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因为宣告死亡已归于消灭|这在我国婚姻法中是明确规定的具体

因为宣告死亡已归于消灭|这在我国婚姻法中是明确规定的具体

发布时间: 2022-06-20 16:20:23

『壹』 宣告死亡后又出现,他的婚姻如何处理

自宣告死亡的判决生效后,其婚姻关系就消灭了。如其配偶已经另结婚,并不构成重婚。

『贰』 论述我国婚姻法关于婚姻的基本原则、结婚的法定条件和程度

1、我国婚姻法关于婚姻的基本原则:

我国《婚姻法》第二条规定,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实行计划生育。这是关于婚姻法基本原则的规定,

即:(一)婚姻自由原则,(二)一夫一妻制原则,(三)男女平等原则,(四)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原则,(五)实行计划生育的原则。

2、结婚的法定条件和程度

结婚的法定条件有两点,即男女双方完全自愿,达到法定婚龄。

(2)因为宣告死亡已归于消灭|这在我国婚姻法中是明确规定的具体扩展阅读:

婚姻法《第五条》规定,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结婚须符合以下条件:

1、男女双方要有表示结婚意愿的行为能力。

2、男女双方同意结婚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

3、男女双方同意结婚的意思表示的作出必须符合法定形式。

法定婚龄是法律规定的最低的结婚年龄。也就是说人们达到法定年龄才能结婚,未达到法定婚龄就结婚是违法的。而到了法定婚龄是否结婚,则由当事人自己决定。

根据《婚姻法》第六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虽然法定婚龄只是最低的结婚年龄,不是必须结婚的年龄,但只要当事人达到法定婚龄,也符合其他结婚的条件,当他们申请结婚登记时,就应当予登记。

根据《婚姻法》第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一)重婚的;(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三)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四)未到法定婚龄的。

『叁』 婚姻法中关于一方死亡,婚姻关系是否还成立是怎样规定的

自到民政局登记结婚领证之日起就成立了婚姻关系。

『肆』 《婚姻法》第32条是什么

《婚姻法》 第三十二条 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意思是法院调解夫妻矛盾是必经程序,调解不成,判离。 下面是调解无效离婚的情形: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这个好理解,就是有俩老婆或俩老公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家庭暴力,或者是不管家里人的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这也好理解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前提是感情不合,然后分居。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其他包括很多因素,反正这些因素导致感情破裂,注意是破裂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 宣告失踪是法院进行的,宣告失踪的条件有: 一有下落不明的事实。如发生洪水、地震、战争等情况。如果知道某人在某地,即使很久没有回来,也不能认为失踪。二下落不明必须满两年。其中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从战争结束之日起算。 三必须由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利害关系人包括配偶、父母、成年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以及与被宣告人失踪的人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公民和法人。 四必须经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宣告失踪,任何单位与个人没有这个权利。 还有宣告死亡的话,婚姻自动解除,这个宣告死亡是三十二条里没有的,我多补充一句,好理解。宣告死亡的条件:下落不明4年后,意外事故两年后,还有个战争的,这个在和平年代不发生,就不多说了。

『伍』 婚姻法32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离婚诉讼】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专由有关部门进行属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

『陆』 在婚姻法中如果一方去世婚姻是否解除

婚姻因配偶死亡而终止。
婚姻终止的两个原因之一,另一个婚姻终止的原因是离婚。在婚姻法上配偶一方一旦死亡,无论是自然死亡还是宣告死亡,都意味着婚姻关系的消灭。

『柒』 “夫妻一方死亡,婚姻关系自动解除”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有明确的法条吗谢谢。

我国《婚姻法》规来定,被源宣告死亡的人与配偶的婚姻关系,自死亡宣告之日起消灭。根据这一原则,男女双方有权按照《婚姻法》规定,双方完全自愿决定自己的婚姻问题,不许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因此,夫妻一方死亡,配偶可以再婚,

『捌』 浅谈被宣告死亡的人在死亡宣告期间与他人缔结的婚姻应当如何认定

王某因琐事与妻子张某争吵,离家出走后五年音信全无,张某遂向人民法院依法申请宣告王某死亡,人民法院依法宣告了王某死亡。死亡宣告后的第三年,王某回家要求与张某离婚并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据查,王某离家出走后在外一直打工,对死亡宣告并不知情,就在死亡宣告后一年,王某利用伪造证件与在一块打工的李某登记结婚。李某对王某以前的婚姻情况并不知情。王某与李某登记结婚后,王某偷偷回家要求与张某离婚并分割财产。本案中,王某与李某缔结的婚姻是否有效? 根据《民法通则》二十三条规定,宣告死亡是指自然人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间,经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宣告其死亡的法律制度。根据《民通意见》第36、37、38条的规定,宣告死亡制度在一般情况下将产生被宣告死亡人丧失民事主体资格;其婚姻关系解除;其个人合法财产变为遗产发生继承等与自然死亡相同的法律后果,以此稳定失踪人的民事关系,重点保护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其中《民通意见》第37条被宣告死亡的人与配偶的婚姻关系,自死亡宣告之日起消灭。依照此规定,本案中王某与张某的婚姻关系在死亡宣告之日就已经终结,王某与李某的结婚登记也是合法有效的。 笔者认为,本案中王某与李某的婚姻应当是无效的, 且王某构成重婚罪。 一、认定王某与李某婚姻无效的原因 宣告死亡制度本身主要是为了尽快调谐、稳定因某失踪人长期失踪而处于不稳定状态的财产关系、人身关系等权益,其主要目的是为保护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而设立的。而被宣告死亡人恶意再婚的行为是利用了宣告死亡制度来实现其不法行为的结果,这构成了一种民事领域的法律规避,当然损害了稳定的婚姻家庭关系和被宣告死亡人配偶的人身、财产权益,是根本违背宣告死亡制度的立法意图和民法所追求的法益,以及民法最根本的公序良俗原则的。就本案而言,王某恶意再婚的行为明显违背了宣告死亡制度的立法目的及民法的公序良俗基本原则。因而,笔者认为,王某与李某的婚姻应当是无效的。 二、认定王某构成重婚罪的原因 宣告死亡的结果为法定死亡,与自然死亡相对应,并且一般认为在私法领域其效力与自然死亡相同。主要引起被宣告死亡人在民事领域相关事务的变更。这是因为一个人如果长期失踪,其财产、婚姻、继承等法律关系都处于不确定和不稳定的状态,这样势必影响个人、集体甚至国家利益。我国《民法通则》设计宣告死亡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因失踪人生死不明而引起的民事关系的不确定问题,重在保护被宣告死亡人配偶及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宣告死亡是私法上特有的制度,其仅在民法领域中具有意义, 而不能将其作任意扩大的解释或者推定。被宣告死亡人的死亡是推定死亡,而并非事实性结果。其被宣告死亡后实施的相关行为所引起的刑事法律关系,并不因为被宣告死亡而有所改变。正因为如此,各国学界通说普遍认为宣告死亡是私法上特有的制度,对于刑法及其他公法关系不生影响。既然民法领域的宣告死亡制度不产生公法上的效力。那么本案中王某是否构成重婚罪就要看其行为是否符合重婚罪的犯罪构成。《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根据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重婚罪的犯罪构成包括:(1)主体 重婚罪的主体特定,包括两类主体,一类是已经有配偶的人;另一类是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人。在被宣告死亡人恶意再婚的情形下,由于宣告死亡的效力仅止于民事领域,而不扩及到刑事公法领域。因而不能因行为人被宣告死亡就当然认为前一婚姻关系归于消灭。应该依照被宣告死亡人现实存活状态,来判断前一婚姻关系的合法有效性。本案中,在刑事法领域王某应当属于已经有配偶的人。(2)客体重婚行为所侵害的客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即具有刑事犯罪与民事侵权的双重性,一方面重婚行为直接侵犯了我国法律保护的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下形成的婚姻关系,另一方面重婚行为侵害了配偶的身份利益。(3)主观方面重婚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且只能是直接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本案中王某明知道自己已经存在一个有效婚姻的情况下,伪造证件与李某登记结婚,足以说明其主观上为故意,且是直接故意。(4)客观方面重婚行为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有配偶者与他人结婚,另一种表现形式是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本案中,王某的行为属于第一种表现形式,有配偶者与他人结婚。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本案中王某构成重婚罪。 公法上行为的构成是与私法上行为的构成是不同的。在刑事领域中,认定某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应当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确定其行为是否符合某罪的犯罪构成。而宣告死亡是民事领域的一种推定、拟制性死亡。其结果不能作为刑事案件的当然依据。在认定是否构成犯罪上应当按照被宣告死亡人的事实状态判断其行为是否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法益。被宣告死亡人恶意再婚的场合下,由于宣告死亡制度的法律适用的范围限定,其效力并不能当然扩张到刑事领域,影响刑事法律关系。其前婚在刑事领域的婚姻法律效力,并不当然归于消灭。其婚姻关系状态,应当与行为人仍然存活的现实情况相一致。因而在被宣告死亡人宣告死亡后,其恶意缔结后婚的行为,并不因宣告死亡本身而受到影响,依然成立重婚罪。

『玖』 婚姻法的主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法是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二条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实行计划生育。

第三条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第四条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第二章 结婚

第五条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第六条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

第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结婚:

(一)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二)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

第八条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取得结婚证,即确立夫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第九条登记结婚后,根据男女双方约定,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男方可以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

第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一)重婚的;

(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

(三)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

(四)未到法定婚龄的。

第十一条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受胁迫的一方撤销婚姻的请求,应当自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第十二条无效或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无效。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

对重婚导致的婚姻无效的财产处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当事人的财产权益。当事人所生的子女,适用本法有关父母子女的规定。

第三章 家庭关系

第十三条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

第十四条夫妻双方都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权利。

第十五条夫妻双方都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一方不得对他方加以限制或干涉。

第十六条夫妻双方都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第十七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

(二)生产、经营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第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

(三)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第十九条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

第二十条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需要扶养的一方,有要求对方付给扶养费的权利。

第二十一条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禁止溺婴、弃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

第二十二条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

第二十三条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在未成年子女对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时,父母有承担民事责任的义务。

第二十四条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第二十五条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至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

第二十六条国家保护合法的收养关系。养父母和养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本法对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养子女和生父母间的权利和义务,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

第二十七条继父母与继子女间,不得虐待或歧视。继父或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本法对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八条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的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

第二十九条有负担能力的兄、姐,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的弟、妹,有扶养的义务。由兄、姐扶养长大的有负担能力的弟、妹,对于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兄、姐,有扶养的义务。

第三十条子女应当尊重父母的婚姻权利,不得干涉父母再婚以及婚后的生活。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终止。

第四章 离婚

第三十一条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并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时,发给离婚证。

第三十二条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

第三十三条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

第三十四条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

第三十五条离婚后,男女双方自愿恢复夫妻关系的,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复婚登记。

第三十六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第三十七条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第三十八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第三十九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第四十条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予以补偿。

第四十一条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第四十二条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第五章 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

第四十三条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予以劝阻;

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第四十四条对遗弃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对遗弃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支付扶养费、抚养费、赡养费的判决。

第四十五条对重婚的,对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受害人可以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自诉;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侦查,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提起公诉。

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三)实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第四十七条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

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人民法院对前款规定的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予以制裁。

第四十八条对拒不执行有关扶养费、抚养费、赡养费、财产分割、遗产继承、探望子女等判决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有关个人和单位应负协助执行的责任。

第四十九条其他法律对有关婚姻家庭的违法行为和法律责任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六章 附则

第五十条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结合当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变通规定。自治州、自治县制定的变通规定,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区制定的变通规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第五十一条本法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1950年5月1日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自本法施行之日起废止

(9)因为宣告死亡已归于消灭|这在我国婚姻法中是明确规定的具体扩展阅读

在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受委员会会议委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胡康生作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一、关于重婚问题

近几年一些地方重婚现象呈增多趋势,严重破坏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违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导致家庭破裂,影响社会安定和计划生育。为了进一步完善法制,加大遏制重婚的力度,草案规定了以下内容:

1、在总则中规定夫妻应当相互忠实。

2、规定禁止重婚和其他违反一夫一妻制的行为。

3、在法律责任中规定,对重婚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侦查、提起公诉;受害人可以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自诉。

4、规定因一方重婚,另一方要求离婚的,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5、规定因一方重婚而导致离婚的,无过失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二、关于家庭暴力

近年来,我国家庭暴力问题在一些地方比较突出,因家庭暴力导致离婚和人身伤害案件增多。家庭暴力的直接受害者主要是妇女、儿童和老人,必须严厉打击家庭暴力的违法犯罪行为,有力地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权益。草案作出下列规定:

1、在总则中明确规定禁止家庭暴力或以其他行为虐待家庭成员。

2、实施家庭暴力或以其他行为虐待家庭成员,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救助,也可以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劝阻。

4、实施家庭暴力或以其他行为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予以调解。

5、一方以暴力或其他行为虐待家庭成员,另一方要求离婚的,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6、因暴力或其他行为虐待家庭成员导致离婚的,无过失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三、关于结婚条件以及无效婚姻现行婚姻法规定,患麻风病未经治愈或患其他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禁止结婚。因此,草案在禁止结婚的条件中保留了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删去了有关麻风病的规定。

现行婚姻法规定了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以及法定婚龄和禁止结婚的条件,对违反这些规定结婚的,草案增设了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制度。草案规定:

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1)重婚的;

(2)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

(3)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

(4)未到法定婚龄的。对无效婚姻,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有权主动宣告该婚姻无效。当事人以及利害关系人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提出该婚姻无效;

2、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有权撤销该婚姻。

3、无效或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无效。当事人不具有夫妻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当事人所生的子女,适用本法有关父母子女的规定。

四、关于夫妻财产制

现行婚姻法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随着经济发展,夫妻财产日益多样、丰厚,财产关系日趋复杂,为了更好地规范夫妻财产关系,草案对夫妻共同财产、个人特有财产和约定财产制作了具体规定。

关于共同财产,草案规定:

1、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结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从事经营活动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除本法另有规定以外的因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等,都属于夫妻共同所有,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2、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不明确的,归夫妻共同所有。

关于个人特有财产,草案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为夫妻一方的财产,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1、一方所有的婚前财产。

2、因一方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

3、遗嘱或赠与合同中指明归一方的财产。

4、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5、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关于约定财产,草案规定:

1、夫妻可以书面约定婚前财产以及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归共同所有或各自所有,或部分共同所有、部分各自所有。

2、夫妻对婚前财产以及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的财产清偿。夫妻对婚前财产以及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财产归属的约定,逃避债务的,该约定无效。

『拾』 被宣告死亡的人再结婚属于重婚吗

核心内容:重婚罪指的是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那么被宣告死亡的人与他人结婚,其行为是否属于重婚行为呢?能否就其这样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呢?下面由法律快车刑法小编为您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
重婚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与配偶登记结婚,与他人又登记结婚而重婚,也即两个法律婚的重婚。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登记结婚,有重婚者欺骗婚姻登记机关而领取结婚证的,也有重婚者和登记机关工作人员互相串通作弊领取结婚证的。
2、与原配偶登记结婚,与他人没有登记确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而重婚,此即为先法律婚后事实婚型。
3、与配偶和他人都未登记结婚,但与配偶和他人曾先后或同时以夫妻关系同居而重婚,此即两个事实婚的重婚。
4、与原配偶未登记而确以夫妻关系共同生活,后又与他人登结婚而重婚,此即先事实婚后法律婚型。
5、没有配偶,但明知对方有配偶而与已登记结婚或以夫妻关系同居而重婚。
【案情】2001年罗某离家出走,一直下落不明,其妻谢某于2008年在当地法院申请宣告罗某死亡,并于第二年宣告期满后与另一男子李某登记结婚。罗某在外地于2010年与另一女子简某结婚,并立下遗嘱死后遗产归其妻子简某所有,2011年罗某因病去世,简某找到罗某家乡要求谢某归还遗产,二人遂产生争议。在本案中,罗某的再婚行为是否构成重婚罪?罗某处分遗产的行为如何定性?【分歧】第一种观点认为:罗某行为构成重婚罪,处分遗产的行为应当认定为遗赠。罗某在明知自己有配偶的情况下又与简某结婚,主观上构成了重婚的故意,客观上也实施了重婚的行为,所以应当认定其构成重婚罪,重婚是无效婚姻,因此简某不是罗某的法定继承人,应当将罗某处分遗产的行为认定为遗赠行为。
第二种观点认为:罗某的行为不构成重婚罪,处分遗产的行为应当认定为遗嘱继承
。因为宣告死亡和自然死亡在形式上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根据《民通意见》第37条的规定,罗某与谢某的婚姻关系在其被宣告死亡之日起已经归于消灭,所以不能认定他为有配偶者,因此罗某的再婚行为不构成重婚罪。而有民事行为能力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所以罗某生前订立的遗嘱有效,简某依遗嘱继承罗某的遗产。
【分析】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其理由如下:
1、罗某与简某结婚时,罗某已经被宣告死亡,而且其前妻谢某已经再婚,此时罗某与谢某的婚姻关系已经自动解除。重婚罪是身份犯,身份犯是需要以特定身份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罗某再婚时已经不具备犯罪主体资格,因此不能认定其构成重婚罪。
2、重婚罪所保护的法益是我国的一夫一妻制度,司法者要将某一行为认定为犯罪,必须要求该行为对法益的侵犯程度达到其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程度。在本案中,罗某虽然有重婚的故意,但其与谢某的婚姻关系已经解除,其行为并未侵犯到谢某的婚姻权利,也并不违反我国的一夫一妻制度,所以罗某的行为不应当认定为犯罪,仅应当受到伦理道德的谴责。
综上,笔者认为罗某虽然有重婚的故意,但其行为并不构成重婚罪,他与简某的婚姻是合法有效的婚姻,简某作为罗某的法定继承人可以依遗嘱取得罗某的遗产。

热点内容
沈阳君道法律咨询服务 发布:2025-01-24 08:49:18 浏览:515
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1-24 08:18:38 浏览:443
社区法律咨询活动范文 发布:2025-01-24 07:57:17 浏览:532
老子道德经拼音版 发布:2025-01-24 07:08:55 浏览:209
用道德管理 发布:2025-01-24 07:06:54 浏览:617
中国司法医学鉴定中心 发布:2025-01-24 06:56:57 浏览:829
体检车法规 发布:2025-01-24 06:32:45 浏览:539
有关海丝条例的内容 发布:2025-01-24 05:25:51 浏览:408
妇产科院内感染规章制度 发布:2025-01-24 05:07:39 浏览:479
民法典8章 发布:2025-01-24 03:55:07 浏览: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