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经济法基础知识点表格

经济法基础知识点表格

发布时间: 2022-10-25 13:02:32

经济法基础重点有什么

经济法基础重点在于:

1、经济法概论

(1)法和经济法的概念

(2)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3)违反经济法的法律责任

2、会计法律制度

(1)会计法律制度概述

(2)会计核算

(3)会计监督

(4)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5)违反会计法律制度的法律责任。

(1)经济法基础知识点表格扩展阅读:

经济法特点:

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新兴的法律部门,与传统的相邻法律部门相比,其主要特点有:

一、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法

经济法的产生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必然结果,它把调整的重点始终放在引导各类经济主体依法进行经济活动,保证经济关系的正确确立和有序的进行上,以形成本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和经济秩序。

二、经济法是社会责任本位法

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相比较,在调整社会整体与社会个体的关系上,各有自己的主导思想。经济法是“社会责任本位法”,它以社会利益为基点,无论是国家机关,还是社会组织或个人,都必须对社会负责,在此基础上处理和协调相互之间的关系。

三、经济法是商品经济发达的法

只有当商品经济成为社会的主导,经济法才会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因而经济法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

四、经济法是以经济为目的的法

经济法始终调整经济关系,调整的目的就是使社会的整体经济能持续、稳定的发展,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而且在这个调整过程中甚至会有意使局部利益或个体利益有所损失。

㈡ 初级《经济法基础》知识点:试用期

【知识点】:试用期

(1)最低工资制度

(3)扣工资 (2)最低工资标准

①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以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

②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

③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1. 试用期期限

【提示2】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提示1】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2. 试用期工资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3. 违法约定试用期的法律后果

(1)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

(2)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㈢ 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有哪些

1、法律权利是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权益,表现为权利享有者依照法律规定有权自主决定作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要求他人作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和一旦被侵犯,有权请求国家予以法律保护。

2、法律义务包括积极义务(如纳税、服兵役)和消极义务,(如不得毁坏公共财物、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

3、支付结算法律制度:掌握票据的概念与特征、票据权利与责任、票据行为、票据追索、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支票,熟悉结算纪律、违反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法律责任。

4、增值税、消费税法律制度:掌握增值税征税范围、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掌握消费税征税范围、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熟悉增值税纳税人、增值税税收优惠、增值税征收管理、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熟悉消费税纳税人、消费税税目、消费税征收管理。

5、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掌握企业所得税征税对象、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掌握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项目、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㈣ 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

2017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知识点预习>>第一章 总论,欢迎来做题,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知识点:法律责任

(一)民事责任

(二)行政责任

1.行政处罚

警告;(声誉罚)

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财产罚)

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为罚)

行政拘留。(人身罚)

2.行政处分

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三)刑事责任

1.主刑

管制:3个月以上2年以下,最高3年

拘役: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最高1年

有期徒刑:6个月以上15年以下

【注意1】数罪并罚“总和刑期不满35年的,最高不能超过20年,总和刑期在35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25年”。

【注意2】数罪中有判处了有期徒刑和拘役的,执行有期徒刑。数罪中有判处了有期徒刑和管制,或者拘役和管制的,有期徒刑、拘役执行完毕后,管制仍须执行。(2016年新增)

2.附加刑

罚金;剥夺了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注意1】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自由权;担任国家机关职务权;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权。

【注意2】“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属于行政责任;“罚金;没收财产”属于刑事责任。

往年精选习题:

下列法律责任形式中,属于民事责任形式的有( )。

A、没收财产

B、消除危险

C、暂扣许可证

D、赔礼道歉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律责任。(1)民事责任主要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2)选项A属于刑事责任;(3)选项C属于行政责任。

知识点:行政复议决定

(1)方式: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方法。

【注意】与仲裁和诉讼不同。

(2)举证责任:行政复议的举证责任,由“被申请人”承担。

(3)答复时间: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但是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期限少于60日的除外。

【新增】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经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期限最多不得超过“30日”。

(4)决定种类:

①具体行政行为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内容适当的,决定维持。

②被申请人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决定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

③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决定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决定撤销或者确认违法的,可以责令被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5点)

A.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

B.适用依据错误的;

C.违反法定程序的;

D.超越或者滥用权力的;

E.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

【注意1】被申请人不按照法律规定提出书面答复,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等,视为无证据。

【注意2】责令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不得以同一事实和理由,作出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

(5)生效——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链接】仲裁调解书“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仲裁裁决书“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民事诉讼判决书一审“送达”之日起15日内不上诉生效。

(6)执行

被申请人应当履行行政复议决定。

被申请人不履行成者无正当理由拖延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或者有关上级行政机关应当责令其限期履行。

往年精选习题:

行政复议期间被申请人认为具体行政行为需要停止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可以停止执行。( )

【正确答案】 对

【答案解析】 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停止执行:(1)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2)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3)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的;(4)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

㈤ 经济法基础备考,应该着重从哪些知识点下手

在复习《经济法基础》时,我们考生经常会问到一个问题:是看书为主还是做题为主?我们来看看这两种比较极端的情况:第一,是否可以通读教材不做题目?如果考生能确信自己通过学习教材能透析全部考点,考生可以只看教材,在考前写上几套模拟题,这样的做法其实并无不妥,毕竟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何惧考场无用武之地。第二,是否可以进行大量习题不学习教材?有的考生把全部注意力集中于做题,搞
“题海战术”,这样做的风险极大,在我们的考试中会有很多相似的混淆项,光写题无异于舍近求远。
因此,看书与做题的有效结合,复习效果自然会事半功倍。考生应拿出40%的时间脚踏实地地把讲义看一遍,对重点难点至少应认真看两遍,对一些重要考点至少应反复背上三遍。那2020年《经济法基础》又有哪些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呢?
第一章 总论
法律关系要素、法律事实、法的形式、仲裁、民事诉讼管辖、民事诉讼时效、行政诉讼、法律责任的种类
第二章 会计法律制度
会计核算、会计档案管理、会计监督、会计岗位的设置、会计职业道德、违反会计法律制度的法律责任
第三章 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支付结算的基本要求、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和撤销、银行结算账户的使用、票据权利、票据权利的时效、票据行为之背书、票据追索、商业汇票、支票、国内信用证、预付卡
第四章 增值税、消费税法律制度
增值税征税范围、增值税应纳税额计算、增值税税收优惠、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和税目、消费税应纳税额计算
第五章 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企业所得税纳税人、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计算、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偶然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和财产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扣除项目规定、收入的确定、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
第六章 其他税收法律制度
房产税、契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印花税、资源税、关税
第七章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发票管理、涉税专业服务、税款征收方式、税款征收措施、税务行政复议必经复议
第八章 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劳动合同订立的形式、劳动报酬、劳动合同的协商解除、法定解除、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的经济补偿、劳务派遣、劳动争议的解决、基本养老保险、医疗期期间、工伤保险
以上便是《经济法基础》必备知识点,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每天坚持学习一些,通过考试自然是指日可待呀。

㈥ 2021年初会《经济法基础》考点总结

考点1:会计年度(★★)


1.我国是以公历年度为会计年度,即以每年公历的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为一个会计年度。


2.每一个会计年度还可以按照公历日期具体划分为半年度、季度、月度。


考点2:记账本位币(★★★)


1.会计核算原则上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2.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考点3:财务会计报告(★★★)


1.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


(1)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按编制时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财务会计报告。


(2)年度、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包括:


①会计报表;


②会计报表附注;


③财务情况说明书。


【提示】会计报表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相关附表。


(3)季度、月度财务会计报告通常仅指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季度、月度财务会计报告需要编制会计报表附注的,从其规定)。


2.对外提供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要求


(1)企业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关于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提供对象和提供期限的规定,及时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


(2)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其编制依据应当一致。


(3)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须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应当随同财务会计报告一并提供。


(4)对外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依次编写页码,加具封面,装订成册,加盖公章。封面上应当注明:单位名称,单位地址,财务报告所属年度、季度、月度,送出日期,并由单位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为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2021年重大调整)


【相关链接】代理记账机构为委托人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经代理记账机构负责人和委托人负责人签名并盖章后,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对外提供。


(5)国有企业、国有控股的或者占主导地位的企业,应当至少每年一次向本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公布财务会计报告。


(6)接受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组织或者个人,在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未正式对外披露前,应当对其内容保密。


以上就是关于2021年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考点的相关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及时关注本平台,小编将为大家持续更新,记得查看哦!

㈦ 初会考试《经济法基础》高频考点汇总3

考点1:会计档案的鉴定和销毁


1. 会计档案的鉴定


(1)单位应当定期对已到保管期限的会计档案进行鉴定,并形成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经鉴定,仍需继续保存的会计档案,应当重新划定保管期限;对保管期满,确无保存价值的会计档案,可以销毁。


(2)会计档案鉴定工作应当由单位档案管理机构牵头,组织单位会计、审计、纪检监察等机构或人员共同进行。


2. 不得销毁的会计档案


(1)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和涉及其他未了事项的会计凭证不得销毁,纸质会计档案应当单独抽出立卷,电子会计档案单独转存,保管到未了事项完结时为止。


(2)单独抽出立卷或转存的会计档案,应当在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中列明。


3. 会计档案的销毁程序


(1)单位档案管理机构编制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列明拟销毁会计档案的名称、卷号、册数、起止年度、档案编号、应保管期限、已保管期限和销毁时间等内容。


(2)单位负责人、档案管理机构负责人、会计管理机构负责人、档案管理机构经办人、会计管理机构经办人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


(3)监销


①单位档案管理机构负责组织会计档案销毁工作,并与会计管理机构共同派员监销。


②监销人在会计档案销毁前,应当按照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所列内容进行清点核对;在会计档案销毁后,应当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名或盖章。


③电子会计档案的销毁还应当符合国家有关电子档案的规定,并由单位档案管理机构、会计管理机构和信息系统管理机构共同派员监销。


考点2:特殊情况下的会计档案处置


1. 单位分立


(1)单位分立后原单位存续的,其会计档案应当由分立后的存续方统一保管,其他方可以查阅、复制与其业务相关的会计档案。


(2)单位分立后原单位解散的,其会计档案应当经各方协商后由其中一方代管或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置,各方可以查阅、复制与其业务相关的会计档案。


(3)单位分立中未结清的会计事项所涉及的会计凭证,应当单独抽出由业务相关方保存,并按照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4)单位因业务移交其他单位办理所涉及的会计档案,应当由原单位保管,承接业务单位可以查阅、复制与其业务相关的会计档案。对其中未结清的会计事项所涉及的会计凭证,应当单独抽出由承接业务单位保存,并按照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2. 单位合并


(1)单位合并后原各单位解散或者一方存续其他方解散的,原各单位的会计档案应当由合并后的单位统一保管。


(2)单位合并后原各单位仍存续的,其会计档案仍应当由原各单位保管。


3. 建设单位项目建设的会计档案的交接


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期间形成的会计档案,需要移交给建设项目接受单位的,应当在办理竣工财务决算后及时移交,并按照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4. 单位之间交接会计档案


(1)单位之间交接会计档案时,交接双方应当办理会计档案交接手续。


(2)交接要求


①移交会计档案的单位,应当编制会计档案移交清册,列明应当移交的会计档案名称、卷号、册数、起止年度、档案编号、应保管期限和已保管期限等内容。


②交接会计档案时,交接双方应当按照会计档案移交清册所列内容逐项交接,并由交接双方的单位有关负责人负责监督。


③交接完毕后,交接双方经办人和监督人应当在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上签名或盖章。


④电子会计档案应当与其元数据一并移交,特殊格式的电子会计档案应当与其读取平台一并移交。档案接受单位应当对保存电子会计档案的载体及其技术环境进行检验,确保所接收电子会计档案的准确、完整、可用和安全。


考点3: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基本规定


1. 主体与对象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是指各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监督主体)依法通过会计手段对本单位经济活动(监督对象)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


2.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要求


(1)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应当符合下列要求:(2020年调整)


①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②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程序应当明确;


③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应当明确;


④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应当明确。


(2)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发现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及有关资料不相符的,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有权自行处理的,应当及时处理;无权自行处理的,应当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请求查明原因,作出处理。


(3)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


考点4: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1. 一般单位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即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


(2)重要性原则:即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应当关注单位重要经济活动和经济活动的重大风险。


(3)制衡性原则:即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4)适应性原则:即内部控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的实际情况,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5)成本效益原则:即企业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2. 企业内部控制措施


(1)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


①要求企业全面系统地分析、梳理业务流程中所涉及的不相容职务,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


②不相容职务主要包括:


(A)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


(B)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


(C)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


(D)业务经办与稽核检查;


(E)授权批准与监督检查。


(2)授权审批控制


要求企业根据常规授权和特别授权的规定,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应责任。


(3)会计系统控制


要求企业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4)财产保护控制


要求企业建立财产日常管理和定期清查制度,采取财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等措施,确保财产安全。


(5)预算控制


要求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明确各责任单位在预算管理中的职责权限,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强化预算约束。


(6)运营分析控制


要求企业建立运营情况分析制度,经理层应当综合运用生产、购销、投资、筹资、财务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因素分析、对比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定期开展运营情况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明原因并加以改进。


(7)绩效考评控制


要求企业建立和实施绩效考评制度,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体系,对企业内部各责任单位和全体员工的业绩进行定期考核和客观评价,将考核结果作为确定员工薪酬以及职务晋升、评优、降级、调岗、辞退等的依据。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2020年初级会计师考试《经济法基础》高频考点汇总,希望能给各位考生带来帮助。祝愿各位考生都能认真备考,顺利通过考试。更多关于初级会计师考试的备考技巧,备考干货,欢迎大家及时在本平台查看!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初会考试《经济法基础》高频考点汇总3的相关内容,更多信息可以关注环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货

㈧ 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解析

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解析


1、未投入的使用的房屋,在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中能不能扣除折旧?


答:可以扣除,新房子可扣,新设备不可扣。


2、代扣和计提有什么区别?做题时怎么区分是代扣还是计提?


答:计提是企业在计算应付职工薪酬时按照国家计提基础和比例计算确认相应的应付职工薪酬金额,代扣是企业代替相关部门从职工工资代扣代缴由职工个人承担的社会保险费等。计提时贷方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等,代扣时借方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等。


3、材料成本差异超支计贷方还是借方?


答:材料成本差异要区分入库和发出,借贷表示的含义不一样的。建议不要死记,结合题目分析是超支还是节约。就想成你在生活中买菜,花超了预算就是超支,花少了预算就是节约。所以这里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具体借贷含义我不解释,建议结合题目分析。


4、获得的存款利息是营业外还是财务费用?


答:获得存款利息计入财务费用贷方,费用贷方表示减少(费用减少,利润增加),一般和银行打交道的多用到的是财务费用。


5、合同履约成本和生产成本有什么区别?


答:合同履约成本,相当于之前的劳务成本,是归集履约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的,按照收入确认的原则摊销,摊销转入当期损益。生产成本是归集制造产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最终形成存货,转入库存商品中。


以上就是关于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解析的相关分享,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报名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及时关注本平台!

热点内容
银行告知书有没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1-16 15:38:42 浏览:101
旅游行政法规是由什么制定的 发布:2025-01-16 14:44:49 浏览:306
教师职业道德的定义 发布:2025-01-16 14:40:37 浏览:788
法庭与法院的区别 发布:2025-01-16 14:29:40 浏览:536
资产转让法律法规 发布:2025-01-16 14:28:11 浏览:59
劳动法2017全文哺乳期 发布:2025-01-16 14:24:56 浏览:693
劳动法里出差发烧算什么 发布:2025-01-16 14:06:42 浏览:252
天桥法院地址 发布:2025-01-16 13:05:15 浏览:960
受贿最新司法解释 发布:2025-01-16 12:56:01 浏览:516
发票失控会负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1-16 11:41:49 浏览: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