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社会学导论
① 法律的作用
1、法律的作用是指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包括法律调整的影响和法的思想影响。法回的作用可以分为答法的规范作用和法的社会作用。
2、法律的规范作用是指法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对主体的意志行为发生影响,从而对主体的行为具有指引、评价、预测、强制和教育的作用。
3、法的社会作用是指法具有维护一定阶级统治和执行一定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
② 复旦大学法学理论专业的研究生好考吗,我本科是普通的法律专业学校。。能不能考上啊。。我好担心自己考不
博志复旦考研为你解答:适用学科:法学
专 业:法学理论
研究方向:1、法理学
2、西方法哲学
3、法社会学
4、比较法学
5、立法学
6、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德智体 全面发展,具有坚实、广博的理论基础与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能够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需要,具有独立从事法学研究、教学和法律实务能力的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学姐羣二四一八五六六零六具有坚实的法学理论基础、全面的部门法知识和基本的政治学、哲学、历史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秉具良好的理论素养和抽象概括能力,具备独立从事法学理论研究以及担任法学理论教学、国家立法、司法工作及相关工作的能力。
二、学分要求
本专业的硕士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23学分,
1、公共课必修5学分
2、必修环节 2学分
3、学科专业要求学分不少于16学分。
三、课程设置
(一) 公共必修课程
1. 政治理论课
自然辩证法(文科类) 60610053 3学分 考试
2. 外语课:第一外国语(基础部分) 60640012 2学分 考试
(二) 必修环节
1.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69990021 1学分 考查
2.学术活动 69990031 1学分 考查
(三) 学科专业要求课程
△1、专业强化课 2学分 考查
△2. 法理学 70660013 3学分 考试
3. 西方法哲学 70660233 3学分 考试
4. 法社会学导论 70660143 3学分 考试
5. 比较法总论 70660243 3学分 考试
6. 中国法律思想史研究 70660263 3学分 考试
7. 立法与司法理论 70660253 3学分 考查
8. 第一外国语(专业部分) 69990011 1学分 考试
9.人权理论与实践 80660512 2学分 考查
10.社会理论之法—从马克思到哈贝马斯 80660492 2学分 考查
11.中国法理学前沿问题 80660503 3学分 考查
12.法哲学导论 80660522 2学分 考查
13.社会学研究方法 70611222 2学分 考查
③ 有关法律的小说
1、罗尔斯的《正义论》
2、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
3、博登海默的《法理回学:法哲学于答法律方法》
4、贝卡利亚的《论犯罪与刑罚》
5、梁志平的《法辩:中国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6、卡尔·拉伦茨的《法学方法论》
7、台湾王泽鉴的《民法概要》
8、王利民的《民法总则研究》
9、陈兴良的《规范刑法学第二版》
10、迈克尔·D贝勒斯的《法律的原则》
11、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12、伯尔曼的《法律与宗教》
13、哈特的《法律的概念》
14、哈纳克的《法律立法与自义》
15、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
16、龙勃罗梭的《犯罪人论》
17、法律出版社出版的《英美法原理》
18、罗杰·科特威尔的《法律社会学导论》
19、亨利·莱维·布律尔的《法律社会学》
20、康德的《法的形而上学原理》
④ 广西师范大学法理学复试应该看什么书
广西师大法学院考法学理论的研究生参考书目:
01.张文显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02.周叶中主编《宪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03.魏振瀛主编《民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04.高铭喧等主编《刑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05.余劲松等主编《国际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06.周世中主编《马克思主义民主与法制理论的中国化》,广西民族出版社。
07.黄竹胜等主编《法律社会学导论》,广西师范大学自编教材。
这是在师大网上找到的,希望能帮助到你。
⑤ 关于法理学的外文参考文献有谁知道啊我需要一篇。最好是有译文的。
第一编参考文献
7.[德]考夫曼、哈斯默尔主编.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8.[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9.[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第二编参考文献
.
7.[英]哈特.法律的概念.北京: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1996.
8.[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北京: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1996.
9.[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10.[美]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北京: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1998.
11.[美]L.亨金.权利的时代.北京:知识出版社,1997.
12.[美]贝勒斯.法律的原则.北京: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1996.
13.[日]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14.[英]哈特.惩罚与责任.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第三编参考文献
6.[德]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7.[美]霍贝尔.原始人的法.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8.[英]梅因.古代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9.[日]川岛武宜.现代化与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第四编参考文献
.
20.[德]拉伦兹.法学方法论.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台湾),1996.
21.[德]迈耶.德国行政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2.[日]大木雅夫.比较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23.[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第五编参考文献
10.[美]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 法律的任务.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1.[英]斯坦、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
12.[英]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北京: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1995.
13.[英]密尔.论自由.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14.[英]洛克.政府论(上、下篇).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15.[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16.[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17.[美]罗尔斯.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18.[美]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
19.[美]科斯.企业、市场和法律.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
20.[美]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上、下).北京: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1997.
第六编参考文献
12.[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13.[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北京:三联书店,1991.
14.[美]庞德.法律史解释.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15.[英]科特威尔.法律社会学导论.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这是关于法理学的一些外文参考文献,我不知道你要的是文章还是一些书,这此就是书了
⑥ 请推荐法律方面的著名小说或著作
给你介绍几部法学名著:法学名著不计其数,这里给你介绍国内外著名的法学书籍: 1、罗尔斯的《正义论》2、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3、博登海默的《法理学:法哲学于法律方法》4、贝卡利亚的《论犯罪与刑罚》5、梁志平的《法辩:中国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6、卡尔·拉伦茨的《法学方法论》7、台湾王泽鉴的《民法概要》8、王利民的《民法总则研究》9、陈兴良的《规范刑法学第二版》10、迈克尔·D贝勒斯的《法律的原则》11、卢梭的《社会契约论》12、伯尔曼的《法律与宗教》13、哈特的《法律的概念》14、哈纳克的《法律立法与自义》15、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16、龙勃罗梭的《犯罪人论》17、法律出版社出版的《英美法原理》18、罗杰·科特威尔的《法律社会学导论》19、亨利·莱维·布律尔的《法律社会学》20、康德的《法的形而上学原理》。
小说:《天使的愤怒》西德尼。谢尔顿的经典巨著
内容简介
西德尼·谢尔顿,2007年1月30日,谢尔顿在洛杉矶逝世,享年89岁。他是世界上唯一集奥斯卡奖、托尼奖和爱伦·坡奖于一身的作家,前17本小说全部登上过《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榜首。
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记载,他是世界上被翻译得最多的作家,他的作品被译成51种语言,引介到180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总销量超过3亿册。
上个世纪90年代,译林出版社最早把谢尔顿的作品介绍到中国,为国人打开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如今斯人已逝,当明天不再来临,重读这些杰作应当是我们最好的纪念。
“……给我们讲讲那群隐匿在黑暗中的魔鬼吧,西门。”
“他们的名字不可大声说出,唯恐玷污凡人的嘴唇,因为他们出自不洁的黑暗之地且祸乱天庭,但他们被天使的愤怒所驱散……”
——《开俄斯对话录》
谢尔顿最具盛名的作品,美国评论界称这是“一部灿烂的严肃小说,尽到了小说所能尽到的一切职责。”
当家里着火,只能带一样东西逃生,你会选择什么?
西德尼·谢尔顿的选择是纸和笔:“我知道逃生后我们会被暂时安置在汽车旅馆里,有了纸和笔,我就可以继续写作。”是的,他一直在写作,还是这世上最会讲故事的人。
此书里面有一些法律的经典案例
⑦ 韦伯的法律社会学的读后感 跪求!!!!
法律社会学,目前的译著并不多,只有科特威尔《法律社会学导论》,布律尔《法律社会学》,埃利希的《法律社会学基本原理》,作为法律社会学奠基者的韦伯,国内对其宗教社会学的重视远超过对其法律社会学的重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简惠美和康乐翻译的《法律社会学》则填补了这个空白。这本书是由韦伯《经济与社会》中的专门一章《法律社会学》,曾由美国两位学者将该章与《经济与社会》中其他与法律社会学相关的章节编成一集《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后由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出版,此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韦伯作品集之IX的《法律社会学》以德文原著为准,并结合英译本翻译而成,且将英文、日文译本添加的译注和中文译本的译注连同德文文本作者的原注一并收入。
法学中的法律观与法律社会学中的法律观是两种不同的法律观,前者从参与者的内在视角考察法律中的正义问题,后者则从观察者的外在视角看法律。早期的社会学如孔德、斯宾塞只是将自然科学的方法直接引入社会科学,称为“社会物理学”。韦伯作为一个新康德主义者,坚持事实与价值二分的思想,试图结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种研究方法,他最早将主观意图、行为动机引入社会学研究,强调社会科学也是一种经验事实,对社会行动的主观意义可以进行理解,并对其过程及结果可以进行因果解释。他采用的理念类型的方法,从杂多现实中抽离出某些特征组成一系列清楚定义的理念型概念,它们代表着行动者在特定情境下,其行动中之“意义关联”的种种可能形式,从而对价值进行实证研究。
在《法律社会学》一书中,全书共分八章,韦伯的旁征博引,其中很多史实与术语对于非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我们理解起来是比较困难,但韦伯《法律社会学》的主题只有一个即法律的合理化。这是与他的中心论题即资本主义为何出现在西方相关联。从法律是如何在此种现代化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角度出发将法律与统治、与政治(国家形式、行政层级)、法律与经济作了全面的考察。
法律的演进过程经历习惯、习俗、惯例到法四个阶段,首先是一种呆板的、机械式的重复,纯粹事实的习惯,经由心理对此习惯的“拟向”,让人感到具“拘束性的”,既而形成一种普遍的共识,即令人在有意无意之中越来越“期待”他人也做出意义相对应的行为,最后此种价值共识被赋予法规范的特征,由强制机构予以保障。也就是说秩序的合法性不仅建立在价值共识的基础之上,而且需要外在的保障。由此将法律的内在面向(理念和价值)和外在面向(利益、制裁等构成的整体)统一起来。
法律的合理化是三种合理化结合下实现的。一种是规则的合理化。市场的扩大,贸易的发展使个人从团体中分离,主观权利设定方式即授权规范不断增多,财产责任取代身体责任,个人责任取代团体责任。
在传统型社会和卡里斯玛型社会,主观的权利与客观的规范合二为一,即拥有特权的个人依据为他而设的客观规定来当作自己的主观权利。因此,特别法无非是支配者的主观权利,普遍有效的规范不存在。商品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形式上的法律平等以客观的形式规范予以保障,要求用“规则”取代“特权”,代议制国家于是形成,行政体制的“合理”构造,即行政事务的连续性和文牍性,以能力而不是以身份为标准的行政组织,严格的等级科层制结构,公共事务与私人事务的分离,形成一个官僚科层制的非人格化统治的社会。
二是社会行动的目的合理性,韦伯将人的行为分为四种,基于情感的,导源于感情沉迷;基于价值合理的:取决于对秩序作为某种伦理、信念;基于传统性行动,源于传统;基于目的理性,由对特定外在后果的预期、即由利益情势所保障。商品经济的可计算性要求主体基于目的理性而行动。
三是科学合理性。贸易的发展,使得交易的复杂需要法律人士专业知识的帮助。新兴的市民阶层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保障自己的权利,也需要借助法律专业人员来为他们提供咨询,充当他们与政府之间进行谈判的中介人,并在政治和司法程序中代表他们的利益。法律职业共同体运用从罗马法和教会法中传承而来的各种解释技术,通过对社会中现有的规范性因素进行收集、概括和总结,创造出一套抽象的法律概念和法律原则,使每一具体案件都可以通过逻辑方法得出判决,从而形成是一个没有漏洞的、逻辑一致的体系。
三个面向“合理化”构成近代资本主义形式理性法律,其形成过程是教会法与世俗法、实质与形式分离的过程。道德等实质价值技术化进入法律,自主的道德中立的法律可以用于任何调整目的,法律合理化的过程也是现代化过程。韦伯意识到现代社会是一个“专家没有精神,纵欲者没有灵魂”信仰缺失的社会,形式与实质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冲突,形式重视个人能力,能排除绝对恣意和集体主义,但形式化之抽象性格在给予形式上合法之利益最大自由的同时,却处处伤害了“实质公道的理想”。
韦伯是现代文明之子,其创造的概念如理念型、形式理性等一直沿用至今,其意识到的形式与实质之矛盾我们仍无法超越,韦伯《法律社会学》中价值的实证研究进路对于处于转型中的中国意义重大。中国目前的社会矛盾,很多时候是日益分化的利益与价值之争,因此只有对价值进行实证研究,对法治的具体路径进行描述,法治目标才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⑧ 龙勃罗梭犯罪人论
1、罗尔斯的《正义论》
2、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
3、博登海默的《法理学:法哲学于法律方法》
4、贝卡利亚的《论犯罪与刑罚》
5、梁志平的《法辩:中国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6、卡尔·拉伦茨的《法学方法论》
7、台湾王泽鉴的《民法概要》
8、王利民的《民法总则研究》
9、陈兴良的《规范刑法学第二版》
10、迈克尔·D贝勒斯的《法律的原则》
11、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12、伯尔曼的《法律与宗教》
13、哈特的《法律的概念》
14、哈纳克的《法律立法与自义》
15、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
16、龙勃罗梭的《犯罪人论》
17、法律出版社出版的《英美法原理》
18、罗杰·科特威尔的《法律社会学导论》
19、亨利·莱维·布律尔的《法律社会学》
20、康德的《法的形而上学原理》
⑨ 有没有理工科类的理论书籍推荐几本
1、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2、张文显:《当代西方法学思潮》,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勒内·达维德:《英国法和法国法》,潘华舫、高鸿钧、贺卫方译,中国政法大学印行,1984年版。
4、亨利·梅里曼:《大陆法系》,顾培东等译,西南政法学院印行,1983年。
5、罗杰·科特威尔:《法律社会学导论》,潘大松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6、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曹玉堂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7、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9、亨利·莱维·布律尔:《法律社会学》,许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0、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高鸿钧、贺卫方译,三联书店1990年版。
11、丹皮尔:《科学史》,李衍译,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
12、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王献平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3、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4、张宏生主编:《西方法律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15、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6、郑玉波:《民法总则》,三民书局1959年版。
17、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8、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19、摩莱里:《自然法典》,黄建华、姜亚洲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20、普鲁东:《什么是所有权》,孙署冰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21、德萨米:《公有法典》,黄建华,姜亚洲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22、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23、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24、霍尔巴赫:《自然政治论》,陈太先、睦茂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25、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上、下),蒋兆康译,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26、费希特:《以知识学为原则的自然法权基础》,谢地坤、程志民译,载梁志学主编:《费希特著作选集》,第2卷,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27、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8、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29、尼布尔:《道德的人与非道德的社会》,蒋庆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0、皮埃尔·勒鲁:《论平等》,王允道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31、穗积陈重:《法律进化论》,黄尊三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经校勘的重印版。
32、彼德·布劳:《不平等和异质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3、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下),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34、哈耶克:《通向奴役之路》,王明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35、葛德文:《政治正义论》(卷一),何慕李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36、克鲁泡特金:《互助论》,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37、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38、麦克尼尔:《新社会契约论》,雷喜宁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9、亚里斯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苗力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40、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成文法局限性之克服》,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增订版。
41、董安生:《民事法律行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2、王泽鉴:《民法总则》,2000年作者台湾自版。
43、周枬:《罗马法原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44、格罗索:《罗马法史》,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5、彭梵得:《罗马法教科书》,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6、优士丁尼:《法学阶梯》,徐国栋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7、梁慧星:《民法解释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8、徐国栋编:《中国民法典起草思路论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9、西塞罗:《论义务》,王焕生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0、《意大利民法典》费安玲,丁枚译,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⑩ 法律价值与法律功能的区别和联系
法律价值:是指在作为客体的法律与作为主体的人的关系中,法律对一定主体需要的满足状况以及由此所产生的人对法律性状、属性和作用的评价。
一方面,法律的属性和作用是法律价值得以形成的基础和条件。法律价值作为主体与法律之间特定关系的范畴,标志着法律所追求的一定目标,它包含着人们的需要和理想成分。因而,法律价值内容具有比较浓厚得的道德色彩,即具有伦理性。
根据法理学家张文显先生观点:“法的价值具有双重性质。它一方面体现了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法之间需要和满足的对应关系,即法律价值关系;另一方面它又体现出法所具有的,对主体有意义的、可以满足主体需要的功能和属性
法律功能:法律是一种社会行为准则,可以从法的视角上衡量人们行为的是非曲直、利害得失、合法非法,成为一种社会价值尺度。由于法律比较中立客观,以法律作为评价人们行为的标尺,比之道德、伦理、宗教、习俗、乡规民约、团体章程等等对人们行为的评价,要平等、公正、理性,理论上一般不会因人而异,而且对法定范围内的任何人都适用,具有普遍有效性。因此,它指引人们明白什么行为是允许的,什么行为是禁止的,如何行为才是正当的、有效的,有教育、指引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