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性考四单选
A.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图书目录
第一编 劳动法
第一章 劳动法基础理论
第一节 劳动法学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劳动法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节 劳动法的法律属性和基本特征
第四节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第五节 劳动法的渊源和内容
第六节 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第七节 劳动法律关系与附随劳动法律关系
第二章 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外国劳动立法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中国劳动立法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 国际劳动立法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章 劳动法主体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劳动者及其团体
第三节 用人单位及其团体
第四节 劳动行政部门和劳动服务主体
第四章 促进就业和职业培训
第一节 促进就业
第二节 职业培训
第三节 法律责任
第五章 劳动合同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劳动合同的形式和内容
第三节 劳动合同的订立和效力
第四节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五节 劳动合同的终止和解除
第六节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第七节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集体合同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集体合同的内容和形式
第三节 集体合同的订立和效力
第四节 集体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五节 集体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六节 法律责任
第七章 劳务派遣和非全日制用工
第一节 劳务派遣
第二节 非全日制用工
第三节 法律责任
第八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一节 工作时间
第二节 休息休假
第三节 法律责任
第九章 工资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工资的调整模式
第三节 工资保障
第四节 法律责任
第十章 劳动安全卫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劳动安全卫生技术规程
第三节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第四节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
第五节 法律责任
第十一章 职工民主管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第三节 平等协商制度
第二编 社会保障法
第十二章 社会保障法基础理论
第一节 社会保障法学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社会保障法的地位与作用
第三节 社会保障法的本质
第四节 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原则
第五节 社会保障法的体系
第十三章 社会保障法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社会保障法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社会保障的制度模式
第三节 中国社会保障法的建立和发展
第十四章 社会保障法主体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被保障主体
第三节 保障主体
第十五章 社会保险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养老保险
第三节 医疗保险
第四节 失业保险
第五节 工伤保险
第六节 生育保险
第十六章 社会救助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我国的社会救助法律制度
第十七章 社会福利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公共福利
第三节 职业福利
第四节 社会福利事业
第五节 社区服务
第十八章 社会优抚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我国社会优抚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
第三编 法律救济
第十九章 劳动争议处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劳动争议调解
第三节 劳动争议仲裁
第四节 劳动争议诉讼
第五节 集体合同争议处理
第六节 法律责任
第二十章 劳动保障监督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劳动保障监察
第三节 工会劳动保障监督
第四节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一章 劳动保障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第一节 劳动保障行政复议
第二节 劳动保障行政诉讼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草案)
参考文献
……
B.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作业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规度,是我国对城镇居民生活的法律规定:对于家庭人均收入低于一定内数额容的居民,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即每月由政府给低收入家庭生活费,就是所谓的低保。当然还有一些如劳动培训,缴纳社保,孩子上学等优惠措施。让低收入家庭受惠。
C.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1,不能成为依据
2、公司的做法是不合理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D.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试题
1、商场要求“吴某需先交200元风险抵押金,如果吴某违约,则200元押金不再退还”。
2、试用期内约定为容6个月。因为本合同约定的期限才2年,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
3、试用期工资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
4、约定劳动者“患病住院怀孕”,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且不对吴某进行任何经济补偿。属于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
E.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论述问题
新劳动法特点
一、签合同前用人单位须履行告知义务
为了充分保证劳动者知情权,《劳动合同法》第八条规定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二、不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须按月付双薪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三、同一劳动者只能被“试用”一次
《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主要限定了了:试用期的期限,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试用期次数,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试用期中,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四、鼓励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
《劳动法》第20条规定,双方签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必须具备3个条件:劳动者在该公司连续工作满10年以上; 双方同意续签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出要签定无固定期限合同。
五、制定劳动规章制度不再是用人单位一方说了算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原劳动合同法征求意见稿中规定:“"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应当经工会、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此条内容外资企业表现非常强烈,他们认为这是与现代企业制度背道而驰,股东(老板)作为公司的所有者,理当享有制定、实施有关规章制度的绝对权。“如果按照征求意见稿的规定,公司最高权力已转向他人之手。”甚至引发报界报道的美商会等资方“"从中国撤资”"的威胁论。最终通过的《劳动合同法》中已将“应当经……讨论通过"”删去,用“"平等协商确定”"代替。
六、明确了用人单位强迫劳动的四类情况
《劳动合同法》加重用人单位的违法成本还有以下五种类型:
(一)、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情形被纳入到行政处罚范围,并辅之赔偿责任。
第八十一条 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二)、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2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三)、明确用人单位强迫劳动等四类情形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有以下四类情形,将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包括: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违章指挥或者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侮辱、体罚、殴打、非法搜查或者拘禁劳动者的;劳动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给劳动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
(四)、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将受处罚。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五)、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1、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2、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3、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4、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
劳动法是我国劳动法律体系中关于劳动合同的专项性法律,与劳动者切身利益相关的企业规章制度,必须通过法定程序后才能生效。
社会保障法:从国内有关社会保障法的著述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定义:⑴社会保障法是高速社会保障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⑵社会保障法即国家为维护社会安定和经济稳步发展而制定的,保障维护社会安全和经济稳步发展而制定的,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和经济发展享受权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⑶凡是依据社会政策制定的,用以保护某些特别需要扶助人群的生活安全,或用以促进社会大众福利的立法,就是社会保障法;⑷社会保障法是调整以国家和社会为主体,为了保证有困难的劳动者和其他社会成员,以及特殊社会群体成员的基本生活,并逐步提高其生活质量而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F.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论述题 论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 和论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我都想知呢两条题噶答案啊~~~
G. 劳动保障法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复劳动法
(制1994年7月5日八届人大八次会议通过 同日公布 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2007年6月29日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同日公布 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2010年10月28日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同日公布 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工伤保险条例
(2003年4月16日国务院第5次常务会议通过2003年4月27日公布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国发〔1997〕26号1997年7月16日)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 2007年12月14日公布 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
(GB/T16180-2006)
H.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社会抚恤的内容具有综合性,其中属于社会范畴的有哪些
社会保障的具体内容
(一)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目的是使劳动者因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而减少或丧失劳动收入时,能从社会获得经济补偿和物质帮助,保障基本生活。从社会保险的项目内容看,它是以经济保障为前提的。一切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不论其是否完善,都具有强制性、社会性和福利性这三个特点。按照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社会保险项目分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社会保险的保障对象是全体劳动者,资金主要来源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个人的缴费,政府给予资助。依法享受社会保险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
(二)社会救济
社会救济,是指国家和社会对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低收入者或者遭受灾害的生活困难者提供无偿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从历史发展看,社会救济先于社会保险。早在1536年,法国就通过立法要求在教区进行贫民登记,以维持贫民的基本生活需求。1601年,英国制定了济贫法,规定对贫民进行救济。中国古代的“义仓”也是一种救济制度。这些都是初级形式的社会救济制度。维持最低水平的基本生活是社会救济制度的基本特征。社会救济经费的主要来源是政府财政支出和社会捐赠。
(三)社会福利
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国家为改善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所提供的福利津贴、福利设施和社会服务的总称。狭义的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向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社会中需要给予特殊关心的人群提供的必要的生活保障。
(四)优抚安置
优抚安置,是指国家对从事特殊工作者及其家属,如军人及其亲属予以优待、抚恤、安置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在我国,优抚安置的对象主要是烈军属、复员退伍军人、残疾军人及其家属;优抚安置的内容主要包括提供抚恤金、优待金、补助金,举办军人疗养院、光荣院,安置复员退伍军人等。
I. 求两题——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案例分析题
呵呵,你也考这个?我们不会是校友吧?
1、解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该解释自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
在本案中,严某所持10月至12月的欠条因适用解释二而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不受仲裁时效的限制。而4月至10月的欠条不适用解释二的规定。
2、解答:
(1)《最低工资规定》将最低工资的适用范围确定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因此,本案适用《最低工资规定》
(2)"正常劳动"是指劳动者按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在法定工作时间或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从事的劳动。鉴于生育(产)假、节育手术假等都是法律赋予劳动者应当享受的休息休假权利,为了更充分地保障劳动者休息休假期间的合法权益,将生育(产)假和节育手术假都列入视同提供了正常劳动的范围。劳动者依法享受带薪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生育(产)假、节育手术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间,以及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均应视为提供了正常劳动。因此,本案中,甲女士在家中休生育产假期间属于正常劳动,应当获得最低工资标准的保障。
(3)《最低工资规定》具体明确了确定和调整月最低工资标准应当考虑的因素。为适应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和深化住房改革的需要,明确增加了职工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也应作为确定月最低工资标准的考虑因素。以附件形式存在的最低工资标准测算方法中也明确规定月最低工资标准应当包括职工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因此,本案中甲女士原单位的做法不符合法律规定。
J. 关于劳动和社会保障自考试题
全国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试题
自考考试网 更新:2011-8-27 编辑:静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中,规定具体行为规则的部分,被称为( )
A.假定 B.处理
C.制裁 D.适用
2.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被称为( )
A.法律冲突 B.法律事件
C.法律行为 D.法律事实
3.根据《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的规定,劳动保障部内设机构或者其他机构认为需要制定劳动保障部部门规章的,应( )
A.向劳动保障部报请立项 B.向国务院报请立项
C.向国家司法机关报请立项 D.向国家权力机关报请立项
4.涉及国家安全、外汇汇率、货币政策的确定以及公布后不立即施行将有碍规章施行的,( )
A.应当自公布之日起20日后施行 B.应当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
C.可以自公布之日起即时施行 D.必须自公布之日起即时施行
5.根据劳动关系所具有的隶属性和人身性的特征,由国家制定劳动标准,明确劳动的基本条件,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说明的是劳动法基本原则中的( )
A.劳动关系协调的合同化 B.劳动条件的基准化
C.劳动者保障的社会化 D.劳动执法的规范化
6.依法征收社会保险费,并按照规定支付社会保险待遇的主体,被称为( )
A.管理人 B.监督人
C.投保人 D.保险人
7.按照行政检查的内容为标准,可以将劳动保障行政检查分为( )
A.主动检查和被动检查 B.一般检查和特定检查
C.联合检查和单项检查 D.全面检查和专门检查
8.在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中,迟延缴纳罚款属于( )
A.代执行 B.代履行
C.执行罚 D.直接强制
9.劳动保障监察是由法定的专门机关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这体现了劳动保障监察的( )
A.强制性 B.专门性
C.行政性 D.法定性
10.为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的公示义务,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及其监察员应当依法遵守( )
A.罚缴分离制度 B.回避制度
C.听证制度 D.告知制度
11.我国劳动保障监察查处用人单位违法行为程序的第三步是( )
A.案件处理 B.立案
C.案件移送 D.调查取证
12.其作用主要是维护劳动保障法制和政令的统一,解决劳动保障规范性文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的劳动保障行政执法监督制度是( )
A.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实施情况的报告制度
B.重大具体劳动保障行政行为的审核制度
C.劳动保障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制度
D.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执行情况的检查制度
13.就某一方面的内容,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专门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独立实施监督检查的一种方式,称为( )
A.自查 B.独立检查
C.抽查 D.联合检查
14.法律责任构成的核心要素是( )
A.因果关系 B.责任主体
C.违法行为 D.损害后果
15.最严厉的一种法律责任是( )
A.民事责任 B.行政责任
C.刑事责任 D.管理责任
16.行政复议的受理、审查和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必须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时限,按期执行有关的程序,并作出裁决,这体现了行政复议的( )
A.便民原则 B.合法原则
C.及时原则 D.公正原则
17.行政复议程序的第四个步骤是( )
A.行政复议的受理 B.行政复议的申请
C.行政复议决定的履行 D.行政复议的决定
18.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宣告授予发明专利权无效或者维持授予发明专利权的第一审行政案件属于( )
A.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B.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C.高级人民法院管辖 D.最高人民法院管辖
19.我国的《劳动法》颁布于( )
A.1991年 B.1994年
C.1998年 D.2003年
20.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 )
A.两年 B.一年
C.六个月 D.三个月
21.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向行政赔偿请求人支付赔偿金以后,依法责令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或受委托的组织或个人承担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的法律制度是( )
A.行政赔偿 B.行政追偿
C.行政追惩 D.国家赔偿
22.在劳动保障部门使用的行政文书中,适用奖惩有关人员的是( )
A.部令 B.决定
C.公告 D.通报
23.劳动保障行政机关行政执法文书中,适用于劳动保障行政机关接到举报或者发现行政管理相对人有轻微违法行为,暂不作出行政处罚,以书面形式令其在一定期限内自行改正的是( )
A.《劳动监察限期改正指令书》
B.《关于对违反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规行为的行政处理决定书》
C.《关于对违反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规行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D.《行政复议受理通知书》
24.国际劳工组织1936年的第52号《带薪休假公约》规定,凡适用本公约人员连续服务满一年后,有享受工资照付年假的权利,假期应有至少( )
A.6个工作日 B.7个工作日
C.10个工作日 D.15个工作日
25.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章程,国际劳工组织最正式的监督程序是( )
A.定期监督 B.申诉
C.控诉 D.直接接触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按照法律规范的强制程度,可以把法律规范分为( )
A.义务性规范 B.禁止性规范
C.强制性规范 D.任意性规范
E.确定性规范
27.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事项包括(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民事基本制度
C.犯罪和刑罚 D.基本经济制度
E.地方性事务
28.下列属于劳动保障行政许可事项的有( )
A.从事补充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的资格认定
B.劳动仲裁员资格的考核认定
C.技工学校设立审批
D.企业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审批
E.外国人入境就业审批
29.我国劳动保障监察的内容涉及劳动保障工作的各个方面,有( )
A.就业管理 B.职业介绍管理
C.社会保险管理 D.工资管理
E.劳动合同管理
30.从监督的内容来看,对行政主体的监督主要是( )
A.对法人遵守行政法律法规的监督 B.对行政主体行为合法性的监督
C.对公民个人遵守行政法律法规的监督 D.对其他组织遵守行政法律法规的监督
E.对公务人员遵纪守法行为的监督
31.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繁多,在行为责任方面,主要有( )
A.责令改正 B.通报批评
C.停止违法行为 D.撤销违法的行政行为
E.履行职务或法定义务
32.行政复议参加人包括( )
A.申请人 B.鉴定人
C.被申请人 D.证人
E.第三人
33.下列关于“行政诉讼中的被告”正确的提法有( )
A.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B.由行政机关口头委托的组织所做的具体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C.非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共同作出行政决定的,共同构成被告
D.对行政机关的派出机构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该派出机构作为被告
E.行政机关被撤销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34.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侵犯公民人身权的行政赔偿范围包括( )
A.对不符合拘留条件的人实施了拘留
B.拘留超过了法定的期限
C.行政机关实施了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措施
D.唆使他人以殴打等暴力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
E.使用枪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的
35.在关于社会保障的国际劳工公约中,正确的提法有( )
A.在农业中规定实行强制疾病保险制度,其津贴待遇包括免费治疗和提供药品及器械
B.对残废者提供康复服务的义务
C.强调给达到规定年龄(不小于60岁)受保人支付老年年金
D.对失业者支付津贴
E.本国人和非本国人在社会保障的9个部分享有平等待遇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社会保险法
37.行政行为
38.劳动保障行政处理
39.劳动保障行政争议
40.行政赔偿制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法的作用。
42.简述我国劳动保障监察的职责。
43.简述劳动保障法律责任的特征。
44.简述行政诉讼的特征。
45.简述国际劳工组织的宗旨。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劳动保障行政执法监督的特征。
47.试述社会保险行政争议的主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