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张楠
Ⅰ 在北京打遗产官司找遗产官司律师,哪个律师厉害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安全,本文当事人均使用化名。
本文系北京最好的遗产律师靳双权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案件介绍:
李鹏深和张楠在1978年2月4日登记结婚,双方均系再婚,婚后没有生育子女,李鹏深在婚前有两名子女李函和李星,张楠有三名子女张毅、张龟和张武。李鹏深和张楠再婚时张毅年龄为16岁,还在上中学。李鹏深1984年的履历显示其配偶为张楠,子女为李函和李星。张毅1984年履历载明其父为李鹏深。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诉争房屋系李鹏深和张楠在婚后购买,产权登记在李鹏深名下,由李鹏深和张楠共同居住。2006年12月28日李鹏深去世,2010年12月21日张楠去世。张楠去世之前曾在2007年12月14日留下了一份公证遗嘱,其内容为:我丈夫李鹏深名下的诉争房屋是我们的夫妻共同财产,李鹏深在2006年12月28日去世,上述房产没有析产,在我去世之后,我自愿将上述房产中属于我的全部份额留给我女儿张毅继承,并指定为她的个人财产。
上述当事人因遗产继承问题没有协商一致,发生纠纷。
2013年8月张毅将李函、李星和张龟、张武起诉至法院,以李鹏深和张楠均立遗嘱将诉争房屋留给其为由请求法院判令诉争房屋由张毅继承。后张毅在2014年12月5日申请撤回起诉。
2015年3月8日,李函将李星、张毅、张龟、张武和张四起诉至法院,诉求法院判令李函继承诉争房屋一半的份额。
庭审过程:
在本案庭审过程中,张毅、李函、张四分别提交了李鹏深的代书遗嘱一份,张毅所提交遗嘱的内容为:我去世之后我决定将我房屋财产留给我女儿张毅所有。此份遗嘱有李鹏深签字,由何一深代书并有刘某的签字,落款系2003年6月27日。
李函提交的遗嘱内容是:我年事已高,我想把我名下的房屋属于我的部分由我的儿子李函继承,并指定为他的个人财产。此遗嘱有李鹏深签字,并由裴代书,见证人余文东签字,落款时间系2003年12月16日。
张四提交的遗嘱内容为:我时日不多,我决定将我名下房屋属于我的部分由我的孙子张四继承,并指定为他的个人财产。遗嘱落款的地方有李鹏深签字,由张某代笔,另外有见证人康某的签字,落款时间系2005年1月29日。
各当事人均对上述三份遗嘱真实性提出异议,但都没有提出对三份遗嘱的真实性进行鉴定。
法院另查明,张毅在2013年8月将李函等人起诉至法院时曾提交了落款时间为2003年12月16日的李鹏深的代书遗嘱,李函等人在该案件庭审中要求对遗嘱进行鉴定,经法定程序确定鉴定机构,鉴定中心对上述遗嘱进行鉴定,后该鉴定中心向法院出具了终止鉴定函,该函中鉴定中心表示关于上述遗嘱李鹏深签名真实性问题,因样本材料和检才间隔时间较长,且仅有两份,样本数量和质量不满足鉴定条件,书写形成时间鉴定本中心不受理。后该案件庭审中对代书人和见证人进行质询,后张毅撤回了起诉。
在本案审理中,其他当事人表示对张四提交的代书遗嘱的存在不清楚,真实性不予认可。张四表示直到2013年张毅起诉李函等人要求继承诉争房屋一事,在知道案件审理中张毅和李函都提交了李鹏深的代书遗嘱和遗嘱内容,并且知道了鉴定中心出具的鉴定结论。同时张四表示自己之前没有把遗嘱拿出来过,也没有告诉过其他人遗嘱的存在,李鹏深去世后没有明确表示接受遗赠,亦未主张对诉争房屋享有权利,连母亲张毅都不知道这份遗嘱的内容。
庭审中,各当事人均认可李鹏深和张楠的父母均先于两人去世,诉争房屋在李鹏深去世之前由张楠居住,张楠去世之后由张毅占有使用。
张毅和张四表示张毅在一年前将诉争房屋交给张四居住。
审判结果: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经审理后判决:
登记在李鹏深的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诉争房屋归李函、李星和张毅所有,李函占有1/8份额,李星占1/8份额,张毅占有3/4的份额。
一审判决之后,李函不服一审判决,上诉至二审法院,二审法院经审理后判决: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北京最好的遗产律师靳双权案件点评:
北京最好的遗产律师靳双权认为,本案中,李鹏深名下的诉争房屋系李鹏深和张楠婚姻存续期间购买,属于双方的夫妻共同财产,根据《继承法》26条之规定,夫妻在婚姻存续期间所得的共同所有的财产,除有约定的意外,如分割遗产,应当现将共同财产的一半分为配偶所有,其余部分为被继承人的遗产。依照上述法律规定,李鹏深去世之后,诉争房屋一半的份额为李鹏深的遗产。
在本案中,李鹏深留有数份遗嘱,依照哪一份遗嘱继承是处理李鹏深遗产的重点。庭审中张毅、李函和张四都向法院提交了遗嘱,虽然上述遗嘱的真实性均有当事人提出异议,但由于参与本案诉讼的当事人均不申请鉴定,因此结合现有证据无法推翻遗嘱的真实性,因此法院对遗嘱真实性予以采信。
根据《继承法》20条规定,遗嘱人可以撤销、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张四所提交的遗嘱虽然是李鹏深最后所立的一份遗嘱,但由于张四并非李鹏深的法定继承人,因此李鹏深将遗产留给张四集成的行为系遗赠。根据《继承法》25条第2款规定,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做出接受或者放弃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本案中张四在庭审之前没有出示过该遗嘱,也没有告诉其他当事人遗嘱的存在,李鹏深去世之后他也没有做出接受遗赠的表示,也没有想起他当事人主张对诉争房屋享有权利,并且在明知张毅将李函等人起诉至法院的情况下也没有做出接受遗赠的表示,其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没有做出接受遗赠的表示,因此应当视作他放弃接受遗赠。因为张四放弃受遗赠,所以遗赠的遗产应当依照法定继承办理。
依照继承法关于法定继承规定,应当由李鹏深的配偶、子女和父母继承,其中子女包括了婚生子女、分婚生子女、养子女及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李鹏深在和张楠结婚的时候,张毅还在上中学,年仅16周岁,没有独立生活,并且他的履历载明他的父亲为李鹏深,因此可以确定张毅和李鹏深之间形成了抚养关系,因此李鹏深去世之后诉争房屋中属于李鹏深的份额应当由其配偶张楠、子女李函、李星和张毅继承,并平均分配。
因张楠生前曾留下一份公证遗嘱,将诉争房屋中其享有的份额留给张毅继承,该公证遗嘱合法有效,应当依照遗嘱办理。因此诉争房屋中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所得1/2的份额及继承李鹏深遗产所占的1/8份额均由张毅按遗嘱继承。
综上所述,北京最好的遗产律师靳双权认为法院的判决是正确的。
律师提示:
安居房地产律师网首席律师靳双权提示各位当事人,当下社会的信用成本低廉,违约成本低,不遵守诚实守信原则的人占大多数,很多时候因对方的违约行为遭受损失,同时由于对相关法律的不了解,导致自己没有办法维护合法权益。安居房地产律师网首席律师靳双权作为一名从业十余年的专业房地产律师提示各位当事人,如果碰到房产继承、房产买卖时发生纠纷,一定要第一时间保留相应证据并寻求资深的房地产律师帮助,以期最大程度的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Ⅱ 政法往事怎么样
穿过你的往事我的政法 陈夏红 在法律人研究领域,我以前写过一本《百年中国法律人剪影》(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编过一本《法意阑珊处:20世纪中国法律人自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这本《政法往事》可以说是前述两书的续篇。稍有不同的是,《百年中国法律人剪影》中,更多是围绕个人的长篇大论;而《政法往事》,则更多是根据这几年搜集的一些边角史料写成的“千字文”,关注的角度更多是“事”而非“人”。 你为什么要研究这些法律人?老有朋友这么问我。这个问题我一直在考虑,但一直没有答案。用一句老套的说法,就像你问爬山者为什么要爬一座又一座山,他会玄妙而富有哲理地告诉你:因为山在那边。我的答案与此类似,仅仅因为那些法律人在往事中,因为政法在往事中。 这么说可能有点玄乎。事实上,我开始写这类文字,早期只是朦胧地觉得法史应该不是大学课堂里那个样子,应该不仅仅是制度在流变,更不仅仅是思想在传承。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那么我也可以化用,一切历史都是人的历史。漫漫历史长河中,倘若要离开法律人的行迹,而去谈论法史,那无异于赶走所有的演员而在戏台上演“空城计”。而且,由于历史的尘封以及人为的遮蔽,使得我们对历史的看法,多少总有些“似花非花”、“看雾非雾”之感。我觉得我在早期所致力做的一项朴素的工作,就是在法律人的历史领域,尽可能利用各种史料提供的蛛丝马迹,而去复原历史的原貌。 另一方面,除了在法律史的世界中构建以人为主的“人本法史”之外,另一个我认为比较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将法史的文章写得有趣。王小波在《红拂夜奔》序言里说,“对于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存在的理由;对于另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应达到的标准。”我喜欢一切有趣的文字,老的如林语堂、钱钟书、唐德刚,中间的如王小波,小的如韩寒、李承鹏、楚望台等等。记得有个朋友,曾将MSN签名改成“你的书值得砍树吗?”我想这个问题,可能对每个写书的人都适用,而书的有趣与否,本来就该是是否值得砍树的一个标准。对我而言,尽可能让每篇文章都有趣,是我孜孜以求的一个目标,尽管在事实上,我们的法史沉重得让有趣的事情也变成悲剧。 当然,从更宏观角度来说,我关注的基本问题是在历史舞台上,法律人有何作为?法律人究竟应该如何作为?如果未能如愿以偿的话,那么又是什么原因让法律人未能作为?……这些问题并不是贯穿在每一篇文字中,但这的确是我写这些文字最原始的出发点。或者说,之前我对这些问题,并没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判断,更多时候是一种基于个人思考习惯的直觉。直到2010年上半年,作为中欧法学院2009级博士研究生,我聆听了方流芳教授给研究生开的“思想政治课”——法律职业伦理,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才豁然开朗,颇有醍醐灌顶之感。我的笔端所要倾诉的,无他,职业伦理而已。由此,我要向方流芳教授致以诚挚的谢意。 这些文字大都是供《法制早报》、《法制日报·周末版》、《法制日报·法学院专刊》、《律政方圆》、《中国政法大学校报》等报刊上“政法往事”专栏的。需要申述的是,这些文章的写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些专栏也基本上都是自生自灭而生生不息。此外,还有部分文字在《同舟共进》杂志、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网络版以及《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由此,我得特别感谢如下编辑:《法制日报·周末版》副总编马霄雷、《法制日报·周末版》文化版前主编赵国君、《法制日报·周末版》前实习生王兆国、《法制日报·法学院专刊》主编蒋安杰、《法制日报·法学院专刊》实习生刘显刚、仪浩、《律政方圆》杂志前编辑王立杰、曾供职于《法制早报》的申兴旺编辑、《同舟共进》编辑郭芙秀和《中国社会科学报》编辑郭烁、《中国政法大学校报》编辑张培坚。说实在的,这些文章要不是他们催促,可能永远也写不出来。 另,本书还收录了部分与“政法往事”有关的几篇书评。这些书评大都发表在《新京报·书评周刊》、《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和深圳《晶报》书评版。在一段时间内,我比较勤于写书评,原因无他,只是他们的稿费尚可,还不至于让人生出“卖字又卖身”之痛感,也多少让混迹于识字人中的我有点尊严,足以支撑我每月买书的支出。由此,特别向最早跟我约书评的现任《中国周刊》编辑的陈远以及《新京报·书评周刊》编辑张晓波、方绪晓、《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编辑雷剑峤、戴新伟、深圳《晶报》书评编辑张楠等致谢。 在书前嵌入李曙光教授和谢泳教授的大序,实在是一件美不胜收的事情。当年追随李曙光教授,投身于“曙光名门”,主要也是看中李曙光教授从法史学到破产法的精彩转型,甚至将此转型作为我的一个目标。只是入门之后,我的兴趣始终还没有走出法史,连经济法专业的硕士论文,写的都是《破产在近代中国的制度变迁》。在大学期间,谢泳的《逝去的年代》、《大学旧踪》等作品,已成为我关注法律人并进行研究性写作的圭臬。在这里,谨向李曙光教授、谢泳教授致以诚挚的谢意。 此外,我还得特别感谢中欧法学院中方联席院长方流芳教授和欧方联席院长高美莲(Ninon Colneric)教授。作为中欧法学院第一批博士研究生之一,我在学业初期,并未将全部精力放在所谓的专业上,他们给了我足够的宽容与理解。能够在中欧法学院学习是我的幸运,我亦永远以中欧法学院为荣。 但无论如何,这些文章最终能够以书的形式出版,我不能不感谢北京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蒋浩先生和北大出版社第五图书事业部主任曾健。曾健以他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使得这些并不美丽的文字,能够以书的方式美丽地面世。谨致以十二万分的谢意。 本书的“美丽”,还得归因于如下亲友的劳动:李海艳同学不仅陪伴着我的写作,帮我完成了这本书的校对工作,亦为搜集图片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贺维彤、徐小平等师友,亦为本书图片的收集,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孙笑侠教授、我原来在中国政法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办公室的同事孙黎萌等,慨允本书使用他(她)们收藏的部分图片,谨致以谢忱。 2010年7月18日(农历六月初七)是先父逝世三周年忌日。三年前的7月20日,先父一病沉疴,驾鹤西归。在三周年忌日来临之际,我由于身体小恙,稿债缠身,最终未能回乡祭奠,只能在军都山下遥祭再三。这真是一件遗憾而没有办法的事情。在此,我愿将此书献给先父。 谨以此后记致亲爱的读者。我诚挚地期待着您的批评与指正。 2010年12月14日于昌平军都山下
Ⅲ 张楠多高,
张楠身高:148cm。
张楠,女,1986年4月30日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省泰兴市,中国前体操运动员、中国女子体操队前队长。曾获得世锦赛女子团体冠军、亚运会平衡木冠军等多枚金牌。
2003年世锦赛上,17岁的张楠获得女子个人全能的铜牌,这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块体操女子个人全能的奖牌,创造了历史。
生涯数据
2000年法国马赛体操邀请赛平衡木亚军。
2001年中澳俄三国对抗赛全能、平衡木冠军,自由体操季军。
2001年全国锦标赛平衡木冠军。
2001年九运会团体季军。
Ⅳ 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的研究中心
简介:致力于建立常规史学学科以外,结合地域特性、史料优势,借鉴、关注前沿热点问题、理论方法,致力于打造富有重庆特色的史学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重庆城市史、抗战与重庆、美国史、公共史学、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中心主持:王希(教授)、张瑾(教授)
其他成员:敖依昌、钱锋、李娜、李放春、陈晔、郭畑、张华、董涛、慕容浩、于留振 简介:致力于中西古典哲学之重新解释、政治哲学问题研究以及中西思想道路的当代对话,同时跟踪关注当代中西方各主要思潮的前沿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西方古典政治哲学、当代西方主要思潮、中西方哲学比较研究
中心主持:甘阳(教授)、刘小枫(教授)
其他成员:张文涛:、李为学、唐杰、何祥迪、田探 简介:旨在为重庆大学人文社科学科建设和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发展增添一个平台,研究探索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现象和经验,以国际化的视野推进中国人类学的发展。
主要研究方向:人类学理论与方法、人类学与全球化、中国西南人类学
中心主持:周永明(教授)、彭文斌(教授)
其他成员:张楠、代启福、梁文静、孙旭 简介:致力于推行大文学理念,不仅要求在比较视野下打破文学研究的民族国家界限,推动文学的区域研究与全球视野的互动,扩展传统的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分类,同时也要求拓宽传统文学研究的边界,将文学视作众多文化现象之一,使之与文化研究相结合。由此,不仅传统的纯文学理论将转变为关于艺术与文化的哲学性与理论性思考,传统的民族国家文学之间的比较研究也将让位于全球性的和跨区域视野下的文学与文化研究。
在大文学理念下,本中心强调文学与文化研究的跨学科性与批判性,通过将文学、文化、美学、语言学的基础性研究与历史学、政治经济学、文化社会学、人类学、视觉文化、电影研究等的结合,对“文学”和“文化”问题进行哲学性的和理论性的反思,从而探讨那些使得文学与文化关系始终处于历史变动过程中的复杂因素。只有通过历史考察、文本分析和理论批判等多个层面的工作实现与社会科学的联合,文学才能真正成为人文视野中的全球性研究,也才能真正被视作对理解社会构成的界定及其历史变动不可或缺的机制。
主要研究方向: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与文化、文艺理论与方法、批判理论、当代中国城乡文化
中心主持:张旭东(教授)、罗岗(教授)、王晓明(教授)、蔡翔(教授)
其他成员:贾雯鹤、龚泽军、刘扬、刘海军、刘琼、刘书刚、彭磊、金浪、彭文良、袁敏、潘家恩、李广益、万曼璐、郑圣勋、张峰、张 伟 简介:立足于中国古典文明的现代处境,研究、疏解、诠释中西古典文明传世经典,以促进对中西方文明的深度认识。
主要研究方向:古典政治哲学、中国历代经典的现代解释、西方历代经典的翻译和解释
中心主持:刘小枫(教授)
其他成员:黄瑞成、罗晓颖、陈绪波 简介:致力于从国家基本制度创新、政府与社会互动的高度,多学科交叉研究中国和世界的法律与经济问题。
主要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与比较政治学、批判法学与法经济学、宪法理论与国家基本制度研究、国际关系理论与新兴国家研究
中心主持:王绍光(教授)、崔之元(教授)、强世功(教授)、姚洋(教授)
其他成员:田雷、陈颀、孙力舟、潘妮妮、李振
Ⅳ 江苏破获10年最大海洋偷捕案是怎么回事
根据报道,6月2日晚在江苏省渔政监督总队直属支队执法人员正在连夜清点被查扣的外省籍渔船非法捕捞渔获物,经核查总数6800箱、14万公斤的鳀鱼和方氏云鳚、皮条鱼(又称海泥鳅)等非法捕捞渔获物在码头上堆积如山,现场触目惊心。
按照违规渔船扣港处理和严重违规案件“两法衔接”的标准,在禁渔期、禁捕区非法捕捞水产品超过1万公斤,或经济价值超过10万元以上,符合行刑衔接标准(违法行为同时触犯了行政法和刑法的规定)。这4条偷捕渔船的捕捞量均已达到1万公斤,达到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也就是说,四艘渔船偷捕案均达到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
Ⅵ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齐晔教授厉害吗
不歧视,主要看考试成绩说话,还要看面试成绩;当然,如果两者差不多的情况,可能名校的会占点优势。
下面是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师资情况,及其研究领域,特供你参考:
姓名 职称 毕业学校及学位 研究领域
=============================================================================
程文浩 教授 美国耶鲁大学博士 公共治理,公共管理,创新
楚树龙 教授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博士 国际战略问题,美国政治与外交,中国外交及安全战略研究
崔之元 教授 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 国有改革与民营化,宏观经济政策,体制改革
邓国胜 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 公共组织问责,绩效与能力建设,非营利组织管理
韩廷春 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 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与金融生态,计量经济学
胡鞍钢 教授 中国科学院博士 国情研究与公共政策
刘庆龙 教授 清华大学博士 公共关系,电子政务,社区管理
孟庆国 教授 清华大学博士 管理与创新,电子政务,能力与绩效管理
彭宗超 教授 北京大学博士 公共政策,运作,危机管理,比较政治
齐 晔 教授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博士 资源环境,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政策
施祖麟 教授 清华大学硕士 区域与城市发展,能源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苏 竣 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博士 公共科技政策、公共政策与管理
王丰 教授 密西根大学博士 人口与经济、社会保障、社会不平等
王 名 教授 日本名古屋大学博士 NGO,公民社会与治理,CDM与环境治理
王庆新 教授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博士 东亚国际关系与政治,儒家政治思想
王有强 教授 美国马里兰大学博士,美国俄亥俄大学博士 公共经济学、治理、领导力
巫永平 教授 荷兰莱顿大学博士 与市场,产业政策,地方与经济发展
薛 澜 教授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博士 公共政策与管理,科技与创新政策,危机管理
杨燕绥 教授 比利时根特大学博士 组织与治理,社会保障,薪酬理论
殷存毅 教授 南开大学博士 两岸经济关系,区域发展与政策
于 安 教授 北京大学博士 行政法(社会行政法,行政应急法)
于永达 教授 吉林大学硕士 国际经济理论与公共事务,集聚优势,领导学
俞 樵 教授 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博士 金融体制 ,公共金融,社会发展
陈玲 副教授 清华大学博士 科技与创新政策;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政策制定过程研究
过勇 副教授 清华大学博士 廉政建设、公共治理、行政体制改革
贾西津 副教授 北京大学博士 公民社会与治理,战略管理
李保明 副教授 山东大学博士 两岸经济关系,产业链与区域发展,博弈论
李应博 副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 产业政策,区域发展与两岸经济关系
梁 正 副教授 南开大学博士 科技政策,国家创新系统,研发全球化
刘求实 副教授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博士 非组织管理,事业单位改革
刘志林 副教授 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 城市规划与管理,住房政策,区域经济发展
孟延春 副教授 北京大学博士 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城市治理
沈群红 副教授 南京大学博士 人力资源,知识管理,组织变革与领导力
王亚华 副教授 清华大学博士 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水政策与管理,中国国情研究
熊义志 副教授 清华大学博士 公共领导力,国情研究,知识经济与公共政策
杨永恒 副教授 香港城市大学博士 绩效管理,公共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殷成志 副教授 "北京大学博士,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 城市与区域规划、城市管理
戴亦欣 讲师 美国锡拉丘斯大学博士 科技政策,新能源政策,研究方法
曹峰 讲师 美国锡拉丘斯大学博士 公共治理与组织、财政与发展政策
梅赐琪 讲师 美国马里兰大学博士 比较政治学和中国政治,职能转换、干部管理体制以及中央与地方关系
汝鹏 讲师 清华大学博士 科技与创新政策,科技管理,公共政策过程,新能源政策
魏星 讲师 清华大学博士 公共财政、区域经济
张楠 讲师 清华大学博士 电子政务与管理创新
张严冰 讲师 英国设菲尔德大学博士 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
郑振清 讲师 北京大学博士 比较政治与政治社会学、台湾政治发展、两岸政治经济关系
周绍杰 讲师 香港中文大学博士 劳动经济学,公共财政,区域经济
周源 讲师 英国剑桥大学博士 科技政策、技术创新与管理
Ⅶ 电视剧《在希望的田野上》上线,这部剧是讲述什么故事的
《在希望的田野上》讲述了即将研究生毕业的青年党员张楠与女友卞筱悦一同下乡扶贫、振兴乡村教育的故事。
《在希望的田野上》展现了真实的乡村发展状况,写透乡村振兴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该剧的亮点是不再用单一经济扶贫视角写乡村,这部剧紧跟国家教育发展大计,展现经济扶贫之时,又着力写透“精神扶贫”“文化扶贫”“教育扶贫”,展现美丽乡村风貌的来之不易。
剧集评价
《在希望的田野上》以温情励志作为故事底色,创新性地从青年党员视角出发,通过刻画以张楠为首的驻村干部群像,搭配沉浸式农村生活体验,奏响了当代乡村振兴的青春之歌——剧中,走出大山的大学生张楠走回去建设家乡的人生选择,彰显了都市青年的社会担当;驻村小组从教育着手进行乡村“精神文化振兴”的举措更是紧扣教育改革的时代命题,使得该剧独具前瞻性。
Ⅷ 本企业收员工张楠罚款200元,收到现金并交给出纳入账怎么记账
其实从立法法和行政处罚法来看,企业没有权利设定罚款,这是非法行为
硬作就是贷营业外收入,借现金,
但是企业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对职工考核,减少薪金支出,
Ⅸ 《危情实录》中的张楠是哪个扮演的哦
《危情实录》中的张楠是郑晓荣扮演。
《危情实录》是曹东执导、陈育新编剧的电视剧,由张雪飞、张洁等主演。该剧共21集,于2003年上映。《危情实录》以女性犯罪实例为主线,用纪实的手法真实再现因未能妥善处理好情感问题而导致剧烈冲突的真实案例,再现了公安机关曲折的侦破过程和罪犯扭曲凶残的犯罪心理。
剧情简介、
该剧用纪实的手法,真实再现因未能妥善处理好情感问题,而导致剧烈冲突的女性犯罪的真实案例,也再现了公安机关曲折的侦破过程和罪犯扭曲凶残的犯罪心理,具有很强的警世作用。
该剧通过典型个案的细致剖析,用批判和劝喻的态度演绎了一些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因情而生的犯罪事件。这些事件并没有轰动一时,绝大部分发生在普通百姓的平常生活之中。
该剧探究了这些主人公的人性深层状态,揭示了引发矛盾剧烈冲突的心理成因,表达了对社会生活、对人生意义的一种深入认识。这就使得《危情实录》一剧区别于一般影视作品通常着重描写事件冲突过程及细节的模式,在主题和角度上有所超越。
为了在思想深度和内容的丰富性上有所加强,《危情实录》深入监狱采访了当事人,细致剖析其所经历的事件的矛盾发展及心理变化过程。通过对生活原型人物的访谈,更真实地反映了她们冷静之后的反省,突出了该剧的警世意义和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