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合同法84条

合同法84条

发布时间: 2022-07-15 02:49:30

『壹』 劳动法第四十七条和第八十四条

  1. 你所说的应该是《劳动合同法》吧?

  2. 《劳动合同法》第47条针对的是一般性的劳动补偿。

  3. 而第84条则针对的是用人单位非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

『贰』 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算是违规吗如果被告会受到什么处罚

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是属于违法行为。单位因此可能需要支付员工未签订劳动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但是时效性只有一年。
依据《劳动合同法》
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叁』 债权债务关系的转移分别需要什么条件

一、债权转移的条件有哪些
债权转移又可以叫做债权转让,具体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
第一、债权转让须有有效的合同存在。债权的有效存在是债权转让的根本前提。以无效的债权转让他人,或者以已经消灭的债权转让他人,就是转让的标的不能。这种规定的意义在于防止国家、集体的利益受损。
第二、转让的债权须有可让与性。按照《合同法》第79条的规定,有四种合同权利不得转让。第一类是依债权性质不得转让的,包括基于个人信任关系而发生的债权、以特定身份关系为继承的债权;第二类是属于从权利的债权,从权利依主权利的移转而移转,若将从权利和主权利分类而单独转让,则为性质上所不允许;第三类是依合同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第四类是依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债权。由于债权自身的特殊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第三、债权人与受让人须达成债权转让协议。债权转让是一种处分行为,必须符合民事行为的生效条件。如果债权转移的主体不适合,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不真实,签订的债权转让合同无效,因此,债权的转让以有效的债权转让协议为条件。
第四、债权转让必须通知债务人。合同权利的转让,是否以征得债务人的同意为要件,各国的立法有三种不同的规定:一是自由主义,德国民法典是主张债权原则上可以自由转让,不以取得债务人同意或通知为必要要件;二是通知主义,我国《合同法》第80条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三是债务人同意主义,法国民法典主张债权转让以通知债务人或经债务人承诺为必要条件。
第五、债权转让必须遵守一定程序。依照《合同法》第87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转让权利或者转移义务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民法通则》第91条规定,“债权转让如果系法律规定应由国家批准的合同,须经原批准机关批准”。法律规定办理债权转让必须经过批准、登记手续的,如果不履行相应手续,债权转让无效。
二、债务转移有哪些条件
(一)个人债务的转让必须经债权人同意
《合同法》第84条:“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部分转移给第三方,应当经债权人同意。”这条规定要求债务转让必须经债权人同意,现行很多人误以为债务转让方式只有一种,即债务人与第三人达成债务转让协议后再经债权人同意。同意是当事人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的民事法律行为,实际上是当事人之间达成协议,如何判定 “同意”自然也使用要约、承诺的规则。
(二)个人债务的转让必须以合同方式进行
签订合同转让个人债务,也就是说转让个人债务必须以书面的形式。依签订合同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债务人与第三人达成个人债务转让协议,经债权人同意。之所以要经过债权人同意,是因为谁还债关系到债权人的债权能否实现,如果第三人不具有清偿能力,对债权人来说极其不利,因此为了保障债权人利益,债务人与第三人的债务转让要经债权热同意。
2、第三人与债权人达成债务转让协议,经债务人同意。第三人接受债务的转让使得债务人履行债务的义务消失,如果债务人不知晓债务已经转让而对债权人还债,债权人就接受了双倍债务,对债务人和第三人来说显失公平。而且第三人是否是恶意,也影响到债务人事后被人追偿的问题。因此,必须经债务人同意。

『肆』 物权法191条2款 合同法84冲突否

这是有区别的抄 物权法191条第二款是对抵押物的转让的规定,是物权的转移的规定,合同法84条是对债转移的规定。
物权转移只要物权是合法有效,转移不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利益就可以了,受让人代为清偿债务消灭抵押权对债权人的权益不会带来实质的影响,故不需要债权人同意。这是促进市场交易的要求。
合同法84条涉及的是债务的转移,债务转移给第三人,那么就受第三人的偿还能力、信用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所以需要债权人认识到风险后同意才有效。这是为了保护债权人利益。没有矛盾

『伍』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四条规定是什么

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四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劳动争议仲裁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为解决劳动争议而做出裁决的劳动执法活动。
(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成员组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一般规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同级工会代表、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组成,并实行仲裁员、仲裁庭制度。
(二)劳动争议仲裁的提起: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受理案件上限于争议当事人的自愿申请。
(三)劳动争议的仲裁是向法院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的必经前置程序,劳动者与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如果要通过司法程序解决,就必须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不服仲裁裁决的,才可向法院起诉。
(四)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陆』 集体合同出现争议如何解决

解答:来和劳动合同争议类似,源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如果因集体合同发生争议,除了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以外,也同样可以通过劳动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集体合同争议。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如违反集体合同,侵犯职工劳动权益,工会可以依法代表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责任;集体合同争议经协商解决不成的,工会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
关于这一点,在《劳动法》中有更详细的规定:“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柒』 合同法第80条和第84条的规定是效力性规定还是管理性规定

根据《合同法》第八十抄条规定, 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债权人转让权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
第八十四条规定, 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以上两条规定,是合同法第五章中,关于合同的变更和转让的相关规定。这是强制性的管理规定,不属于效力的范围。

『捌』 什么是合同的权利义务转移

楼上正解,也就是这么多的内容。

热点内容
民法典关于婚姻法的规定 发布:2025-04-06 13:45:41 浏览:248
条例中触摸 发布:2025-04-06 13:22:51 浏览:112
大环境法规 发布:2025-04-06 13:14:14 浏览:900
湖南吉首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4-06 13:13:39 浏览:569
中国法治新闻报道网 发布:2025-04-06 12:53:24 浏览:378
2017婚姻法解读 发布:2025-04-06 12:37:32 浏览:609
呼市高级人民法院 发布:2025-04-06 12:36:42 浏览:420
行政法视听资料证据要件 发布:2025-04-06 12:33:48 浏览:297
法规人民 发布:2025-04-06 12:33:47 浏览:794
对法规制度 发布:2025-04-06 12:28:10 浏览: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