也就是价外征税,就是由消费者负担的。比如:
你公司向a公司购进甲货物100件,金额为10000元,但你公司实际上要付给对方的货款并不是10000元,而是10000+10000*17%(假设增值税率为17%)=11700元。
为什么只购进的货物价值才10000元,另外还要支付个1700元呢?因为这时,你公司作为消费者就要另外负担1700元的增值税,这就是增值税的价外征收。这1700元增值税对你公司来说就是“进项税”。a公司多收了这1700元的增值税款并不归a公司所有,a公司要把1700元增值税上交给国家。所以a公司只是代收代缴而已,并不负担这笔税款。
再比如:
你公司把购进的100件货物加工成乙产品80件,出售给b公司,取得销售额15000元,你公司要向b公司收取的乙产品货款也不只是15000元,而是15000+15000*17%=17550元,因为b公司这时作为消费者也应该向你公司另外支付2550元的增值税款,这就是你公司的“销项税”。你公司收了这2550元增值税额也并不归你公司所有,你公司也要上交给国家的,所以,2550元的增值税款也不是你公司负担的,你公司也只是代收代缴而已。
如果你公司是一般纳税人,进项税就可以在销项税中抵扣。
沿用上例,你公司购进货物的支付的进项增值税款是1700元,销售乙产品收取的销项增值税是2550元。由于你公司是一般纳税人,进项增值税可以在销项增值税中抵扣,所以,你公司(在出售了乙产品获得b公司的货款后)上交给国家增值税款就不是向b公司收取的2550元,而是:2550-1700=850元(那1700元已在你公司购买甲货物时加入货款中,由a公司代收代缴过了),所以这850元是b公司在向你公司购乙产品时付给你公司的,通过你公司交给国家。b公司买了你公司的乙产品,再卖给c公司,c公司再卖给d公司……,这些过程都是要收取增值税的,直到卖给最终的消费,也就把增值税转嫁到了最终消费者身上了,所以增值税也是流转税。
如果你是一名会计,从会计分录中也看得出来:
你公司向a公司购进100件货物时,分录:
借:原材料 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0
贷:应付账款——a公司 11700
分录中并没有把收取的1700元做为公司的费用,而是做为“应交税金”,因为你公司是一般纳税人,进项税额可以抵扣。
你公司向b公司销售80件甲产品时,分录:
借:应收账款——b公司 1755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550
分录中并没有把向b公司收取的2550元增值税款做为公司的业务收入,而是挂“应交税金”,因为这并不归你公司所有,而是应交给国家的税收。
销项税额 - 进项税额 = 2550 - 1700 = 850 元就是要交给国家的税收。
Ⅱ 增值税的计算公式
'含税销售额/(1+税率)=不含税销售额'
这个公式是正确的.
增值税应税收入实行'价''税'分开核算的方式,价款通过'主营业务收入'核算,税款则通过'应付税费-应交增值税'核算.
你的公式中的'不含税销售额'
就是价款.
增值税=价款*税率
Ⅲ 增值税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增值税计算公式:含税销售额/(1+税率)=不含税销售额
一、增值税计算公式
含税价与不含税价的转换
不含税价=含税价/(1+征收率)=X/(1+17%)
应交纳的增值税额=不含税价*税率 =X/(1+17%)*17%
二、征收管理上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在规定标准以上即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年销售额100万元以上或从事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销售额在180万元以上,经申请审批后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一般纳税人基本税率为17%或13%,有权领购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按规定取得进项税额的抵扣权。小规模纳税人按6%的征收率征收,不能领购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直接计算法,是指直接求出商品或劳务的增值额,然后再乘以规定税率,计算出应纳的增值税税额。计算公式为: 应纳增值税=增值额×税率?
注:增值税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税收收入中75%为中央财政收入,25%为地方收入。进口环节的增值税由海关负责征收,税收收入全部为中央财政收入。
(3)中级经济法的增值税怎么计算扩展阅读:
增值税纳税地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十二条
(一)固定业户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总机构和分支机构不在同一县(市)的,应当分别向各自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经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财政、税务机关批准,可以由总机构汇总向总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二)固定业户到外县(市)销售货物或者劳务,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报告外出经营事项,并向其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未报告的,应当向销售地或者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未向销售地或者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的,由其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补征税款。
(三)非固定业户销售货物或者劳务,应当向销售地或者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未向销售地或者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的,由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主管税务机关补征税款。
(四)进口货物,应当向报关地海关申报纳税。
扣缴义务人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其扣缴的税款。
增值税纳税期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十三条增值税的纳税期限分别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1个月或者1个季度。纳税人的具体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纳税的,可以按次纳税。
纳税人以1个月或者1个季度为1个纳税期的,自期满之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以1日、3日、5日、10日或者15日为1个纳税期的,自期满之日起5日内预缴税款,于次月1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并结清上月应纳税款。
扣缴义务人解缴税款的期限,依照前两款规定执行。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增值税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Ⅳ 2020中级经济法考前冲刺:企业所得税相关公式
【导读】众所周知,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是历年中级经济法的高频考前,重要且易考,因此各位考生一定要仔细备考这部分的考试公式,距离2020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仅剩5天的复习备考时间,为了帮助各位考生能有针对性的高效高质进行备考,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重要公式,带大家有针对性的进行一下考点回顾,来吧,让我们一起复习回顾中级经济法考前冲刺:企业所得税相关公式的考试内容。
1、应纳税所得额
计算公式一(直接法)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
计算公式二(间接法)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2、其他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3、固定资产计税基础:
外购购买价款+支付的相关税费+直接归属于使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发生的其他支出
自行建造竣工结算前发生的支出
融资租入租赁合同约定付款总额合同约定的付款总额+签订合同中的费用
租赁合同未约定付款总额该资产的公允价值+签订合同中的费用
盘盈同类固定资产的重置完全价值
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公允价值+支付的相关税费
改建以改建支出增加计税基础
4、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
外购购买价款+支付的相关税费+直接归属于使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发生的其他支出
自行开发
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
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公允价值+相关税费
5、技术转让所得=技术转让收入-技术转让成本-相关税费
6、企业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7、抵免限额=中国境内、境外所得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条例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总额×来源于某国(地区)的应纳税所得额÷中国境内、境外应纳税所得额总额
简化形式:抵免限额=来源于某国(地区)的应纳税所得额(境外税前所得额)×25%
8、应纳所得税额=应税收入额×应税所得率×企业所得税税率
=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企业所得税税率
关于2020中级经济法考前冲刺:企业所得税相关公式,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同时备考2021年的考生也要关注起来,尽早准备,争取一次通关,在这里还要提醒大家一点,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虽然难度不是很大,但是必要的学习计划一定要做好,并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加油!
Ⅳ 有关增值税的计算公式
增值税计算,基本上就是如下几个概念:
1、销售额=含税销售收入/(1+17%)
2、含税销售收入=销售额*(1+17%)
=销售额+销售额*17%
=销售额+销项税(或进项税)
3、销项税额(或进项税额)=含税销售收入/(1+17%)*17%=销售额*17%
(5)中级经济法的增值税怎么计算扩展阅读
征收范围和纳税人
(1)征收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应税服务以及进口的货物。
(2)纳税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应税服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参考资料增值税_网络
Ⅵ 2020中级经济法考前冲刺:进口货物应纳税额计算
【导读】众所周知,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是历年中级经济法的高频考前,重要且易考,因此各位考生一定要仔细备考这部分的考试公式,距离2020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仅剩5天的复习备考时间,为了帮助各位考生能有针对性的高效高质进行备考,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重要公式,带大家有针对性的进行一下考点回顾,来吧,让我们一起复习回顾中级经济法考前冲刺:进口货物应纳税额计算的考试内容。
进口货物应纳税额计算
1、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增值税税率
2、组成计税价格
(1)一般货物组成计税价格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
(2)从价计征应税消费品组成计税价格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
=关税完税价格×(1+关税税率)+消费税
=关税完税价格×(1+关税税率)/(1-消费税税率)
【注意】进口环节缴纳的增值税作为国内销售环节的进项税额抵扣。
关于2020中级经济法考前冲刺:进口货物应纳税额计算,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同时备考2021年的考生也要关注起来,尽早准备,争取一次通关,在这里还要提醒大家一点,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虽然难度不是很大,但是必要的学习计划一定要做好,并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加油!
Ⅶ 增值税是怎么计算的
增值税的计算方式如下:
一、基本公式: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增值税计算公式:不含税销售额×(1+税率)=含税销售额
不含税销售额×税率=应纳销项税额
Ⅷ 增值税到底是怎么算的啊
增值税的计算要分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具体如下:
1、一般纳税人
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税率计算的增值税额。
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应税服务,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税额。
基本示例
A公司4月份购买甲产品支付货款1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甲产品含税销售额为23400元。
进项税额=1700元
销项税额=23400/(1+17%)×17%=3400元
应纳税额=3400-1700=1700
2、小规模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Ⅸ 计算增值税的方法怎么算
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和上期留抵等于应纳税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