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中的主体客体
㈠ 合同法律关系中,主体和客体分别包括什么
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具体如下:
法律关系主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人,法律上所称的“人“主要包括自然人和法人。自然人是指有生命并具有法律人格的个人,包括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的人。法人是与自然人相对称的概念,指具有法律人格,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独立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组织。
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又称权利客体、义务客体或权利客体。它是将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联系在一起的中介,没有法律关系的客体作为中介,就不可能形成法律关系。因此,客体是构成任何法律关系都必须具备的一个要素。
成为法律关系客体应满足下述三个条件:(1)必须是一种资源,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因而被认为具有价值。(2)必须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因而不能被需要它的人毫无代价地占有利用。(3)必须具有可控制性,因而可以被需要它的人为一定目的而加占有和利用。
㈡ 合同的主体与客体的概念是什么
合同的主体是指具有缔约能力的合同当事人,自然人、法人及依法成立的其他非法人组织,都可以成为合同当事人。
合同主体是合同关系的主体,又称为合同当事人,包括债权人和债务人。债权人有权请求债务人依据法律和合同的规定履行义务;而债务人则依据法律和合同负有实施一定的行为的义务。
合同的客体是指合同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合同当事人权利与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它体现合同当事人订立合同的目的与关系。
(2)合同法中的主体客体扩展阅读:
合同主体人资格:
1、自然人包括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年满十八周岁的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其作为合同主体签订的合同一般情况下有效。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若其作为合同主体签订合同,须经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后合同才发生效力。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或者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比如精神病人)。
2、法人包括营利法人和非营利法人。营利法人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企业法人等。非营利法人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
另外,民法总则还规定了特别法人,包括机关法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
3、非法人组织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服务机构等。
㈢ 什么是合同中的客体
合同客体是参加合同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如物、行为、智力成果等,是一种给付行为。给付行为,既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二)标的;(三)数量;(四)质量;(五)价款或者报酬;(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七)违约责任;(八)解决争议的方法。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㈣ 合同法主体、客体是指什么
一般认为,合同的必复备制要素有主体、客体和内容三项。其中,主体也即是合同当事人,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客体一般认为是合同的标的,如买卖货物或者提供劳务等;内容指合同约定的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不明白之处可以给我留言。
㈤ 合同中,主体和客体如何区分
对于合同中,主体和客体如何区分?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预付款与定金具有某些相同之处,但两者的性质根本不同,其区别表现在:1、性质不同。定金是定金合同的主要内容,交付或接受定金,本身不是履行主债的义务,而是债的担保方式,是履行定金合同的行为。 而预付款则是主合同的内容之一,给付预付款是履行主债的行为。2、作用不同。预付款的作用在于帮助对方解决资金上的困难,使之更有条件适当履行合同,具有支援性 定金虽然也有这一作用,但是主要作用还在于担保合同的履行。3、效力不同。预付款在合同正常履行的情况下,成为价款的一部分,在合同没有得到履行的情况下,不管是给付一方当事人违约,还是接受方违约,预付款都要原数返回。 定金则不同,在合同得到履行时,定金是收回还是抵作价款,要根据双方当事人的约定来确定,并非一定抵作价款。4、支付方式不同。定金一般是一次性支付,交付定金后,定金合同方可成立。 预付款可以一次性支付,也可以是分期支付。5、适用范围不同。定金在合同中运用广泛,不仅适用于以金钱履行义务的合同,也可以适用于其他有偿合同。 而预付款一般只能适用于以金钱履行义务的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五条【定金】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六条【违约金与定金的选择】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
㈥ 合同的客体是指
法律分析:合同的客体是民事法律关系中主体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时共同的指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一十九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第二百一十五条 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
㈦ 合同的主体和客体分别是什么呢
合同的主体指的是签订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机构。
合同的客体是民事法律关系中主体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时共同的指向。
合同是当事人或当事双方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 ,受法律保护。广义合同指所有法律部门中确定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狭义合同指一切民事合同。还有最狭义合同仅指民事合同中的债权合同。
(7)合同法中的主体客体扩展阅读:
合同的成立生效:
根据《合同法》 的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其中,合同的成立,是指双方当事人依照有关法律对合同的内容和条款进行协商并达成一致。合同成立的判断依据是承诺是否生效。
而合同生效,是指合同产生法律上的效力,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通常合同依法成立之际,就是合同生效之时。两者在时间上是同步的。
但是,《合同法》还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合同经批准、登记后即生效。
㈧ 合同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
法律分析:合同法律关系的主体是订立合同的双方具有民事责任的自然人、法人、组织、团体等;合同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以上主体以外的物资、行为、货币、研究成果等。 比如施工合同甲乙双方是“合同法律关系的主体”建造的建筑物就是“合同法律关系的客体”。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㈨ 合同法主体、客体是指什么
一般认为,
合同
的
必备要素
有
主体
、
客体
和内容三项。其中,主体也即是
合同当事人
,可以是
自然人
、
法人
或者其他组织;客体一般认为是合同的标的,如买卖货物或者提供劳务等;内容指合同约定的
当事人
的权利义务。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不明白之处可以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