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社会与法骗老人

社会与法骗老人

发布时间: 2022-12-25 07:48:36

『壹』 欺骗老人属于什么罪

欺骗老人有可能触犯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构成诈骗罪;2、诈骗未遂,情节严重的,应当定罪并依法处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如果欺骗了老人,符合了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是可以追究诈骗罪的责任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贰』 养老诈骗涉及六类罪名

(一)、提供虚假养老服务 此类违法犯罪主要表现为利用上门照料、机构托管、提供床位 等形式,通过诱骗中老年人签订合同、缴纳会费、购买养老床位、 预交养老服务费用等手段,非法占有他人钱财,涉嫌合同诈骗、普 通诈骗。
(二)、投资虚假养老项目 此类违法犯罪主要表现为以投资养老保险项目、投资开办养老 院、购买养老公寓、入股养生基地、售后定期返点、高额分红等方 式,涉嫌诱骗中老年人参与非法集资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三)、销售虚假养老产品 此类违法犯罪主要表现为通过提供免费旅游观光、情感陪护、 虚假宣传等手段,采取商品回购、寄存代售、消费返利、会议营销、 养生讲座等方式,诱骗中老年人购买价格虚高的保健品或者假冒伪 劣产品,涉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和普通诈骗。
(四)、虚假宣称以房养老 此类违法犯罪主要表现为通过养老形式讲解和推介,诱骗老年 人形成房屋产权“倒按揭”消费理念,与中老年人非法签订房产抵 押担保的借贷合同或相关协议,诱骗中老年人将抵押房屋获得的资 金购买其推介的所谓理财产品,从而进行诈骗或者非法集资。
(五)、虚假代办养老保险 此类违法犯罪主要表现为银行、保险机构的工作人员虚构或夸 大保险项目收益,隐瞒保险理赔真实程序,设置陷阱,诱导消费, 涉嫌合同诈骗;有的冒充银行、保险机构工作人员以代办“提前退 休”“养老保险”等为由,收取中老年人的材料费、好处费,以非 法占有为目的诈骗受害人交纳的保险金。
(六)、开展虚假养老帮扶 此类违法犯罪主要表现为假借义务诊疗、心理关爱、直播陪护、 慈善捐助、志愿者服务、组织文化活动等形式获得中老年人的信任 后,以多种形式对中老年人实施诈骗。
涉老年人诈骗主要有八类常见类型:
1、“投资理财”骗局:犯罪分子打着“国家扶持”“政策补贴”等招牌,虚构理财项目或夸大投资收益,承诺“低风险、高收益”,吸引到投资后直接携款潜逃,造成老年人血本无归。
2、“以房养老”骗局:犯罪分子以“以房养老”为名,诱骗老年人办理房产抵押,然后恶意利用公证、仲裁和诉讼等方式或者使用暴力、威胁以及其他手段非法占有老年人房产,造成老年人无家可归、身负巨债。
3、“保险代办”骗局:犯罪分子冒充医院、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老年人渴望晚年生活有所保障的急切心理,谎称可以代为补缴“社保”,收取“材料费”和“办事费”。
4、、“文玩收藏”骗局:有些犯罪分子以帮助老年人拍卖其收藏的粮票、邮票、错版人民币等“老物件”为诱饵,虚构高价,诱骗老年人委托代为拍卖,收取“拍卖费”和“服务费”;有些犯罪分子将公司的劣质工艺品冒充为高档收藏品,虚假承诺短期内会大幅增值且公司会高价代售或回购,诱骗老年人高价购买;有些犯罪分子合并“连环套”,先以高价拍卖为诱饵,吸引老年人到公司面谈后再推销劣质工艺品,实施“骗中骗”。
5“养生保健”骗局:犯罪分子以免费体检、领取奖品为诱饵,吸引老年人参加“健康讲座”“专家义诊”等活动,以“祖传秘方”“特供专供”为噱头,虚构或夸大产品功效,诱骗老年人购买“药品”“保健品”和“理疗仪器”。
6、“街头迷信”骗局:犯罪分子自称“神医”或“大师”,虚构老年人自身或家人将有疾病、灾祸,编造只要对现金钱财和金银首饰“开坛作法”就可以“趋吉避凶”,再勾结同伙调包或诈骗款项,造成老年人财物损失。
7、“黄昏恋”骗局:“黄昏恋”骗局是“杀猪盘”的一种,犯罪分子利用单身老人情感缺失、生活孤独的特点,通过网络或短信交友发展为“恋爱关系”,再编造各种理由索要钱财。
8、“关爱帮扶”骗局:犯罪分子以“关爱老年人”和“帮扶弱势群体”为旗号行骗,有的组织旅游参观活动,通过诱导、捆绑销售或变相收取会员费等方式行骗;有的冒充燃气、自来水公司员工或社区、医护人员,以上门检修管线、检测核酸为由入户行骗;有的利用老年人的善心和同情心,通过虚假宣传“慈善活动”“公益项目”进行非法集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规定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叁』 骗老人买保健品可以报警吗

法律分析:骗老人买保健品可以报警或寻求法律帮助,寻求帮助的其他途径有:一、向工商行政部门举报;二、向食品药品监督部门投诉;三、向公安机关报案;四、向法院起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六条 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义务。经营者和消费者有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但双方的约定不得违背法律、法规的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恪守社会公德,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得设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不得强制交易。

『肆』 骗老人的钱属于什么罪

法律分析:诈骗罪,对于诈骗老人的应该酌情从重处罚,老年人要加强警戒心理、子女要更多关怀沟通,这样才能从源头上避免悲剧发生。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伍』 最高法发布六类养老诈骗犯罪典型案例,其中有哪些案例值得关注

养老诈骗这种套路在我们的社会当中随处可见,就比如说最早期的诈骗方式,他们以保健品可以延年益寿,强身健体的这个说法骗取老人们高额的养老金,这可不是什么好的东西,他们只是用一些最普通的药品制造而成的,也就是说他们的功效极为的少,就是一些维生素。虽然每一个年轻人都知道这种所谓的保健品就是智商税,但还是有很多的老年人会上当受骗,因为在骗子的花言巧语之下,再加上老年人自身的一个想法,就会选择去购买这类药品来提升自己的寿命。当然了,还有更多的养老诈骗套路,最高法也发布了6类养老诈骗犯罪典型案例,那么其中有哪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呢?我们就来好好的聊一聊这个话题。

『陆』 诈骗老年人立案标准

诈骗老年人立案标准如下:(1)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以非法占有的目的;(2)故意诈骗公私财物3000元及以上的行为;(3)要求被害人因为行为人的诈骗行为产生了错误认识而处分了财产。一般来说,不管是诈骗小孩还是老年人,只要是满足诈骗罪的条件的话就会按做诈骗罪的规定来处理,即情节不严重的话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情节严重的话可能会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或者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的。
一、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1、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诈骗罪的具体处罚如下:
1、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柒』 骗老人买保健品怎么举报

法律分析: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老人被骗购买保健品的,是属于违法犯罪的行为,并不属于消费纠纷,可以直接到公安机关报案。

法律依据:《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与举报处理办法》 第五条 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以全国12315平台、12315专用电话为主的投诉举报接收渠道,并向社会公布。公众应当通过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公布的互联网、电话、信函、传真、走访等接收渠道提出投诉举报。地方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工作机构应当将各个渠道接收的投诉举报统一录入全国12315平台。公众通过全国12315平台直接向有管辖权的市场监管部门提出投诉举报的,不再重复录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热点内容
劳动法解释停职员工待遇 发布:2025-01-15 17:40:35 浏览:399
国税局政策法规科职责 发布:2025-01-15 17:37:38 浏览:457
劳动合同法三到五年 发布:2025-01-15 17:24:42 浏览:478
殴打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15 17:22:22 浏览:578
县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意见 发布:2025-01-15 16:40:42 浏览:894
重庆合同律师 发布:2025-01-15 16:39:58 浏览:636
榆次免费法律咨询 发布:2025-01-15 15:49:54 浏览:163
法官考察材料 发布:2025-01-15 14:58:25 浏览:475
合同法违反合同 发布:2025-01-15 14:48:08 浏览:825
北京资深拆迁律师 发布:2025-01-15 14:26:40 浏览: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