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合同法
1. 如何认定商业秘密中第三人的侵权行为
(一)善意第三人的行为
善意第三人的行为是指第三人不知且不应该知道第二人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第1款的违法行为而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的行为。善意第三人不知且不应该知道第二人的行为违法,因此善意第三人获取、使用、披露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主观上没有过错,通常不应承担法律责任,但自其知悉行为人的违法行为后,应当经权利人的同意而继续使用,并向权利人支付相应的使用费。
一个国家对善意第三人的处理与其民法中动产的善意第三人保护制度有着某种联系,并受其决定和制约。如何正确处理善意第三人的问题,国际许可贸易工作者协会主办的AIPPI杂志有关商业秘密中的善意第三人问题讨论中反映出各国较大的分歧。对行为人善意通过侵犯了商业秘密的他人获得商业秘密,是否应该被禁止使用,主要有两种认识:以芬兰、荷兰、爱尔兰、巴西等国的工作小组认为,商业秘密权利人不能禁止善意第三人使用该商业秘密;德国、斯洛伐克、南斯拉夫、丹麦、美国等国的小组认为商业秘密的所有者不能对善意取得该商业秘密的后继使用者主张权利,然而经过通知后,商业秘密的所有者可以禁止后继者使用;日本、法国、匈牙利等国的小组也同意禁止善意第三人使用,但存在比较有力的第三人免责、例外规定,日本小组认为正常商业交易中获得的商业秘密应当除外(即不应被禁止使用),法国小组则建议对支付了对价或进行了投资且仅为善意获得者的利益使用者除外,匈牙利小组认为商业秘密的所有人在特定时间内及时提出不得使用的要求,对善意获得者进行了补偿的条件下,善意第三人不应该使用该商业秘密。现在国际上多数国家认为善意第三人取得的商业秘密可以被禁止使用。
对善意第三人的“善意”主观状态,按多数国家的规定,“通知”有致使“善意”消失的破坏力。美国《侵权法重述》第758节规定,行为人从第三人获得他人使用商业秘密,没有注意到其属商业秘密且第三人的披露违反了对他人的义务;或行为人因错误获知该商业秘密,没有注意到秘密性和错误,对接到通知之前的披露或使用,对他人不承担法律责任,对接到通知之后的披露或使用,对他人承担法律责任,除非在此之前其已善意支付了商业秘密的对价,或已如此地改变了其状态致使其承担责任失去公平。在有些情况下,禁止被告接到通知后的进一步使用,是不公平的,可以考虑附加其他救济,如允许被告使用,但需支付合理的使用费。
我国《合同法》第353条规定:“受让人按照约定实施专利、使用技术秘密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由让与人承担责任,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这一规定有严重缺陷,没有考虑到受让人的主观上是否具有故意或过失的心理状况。该规定应只适用于第三人没有过错的情况。在第三人有过错的情况下,受让人如不对专利权人或技术秘密权人承担侵权责任,会严重动摇专利权制度和商业秘密保护制度基础,损害整个知识产权制度。也有学者认为,《合同法》第353条规定应该是合同双方之间内部的责任及分配。实施所转让的专利、技术秘密侵害合法专利权、商业秘密权的,如果被判赔偿损失,对合法专利权人、商业秘密权人,应该由让与人、受让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如果还被责令停止侵权行为,受让人还必须停止有关生产和销售。在“对外”承担了侵权责任之后,再根据《合同法》第353条规定,在“内部”由受让人向转让人追索损失赔偿,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深圳经济特区企业技术秘密保护条例》第33条规定:“技术秘密受让人或技术秘密得悉人不知道也没有合理的依据应当知道该技术秘密是非法转让或违约披露的,赔偿责任由非法出让入或违约披露人承担,该技术秘密如果尚未公开,技术秘密受让人或技术秘密得悉人获悉属非法转让或违约披露后应当立即停止使用,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保守秘密。技术秘密受让人或技术秘密得悉人所遭受的损失及采取保密措施的费用,可向非法出让人或违约披露人追偿;无法追偿的,由合法拥有技术秘密的企业与技术秘密受让人或技术秘密得悉人合理分担。经合法拥有技术秘密的企业书面同意,技术秘密受让人或技术秘密得悉人可以继续使用该技术秘密。”相比之下,《深圳经济特区企业技术秘密保护条例》第33条的规定比《合同法》第353条的规定更科学,更具可操作性
(二)恶意第三人的侵权行为
恶意第三人的侵权行为是指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第二人实施了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第1款的违法行为,仍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恶意第三人的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实质上同第二人的行为一样,也是对权利人商业秘密的侵犯。我国有关法律法规都十分明确地规定了恶意第三人的侵权行为。如“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第2款规定:“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国家科委《关于加强科技人员流动中技术秘密管理的若干意见》第8条规定:“用人单位在科技人员或有关人员调入本单位时,应当主动了解该人员在原单位所承担的
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义务,并自觉遵守上述协议。明知该人员承担原单位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义务,并以获取有关技术秘密为目的故意聘用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深圳经济特区企业技术秘密保护条例》第27条第3款规定:“明知他人负有竞业限制义务不得到本企业任职,仍然招用该人的,市科技主管部门应当责令立即停止侵权,并根据情节处以3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的罚款。”第30条规定:“明知或应知以违约披露或者以不正当手段获取的技术秘密,受让、使用或煮再向他人披露该技术秘密的,其转让协议无效,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由市科技主管部门封存与技术秘密有关的设备和资料,并处以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
2. 懂法律的朋友进来,帮我看看这个合同能不能签
你的日志设置为只能作者可见,根本看不到,修改下。
首先回答你的问题,合同履行遵照的法律。由于合同中有约定,所以一旦发生争议将以丹麦的法律进行裁决。至于法院可以是中国的也可以是丹麦的,一般是原告就被告的原则。也就是说中国法院判决也将采用丹麦法律。至于审判地的丹麦限制,是没有什么用的,我国规定审判地的是不能约定的。真有问题你找中国法院,法院也得受理。不过如果它在中国没有财产不能执行你也没办法。同理,如果对方起诉你在丹麦法院,你在丹麦没有财产,他也没办法让法院执行。
你合同总得来说没有什么问题,应该是制式合同,不过有个地方你得注意下,如果违反合同规定不能在规定时期内按照第3.1和3.2条款的规定按时提供至少20份设计草图,甲方将扣除乙方2%的佣金。这个2%是怎么扣?少一份就扣2%还是怎么样?最多能扣多少?还有后面那条款,不能按时交付产品设计的标准是什么?比如约定25幅你交了24幅怎么算?最好规定下。不过估计能改的可能性不大,你关键看对方公可不可靠吧。实际上这种合同在某种意义就是为了规避劳动法的,以商业合作的方式将雇用人员的风险转化掉。祝你好运。
3. 丹麦辞退员工给予几个月补偿
员工在该公司工作年限为1年10个月,并且,符合经济补偿条件的,那么,公司依法应向其支付1.5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前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4. 产品责任法
中国与欧美产品责任法比较及启示 (非常的长,一共一万字)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从产品责任立法体例、产品责任主体、产品责任归责原则以及产品责任损害赔偿范围等方面,对欧美产品责任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我国产品责任法的完善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 键 词】产品责任/产品责任主体/归责原则/损害赔偿……
产品责任是因缺陷产品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而引起的损害赔偿责任。在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产品种类日渐丰富,产品功能日益繁多,产品构造日趋复杂,导致产品的危险程度大大增加。因产品缺陷造成的损害事故层出不穷。为此,美国、欧共体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针对产品责任问题开展专门立法,以维护消费者、用户的合法权益,逐渐形成了各国的产品责任法。本文拟就欧美产品责任法的几个主要方面试作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谈谈欧美产品责任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一、产品责任立法体制的比较
(一)以成文法为主的欧洲产品责任法
除英国外,欧洲大部分国家属于大陆法系,即以成文法传统为主的国家。一般认为:1842年英国的温特伯顿诉莱特案(Winterbottom V.union1right)是英国也是世界产品责任制度的发端。不过,在本世纪中期以前,欧洲并无专门的产品责任法,“它们的法院主要是通过引申解释民法典有关规定来处理产品责任案件。”(注:冯大同.欧洲产品责任法的新发展(J).中国法学.1992(1)。)自70年代初开始,在欧共体的推动下,各国日益重视产品责任的研究和立法。1976年欧洲委员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关产品责任的实体法规范国际公约《关于人身伤亡的产品责任公约》(Convention on Procts Liability in regard toPersonal Injury and Death);1985年欧共体发布了《产品责任指令》(E.E.C.Direction on Proct Liability)。按照后者的要求,欧共体各成员国应在3年内使其国内法符合指令的有关规定,推动产品责任法的建立和完善。于是,英国在1987年(注:1987年英国发布.消费者保护法.该法第一章“产品责任”实际上就是英国的产品责任法。),希腊、意大利在1988年,卢森堡、丹麦、葡萄牙、德国在1989年,荷兰在1990年,比利时、爱尔兰在1991年分别制定了本国的产品责任法,标志着欧洲产品责任法的成文化、专门化趋势。
(二)判例法与成文法相结合的美国产品责任法
美国产品责任法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42年温特伯顿诉莱特案(注:此案乃英国判例,但由于美国独立后继续沿用英国的法律制度,故该判例所确立的原则(无合同就无责任)同样为美国所接受。)至1916年麦克弗森诉比克汽车公司案(Mac Pherson V.BuickMotor Company),为合同责任阶段;第二阶段从1916年麦克弗森诉比克汽车公司案到1963年格林曼诉尤巴电器公司案(Greenman V. YubaPounion1er Procts),为过失侵权责任阶段;第三阶段,从1963年格林曼诉尤巴电器公司案至今,为严格责任阶段。可见,美国产品责任法一直以判例法为主。另一方面,由于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各州的产品责任立法并不统一。如虽然目前绝大多数州已确立严格责任原则,但迄今仍有少数州适用疏忽责任或担保责任(过失责任)。为了克服这种不统一带来的产品责任诉讼结果的不确定性,70年代以来,美国加强了产品责任的联邦立法工作,主要包括:1972年发布的《消费品安全法》(Consumer Proct Safety Act)、美国法律协会(ALI)1972年修订《统一商法典》(Uniform Commercial Code—UCC)时制定的“产品责任—担保责任”部分、美国商务部1979年公布供各州自愿采用的《统一产品责任示范法》(Model Uniform Proct Liability Act)等。这表明美国产品责任法正日益呈现出判例法与成文法相互结合、互为补充的态势。
(三)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的产品责任立法开始于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1986年发布的《民法通则》第122条规定:“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该条通常被学者视为我国产品责任制度之基本规定(注:梁慧星.民法学说判例马立法研究(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128。)。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完善市场经济法制建设,1993年我国制定了《产品质量法》,将产品责任纳入该法体系。这种立法体例反映了我国从整体上解决产品质量问题的基本思路。但由于该法“集行政法、合同法、侵权行为法及刑事法为一体”(注:(日)植木哲.中国产品责任比较(J).外国法译评.1995(3)。),混淆了产品责任与产品质量责任的区别,容易使人误将经营者因产品质量不合格而应承担的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与因产品缺陷致人损害而承担的民事责任混同起来;同时,考虑到产品责任法的特殊性,其中的许多内容和制度并非产品质量法所能包容。笔者拙见,应借鉴欧美立法经验,专门就产品责任制定单行立法。
二、产品责任主体的比较
“产品责任主体分为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注:王利明.民法.侵权行为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424。)。权利主体是在产品责任法律关系中依法有权获得损害赔偿的当事人,义务主体则是依法应当承担损害赔偿义务的当事人。
(一)权利主体的比较
产品责任的权利主体,是产品责任法的保护对象。对此,欧美各国存在较大差异。
《欧共体产品责任指令》第9条规定:“为本条之目的,损害是指:(a)死亡、人身伤害;(b)对缺陷产品本身以外任何财产的损害或灭失,其价值不低于500欧洲货币单位,但该财产必须是:(i)属于通常用于个人使用或消费的财产;(ii)主要由受害人为其个人使用或消费目的使用。”《德国产品责任法》第1条第(1)款规定:“如果缺陷产品造成他人死亡、人身或者健康伤害、财产损害,生产者应当就造成的损害对受害者予以赔偿。在造成财产损害的情况下,只有受到损害的是缺陷产品以外的财产,该财产通常是用于私人使用或消费,而且受害者主要为这种目的而获得该财产,才适用本法。”此外,《英国消费者保护法》第5条、《挪威产品责任法》第8条也有类似规定。由此可见,在欧洲诸国,凡缺陷产品致人损害,若为人身伤害,任何受害者均可要求赔偿;若为财产损害,只有基于生活消费目的的私人消费者方可依产品责任法获得赔偿。
与欧洲相比,美国产品责任法的保护对象要广泛得多。依《统一产品责任示范法》第102条,“索赔人”是指“因遭受损害而提出产品责任索赔的自然人或实体。”这里的损害包括:“(1)财产损害;(2)人身肉体伤害、疾病和死亡;(3)由人身肉体伤害、疾病和死亡引起的精神痛苦或情感伤害;(4)由于索赔人被置于直接人身危险的境地而引起的并表现为实际存在的他觉症状的精神痛苦或情感伤害。”在这里,美国法律既未对财产损害作任何限制,又未将索赔主体限于“私人消费者”而是称为“自然人”,更将“实体”明确列为产品责任的权利主体,显见其保护范围的广泛性。
在我国,《民法通则》和《产品质量法》均未直接界定产品责任的权利主体。但前者第122条使用了“他人”一词,后者第31条、第32条则规定“受害人”可以获得产品责任损害赔偿。据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我国产品责任法的权利主体不仅包括个人消费者,而且包括其他社会组织和团体。这与美国法律的规定基本相同,也符合产品责任立法的意旨和精神,应予坚持。
(二)义务主体的比较
产品责任的义务主体,也称产品责任的责任主体,是产品责任的承担者。欧美法律对此都作了明确规定。
《欧共体产品责任指令》第1条规定:“生产者应当对其产品的缺陷造成的损害负责。”依该指令第3条,生产者包括:1.制造人,含成品制造者、原材料生产者和零部件制造者;2.准制造人,即在产品上标明自己是该产品生产者的人;3.进口商,指在商业活动过程中以销售、出租或其他形式的分销为目的将产品输入共同体市场的人;4.供应者,在不能确定生产者的情况下,产品的供应者视为生产者。
美国产品责任法将产品的制造者和销售者作为责任主体。其中制造者包括“在产品出售给使用者或消费者之前,设计、生产、制作、组装、建造或者加工相关产品”的人,还包括“实际不是但自称是制造者”的产品销售实体;销售者包括产品制造者、批发商、出租人、经纪人。可见,美国产品责任义务主体的范围比欧洲更为广泛,它明确将产品设计人、出租人、经纪人等包括在内,而这些在欧洲都未见规定。
我国《产品质量法》颁布以前,有学者根据《民法通则》第122条之规定,认为“产品责任主体包括生产环节中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成品乃至成套产品的生产者(制造者),流通环节中以进出口、批发、零售等方式提供产品的供应者(销售者),以及负责产品储存、运送的仓储者和运输者。”(注:王家福.《民法债权(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8)。)《产品质量法》颁布后,仍有人将产品的运输者、仓储者视为产品责任的责任主体。(注:段晓娟.论我国产品责任法的完善(J).财经问题研究.1993.93。)还有学者一方面认为运输者和仓储者不可能成为产品责任的承担主体”,只能“与产品责任承担主体发生法律上的关系”,另一方面又认为“运输者、仓储者都可能成为承担产品责任的主体”(注:王涣焕.产品责任法教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93。),显然自相矛盾。
综合国内外立法和我国学者观点,产品的制造者、销售者作为产品责任主体当无疑问。但运输者、仓储者能否成为产品责任主体呢?笔者认为:由于运输者、仓储者是产品运输合同、仓储合同的当事人,一般不与产品的使用者、消费者直接发生法律上的联系,如果他们因过错而对产品质量负有责任,这无疑是一种合同责任,应由运输者、仓储者向托运人、存货人负责。缺陷产品的受害人并不能直接向他们请求损害赔偿,产品的制造者销售者也不能因运输者、仓储者的过错而免责。另外,产品责任通常为严格责任,而运输者、仓储者承担的是过错责任,两者属于不同的范畴。因此,运输者、仓储者不应成为产品责任的义务主体。
三、产品责任归责原则的比较
“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是确定产品责任归属的准则,是要求行为人承担产品责任的根据、标准和理由。”(注:张骐.中美产品责任的归类原则比较(J).中外法学.1998(4)。)在欧美产品责任法的发展过程中,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
(一)美国的产品责任归责原则
根据19世纪普通法的原则,生产者对消费者承担的责任只能产生于双方的合同关系,无合同就无责任。“契约关系是消费者对因有缺陷产品所致损害进行索赔的有效障碍”(注:〔美〕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法和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579。)这一障碍直到1916年著名的麦克弗森案才得以消除。按照纽约上诉法院对此案的判决,制造人如果知道一件存在危险的产品会被购买人以外的第三人不经检验而使用,则不论当事人之间是否存在契约关系,制造人均负有注意义务。制造人未尽注意时,应就因此而产生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这一判决突破了无合同就无责任的普通法原则,开始将产品责任纳入侵权法系之中,从而确立了美国产品责任法上的过失责任原则(即疏忽责任)。除此之外,美国法院在产品责任判例中还经常适用担保责任。担保责任包括明示担保和默示担保,本来是一种合同责任,但后来被扩大到合同领域之外,具有了侵权责任的意义。60年代以来,美国产品责任法的一个发展趋势是对生产者越来越多地适用严格责任。这一责任最初是由特雷诺法官在1944年的艾思克拉诉富莱斯诺可口可乐瓶装公司案(Escala V. Coca Cola Bottling Company of Fresno)中加以表述的,但此案并未依严格责任进行判决。一般认为1963年的格林曼诉尤巴电器公司案是第一例严格产品责任案件。在该案中,特雷诺法官指出:“当一个制造商将一件产品投放市场时,明知它将不经过检验是否存在缺陷而使用,只需证明该产品存在缺陷并对人造成伤害,则制造者对损害负有侵权方面的严格责任。”当然,严格责任的出现并未排除过失责任、担保责任的适用,而是由原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而提起诉讼。此外,80年代以来,美国法院还提出一种所谓市场份额责任,即由若干制造商按其市场份额共同向受害者承担产品责任。它见之于1982年的辛德尔诉阿尔伯特药厂案(Sindell V. Albott Laboratories)。这种责任实际上是严格责任的因果关系或然化。
(二)欧洲的产品责任归责原则
80年代以前,由于缺乏完整的国际产品责任立法,欧洲各国的产品责任归责原则并不一致。依《法国民法典》第1384条第1款:“任何人不仅对其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损害,而且对应由其负责的他人的行为或在其他管理下的物件所造成的损害,均应负赔偿的责任。”法国法院将这里关于物的监护人责任的规定扩大解释为包括产品制造人的责任,从而使生产者承担严格责任。在德国,依民法典有关规定,产品致损原本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后改为举证责任倒置,实行过错推定。而在英国,1987年以前一直坚持过失侵权责任,制造商仅因其违反注意义务才承担产品责任。欧洲产品责任归责原则的多元化状态持续到80年代中期。1985年《欧共体产品责任指令》第1条规定:“生产者应当对其产品的缺陷造成的损害负责。”该指令从维护消费者利益的宗旨出发,明确规定生产者应对产品缺陷致损承担严格责任,不仅免除了受害者证明加害人过失的举证义务,而且不允许加害人以自己已尽注意义务进行抗辩。指令公布后,不仅欧共体各成员国,而且其他许多欧洲国家如挪威、奥地利等,都纷纷确立了本国的严格产品责任。
(三)对我国的启示
在我国的产品责任理论中,学者们讨论最多、分歧最大的莫过于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有过错责任说(注:佟柔.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简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264。).、过错推定说(注:王利明.民法.侵权行为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443。)、视为说(注:江平.民法中的行为、推定为举证责任(J).政法论坛.1987(4)。)、无过错责任说(注:刘心稳.中国民法学研究述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660。)、严格责任说(注:严格责任说又人为两种:一种认为严格责任即无过错责任(梁慧星.民法学说判例为立法研究[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129);一种认为严格责任不同于无过错责任(齐章宏、庚国庆.两大法系中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J],法律科学,1993(5)))、综合责任说(注:综合责任说也有若干类型:“生产者严格责任与销售者过错责任”说(孔祥俊.民商法热点、难点及前沿问题[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100.105);“以无过错责任为原则,过错责任为例外”说(杨振山.另民法教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628);“严格责任为主,过错责任与担保责任为辅”说(张骐.中美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比较[J],中外法学,1998年(4)。)等。不过,显而易见的是,近二、三十年来,“产品责任由过失责任演变为无过失责任,系各国(地区)法制之共同趋势”(注: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3)[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214。),这从欧美产品责任归责原则的演变中可以得到印证。当然,这种演变是渐进的,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借鉴国际产品责任立法趋势,结合我国国情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笔者主张我国的产品责任应采取严格责任。这种责任既不属于过错责任的范畴,又非绝对的无过错责任(注:关于严格责任民无过错责任的差异曾有学者进行过深刻辩析。王利明.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129。)。它允许加害人以某些法定事由进行抗辩,但加害人不能以自己无过错而要求免除其产品责任。从现行立法看,我国《产品质量法》第29条确立了生产者的严格责任;而关于销售者的产品责任,该法第30条与31条存在一定的冲突(前者为过错责任,后者则为严格责任),有待协调。
四、产品责任损害赔偿范围的比较
(一)欧洲产品责任法规定的损害赔偿范围
根据《欧共体产品责任指令》,产品责任的损害赔偿范围包括:死亡、人身伤害;缺陷产品以外的财产损害。其中,对同类产品的同一缺陷造成的死亡或人身伤害,欧共体允许各成员国规定不少于7000万欧洲货币单位的生产者最高责任限额;而财产损害的价值则不应低于500欧洲货币单位。《德国产品责任法》进一步规定了“在造成死亡情况下的责任范围”,“在人身伤害情形下的责任范围”,同时规定生产者对某一产品缺陷造成人身伤害的最高赔偿限额为1.6亿马克,财产损害赔偿的最低起点为1125马克。此外,欧共体还允许各成员国在国内法上规定非物质损害的赔偿问题。
(二)美国产品责任法规定的损害赔偿范围
在美国,产品责任损害赔偿范围包括物质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和惩罚性损害赔偿。
1.物质损害赔偿包括财产损害和由人身肉体伤害、疾病和死亡所带来的财产上的不利益,但“不包括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
2.精神损害赔偿属于非金钱性损害赔偿,包括“由人身肉体伤害、疾病和死亡引起的精神痛苦或情感伤害”,以及“由于索赔人被置于直接人身危险的境地而引起的并表现为实际存在的他觉症状的精神痛苦或情感伤害”,其“金额不得超过2500美元,或不得超过金钱性损害赔偿金额的两倍,以两者中的少者为准。但是原告通过优势证据证明:产品使原告遭受严重的和永久的或长期的(1)毁容;(2)身体机能的损坏;(3)痛苦和不适;(4)精神疾病,则不在此限。”
3.惩罚性损害赔偿是作为一种惩罚方式而由加害人给予受害人超过其实际损失的损害赔偿金额。“原告通过明显的和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由于产品销售者对产品使用者、消费者或可能受到产品损害的其他人员的安全采取轻率漠视态度,致使原告遭受损害的,原告可得到惩罚性损害赔偿。”可见,惩罚性损害赔偿是对制造商、销售商漠视他人安全的一种惩罚措施。除此以外,与欧洲不同的是,美国产品责任法对损害赔偿的最高限额和最低额均未作规定。
(三)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产品质量法》第32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人身伤害的,侵害人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受害人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抚恤费、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财产损失的,侵害人应当恢复原状或者折价赔偿。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损失的,侵害人应当赔偿损失。”可见,我国产品责任的损害赔偿范围包括人身伤害(含死亡)、财产损失、其他重大损失等几个部分。
1.财产损失的赔偿
从广义上说,财产损失分为直接的财产损失,由于人身伤害、死亡带来的财产损失以及间接的经济损失。其中,直接的财产损失是指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损害,通常不包括缺陷产品自身的损失;由于人身伤害、死亡带来的财产损失包括医疗费、护理费、残疾者生活自助具费、丧葬费等;间接的经济损失即可得到利益的丧失,如营业利润的损失、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因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而减少的收入等。欧美法律一般是将直接财产损害列入产品责任损害赔偿范围,而对“纯粹经济上损失”多不予认定或给予严格限制。(注:刘文琦.产品责任法律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60—75.95—99。)笔者认为,依产品责任法维护受害人利益的宗旨,受害人的经济损失应得到合理考虑。我国法律将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疾者的生活补助费、由残疾者扶养或由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项目列入损害赔偿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受害人的经济损失,有利于维系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
2.人身伤害的赔偿
在产品责任法上,人身伤害是由缺陷产品引起的对人体的健康的损害,包括一般伤害、残疾和死亡。人身伤害将使受害人及其亲属遭受两种损失:一为财产上的损失,如医疗费、丧葬费的支出,收入的减少等;二为精神上的损害,如肉体疼痛、精神紧张、心灵痛苦、情感伤害等。因此,美国法律将人身肉体伤害、疾病和死亡引起的损害分为物质损害和精神损害,并由加害人分别承担赔偿责任,这种规定值得我国借鉴。事实上,我国《产品质量法》(第32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1、42条)对缺陷产品致人伤害、死亡的损害赔偿规定基本体现了上述精神。问题在于:如何看待我国法律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3.关于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产品责任的精神损害是指由于产品缺陷事故造成的受害人的精神上的伤害与痛苦。”(注:张骐.产品责任中的损害与损害赔偿[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8(4)。)与财产损失不同,精神损害属于非物质损害。对这种非物质损害,欧洲各国法律多未直接规定,而美国法律却予以更多的关注,它要求加害人对由人身肉体伤害、疾病、死亡或其他人身危险而引起的受害人的精神痛苦或情感伤害给予赔偿。在我国,精神损害赔偿问题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有重大分歧。有人认为:“我国的《产品质量法》和《民法通则》对这种精神损害的赔偿问题都未作出规定”(注:房维廉.产品技师法的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165。);另有学者不同意这种说法,指出:《产品质量法》第32条中的其他重大损失“应当是指人格方面的损害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损害”。(注:张新宝.中国侵权行为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314。)笔者拙见,依法理及美国立法经验,为维护人的价值和尊严,平复受害者及其亲属的精神创伤,在产品责任上明确建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极为必要。不过,鉴于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而精神损害赔偿范围不宜过宽,一般应以缺陷产品致人残疾或死亡为限,而对那些轻微的精神痛苦和伤害可不予认定。
4.关于赔偿限制问题
赔偿额的限制分为最高额的限制和最低额的限制,两者具有不同的制度价值。美国由于实行惩罚性赔偿制度,对赔偿额不加限制,所以巨额赔偿案件多有出现。而欧洲产品责任法对最高责任限额和最低赔偿额都作了专门规定,从而使赔偿数额更趋合理。我国应如何借鉴?
(1)关于最高额的限制:有人主张:“为平衡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应在权衡各种因素的前提下规定产品责任的赔偿限额”(注:陈兰兰.论我国产品责任立法的完善[J].山东法学,1997年(3)。);也有学者指出:“中国有关赔偿数额的主要问题是赔偿额太低,根本无法补偿受害者损失”,故“设置限额是不可取的”(注:张骐.产品责任中的损害与损害赔偿[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8(4)。)。其实,对产品责任赔偿额作出限制,是基于严格责任而出现的。严格责任是对生产者责任的加重,使生产者的风险大大增加,尤其是精神损害赔偿又极具不确定性。过高的赔偿数额不仅严重伤害了生产者,最终也将损及消费者利益和阻碍经济发展。因此,甚至在充分“倾向原告”的美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州规定了非经济性损害赔偿的最高限额,如新罕布什尔为87.5万美元,阿拉斯加为50万美元、佛罗里达为45万美元、马里兰为35万美元、堪萨斯只有25万美元(注:〔美〕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法和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626—629。)。基于上述认识,笔者认为:我国产品责任立法应对精神损害赔偿的最高数额作出限制,而对财产损害则应贯彻赔偿实际损失的原则。
(2)关于最低额的限制:在产品责任法上规定损害赔偿的起点限额,主要是针对财产损害而作出的,它要求因缺陷产品所致财产损失(不包括缺陷产品本身)必须达到一定数额以上,受害人方可依产品责任法获得赔偿。此规定的制度价值在于防止出现过多过滥的产品责任诉讼案件,优化法律资源配置,节约社会成本。这一做法无疑是值得我国借鉴的。
5. 我准备去丹麦,是劳务合同去,合同上签3万2月薪,请问这合同有法律保护吗
这要看你和谁签订的合同。如果是和正规公司签订的合同,那一定有法律保护。如果是和不正规的公司,甚至是几个人合伙办的企业,我觉得法律保护的可能性不大。所以,你要先看看劳务公司是什么性质的再说。
6. 法律英语翻译
法律英语翻译为law.
law
n. 法律;规律;法治;法学;诉讼;司法界
词组短语:版
criminal law 刑法
law enforcement 法律的实施权
rule of law 法治;法律规则
civil law 民法
contract law 合同法
in law 在法律上;依法
international law 国际法;国际公法
common law 习惯法;不成文法
administrative law 行政法
例句:
1.We argued with them about the new law.
我们同他们辩论那项新法律。
2.Every citizen may claim the protection of the law.
每个公民都可以要求受到法律的保护。
3.We shall need all the votes we can get to push the new law through.
我们需要我们所能得到的所有选票,才好使新的法律得以通过。
7. 去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留学住宿是要自己找吗
虽然哥本哈根有大量的学生宿舍 (Kollegium/Kollegie),但根据丹麦法律,学校不得经营学生住所。
与学校合作的独立法人住房委员会 (Housing Foundation ) 拥有独立的订房系统,专门服务国际学生。学生在被录取后会收到该委员会的邀请邮件,届时可在线上筛选符合自己心意和预算的宿舍或公寓,并签订合同。
除此以外,符合条件者亦可在 kollegierneskontor.dk 和 findbolig.nu 等网站上提前排队等候专供在读学生的各类住房 。
若需要租住私人的住宅或房间,可到 boligportal.dk,lejebolig.dk 和 findroommate.dk 等网站自行联系房东或潜在室友,并预约看房 。
8. 丹麦以前也侵略过中国吗是哪一年
丹麦没有侵略过中国
近代侵略过中国的有以下几个国家:
1、鸦片战争前,向中国偷运鸦片的列强有三国──英、美、俄。其中,英国最为猖獗。
2、鸦片战争结束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列强有三国——英、美、法。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美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法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法黄埔条约》。英、法、美同时又是1854年夏提出“修约”要求,遭到了清政府拒绝的三国。
3、1856年“亚罗号”事件发生后,英国决定再次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并向三国提出照会,建议联合出兵。英国提出照会的三国──法、美、俄。
4、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的国家有三个──英、法、俄。
5、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在上海成立反动武装组织以配合清军镇压太平天国的有三国──英、法、美。同时期借镇压上海小刀会起义之际,夺取上海海关管理权的列强也是英、法、美这三国。
6、慈禧太后掌握清朝实权的近半个世纪里,侵略过祖国宝岛台湾的列强有三个──美、日、法。美国在1867年武装侵略台湾,被台湾人民击退;日本于1874年武装侵略台湾,勒索中国白银50万两作为日军撤出台湾的条件,后又在1895年割占台湾;法国在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武装进攻台湾。
7、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出面向日本干涉还辽的国家有三个──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揭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序幕。
8、近代史上,曾割占我国领土的列强有三国——英、俄、日。英国通过1841年武装占领香港岛,1842年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年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1898年强迫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区和附近岛屿(今统称“新界”),侵占了香港。俄国通过1858年的《中俄瑷珲条约》、1860年的《中俄北京条约》、1864年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81年的《中俄改订条约》、1911年的《中俄满洲里界约》以及五个勘界议定书,共割占我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日本则通过1895年的《中日马关条约》割占了台湾和澎湖列岛。
9、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其中没有参加八国联军的国家有三个──比、荷、西。这三国之所以参加《辛丑条约》的谈判和签订,是因为义和团和清军在进攻东交民巷使馆时将其使馆焚毁。
10、既在1911年同清政府订立《筑路借款合同》,又在1913年同袁世凯签订《善后借款合同》的国家有三个──英、法、德。1911年与清政府订立《筑路借款合同》的是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1913年同袁世凯签订《善后借款合同》的是俄、英、日、德、法组织的五国银行团。显然,既参与四国银行团,又参与五国银行团的是英、法、德三国。
1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14年秋在青岛交战的列强有三国──英、日、德。10月底,英日联军发动了对青岛德军的进攻,11月攻占青岛。这样,胶州湾从德国转到了日本手里。
12、一战后,操纵巴黎和会的国家有三个──英、法、美。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美国总统威尔逊被称为巴黎和会“三巨头”。在华盛顿会议上,起主要作用的国家有三个──美、英、日。中国以战胜国身份参加了这两次会议。但巴黎和会无理拒绝中国代表的正义要求,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华盛顿会议达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协议,中国成为最大的受害国。
13、袁世凯死后,成为北洋军阀主子的有三国──英、美、日。袁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直、皖、奉三系,其中直系军阀由英美两国扶植,皖系和奉系军阀都靠日本支持。此外,势力较大的滇系和桂系军阀也都依靠英美两国。这样,在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侵略政策下,中国出现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局面。
14、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推行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气焰的国家有三个──英、法、美。1937年勾结起来,结成“轴心国集团”的法西斯国家有三个──德、意、日。三国勾结,使世界和平面临着严重威胁。中国较早开始了反法西斯战争。
15、近代史上,曾两度攻陷北京的列强有三国──英、法、日。在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在1900年8月,由英、俄、日、法、德、美、意、奥八国组成的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在1937年7月,日军侵占北京(当时叫北平)。可见,北京在近代史上曾先后三次被列强攻占,其中两度攻陷北京的是英、法、日这三个列强。
9. 丹麦条约的内容是什么
中国 和 丹麦 科技合作议定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 丹麦 王国政府(以下简称缔约双方),——为进一步促进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考虑到缔约双方1979年9月14日签订的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并为了加强经济关系, ——愿为促进两国科学技术合作,达成协议如下: 第一条 缔约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的可能和共同的兴趣并在双方各自的法律和规章的范围内,鼓励和发展两国之间的科学技术合作。 第二条 缔约双方将在互惠的基础上并以适当的方式促进下述合作: 1.就共同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研究和发展合作; 2.交换科学技术情报和资料; 3.互派科学技术代表团、科学家、高级学者、研究人员、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访问、考察和进修; 4.组织共同感兴趣的双边科学技术会议和讨论会; 5.进行双方同意的由科学机构、研究组织、公司和企业参加的共同研究项目; 6.缔约双方同意的其他科学技术合作形式。 第三条 缔约双方将根据互惠的原则实施本议定书。 第四条 1.根据本议定书第一条,缔约双方将鼓励和支持双方科学机构、研究组织、公司和企业建立直接联系和签订单独的协议或合同。 2.缔约双方或缔约双方指定的组织或代表将根据其各自行政机构设置情况,商定本议定书第二条和其他具体条款及合作范围所提及的合作计划和共同研究项目。这些合作在双方商定的研究、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技术领域内进行。 第五条 1.为检查本议定书的执行情况和商定进一步的合作事宜,缔约双方的代表将在1979年9月14日签订的经济技术合作协定第七条所指的中丹混委员会上同时会晤;必要时,经缔约双方代表同意,也可单独进行会晤。 2.负责协调执行本议定书的机构,中方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丹方为外交部。 第六条 1.有关执行本议定书的经费安排将在商定的合作计划和共同研究项目中或在与项目有关的机构、公司和企业签订的具体协议和合同中另行解决,并经负责资助该计划和项目的缔约双方的代表批准后执行。 2.缔约双方同意,有关互访的费用,除另有规定外,将由派遣方承担派出人员的国际旅费和工资,接待方承担上述人员在其国内的食、宿、交通和医疗费。 第七条 为了有效地执行本议定书,缔约一方将委托驻对方国家的大使馆与另一方指定的组织保持联系。 第八条 1.本议定书自签字之日起生效,其有效期与1979年9月14日在北京签署的经济技术合作协定相同。 2.如本议定书终止,但在有效期内未完成的具体条款、协议或合同将继续有效,直至执行完毕。 3.本议定书经缔约双方同意,随时可进行补充和修改。 本议定书于一九八五年四月二十九日在北京签订,一式两份,分别用中文、 丹麦 文和英文写成,三种文本具有同等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丹麦 王国政府 代 表 代 表 郑拓彬 艾勒曼—彦森 (对外经贸部部长) (外交大臣) (签字) (签字)
10.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2006年为止已有多少缔约国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1980年,维也纳)缔约国名单
国名
签署日期
批准、加入(a)、承认(AA)、接受(A)继承(d)日期
生效日期
阿根廷1/
.
1983年7月19日 a
1988年1月1日
澳大利亚
.
1988年3月17日 a
1989年4月1日
奥地利
1980年4月11日
1987年12月29日
1989年1月1日
白俄罗斯 1/
.
1989 年10月9日a
1990年11月1日
比利时
.
1996 年10月31日a
1997年11月1日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
1994年1月12日 d
1992年3月6日
保加利亚
.
1990 年7月9日a
1991年8月1日
布隆迪
.
1998年9月4日 a
1999年10月1日
加拿大 2/
.
1991年4月23日 a
1992年5月1日
智利 1/
1980年4月11日
1990年2月7日
1991年3月1日
中国 3/
1981年9月30日
1986年12月11日 AA
1988年1月1日
哥伦比亚
2001年7月10日 a
2002年8月1日
克罗地亚d/
.
1998 年6月8日d
1991年10月8日
古巴
.
1994年11月2日 a
1995年12月1日
捷克共和国 a/ 7/
.
1993年9月30日 d
1993年1月1日
丹麦 4/
1981年5月26日
1989年2月14日
1990年3月1日
厄瓜多尔
.
1992年1月27日 a
1993年2月1日
埃及
.
1982 年12月6日a
1988年1月1日
爱沙尼亚1/
.
1993 年9月20日a
1994年10月1日
芬兰4/
1981年5月26日
1987年12月15日
1989年1月1日
法国
1981年8月27日
1982年8月6日AA
1988年1月1日
格鲁吉亚
.
1994 年8月16日a
1995年9月1日
德国 b/ 5/
1981年5月26日
1989年12月21日
1991年1月1日
加纳
1980年4月11日
.
.
希腊
.
1998年1月12日 a
1999年2月1日
几内亚
.
1991年1月23日 a
1992年2月1日
洪都拉斯
.
2002年10月10日 a
2003年11月1日
匈牙利1/ 6/
1980年4月11日
1983年6月16日
1988年1月1日
冰岛4/
2001年5月10日 a
2002年6月1日
伊拉克
.
1990 年3月5日a
1991年4月1日
以色列
.
2002年1月22日 a
2003年2月1日
意大利
1981年9月30日
1986年12月11日
1988年1月1日
吉尔吉斯斯坦
.
1999 年5月11日a
2000年6月1日
拉脱维亚1/
.
31 July 1997 年7月31日a
1998年8月1日
莱索托
1981年6月18日
1981年6月18日
1988年1月1日
立陶宛1/
.
1995年1月18日 a
1996年2月1日
卢森堡
.
1997 年1月30日a
1998年2月1日
毛里塔尼亚
.
1999年8月20日 a
2000年9月1日
墨西哥
.
1987年12月29日 a
1989年1月1日
蒙古
.
1997年12月31日 a
1999年1月1日
荷兰
1981年5月29日
1990 年12月13日A
1992年1月1日
新西兰
.
1994年9月22日 a
1995年10月1日
挪威4/
1981年5月26日
1988年7月20日
1989年8月1日
秘鲁
.
1999年3月25日 a
2000年4月1日
波兰
1981年9月28日
1995年5月19日
1996年6月1日
摩尔多瓦共和国
.
1994年10月13日 a
1995年11月1日
罗马尼亚
.
1991 年5月22日a
1992年6月1日
俄罗斯联邦c/ 1/
.
1990年8月16日 a
1991年9月1日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7/
.
2000 年9月12日a
2001年10月1日
塞尔维亚及黑山e/
.
2001 年3月12日d
1992年4月27日
新加坡7/
1980年4月11日
1995年2月16日
1996年3月1日
斯洛伐克a/ 7/
.
1993 年5月28日d
1993年1月1日
斯洛文尼亚
.
1994年1月7日 d
1991年6月25日
西班牙
.
1990 年7月24日a
1991年8月1日
瑞典4/
1981年5月26日
1987年12日15日
1989年1月1日
瑞士
.
1990 年2月21日a
1991年3月1日
叙利亚共和国
.
1982年10月19日 a
1988年1月1日
乌干达
.
1992年2月12日 a
1993年3月1日
乌克兰1/
.
1990 年1月3日a
1991年2月1日
美国7/
1981年8月31日
1986年12月11日
1988年1月1日
乌拉圭
.
1999 年1月25日a
2000年2月1日
乌兹别克斯坦
.
1996年11月27日 a
1997年12月1日
委内瑞拉
1981年9月28日
.
.
赞比亚
.
1986 年6月6日a
1988年1月1日
缔约国: 62个
a/ 前捷克斯洛伐克于1981年9月1日签署公约,于1990年3月5日交存批准文书。公约于1991年4月1日对前捷克斯洛伐克生效。斯洛伐克于1993年5月28日,捷克共和国于1993年9月30日分别交存了继承公约的文书,均自国家继承之日1993年1月1日起生效。
b/ 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于1981年8月13日签署公约,于1989年2月23日批准。公约于1990年3月1日对其生效。
c/ 俄罗斯联邦自1991年12月24日起接替前苏联继续作为联合国会员国,并自该日起全权负责前苏联依照《联合国宪章》和交存秘书长的多边条约享有的所有权利和承担的所有义务。
d/ 对于公约的继承,克罗地亚共和国决定,根据1991年6月25日关于克罗地亚共和国主权独立的宪法决定和1991年10月8日克罗地亚议会的决定,并由于对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中克罗地亚共和国领土的继承,应视为自1991年10月8日起成为公约的成员国。自该日起克罗地亚共和国与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脱离了所有的宪法和法律联系,承担了它的国际义务。
e/ 前南斯拉夫分别于1980年4月11日签署和1985年3月27日批准公约。 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于2001年3月12日作出如下有效声明:“公约自1992年4月27日国家继承之日对南斯拉夫生效。”
声明和保留
1/ 该国政府声明,根据公约第十二条和第九十六条,公约第十一条、第二十九条或第二部分中,凡允许通过协议形式签订销售合同或进行修改或终止,或以书面形式以外的任何方式提出要约、承诺或作出意思表示的任何规定,在当事人在其本国境内设立了营业地点的情况下将不适用。
2/ 加拿大政府在加入时声明,根据公约第九十三条的规定,公约同时适用于艾伯塔、不列颠哥伦比亚、马尼托巴、新不伦瑞克、纽芬兰和拉布拉多、新斯科舍、安大略、爱德华太子岛和西北地区。(加拿大政府在加入时声明,根据公约第九十五条,就不列颠哥伦比亚而言,不受公约第一条第(1)款(b)项的约束。在一份于1992年7月31日收到的通知中,加拿大政府撤回了该声明。)在一份于1992年4月9日收到的声明中,加拿大政府又将公约的适用范围扩大到魁北克和萨斯喀彻温。在一份于1992年6月29日收到的通知中,加拿大政府将公约的适用范围扩大到育空地区。在一份于2003年6月18日收到的通知中,加拿大政府将公约的适用范围扩大到努那瓦特地区。
3/中国政府在批准公约时声明,它不受第一条第(1)款(b)项和第十一条的约束,也不受公约内与第十一条内容有关的规定的约束。
4/ 丹麦、芬兰、挪威和瑞典政府在批准公约时根据第九十二条第(1)款的规定声明,它们不受公约第二部分(合同的订立)的约束。根据第九十四条第(1)款和第九十四条第(2)款的规定,丹麦、芬兰、挪威和瑞典政府在批准公约时声明,公约不适用于营业地点设立在丹麦、芬兰、瑞典、冰岛或挪威的当事人的销售合同。在一份于2003年3月12日生效的通知中,冰岛政府声明,根据第九十四条第(1)款的规定,公约不适用于在丹麦、芬兰、冰岛、挪威或瑞典设立了营业地点的当事人之间的销售合同或这些合同的订立。
5/ 德国政府在批准公约时声明,对于已经声明不适用第一条第(1)款(b)项的任何国家,德国也不适用第一条第(1)款(b)项。
6/ 匈牙利政府在批准公约时声明,其认为经济互助委员会各成员国组织之间的交货一般条件应受公约第九十条规定的约束。
7/ 该国政府声明,其不受第一条第(1)款(b)项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