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学前教育社会活动角色扮演法

学前教育社会活动角色扮演法

发布时间: 2022-09-25 00:25:53

『壹』 幼儿社会教育活动有哪些步骤

篇一: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小学的校园环境和小学生的学习生活;
2、知道自己即将进入小学,成为光荣的小学生了,激发幼儿园入学的愿望。
活动准备:
联系好附近一所条件较好的小学(实验小学),请一年级准备一节算术课或一节语文课。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老师:“再过几个月,小朋友都要离开幼儿园,上小学去读书了,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小学哥哥姐姐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幼儿:“想!”
老师:“好,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实验小学参观,小朋友们要仔细看看小学和幼儿园有哪些不同,看看小学生是怎样升旗,怎样上课的。
二、参观小学校
(一)参观传达室
1、一走进校门,就看到有一间房间,这是什么地方?(引导幼儿问问门口的老伯伯,认识字的小朋友可以读一读牌子上的字)
2、传达室是干什么用的?(请门房间的老伯伯作介绍:传达室是为了小朋友的安全,不让外边的人随便进来,小学生也不能随便出去)
(二)参观大操场
1、让小朋友在大操场上从这头跑到那头,感受大操场很大。
2、老师:“小学的大操场和幼儿园的操场比一比哪个操场大?为什么小学的操场那么大?(小学生比幼儿园小朋友多)
3、看一看操场上有些什么运动器具?
4、老师总结:“小学操场上的运动器械比幼儿园多,比幼儿园大,有的运动器具很高。有跳高、跳远用的沙坑,有打篮球用的篮球场、有向上爬的竹竿,还有双杠、单杠等,有的是高年级的哥哥、姐姐锻炼身体用的,有的是一年级小朋友玩的,玩运动器具时要注意安全。
5、观看小朋友升旗、早操。
引导幼儿观看许多小朋友在操场上排着整齐的队伍,升旗时戴红领巾的小学生是怎么做的?戴绿领巾的小学生是怎么做的?看一看小学生做操时的精神,动作和队伍。
(三)参观小学生的教室,并同幼儿园活动室作比较
1、小学的教室比幼儿园大,所以说是“宽敞的教室”;
2、小学的客桌椅同幼儿园的不一样,是两个人用一张桌子和椅子,称为“双人课桌椅”;
3、教室里两块大黑板,一块是老师教小学生学算术、语文、绘画时用的,一块是小朋友自己写字画图的;
4、老师:“幼儿园的活动室里有玩具橱,小学的教室里为什么没有?(启发幼儿谈后老师小结:因为小学是小学生上课学习的地方,他们上午下午都要上课,下午不睡午觉,每上完一节课休息一会儿又要上第二节课,小学生玩的时间比我们幼儿园小朋友少,所以教室里就没有玩具橱了)
(四)观看小学生上课
1、听一听小学生上课前要响几次铃?听了第一次铃声告诉幼儿这是预备铃,小学生是怎样准备上课的?
2、提醒幼儿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并引导他们要像小学生一样坐端正。看看桌上的学习用品放的位置;
3、听小学老师上课,看小学生怎么动脑筋举手回答老师体温,如何注意听讲;
4、下课后小学生干什么么?(有的自己放松一会,有的自己走到厕所小便作准备工作)
三、回到幼儿园
老师:“今天我们参观了什么小学?看到了什么?应该怎样准备做个小学生?”(请幼儿交流)
四、延伸活动
可组织去年入小学的离园哥哥姐姐开个见面会,让幼儿向一年级的哥哥姐姐提问题,让他们对小学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篇二: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方案
一、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要求
(一)教育目标与内容
说明: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大、中、小班三个年龄段分别设计一个社会教育活动。
根据主题确定教育目标(注意层次性:直接目标与间接目标;主导目标与次要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感目标),精选内容(基于主导目标筛选教育内容),收集素材(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贴近幼儿生活经验选择适宜的教育材料)。
1、幼儿的多元文化生活。通过分享不同的文化背景,如家庭习俗、语言、食物、音乐、价值观、家庭关系、生活类型、文化庆祝和民族遗产等,提供给幼儿必要的技能、知识,发展他们对自己的良好接纳以及对别人的积极认识,理解在快速变化的、复杂的、独立的社会中生活的丰富与合作。
2、幼儿的心理和价值观。社会和物质环境以尊重为关键特征,为幼儿提供一个属于他们的位置。特别关注幼儿独立
意识的发展;如何处理嫉妒、害怕、攻击性的情感、与别人玩的能方和友谊的发展;如何控制他们生活中的想象角色的发展等方-面;同时,也关注幼儿道德发展的三个方面:对道德的思考、自我评估及抵抗偏差想法和行为的意识,从而促进幼儿的道德行为。
3、对历史的感知。幼儿的过去(个人历史或生命历程)、遗传、家庭历史及其他幼儿的家庭历史都是幼儿历史教育有效的手段。幼儿在活动中建立起对历史理解的同时也建立起对时间的理解。
4、地理。在幼儿园阶段,地理学习主要把焦点放在三个方-面:解释不同区域(地区、国家、世界)的人和地方有什么不同;描述和评价物质和文化世界的关系(人类大陆的关系,包括环境保护和守恒);确定由物理和经济因素造成的问题(包括人口的分布和密度)。
5、幼儿作为消费者。社会科学课程选择了10个经济概念用于学前儿童学习:消费欲与需要、缺乏、区别资源(人类资源、自然资源和资本财力)、计划、目标排序、购买的先后、主次)、商品(我们买的东西)和服务(别人为我做的事)、买者和卖者、生产者和消费者、钱(知道钱的作用,认识和命名钱)、选择(消费教育的目的是帮助每个人能用他们有限的资源做出最可能的选择)。
6、幼儿对年龄、衰老和死亡的认识。幼儿缺乏对这三个
概念的清楚和正确的认识。社会科学课程给予幼儿情感支持;对幼儿关于年龄、衰老和死亡的问题给予正确的事实回答;帮助幼儿鉴别关于年龄、衰老和死亡的公式化的人物与神话;让幼儿知道死亡是生命循环的一部分;增加幼儿关于老龄的信息;促进幼儿对所有年龄的人的尊重;给幼儿提供训练倾听、自我表达、同情和价值判断的机会。
(二)教育模式与方法
说明:
基于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选择最匹配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每个教育活动确定一个教育活动模式,但同一种模式下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构成教育过程的不同环节。
1、教育模式
主题教育模式、方案教育模式、区域教育模式、旅行教育模式
2、学前社会教育的一般方法
实践练习法、社会调查法、参观法、表演法、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
3、学前社会教育的特殊方法
价值澄清法、移情训练法、观察学习法、角色扮演法
二、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格式
(一)活动名称
(二)设计思路(教育模式与方法的选择依据与实施活动的教育意义)
(三)教育目标
(四)活动准备(材料准备、经验准备)
(五)活动过程(基于教育内容及其进度划分若干环节或步骤,包括每个环节或步骤的教育指导方法;文字描述困难时可以配合情景图)
(六)参考资料
(七)附件
三、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撰文要求
(一)以小组为单位,明确责任、分工合作,集体讨论,组长负责整理文稿并且注明每个成员在设计中的任务及其贡献。
(二)每个小组在指定范围内选择一个主题(不得重复),设计一个系列活动(大中小班各一个)。整个系列活动的字数控制在4,000-5,000字之间。
(三)注明教育活动设计过程中的参考资料及其出处。
(四)教育活动中设计的辅助材料一律作为附件,附在正文的后面。
(五)完成时间:12月31日。
篇三:幼儿园社会领域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体验和感受到笑脸带来的快乐,并将快乐传递给他人。
2、能主动、友好的与人交往,并掌握与人交往的技能。
活动准备
每人一枚笑脸,笑脸的形态要不一样、圆形彩色纸、水彩笔、人们各种笑脸的ppt
一、以给幼儿送礼物的形式导入。
二、谈话活动
1、自己的笑
打开礼物后,好多小朋友都笑了,你们为什笑了?
你会在什么时候对别人笑?
2、别人的笑脸
以ppt的形式出示人们笑脸的图片,让幼儿体会微笑给人的感受。
你在什么时候会看到别人的笑脸?
你看到这些笑脸时你喜欢不喜欢?为什么?
笑脸给人什么感觉?(温暖、友好、快乐……)
三、制作笑脸娃娃(背景音乐:《歌声与微笑》
1、师:当你们收到笑脸娃娃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你们想把笑脸娃娃也送给别人,让其他的人也获得快乐吗?
2、制作笑脸娃娃
师:人在笑的时候眼睛是什么样?嘴巴是什么样的?现在我们一起做一个笑脸娃娃吧。
四、赠送笑脸娃娃,体验快乐(背景音乐:《歌声与微笑》)
师:你想把笑脸送给谁?
你为什么要送给他?
送的时候你该用什么表情?对他说什么话?
五、活动延伸:
放映本次活动的录像,让幼儿感受到当送出或收到笑脸娃娃时同伴的表情,体验微笑带来的快乐和能传递友情。

『贰』 在学前教育过程中,角色扮演究竟是怎样的

幼儿的想象力是相当丰富的,而且幼儿更喜欢模仿和扮演。今天小鱼哥哥就把平时小朋友们最喜欢的角色扮演的学习过程一一记录下来,希望与其他的幼儿教师做交流。

通过这个角色扮演的过程,可以让孩子们充分展开想象力,也可以感受故事中人物的行为,思想,语言等等。不管是表演的孩子,还是看表演的孩子,都能从表演的整个形象的过程中,体会到故事的完整过程。有时候,孩子们的表演会相当生硬,而且可笑。但是孩子们都很勇敢,不会因为这样,而放弃表演的过程。个人认为,幼儿园的生活,应该是丰富的,不应该只是给孩子们教一些简单的数字,认认图片,画画画什么的,而是让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尝试任何一种他们想尝试的东西,才会让孩子的智力以及学习基础被打下。

『叁』 在学前教育过程中,角色扮演学习过程是怎么的

故事选择

孩子们是喜爱童话故事故事的。因此,在挑选故事时,我一般会和孩子们商量一下。自然,事前自身先挑选好三到五个故事,大部分是平常讲给孩子们听得。让孩子们自身挑选要想扮演的一则童话故事故事。

故事串讲班

当孩子们把故事挑选好后,我先让孩子们转述一下故事。务必事前告知孩子们,谁记的故事内容越多,谁便会在故事中扮演某一个人物。根据这样的方法,刺激性了孩子的竞争,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讲故事,煞费苦心地追忆曾经的我讲过的故事剧情。

拓宽结果

对角色扮演而言,大家园中也举办过父母发布会,也会出现少年儿童表演,我一般便会把一则故事拿出来,让孩子们在父母眼前表演。尽管游戏道具非常简单,尽管情景很不光滑,尽管没有品牌形象的服装,可是父母和孩子们或是享有着角色扮演的开心。

本人觉得,幼稚园的日常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不应该仅仅给孩子们教一些简洁的数据,认一认照片,画画画什么的,只是让孩子们在幼稚园里试着一切一种她们想试试看的物品,才会让孩子的智商机器学习培训基本被奠定。

『肆』 幼儿角色扮演法的好处

对于孩子来说,事实与想像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角色扮演能进一步激发宝宝想像力,对右脑发展很有好处;模拟对话不仅能加深与妈妈的情感交流,还可刺激宝宝左脑的语言中枢;孩子的想象力如果能通过语言自然表达,将极大促进左右脑开发。
幼儿角色扮演的好处:1、促进孩子主动学习2、促进孩子主动交往3、激发孩子积极想象4、认识自我5、左右脑开发

角色扮演游戏能充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只有拥有好奇心,才能促使他们去探索去创造。角色游戏能充分满足孩子的需要,从而发挥了孩子的能动性,使他们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促使其不断尝试探索,获得更多的成功,学习更多的知识。

在角色游戏中,孩子们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模仿,再现社会中的人际交往,练习着社会交往的技能,不知不觉中就提升了人际智能。游戏中,孩子们的行为要与所扮演的角色行为相吻合,要把自己放在角色的位置上。从角色的角度看待问题,必须学会共同拟定和改变游戏活动的主题。为了使角色游戏成功地继续下去,他们之间就先要协商由谁担任什么角色,使用什么象征性物品及性动作;游戏中常常要改变计划,这就需要共同合作,学会从他人角度看问题,更好地解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同时,在游戏中还可学习如何坚持自己正当的权利、要求,怎样控制自己的言行,以符合游戏规则。因此,角色游戏水平的高低能反映社会交往能力水平的高低及人际智能水平的高低。

一个轻松、活泼,富有启迪性的氛围,可引导幼儿的想象,产生创造的欲望。因为想象、创造是角色游戏的特征。在游戏中多数是以物代物来满足幼儿对材料的需求,替代材料越丰富,幼儿选择余地越大,想象、创造的空间也就越大。

在游戏中,孩子能在与周围人和事物的比较中逐渐认识自我,她手中的洋娃娃往往就是她自己,而她自己所扮演的就是她妈妈的角色了,儿童做游戏时喜爱扮演各种角色,它含有浓厚的戏剧性。孩子扮演的角色并不拘泥于一个人,有时在一个游戏中她甚至可以不断出演多种角色。对于孩子来说,事实与想像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角色扮演能进一步激发宝宝想像力,对右脑发展很有好处;模拟对话不仅能加深与妈妈的情感交流,还可刺激宝宝左脑的语言中枢;孩子的想象力如果能通过语言自然表达,将极大促进左右脑开发。

『伍』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方法有哪些各自有哪些优缺点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方法有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和演示法等。优缺点:调动孩子的潜能,师资水平不高。

(1)幼儿社会性教育的一般方法主要有: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和演示法。

(2)幼儿社会性教育的独有方法主要有:移情训练法和角色扮演法。

虽然学前教育对孩子的学习成长起着关键作用,但并不是所有“学前教育”都对孩子有益处,甚至还会可能害了孩子。

目前,上面有不少机构打着“学前教育”的幌子,忽悠了不少家长给孩子报名,实则上课内容无非就是幼儿园的孩子学习小学知识,对孩子的能力并没有多大提升。学前教育担负着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任,幼师们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孩子的潜能。

学前教育期间,孩子还将与其他孩子共同学习、交流、生活,能有效促进孩子的社交能力、自控力、自信心及团队协作能力,这些能力对孩子将来上小学、中学、大学,乃至踏上社会,都必不可少。

“师生比”是从数量上衡量教师能否满足学生(幼儿)需求的指标,表示的是平均每个教师能够教导学生的数量。比值中,学生数量越少,则师资的供给越丰富,反之则有可能存在师资供给的短缺。

学前教育不是拔苗助长提前学习,而是提升孩子的各项能力为将来的正式学习做好准备,都能擦亮眼睛,挑选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切勿“心急乱投医”,成了黑心教育的“韭菜”。

『陆』 在学前教育中,角色扮演学习过程是如何的

在学前教育中,角色扮演学习过程是如何的

学前教育是对学前儿童进行教育的过程,实施适应儿童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可有效地促进儿童发展,促成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协调与联结,形成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
幼儿如果能在学前教育中得到很好的发展,

那也就为他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幼儿如果能在学前教育中得到很好的发展,那也就为他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是一个复杂,动态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过程.我们认为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诱导作用,是儿童发展的必要条件,

如果能适时而恰当地给新生儿提供丰富的环境(教育)刺激,则能显著地提高和促进他们的发展.环境和教育能诱导学前儿童的发展.
总之,我们要知道,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着明显的诱导作用.适时的早期教育经验能显著促进儿童认知及各方面的发展。


『柒』 学前教育角色扮演法的好处

扮演游戏对于宝宝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家长们应积极和宝宝玩角色扮演游戏,而不应显得不耐烦。下面介绍角色扮演游戏的好处有哪些。
细心的妈妈会发现,大约从1岁半开始,宝宝就会出现“假装”行为,如将喝水的杯子当做话筒、将小马扎当坐骑等等。尤其是宝宝的语言进一步发展以后,他会主动要求你假扮童话中的公主、巫婆、狐狸……
Step1:“假装”渐渐与现实分离起初,婴儿只是利用现实物体――如用玩具电话假装打电话,用奶瓶来假装喝水;到两岁左右,他会使用一些现实程度小的玩具,如用木块当作电话,而且行为更频繁。不久以后,宝宝就知道利用身体的一部分来代表物体,例如用一个手指代表一把牙刷;3岁以后,即使在没有任何现实条件支持下,宝宝对物体和事情的想像方面的表现也非常棒。意义:由于游戏的“象征物”不再紧密地与它所指向的物体的使用功能相配对,这表明宝宝的想像力开始萌发,对事物的描述变得更灵活了。
Step2:假装对象不再是自己当假装第一次出现时,它是直接指向宝宝自己的。如宝宝模仿妈妈假装给自己喂饭、洗脸。不久以后,假装行为就开始转为指向其他物体了,如给洋娃娃喂饭。大约3岁时,宝宝摇身一变成了“幕后策划人”,身边的物体成为有用的替代,他会用玩具娃娃父母来喂玩具娃娃宝宝。意义:这一发展次序说明,宝宝已经认识到角色扮演活动的代理者和接受者能独立于自己而存在。“假装”行为逐渐显示了宝宝“非自我为中心”的活动能力,正是这种能力使得成人与宝宝互相有意义的交流成为可能。
Step3:假装游戏越来越复杂例如,在“假装”行为刚刚出现的时候,婴儿要表现喝水,他会端起杯子就往嘴边凑,而不会将倒水、喝水的动作结合起来。但过一段时间之后(2岁半左右),他就会将倒水、喝水甚至喝过之后的满足感表现得活灵活现。这就意味着,他学会“协调”了,一旦具备了这种能力,在游戏中,宝宝就会和其他人“协调”分工,做角色扮演了。到四五岁时,宝宝之间能协商建立游戏主题,在一个精心策划的游戏中创造并扮演很多角色,同时表现出他们对故事发生、发展线索的出色理解。听听他们在共同创造一个想像世界时的陈述:“你假装是宇航员,我假装在操纵控制塔”、“等等,我必须建立太空船”,多么娴熟老练!意义:在复杂的社会性游戏中,宝宝对周围世界的理解并不仅仅停留在“描述”阶段,而是全心投入到“参与性”的活动中来,试图影响并控制周围的世界。在这种虚幻的、“假装”的交流中,宝宝能够理解、判断和思考自己和伙伴离奇的描述,这说明他已经学会推断别人的思
维,判断推理的逻辑能力正在悄悄萌芽。

『捌』 幼儿园角色扮演怎么说

角色扮演法是指模仿现实社会中的某种情境,让学前儿童扮演其中的社会角色。
角色扮演应使儿童表现出与该角色一致的、符合角色规范的社会行为。学前儿童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能够亲自体验社会角色在不同情境下的内心情感,感知社会角色及其规则、角色之间的关系。这有利于丰富儿童的社会认知、强化社会情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运用角色扮演法,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应创设学前儿童熟悉、理解和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的社会角色活动情景,尽量让儿童扮演他们喜爱、了解的社会角色。
第二,教师千万不能分配角色和导演角色,要给儿童提供一定的自主选择角色、变化角色、创造角色的权利和机会。教师必须强调同一角色可以有不同的扮演和表现方式,应鼓励儿童主动、创造性地扮演。
第三,尽量以扮演正面角色为主,角色扮演不应“脸谱化”。更不能为了处罚某个儿童而故意让他担任特定的角色。尤其注意在角色选派时,其他儿童的推荐是否有嘲笑和捉弄的用意,以免让角色扮演者感受到不安或困窘。
第四,教师要个别指导儿童的角色扮演,特别需要给予那些个性内向、不善于或羞于扮演的儿童充分的启发和鼓励。因此,角色扮演活动后的总结或讨论应避免扮演好坏的评价,着重社会活动情境的处理和情境的理解力。
第五,角色扮演法有相当大的团体互动作用。教师应平行参加和协同儿童共同扮演角色,这样既可以提高儿童对活动的兴趣,又可以有效地指导活动。

『玖』 幼儿园怎样开展社会角色扮演游戏

幼儿的交往能力是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发展与提高的。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以直接参与并能获得深刻体验的环境。我园设置了“幼儿社会角色扮演专项活动室”,通过开设幼儿喜欢的娃娃家、明星坊、爱心医院、宝宝超市、理发店、快餐店、礼品店等,为幼儿提供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机会,让幼儿在虚拟的社会小环境中扮演不同角色,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那么,在游戏中,幼儿园应如何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提供有效的指导策略呢?
根据幼儿经验设定游戏内容
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现实的重新塑造。角色游戏其实就是社会化的游戏,共有的知识、经验是社会角色扮演游戏的基础,也是游戏顺利开展的保证。
例如,我园在“超市”游戏中,针对小、中、大班三个年龄段幼儿的特点以及生活经验,对幼儿进行了如下引导:
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教师带领幼儿参观了解超市的环境、用途,观察工作人员的言行举止,激发幼儿模仿的欲望。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可以在教师或中、大班哥哥姐姐的帮助下学会付款,并建立起初步的规则意识。
中班幼儿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可让幼儿亲自购物,观察、感受工作人员的工作。游戏中,教师让幼儿商量制订一些简单的规则,如一次扮演一个角色、两人发生争执可以用猜拳的方式解决等等。中班幼儿在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可以选择与商品价格一致的钱币付款。对个别有困难的幼儿,教师可以请大班幼儿扮演的收银员来指导帮助他。
针对大班幼儿的发展需求,教师指导幼儿通过已有购物经验商量设施、材料及商品的分类摆放情况,收集废旧材料或自制商品并贴上标签。幼儿可以自己选择游戏角色进行模仿,并制订游戏规则,例如要从入口进、出口出,买了东西要付款等。教师会引导幼儿将数学知识运用到游戏中,知道找零或凑整,练习简单的加减运算;鼓励幼儿学习宣传自己的商品,用绘画等形式为商品做广告。
提供低结构开放性的游戏材料
虽然现在的成品玩具应有尽有,但是这样的玩具为幼儿留下的自由想象和创造空间相对较小。因此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应多为幼儿准备废旧材料制成的成品以及具有开放性的半成品游戏材料,让幼儿动手完成游戏中所需要的物品。
我园在“娃娃家”的环境创设中,不论是厨房的微波炉、洗衣机,还是卧室的衣柜、梳妆台,都是教师利用废旧纸箱,经过创新、重新包装制作而成的,这些摆设不但形象逼真,而且安全环保。
在“快餐店”的游戏中,教师为幼儿提供橡皮泥制成的半成品“包子”,让幼儿把橡皮泥做成“肉馅”,用皱纹纸撕成“菜叶”,然后做成“包子”,再售卖给“顾客”。幼儿在反复的操作中不厌其烦,乐趣无比,充分激发了幼儿游戏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了幼儿以物代物的能力。
保证充足的游戏时间
教师在设计游戏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游戏时间。时间太少,幼儿没有尽兴,会有失落感;时间太长,幼儿会疲倦,从而失去游戏的兴趣。所以,教师对游戏时间的把握很关键。
在全园“以大带小”的社会角色扮演游戏中,我们将游戏时间安排在40分钟左右。在充足的时间内,幼儿可以从容地选择游戏伙伴,商讨必要的合作角色,增加小组合作游戏的发生频率,儿童更加喜爱游戏。如果游戏时间太短,幼儿往往无法筹划和编排游戏,不能完全沉浸于游戏之中,只能参与形式简单的游戏活动,起不到社会角色扮演游戏真正的作用。
教师要积极参与到游戏中
在社会角色扮演游戏中,教师的身份主要是引导者和参与者。但是在游戏中,教师往往会忽略这一点,不自觉地干涉幼儿的游戏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它向我们明确提出了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所承担的角色。
在实践中,教师除了承担这些角色外,还应抓住时机,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灵活定位自己的角色。尤其是游戏活动中,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探索世界、认识世界的方式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因时、因地扮演不同的角色来与之互动。教师只有真正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和兴趣需要,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才能切实提高教育的实效。
如何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中去,这值得每一位教师思考。例如,在“理发店”的游戏中,当没有“顾客”的时候,教师就要机动灵活地参与其中,以“顾客”的身份出现在幼儿的面前,与幼儿一起参与角色扮演,与之互动、交流,引导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增加幼儿游戏的兴趣,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
幼儿对外界事物好奇,往往显示出独立的见解和思维,他们很少模仿别人,能够用新方法对待旧事物。对于由幼儿的好奇心引发的独创行为,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使其好奇心得到强化,并为此去寻找答案,这将使幼儿受益终身。
中、大班的幼儿好奇心特别强。在游戏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幼儿不满足于教师提供的材料或预先创设好的情境。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通常会鼓励幼儿大胆创新,勇于说出他们的想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反思、构思、创设,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
在“明星坊”的游戏中,幼儿表演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打扮得这么漂亮,为什么没有摄影师给我们拍照呢?”根据幼儿的要求,教师马上调整游戏内容,在游戏活动中增加了“摄影师”的角色,从而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激励幼儿积极地投入到游戏中去。
组织幼儿进行游戏评价
游戏后的评价对提高游戏质量、巩固游戏获得的情绪体验等都有着直接的导向作用。在以往的游戏活动中,我们的做法通常是在游戏结束时由教师进行游戏小结,其结果往往是幼儿游戏经验不深刻,游戏体验也得不到回顾。
在评价活动中,评价主体应发生转变,以幼儿评价为主。教师向幼儿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使幼儿有讨论的话题内容,从而指明幼儿再次游戏的方向。
在“医院”游戏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团坐在一起,问一问“今天大家都选择扮演了哪些角色”,孩子们踊跃地举手回答,表示下次要尝试其他角色。当老师问起“今天你在扮演你喜欢的角色时,遇到了什么困难”,游戏室里马上安静下来,孩子们都在认真地回顾着自己参与的过程,并一字一句地说出了自己遇到的困难。老师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让幼儿参与到讨论中来,帮助幼儿解决游戏中遇到的困难,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小主人。通过这种“幼儿参与式”的游戏评价,不仅让幼儿获得了知识和经验,还培养了幼儿的合作能力以及学习分享的良好品质。
社会角色扮演游戏在幼儿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提高幼儿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手段。有效的游戏指导策略对游戏的顺利开展有重要的意义。幼儿园应该指导教师不断反思、学习、总结经验来提高指导水平,从而让游戏真正成为幼儿生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促进幼儿发展,帮助幼儿体验童年的幸福。
以上来源中国教育报

热点内容
复工证明具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1-18 04:33:25 浏览:158
自然债务法律效力 发布:2025-01-18 03:45:00 浏览:205
商业侵权的法律责任包括 发布:2025-01-18 03:44:47 浏览:538
社矫条例 发布:2025-01-18 03:18:09 浏览:923
交通法规禁止 发布:2025-01-18 03:14:28 浏览:342
社会与法一夕阳红直播 发布:2025-01-18 02:37:46 浏览:724
谣言转发多少条付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18 01:48:20 浏览:471
女性就业地方性法规 发布:2025-01-18 01:29:02 浏览:923
最新婚姻法房子归属问题 发布:2025-01-18 01:22:43 浏览:87
国际经济法原理 发布:2025-01-18 01:22:39 浏览: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