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中的清算关系
❶ 破产清算中劳动合同关系解除
法律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当企业破产时,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终止时点是法院作出裁定宣告破产之日还是企业注销之日?
一种观点认为,依照法律相关规定,法人的民事主体资格终止应以该法人到工商局办理完注销登记手续之次日为其终止日期。公司正处于破产清算阶段,未办理注销工商登记手续,劳动合同不能终止。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❷ 什么是合同的结算和清理条款
1、结算和清理条款是指当事人关于经济往来的结算以及合同终止后如何处理合同遗留问题的合同条款
、合同法第5条,合同权利义务终止,不影响合同中结算和清理条款的效力。
❸ 个人合伙协议终止如何进行清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第五十四条,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第五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
第五十六条,无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第五十七条,合同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
第五十八条,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五十九条,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
(3)合同法中的清算关系扩展阅读:
合伙企业财产在支付清算费用后,按下列顺序清偿:合伙企业所欠招用的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合伙企业所欠税款;合伙企业的债务;返还合伙人的出资。合伙企业财产按上述顺序清偿后仍有剩余的,按约定或者规定的比例进行分配;
在清偿债务时,对于未到清偿期或在诉讼中的债务,应将其清偿所必需的数额从合伙财产中划出并予以保留,待到期或诉讼了结后作清偿处理;
对于债的清偿,期限利益系为债务人的利益而设的,清算人据其情况不予保留而运行于期前清偿的,也并无不可;但对于诉讼中的债务,由于其存在与否、数额多少尚未确定,因而只能依具体情况保留一部分财产,以备将来清偿之用;
合伙财产在清偿债务及划出保留必要的数额后,其剩余财产应返还各合伙人的出资。这里的返还出资,仅指以财产出资而言。对于劳务出资,自不存在返还问题;
对于返还出资的方式,依以下原则确定:以实物出资,原物存在的,应返还原物;以金钱出资或者以实物出资、但原物已不存在的,应以金钱折价返还之。若合伙财产不足以返还合伙人的出资,则应按照各合伙人出资的比例予以返还。
❹ 合伙合同的终止和清算有什么规定
您好,针对您的合伙合同的终止和清算有什么规定问题解答如下, 合伙合同的终止和清算有哪些规定合伙合同终止的主要原因是合伙的解散,即合伙企业解散导致合同终止。根据《合伙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合伙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应当解散:(1)合伙协议约定的经营期限届满,合伙人不愿继续经营的。合伙合同定有存续期间的,则于该期间届满时,合伙即归解散。但若合伙合同所定的期限届满后,合伙人仍继续其事务的,视为以不定期限继续合伙合同。(2)合伙协议约定的解散事由出现。合伙合同中约定有合伙解散事由的,当该约定事由出现时,合伙也就解散。(3)全体合伙人决定解散。合伙系基于全体合伙人的意思而成立,当然也得基于全体合伙人的意思而解散。不论合伙合同是否定有存续期间,均可因合伙人的全体同意而解散。(4)合伙人已不具备法定人数。(5)合伙协议约定的合伙目的已经实现或者无法实现。所谓合伙合同所约定的合伙目的无法实现,包括自始不能完成及中途不能完成。合伙皆有其存续目的,若其目的已达到或确定不能达到,合伙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理应解散。(6)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7)出现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合伙企业解散的其他原因。合伙的清算(1)合伙清算的概念和清算人的确定合伙合同终止后,须进行清算。合伙的清算是合伙解散,了结合伙法律关系,以消灭合伙的程序。根据《合伙法》第八十六条规定,合伙企业解散,清算人由全体合伙人担任;未能由全体合伙人担任清算人的,经全体合伙人过半数同意,可以自合伙企业解散后15日内指定一名或者数名合伙人,或者委托第三人,担任清算人;15日内未确定清算人的,合伙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人民指定清算人。(2)合伙清算的内容清算人执行的清算事务包括了结进行的业务、收取债权、清偿债务、返还出资及分配剩余财产等。根据《合伙法》第六十条规定,清算人在清算期间执行下列事务:①清理合伙企业财产,分别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②处理与清算有关的合伙企业未了结的事务。③清缴所欠税款。④清理债权、债务。⑤处理合伙企业清偿债务后的剩余财产。⑥代表合伙企业参与民事诉讼活动。(3)清偿顺序和其他有关事项①合伙企业财产在支付清算费用后,按下列顺序清偿:合伙企业所欠招用的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合伙企业所欠税款;合伙企业的债务;返还合伙人的出资。合伙企业财产按上述顺序清偿后仍有剩余的,按约定或者规定的比例(见前述)进行分配。②合伙企业清算时,其全部财产不足清偿其债务的,依照前述规定的连带责任办法办理。③合伙企业解散后,原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存续期间的债务仍应承担连带责任,但债权人在5年内未向债务人提出偿债请求的,该责任消灭。④清算结束,应当编制清算报告,经全体合伙人签名、盖章后,在15日内向企业登记机关报送清算报告,办理合伙企业注销登记(《合伙企业法》第九十条)。
❺ 清算组是否有权解除租赁合同
在破产案件中,为变现财产,清算组能否解除破产企业原签订的未到期的房屋租赁合同,是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破产法》第26条规定:对破产企业未履行的合同,清算组可以决定解除或者继续履行。为了破产财产的顺利变现,审判人员往往先行解除租赁合同,然后由租赁方就受到的损失申报债权或者由清算组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适当的赔偿数额。这种做法是否妥当呢?本文拟就此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笔者认为,对此问题进行探讨;首先应对两个问题,即何为买卖不破租赁以及何为清算组的解除权要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 一、关于买卖不破租赁原则 权利效力范围的大小是物权与债权的重要区别。物权为对世权,即物权对世上任何人都有约束力。某人对其物享有物权时,其他任何人都成为义务人,义务人是不特定的。债权为对人权或相对权,它只对与其有债权债务关系的特定人有约束力,债权关系以外的其他任何人不受债权的约束。出租权是一项合同权利,性质为债权,按照物权与债权的一般原理,其只能对抗签订合同时的出租方,如果出租方将租赁物卖于第三人(买受人),第三人成为租赁物的所有权人,那么承租人的租赁权消失。因为承租人的租赁权为债权性权利,承租人只能向出租方主张租赁权,而不能向出租方以外的第三人主张。租赁物的所有权转移后,承租人不能将其租赁权附随于租赁物之上,承租人与第三人之间不存在租赁关系,租赁合同关系因租赁物的买卖而被击破,即买卖破租赁。 但是租赁权虽为债权,其与其它合同权利不同,租赁权具有物权的性质。我国《合同法》第229条规定,租赁物在租赁期间发生所有权变动的,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即租赁合同有效成立后,出租方买卖租赁物并不必然导致租赁合同的解除及租赁权的消失,租赁合同对租赁物的买受人继续有效,承租入对租赁物可以依然行使租赁权承租人的租赁权可以对抗出租方以及出租方以外的任何第三人,此即通常所说的买卖不破租赁原则。当然,并不限于租赁物的买卖,租赁物的赠与、继承,互易等致便所有权发生变动的情况,该原则都有适用的余地,故严格地说买卖不破租赁应为所有权与(变动)不破租赁,买卖不破租赁是租赁权物权化的重要体现。 不唯我国民法,世界上许多国家民法典有买卖不破租赁的规定。《法国民法典》第1743条规定如出租人出卖租赁物时,买受人得辞退经公证作成或有确定日期的租赁契约的房屋或土地承税人;但于租赁契约中保留此项权利者,不在此限。即法国对于房屋及土地租赁契约,如果契约已经公证或者该契约有确定日期,则该租赁权有对抗效力,买卖不破该租赁,但双方在契约中另有约定的除外。《德国民法典》第571条第1项规定:出租的土地在交付转承租人后,出租人让与第三人时,受让人代替出租人取得茬其所有期间因租赁关系所产生的权利和义务。即规定了土地租赁契约中,出让不破租赁。《日本民法典》第605条规定:不动产租赁已将其登记时,对于以后就其不动产取得物权的人,亦发生效力。即依日本民法,租赁经登记后,有对抗力。我国台湾地区的民法典对此也做出了规定,该法典第425条规定:出租人于租赁物交付后,纵将其所有权认与第三人,其租赁契约,对于受让人,仍继续存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国家或地区的买卖不破租赁是指不动产租赁而言,而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无论是动产租赁还是不动产租赁。租赁权均具有对抗效力。 我国民法学者史尚宽认为,以居住营业或农耕为目的。而承租他人之不动产时,各国立法为谋求社会生活之安定及增进,均采取巩固承租他人地位之方针,此现象称为租赁权之物权化。,有学者认为,不动产租赁权系债权,但为平衡当事人利益,兼及保护经济上薄弱者起见,该权利已被物权化,综合其原因不外三方面:(1)巩固租赁方的地位。租赁权物权化,避免出租方以转让租赁物为借口而随意解除合同,导致租赁权消灭,从而巩固了租赁方的地位。(2)租赁权物权化有利于社会经济秩序及社会生活的稳定。租赁权的物权化,主要指不动产的物权化。因为不动产具有稀缺性。不可替代;而且不动产租赁合同一般以居住或者生产经营为目的。期限较长,投资较大,如果实行买卖破租赁。房屋买卖频繁。动辄解除租赁合同,显然不利于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和生活的安定。(3)保护弱者,平衡当事人利益。无论租赁的目的是为了居住,还是为了经营。均因租赁方本身不享有相应的不动产。相对于出租方而言,其在经济上往往处于劣势地位。衡量两者利益,法律当然倾问于保护当事人的生存权,保护经济薄弱者的利益,这也是近现代民法的重要价值取向。我国合同法对动产也实行买卖不破租赁,其实没有必要。因为动产租赁权物权化不利于财产的流通。 二、清算组的解除权 我国《破产法》第26条规定:对破产企业未履行的合同,清算组可以决定解除或继继续履行。法律赋予了清算组对双务合同是否履行的选择权,即解除权和决定继续履行的权利。笔者认为清算组的解除权与《合同法》规定的解除权是有区别的。1、行使解除权的目的不同。清算组的解除权是为了便于其破产企业行使管理权。保护大多数债权人的利益。合同法中的合同解除制度的立法目的就是要保障合同解除的合法性。禁止当事人在没有任何法定或约定根据的情况下任意解除合同。2、权利来源不同。清算组的解除权来源于《破产法》对清算组的授权。破产法赋予了清算组解除合同的权利。而《合同法》中的解除权分为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权。当出现了合同当事人约定的可以行使解除权的情况,或者出现了《合同法》规定的当事人可以行使解除权的情况,合同的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才能行使解除权。解除权的行使来源于法律的规定或者当事人的约定。3、行使解除权的主体地位不同。破产法中解除权的行使主体是清算组。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清算组既不是债务人的代理人。也不是债权人的代理人,而是对破产企业进行清算的具体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合同法中解除权的行使主体是合同的一方或双方当事人。 实际上许多国家的破产法规定了清算组的解除权。德国新破产法第103条规定:破产开始时的双务合同,在债务人或者另一方当事人未履行完毕时,破产管理人可代替债务人履行合同并要求另一方履行合同。破产管理人拒绝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仅得以破产债权人的身份主张其因未履行合同而产生的债权。法国8598号法律第37条第1款规定:管理人有权单方面要求履行有效合同,同时他得执行债务人向对方当事人承诺的给付。 三、清算组的解除权与买卖不破租赁 笔者认为,清算组无权解除破产企业原签定的未到期的房屋租赁合同。理由如下: 1、清算组没有必要解除租赁合同。有法官认为,租赁合同的存在影响破产财产的变现。为了易于变现,实现破产财产的最大价值,使破产企业债权人的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清算组应当而且有权解除房屋租赁合同。其实这种考虑没有必要。因为在不解除房屋租赁合同的情况下,通过破产拍卖,房屋的买受人完全可以取得房屋的所有权,而不会受房屋租赁合同存在的影响。房屋存在租赁合同虽然影响买受人对房屋的直接占有、使用,但房屋租可以弥补这一损失,所以买卖不破租赁不会影响破产财产的变现。 2、清算组解除租赁合同,对租赁方是不公平的。如果因为变现破产财产清算组解除租赁合同,那么租赁房屋受到的损失不但难以弥补,而且其因租赁合同而享有的对出租房屋的优先购买权也随之消失,这对租赁方是不公平的。有法官认为,在房屋的出租方(破产企业)先行收取了租赁人租金的情况下,房屋的买受方不但不能使用该房屋并从中受益,而且无权再去收取已经提前交纳的租金,从而影响房屋的拍卖价格。不利于全体债权人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破产企业未破产时提前收取了租金,增强了企业当时偿还债务的能力,对债权人实现其债权是有利的,受益者应当是债权人。对租赁方来讲,清算组解除房屋租赁合同,而让其受到的损失通过申报债权来弥补,也是不公平的。 3、清算组解除房屋租赁合同与法律规定相违背。如上所述,买卖不破租赁原则有其存在的特定价值,且已为大多数国家的民法认可和接受。我国《合同法》对此业已明文规定。破产财产(已经出租的房屋)的实现,无论是拍卖还是变卖均属于所有权变动,根据法律规定,租赁物所有权变动后,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有法官认为,清算组的解除权是法定的,对租赁合同行使解除权并无不当。笔者认为,尽管解除权是法律规定的权利。但是解除权的行使不得违反有关法律规定,应当行使解除权的应有之义。毫无疑问,清算组可以解除破产企业与他人签订的未履行的买卖合同。因为法律对买卖合同并无特殊规定,但是不能解除末履行完毕的房屋租赁合同。 4、从租赁权转抵押权的效力比较来看,清算组无权解除租赁合同。《担保法》第48条规定,抵押人将已出租的财产抵押的,应当书面告知承租人,原租赁合同继续有效。最高法院《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65条规定,抵押人将已出租的财产抵押的,抵押权实现后,租赁合同在有效期间内对抵押物的受证人继续有效。该解释第66条第1款规定,抵押人将已抵押的财产出租的,抵押权实现后,租赁合同对受让人不具有约束力。从上述法律及司法解释的规定中,可以得出以下两点:①租赁权与抵押权可以同时并存于同一财产上。因为租赁权追求的是租赁物的使用价值,要求的是占有该租赁物并能使用,收益,而抵押权所追求的是标的物的交换价值,不必转移该物的占有,故两者同时存在于同一标的物上时并无矛盾。②两者的对抗效力相同,但是谁设定在先,谁的对抗效力优先。租赁权虽系债权但是具有物权性,而抵押权属物权的一种,故两者不能用物权优于债权的原理来比较其效力的大小。根据前手优于后手的物权原理,在租赁权成立在先,抵押权成立在后的情况下,租赁权可以对抗抵押权而继续有效存在。在抵押权成立在先的请况下,抵押权可以对抗成立的租赁权。所以租赁权与抵押权并存于同一标的物上时,排除设定先后的时间因素,两者的效力是同等的。清算组在破产附产变视中无权解除已成立的抵押合同,则清算组也无权解除已成立的租赁合同。 司法实践中存在一种观点,认为清算组无权解除租赁合同。因为合同法已经规定了合同解除的条件,清算组在不符合法定的或者当事人约定的解除条件的情况下。无权解除合同。笔者虽然认为清算组不能解除租赁合同,但是对此种观点的理由不敢苟同。如果要求清算组的解除权符合《合同法》中合同解除的条件,那么破产法则没有必要另行规定清算组的解除权,清算组则无法对破产企业的财产实行有效的管理,破产案件也将会因为许多末履行的合同仍将继续履行而无法继续审理。这与破产法赋予清算组解除权的初衷相违背。
❻ 合作关系终止怎么清算
法律分析:按《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企业解散后应当进行清算,并通知和公告债权人,清算人由全体合伙人担任;未能由全体合伙人担任清算人的,经全体合伙人过半数同意,可以自合伙企业解散后十五日内指定一名或者数名合伙人,或者委托第三人,担任清算人。十五日内未确定清算人的,合伙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清算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二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五百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❼ 合同到期合伙人退出如何清算
法律分析:合伙人退伙结算方法:1、合伙人退伙,其他合伙人应当与该退伙人按照退伙时的合伙企业财产状况进行结算,退还退伙人的财产份额;2、退伙人对给合伙企业造成的损失负有赔偿责任的,相应扣减其应当赔偿的数额;3、退伙时有未了结的合伙企业事务的,待该事务了结后进行结算;4、退伙人在合伙企业中财产份额的退还办法,由合伙协议约定或者由全体合伙人决定,可以退还货币,也可以退还实物;5、退伙人对基于其退伙前的原因发生的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6、合伙人退伙时,合伙企业财产少于合伙企业债务的,退伙人应当按规定分担亏损。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 第四十五条 合伙协议约定合伙期限的,在合伙企业存续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伙人可以退伙:
(一)合伙协议约定的退伙事由出现;
(二)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
(三)发生合伙人难以继续参加合伙的事由;
(四)其他合伙人严重违反合伙协议约定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