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与法一无冬雪
❶ 社会与法2013年普法栏目剧都有哪些
社会与法2013年普法栏目剧目录
2013年
《普法栏目剧》 20131231回家-十二集精编版(六)
剧照(24张)
《普法栏目剧》 20131230 回家-十二集精编版(五)
《普法栏目剧》 20131229 回家-十二集精编版(四)
《普法栏目剧》 20131228 回家-十二集精编版(三)
《普法栏目剧》 20131227 回家-十二集精编版(二)
《普法栏目剧》 20131226 回家-十二集精编版(一)
《普法栏目剧》 20131225 三集迷你剧-卧底精编版(大结局)
《普法栏目剧》 20131224 迷你剧集-卧底精编版(二)
《普法栏目剧》 20131223 迷你剧集-卧底精编版(一)
《普法栏目剧》 20131222 迷你剧集-卧底前传之“兄弟”篇(大结局)
《普法栏目剧》 20131221 迷你剧集-卧底前传之“兄弟”篇(四)
《普法栏目剧》 20131220 迷你剧集-卧底前传之“兄弟”篇(三)
《普法栏目剧》 20131219 迷你剧集-卧底前传之“兄弟”篇(二)
《普法栏目剧》 20131218 迷你剧集-卧底前传之“兄弟”篇(一)
《普法栏目剧》 20131217 迷你剧集-卧底前传之姐妹篇(大结局)
《普法栏目剧》 20131216 迷你剧集-卧底前传之姐妹篇(二)
《普法栏目剧》 20131215 迷你剧集-卧底前传之姐妹篇(一)
《普法栏目剧》 20131215 心术
《普法栏目剧》 20131213 幻影
《普法栏目剧》 20131212 十集迷你剧-芦花似雪 第十集(大结局)
《普法栏目剧》 20131211 十集迷你剧-芦花似雪 第九集
《普法栏目剧》 20131210 十集迷你剧-芦花似雪 第八集
《普法栏目剧》 20131209 十集迷你剧-芦花似雪 第七集
《普法栏目剧》 20131209 十集迷你剧-芦花似雪 第六集
《普法栏目剧》 20131208 十集迷你剧-芦花似雪 第六集
《普法栏目剧》 20131207 十集迷你剧-芦花似雪 第五集
《普法栏目剧》 20131207 十集迷你剧-芦花似雪 第四集
《普法栏目剧》 20131206 十集迷你剧-芦花似雪 第三集
《普法栏目剧》 20131205 十集迷你剧-芦花似雪 第二集
《普法栏目剧》 20131203 十集迷你剧-芦花似雪 第一集
《普法栏目剧》 20131202 闺蜜杀手
《普法栏目剧》 20131201 心跳游戏
《普法栏目剧》 20131130 白与黑
《普法栏目剧》 20131129 男友“门”(下)
《普法栏目剧》 20131128 男友“门”(上)
《普法栏目剧》 20131127 青春作伴(下集)
《普法栏目剧》 20131126 青春作伴(上集)
《普法栏目剧》 20131125 微影集-错杀(下集)
《普法栏目剧》 20131124 微影集-错杀(上集)
《普法栏目剧》 20131123 空窗(下集)
《普法栏目剧》 20131122 空窗(上集)
《普法栏目剧》 20131121 第二春(下集)
《普法栏目剧》 20131120 第二春(上集)
《普法栏目剧》 20131119 阳光下的秘密(下)
《普法栏目剧》 20131118 阳光下的秘密(上)
《普法栏目剧》 20131117 借命 下集
《普法栏目剧》 20131116 借命 上集
《普法栏目剧》 20131115 迷你剧集-亲情保卫战(大结局)
《普法栏目剧》 20131114 迷你剧集-亲情保卫战(第三集)
《普法栏目剧》 20131113 迷你剧集-亲情保卫战(第二集)
《普法栏目剧》 20131112 迷你剧集-亲情保卫战(第一集)
《普法栏目剧》 20131111 微影集-古镇妙探
《普法栏目剧》 20131110 迷你剧集-寻亲记(三)
《普法栏目剧》 20131109 迷你剧集-寻亲记(二)
《普法栏目剧》 20131108 迷你剧集-寻亲记(一)
《普法栏目剧》 20131107 九集迷你剧集-阴影下的秘密(大结局)
《普法栏目剧》 20131106 九集迷你剧集-阴影下的秘密(八)
《普法栏目剧》 20131105 九集迷你剧集-阴影下的秘密(七)
《普法栏目剧》 20131104 九集迷你剧集-阴影下的秘密(六)
《普法栏目剧》 20131103 九集迷你剧集-阴影下的秘密(五)
《普法栏目剧》 20131102 九集迷你剧集-阴影下的秘密(四)
《普法栏目剧》 20131101 九集迷你剧集-阴影下的秘密(三)
《普法栏目剧》 20131031 九集迷你剧集-阴影下的秘密(二)
《普法栏目剧》 20131030 九集迷你剧集-阴影下的秘密(一)
《普法栏目剧》 20131029 十字街头-午夜惊魂
《普法栏目剧》 20131028 十字街头-逃亡之路
《普法栏目剧》 20131027 十字街头-顶罪者
《普法栏目剧》 20131026 十字街头-无证驾驶
《普法栏目剧》 20131025 十字街头-替身
《普法栏目剧》 20131024 遇见(下集)
《普法栏目剧》 20131023 遇见(上集)
《普法栏目剧》 20131022 迷你剧集 余震(大结局)
《普法栏目剧》 20131021 迷你剧集 余震(第4集)
《普法栏目剧》 20131020 迷你剧集 余震(第3集)
《普法栏目剧》 20131019 迷你剧集 余震(第2集)
《普法栏目剧》 20131018 迷你剧集·余震(第1集)
《普法栏目剧》 20131017 熬婚(下)
《普法栏目剧》 20131016 熬婚(上)
《普法栏目剧》 20131015 犟鸳鸯
《普法栏目剧》 20131014 冤家路不窄-古城一家亲
《普法栏目剧》 20131013 冤家路不窄-送子观音(下集)
《普法栏目剧》 20131012 冤家路不窄-送子观音(上集)
《普法栏目剧》 20131011 冤家路不窄-青铜雀(下集)
《普法栏目剧》 20131010 冤家路不窄-青铜雀(上集)
《普法栏目剧》 20131009 冤家路不窄-寻人启事
《普法栏目剧》 20131008 AB剧集-密室疑案之B面(大结局)
《普法栏目剧》 20131007 AB剧集-密室疑案之B面(三)
《普法栏目剧》 20131006 AB剧集-密室疑案之B面(二)
《普法栏目剧》 20131005 AB剧集-密室疑案之B面(一)
《普法栏目剧》 20131004 AB剧集-密室疑案之A面(下)
《普法栏目剧》 20131003 AB剧集-密室疑案之A面(上)
《普法栏目剧》 20131002 我本神探-无忌童心(下)
《普法栏目剧》 20131001 我本神探-无忌童心(上)
《普法栏目剧》 20130930 我本神探-房心术(下)
《普法栏目剧》 20130929 我本神探-房心术(上)
《普法栏目剧》 20130928 我本神探-刷卡也疯狂(下)
《普法栏目剧》 20130927 我本神探-刷卡也疯狂(上)
《普法栏目剧》 20130926 古镇奇谭-心慌慌(下)
《普法栏目剧》 20130925 古镇奇谭-心慌慌(上)
《普法栏目剧》 20130924 古镇奇谭-剧组疑云(下)
《普法栏目剧》 20130923 古镇奇谭-剧组疑云(上)
《普法栏目剧》 20130922 四集迷你剧·甜蜜蜜(大结局)
《普法栏目剧》 20130921 四集迷你剧·甜蜜蜜(三)
《普法栏目剧》 20130920 四集迷你剧·甜蜜蜜(二)
《普法栏目剧》 20130919 四集迷你剧·甜蜜蜜(一)
《普法栏目剧》 20130918 救父
《普法栏目剧》 20130917 婚姻调解人(下)
《普法栏目剧》 20130916 婚姻调解人(上)
《普法栏目剧》 20130915 古镇奇谭-空怨(下)
《普法栏目剧》 20130914 古镇奇谭-空怨(上)
《普法栏目剧》 20130913 微影厅-真实与谎言
《普法栏目剧》 20130912 古镇奇谭-七夜(下)
《普法栏目剧》 20130911 古镇奇谭-七夜(上)
《普法栏目剧》 20130910 姐妹情深(下)
《普法栏目剧》 20130909 姐妹情深(上)
《普法栏目剧》 20130908 古镇奇谭-失忆(下)
《普法栏目剧》 20130907 古镇奇谭-失忆(上)
《普法栏目剧》 20130906 留守女
《普法栏目剧》 20130905 古镇奇谭-古宅(下)
《普法栏目剧》 20130904 古镇奇谭-古宅(上)
《普法栏目剧》 20130903 忍无可忍
《普法栏目剧》 20130902 夜影下的白兰
《普法栏目剧》 20130901 古镇奇谭-危险旅程(下)
《普法栏目剧》 20130831 古镇奇谭-危险旅程(上)
《普法栏目剧》 20130830 退路
《普法栏目剧》 20130829 古镇奇谭-双瞳(下)
《普法栏目剧》 20130828 古镇奇谭-双瞳(上)
《普法栏目剧》 20130827 微影厅-孤星泪(下)
《普法栏目剧》 20130826 微影厅-孤星泪(上)
《普法栏目剧》 20130825 古镇奇谭-谜一样的眼睛(下)
《普法栏目剧》 20130824 古镇奇谭-谜一样的眼睛(上)
《普法栏目剧》 20130823 爱的边缘
《普法栏目剧》 20130822 古镇奇谭-零点钟声(下)
《普法栏目剧》 20130821 古镇奇谭-零点钟声(上)
《普法栏目剧》 20130820 双重身份
《普法栏目剧》 20130819 噩梦醒来是早晨
《普法栏目剧》 20130818 迷你剧集·双面人魔(大结局)
《普法栏目剧》 20130817 迷你剧集·双面人魔(二)
《普法栏目剧》 20130816 迷你剧集·双面人魔(一)
《普法栏目剧》 20130815 微影厅-陌路姐妹(下)
《普法栏目剧》 20130814 微影厅-陌路姐妹(上)
《普法栏目剧》 20130811 微影厅- 阴霾(下)
《普法栏目剧》 20130810 微影厅- 阴霾(上)
《普法栏目剧》 20130809 微影厅- 无处可逃(下)
《普法栏目剧》 20130808 微影厅- 无处可逃(上)
《普法栏目剧》 20130807 微影厅- 转嫁
《普法栏目剧》 21030806 微影厅- 出卖情感的人(下)
《普法栏目剧》 20130805 微影厅- 出卖情感的人(上)
《普法栏目剧》 20130804 女监档案-浮生若梦(下)
《普法栏目剧》 20130803 女监档案-浮生若梦(上)
《普法栏目剧》 20130802 家有来客
《普法栏目剧》 20130801 九集迷你剧-听见凉山(大结局)
《普法栏目剧》 20130731 九集迷你剧-听见凉山(八)
《普法栏目剧》 20130730 九集迷你剧-听见凉山(七)
《普法栏目剧》 20130729 九集迷你剧-听见凉山(六)
《普法栏目剧》 20130728 九集迷你剧-听见凉山(五)
《普法栏目剧》 20130727 九集迷你剧-听见凉山(四)
《普法栏目剧》 20130726 九集迷你剧-听见凉山(三)
《普法栏目剧》 20130725 九集迷你剧-听见凉山(二)
《普法栏目剧》 20130724 九集迷你剧-听见凉山(一)
《普法栏目剧》 20130723 迷你剧集-女人战争(大结局)
《普法栏目剧》 20130722 迷你剧集-女人战争(二)
《普法栏目剧》 20130721 迷你剧集-女人战争(一)
《普法栏目剧》 20130720 黄桷树下
《普法栏目剧》 20130719我本神探 紧急营救(下)
《普法栏目剧》 20130718我本神探 紧急营救(上)
《普法栏目剧》 20130717我本神探 困惑
《普法栏目剧》 20130716我本神探 青花劫
《普法栏目剧》 20130715我本神探 虐猫人
《普法栏目剧》 20130714我本神探 噩梦迷局(下)
《普法栏目剧》 20130713我本神探 噩梦迷局(上)
《普法栏目剧》 20130712 我本神探 闪婚之痛(下)
《普法栏目剧》 20130711 我本神探 闪婚之痛(上)
《普法栏目剧》 20130710 我本神探 婆婆也是妈
《普法栏目剧》 20130709 女监档案·最难的梦(下)
《普法栏目剧》 20130708 女监档案·最难的梦(上)
《普法栏目剧》 20130707 迷你剧集-最陌生的亲人(大结局)
《普法栏目剧》 20130706 迷你剧集-最陌生的亲人(四)
《普法栏目剧》 20130705 迷你剧集-最陌生的亲人(三)
《普法栏目剧》 20130704 迷你剧集-最陌生的亲人(二)
《普法栏目剧》 20130703 迷你剧集-最陌生的亲人(一)
《普法栏目剧》 20130702 目击者
❷ 风起雨落叶瑟黄 天转寒; 一秋易冬雪素皑 人盼长 请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诗中山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田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诗中水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锝《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诗中江
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9.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诗中河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关雎》)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5.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木兰辞》)
6.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8.蒌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题惠崇〈春扛晚景〉》)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0.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夏:诗中夏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休亭送华瞬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秋愁——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秋梦——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秋味——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返照:晚照,夕照。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落照:夕阳西下。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绿芜:绿草。合:长满。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马宅》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嗾:怂恿。
刘禹锡《秋词二首》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
府·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轻罗小扇:轻薄的丝制团扇。这两句描写红烛在秋夜中发出寒光,照着画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团扇追扑萤火山。
唐·杜牧《秋夕》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阶:宫中的台阶。
唐·杜牧《秋夕》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秋阴不散:虽已是秋天,但连日阴云漠漠,故不见严霜降落。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听雨吉:雨打枯荷,单调、凄凉。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
唐·刘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
唐·戎昱《戏题秋月》(又作: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天涯静寂寥)
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飞霜使荷叶破碎,秋雨落在破叶上再也无法形成水珠了。
唐·来鹄《偶题二首》
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
不觉;不睡。
唐·窦巩《秋夕》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菡萏:荷花的别称。
南唐·李璟《浣溪沙》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宋·范仲淹《苏幕遮》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橙黄橘绿时:指秋冬之交的时节。
宋·苏轼《赠刘景文》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明日黄花:指重阳过后菊花逐渐枯萎。蝶也愁:菊花枯萎,蝴蝶无处寻花,故曰“愁”。
冬:诗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2.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缴《四气诗》
6.隆冬到来时,百花亦已绝?(陈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8.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懦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自居易《冬至夜思塞》)
1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忘采纳,十分感谢!欢迎来淘密网看看相关产品,把感叹号改成点.
❸ 一)孟德斯鸠:社会与法的精神
(一)和谐社会与法治精神的关系
最早提出“和谐”一词的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他认为“整个天是一个和谐”;而“和谐社会” 这一用语则是由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首次提出的,他主张在未来的和谐社会中,通过由富人捐资组织的“试验性”股份公司制协作社,把对抗性的资本主义社会改造成和谐社会。
而最早给法治界定内容的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把一个以法律为基础的国家假设为达到‘善生活’的唯一可行的手段”,并认为“法治应该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良好的法律”。当我们将法治不仅作为一种信仰、意识、观念,而且成为一种思想方式、行为方式,甚至是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时,法治的“软件系统”——信任和尊崇就建立起来了,这也是法治精神的内涵。
可见,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所希望的理想社会,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和谐社会”不是绝对平均主义实现的社会,不是法律虚无主义横行的社会,不是人格尊严和基本自由的个体消失的社会,它与法治精神有密切的关系:法治精神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内在要求、努力方向和目标,是和谐社会特征的有力保障,并服务于和谐社会的主要方面。“构建和谐社会就是构建法治社会”——这种一体化的联系根源于他们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
(二)和谐社会与法治精神的价值追求
1、公正
社会和谐的根本、法治精神的精髓都在于社会的公平正义,即公正。维护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法治国家最基本的原则。柏拉图在《共和国》一书中指出,正义存在于社会有机体各个部分间的和谐关系之中。毕达哥拉斯也认为,不公正,就破坏了秩序,破坏了和谐,这就是最大的恶。尽管正义有一张普洛透斯似的脸,但历代法学家仍保持着探索的狂热;尽管法学家对正义有不同的表述和标准,但他们总是将正义观念与作为规范大厦组成部分的规则、原则和标准的公正性与合理性联系起来。就笔者而言,本人赞同约翰·罗尔斯的正义标准:(1)每个人对与其他人所享有的类似自由相一致的最广泛的基本自由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2)社会的和经济的不平等将被安排得使人们能够合理地期望它们对每个人都有利,并使它们所依系的地位与职务向所有的人都开放。所以,公正是和谐社会、法治精神追求的价值目标,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弘扬法治精神过程中进行制度安排和创新的重要依据,是任何文明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
2、秩序
秩序与和谐有着紧密的关联——秩序往往意味着起码的和谐,而法律构建的初始动因起源于人们对秩序(安全)的强烈欲求。佛洛伊德指出,人类神经系统在节省能量与减少精神紧张方面的需求,解释了人对于有序生活方式的先见取向。马斯洛也指出,我们社会中的大多数成年者一般都倾向于安全、有序的、可预见的、合法的和组织的世界,这种世界是他所能依赖的,而且在他所倾向的这种世界里,出乎意料的、难以控制的、混乱的以及其他诸如此类的危险事情都不会发生。西方中世纪神学主义奥古斯丁承认:“无论天国还是地上之国,也无论社会还是个人,一个共同的目标是追求和平与秩序,以便获得社会和个人的心灵安宁,法律正是维护和平与秩序的必要工具”。因此,秩序是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是法律产生的直接价值追求,就如同英国宪法学家韦德所认为的“法治理论的出发点就是秩序优于无政府主义”。
3、自由
无论从社会的变革历史,还是从科技发展的进程,无不能看到人类追求解放和自由的需要。我们要建立的和谐社会必然包含着自由的价值目标,否则社会不可能有序,也就不会有和谐局面的产生,因为“要求自由的欲望乃是人类根深蒂固的一种欲望”。同时,整个法律和正义的哲学是以自由观念为核心而建立起来的。约翰·洛克宣称,“法律的目的并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所以,一个追求和谐与法治的社会必然要充分彰显公民的自由权利,限制政府的强权干预,保证人的能力不为压制性的桎梏束缚,从而建立一种有益于尽量多的人的高度文明。
4、效率
和谐社会和法治精神对效率的需求根本上出于经济的考虑。按照社会学的思维路径,人们对某种价值追求的偏向总会打上时代的烙印,在“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效率决定社会内部的稳定,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长久和平共处,有限政府应当鼓励市场主体通过提高效率减少外部不经济效应,获得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利用。法治从来都存在着对效率的向往:法治将社会主体之间重复博弈的行为固定,给人以稳定的预期,理性的经济人基于这种预期进行选择,就当然地节约社会成本、提高效率;法治要求及时的正义,尤其体现在司法上要及时保障公民的人身自由,尽快确定财产归属并尽快使其进入流通领域。
总之,和谐社会与法治精神的基本价值内涵相同:直接宣扬公平正义,确立核心价值定位;要求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确立对秩序的基本价值追求;强调民主法治,满足与生俱来的对自由的向往;要求充满活力,更大程度上则是对效率的追求,以保证和谐社会与法治精神所需要的物质条件。
(三)和谐社会与法治精神的价值平衡需求
社会科学从来都没有停止思考“善社会”的问题,所以,绝大部分社会学家和法理学者关注社会控制所应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应然的社会和实然的社会辩论从来未停止过。正义、公平、自由、效率、秩序(安全)、公共利益甚至服从自然或上帝的意志——所有这些和其他一些价值被不同时代的不同思想家宣称为社会的最高价值。
实际上,在我们一直追求“善社会”的过程就是肯定公正所具有的基础性价值。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每个时代都面临着有一些社会控制的重大问题,而这些问题则需要最有才智的人运用智慧加以解决;思想家们试图激励他们同时代的人去关注他们各自时代所存在的某些尖锐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社会制度不平等极为凸显并引发威胁社会基础的强烈不满的时代,有洞见的思想家所提出的价值目标会着重强调较多的平等;在遭到混乱和无政府主义危及的社会制度,必会期望秩序(安全);在一个政治上专制主义的时代,人们则可能倾向于在政治控制所确定的限制范围内或在无视这种限制的情形下强调社会价值中反专制主义因素——自由。
因此,在和谐社会与法治精神的基本价值平衡过程中,我们需要确立公平正义作为贯穿始终的价值目标;而对于秩序、自由、效率的价值平衡问题无法给予一个“一刀切”的等次排列,如前所述,必须针对具体时代、具体职能部门及具体事件来确定他们的次序。那么,司法部门作为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法治精神的关键体现,公正处于当然的核心地位,依法有效保障公民自由的第二位价值追求当然对效率提出了要求。而当我们的司法体制能够依法公正高效地保障公民自由时,秩序就水到渠成了。
二、我国司法体制的弊端
我国司法体制是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规定设置的,其司法体系由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系统构成。在此所探讨涉及的司法及司法体制,主要指我国专司审判的审判机关——人民法院和以法院为中心的司法体制。
1、司法权设置的地方化
我国宪法规定,地方人民法院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其负责。这样一种宪政安排,决定了地方司法系统隶属于地方的客观属性。虽然我国宪法又同时规定司法权的国家专有性和专属性,但地方司法系统的人、财、物大权、生存和发展都掌握在地方手中,法院对行政机关实际上存在机构、人员和经费等依附关系。利益张力的存在使审判权非常可能成为地方政府博弈的对象,设在地方的国家审判机关成为地方的审判机关。在每个地方都有其特殊利益的情况下,占主导性的行政机关必然要求行政、立法、司法等权力机构为维护地方利益而竭尽全力,这就为司法上的地方保护主义和司法活动的功利化提供温床。
司法权作为一种运用法律这一机制来配置资源的专属权力,其地方化设置会阻碍资源在全社会的自由流通、影响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利用,不利于统一有序市场的形成;会干预平常主体交易的自由,甚至为政府侵害公民的基本自由权利提供司法保护;会影响法制的统一实施,破坏司法权存在的最高价值——公正。而司法主动的功利化是对司法中立的严重挑战,因为“假如司法者采取主动的行为,试图积极的发现和解决社会中出现的或潜在的纠纷,必将自己卷入当事人之间利益冲突之中,难以保持公正的面目”。
2、法院管理的行政化
法律文化作为全世界共有的文明成果,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和规律,从国际通行的做法来看,为确保司法公正和司法独立,不同法系的国家在架构以审判权为中心的司法体制时,共同遵循将司法权的行使与司法行政事物相分离的原则,从体制上保证司法权在行使过程中处于一种超脱、公允和中立的地位,有效避免行政权或其他权力对司法权的干扰。但我国的法院管理实际上是一种行政化管理模式。
第一、从法院与其他行政机关关系上看,法院的人、财、物是由行政机关按照行政模式进行管理的。法院的管理人员和法官是依照统一的《公务员法》进行录用、确定工资福利待遇和职级;法院的资金由地方行政机关拨付;法院的物资装备必须由地方政府支持。这种与行政人员采取相同的管理模式无异于鼓励司法者采取主动的行为——或介入纠纷之中,或与政府保持密切的关系,以追求“政绩”、获得晋升,确保“饭碗”甚至得到更丰厚的利益回报——不中立的法院和法官如何公正?
第二、从法院内部管理体制上看,法官职务的行政化、非程序的内部请示和批复制度、审判委员会对案件的决议职能、案件指标管理制度都严重违背审判权的“亲历性”规律。这种缺乏亲历性的审判必然会提高错判率,造成案件不断地请示、发回重审,严重影响“高效司法”的实现,浪费本就紧张的司法资源,限制财产流转速度。而对于涉及到人身自由、生命权利的刑事案件,错判对司法公正的打击无疑是摧毁性的。即使他们最终被昭雪,但“迟来的正义即非正义”。
内外一致的行政化管理使法院不能独立行使司法权,使法官不能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案件形成内心确信断案,这就增加了干预司法的机会,而这种干预必然导致各种利益的较量——增加社会成本,降低办案效率,阻碍公正的实现。
3、法官职业的大众化
我国法官队伍的成分非常复杂,不仅有专家学者型的精英法官,还有姚晓红式的“三盲法官”。若干年前的法官选拔制度,无论什么人,只要有一定关系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调进法院,并名正言顺地当法官。这种先天不足并没有通过后天的培训机制得到很大改观,司法权的地方化和行政化又将法官的精力和注意力引向功利化的东西上。无法想象,一个根本不懂法律这架精密仪器的人,怎么会知道法治精神是何物,怎么会生产出大众迫切需求的公正、秩序、自由和效率?
这些司法体制弊端的存在与和谐社会要求的内容格格不入,与法治精神及和谐社会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南辕北辙。因此,重构我国司法体制势在必行。
三、重构我国司法体制
面对背离法治精神的不和谐现象和行为,重构我国司法体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选择;同时,我们在构建司法体制的过程中,必须贯彻法治精神,符合其与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本文仅就司法体制中主要的具体制度构建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司法独立,改变法院行政化管理模式。
司法独立包括两个层面的涵义:一是法院独立审判,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二是法官独立审判,不受其他法官的干涉。法官独立居于核心和根本地位,对审判独立或司法独立起着决定性和支撑性的作用。
1、通过立法确立两级产生体制,即全国人大产生最高法院和高级法院及其法官,经费由中央财政保障;省级人大产生中级和基层法院及其法官,经费由省级财政保障,同时规定中级以下法院经费保障标准,必要时中央可采取转移支付的财政政策,避免各省法院和法官经费和待遇不均。
2、将其他机关、组织监督司法的程序明确化、法定化。首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司法必须坚持的,但党的领导有一个科学领导的问题。实际上我们的法官坚持体现党的意志、人民利益的法律,就是坚持党的领导的过程。其次,虽然司法体制改革后,省级以下的人大将不产生法院和法官,但地方人大仍有监督的权力。该监督权不是个案监督,而是人大在行使监督权时必须有充分的证据请求产生该法官的人大通过诉讼程序行使弹劾权。
3、取消案件的审批签发制度,确立主审法官或合议庭负责制。院长不需要为自己不办理的案件负责。当责任具体明晰到个人时,迫使审理案件的法官不得不尽全力甚至利用他人的智慧谨慎细致地处理案件。
4、将审判委员会的决议职能转变为法律咨询职能。不仅可以避免审判委员会间接判案,避免权责不明、无法找到真正责任人,而且可以调动法官自觉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
5、取消请示和批复制度,确保二审终审和上诉制度的存在意义。司法裁判依据的是法律的规定以及法官的知识、经验和良知,没有理由认为同样是法官,下级法院的法官就不如上级法院的法官。
6、单立《法官保障法》,对法官的人身、工资福利待遇、权利救济等方面作明确的规定。司法无权威的极端表现是法官被殴打、法庭被冲击,此类现象务必杜绝。
(二)法官职业精英化
构建精英化的法官职业是一个庞大繁杂的体系,除了制度设计避免精英法官庸俗化、功利化外,更重要的是司法主体的法律意识、现代社会的执法与司法意识、操守和品质等全面素质的提升,这又涉及到充分的物质、精神和人才准备。
1、建立完备的法律教育体系和丰富的法律教学内容。“教授法律知识的院校,除了对学生进行实体法规和法律程序方面的基础训练以外,还必须教导他们像法律工作者一样去思考问题和掌握法律论证与推理的复杂艺术。”我们的法律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将法律作为自己坚定的信仰,并坚持担任法治有益的传播者。同时健全法官职业培训体系,完善法官继续教育制度。例如,每名法官必须每年参加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并有严格的考核制度,培训的内容不应仅限于成文的法律制度、法学理论,还应包括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论理学甚至现代的一些尖端技术的介绍。因为“法学并不是社会科学中一个自足的独立领域”
2、提高法官的待遇。在法官独立审判后,对承受压力的能力、法官素质、教育和再教育的要求必然会提升一定高度,这样,从事法官职业意味着首先必须付出更多的劳动和支出更多的费用,依据成本和产出的关系,提高法官待遇是必然的选择,也是吸引更多法律精英从事法官职业的必要物质保障。至于法官待遇的水平可以根据国家发展状况,高于一般公务员的5—6倍。
3、精简分流现有的法官,严格法官职业准入,规范法官选任程序,统一法官选任标准。针对法官队伍大众化的现实,按照“学历+经验”的标准,将一部分不符合任职标准的法官分流出去,按照合理的规模配置法官。然后通过考核,安排从事法官助理工作、司法辅助人员或司法行政人员。在法官职业准入方面,要进一步提高门槛——在法律精英竞相进入法官职业时——是必然的。
4、确定准入和退出法官职业的年龄标准要科学。就像其他的法律不能为每个人量身定制,我们确定法官准入和退出的年龄标准也只能根据一般情况。这个标准同时应考虑到法官职业对经验——“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的特殊要求。因此法官职业的准入年龄应为28-30岁,退出年龄一般应在70岁。
综上,笔者就重构司法体制的具体制度提出以上看法,仅仅是司法体制大厦中某个房间甚至窗户的建构,而要将我国的司法体制重构成一座弘扬法治精神、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公正、秩序、自由、效率的理想城堡,不仅需要法律人不懈的努力,还需要具有改革的勇气和决心,克服制度的溯及力量与惰性力量,为那些可能成为变革的无辜牺牲者带来最低程度的损害。
作者:admin
出处:中国法院网
❹ 冬雪冬雪两个雪指的是什么
小雪、大雪。
小雪:斗指己,太阳黄经为240°,意味开始下雪,公历11月22-23日交节。
大雪:斗指癸,太阳黄经为255°,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公历12月6-8日交节。
节气习俗:
1、小雪:
小雪“,气温下降, 始飘雪花。 开始农田水利 基本建设,整修道路, 开展副业活动。
农谚有“千家万户 ,沫子粪土”,“ 修渠 筑坝, 天旱不怕 ”, “ 修好水渠 筑好塘,年年丰收有保障”, “修好水利, 一本万利”。
小雪到,吃糍粑”,是我国江南水乡的一种传统习俗。每年的这个时候,大人和孩子们都会放在嘴上唠叨着:几号了,还有几天就要到小雪了,谁家的糯米碾好了,谁家的还在场上晒着呢。
这时候小孩子们都很兴奋,觉得就象过年似的。
2、大雪:
大雪,因天寒地冻、 大雪纷飞而名 。“瑞雪兆丰年。”“麦盖三床被( 大雪), 头枕蒸馍睡。” 农事活动继续以 水利建设、 整修道路水渠为主, 并开始磨粉, 生产粉条、粉皮, 从事商业经营及商品 生产等活动。
农谚有“场光地净, 五沟挖通”, “薄地想丰收, 冬闲挖深沟”。 大雪忌无雪, 俗谚有“大雪不见雪, 来年不收麦”, “今年大雪把门 封, 来年一定好收成”, “雪水化成河, 麦收不会薄”,“大雪丰收来, 无雪少吃麦” 之说。
大雪时节,天寒地冻。留给人们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寒号鸟”的传说。
(4)社会与法一无冬雪扩展阅读:
农谚:
1、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2、知了叫、割早稻、知了飞、堆草堆;
3、山黄石头黑、套犛种早麦;
4、小满前后、安瓜点豆;
5、四月芒种雨,五月无干土,六月火烧埔;
6、冬节在月头,卜寒在年兜;冬节月中央,无雪亦无霜;冬节在月尾,卜寒正二月;
7、雷打秋,冬半收;
8、二八乱穿衣,春天后母面;
9、正月冻死龟,二月寒死牛,三月寒死播田人,四月寒死新妇,清明谷雨寒死虎母;
10、寒露麦,霜降豆;
11、立夏小满,雨水相赶;
12、立夏雨水潺潺,米要割到无处置;
13、六月初一,一雷压九台;
14、寒露霜降,胡豆麦子在坡上;
15、立春晴,一春晴;立春下,一春下;立春阴,花倒春;
16、最好立春晴一日,风调雨顺好种田。
❺ 社会与法消失的夫妻哪一期
社会与法消失的夫妻是56期,消失的夫妻是一起非常恶劣的案件。
2013年7月《天网》栏目第二十六期节目叫《消失的夫妻》,2015年5月在山东临沂发生了一起恶性惨案,当时CCTV12也做了一档节目叫消失的夫妻,四名没有工作的犯罪份子,本来想偷东西,但是看到房间女主人漂亮的照片后,在屋里等受害人夫妇回家,进行抢劫强奸整个折磨过程近10小时。
后续报道:
三人执行死刑,一人因为未成年,基于人道主义,是我国刑法中的理论上的死刑不适用者,再加上其主动供述了具体的作案经过,承认了相关恶行,被判无期徒刑,为被害者憋屈难受,但又无可奈何。
我国对于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的处理应该结合当今未成年人作案频发且案件性质愈发恶劣这一客观现实进行相应的修改,一定不能让这成为未成年人肆无忌惮地违法犯罪并逃脱应负责任的挡箭牌。
很多人反对废除死刑是非常有道理的,看了完整的细节,觉得死刑真的不能被废除啊,有些人早已经不能算是人了,说他们是畜生都是侮辱了畜生,连畜生都不如。
❻ (花儿流着泪 虽然美 会枯萎)谁知道这是什么歌(社会与法频道 普法栏目剧里经常唱的歌)
青春的颜色花儿流着泪会枯萎虽然美时光飞逝悄然抹去了香味我们不再追追着谁拖着谁恍如年少轻狂留下的疲惫风儿伴着月冷的夜白的雪饮着曾今沧海岁月酿的醉你的那个谁我的谁靠着谁如今天涯海角成了谁的谁一睁眼一眨眼转身过了多少年(睁眼眨眼过了多少年)一段缘残的缘缠绕无边的思念青春的颜色那是真情的颜色风吹雨打仍旧灿烂着离散总是太多真心总被无情错过别问为什么只是岁月太蹉跎难为爱情总是太苦涩眼泪中去诉说沉默中去体会失落
❼ 社会与法节目,最近播放的我的青春,里面主打歌是什么谁唱的,有句歌词是:花儿流着泪,会枯萎……
青春抄的颜色
花儿流着泪 会枯萎 虽然美 时光飞逝悄然抹去了香味
我们不再追 追着谁 拖着谁 恍如年少轻狂留下的疲惫
风儿伴着月 冷的夜 白的雪 饮着曾今沧海岁月酿的醉
你的那个谁 我的谁 靠着谁 如今天涯海角成了谁的谁
一睁眼 一眨眼 转身过了多少年(睁眼 眨眼 过了多少年)
一段缘 残的缘 缠绕无边的思念
青春的颜色 那是真情的颜色 风吹雨打仍旧灿烂着
离散总是太多 真心总被无情错过
别问为什么 只是岁月太蹉跎 难为爱情总是太苦涩
眼泪中去诉说 沉默中去体会失落
❽ 找两篇名叫感悟细节的作文
抓住细节,感悟亲情
亲 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只要我们生活在世间,或者说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就离不开亲情。可以说,世间的每一个人都浸泡在博大无比的亲情中,世间的每一个人都 在为亲情吟唱着一曲曲沁人心脾的歌。古往今来,亲情曾被多少诗人讴歌,曾被多少常人惦念!亲情到底有多高,又有多厚?谁也说不清,道不明。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还活着,一定要记得妈妈永远爱你!”这是孩子襁褓中的手机里一则未能发出的短信,这是一位在“5·12” 震灾中死去的年轻母亲给孩子的最终遗言,她双膝跪地、身子匍匐前倾而紧紧护佑着胸前熟睡幼儿的姿势足以惊天地、泣鬼神。是什么让这位平凡的母亲作出如此伟 大的举动?是什么让我们为此泪流满面?是亲情,穿透了这场空前的大灾难,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崇高与伟大;是亲情,让我们一次次的感动,一次次的流泪。
有 人说,亲情,是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醇香;是一幅传世名画,精美隽永;是一首经典老歌,轻柔温婉;是一方名贵丝绸,细腻光滑。其实,亲情就是亲人之间的感 情,她的本质是关爱,是母爱、父爱,是手足之情、血脉之亲……她不需要任何事物去比拟,也不需要任何词句去修饰。如果说,你对亲情熟视无睹,或者说你无从 表达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愫,那是因为你没有用心去感受。只要你留心观察,感受亲人平凡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你一定会从细节中感受到亲情,并把它淋漓尽致地加以 传达。接下来,就让我们从细节入手,来感悟亲情吧!
细 节,细是细微,节即为关键。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著名作家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 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正确运用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和再现环境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生活总是由一个个平凡 小事组成的,人们的性格大都体现细微末节之中,因此,我们一定要学会观察细节,写活细节。要写好细节描写应注意下面几点:
一、真实典型
细 节来自生活,细节描写必须真实地表现生活。艺术的虚构是对真实生活的再创造,而不是胡编乱造。典型,是说这个细节具有广泛性、代表性,最能够表现人物的性 格特点,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从而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如有个同学写身为渔民的父亲出海打鱼回来,急切地“蘸着海水磨刀”,准备为我煮鱼汤喝。作者的 本意是表现父亲的深挚,但由于这个细节失真——海水是咸的,刀上溅了它就会生锈,结果让父爱也被大打折扣,甚至被人怀疑其真实性。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一定 要认真观察生活。尊重客观生活的实际,决不能凭空想象。这是恰当运用细节描写的基础。
【借鉴实例】
天亮了
韩红的一首《天亮了》曾打动了亿万电视观众,可是谁知道这动人的歌声背后,还隐藏着一个真实的、催人泪下的故事。那是1999年10月,在贵州的一个风景区,正在运行的缆车突然坠毁,36名乘客中有14位不幸遇难。而就在缆车下滑即将坠地的那一瞬间,一对年轻的夫妇,用双手托起了自己两岁半的儿子。结果,儿子得救了,这一对年轻的父母却失去了生命。儿子的生还,是他父母的双手托起的一个奇迹。在生和死的瞬间,父母想到的并不是自己,他们用双手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儿子。
【点评】如果没有这个催人泪下的故事,就没有韩红的一首《天亮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虽没有那样轰轰烈烈的爱的故事,但我们知道亲情是生活中的细节,只要我们细细品味、感悟,爱就会时时溢满我们的心房。
二、生动感人
亲 情是世界上最真诚、最温暖、最珍贵的情感,它伴随着我们的生命历程,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之中。要感悟亲情,就是要把隐藏在你心灵深处最感人的细节挖掘出来, 进行细致刻划,表现人物的个性;就是要善于锤炼语言,运用修辞方法,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
【借鉴实例】
阳光下的守望
顾振
我见过一位母亲,一个在阳光下守望的母亲。母亲就站在七月炙热的阳光下翘首望着百米外的考场,神色凝重。母亲脸上早已狼藉着豆大的汗珠,汗水早将她的衣衫浸染得水洗一样,她的花白的头发凌乱地贴在前额上。母亲就这样半张着嘴,一动不动地盯着考场,站成了一尊雕像。
树阴下说笑的家长停止了说笑,他们惊讶地望着阳光下的母亲。有人劝母亲挪到树阴下,母亲神情肃然的脸上挤出个比仲春的冰还薄的笑,小声嗫嚅道:“站在这里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孩子。”
没人笑她痴,没有人笑她傻,也没有人再劝她。
烈日下守望的母亲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扫了扫不远的茶摊,又目不转睛地盯着考场了。
不 知过了多久,也许是半个小时,也许是一个小时,母亲像摊软泥一样瘫在了地上。众人一声惊呼后都围了上去,看千呼万唤后仍是昏迷不醒,便将她抬到了学校大门 口的医务室里。听了心跳,量了血压,挂了吊针,母亲仍紧闭着双眼。经验丰富的医生微笑着告诉大家:“看我怎么弄醒她。”
医生附在母亲耳边,轻轻地说:“学生下考场了。”
母亲猛地从床上坐起来,拔掉针头,下了病床:“我得赶快问问儿子考得怎么样。”
常常将这个真实的故事讲给我的学生听,学生说,这故事抵得一千句枯燥无味的说教。
【点评】可怜天下父母心。阳光下,母亲你究竟在守望什么呢?以致站成了一尊雕像。但你终究不是雕像,血肉之躯怎敌得过炎炎烈日?拳拳之心,让死神也忘而却步。母爱——无言。
三、手法创新
一篇好的文章就像一棵大树,有主干,有枝叶。主干就是文章的主题,枝叶是围绕文章主题所选择的材料。如果材料单一,就不能很好地表达文章的主题,文章这棵大树也就不繁茂。要使文章这棵大树长满枝叶,做到内容充实,就必须创新写作手法。
1.注重联想。要 把文章写得充实,把亲情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注重联想,通过联想回忆过去发生的故事、体验当时的情感和现在的思想等。联想是指由于某人、 某事物引发想起相关的人或事物的一种思维活动,写作时,联想的展开,就会有许多材料集中在大脑。联想有许多类型,如相似联想、相反联想、因果联想和事理联 想等等。要注意与眼前的人、事与物项关联,然后有实而虚,达到虚实相生。
【借鉴实例】
妈妈洗脚
睡觉前妈妈给儿子洗了脚,然后又给自己的妈妈洗脚,这个情节让孩子看在眼里,小小年纪的他给妈妈打来一盆洗脚水,稚嫩的童声“妈妈,请洗脚”。孩子第一次也给自己的妈妈洗脚了。看来爱心是可以传递的。
【点评】这是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的一个公益广告。看过这个广告,你肯定会产生许多联想:亲情的传递、母爱的博大、家庭的和谐……你的心中自然会涌起更多的责任和更多的感动,这就是爱的力量。
2.抑扬结合。“抑”就是“按下”;“扬”就是“抬高”。 抑扬结合充实了文章的内容,还使文章波澜起伏,妙趣横生。抑扬法有三种类型: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抑扬相错。
【借鉴实例】
谁送天使上路(节选)
刘殿学
火车晚点了,夜里11点 才到西安。火车站好大,我下了车,头晕晕的,不知东西南北。这时,我才真正感到我已经离开了家离开了妈妈。大概是因为自己胆小的缘故,提着包,一步不离地 跟着他往前挤,原先那种厌恶那种傲慢感觉,不知哪儿去了?只觉得他就跟我的亲哥一样。他那么细心,那么卖力,他肩上背着两个大包,手里又提着小包,走得那 么艰难,还不时回过头来看我,生怕我被挤丢了。我没钻过火车站的地道,心里很害怕,问:“哎,这走到哪儿了?哎,问问路吧。”
“ 不问,对着呢,就打这儿出口。”他的口气显得不容商量,我暗自庆幸,好在听妈的话,让他来送我。几个弯儿一拐,我就看见一块牌子上写着“陕西师范大学”几 个字。这是接待处,一个戴眼镜高个儿男生从我手里接下包,另一个男生走过来,从他肩上往下拿包,问我:“他是你什么人?你哥吗?”我点点头,居然有点激 动。
“那好,一起上车吧,学校有招待所,家属全部免费。”男生热情地招呼他。他放下包,说:“不了,秀交给你们,我就放心了,我在车站上坐会儿,明天天不亮,就搭车回去。”
戴眼镜的高个男生很吃惊:“明天天不亮就回呀?忙啥……来来来,上车上车!”
“不了,俺家地里棉花开始拾了,俺爹俺娘忙不过来……”他说着,硬从车上往下跨。车要开了,那个戴眼镜的高个男同学看我好像傻了,赶快说:“咦,跟你哥说再见呀!”
哥!”我一把抓住他的肩膀脱口大呼,“问咱爸咱妈好!”
他一愣神,猛地转过身来,他在笑,我第一次看到他笑。旋即,泪水汹涌地从他眼睛里喷出来:“妹子,放心咱爸咱妈,有我呢……”他踉跄着走到前面的水泥柱下,蹲在地上,耸动着双肩呜呜哭起来。
我喊着哥哥,不停地哭。
【点评】开头作者花了不少笔墨写“我”对这位继父所带来的“哥哥”“莫名的反感和厌恶”,甚至对他充满了鄙视。然而,一夜的旅途,不禁让“我”重新审视这位“哥哥”,他真诚的关爱激起了“我”心底的亲情,终于为他而感动流泪,这是典型的先抑后扬的写法。
3.情节突转。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复杂多变的,人的性格也如此。“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的波澜就是事物复杂多变性的反映。峰回路转,起起落落,不仅能表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也使文章跌宕生姿。
【借鉴实例】
宝宝,你摔坏了没有
一 个母亲宠爱她的浪子,浪子所求,无所不应。有一天浪子回家,说他的情妇要他母亲的心,母亲立刻拿了一把刀,把心挖出来,交给了他。高兴的浪子提着母亲的 心,狂奔着去讨好他的情妇。在路上不小心跌了一跤,正要爬起来走的时候,忽然听到一个微弱而挚爱的声音焦急地说:“哎哟!我的宝宝,你摔坏了没有?”
【点评】母爱是无私的,但我们无法想象无私到这种地步!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了儿子,还在担心儿子的安危。“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而文中的儿子连禽兽也不如!母爱的伟大与儿子的自私的形成多么强烈的对比!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在随时随刻地变化,唯有母爱不变。
2
爱和快乐同在,最快乐的事就是感受爱和被爱。我们先来看看自己的身边,有哪些人让你感受到爱的温暖?有一个小男孩,摔倒在街上,他看见爸爸正朝着他走过来……当爸爸走到他身边时却当做没看见继续往前走了,他很伤心,以为爸爸是不爱他的。可是他站起来时,却发现——
(1)爸爸走到街的转角时,回头看了看他。
(2)爸爸走到街的转角处,就在他侧身拐弯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小男孩的眼睛里闪着泪花。当这个小男孩——我的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有一种想哭的感觉。
周末下午回家,母亲喜不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菜来招待我们,怎么劝也不行。母亲说:“你们别拦妈了,你们回来,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呀!”我便说:“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
穿过马路,就是菜市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她把菜篮挎在臂弯,腾出右手,向我伸来。
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一直把我送过公路才折身回去上班。横穿马路时,她总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掌心,牵着走到公路对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有车来就别过马路”“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
20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的泥石公路已改造成混凝土路,昔日年轻的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一生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掠头发一样一一掠散,但永远也抹不去爱子的情意。而她的儿子,却对她日渐淡漠,即使几月半载回来看她,也是出于一种义务,为了不让别人指责自己忘恩负义,不只缺乏诚意,更带着私心。
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农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甸的渔网。
“妈,您腿脚不灵便,车多人又挤,过马路时千万要前后左右看一看,别跟车抢时间。啥时家里有什么难事,只要需要,不管多远多忙我们都会来的。”母亲便背过脸去揩泪。
牵着母亲过马路,心里有几许感激、几许心疼、几许爱意,还有几许感叹……
真是“于细微处见真情”啊!
❾ 社会与法普法栏目剧经常听见一首歌叫什么不是青春的颜色
是不是这个
青春的颜色
作词:曾子岚 作曲:曾子岚
演唱:群星
花儿流着泪 会枯萎 虽然美
时光飞逝悄然抹去了香味
我们不再追 追着谁 拖着谁
只是年少轻狂留下的疲惫
风儿伴着月 冷的夜 白的雪
饮着曾今沧海岁月酿的醉
你的那个谁 我的谁 靠着谁
如今天涯海角成了谁的谁
一睁眼 一眨眼 转身过了多少年
一段缘 残的缘 缠绕无边的思念
睁眼 眨眼 过了多少年
一段缘 残的缘 缠绕无边的思念
青春的颜色 那是真情的颜色
风吹雨打仍旧灿烂着
离散总是太多 真心总被无情错过
别问为什么 只是岁月太蹉跎
难为爱情总是太苦涩
眼泪中去诉说 沉默中去体会失落
花儿流着泪 会枯萎 虽然美
时光飞逝悄然抹去了香味
我们不再追 追着谁 拖着谁
只是年少轻狂留下的疲惫
风儿伴着月 冷的夜 白的雪
饮着曾今沧海岁月酿的醉
你的那个谁 我的谁 靠着谁
如今天涯海角成了谁的谁
一睁眼 一眨眼 转身过了多少年
一段缘 残的缘 缠绕无边的思念
睁眼 眨眼 过了多少年
一段缘 残的缘 缠绕无边的思念
青春的颜色 那是真情的颜色
风吹雨打仍旧灿烂着
离散总是太多 真心总被无情错过
别问为什么 只是岁月太蹉跎
难为爱情总是太苦涩
眼泪中去诉说 沉默中去体会失落
青春的颜色 那是真情的颜色
风吹雨打仍旧灿烂着
离散总是太多 真心总被无情错过
别问为什么 只是岁月太蹉跎
难为爱情总是太苦涩
眼泪中去诉说 沉默中去体会失落
❿ 央视社会与法频道普法栏目剧《我的青春·日出》的插曲及歌词。
歌曲<青春的颜色来> 曾子岚演唱源
花儿流着泪 会枯萎 虽然美 时光飞逝悄然抹去了香味
我们不再追 追着谁 拖着谁 恍如年少轻狂留下的疲惫
风儿伴着月 冷的夜 白的雪 饮着曾今沧海岁月酿的醉
你的那个谁 我的谁 靠着谁 如今天涯海角成了谁的谁
一睁眼 一眨眼 转身过了多少年
(睁眼 眨眼 过了多少年)
一段缘 残的缘 缠绕无边的思念
青春的颜色 那是真情的颜色 风吹雨打仍旧灿烂着
离散总是太多 真心总被无情错过
别问为什么 只是岁月太蹉跎 难为爱情总是太苦涩
眼泪中去诉说 沉默中去体会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