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社会保障法课件

社会保障法课件

发布时间: 2022-06-30 06:37:00

『壹』 我国社会保险的种类主要有哪些,并从法律特征、基金筹集主体、待遇发放资格和组成分析其内容

社会保险包括以下五个险种: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五险”。
(一) 基本养老保险
【法律特征】 基本养老保险具备社会保险强制性、互济性和普遍性等共同特征外,还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参加保险与享受待遇的一致性。(2)保障水平的适度性。(3)享受期限的长期性。
【基金筹集主体】社会保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和管理,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个人(以下简称“员工或个人”)共同承担养老保险费缴纳义务,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
【待遇】
A、按月领取按规定计发的基本养老金,直至死亡。
B 、享受基本养老金的正常调整待遇。
C、对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
D 、死亡待遇:
(1)丧葬费:按上年度全省社平工资的3个月计发(此为退休人员,离休人员为5000元);
(2)一次性抚恤费:按上年度全省社平工资的10个月计发(此为退休人员,离休人员为本人工资的20个月);
(3)符合供养条件的直系亲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按月发放,直至供养直系亲属死亡。

【发放资格】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范围包括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含农民合同工)、城镇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职工包括所有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个人。年龄要求:男50岁以前,女40岁以前

【组成比例】职工所在企业缴纳20%,职工个人承担8%。
======================================================================

(二) 基本医疗保险
【法律特征】
1.医疗保险待遇支付形式为实物补偿。
2.医疗保险待遇补偿方式为非定额费用补偿。
3.疾病风险具有较强的不可避免性、随机性和不可预知性。
4.医疗保险具有各方关系十分复杂的特征。
5.医疗服务消费具有不确定性和被动性
6. 补偿期短但收益时间长

【基金筹集主体】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员工个人双方负担、共同缴纳、市县级统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原则,依据政策规定按要求缴纳。
【待遇】参保人员在选定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在定点医疗机构购药或持处方到定点零售药店购药,到急诊投医、体检、预防接种等规定项目可获报销。
【发放资格】
基本医疗保险是为了保障员工和退休人员患病时得到基本医疗,享受医疗保险待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保险统筹地区实际情况而制定的保险制度。
【组成比例】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比例一般为:用人单位6%,员工个人2%。

===============================================================================

(三) 失业保险
【法律特征】一是强制性。即:国家以法律规定的形式,向规定范围内的用人单位、个人征缴社会保险费。缴费义务人必须履行缴费义务,否则构成违法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也就是说,哪些单位、哪些人员要缴费,如何缴费都是由国家规定的,单位或个人没有选择的自由。
二是无偿性。即:国家征收社会保险费后,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向缴费义务人支付任何代价。
三是固定性。即:国家根据社会保险事业的需要,事先规定社会保险费的缴费对象、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在征收时,不因缴费义务人的具体情况而随意调整。固定性还体现在社会保险基金的使用上,实行专款专用。
【待遇】失业保险待遇中最主要的是失业保险金,失业人员只有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才能享受到其他各项待遇。失业保险待遇中,医疗补助金是失业人员患病就医时在失业保险经办机构领取的补助,标准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一般包括每月随失业保险金一同发放的门诊费和按规定比例报销的医疗费两部分;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死亡的,其家属可以领取一次性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标准参照当地在职职工的规定;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补贴是为了鼓励和帮助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再就业而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支付的费用,一般说来职业介绍的补贴支付给职业介绍机构,由他们为失业人员免费介绍职业,而职业培训的补贴的支付办法则不同,有些是直接发给失业人员、有些则是失业人员培训后报销,还有的是对培训失业人员的培训机构进行补贴。
【发放资格】失业人员同时具备以下条件,即可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1)按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个人已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
(2)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3)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组成】失业保险基金由下列各项构成:1、用人单位缴纳的失业保险费;2、员工个人缴纳的失业保险费;3、失业保险基金的利息;4、失业保险费滞纳金;5、财政补贴;6、依法纳入失业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
失业保险缴费比例为:用人单位2%,员工个人1%。

==============================================================================

(四) 工伤保险

【法律特征】1、工伤保险对象的范围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劳动者。2、工伤保险的责任具有赔偿性。3、工伤保险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4、工伤保险不同于养老保险等险种,劳动者不缴纳保险费,全部费用由用人单位负担。、工伤保险待遇相对优厚,标准较高,但因工伤事故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6、工伤保险作为社会福利,其保障内容比商业意外保险要丰富。除了在工作时的意外伤害,也包括职业病的报销、急性病猝死保险金、丧葬补助(工伤身故)。
【基金筹集主体】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
【待遇】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所需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发放资格】提交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根据结果进行工伤赔偿。

【组成】
工伤保险缴费基数一般按员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确定,施行浮动费率。

以南昌市为例:用人单位0.4%-2.4%(共六档),员工个人不缴费。

==================================================================
(五) 生育保险
【法律特征】(1)享受生育保险的对象主要是女职工,因而待遇享受人群相对比较窄。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有些地区允许在女职工生育后,给予配偶一定假期以照顾妻子,并发给假期工资;还有些地区为男职工的配偶提供经济补助。
(2)待遇享受条件各国不一致。

生育保险是为保障企业员工生育期间得到必要的经济补偿和医疗保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保险统筹地区实际情况而制定的保险制度。
【待遇】生育津贴、

医疗保险生育保险112问
生育医疗费用、计划生育手术费用、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其他费用;
(1)生育津贴:生育津贴为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生育津贴低于本人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由企业补足。生育津贴按照女职工本人生育当月的缴费基数除以30再乘以产假天数计算。
(2)参加生育保险累计满一年的职工,在生育(流产)时仍在参保的,按有关规定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3)生育保险待遇生育津贴发放标准,以生育(流产)时当月本单位人平缴费工资为基数按规定假期计发:
【发放资格】参加了生育保险的所在城市常住户口的职工和持有所在城市工作居住证的外埠人员。
【组成】生育保险费由企业按月缴纳,个人不缴纳。
北京生育保险缴费比例为:企业按照职工缴费基数的0.80%缴纳生育保险费;
广州生育保险缴费比例为:企业按照职工缴费基数的0.85%缴纳生育保险费。

『贰』 急!急!急!!!!!

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在英文中称social vulnerable groups[2]。它主要是一个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在社会学、政治学、社会政策研究等领域中,它是一个核心概念[3]。社会学关于社会问题的研究、社会学的分支学科社会工作和社会福利的发展和普及,可以说是推动弱势群体概念成为社会科学主流话语之一的重要因素。2002年3月,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5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使用了“弱势群体”这个词,从而使得弱势群体成为一个非常流行的概念,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目前我国弱势群体在整体上具有以下5个重要特征:(1)弱势群体的主体是社会性弱势群体。学术界一般把弱势群体分为两类: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前者沦为弱势群体,有着明显的生理原因,如年龄、疾病等;后者则基本上是社会原因造成的,如下岗、失业、受排斥等。从我国弱势群体的整体情况看,主体是社会性弱势群体,主要是由于社会原因导致其陷于弱势地位的,因此,应当侧重从社会支持的角度考虑问题;(2)现有弱势群体中的很多人是在原体制下做出贡献的人。特别是一些早年退休者和国有集体企业的失业、下岗职工,社会应当考虑对其实施补偿;(3)目前弱势群体是在社会分化加剧的情况下出现的,很多人有较强的相对剥夺感。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是提高了,但是地区之间、群体之间和个人之间很不均衡,我国已经由改革开放前的平均主义盛行的社会转变为一个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社会,基于经济分化的社会分化也越来越大,一些人的相对社会地位下降了,引发了比较严重的相对剥夺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4)目前的全球化进程有可能对国内弱势群体造成更加不利的影响,并且有可能使弱势群体的规模继续扩大。在全球化进程中,那些接近资本、接近权力或者受过良好教育的强势群体有可能得到更多的利益,而普通的劳动者不仅获利机会少,而且可能降低福利,成为全球化成本的承担者。在我们关注国内弱势群体问题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全球化这一背景;(5)目前我们对于弱势群体的支持还很有限,难以有效地改变其弱势地位。前文已述,党和政府一直重视保护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但是,由于我国毕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不高,发展经济的压力还很大,导致实际工作中对于弱势群体的保护和支持还不是很有力,相关制度建设滞后,保障措施跟不上。

弱势群体的具体构成大体上说,弱势群体包括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精神病患者、失业者、贫困者、下岗职工、灾难中的求助者、农民工、非正规就业者以及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当然,这里只是简单地列举,各个群体之间实际上存在交叉。我们认为,有必要确定优先支持的若干原则:(1)对于不能解决温饱问题的人群应当给予优先支持;(2)对于不能享受任何社会保障的人群应当给予优先支持;(3)对于失去劳动能力以及虽有劳动能力,但因缺乏就业机会而长期无法就业或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明显弱势的人群应当给予优先支持;(3)对于经济改革和社会转型成本的主要承担者应当给予优先支持。明确了优先支持对象,才能有效地开展社会支持工作。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也只能逐步地创造消灭弱势群体的条件。

对于支持弱势群体而言,从需求的简单分类看,有衣食需求、住房需求、教育需求、医疗需求、就业需求、安全需求、社会交往需求、社会参与需求,等等;从需求的性质看,有生存需求、发展需求和享受需求之分。根据我们的研究,保护和支持弱势群体,应当优先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特别是其基本的衣、食、住需求。在此需求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应当注意保障其就业需求、医疗需求,然后逐步保障其他需求,促进弱势群体的全面发展,最终改变其弱势地位。

对于做好弱势群体工作,其基本原则是:关心、支持、自助、增权。

所谓关心,就是全社会都应当关心弱势群体。关心弱势群体不只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更是社会强势群体的责任。只有高度关心弱势群体,才会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才能促进社会不断进步,不断地走向更加公正。一个真正公正的社会是所有人都受益的社会。在这种意义上,关心弱势群体也就是关心强者自身。

关心弱势群体意味着要平等地对待弱势群体,要注意倾听弱势群体的声音,而不能怀着救世主的心态,居高临下地怜悯弱势群体,更不能片面宣传、强化强势群体的价值观,并把这种价值观强加给弱势群体。如果这样的话,是难以真正改变弱势群体的弱势地位的。

所谓支持,就是我们这个社会应当建立健全相关社会政策,为弱势群体提供有效的制度性支持。一个社会要保证良性运行,就必须有适当的社会政策,有必要的制度安排,满足弱势群体的客观需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就更有理由和义务不断调整和完善社会政策,为弱势群体提供制度性保障。

必须指出的是,目前我们保障弱势群体的工作做得还不够,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不能有效覆盖全体社会成员,公民的很多社会权利还没有得到普遍有效的保障,支撑社会政策的社会基础(比如社区及其他民间组织)还很薄弱,一些弱势群体还缺乏制度性的社会支持。因此,弱势群体支持的制度化急需加快、加强和落实。

所谓自助,就是使弱势群体走向自立、自尊、自强。必要的社会支持固然十分重要,但是,最终摆脱弱势地位还是要靠弱者自身的努力,外部支持的重要作用在于增强弱者改变其弱势地位的能力。俗语云,“惟自助者天助之”,完全依赖外部支持,是无法彻底改变一个人、一个群体的弱势地位的。

作为一门学问的社会工作,其核心观念就是“助人自助”,社会工作者试图运用各种技巧激发救助对象的自助潜能。我们的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应当遵循这个出发点,侧重培育、动员和增强弱者的自助能力。

所谓增权,实际上可以看作弱势群体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呼吁,应当尊重和保障弱势群体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特别是要加强民主制度建设,保障弱势群体的参与权利,尤其是保障其参与与其有关的各项决策的权利,使其能够表达和维护自身的权益。如果弱势群体被排斥在社会进程之外,不能参与相关决策的进程,他们的声音就无法表达,更谈不上有效维护其权益。

在建设法治社会的进程中,我们不仅要保障弱势群体对于有关立法的参与权,而且要增强弱势群体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为此,我们不仅要加大法律宣传的力度,使更多的弱势群体增进对于法律的了解,而且还要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确保弱者也能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利

注释:

[1] 英文中关于脆弱、弱势的相近说法还有disadvantaged,disabled,weak,等等。disadvantaged与advantaged相对,表明处境不占优势,并且缺乏改变其境遇的条件,通常也被翻译为“弱者”;disabled 是指身体受到伤害或具有精神疾病,从而严重影响人的正常生活,一般翻译为“残疾人”;weak是指人的力量或精力较差,或者对某个领域不熟悉,没有掌握太多的知识和技能,也指人的缺点。相对而言,vulnerable的含义稍微宽泛一些,既有本人比较脆弱的意思,又有由于缺乏社会参与和社会保障等原因而变得容易受到伤害的意思。因此,本报告采用social vulnerable groups 来指称“社会弱势群体”。

[2] 事实上,法学、伦理学和经济学也很关注弱势群体。需要说明的是,不同学科对于弱势群体的界定不尽相同,研究重点也不完全一样,甚至同一学科的不同学者在学术观点上也有所差异,但是,学者们都很强调对于弱势群体的保护与支持。本报告有意吸收不同学科的学者,以体现多视角、全方位研究的特点。每一份子报告相对独立,并没有刻意追求概念上的一致。

[3] “两个确保”是指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三条保障线”是指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金、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叁』 黎建飞主编的社会保障法谁有课件啊

不知道啊

『肆』 如何做好民族团结工作ppt课件

民族团结在我心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 多民族的国家…… 姿态万千的少数民族生活 我们生活在新疆 新 疆 的 葡 萄 , 都 吃 过 吧 ? 话说民国时期?? 饱受饥寒的藏族孩子 上海滩热闹的舞会 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 四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封建 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有三十多 个民族,当时有3000多万人口; 处于封建农奴制的约400万人口; 处于奴隶制的,当时有100万人 口;保留原始公社制度残余的, 当时有60万人口。经过民主改革, 各民族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旧制度下的西藏为封建贵族无偿劳动的农奴 后来?? 解放前西藏百姓的生活 西藏人民欢庆解放 快乐的维族小朋友 西藏的硕士生们 哈 萨 克 族 苗 族 以上是哪个民族的服饰? 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什么乐器? 这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在欢渡什么节日? 我国古代有两个由少数民族建立 的统一的政权,分别是哪个少数民族 建立的什么王朝?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 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 可分离的部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 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 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 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由少数 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民 族的内部事务。 我国已建立了哪几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9年10月25日 新疆维吾尔族 自治区 1955年10月1日 内蒙古自治区 1947年5月1日 西藏自治区 1965年9月9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年3月5日 新 藏 公 路 川 藏 公 路 青藏公路 新疆风雨50年 ? 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翻开 了新疆历史发展的新篇章。5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 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新 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各方面都取得了举 世瞩目的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经济持 续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19 西气东输 新疆老人乐开怀 新疆克拉玛依油田 发展农牧业经济,加大改革的力度 广西的北海市被列为国家14个沿海 开放城市。乌鲁木齐、南宁、昆明、呼 和浩特、银川、 西宁、贵阳 被国家列为 内陆开放 城市。 22 帮助少数民族 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 新疆“普九”人口 覆盖率达99.8%; ? 成人和青壮年识字 率分别为93%和97% 。 23 中央治疆新方略 ? 党中央六十载关怀新疆人民生活状况 ? 数字显示,1950年至2008年,中央 政府在新疆的投资达3862.3亿元人民币, 占同期新疆总投资的25.7%。从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成立的1955年到2008年,中央政 府给新疆的财政补助累计达3752.02亿元 人民币。特别是2000年以来,随着西部大开 发战略的实施,中央政府给新疆的财政补助逐年 增长,年均递增24.4%,2008年达68 5.6亿元人民币。 24 四、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与民族问题 ? 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 邓小平:“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 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 25 当前存在的妨害民族团结的因素 ? 当前存在的妨害民族团结的因素主要 有国际敌对势力的挑动;国内极少数民 族分裂分子的破坏;一些地方存在大民 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26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顺利进行基本保证。民族工作 做好了,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有利 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有 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有利于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共同富 裕目标的实现 。 27 结束语: “四个认同”是新疆团结稳定的思想基础。 团结稳定是新疆社会繁荣法杖的重要保障。正 确处理好团结、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是国家的最高利 益。 树立正确的国家观,维护国家团结。 强化公民意识自觉遵纪守法。 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28 同学们,想一想,今天我 们能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呢? 又该如何与少数民族同学相处 呢? 29 谢 谢 30

『伍』 如何制作社保基金财务风险防控课件

(一)做好社会保险的监管工作
针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财务管理问题,必须从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出发,构建出具有约束力的管理系统。社会保险基金内部会计监管中应该包括内部控制监管、核算监管和审计监管等几个主要的方面;社会保险基金外部会计监管应该包括行政监管、社会监管、法律监管和审计监管等。内部会计监管能够帮助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工作更加完善,外部监管能够从各个方面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财务管理问题形成有力的约束,内部和外部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就形成了系统的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监管体系。这一体系的构建,不仅能够促进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合理运用,也能够促进基金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重点做好个人账户的管理工作
由于社会保险基金的个人账户管理存在许多问题,所以在控制基金风险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对个人账户的管理。社会保险基金的个人账户必须要统一纳入到财务管理的范围内,在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和支出账户中增设统筹和个人两项,并确定账户的明细,实现两者的独立核算。通过对参保人个人账户的完善,可以为基金管理人员的工作带来便利和依据。为了使社会保险基金的财务风险降到最低,还应该使个人账户建立起信息化管理系统,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对个人账户信息的处理能力,也能够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
(三)增强征缴力度,统一征缴标准
为了使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工作更加顺利,有关部门必须要做好相关的宣传活动,让单位和个人能够认识到缴纳社会保险基金的作用和意义。在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力度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相关法律、行政职能和经济等问题能够与征缴工作相协调,尽量让中小民营企业能够主动的参与到基金缴纳的实际工作中来,进而最大程度的实现社会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同时,尽量减小地区差异带来的征缴费用不同的问题,必须建立起统一的征缴标准,将社会保险基金纳入到预算管理中。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指标必须根据评估结果来确定,这样不仅增加了征缴的科学性,也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小管理风险。在管理社会保险基金的过程中,应该为其创设财政专户,通过对收支的协调管理来提高财务管理的质量,并在管理的过程中发挥监督的重要作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社会保险基金的财务管理风险。
(四)做好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和支出管理工作
要想保证社会保险基金财务收支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提高管理的水平,就应该从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来优化管理工作。在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方面,负责征缴的机构应该在当地银行设立专项账户,并且这一账户必须通过当地财政与劳动部门的认可,在征缴费用的过程中,主要由税务部门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其他部门无权干涉。在支出社会保险基金时,应该根据社会保险基金的实际支出情况来适当调整支出标准,这样就能尽量减小外界因素给支出工作带来的困扰。
(五)健全和完善财务管理体系
在完善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体系时,应该根据社会保险制度的变革情况来调整社会保险基金的缴纳程序。社会保障体系的落实必须要以制度为依据,所以应该根据社会保险基金的改革情况来优化缴费程序,并做好基金运作的监督工作;根据会计人员的工作表现实行激励制度,通过奖励的方式来激发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对社会保险基金人员岗位进行分解时,根据《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和《会计法》的有关规定来明确人员的职责,还应该设定考核目标,进而落实奖罚制度;根据《社会保险法》的相关规定来检查基金管理情况,不断增强会计的监督职能,加强保险基金的征缴力度,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应收尽收,做好基金支出的监督工作,尽量避免不合理的基金支出,这样才能达到控制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风险的目的。

『陆』 社会保险稽核培训课件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社会保险稽核的最终目的是要专维护参保人属员的合法权益,这样才能保证社会保险待遇按照国家法律和政策规章顺利的执行下去,对于维护社会保险事业稳定和发展有很好的作用。
作用,社会保险稽核的主要作用有:促进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防止社保基金的流失;促进参保企业公平竞争;另外,可以提高社保管理质量。
社会保险稽核人员依法对用人单位的社会保险缴费情况进行稽核。主要内容:
第九条社会保险缴费情况稽核内容包括:
(一)缴费单位和缴费个人申报的社会保险缴费人数、缴费基数是否符合国家规定;
(二)缴费单位和缴费个人是否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
(三)欠缴社会保险费的单位和个人的补缴情况;
(四)国家规定的或者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交办的其他稽核事项。

『柒』 跪求社会保障学教学案例

工伤认定
⑴ 工伤认定遵循的原则包括:工伤保险应以承担起社会责任作为工伤认定的出发点,只要没有证据否定其是工伤,在排除其他非工伤的情形下,就应认定为工伤;准确把握《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把“因工作原因”作为认定为工伤的核心;认定为工伤的情形在把握时应主要考虑是否因工作原因,视同工伤的情形在把握时应严格掌握法律的规定,在作出不得认定为工伤的决定时应有充分的证据。
⑵ 应当认定为工伤的七种情形: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患职业病的;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视同工伤的三种情形: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的三种情形: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醉酒导致伤亡的;自残或者自杀的。
⑶ 工伤认定的程序
① 工伤认定申请
申请工伤认定的主体和时限为:职工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申请工伤认定时应提交的材料包括: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② 工伤认定受理后,职工或者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③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认定决定应当自作出之日起20日内以书面方式送达;送达对象包括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并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2 劳动能力鉴定
⑴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运用医学技术的方法、手段和依据鉴定标准,对因工或非因工负伤以及患病的劳动者的伤、病、残程度及其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进行诊断和鉴定确认的全过程。劳动能力鉴定的性质是一种客观、公正、合理的科学证明行为,而非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⑵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10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一至四级的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五至六级的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七至十级的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⑶ 工伤评残标准的操作思维原则是:实事求是原则;“一元化”原则;综合定级原则;先易后难原则。
工伤评残标准的操作要点主要有:工伤鉴定时的伤病情状态;重新鉴定及原有伤残与合并症的处理;特殊情形(毁容、脾切除、创伤性骨关节炎、生殖器损伤)评残时的处理;继发性癫痫、精神病与工伤和职业病的关系的鉴定;工伤旧伤复发的鉴定确认;椎间盘突出症的工伤认定与评残的处理,以及眼睛外伤鉴定处理等。

3 工伤保险待遇
⑴ 工伤保险待遇标准
① 工伤医疗期间待遇标准
治疗工伤所需费用适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工伤职工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性治疗的费用,符合规定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② 因工伤残待遇
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 ,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和30%。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4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2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0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一下待遇: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4个月的本人工资;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2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0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8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6个月的本人工资;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③因工死亡待遇
丧葬补助金,标准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是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8~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⑵特定的待遇支付包括:用人单位分立、合并、转让的,承继单位应当承担原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责任;原用人单位已经参加工伤保险的,承继单位应当到当地经办机构办理工伤保险变更登记;用人单位实行承包经营的,工伤保险责任由职工劳动关系所在单位承担;职工被借调期间受到工伤事故伤害的,由原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但原用人单位与借调单位可以约定补偿办法;企业破产的,在破产清算时优先拨付依法应由单位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费用;职工被派遣出境工作,依据前往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应当参加当地工伤保险的,参加当地工伤保险,其国内工伤保险关系中止;如果用人单位既为职工缴纳了工伤保险费,又为职工缴纳了意外伤害商业保险,当职工发生工伤后,对于工伤医疗费用,无论在社会保险还是商业保险哪一方报销,工伤医疗费用都是不能重复支付的,而对于工伤职工的其他待遇,只有意外伤害险的赔付是可以兼得的;无营业执照或者未经依法登记、备案的单位以及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撤销登记、备案的单位的职工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由该单位向伤残职工或者死亡职工的直系亲属给予一次性赔偿,赔偿标准不得低于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
⑶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情形有: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拒绝治疗的;被判刑正在收监执行的。
终止工伤保险关系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当用人单位破产而中断缴纳工伤保险费,在破产前,所在单位应当支付工伤职工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从此工伤保险关系终止;另一层含义是当工伤职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不再为其缴纳工伤保险费,支付工伤职工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后,与工伤职工终止工伤保险关系。
4 工伤保险基金
⑴ 工伤保险的个人不缴费原则:用人单位必须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⑵ 行业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国家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的差别费率,使工伤保险缴费更为公平。在实行行业差别费率的基础上,再根据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等情况确定用人单位的缴费费率,即建立单位缴费的浮动机制。

5 工伤保险争议处理
⑴ 工伤保险争议的概念及种类:《工伤保险条例》主要以工伤保险关系双方主体法律地位为标准划分,规定了两类工伤保险争议,即:平等主体的用人单位与职工之间因工伤保险权利义务而引发的工伤保险劳动争议,非平等主体之间因工伤保险权利义务而引发的工伤保险行政争议。
⑵ 工伤保险劳动争议解决适用的法律是劳动法和相应的工伤保险规定。解决此类争议适用的程序法是劳动争议处理法律规定。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的处理途径有四中:当事人协商解决;用人单位劳动争议协调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人民法院审判解决。
工伤保险行政争议解决适用的法律是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及有关工伤保险法律规定。解决此类争议适用的程序主要是行政争议处理法律规定。工伤保险行政争议的处理途径是: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工伤保险行政复议是行政诉讼的前置条件。

热点内容
八项司法举措 发布:2025-01-23 13:53:57 浏览:875
私募基金挪用基金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23 13:49:20 浏览:124
地方政府规章有效期多长 发布:2025-01-23 13:33:46 浏览:306
北京丰台人民法院 发布:2025-01-23 13:27:13 浏览:260
我国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关系 发布:2025-01-23 13:14:02 浏览:616
法院个人荣誉 发布:2025-01-23 13:10:17 浏览:736
新婚姻法法定年龄 发布:2025-01-23 12:42:36 浏览:545
公民道德视频 发布:2025-01-23 12:25:13 浏览:991
我国劳动法不认可双重劳动关系 发布:2025-01-23 12:06:33 浏览:890
司法仲裁委员会 发布:2025-01-23 12:05:17 浏览: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