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供给侧改革的经济法解读

供给侧改革的经济法解读

发布时间: 2022-09-15 13:34:53

⑴ “供给侧改革”是什么最通俗易懂的解释

供给侧改革就是确立供给优先的增长方式与发展模式,以投资拉动为基础、创新驱动为主导、经济效益为归宿的增长方式;就是优化产权结构,国进民进、政府宏观调控与民间活力相互促进;就是优化投融资结构,促进资源整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就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质量,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就是优化分配结构,实现公平分配,使消费成为生产力;就是优化流通结构,节省交易成本,提高有效经济总量;就是优化消费结构,实现消费品不断升级,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就是用内需导向型经济代替出口导向型经济,用知识密集型经济代替劳动密集型经济,用幸福经济代替GDP经济。

⑵ 供给侧改革是什么意思

供给侧改革是什么意思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供给侧改革的内涵,重点任务还有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呢?下面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如何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

大家知道,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在,社会上有很多讨论。但究竟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什么不是,似乎说的还不是很清楚,有的甚至是误读。那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我想,至少需要把握以下“两是,三不是”:

第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是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是改革,对象是体制机制,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离开了这个“改革”实质,去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会偏离本来的含义。实际上,仅从汉语语法上讲,不管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是“供给侧改革”,都是一个偏正结构短语,“供给侧”是定语,“改革”是中心语,显然“改革”是中心意思。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质属性是深化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改变我国供给侧的一些妨碍供给结构适应需求变化的旧体制。所以,虽然“三去一降一补”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任务,但不是改革本身。关键是看,谁去做,以怎样的方式去做。改革的对象是体制,而不是问题或任务本身。

第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结构性改革。总书记强调,我们提的供给侧改革,完整地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称“供给侧改革”也可以,但不能忘了“结构性”3个字。实际上,我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结构性改革,离了“结构性”的实质,谈供给侧改革就没有意义。结构性改革一词其实来源于西方,强调的是对产生结构性矛盾的体制问题,包括政府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政府和企业关系进行改革,比如,欧洲的劳动力市场和福利制度改革。在我国,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特别是产能过剩问题严重。这种问题的产生有特殊体制原因,主要是政府与企业关系扭曲。

其实,供给侧原本不是问题,之所以有问题,是因为有一只“有形之手”在起反作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理顺这些关系,让市场真正起到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该入土的“僵尸企业”,就让它“入土为安”。

第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等于供给学派的主张。总书记强调,我们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西方经济学的供给学派不是一回事,不能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大家知道,供给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经济学流派。供给学派认为,生产的增长决定于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供给学派极力主张大幅度减税,认为减税能刺激人们多工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然也包括通过降低税费来减轻企业负担的要求,但不仅改革的性质与供给学派主张有根本的不同,而且改革的范围也要远远超过供给学派的主张。

第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等于结构调整。现在有一种误解,认为供给侧结构改革就是结构调整。其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然与结构性问题有关联,但无论是在内涵上,还是在具体措施上都不等同于结构调整。过去,结构调整通常采用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的三种手段,更多的是采用行政手段。很显然,这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然也不排斥必要的行政手段、法律手段,比如减少亏损补贴、停止僵尸企业贷款、依法实行企业破产等,但与以往不同,对结构的调整将主要是通过改革的办法,从体制机制入手解决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是对传统的调结构方式进行反思后做出的主动选择。

第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搞新的计划经济。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说法,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搞新的“计划经济”。这显然是误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是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决不是要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去。过去正是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得不够,政府干预过多,导致市场不能及时出清,引发各种结构性矛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然可能有各种不同的方案,但我认为,这样的方案,即使冠以“计划”之名,也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计划经济了。现在需要的是体制改革,如果只调结构,而不改体制,就难免会陷入“过几年又来一次调整”的怪圈。这正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艰巨繁重,可以简单概括为:一个核心、三个方面、五大重点。

首先,一个核心,就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任务,目的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从供给侧入手,针对重大结构性问题推进体制改革,破除一切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实现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其次,从长远看,就是要建立健全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供给体系。这一体系包括微观主体、市场体系和市场管理三方面,总的是要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按照三中全会精神,这三方面的改革方向:一是要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的产权和合法利益,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二是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打破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性。三是要着力解决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依靠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配置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最后,从近期看,就是要全面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一是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要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办法,因地制宜、分类有序处置过剩产能和“僵尸企业”。二是化解房地产库存。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三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要依法处置信用违约,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规范各类融资行为,妥善处理风险案件。四是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包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企业税费负担、社会保险费、企业财务成本、电力价格、物流成本等。五是扩大有效供给。打好脱贫攻坚战,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补齐软硬基础设施、人力投资等短板。

这五项任务的核心是深化改革。去产能,就要处置“僵尸企业”,该“断奶”的就“断奶”,该断贷的就断贷。去库存,就要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建立健全农民工进城的财税、土地等配套制度。去杠杆,就要有序打破刚性兑付,推进金融改革。降成本,就要推进税收、社保制度、垄断行业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把整体税负降下来,把不合理的收费取消掉,把行政审批减下来。补短板,就要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健全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解决好“钱从哪里来、投到哪里去”的体制问题。

如何保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推进

总书记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系全局、关系长远,一定要切实抓好。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一些实体企业生产经营仍然困难,市场风险点增多的形势下,如何保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推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相互配合的五大政策,4月2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有关政策方针。我体会,主要是要做到“三稳定、两调动”。

第一、稳定宏观经济。这就是要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为此,要坚持适度扩大总需求,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真正积极,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真正稳健,注重把握重点、节奏、力度。要保持定力,避免用加杠杆的.办法硬推经济增长,确保中央已定的政策不走样、不变形。

第二、稳定市场运行。主要是要保持金融市场稳定,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中央已明确股市、汇市、楼市的政策取向,这就是要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发展规律,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要保持股市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加强基础制度建设,加强市场监管,保护投资者权益。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逐步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双向浮动、有弹性的汇率运行机制。要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有序消化房地产库存,注重解决区域性、结构性问题,实行差别化的调控政策。

第三、稳定社会就业。在去产能的过程中,要妥善处理下岗失业问题,有的要转岗,有的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有的破产企业职工要直接纳入低保,有的让他们接受培训,提高再就业能力。同时,社会政策要托底,更好发挥社会保障稳定器的作用,把重点放在兜底上,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公共服务。

第四、调动企业家积极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无论是“僵尸企业”的处置,还是房地产库存的消化,以及有效供给的增加,都离不开企业家的积极主动参与。要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引导好社会心理预期,重视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商业法制环境,着力营造扶商、安商、惠商的良好市场氛围,切实发挥企业家的重要作用。

第五、调动各级干部的积极性。当前,各方面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不断提高,有关部门已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许多地区研究制定了综合性方案和专项方案。国家还将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和改革方案。无论是政策和方案的制定,还是落实,都需要各级干部的担当作为。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积极性,才能保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总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我们要深刻理解它的时代背景,准确把握基本要求,结合本职工作,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这项工作中去,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

⑶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含义和意义

含义: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意义: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需求侧改革主要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创造、创新等要素。

2、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3、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调整,在增加投资过程中优化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开源疏流,在经济可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就是优化产权结构,国进民进、政府宏观调控与民间活力相互促进;

4、优化投融资结构,促进资源整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就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质量,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就是优化分配结构,实现公平分配,使消费成为生产力;

5、就是优化流通结构,节省交易成本,提高有效经济总量;就是优化消费结构,实现消费品不断升级,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

(3)供给侧改革的经济法解读扩展阅读

具体内容

1、调整完善人口政策,夯实供给基础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威廉·配第的这一论述,第一次从经济的角度,概括了人口与经济的关系。人口既是需求基础,也是供给基础。

就当下中国供给侧改革的经济决策而言,调整和完善人口政策,是夯实供给基础的关键,是奠定中国经济调整转型和发展进步基础的关键。

2、推进土地制度改革,释放供给活力

合理的土地制度安排对于激励生产要素和公共产品供给,释放供给活力,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着重要的微观管理和宏观调控功能。

2015年以来,我国城镇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去库存化和“后土地财政”的压力和挑战,农村则开始进入三权分置改革和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的试点阶段,推动城乡土地制度改革的合力基本形成,长期滞后的土地制度改革有望加速推进。

3、加快金融体制改革,解除金融抑制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市场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单一到多元,不断发展壮大。20世纪80年代,我国金融改革的主要内容以引进市场经济金融体系的基本结构为主。90年代上半期和中期以建立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基本框架为主。

2002—2008年进入以健康化、规范化和专业化为特征的金融改革与发展新时期。当前,我国金融正处于市场化、国际化和多元化的阶段,面临着比以往更加复杂的局面。从国内来看,金融作为最重要的要素市场之一,由于改革不到位,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金融抑制,需要加以改革。

4、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开辟供给空间

中国经济多年来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但是,经济进入新常态后,要素红利渐行渐远,投资驱动风光不再。

“十三五”时期中国要继续发挥经济巨大潜能和强大优势,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培育形成新的增长动力。

5、深化简政放权改革,促进供给质量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与劳动力、土地、资本、科技创新一样,是经济增长的要素之一。对世界历史横、纵两个方面的考察也表明,制度的内涵与制度质量是影响甚至决定一国经济长期绩效最重要的因素。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诸多问题都可深入到体制机制层面上找原因,制度变革与制度创新刻不容缓。

6、构建社会服务体系,推进配套改革

供给侧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增进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提高区域、产业、制度、产品等多个方面的竞争力。要实现这个目标,除了上述五大要素改革,还需要若干配套改革。构建社会普遍服务体系,即为其中之一。

⑷ 供给侧改革是什么意思请用通俗的话讲讲,别太专业

供给就是提供,供给侧就是 提供产品的一方,消费者就是需求的一方 叫做“需求侧”。

“供给侧改革”的意思是什么呢,做个最简单的比喻吧, 康师傅这家企业都知道,在前十几年 他是怎么壮大的呢,产品是单一的,就几种水,通过搞营销,先卖台湾人,慢慢发现在台湾越来越卖不动了,他就开发大陆市场,诶,卖了好几年,大陆也发现卖不动了,这就怪了,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消费者也就是需求端是没有问题的,人没有大规模减少,人素质还有所提高,还卖不动了。问题出在“供给侧” ,供给出现了问题啊,说明公司的产品是有问题的,没有注重产品本身。

所以企业 实业要转型升级啊,不转型不升级就得被市场淘汰,彻底淘汰,所以作为企业你得 增加劳动力,资金,土地、资源的投入;你得提高员工的技术,提高人员素质,提高管理能力;通过教育培训体系,发展壮大研发团队,技术队伍;

政府在这方面的改革包括,给予减税、简政放权等、通过扶持一些有优势的企业,有创新的企业促使市场加快淘汰落后的产能。

(4)供给侧改革的经济法解读扩展阅读: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需求侧改革主要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创造、创新等要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⑸ 何为供给侧改革如何理解

我分成两部分来解释吧。一,供给侧改革要解决什么问题?二,供给侧改革有哪些措施?
首先,供给侧改革要解决的最核心问题:产能落后。
看新闻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一种矛盾的现状:一方面,许多新闻都说中国的企业产能过剩,产品严重滞销;另一方面,中国的消费者貌似又表现出很强的消费能力(起码前几年),到全世界海淘买买买,法国的奢侈品,韩国的电器,甚至是日本的电饭锅马桶……
所以,高层的判断是:中国的经济面临的问题既不是生产能力不足,也不是消费能力不足,而是生产能力落后,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这种落后包括两方面:一是因为生产水平的低下导致产品的质量、档次不能满足现在消费者的喜好;第二是产品结构出了问题,与需求的结构不相匹配(比如市场上的消费者需要100万台手机,20万台电脑,而我们的商家却生产了20万台手机100万台电脑,需求和供给不匹配)。
对此,高层采取的举措,可以用“三去一降一补”来概括: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
下面一一解释。
1,去产能。
去产能是最能体现供给侧改革思想的举措。要淘汰一部分落后的产能,其中最关键是要让那些落后的“僵尸企业”退出市场。
什么叫僵尸企业呢?其实主要就是一些落后的国企。这些企业的创新能力弱,思维僵化,导致产品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长期亏损。如果基于正常的市场经济规律,这样的企业如果不求转变,就会逐步走向破产重组,这部分落后产能就被淘汰了。
但是因为中国特殊的国情,这部分企业过去却被政府和银行强行靠输血吊命。这种措施是非常负面的,一方面,这些落后的本应该淘汰的企业,却依然占据了大量的资源(场地、设备、原材料、劳动力、资金等),却无法提供社会需要的产品,影响了经济的效率;另一方面,还浪费了财政资金,更给银行带来了坏账风险。
所以,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清理这批僵尸企业。能盘活的盘活起来,不能盘活的,就退出市场吧。
好吧,打字好累。。。先写到这里。回头补充。

⑹ 什么叫供给侧改革 请用最通俗最易懂的话来描述,并举个例子。供给侧改革到底改什么

供给侧改革一般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需求侧改革主要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创造、创新等要素

简单来说,其实就是市场经济下供给侧就是供方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一方,相对供给侧另一个就是需求侧也就是消费者购买商品和服务的一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说白了就是让供方提供更好的商品和提供消费者所需要的商品的一系列改革

参考链接: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网络

⑺ 什么是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的实质是什么 供给侧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也不断的深化,在我国国内要同时进行全面的深化改革以适应社会现代社会的变化,那么在供给侧方面也会做出相应的改革,国家对其改革的重点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对于供给侧改革的实质又是什么?在改革过程中应该重视哪些方面,又有哪些需要遵守的原则呢?对这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尤为关注和重视。

三、改革重点

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要想更好的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要以人民为中心为发展思想,然后适当扩大需求,同时也要从不同方面增加优质供给应,以适应不断增长的需求。相关人士表示补短板是这一改革任务的重点任务,不仅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也可以改善民生,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战略意义。

⑻ 供给侧改革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供给侧改革:

所谓供给侧改革是指从供给侧入手的改革。与需求管理政策相比,供给侧改革具有如下三个特点:

1、供给侧改革强调发挥企业和创业者作为市场主体的作用,而需求管理政策主要强调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

2、供给侧改革强调解决中长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而需求管理政策更多强调解决短期经济波动问题;

3、供给侧改革强调制度的变革与完善,而需求管理政策主要强调短期的政策调整。

二、改革涉及的重点领域:

供给侧改革的实质是:

一则形成新主体,即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企业、企业家、创业者等在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同时要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约束政府的“有形之手”,正确发挥政府的作用;

二则培育新动力,即通过全面改革培育新的增长动力,通过全面创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则发展新产业,即一方面要尊重和顺应经济规律、市场规律,及时淘汰产能过剩和僵尸企业等,让市场及时出清,避免资源浪费,及时化解经济泡沫,避免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等。

供给侧改革的重点领域如下:

要大力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更加重视“供给侧”调整,加快淘汰僵尸企业,有效化解过剩产能,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要把增强企业活力放在突出位置,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引导好社会心理预期,重视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商业法制,切实发挥企业家重要作用,着力营造扶商、安商、惠商的良好市场环境。这意味着,在产业层面,淘汰僵尸企业,化解过剩产能,激发企业活力,将是“供给侧改革”的重点领域。

三、改革成效的决定因素:

制度因素、组织创新能力能否突破束缚,决定着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空间,也决定着“供给侧改革”的成效。

事实上,在制度因素方面,能否改进供给是现在面临的一大问题。比如,在人口红利衰减的趋势形成后,应当制订什么样的人口政策保证充足和更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供给;在中小企业天然缺乏高等级信用的情况下,应当制订什么样的金融政策让中小企业得到资金供给;在放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预期中,应当制订什么样的政策既能让房地产行业发挥经济引领作用,又避免形成过大价格泡沫。

这些问题都是老问题,但一直没有明确的解决方案。调控历史表明,跳出“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必须跳出短期利弊的思维视野,从长远利益考量,让制度因素与经济增长的长远目标相匹配。让“供给侧改革”达到预期效果,制度供给的创新是最重要的前提。

此外,组织能力的优化对供给侧改革也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已经推进或正在部署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商事制度改革、国企改革等,既涉及政府组织,也涉及政府资金主导的大型企业组织,这些都属于组织能力优化的新探索。当前,大量微型组织生存发展困难较多,优化这些组织的能力,为其提供宽裕的市场进入空间,通过减税等措施减轻其压力是当务之急。如此才能提高其生存能力,创造鼓励创新的应有环境。

中国经济增速继续放缓的原因,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供给侧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供给侧改革的目的是侧重于企业微观机制的重构,提高要素和资源优化配置,进而提高经济效率。当前迫切需要进行的供给侧改革包括三方面:

1、建立有效的过剩产能退出机制,减少“僵尸”企业,让资源要素重新流动起来。

2、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特别是钢铁、石化、有色、建材、煤炭等上游产业,大部分都是国有企业,必须及时有效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3、建立企业家激励机制,加强产权保护,营造一个企业家能够有创新、创业激情的激励机制和环境。

供给侧的改革是一个中长期定位,需求侧的调整是一个短期定位。如果没有短期定位,中长期定位也会失准。供给侧改革的同时,不能放松需求侧的调整。供给侧改革,特别是在存量退出的进程中将产生大量的外溢效应,引发总量性的需求不足和结构性的萧条。这些现象一旦出现就需要全面启动需求侧管理。

进行供给侧改革,必须加快推进新一轮财税、金融等配套改革。经济继续低迷,决定了未来一个周期将以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为主,扩张性的经济政策要么减收,要么增支。因此不管是从发展的角度讲,还是从改革的角度讲,本轮调整都存在着大量的减税空间。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力,应该是一系列改革举措整体发力,包括鼓励创新创业的改革举措,推进市民化为核心的城镇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实施减税降费和大规模减少行政审批,积极推进新一轮财税、金融等配套改革。

热点内容
合同法司从合同的效力 发布:2025-01-18 16:27:45 浏览:469
职业道德自查自纠 发布:2025-01-18 15:33:54 浏览:125
环境政策法规 发布:2025-01-18 15:32:32 浏览:642
法律概念上市公司 发布:2025-01-18 14:58:08 浏览:840
公司法律风险解决方案 发布:2025-01-18 14:45:04 浏览:605
两项新民法 发布:2025-01-18 13:43:27 浏览:491
民法115条 发布:2025-01-18 13:40:23 浏览:128
人民法院错案追究 发布:2025-01-18 13:21:33 浏览:81
治安处罚条例新 发布:2025-01-18 12:48:20 浏览:573
占用红树林保护区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18 12:14:06 浏览: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