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社会与法饮鸩结局

社会与法饮鸩结局

发布时间: 2022-07-27 23:07:53

A. 吕不韦努力一生,为何因为秦始皇短短30个字的信而饮鸩酒自尽

吕不韦选择自尽,为自己留个全尸,这是吕的聪明之处。秦始皇给吕不韦的信,这只是秦王烧向吕不韦的一把火而已,他还有好多把没来得及烧,吕不韦便受不了,选择自尽了。他的一生都在追名逐利中生活,当那样的生活戛然而止时,他的生命也就生无可恋了。

如果吕不韦在秦王加冠之后,立即选择隐退江湖,从此不问世事,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如果他被剥相后,回到洛阳,整日闭门思过,再也不见外客,或许还可以达到亡羊补牢的效果。但遗憾的是,他并没有这么做,与其说是在秦王的逼迫之下自杀,倒不如说是自己将自己逼上了绝路。

可惜呀,在与王权的斗争中,商人还是没有占到优势,之后的商人更不好混了,士农工商排在老末。

B. 本可以善终的吕不韦,落得饮鸩而亡的原因是什么

原本可以善终的吕不韦,最终却是落得喝毒酒而亡的结局的原因便是在于他对权力的不肯放手,吕不韦他已经沉沦在权力的魅惑当中不可自拔了。吕不韦他是战国末年著名的商人、思想家、政治家。少年时期,他是河南一带的大商人,往来于全齐国各地,低价买进、高价卖出,他也是因此积累了不少的家产。

再后来嬴异人的儿子嬴政继位成为了秦王,当时嬴政年幼,吕不韦替嬴政管理着国家大事,因此吕不韦他的权力也是达到了一国之中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但是后来秦王嬴政在长大之后,赵太后仍然和吕不韦私下通奸,这也引得了嬴政对吕不韦的不满,后来嬴政便是想杀掉吕不韦。但由于吕不韦侍奉先王有功,他没法直接杀掉他,因此嬴政是将吕不韦送到了他在河南的封地,后来吕不韦觉得自己已经被秦王逼迫,害怕日后被杀,便是喝了毒酒自杀了。

C. 秦王嬴政给吕不韦写了一封30个字的信,吕不韦看了之后为何会自杀

吕不韦是个商人,战国时期的商人地位低下,士农工商,商人排在最后,当吕不韦在赵国发现当人质的秦国公子异人时,就觉得奇货可居,他以商人的眼光敏锐地觉得改变自己地位的时候到了,于是吕不韦进行了一场豪赌,用今天的话来说,吕不韦把嬴异人当成了投资品,以自己的全部身家来投资嬴异人,以作为自己日后提高地位的筹码。

吕不韦就变成投资公司,嬴异人就成吕不韦所投资的创业公司,共同的利益把两人紧紧绑在一起,即使是面对异人索取自己姬妾时,吕不韦仍然毫不犹豫地献给了异人,这一切都是因为吕不韦已经投资了异人,他已经没有退路,必须一条路走到底。

吕不韦运用一系列商人的手段,成功地将嬴异人推上了秦国太子安国君嫡子身份的宝座,异人因此改名为子楚,只为了讨好安国君的正妻华阳夫人,秦昭襄王去世之后,安国君成为秦王,这就是秦孝文王,守孝一年后,秦孝文王只当了三天的秦王就因病去世了,之后,就是嬴子楚成为秦王,这就是秦庄襄王。

商人吕不韦成功了,他等的就是这一天,子楚成为秦王,于是兑现了当年的承诺,封吕不韦为相国,吕不韦从商人一跃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国,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吕不韦当初的投资变成了丰厚的政治回报,投资回报率超过了一百倍,用吕不韦父亲的话来说,投资回报率是无数倍。

吕不韦就没有别的办法吗?一定得自杀吗?

当然有,在秦王的步步紧逼之下,吕不韦只有两个方向,一是顺从秦王的意思,迁到蜀地居住,继续接受惩罚,吕不韦是个聪明人,他看得很远,明白继续接受惩罚还是个死,不如现在自杀了,还能保全家族及自己的全尸,以及身后的功名,于是他就选择饮鸩而死。

二是投靠六国反对秦国,这样的话,吕不韦穷尽一生努力所取得的成绩将会烟消云散,吕不韦一旦起兵反抗秦国,就成了跟嫪毐一样的叛国者,他在秦国的一切痕迹将被抹去,包括那本《吕氏春秋》可能都无法流传下来,整个家族都会受到迫害,这是吕不韦能想到的,同时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他只能选择饮鸩而死。

从奇货可居到饮鸩而死,吕不韦创造了一个商人的传奇,身处权力的高位,吕不韦不可避免地会犯错,相对来说,自杀已经是他最好的结局了。

D. 饮鸩自尽的典故由来

从问题的插图来看,题主应该是问的吕不韦“饮鸩自尽”的事吧。吕不韦从一个富商到秦国的相邦再到最后饮鸩自尽,是一段传奇的经历。

吕不韦原本是一名富商,在去赵国出差卖货的时候,偶遇了秦国的落魄公子嬴异人。吕不韦敏锐地察觉到,此乃齐货,可以居之。商人卖货在于盈利,但如果谋国呢?利润会不会更大。吕不韦在与父亲商议之后,便找到了嬴异人。

吕不韦回到洛阳之后,六国宾客前去拜访,邀请吕不韦为相,嬴政于是一封诏令将他赶到蜀地。吕不韦太熟悉嬴政的套路了,于是他为了留存全族的性命,保留自己的尊严便选择了饮鸩而亡。

至于鸩鸟,历史上应该是存在的。不然哪里来的饮鸩止渴,古人造字可都有事实依据的。

E. 吕不韦卖了一辈子命,为何因秦始皇短短30个字的信而饮鸩酒自尽

吕不韦卖了一辈子命,之所以因为秦始皇短短30个字的信而饮鸩酒自尽,并非是老糊涂了,而是在权衡利弊之后的自保。

聪明反被聪明误

吕不韦,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他可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商人,别的商人投资于货物赚钱,而吕不韦则不一样,选择了投资于人。吕不韦用金钱与还是赵国人质秦始皇的老爸异人,为了进一步拉近两人的关系,更是将自己的女人赵姬,献给了异人,异人感动得不得了,两人成了穿一条裤子的好兄弟。

他在看了嬴政的信之后,知道嬴政对他很不满意,甚至可以说非常的仇恨自己,虽然嬴政没有说要杀他,但是保不住那一天就对自己秋后收账。如果真的到那个时候,不仅自己会惨死,而且还会牵连自己的一家老小。吕不韦在权衡之后,决定先发制人,自己先饮毒酒自杀,以此来消除嬴政的怒气,同时还可以保全自己的家族。

结语

吕不韦在看了嬴政的信之后,知道了嬴政对自己的怒气,选择了牺牲自己一个人,保全了自己一大家的性命。这是吕不韦这一生做的最后一笔生意,从结果来看显然这一次他又赚了。

F. 求饮鸩普法栏目剧百度云

多好的名字《报恩记》,结果都是好心没好报。这样普法好在哪里?向国际社会展示了国人的劣根性。应该从正面反映中国人善良和美德,反映好心有好报。多多展示中华民族美好的形象。

G. 吕不韦努力一生,为何因为秦始皇短短30个字的信,而饮鸩酒自尽呢

据《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吕不韦受到“嫪毐之乱”的牵连,被罢免了丞相之位。

后来,嬴政给吕不韦写了一封信,上面写道:

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

吕不韦看到这三十个字后,悟出了嬴政背后所表达出来的真正含义,惊惧不已,最后选择了服毒自杀。

那么,秦始皇这句话的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深意呢?

吕不韦正是因为看到了嬴政对自己的忌惮,心里清楚,如果他不死,那么对于吕氏一族的惩处是不会停止的,最终必然是灭族的下场。

所以,吕不韦才惊惧之下,只能饮鸩自杀。

而事实上,吕不韦死后,关于其家族如何并没有记载,如此来看,应该是得以保存了。

H. 苏格拉底饮鸠是什么意思

苏格拉底被判刑后饮鸠自杀
鸠 jiu 传说鸩是一种传说中的猛禽,比鹰大,鸣声大而凄厉。其羽毛有剧毒,用它的羽毛在酒中浸一下,酒就成了鸩酒,毒性很大,几乎不可解救。久而久之鸩酒就成了毒酒的统称。另一种说法:鸩不是一种传说中的猛禽,实际存在,即食蛇鹰,小型猛禽,在南方山区分布较广,如武当山地区。因其食蛇故被误认为体有剧毒。还有一种说法,鸩是一种稀有未知鸟类,被人捕杀干净。

苏格拉底被判刑的罪名有两条。一条是亵渎诸神,二是毒害青年。
苏格拉底(约公元前469——前399)是人类思想史上具有极高名望的人物之一。马克思称之为“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他是雅典人,父亲是石匠,母亲是接生婆。他的容貌极丑,鼻子扁平,但眼睛很大,散发着一股摄人的智慧之光,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气质。他一贯生活朴素,吃喝简单,无论春夏秋冬只穿一件破烂衣服,常常光脚走在冰天雪地里,耐受力惊人,勇气也超乎寻常。苏格拉底最喜欢的消遣方式是与人讨论问题或给年轻人讲授哲学,据说受他母亲助产士的职业启发,他和别人对话只提出问题,自己不回答,自称为对话式的助产士,目的在于促使对话者‘诞生’自己的真理。他终其一生述而不作,他的哲学思想主要是通过学生柏拉图流传下来的。

苏格拉底的哲学追求主要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哲学命题上。“认识你自己”这句富有哲理的名言本来是刻在德尔菲阿波罗神庙墙上的铭文,但却成为他哲学探索的指南。据说当神谕说苏格拉底是人间最聪明的人后,他到处找有知识的人谈话,想证实这个结论。结果他发现这些所谓的有知识的人既缺乏知识,又不聪明。于是他悟出一个道理:别人没有智慧的原因在于他们自认为有智慧;他比别人高明与智慧的地方在于他一无所知。因此,他以无知为自豪,认为人人都应该承认自己无知,并努力寻求知识。

在这种对人类“反躬自问”的哲学探索中,苏格拉底一方面发现了人类知识的有限性;另一方面也发现了人类理性的力量和价值。理性思维,在当时简直就是天才的思想火花,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同时期希腊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主观感受和作用的缺陷,后世欧洲启蒙运动的先驱们高举的理性主义的大旗在这里就可以找到源头。

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重要性。他的名言“我无知,所以我求知”;“知识即美德,邪恶即无知”标榜着他对知识的重视。他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这个概念的认识,而善包括健康、财富、地位、荣誉以及正义、勇敢等美德。他心目中优秀的个人应具备:心地善良,知识渊博,富于修养,崇尚理性。他大部分时间专门探讨人类的心灵智慧,重点研究人的伦理道德问题,比如什么是幸福、真理、正义、高尚等人的精神修养的哲学命题,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开创了希腊哲学乃至于西方哲学的新方向。

苏格拉底的思想倾向使他背上了不敬神和腐化青年的罪名,在他70岁的时候,被雅典法庭判处死刑。本来,只要他妥协一下,完全可以避免死刑。但苏格拉底自愿选择死!这样,他就既遵守了城邦的法律,又捍卫了思想自由和人格尊严。

18世纪法国的画家雅克-路易·达维德的作品《苏格拉底之死》,描绘了哲学家苏格拉底死时的情景。被囚于狱中的苏格拉底,被判刑后饮鸠自杀,在这惊心动魄的瞬间,苏格拉底镇静自若,左手高举撑盛毒酒的杯子,表明信仰不变!周围哀恸的人们增添了画面的悲剧性。画家的新古典主义的手法,使画面获得了凝重、刚毅、冷峻的艺术效果。

苏格拉底悲剧性的死,更增添了他的人格魅力,使起永远闪耀着诚实与正义的光辉。

I. 中国历史上四大美女都是怎么死的

一、西施 先说第一美女西施,关于西施的下落和结局,后世有各种各样的传说。而在《史记》这部具有权威性的史书里,尽管有范蠡的详尽记载,却找不到有关西施的只言片语,难解的谜团让人倍感缺憾。就连东汉人所写的《越绝书》也只是略有所述:“西施,亡吴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吴越春秋》更是一笔带过:“吴王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娱乐第一播报 http://yldybb.netsh.com.cn 】 西施绝色于世,范蠡更不是平凡之辈,后因“齐人闻其贤,以为相。”他却再不愿涉足政坛和宦海,于是“尽散其财”,又携西施去了陶(今山东定陶),并再次改名换姓为陶朱公。范蠡在定陶再次创下盖世的家业,《史记集解》说他当时拥有家产万万:“居无何,则致赀累巨万。” 以上所说,一些古诗词也曾道及,如苏东坡的“五湖问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 可是,关于西施的下落,也不乏另外的说法,像《墨子.亲士篇》中就有这样的论述:“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无疑是说这些人都是“死其所长”,因各自的所长招致相同的祸害。西施就是因其美貌而被沉入江底遇害的。而当时的背景是:本来并不强盛、连年战败的越国,终于靠美人计等谋措挫败消灭了原本强大的吴国,越王勾践曾说:“亡吴之功,西施当属也。”认为吴国的灭亡源于吴王夫差沉湎于西施的美色,为了避免西施的美色反过来殃及越国,他便翻脸无情、恩将仇报,赐西施沉江而死。这种说法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持这种观点的还有唐代诗人皮日休,他在诗中描写道:“不知水葬沉何处,溪月弯弯欲笑颦。”亦推测西施是沉江而死的。 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一些话本和戏剧中所演绎的情节:西施虽助越国灭掉了吴国,可她内疚于对不起吴王夫差,在一种异常矛盾的心理中自缢于人去楼空的萧萧吴宫...... 二、王昭君 王昭君离开汉宫一年之后,为呼韩邪生下一个儿子。可是,风烛残年的呼韩邪在她嫁到匈奴的第三个年头(也就是公元前31年)磕然去逝,刚过上两年锦衣玉食、天伦之乐安逸生活的王昭君,在二十四岁时就成了寡妇。而更难让王昭君接受的是,按照当时的胡俗,她应再转嫁给呼韩邪前妻的儿子--已继承王位的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无以改变自己命运的王昭君,只好屈尊胡俗,并为原是子辈现为夫君的复株累单于生下两个女儿。十一年以后的汉成帝鸿嘉元年,雕陶莫皋也英年早逝,命运多舛的王昭君时年三十五岁,正值丰满成熟的盛年。王莽篡夺西汉的政权后,匈奴单于硬是不承认他这个非刘氏后裔的帝王。匈汉关系一度紧张、恶化,甚至烽烟漫卷、战事迭起。回天无力的王昭君,目睹自己“捐躯报主”、倾尽心血才换来的和平安定遭到破坏,心灵受到沉重的打击。便在唤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的失意绝望中暴疾而终......【娱乐第一播报 http://yldybb.netsh.com.cn 】 有关王昭君的结局,有各种各样的说法。 马致远的《汉宫秋》演绎王昭君念念不忘汉元帝,不甘嫁给呼韩邪,出雁门关就投江自尽了。其实,这是剧作家特立独断的笔触,隐含着马致远对那个时代、对元蒙羌胡的藐视、嫌恶和偏见。 《乐府诗集》引《汉书.匈奴传》中的记载,则把昭君的死归咎于复株累单于的逼婚,说昭君对不分辈分、有乱伦之虞的“胡俗”深恶痛绝,为了保持一个汉家女人的清白而饮鸩自杀。其实,这也是宋人特别看重名节、因循恪守贞操观念的真实写照。 历代著述多把昭君出塞和亲之事看作悲剧。早在晋代,就有人持这种观点,像石崇的《王明君辞》: 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辞决未及终,前驱已抗旌。 仆御涕流离,辕马为悲鸣。哀郁伤五内,泣泪沾朱缨。 行行日已远,遂造匈奴城。延我于穹庐,加我阏氏名。 殊类非所安,虽贵非所荣。父子见凌辱,对之惭且惊。 杀身良不易,默默以苟生。苟生亦何聊,积思常愤盈。 愿假飞鸿翼,弃之以遐征。飞鸿不我顾,伫立以屏营。 昔为匣中玉,今为粪土英。朝华不足欢,甘与秋草并。 传语后世人,远嫁难为情。 还有李白的:“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杜甫的:“画图省织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另有:“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燕支常寒雪作花,娥眉憔悴没胡沙。生泛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娱乐第一播报 http://yldybb.netsh.com.cn 】 这些诗句各自洋溢着深切透怀的悲剧色彩,无不对昭君出塞寄于无限的悲怜、同情和哀叹。似乎王昭君的出塞完全出于无奈和被动,是男权政治的牺牲品、是男系社会对女性人格的肆意践踏和残害。不过,要真是这样,不憨不傻的王昭君又何必主动的“请掖庭令求行”呢? 三、貂婵 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婵,正史上却没有任何记载,她只是频频粉墨登场于文学名著和民间传说中。《三国演义》就对她进行了生动细致、曲折离奇的描写和刻画,成为该名著的一枝奇花、一大亮点,再加上戏曲故事、民间传说的进一步渲染,美女貂婵终成为妇孺皆知、家喻户晓的传奇式人物。据有关历史学家考证,她本名任红昌,出生在并州郡(现忻州)的木耳村,十五岁时被选入宫,成为一个干杂活的宫女,专司看管貂婵冠(汉代侍从们的帽饰),不知她名字的官员们就借称她为“貂婵”,后人就沿袭了下来。 汉朝末期,宫廷大乱,流浪出宫的貂婵被王允(东汉太原祁县人,原为郡吏,灵帝时任豫州刺史,献帝即位后任司徒)收为义女。有一次,貂婵在王府的后花园里祈星拜月时,正好有一片流云遮住了月亮,看上去就像是月亮躲进了云层。这巧合的一幕正好让王允看到了,他就打趣道:“婵儿的容颜足可闭月也!”这就是“闭月”之说的由来。 董卓(东汉陇西临洮人,本为凉州豪强,灵帝时任并州牧)专权后,王允为了铲除董卓,便说服貂婵用美人计挑起吕布(东汉末期五原九原--今内蒙包头人,原为并州刺史丁原的门客,后投奔董卓)与董卓的矛盾,借吕布之手杀了董卓。据《后汉书.吕布传》记述:“卓以布为骑都尉,誓为父子,甚爱信之。常小失意,卓拔戟掷之,布拳捷得免。布由是阴怨于卓。卓又使布守中阁,而私与傅婢情通,益不自安......”这段记载,其实就是戏曲传说中的凤仪亭掷戟的由头。从这里也可看出,貂婵是先成为董卓的婢女,然后又与吕布“私通”,从而挑起他们之间的矛盾的。 再后来,顺水推舟,貂婵便成了吕布的爱妾,直到吕布被曹操所杀。据《三国志.吕布传》(引注《英雄记》)记述:“布见备甚敬之,请备于帐中坐妇床上,令妇向拜,酌酒饮食。”另载:“建安元年六月,夜半时......布不知反将为谁,直牵妇,科头,袒衣,相将从溷上排壁出......”还有:“布欲令陈宫、高顺守城,自将骑断太祖粮道,布妻谓曰:‘宫、顺素不和,将军一出,宫、顺必不同心共守城也,如有蹉跌,将军当于何自立乎?妾昔在长安,已为将军所弃,赖得庞舒私藏妾身耳,今不须顾妾也。’布得妻言,愁闷不能自决。”据说文中多处提到的那位“科头,袒衣”的吕布之妻,就是貂婵。【娱乐第一播报 http://yldybb.netsh.com.cn 】 曹操在白门楼杀害吕布时,留下了貂婵的活口,先是安抚下属,把貂婵作为礼物许给了爱将秦宜禄,后又惜于貂婵的美貌爱不释手,从而引起一系列矛盾。据《三国志.关云长传》(引《蜀记》)载:“曹公与刘备围布与下邳,云长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于公,公疑其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云长心不自安......”结果,为了消除隐患,性情耿直而刚烈的关云长,竟然把貂婵给杀了。元人杂剧《关公月下斩貂婵》就是以此演绎而成的。 至于貂婵的最后结局,史学界和民间都是众说纷纭、不一而足的,有的说吕布被杀后,貂婵为了不祸及桃园三兄弟,“引颈祈斩”、扑剑自刎了;有的说她做了尼姑,孑身以终...... 四、杨贵妃 安史之乱,六月十四日中午,唐玄宗一行逃至马嵬坡后,积怨颇深、一时暴怒的士兵们就射杀了曾不可一世的杨国忠,并支解了他的尸首。接着又诛杀了杨国忠的儿子。一片混乱中,杨贵妃的两个姐姐秦国夫人、韩国夫人也被乱军所杀。惊慌失措、万般无奈的唐玄宗亲自走出驿馆,出面调停、安抚军士们,仍不管用,群情激愤的将士们呼声震天、围而不去。对于这一事件,《资治通鉴》(卷二一八)是这样描述的:“军士围驿,上闻喧哗......使高力士问之,玄礼对曰:‘国忠谋反,贵妃不宜供奉,愿陛下割恩正法。’上曰:‘朕当自处之。’入门,倚杖顿首而立。久之,京兆司录韦谔前言曰:‘贵妃常居深宫,安知国忠反谋?’高力士曰:‘贵妃诚无罪,然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上乃命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舆尸置驿庭,召玄礼等入视之。”就这样,一代绝色美女终被对自己曾经信誓旦旦的君王所负,断然赐死,成为政治旋涡的填堵物、牺牲品。真是危难之际见郎心,自古红颜多薄命啊! 杨玉环接到赐死旨意时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可是,此时此刻,谁也救不了她了。真难想象,她是如何无语凝咽、悲愤交加的随高力士(一说是被高力士牵着)来到一座破旧的佛堂,而绞缢身亡的。又由于唐玄宗一行急着出逃,就把杨贵妃的尸体草草的埋葬在马嵬坡的荒草丛中。持这种看法的,有《旧唐书.杨贵妃传》、《资治通鉴.唐纪》等。而有些书籍描绘的就更细致,《唐国史补》里记述高力士把杨贵妃缢死于佛堂的梨树下;乐史的《杨太真外传》也说,唐玄宗与杨贵妃诀别时,贵妃“乞容礼佛”,高力士就把贵妃缢死于佛堂前的梨树之下云云。关于这一点,近代学者陈寅恪曾在他的《元白诗笺证稿》中指出:“所可注意者,乐史谓妃缢死于梨树之下,恐是受香山‘梨花一枝春带雨’句之影响。

热点内容
张亚坤法院 发布:2025-01-22 07:32:36 浏览:519
大学经济法企业法试题 发布:2025-01-22 07:10:59 浏览:487
伊斯兰法系法官 发布:2025-01-22 06:07:59 浏览:472
公司法合同法关系论文 发布:2025-01-22 06:07:23 浏览:943
钟律师说法 发布:2025-01-22 05:55:49 浏览:785
反恐怖法院 发布:2025-01-22 05:52:20 浏览:248
民事诉讼法第二章第二节 发布:2025-01-22 05:50:49 浏览:181
法院新的目标 发布:2025-01-22 05:38:07 浏览:992
公司法与股权 发布:2025-01-22 05:16:43 浏览:62
法院模糊判决 发布:2025-01-22 05:08:21 浏览: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