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必考公式
❶ 2020年初级会计师《实务》+《经济法》必背公式!
初级会计实务分录是初级会计实务考试中很重要的一个版块,分录回不会写,分录记错了都答影响这你拿证的分数,因此,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这些版块的分录都要牢牢记住。233网校学霸君吐血整理了2020版初级会计实务分录总结大全!
2020版初级会计实务分录总结一览:
…………………………
❷ 初级会计经济法知识点归纳
初级会计经济法有一些理论比较难,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初级会计经济法。 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初级会计经济法知识点归纳,希望可以帮到你!
初级会计经济法知识点
【1】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法律事实法律事实是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直接原因。
法律事件(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自然现象(自然事件、绝对事件): 地震、洪水、台风、森林大火等+生、老、病、死及意外事故。
社会现象(社会事件、相对事件):
战争、重大政策的改变等。法律事件的出现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不可抗力的特征。
法律行为 (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订立遗嘱是合法行为、积极行为、意思表示行为、单方行为、要式行为、自主行为。
行为是否法(合法和违法)、行为表现形式(积极和消极)
行为是否通过意思表示(意思表示和非表示),非表示(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
主体意思表示(单方和多方),单方(遗嘱、行政命令)
行为是否需要特定形式或实质要件(要式和非要式)
主体实际参与与行为状态(自主和代理)
是否存在对行给付(有偿和无偿)
法律行为间的依存关系(主法律和从法律)买卖和保证合同。
【2】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劳务报酬所得
1.税目——“出版、发表”取得的所得。
关于报纸、杂志、出版等单位职员在“本单位”刊物上发表作品的征税总结:
【简化记忆】除报社、杂志社的记者编辑外,其他人出版、发表作品都按稿酬所得计税。
2.应纳税额计算
(1)计税方法:按次计征
关于次的规定:
出版、加印算一次;再版算一次;连载算一次;分次支付合并计税。
(2)税率:20%
【注意】稿酬所得,按应纳税额减征30%,故实际税率为14%
(3)计税依据
①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
②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20%
(4)计税公式
①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800)×14%;
②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14%
【3】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
1.税目
(1)个体工商户或个人专营种植业、养殖业、饲养业、捕捞业(农林牧渔)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2)个体工商户取得与生产经营无关的其他所得,按有关规定计征个人所得税。
(3)出租车属于个人所有,但挂靠出租车经营单位缴纳管理费的,或出租车经营单位将出租车所有权转移给驾驶员的,驾驶员收入按“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缴纳个税。
2.应纳税额计算
(1)计税方法:按年计征;
(2)税率: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3)计税依据(费用扣除)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注意1】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与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类似。
【注意2】个体工商户业主本人的工资“不能”据实扣除,只能按年减除42000元。
初级会计经济法学习建议
一、 坚持全面学习 不存侥幸心理
虽然说在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中考生只是抽取一套试卷作答,但为了能够更加自信满满走进考场,确保万无一失顺利过关,考生在学习初级会计考试内容的过程中一定要针对整个考试题库坚持全面学习,尤其是《经济法基础》科目。经济法基础虽然有很多需要考生记忆的知识点,对大家的记忆强度要求很高,但换个角度想,如果仅仅凭借记忆知识点就能拿到大多数分数是非常划算的,也是初级会计考生志在必得的。
二、 重要考点强突破 科学做题找方法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科目中每个考点在初级会计职称考试题库中出现的概率是不同的,面对初级会计考试,多数考生的首要目标是达到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合格分数标准,其次才是考取高分,因此备考过程一定要遵循重要考点重点突破的原则。在初级会计辅导教材轻松过关中会为大家提供每个考点的重要程度和考试频次,实用性非常高,大家要善于加以利用,重要考点能理解记忆则理解记忆,实在不能也要强攻,这一点我会在下一要点中详细阐述。
做题是消化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知识内容的必要手段,尤其是对于一些比较灵活的知识点,更要通过不断做题多角度、全方位从“认识”到“熟练”。在实际初级会计考试题目中还会有很多命题人设置的陷阱,因此大家一定要掌握科学学习方法,通过正确做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技巧性方法。
三、 理解记忆为主 机械记忆为辅
因为经济法基础涉及大量的知识点,所以考生要认清两点。一是不能完全不记忆,二是不能完全靠死记硬背记忆。那么究竟如何平衡把握其间的尺度呢?我建议大家可以先预习一遍基础知识点,在脑海中形成基本结构;再认真学习一遍概念性的基础知识,辅以一定的习题训练;其次要通过练习生活实际和换角度思考为什么这个“法”这样设置去理解记忆;平时还可以随身携带初级会计辅导教材《轻松过关3》反复记忆,把学到的知识变成常识,把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变成长时记忆和永久记忆;最后,如果实在不能通过巧妙记忆方法记忆的内容,就要及时整理到一个笔记本,平时多记忆,考前再突击记忆几遍加深印象。
初级会计经济法学习技巧
1.《经济法基础》这门课程学习起来感觉不陌生,再加上认真听课,是比较容易通过的。但对于法律法规,必须注重理解,只有理解了,才能记忆。平时复习时要多归纳总结,可以采取考前集中记忆的方式来复习。
2.紧扣教材,以教材的讲解为准。对教材可分三步阅读:第一步通读(从头至尾认真阅读,对教材的体系、内容能大致了解);第二步细读(对具体的 重要法律规定一定要细看、弄懂);第三步精读(重点章节的内容在考试中约占65%,考生一定要学会合理分配时间,重点章节一定要多花工夫重点掌握)。
3.练好基本功。对于基本概念、基本法律规定必须全面把握,深刻理解,并记住一些关键词和关键句子,尤其是一些涉及到金额、日期、百分比等的知识点要特别注意。因为考试中60%以上的题目是涉及到基本的法律常识和规定的。
4.善于归纳比较,学会融会贯通。每个法规均有内在主线,如《支付结算法律制度》中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支票、托收承付等几种结算方 式应加以比较,总结出结算地域范围、结算金额、付款期限、是否可背书等方面的差别。
这门课基本概念、法律规定相当多,且前后容易混淆,怎样才能准确地记 忆?一是要理解记忆,二是要系统记忆,三是要比较分析记忆。不要死记硬背,更不要“押宝”式地记几个问题。
5.充分利用辅导书。考生一定要结合教材内容,充分利用辅导书,吸收消化知识点,独立完成习题。要仔细研究历年试题及答案。一方面,历年试题及 答案能够反映近年考试的出题思路,规范我们的答题方法;另一方面,历年试题及答案能够帮助我们熟悉、研究考试的题型,掌握出题规律和把握试题的总体难度。
6.重视新增和变化内容。对于新增和变化的内容,一般没有以往的考试经验可以借鉴,有些知识点还晦涩难懂,需要考生加大复习的投入。
猜你喜欢:
1. 会计基础重点知识归纳
2. 财经法规税法知识点重点归纳
3.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快速记忆口诀
4. 初级会计经济法预习方法有哪些
5.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
❸ 初级经济法税法怎么记
含税来金额折算为不含税源金额公式=含税价/(1+税率)
例如:含税金额为1170,那么折为不含税为:1170/(1+17%)=1000
不含税金额折算为含税金额公式=不含税价*(1+税率)
例如:不含税金额为1000,那么折为含税为:1000*(1+17%)=1170
其实两者道理都是一样的。
不懂再追问
❹ 进项税和销项税的计算公式分别是什么
中国的销售,习惯性讲含税价。。
你去买东西,一个手机1000块钱,你不会考虑税多少,货物本身多少钱。实际上它是包含17%的增值税还有其他很多税。。。
因此在题目和实际中,将货物的价格分为两种,1、含税价。2、不含税价。(至论增值税)。
仅就增值税论,17%的税率。
增值税=不含税价*17%
含税价=增值税+不含税价
这几条公式用数学方式,来回变换。
增值税=含税价/(1+17%)*17%
含税价=不含税价*(1+17%)
不含税价=含税价/(1+17%)
这几条公式用数学方式,来回变换。
不用考虑什么进货价乱七八糟的,正规的考试不会出现这种词,他会让你明白这个数是含税价还是不含税价。(一般会标明是否含税)。现实中就更好办了,一张表,你可以直接写上含税或者不含税。
你在买东西时,买100块钱(不含税)的货物。实际上要支付117元。其中17元是进项税(买东西时产生的)你在卖东西是,卖200元(不含税)的货物,实际上要收取的金额是234元。其中34元是销项税(卖东西时产生的)
建议这种专业的东西,只是了解可以看看网络,如果要深究,根据需要的深度可以考虑看会计类书籍《初级经济法基础》《会计》增值税相关章节
《税法》增值税相关章节。
❺ 初级会计师《经济法基础》答题技巧(2)
“材料采购”科目借方登记采购材料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期末为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在途材料的采购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反映企业已入库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方登记超支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期末如为借方余额,反映材料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超支差异;如为贷方余额,反映材料的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节约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公式如下: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注意:公式中不扣除本期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
本期发出材料应分配的材料成本差异额=本期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如果企业的材料成本差异率各期之间是比较均衡的,也可以采用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分摊本期的材料成本差异。年度终了,应对材料成本差异率进行核实调整。
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
【提示】“材料成本差异”反映的是企业已入库的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方登记超支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注意入库与发出的方向是相反的。
(二)基本核算程序
第一步,采购时,按实际成本付款,计入“材料采购”账户借方。
借:材料采购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第二步,验收入库时,按计划成本计入“原材料”账户借方,“材料采购”账户贷方。
借:原材料
贷:材料采购
第三步,期末结转,验收入库材料形成的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的借方,节约差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的贷方。
借:材料采购
贷:材料成本差异(节约)
借:材料成本差异(超支)
贷:材料采购
或者第二、三步合并: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超支)
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材料成本差异(节约)
第四步,平时发出材料时,一律用计划成本。
第五步,期末,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额。
《经济法基础》
总体情况
《经济法基础》是全国初级会计专业资格考试的两门考试科目之一。对于初级职称的考试,每年只安排一次考试,并且需要考生一年同时过两科才能取得胜利。
因此,对于《经济法基础》科目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切勿“厚会计、薄基础”,导致大意失荆州。
该科目所涵盖的内容都是会计工作者日常接触和应用的,试题的特点表现为在熟悉具体的法律规定的基础上,考核各个法律制度的应用。考生应紧紧围绕考试大纲的范围和要求,立足教材,全面学习,加强练习,巩固考试教材所涉及的知识点,避免盲目的猜题和押题。
考题分析
通过对近几年初级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科目的分析,本课程考试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经济法基础》试卷的`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不定项选择题。
考试科目主要有以下特点:
(1)单选题中有计算性的题目;另外对一些日期等记忆性的内容考查较多。
(2)多选题主要是概念题,考查对教材基础内容的理解和记忆。由于全国开始机考,考试内容范围扩大,教材中每个章节的知识点都会有考的可能性,需要考生加强对教材中涉及的每个知识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本题型难度较大,所以不易得高分。
(3)判断题主要是考查对于知识点掌握是否非常准确。本题型判断错误会倒扣分,所以,做题时要注意方法。
(二)考查范围广阔,考试内容重点突出。
虽然范围全面,但部分考点依旧突出,如不定项选择题中常考查的几个税是增值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并且通常结合税收征收管理来考核。
考试答题要求和应试技巧
在进行机考试卷的回答时,要注意对电脑的操作,按照考前说明的操作进行,避免因操作失误影响考试成绩。
如何高效的得分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我们认为,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适当的解题技巧、并且有计划的复习可以帮助大家提高得分的概率。
(一)单项选择题此题型共24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36分。单项选择题在整个试卷中是比较容易得分的一种题型,而且题量大,我们可以抓住机会多得分。这类题型是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符合题意的最佳答案。《经济法基础》科目本身的难度并不大,所以在做单选题时,肯定了一个正确答案之后,其他的选项可以不用再考虑了。如果实在不能判定哪个正确,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
(二)多项选择题此题型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多项选择题是大家都头疼的一个题型,其主要测试大家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具有比较大的灵活性。因此,不吃透教材,很难回答有经验的命题者所设计的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大家可采用排除法、猜测法、比较法等方法进行选择。建议大家把备选答案与题干、各个备选答案之间联系起来考虑,不要盲目胡猜。
(三)判断题根据考试要求,判断题每小题判断正确的得1分,判断错误的扣0.5分,不判断的不得分也不扣分。因此,考生在做此类题型时,应慎重作答,对有把握的题目毫不犹豫地作答,而对似是而非、自己又没有十分把握的题目宁可放弃,也不要凭想象或感觉猜测,以免失分。
(四)不定项选择题根据历年考题来看,一般是给出一段资料,然后根据资料给出几个小题目,每个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满分,少选得相应分值,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做该题型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分析给出的资料,准确把握资料信息,然后结合具体题目问题给予解答,因为少选可以得相应分数,所以对于自己不确定的选项,可以放弃。
另外,这种题型的选项个数也是比较容易判断的,比如说,对于计算性的小题,答案一般就是一个,如果是文字性的表述题,选项就可能是多个了,但也不排除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可能。
(五)计算机考试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初级职称考试的形式也随之变化,今年依然实行无纸化考试,也就是计算机考试,将纸面的题目搬到了计算机上,考试的内容并没有变化,所以考生不用太过担心。只要对知识的掌握到位,要相信不管什么形式,都不会影响我们顺利通过考试。
学习建议
与《初级会计实务》那种第一章就占了试卷近40%左右的重难点不同,《经济法基础》走的是全面路线,所以考生复习时唯一的捷径就是全面出击,各个击破。
具体而言,应从下面7步着手,然后采用倒计时的方法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一)立足教材。对于教材首先要通读,从头到尾阅读一遍,了解和把握考试的内容,同时对自己不懂的地方作出标记,在后面的听课过程中重点关注,通过老师的讲解解除疑惑;第二步选读,听课后,做题中,发现自己掌握不好的章节,再针对性的去看教材,加深理解。
(二)善于听课。对于经济法基础来说,建议大家一定要结合老师的讲解来复习,通过听课可以解决看书过程中不懂的问题,还可以通过听,记住相当一部分的知识点,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重在理解。很多考生对学习经济法基础存在一个误区———就是“背”。我们认为,对于重要的知识点,“背”是必要的,如法的本质与特征、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等,但是,更多的知识点是需要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的,通过老师的讲解理解其中的道理,然后去记忆掌握。
(四)勤思考,多归纳。《经济法基础》课程共计7章,章不多,但内容不少,而且比较碎,容易混淆的点也非常多,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比如第六章中的小税种。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应注意动手总结和归纳,勤思考多对比,从而理出头绪去学习,而不是糊里糊涂的乱学。
(五)研究历年考题。通过研究历年考题我们可以了解这门课程以往出题的思路和难易程度,让我们做到心中有数地去复习,从而有的放矢。
(六)适当做练习在复习过程中做一些习题是必要的。
只有通过做练习,才能发现自己薄弱的知识点,才能很好的熟悉答题思路及答题方法和技巧。但是千万不要沉于题海之中,我们要学会做题,做经典的题,通过做每一个题目,对应的去掌握相应的知识点,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七)熟悉电脑答题。在以往计算机考试中,很多学员答题时找不到感觉,平时复习的很好,但考试成绩不理想。建议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投入更多精力进行计算机的答题操作,熟练掌握机考的答题模式。
最后,想告诉大家的是一定要有自信,要有战胜初级考试的信心。科学研究发现,人的潜力是很大的,但大多数人并没有有效地开发这种潜力,这其中,人的自信心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无论何时何地,你做任何事情,有了这种自信心,你就有了一种必胜的信念。
另外,由于本科目的题型都是客观性的题目,从题型来看是变简单了,但部分题目本身的难度却有所增加,所以在考试时要从战略上藐视,在战术上重视。
❻ 求国际经济法的CIF计算公式 考试用
CIF美元总价=(FOB美元单价*数量+总运费及其它杂费)/[1-(1+投保加成率)*保险费率]
CIF:成本、保险费加运费(……指定目的港)
“成本、保险费加运费”是指在装运港当货物越过船舷时卖方即完成交货。
卖方必须支付将货物运至指定的目的港所需的运费和费用,但交货后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及由于各种事件造成的任何额外费用即由卖方转移到买方。但是,在CIF条件下,卖方还必须办理买方货物在运输途中灭失或损坏风险的海运保险。
因此,由卖方订立保险合同并支付保险费。买方应注意到,CIF术语只要求卖方投保最低限度的保险险别。如买方需要更高的保险险别,则需要与卖方明确地达成协议,或者自行作出额外的保险安排。
CIF术语要求卖方办理货物出口清关手续。
该术语仅适用于海运和内河运输。若当事方无意越过船舷交货则应使用CIP术语。
A 卖方义务
B 买方义务
A1 提供符合合同规定的货物
卖方必须提供符合销售合同规定的货物和商业发票或有同等作用的电子讯息,以及合同可能要求的、证明货物符合合同规定的其他任何凭证。
B1 支付价款
买方必须按照销售合同规定支付价款。
A2 许可证、其他许可和手续
卖方必须自担风险和费用,取得任何出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许可,并在需要办理海关手续时,办理货物出口货物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
B2 许可证、其他许可和手续
买方必须自担风险和费用,取得任何进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许可,并在需要办理海关手续时,办理货物进口及从他国过境的一切海关手续。
A3 运输合同和保险合同
a)运输合同
卖方必须自付费用,按照通常条件订立运输合同,经由惯常航线,将货物用通常可供运输合同所指货物类型的海轮(或依情况适合内河运输的船只)装运至指定的目的港。
b)保险合同
卖方必须按照合同规定,自付费用取得货物保险,并向买方提供保险单或其他保险证据,以使买方或任何其他对货物具有保险利益的人有权直接向保险人索赔。保险合同应与信誉良好的保险人或保险公司订立,在无相反明确协议时,应按照《协会货物保险条款》(伦敦保险人协会)或其他类似条款中的最低保险险别投保。保险期限应按照B5和B4规定。应买方要求,并由买方负担费用,卖方应加投战争、罢工、暴乱和民变险,如果能投保的话。最低保险金额应包括合同规定价款另加10%(即110%),并应采用合同货币。
B3 运输合同与保险合同
a)运输合同
无义务。
b)保险合同
无义务。
A4 交货
卖方必须在装运港,在约定的日期或期限内,将货物交至船上。
B4 受领货物
买方必须在卖方已按照A4规定交货时受领货物,并在指定的目的港从承运人处收受货物。
A5 风险转移
除B5规定者外,卖方必须承担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直至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为止。
B5 风险转移
买方必须承担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之后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
如买方未按照B7规定给予卖方通知,买方必须从约定的装运日期或装运期限届满之日起,承担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但以该项货物已正式划归合同项下,即清楚地划出或以其他方式确定为合同项下之货物为限。
A6 费用划分
除B6规定者外,卖方必须支付
与货物有关的一切费用,直至已经按照A4规定交货为止;及
按照A3a)规定所发生的运费和其他一切费用,包括货物的装船费;及
按照A3b)规定所发生的保险费用;及
根据运输合同由卖方支付的、在约定卸货港的任何卸货费用;及
在需要办理海关手续时,货物出口需要办理的海关手续费用及出口时应缴纳的一切关税、税款和其他费用,以及根据运输合同规定由卖方支付的货物从他国过境的费用。
B6 费用划分
除A3a)规定外,买方必须支付
自按照A4规定交货时起的一切费用;及
货物在运输途中直至到达目的港为止的一切费用,除非这些费用根据运输合同应由卖方支付;及
包括驳运费和码头费在内的卸货费,除非这些费用根据运输合同应由卖方支付;及
如买方未按照B7规定给予卖方通知,则自约定的装运日期或装运期限届满之日起,货物所发生的一切额外费用,但以该项货物已正式划归合同项下,即清楚地划出或以其他方式确定为合同项下之货物为限;及
在需要办理海关手续时,货物进口应交纳的一切关税、税款和其他费用,及办理海关手续的费用,以及需要时从他国过境的费用,除非这些费用已包括在运输合同中。
A7 通知买方
卖方必须给予买方说明货物已按照A4规定交货的充分通知,以及要求的任何其他通知,以便买方能够为受领货物采取通常必要的措施。
B7 通知卖方
一旦买方有权决定装运货物的时间和/或目的港,买方必须就此给予卖方充分通知。
A8 交货凭证、运输单据或有同等作用的电子讯息
卖方必须自付费用,毫不迟延地向买方提供表明载往约定目的港的通常运输单据。
此单据(如可转让提单、不可转让海运单或内河运输单据)必须载明合同货物,其日期应在约定的装运期内,使买方得以在目的港向承运人提取货物,并且,除非另有约定,应使买方得以通过转让单据(可转让提单)或通过通知承运人,向其后手买方出售在途货物。
如此运输单据有数份正本,则应向买方提供全套正本。
如买卖双方约定使用电子方式通讯,则前项所述单据可以由具有同等作用的电子数据交换(EDI)讯息代替。
B8 交货凭证、运输单据或有同等作用的电子讯息
买方必须接受按照A8规定提供的运输单据,如果该单据符合合同规定的话。
A9 查对、包装、标记
卖方必须支付为按照A4规定交货所需进行的查对费用(如核对货物品质、丈量、过磅、点数的费用)。
卖方必须自付费用,提供符合其安排的运输所要求的包装(除非按照相关行业惯例该合同所描述货物无需包装发运)。包装应作适当标记。
B9 货物检验
买方必须支付任何装运前检验的费用,但出口国有关当局强制进行的检验除外。
A10 其他义务
应买方要求并由其承当风险和费用,卖方必须给予买方一切协助,以帮助买方取得由装运地国和/或原产地国所签发或传送的、为买方进口货物可能要求的和必要时从他国过境所需的任何单据或有同等作用的电子讯息(A8所列的除外)。
应买方要求,卖方必须向买方提供额外投保所需的信息。
B10 其他义务
买方必须支付因获取A10所述单据或有同等作用的电子讯息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并偿付卖方因给予协助而发生的费用。
应卖方要求,买方必须向其提供投保所需的信息。
❼ 2021年注会《经济法》现阶段学习重点
从上面来考题各章分值分布表格来看自,第四、五、六、七、八、九章是分值较高的章节。其中除了第五章合伙企业法律制度是在客观题中多题考查而分数突出,其他几章都是因为在主观题中考查而占比较大;但2020年考试中很反常的一个情况是第六章公司法律制度在主观题中没有过多涉及导致分值较低。但“重者恒重”,预计在2021年的考试中,第四、五、六、七、八九章仍旧是考试的重点章节。
第五、六、八、九章,不涉及新法律法规的变动,因此我们预习时可以先将这几章重点预习;第一、二、十、十二章也可以开始学习,打好基础,做好应对客观题的准备。
而第三、四、七、十一章可能涉及新法律法规的变动,预计2021年教材会有调整,可以先放一放,等新教材出版后再学。
以上就是关于2021年注会《经济法》现阶段学习重点的相关分享,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更多关于注册会计师考试技巧、备考指南等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及时关注本平台!
❽ 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必背考点:税款征收方式
征收方式 :查账征收、查定征收、查验征收、定期定额征收
税款征收措施(★★★)
具体措施:核定、调整税额;责令缴纳并加收滞纳金;责令提供纳税担保;税收保全措施;税收强制执行措施;阻止出境。
【注意1】区分税款征收方式与税款征收措施:税款征收方式是征税的方法,税款征收措施是保证税款及时足额入库的手段。
【注意2】区分税款征收措施与税务行政处罚:税款征收措施属于行政强制措施,是纳税人应履行的义务不履行国家采取的强制其履行的手段,并非处罚。
(一)核定、调整应纳税额(★★)(2014年多选)
1.核定应纳税额的情形
(1)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不设置账簿的;
(2)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置但未设置账簿的;
(3)擅自销毁账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
(4)虽设置账簿,但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
(5)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
(6)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记忆提示】可以核定的情形要么没账要么相当于没账。
2.核定方法
(1)参照当地同类行业或者类似行业中经营规模和收入水平相近的纳税人的税负水平核定;
(2)按照营业收入或者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的方法核定;
(3)按照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推算或者测算核定;
(4)按照其他合理方法核定。
当其中一种方法不足以正确核定应纳税额时,可以同时采用两种以上的方法核定。
(二)滞纳金(★★★)(11、13、14年单选)
1.计算公式
滞纳金=应纳税款×滞纳天数×0.5‰
2.滞纳天数
自纳税期限届满之次日起至实际缴纳税款之日止。(算尾不算头)
【链接】票据法贴现期的计算:贴现日至汇票到期前1日。(算头不算尾)
【注意】滞纳金与实体法纳税期限的`结合考查。
(三)纳税担保(★★)(12年多选;14年单选)
1.担保方式
保证、抵押、质押
2.适用纳税担保的情形
(1)税务机关有根据认为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在规定的纳税期限之前经责令其限期缴纳应纳税款,在“限期内”发现纳税人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以及其他财产或者应纳税收入的迹象,责成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的。
(2)欠缴税款、滞纳金的纳税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需要出境的。
(3)纳税人同税务机关在“纳税”上发生争议而未缴清税款,需要申请行政复议的。
(4)其他。
3.纳税担保的范围
税款;滞纳金;实现税款、滞纳金的费用。
【链接】票据法:追索内容
❾ 《经济法》基础知识点归纳
《经济法基础》
1.贴现利息的计算:
贴现利息=票面金额×年贴现率×贴现期÷全年天数
【提示】贴现期:贴现日至汇票到期前1日(算头不算尾),承兑人在异地的,贴现的期限应另加3天的划款日期。
2.增值税进项税额计算抵扣历年试题
(1)购进农产品:进项税额=买价×扣除率
【提示】后续用于生产或者委托加工9%税率货物或者6%税率的服务的农产品:按照9%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后续用于生产或者委托加工13%税率货物的农产品:按照10%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2)纳税人购进国内旅客运输服务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①纳税人购进国内旅客运输服务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航空旅客运输进项税额=(票价+燃油附加费)÷(1+9%)×9%
②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铁路车票:
铁路旅客运输进项税额=票面金额÷(1+9%)×9%
③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公路、水路等其他客票:
公路、水路等其他旅客运输进项税额=票面金额÷(1+3%)×3%
3.生产销售应纳消费税的计算:
(1)实行从价定率计征消费税的,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
(2)实行从量定额计征消费税的,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定额税率
(3)实行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复合方法计征消费税的,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销售数量×定额税率
4.自产自用应纳消费税的计算
(1)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征消费税的,其计算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比例税率)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比例税率
(2)实行复合计税办法计征消费税的,其计算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自产自用数量×定额税率)÷(1-比例税率)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比例税率+自产自用数量×定额税率
5.委托加工应纳消费税的计算
(1)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征消费税的,其计算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比例税率)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比例税率
(2)实行复合计税办法计征消费税的,其计算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委托加工数量×定额税率)÷(1-比例税率)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比例税率+委托加工数量×定额税率
6.进口环节应纳消费税的计算
(1)从价定率计征消费税的,其计算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比例税率)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消费税比例税率
(2)实行复合计税办法计征消费税的,其计算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进口数量×定额税率)÷(1-消费税比例税率)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比例税率+进口数量×定额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