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社会与法寻亲记第二集

社会与法寻亲记第二集

发布时间: 2023-01-05 18:10:31

① 《小宝寻亲记》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小宝寻亲记》网络网盘txt 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ryhvQKMnLBZyNNsgJ0KpKA

提取码:jddb

作者:叶染衣

类型:言情

连载状态:已完结

字数:127万字

简介:该小说讲述了作为一只重生奶萌娃,姜小宝这辈子最重要的任务是想方设法把亲娘送到亲爹身边,然后心安理得地为他爹分忧,顺理成章地给他爹尽孝。亲娘白眼:你那是孝顺吗?你分明是馋他的银子!小宝表示:银不银子的无所谓,主要想认个爹。——溪水村带着个小拖油瓶的寡妇姜妙嫁给了权倾朝野的本朝第一大宦官肖彻。一个不会生,一个不用再生。亲爹骂她丢人现眼,亲妹为她拍案叫绝。后来,肖某人带兵造反登基为帝要立后,寡妇和小拖油瓶遭到百官诟病。肖某人慢条斯理,从背后将小拖油瓶拎出来,“介绍一下,我儿子,亲生的。

② 遵守法律的名言

遵守法律的名言

1、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2、 即使一个社会在原则上是公平的,也还可能产生不公平的法律和 政策。【美国】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

3、 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者做什么事都横行霸道。【古罗马】奥维德《变形记》

4、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春秋】《老子》

5、 一个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种人人产生自安全感的平安状态。为了 享有这种自由,就必须要有一个谁也不必惧怕谁的政府。【法国】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6、 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就不再配享受自由了。【古希腊】毕达哥拉斯《早期希腊哲学》

7、 凡是能够作为正义判断之对象的法,也能够作非正义判断之对象; 法都应当是公正的,不管其是否实际上是公正的法;法都要有正当的 目的,但并不是要求必定达到这一目的;法要成为正确法,这种企图 可能成功,也可能不成功。【德国】拉德布鲁赫《法律智慧警句集》

8、 所谓正义,就在于不违背《或者说得更正确点,就在于人不知道 违背》

9、 一个人作为公民生于其中的那个国家的任何法律条文。安提芬摘自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

10、 正义为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干他所想干的事,但这是以他没有 侵犯任何其他人所享有的相同的自由为条件的。【美国】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

11、 有多少罪孽就会有多少法律。【英国】弥尔顿《论出版自由》

12、 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人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 的事情。【美国】弗劳德《论说集》

13、 公正不是德性的一个部分,而是整个德性;相反,不公正也不是 邪恶的一个部分,而是整个邪恶。【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14、 与其责骂罪恶,不如伸张正义。【英国】丁尼生《尤利西斯》

15、 只要不违反公正的法律,那么人人都有完全的自由以自己的方式 追求自己的利益。【英国】亚当斯密《国富论》

16、 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古罗马】查士丁尼《法学总论》

17、 人在达到德性的完备时是一切动物中最出色的动物,但如果他一 意孤行,目无法律和正义,他就成为一切禽兽中最恶劣的禽兽。【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18、 正义为一些条件之总和,在那些条件下,一个人的意志能够按 照普遍的自由法则同另一个人的意志结合起来。【德国1康德摘自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

19、 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但是为了生存,我们不得不为 自己编织一个笼子,然后把自己关在里面。【英国】博莱索《巴基斯坦的缔造者真纳传》

20、 法者,宪令者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 令者也。【战国】《韩非子》

21、 法律也有好坏,或者是合乎正义或者是不合乎正义。【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22、 什么是各个公民最有助于保持住社会已有的全部良好行为、良好 的经营管理、成功和繁荣的品质呢?大家将会同意,那就是勤勉、正直、 公正和谨慎。【英国】密尔《代议制政府》

23、 不公道的法律不能称之为法律。圣奥古斯丁一摘自《阿奎那政治著作选》

24、 法是政治上正义的表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一个人如果在证人面前尊崇法律,而在没有证人独自一人时又尊 崇自然的规则,那么他就是在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式下实行正义了。安提芬摘自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

25、 用复仇的形式来对付犯罪的那种法,只是自在的法,它是不合乎 法的形式的,即它的实际存在是不合乎正义的。【德国】黑格尔《法哲学原理》

26、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战国】《韩非子》

27、 不体现民意的法律是绝对行不通的。【美国】埃哈伯德《名人名言集》

28、 法律总是把全民的安全置于个人的安全之上。【古罗马】西塞罗《论法集》

29、 王子不在法律之上,而法律却在王子之上。【古罗马1小普林尼《图拉真颂》

关于遵守法律法规的标语口号 【必备】


关于遵守法律法规的标语口号【篇一】

1.人人都是法治力量,个个都是文明形象。

2.学法者智,用法者兴,守法者安。

3.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

4.经营似行船,守法似船桨;只有撑好桨,才会不翻船。

5.诚信经营传美名,守法创业结硕果。

6.遵纪守法是作为一个公民的行为准则,为了自己,为了家人,我们必须遵守。如果发生违法违纪的问题,要承担后果的可能是几个家庭,几代人。

7.法为家书一生读,和作良田万代耕。

8.无信则人危,无法则国乱。

9.法法法,深铭记,罚罚罚,恒远离。

10.公正司法,是维护法律尊严的最后一道屏障,是一个国家民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11.遵纪守法,人生永远的一张“通行证”

12.天平的一边放上自由,另一边放上守法,它才能平衡。

13.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在。

14.遵纪是做人的高尚情操,守法是做人的道德底线。

15.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16.守法长乐,终身不辱。

17.知法守法全民事,和谐文明大于天。

18.人人尊法律为本,个个得和谐平安。

19.自由之花,永远为遵纪守法者开放。

20.以身试法栽跟斗,依法维权有奔头。

关于遵守法律法规的标语口号【篇二】

21.在工作中、生活中,都应树立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牢固观念,摆正自己的位置,端正自己的态度。

22.关爱我们的亲人,从自我守法做起。

23.普及法律知识,减少无知犯罪。

24.遵纪守法,不伤害他人 ,不被他人伤害。

25.遵守法律,只是对我们最低的要求;而高尚的道德观念是我们最高的追求。

26.和谐社会诚为本,科学发展法当先。

27.“遵纪守法,做对社会有益的人”

28.吸烟有害健康 守法凝聚能量。

29.齐心协力普五法,国泰民安谐天下。

30.做人道理千万条,遵纪守法第一条。

31.开启法律明灯,照亮人生前程。

32.和谐与幸福相伴,守法与自由相随。

33.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真而不幼稚,勇敢而不鲁莽,倔强而有原则,热情而不冲动、不盲目。

34.法似警钟警双耳,律如明镜明众心。

35.廉政不做贪官,勤政不当懒官,仕政不为庸官。

36.柴米油盐酱醋茶,如今样样不离法。

37.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国王,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

38.知法懂法不犯法,男人女人文明人。

39.拒绝黄、赌、毒、酒驾、打架斗殴等违法乱纪的行为,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员工。

40.法是人生启航灯,让你平安到彼岸。

关于遵守法律法规的标语口号【篇三】

41.法是一把双刃剑,守安违伤一瞬间。

42.廉洁奉公为官之道,诚实守信做人之本。

43.和谐社会法治为先;责任政府,法治保障。

44.人人遵规守法爱城市,你我同心协力建小康。

45.遵纪守法,是对家人最好的报答。

46.接轨国际严执法,发展新城利万家。

47.学法源于一点一滴,守法始于一言一行。

48.莫道普法不关己,时时刻刻总含情。

49.合法收入心安理得,非法敛财寝食难安。

50.人生就像一本书,傻瓜们走马观花似的随手翻阅它,聪明的人用心阅读它。因为他知道这本书只能读一次。

51.遵章守法事事顺,违法犯规时时难。

52.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53.你的守法,我的安心,大家的幸福。

54.幸福人生和为贵,平安社会法为本。

55.建设法治文化,陶冶诚信情操。

56.法律存在于另一个世界,但它自认为它是整个世界。

57.赚金山,赚银山,法律法规是靠山;你有理,他有理,学法守法是真理。

58.爱国守法、明礼守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59.反腐当从自身做起,倡廉应由小处着手。

60.遵纪守法,您永远的一张“通行证”。

警示人们要遵守法律法规的句子范文 【收藏】


警示人们要遵守法律法规的句子范文【篇一】

1.法律知识进万家,幸福生活你我他。

2.法为家书人人读,和作良田家家耕。

3.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4.忠诚事业,热情服务,诚实守信,廉洁奉公。

5.诚信源于教育,和谐依托法制。

6.遵纪守法,您永远的一张“通行证”。

7.普法宣传手牵手,和谐平安心连心。

8.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9.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象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

10.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11.学法则明智,用法则业兴。

12.增强法制观念,确保安全生产。

13.人人遵规守法爱城市,你我同心协力建小康。

14.为人要勤奋,为民要服务,为党要贡献,为官要廉政。

15.知法守法不犯法,学法懂法有办法。

16.长治久安靠法治,社会和谐惟诚信。

17.关爱我们的亲人,从自我守法做起。

18.知法懂法不犯法,男人女人文明人。

19.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20.诚信是立身之本,法治乃安国之源。

警示人们要遵守法律法规的句子范文【篇二】

21.你对违章讲人情,法律对你不留情。

22.学法、普法、懂法,不但是对自身利益的一种保护,更是对大多数人和整个社会利益的一种贡献。

23.国法为天平,岂容权势充筹码;道德作准绳,不许人情乱曲直。

24.和谐以人为本,维权以法为绳。

25.以法为基创和谐,以人为本建新城

26.法治是稳定的基石,和谐是发展的保障。

27.知法敬法,与法同行。

28.学法守法运用法,利己利人利大家。

29.“遵纪守法,做对社会有益的人”

30.知法守法我积极,一生一世我受益。

31.智者以法护身,愚者以身试法。

32.违法铸成终身悔,守法伴你一世安。

33.一个人怎样才能认识自己呢?绝不是通过思考,而是通过实践,尽力履行你的职责,那你就会立刻知道你的价值。

34.见善必扬,知恶必教,违法心究。

35.普通的道德是社会的基础,普通的良心是法律的基础。

36.拿法律不当回事,等于拿生命当儿戏。

37.求学经商法护航,构筑和谐新天堂。

38.“言”以诚为尺,“行”以法为度。

39.普法莫怕巷子深,和谐发展靠人人。

40.多一点法律知识,少一点人生迷失。

法律的名言


法律的名言

1、 人类有某种程度的劣根性,有某种程度的慎重和不信任,所以人 类本性中还有其他品质,证明某种尊重和信任是正确的。共和政体要 比任何其他政体更加以这些品质的存在为先决条件。【美国】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

2、 用选举方式获得统治者,是共和政体独有的政策。依靠这种政体, 用以预防他们腐化堕落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有效的一种是任期上 的限制,以便保持对人民的适当责任。【美国】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

3、 自由政体包含了这样一种观念,即:除代议制立法机构的权力之外, 所有政府权力都应当由适当明确的法律来分配和限定。因而,国王或 任何其他代表国家行事的人,除非他能指出某条具有法律规则授权其 行事外,不能行使任何权力。整个国家都是受法律调整。【英国l詹宁斯《法与宪法》

4、 共和并不仅仅是反对世袭统治、或是反对贵族头衔、或者是反对 采邑和阶级等级制。对于立宪者而言共和意味着最高权力掌握在 人民手中,权力的渊源是人民,以及政府是由人民建立的并且是向人 民负责的。【美国】路易斯亨金《宪政、民主、对外事务》

5、 没有人给共和政体下过精确的定义。除了其他的一些特征外, 它似乎暗含着某种程度的民主,某种程度的个人参与自治;它也可能 暗含着对个人权利的实质性尊重。【美国】路易斯亨金《宪政与权利美国宪法的域外影响》

6、 民主政体和独裁政体的根本区别在于民主政体的人民自由地获悉 什么是他们所乐意的有关本国政府体制方面的事实,如果他们能够想 到更好的一种,便可以更换它;而在独裁政体下,信息被封闭,思想 自由受到禁锢,因此不仅缺乏建立一种不同的制度的可能,而且缺乏 获知是否存在倡导其他制度的言论的可能。【英国】詹宁斯《法与宪法》

7、 我将选择这样一个共和国:那里的人民很满意自己有权批准法律; 他们可以根据首长们的提议集体地来决定最重要的公共事务;建立一 些受人尊敬的法庭;慎重地划分国家的省份和县份;每年选举公民中 最能干、最正直的人员来掌握司法和治理国家即使偶有不幸的误 会搅乱了大家的和睦时,人们就是在盲目和错误中,也都能保持一定 的节制,大家依然相互尊敬,共同遵守法律。这就是诚挚而永久和睦 的征兆和保证。【法国】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8、 在共和国里,每个人在不伤害别人的范围之内都是完全自由的。【法国】卢梭《社会契约论》

9、 一个贤明的共和国决不应当冒险使国家任由命运的摆布:它应当 追求的唯一的幸福,就是它的国家的巩固持久。【法国】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10、 一个共和制政府中基本的真理是少数有不可争议的和不可分离的 权利,多数不是拥有一切,少数不是一无所有,人们不能高兴怎么做, 就怎么做。【美国】斯托里《美国宪法评注》

11、 一个庞大而组织良好的共和国与无政府的共和国相比,很少会出 于别的理由丧失自由。蔑视法律则是通往这一状态的捷径。【美国】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

12、 在一个自由的国家里,要求人们在战争中大胆而在和平时期中胆 怯,这无疑是要求不可能的事情。可以说有这样一个普遍的惯例,这 便是每当人们在一个自称为共和国的国家里看到,所有的人都安静无 事的时候,那就可以肯定,在那里是没有自由的。【法国】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13、 古代共和国的缔造者是把土地平均分配的,只有这一点才能使 人民强大起来,这就是说,创造一个井井有条的社会。这一点还能 创造一个精良的军队,他们每个人都能同样充分地关心保卫自己的 祖国。【法国】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古代和近代共和国的历史《已经》

14、 使我们认识到,这些共和国所 遭受的许多不幸,都产生于缺乏某种明智的行政所不可缺少的制衡和 相互控制的力量。【美国】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

15、 具有主权的人或会议都代表着两重人格,用更普遍的话来说便是 具有两重身份:一重是自然的身份,另一重是政治的身份。【英国】霍布斯《利维坦》

16、 主权之第一性且为最重要的特征是公民立法的资格,这一立法资 格既是单一的也是集合意义上的,而且,这无须征得上级、平级和下 级的同意。 【法国】让博丹《主权论》

17、 分权的合法性被承认为是对主权范围的限制。权力的限制和分权 可能是相辅相成的。这是现代国家的突出特点。这种现代国家本质上 遵循着如下标准:它是某种主权的承担者团体;这些承担者是根据既 定规则选拔产生的;这些承担者拥有主权根据分权规则互相受到制约; 根据权力约束的规则,这些主权承担者都可以发现自己发布命令权的 合法性。【德国】韦伯《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

18、 主权既然不外是公意的运用,所以就永远不能转让;并且主权者 既然只不过是一个集体的生命,所以就只能由他自己来代表自己;权 力可以转移,但是意志却不可以转移。【法国】卢梭《社会契约论》

19、 主权是不可转让的,同样的,主权也是不可分割的。【法国】卢梭《社会契约论》

20、 一个独立的政治社会,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由作为主权 者或最高统治者的社会成员构成的。另一部分,是由作为臣民的社会 成员构成的。一个社会中的作为主权者的成员,不可能永久地保持自 己的地位。因为,总会存在一些社会成员,他们有能力争取到主权力。 在绝大多数的真实社会中,主权力是被单独一名社会成员所拥有的, 或者是被一些社会成员所分享的。【英国】奥斯丁《法理学的范围》

21、 主权的概念主要包括两个要素:第一,一种享有最高独立性和最 高权力的权利,这种权利是一种自然的和不可让与的权利。第二,一种 享有某种独立性和某种权力的权利,这种独立性和权力在它们固有的范 围内是绝对的或超越的、最高的它和主权者所统治的整体是分开的。 因此,主权者对这一整体的独立性和他统治这一整体的权力是最高的。【法国】马里旦《人与国家》

22、 既然政体或主权者的形成借助于社会契约的认可,因此,它永远 不可能约束自己,就算对外界来说,去做任何破坏或违背原有约法的 行为,比如放弃自己的一部分,或把自己置于外族主权之下。破坏了 主权者赖以生存的社会契约,也就消灭了主权者,而如此不复存在的 主权者当然已做不了任何事情了。【法国】卢梭《社会契约论》

23、 但是十人委员会自己可从来都没有宣称拥有立法权。他们对人民 说:没有你们的同意,我们的提议就不能成为法律。罗马人,你们自 己必须是法律的作者来保障自己的幸福。【法国】卢梭《社会契约论》

24、 通过宪法性契约,各方同意他们的意见将仅仅通过自由讨论来影 响对方,并且,在一种理论赢得多数公民支持之前,放弃执行这种理论, 通过宪法性契约,各方同意通过理论支持者成为多数来决定目标的统 一性,但把该理论的宣传归入每个个人的自由的范围;根据显示在投 票中的所有个人努力的结果来继续推进宪法和立法。【德国】哈贝马斯《作为程序的人民主权》

25、 立宪政体的核心是自我限制的人民主权。这种主权的基础是:立 法的审议方式,这种方式将规定公私领域之间区别的内容和巩固政体 的构成基础;这样一些制度,它们有助于培育具有可被称为宪法美德 的公民。【美国】埃尔金等《新宪政论:为美好的社会设计政治制度》

26、 宪法是一种无穷尽的、一个国家的世世代代都参与对话的流动的 话语。【美国】劳伦却伯《名人名言集》

27、 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定一部永远适用的宪法,甚至一条永远适用 的法律。【美国】杰斐逊《杰斐逊文选》

28、 美国人认为法官有权对公民进行判决是根据宪法,而不是根据法 律。换句话说,美国人允许法官可以不应用在他看来是违宪的法律。【法国】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29、 宪法意味着一个政治社会的框架,它通过并依据法律组织起来。 其目的是为了制约绝对权力。【意大利】萨托利《宪政疏议》

30、 国家有能力来保护服从其法律的那些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并 且能剥夺破坏其法律的那些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就是说能惩罚 那些犯法的罪行。洛克摘自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

1、 法治就是对违法的行为设置法律保障和对个人的合法权利加以法 律保护。戴雪摘自《比较宪法与行政法

2、 统治者无论有怎样正当的资格,如果不以法律而以他的意志为准 则,如果他的命令和行动不以保护他的人民的财产而以满足他自己的 野心、私愤、贪欲和任何其他不正当的情欲为目的,那就是暴政。【英国】洛克《政府论》

3、 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神灵,而不是殚精竭虑将神灵揉 进宪法,总体来说,法律就会更好。【美国】马克吐温《名人名言集》

4、 社会权在本质上,是为了保障国民生活在立法上和行政上要求国 家的作为,其作为必然包括对每个人的自由权尤其是财产上的自 由权的制约。脱离对财产权或大或小的制约,国家的社会保障措 施是不可想象的。宪法既然要保障社会权,这些对自由权制约的可能 性当然是必须预见到的。在自由国家神圣不可侵犯的财产权,在 社会国家中服从于上述意义的制约。【日本】宫泽俊义、芦部信喜《日本国宪法精神》

5、 大臣为小臣之表率,京官为外吏之观型。大法则小廉,源清则流洁, 此从来不易之理。大臣过能精白乃心,恪遵法纪,勤修职业,公而忘私, 小臣自有顾畏,不敢妄行。【清】康熙《清圣祖实录》

6、 法治意味着,政府除非实施众所周知的规则,否则不得对个人实 施强制。【英国】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

7、 法治应包括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 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8、 法治是与政府方面的特别是执政首领方面的任何武断行 为,绝对相反的法治包含有这种条件:假如任何种类的行为是应 受法律制裁的,无论其出于任何人,他总是应该受这样的制裁。 ,【英国】马季佛《现代的国家》

9、 法律制度是对理性的人所发生的公共规则的强制命令,旨在调整 他们的行为,并为社会提供某种合作的框架形式正义的概念,就 是社会规则的规范化和公正的执行,当适用于法律制度时就成为法治。【美国】约翰罗尔斯《正义论》

10、 人权以及国家的一切干预行为必须以普遍规范为根据就构成了所 谓法治,或者用德语来说的法治国。【美国】诺依曼《法治现代社会的政治理论和法律制度》

11、 一个共和国的自由存在于法律的王国之中,缺乏法律便会使它遭 受暴君的恶政。【英国J詹姆士哈林顿《大洋国》

12、 法治只在立法者认为受其约束的时候才是有效的。【英国】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

13、 私人公民及其财产,在这个意义上讲,不应当成为由政府支配的 手段,这一点乃是法治的实质意义所在。【英国】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

14、 法治的实质必然是在对公民发生作用时政府应忠实地运用曾公布 的应由公民遵守并决定是其权利和义务的规则,如果不是指这个意思, 那就什么意思都没有。【美国】富勒《法律的道德性》

15、 法治国的宪法在规定思想自由时,一般不再确定国教或规定一种 官方信仰体系,以便与言论自由的权利规定保持逻辑的一致性。【美国】约翰罗尔斯《正义论》

16、 官僚政治基本上没有多少法治可言,人治是官僚政治固有的 基本特征或规律。【中国】王亚楠《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17、 在一个真正的法治国家里,是不允许有特权存在的。因为维持个 人的特殊地位,无论如何,总是意味着不平等。【中国】龚祥瑞《比较宪法与行政法》

18、 人人如果可以任意来形成罪和德的观念,则罪与德将会陷于怎样 纷乱的地步呢?洛克摘自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

19、 立法权并不创立法律,它只揭示和表述法律。【德国】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20、 自由的法治国是一种合法的国家,也就是说,对个人自 由领域的合法的干预只能是根据法律进行的干预。【挪威】斯莱格斯塔德《宪政与民主》

21、 在一个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铭是什么呢?那就是严 格地服从,自由地批判。【英国】边沁《政府片论》

22、 如果法治要得到维护,那么,宪法就必须保证没有任何人能高于法律。 拥有政治权威的人们应该同其运用权威所统治的人们一样服从法律程序。【美国】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

23、 现代法治产生于如下两种过程,即法令性法律逐步具有了普遍性 和自治性的限制,而等级特权法则逐渐具备了实在性和公共性。【美国】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

24、 假如人们把夸张和狂暴叫做美德,把温和与公正叫做犯罪行为, 那么,这样的国家离开灭亡就不远了。【法国】拿破仑等到富人假借公众名义,即是说也包括假借穷人的名义,把他们 的花招规定为必须遵守的东西,这样的花招便成为法律了。【英国】莫尔《乌托邦》

25、 在政治宽和的国家,爱国、知耻、畏惧责难,都是约束的力量, 能够防止许多犯罪。【法国】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26、 我们的政权愈稳固,民事流转愈发展,就愈加迫切需要提出实施 更多的革命法制的坚决口号,就愈加需要缩小那些回答阴谋者任何打 击的机关的活动范围。【苏联】列宁《全俄苏维埃第九次代表大会》

27、 国家以法制为先,法制以遵行为要,能遵行而后有法制,有法制 而后有国家。佚名摘自梁凤荣《中国法律思想史》

28、 法治就是对权力的限制。龚祥瑞《比较宪法与行政法》

29、 在一切情况下和条件下,对于滥用职权的强力的真正纠正办法, 就是用强力对付强力。【英国】洛克《政府论》

30、 法治应力求公正,为此应设置公正的法庭以纠正不公正的行为。戴雪摘自《比较宪法与行政法》

③ 湖南都市寻亲记

湖南都市频道寻情记栏目的电话 0731— 4802030
像你这样的家庭暴力行为如你专所述是事实,你属在你当时遭你丈夫毒打就应该报警,因为你丈夫已触犯法律。但你现在没有证人又隔了十天再来处理此事,对你相当不利。你可以尽快与寻情记栏目记者联系,他们会告诉你处理的办法。寻情记一旦同意你的问题,他们会主动与你联系的。虽然他们化解你们之间的矛盾效果不大,但可以通过司法介入,对你丈夫及其他家人形成震慑。希望你尽快求得解决办法。

④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什么论文范文

道德与法律的辩证统一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道德与法律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道德与法律论文篇1:《浅析中国道德与法律的融合》
道德和法律都可以调整人们的行为,而道德侧重通过舆论、信念、习惯来调整人们的行为,法律通过国家的强制力保证人们行为的合法性。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的形成不仅需要法律的强制力,还需要道德的约束力。

一、中国道德和法律融合的必要性

道德和法是道德与法律融合的历史前提的根源,它们最初是一体的,正像唯物史观所说:“历史从哪里开始,逻辑也就从哪里开始”。道德与法律作为社会规范的主要手段,其产生有着共同的历史渊源。

(一)道德和法律有共同的逻辑起源。前苏联史学家谢苗诺夫用大量史料证明:原始禁忌是社会规范的最早形式,属于某种最原始的社会规范。另一位前苏联学者、法学家雅维茨在其《法的一般理论―哲学和社会问题》一书中提出:“在遥远的过去,单纯依靠禁忌调整人们的关系,是规范人们行为的最初和最低级的形式。在当时,禁忌的作用是由恐惧和习惯保障的,被看成是统治整个共同的自然的、基本的力量。”因此,禁忌在原始社会具有同道德和法律相同的规范作用。

(二)道德和法律有共同的价值追求。由于人类对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需要,道德和法律便应运而生,另外随着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建立,法律从道德中独立出来。它们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秩序、自由和公正。

秩序是人类社会生存和良好运行的基础,是社会的结构要素之一。社会秩序通过习惯、道德、制度、法律等四种形式实现。其中道德秩序和法律秩序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任何社会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秩序基础之上运行的。

法律和道德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即自由。自由是促进法律发展的重要条件,追求自由是人的天性。道德自由和法律自由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公正是道德和法律的最高价值目标。道德公正和法律公正既联系又有区别。法律公正的确立和生效根源于道德公正的规范功能。如果没有道德公正和它的规范功能,法律公正可能成为泡影,它的积极作用很难得到发挥,还会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

二、中国道德与法律融合的客观性

中国道德和法律的融合需要深厚的理论作基础,还要符合我国现实的客观性。即具有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包括经济基础、政治基础、 文化 基础和生态基础。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具有竞争性、法制性、自由性等一般特征外,还具有诚实信用的专门特征,而道德和法律融合的经济基础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包括自由、平等、正义、秩序、信用等。

道德与法律的融合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民主是法治的必要前提,法治是民主的有力保障。法治不仅仅是民主政治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且是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特征。同时,社会主义民主蕴藏着一定的道德内涵,民主问题是现代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普遍关心的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道德与法律结合的文化基础。道德与法律都是社会规 范文 化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实现道德文化和法律文化的有机统一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三、中国道德与法律融合的具体路径

结合道德与法律本身的内在联系及当代中国现实情况可以看出,中国道德与法律融合的具体现实路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要实现道德与法律的良性互动。道德与法律都属于上层建筑,都可以作为调控人们行为的手段,但它们在基本内容、表现形式、调控方式、产生时间等方面存在不同,这并不影响它们之间的良性互动。

1.加强法律对道德的保障。道德的运行离不开法律,有时法律将道德规范制度化、模式化。道德规范的制度化对促进社会大众的文明觉醒和社会主义的制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显然,道德的制度化并不是将所有道德制度化为法律,而是将反映人民大众基本需求、具有普适性的道德加以制度化、规范化。

2.实现道德对法律的引导。从立法、司法和守法三个方面可以实现道德对法律的引导。第一,立法的道德条件。立法活动时应充分考虑人文主义因素,做到尽善尽美,因而立法主体应牢固树立人本主义的方针,将正义、平等、信用等价值理念体现在具体的法律规范中。第二,司法的道德保障。司法主体应具有相应的道德能力,如正义感、责任心和气节。

(二)要实现道德与法律作用的互补。道德和法律虽属不同属性的社会规范,在调整社会关系上所用的方式不尽相同,但它们在作用上却可以相互补充。通过建立相应的机制才能实现道德与法律的互补。

1.建立道德促进法律的机制。第一,要用道德来指引法律的制定、修改、废止等活动,从参与主体、制定过程到制定内容都要用合乎理性的道德观念作指导。第二,要保证执法者的道德践行能力。法律能否得到公正地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法者的道德能力。执法者的道德水平直接影响执法机关的形象和法律的权威。

2.寻求法律促进道德的路径。第一,建立刚性约束机制。通过国家政权力量来推动社会主义主旋律的演进,通过法律强化公民行为的道德水准;第二,引进法律对道德的监督、评价和保障机制。法律可以惩恶扬善,引入此机制,保护文明道德行为,谴责不道德行为,激励人们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教育 犯罪分子、道德不端分子时时事事守法。
道德与法律论文篇2:《中职生的职业道德与法律教育的教学对策》
当前,各地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多种多样,很多教师都尝试着用新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创新性教育,为国家培养遵纪守法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但是,在一些中职学校,依然存在着对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法律教育重视不够,教学模式陈旧, 教学 方法 单一,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的教学质量不高等现象,导致学生职业道德缺失,法律观念淡薄。那么,如何提高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的时效性,对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职业技术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升中职生职业道德水平

中职德育课教学应该引导学生,把爱国主义精神与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起来,利用每周星期一国旗下的讲话活动,让学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动员学生把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强他们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建立“以生为本”的德育观

创造各种条件和平台,使学生有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在互动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让学生懂得要求自己,监督自己,自己对自己负责。如针对中职生普遍存在感恩意识浅薄、日常行为失范、法律观念淡薄等问题,可以通过文艺晚会、主题征文、演讲比赛、板报评比、橱窗专题展示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感恩”、“爱国主义”、“ 法律知识 讲座”或“法律知识问答”等主题活动,鼓励和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

3 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3.1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连接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桥梁。采用案例教学,既能充分体现课堂教学传授知识的系统性,又能发挥实践教学的形象性,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是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运用中,不断地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法律基础课是一门实时性很强的学科,应紧跟当今法律形式的发展现状,结合当今立法发展的最新进程,将最新的法律精神和立法成果传达给学生,使学生的法制观念与时俱进,成为有道德有纪律的高素质 毕业 生。任课教师可以关注我国立法的新进展,“两会”有关法治建设的新提法,收集新案例,把它融入课堂教学中。如2015年震惊全广西的自治区党委原常委、南宁市原书记余远辉涉嫌受贿和钦州市原副市长陆钦华贪腐为焦点,讨论了他们的违法行为及其所引起的严重后果,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

另外,学校多参与一些社会开展的大型的法律宣传活动,拓展知识面。同时,学校还可以定期举行法律知识问答竞赛;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参与对犯人进行的社会公开审判,对犯人罪行的判定对学生也起了警示作用,促使学生学法、懂法和守法,激发他们的正义感,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和道德素质。

3.2 角色扮演课堂的情景活动教学模式

为了提高职业道德教育课的时效性,在课堂中教师应该合理的进行训练任务情景教学,根据每一个专业的特点,将实际的生活情景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情境中担任一个角色,并从这个角色出发,去完成各项虚拟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规律。角色扮演是实训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通过组织幼儿园教学活动,自己扮演教师,小组其他成员扮演幼儿,进行幼儿模拟教学,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职业发展需要,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今后的顺利 入职 和职后的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奠定基础。汽车专业开展的为本校老师服务的“美容洗车”活动,让学生亲自参加了实践活动,获得成就感,增强了他们学习的动力。

最后,我们应该将职业道德和法律教育教育结合起来。职业道德教育为法律教育服务的,而法律教育又可以促进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我们应该用正确职业道德观念来帮助学生树立严谨的法律意识,用严谨的法律意识来促进学生职业道德观念的深化。

总之,我们要从中职生的实际水平出发,设计符合他们的教学内容,探讨更多的教学方法,为国家培养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守守法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道德与法律论文篇3:《道德与法律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道德,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对生活在一定物质生活条件下的人通过善恶规范、准则、义务、良心等形式,来规范和约束其行为的一种准则。它是关于是非、荣辱、善恶、美丑等观念、规范和原则的总和,本身不具有强制力,但具有较强的约束力,主要依靠社会舆论评价、风俗习惯和内心良知来保证实施并发挥效用。道德属于精神范畴,是社会意识中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出现。

法律,是由一定政治经济条件所决定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由国家制定并颁布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用以调整人们社会行为的规范总和。较之道德,法律具有强制力,它的实施主要依靠外在的强制力迫使人们去遵守,如果违反法律的相关规定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受到法律的制裁。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其产生和发展受制于一定的条件,是随着国家和阶级的出现而产生的,在整个意识形态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

道德和法律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有着共同的经济基础,法律的运行以道德为基础,道德的延续以法律为支撑。道德作为观念上层建筑,指导着作为政治上层建筑的法律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作为政治上层建筑的法律又为观念上层建筑的实施提供了保证,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促进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发展。

二、道德在中国现代化变迁中的具体表现

“修身”、“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5000年优秀文化中孕育的治国安邦之道,这也是历代贤明的君主尊崇的座右铭。然而,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思维方式 发生了巨大变迁,中国社会素来稳定的伦理道德文化也随之发生了不可避免的震荡,而且一发不可收拾。

道德是一定生产方式的产物,是对经济基础比较直接的反映,道德具有历史继承性,不同的时代道德也具有不同的观念和评判标准。当前,中国已经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道德伦理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建立与现代化相应的新的道德观念。道德由他律转向自律,由苛求转向宽容和谅解,由感性转向了理性,伴随着道德价值的转向,道德不仅使社会个体层面实现了自我完善,同时也满足了社会集体层面规范的作用。这极大的调动了个人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财富的快速积累。“乱世重典,治世隆礼”,在道德的规范和约束之下,整个社会的法治也在不断的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保证。

任何一个事物都是矛盾体,当我们在满怀喜悦地展示改革以来道德领域所取得的进步和成绩时,又不能不理性的正视道德生活中存在的种种弊病。当前中国社会处在大的变革和转型时期,伴随着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人们的道德价值也呈现出多极化的特点。被人们奉为民族血脉的道德文化,在社会演变的过程中开始失重,人们似乎迫不及待的摆脱道德的种种束缚而去追求一种所谓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一种非理性价值观念逐渐替代传统的理性价值,致使道德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评价标准和威慑力;当个人的价值和作用在传统的义利观中得到肯定和尊重的同时,人们在追求价值的过程中似乎又转向了另外一个极端,拜金主义又席卷而来,有很多人在利益的驱使之下,无视道德的约束,不择手段的谋取自身的利益。权钱交易、兜售假冒伪劣产品、贩卖毒品、拐卖妇女 儿童 等现象屡见不鲜,金钱是社会地位的象征,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之下,党的一些干部被腐蚀,脱离了人民群众,不法商人见利忘义,置他人生命安全于不顾,这些现象不仅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甚至危及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不仅如此,改革开放以来,受西方思潮的影响,以及部分敌对势力的干涉,中国传统的美德也岌岌可危,“尊老爱幼”,“勤俭节约”、“尊师重道”等传统的价值观念被逐步的弱化,例如当前社会老人过马路不敢搀扶、公交车上没人愿意给年迈的老人让座,一部分教师缺少师德向学生索要钱物,这些现象都显现了当前道德的缺失和冷漠。中国传统的美德是中国5000年灿烂文化得以延续的主要动力和源泉,道德的缺失和沦丧,必然会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的伤痛,这必须要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三、如何发挥道德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

道德和法律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往今来我国一直强调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在德治和法治共同作用下,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社会秩序的稳定。当前我国道德信仰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这是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市场过多的注重物质财富的积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使人们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变得拜金和冷漠;在社会领域,权力监督力度不够、社会和市场缺乏监督,社会缺乏公平正义、缺少民主法治、人民的诉求不能得到响应,权益得不到维护,这也直接造成当前道德滑坡的重要原因;在文化领域,利益的多元化,也直接造成了人们思想的多元化,一些消极的文化渗透到了社会生活之中,而主流文化却处在弱化的状态,这也是当前道德危机的重要原因。

十八届四中全会,党中央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这在党史上尚属首次。道德和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两条红线,社会的公平、正义、民主、法治、诚信、友爱需要法律和道德一起发挥作用。道德和法律都蕴涵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容,道德指引着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同时也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当前在我国法治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公民法律素质较低、民主法律意识淡薄,有些人甚至在正当权益受到侵害时都浑然不知,更不知道采用何种方式来维护自身的权益,通常采用聚众闹事、自焚等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诉愿;目前我国的法律体系已经建成,但是却不够完善,缺乏体系,这直接造成了法治实施的不彻底,因而导致法律在应用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行政色彩,难以实现真正的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法律是道德建设强有力的支撑,法律将道德中的价值运用到法律实施过程当中,不仅能够维护道德风尚也能培养道德意识,法律和道德两者之间是高度统一的关系,法律实施的不完善也会直接影响道德发挥作用,道德的缺失会影响法治的建设,因此要想早日建成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我们必须坚持法律与道德“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首先,要加快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为道德建设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生存空间;其次,要加强社会管理,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为道德的发展创造条件;第三,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将 传统文化 与先进文化结合起来,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在全社会树立一种新风尚。最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立法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深入的考虑道德的因素,贴近人民实际生活,把相关的社会问题上升到法律的高度以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强化法律的实施,法律是国家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为了维护统治的稳定而制定的制度保障,如果不能有效的实施,最终会失去存在的意义,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为此国家必须强化法律实施、完善法律监督,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形成全社会守法、维法的氛围,最后形成全社会讲道德、受法律的文明风尚,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猜你喜欢:

1. 大学思想政治与法律道德心得体会

2. 学习道德与法律的心得范文

3. 道德与法律的格言 法律与道德的名言名句

4. 法律与道德为主题的论文范文

5. 浅谈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思修论文

6. 法律与道德为主题的论文

⑤ 自己整理的笔记之类不愿意给别人看是自私吗

自己整理的笔记不愿意给别人看,不是自私。这是自己的劳动才会成果。



在我看来工作的价值很重要,它是我能否做好一个工作的衡量标准。从2个方面来说就是:第一:你如何看待一个人工作所处的阶段?我们每个人所处的工作阶段不同,对工作价值的期望与要求肯定也有所不同。职业初期我们想的是先积累经验,所以我们的工作价值可能就是体现在能力的提升上面;当能力提升到一定的水平之后,我们的工作价值就是通过升职加薪来体现,如果达不到的话,就会感觉自己工作没有意义,甚至会开始产生一种自我怀疑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我还要不要继续做这份工作?


所以就到了我要说的第2点:你想通过工作获得哪些方面的需求?如果所处的阶段与需求不一致你会怎么办?你想通过这份工作,让自己的能力更强可是好像一直都在原地踏步?你想升职加薪可是老板一直不给你加?所以你的需求一直得不到满足,感觉自己工作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

那你还要继续做吗?拿我自己来说吧,我的第一份工作是招投标,但是我后来特别喜欢新媒体的工作,因为我自己喜欢看书,写一些感悟,所以就想转行,刚开始就是专注的提升自己的能力,不是只把手头的事情做完,而是一直在思考怎么才能做好。领导的认可、用户的好评认可,让我特别有成就感,因为我们做的是阅读推广,经常会邀请一些作家访谈,有一次我帮一位作家宣传他的新书,那个作家直接问我们领导是哪个小伙伴写的,感觉很不错,后来领导还专门跟我说我得到了对方的肯定。我觉得这个就是我的工作价值。
就是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哪怕刚开始从最基础开始也没关系,哪怕刚开始距离自己的需求有点远,但是你自己心里要给自己定个方向,我怎么做才可以达到那个需求,然后就一点一点去积累去做。

方法途径有很多的,关键是我们要行动起来。最后就是不要把自己的价值仅仅局限在这份工作上,最终我们要实现的是自我价值,我们要站在一个更大的职业世界的视角上,一个更长久的时间维度的视角上,去看待自己的“市场身价”,比如我们能为谁提供什么价值,我们的竞争优势在哪里,现在的我们有多好,下个阶段要往哪个方向努力,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我不知道大家认为工作的价值是什么,但是不管是什么,我都希望我们可以努力提升自己,如果我们自己不积极不改变,那么就算眼前的工作再好,你也很获得你想要的。我们自己要有一个衡量标准,那个标准一定要基于平均水平,而不是你自己主观臆断,然后一点一点去努力。

⑥ a little、little、a few、few 的区别与用法。说详细些

a little、little、a few、few 的区别与用法:

1、修饰名词的差别:

a little,一点,用于不可数名词之前,修饰不可数名词。

little,几乎没有(否定意义),用于不可数名词之前,修饰不可数名词。

a few, 一点。用于可数名词之前,修饰可数名词。

few几乎没有(否定意义),用于可数名词之前,修饰可数名词。

2、限用不同的场合不同:

little和few的这种用法主要限于书面英语(可能由于在日常会话中little和few容易被误认为是 a little/a few)。

因此,在日常会话中little和few通常由hardly any替代,也可以由动词否定式+much/many替代。

3、意思不同:

a little 与 little 也可以用作副词,表示“有点”“稍稍” 表示“很少”。few 和 a few 不用作副词。few 与 little 作形容词用,都表示“几乎没有”,相当于一个否定词。

4、强调不同:

little 和 few 强调少,可能是数量上的少,具体情况看修饰的名词。a little和a few强调有一些,比“少”要多一点。

(6)社会与法寻亲记第二集扩展阅读:

a little 与 little 的用法:

a little可以:

1、与动词连用:

It rained a little ring the night.

夜里下了一点儿雨。

They grumbled a little about having to wait.

他们为要等候抱怨了几句。

2、与具有“令人不快的”意义的形容词和副词连用:

a little anxious有点儿着急

a little annoyed有点儿不耐烦

a little unwillingly有点儿不情愿地

a little impatiently有点儿不耐心地

3、与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连用:

The paper should be a little thicker.

这纸应该再厚一点儿。

Can’t you walk a little faster?

你不能走得快一点儿吗?

在比较正式的文体中,little主要同better或more连用:

His second suggestion was little(=not much) better than his first.

他的第二个建议比第一个好不了多少。

⑦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和安全法第七十条。是什么内容。

第二十二条
机动车驾驶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 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或者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 任何人不得强迫、指使、纵容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
第七十条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⑧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和措施有哪些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教师要为此搭建平台,做好铺垫,下面我为大家带来了小学语文 教学 方法 和 措施 ,供大家参考。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和措施一

(一)采取一切可实施的措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以讲诱导法。这种方法就是指通过教师给学生讲述某一些 故事 ,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有阅读的欲望。教师可以选取一些 童话故事 、一些名著等等,用生动的语言给学生讲出来,让学生有阅读书籍的兴趣。

2.以身示范法。教师要和学生一道进行阅读、写 读后感 等等。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要用自己的阅读情况实打实地感染学生,让他们爱上阅读。

3.赏识激趣法。教师要对那些喜爱阅读的学生进行鼓励,要多多夸奖他们,让他们始终保持阅读的热度。平时也要多举办一些“读书小明星”的评选活动,并给出色的学生一些奖励,由此来提升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要给学生创造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

小学生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如果周围是图书的世界,那么他们也就自然而然地拿起书进行阅读。因此,我们教师要学生创造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我们可以将教室装扮成小型的图书馆,让学生沉浸在书的世界;可以在教室挂上激励学生多读书的 名言 ,让教室中充满着 文化 的气息;还可以每一周抽出几节课的时间专门让学生进行阅读等等。

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学生就能够深深地被环境和氛围打动,能够主动地进行阅读。

(三)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让他们学会正确的阅读步骤

正确的阅读习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养成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形成习惯之后,也就会下意识地按照自己的习惯走。学生的阅读步骤应该分为以下三点。

1.首先让学生大声朗读 文章 ,找出其中不认识的字和不懂的单词。并在黑板上写出这些词,先教学生怎么读,怎么解释。然后在让他们默读文章,在每一段之前标上序号,对段落分段,画出每一段中心句。在他们读完之后,和他们一起分析每一段中心思想。

2.在分析文章之前,教师要为学生讲一下当时的背景,这样可以使学生大致了解到文章中的某些形象词语的言外之意。之后创设相应的情景。让他们进一步身临其境,再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看看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

3.根据学生提出来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讨论,也可以和教师一起讨论,让学生的思维开阔一些,不能禁锢他们思想。对于课后的问题也是一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但是也要告诉他们答案不是的。

(四)传授给学生正确地阅读技巧,让学生体会阅读的快乐

我们应该遵循与课内外相互结合的原则,并让学生学会阅读的顺序,即一般应用程序类,第一次阅读初感觉文章的表明意义,第二次阅读和深入分析文章,感受作者的隐含情感,第三次阅读评论文章的写作手法、写作目的等等。通过这样的阅读途径,学生也能自己进行阅读。

阅读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能力的养成,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小学语文老师要根据自身教学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正确地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和措施二

1.教学目标要明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以生为本,根据学生的 学习方法 、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等制定科学、系统、全面的教学目标,合理分配课堂的教学时间,准确把握课堂节奏,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讲解精要的课堂内容,根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学习目标。

教师与学生之间首先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教师要做到一视同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以成绩的好坏划分学生等级,使学生保持健康的学习心态。针对某一个知识点,教师也要尽可能多地列举例子,补充其他相关的知识,让学生既学会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也学会用类比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师还要注重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学生有着终生的意义,他们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 总结 能力等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相当重要。所以,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潜力,提高课堂效率。

2.渲染课堂气氛的方法

2.1 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一个自由学习的机会。语文课最怕的就是教师一个人把课堂时间全部占用,而学生只能认真听讲。长期这样下去,学生的学习效率将会越来越低。所以,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成为主体。对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更需要自由学习的时间。

以课文《飞向月球》为例,在进行本课的教学时,老师应该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月球上有太多神秘的东西,小学生对月球也充满了好奇,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点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在发言过程中,教师可以起带头作用,然后再让全班学生都参与进来。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地对月球上的事物进行猜测、想象,让学生在课堂上大声讲出自己的想象。用这样的方法,可以让整个课堂显得自由活泼,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的 想象力 和表达能力[2]。

2.2 角色体验,点燃学生的激情。角色表演对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小学生的表演欲望比较强,而且通过角色表演可以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情感,可以让学生在表演中把握住语言的节奏,使学生在表演中逐渐对课文产生感情。

《牛郎织女》是一个千古传唱的神话 爱情故事 ,像这样的故事光靠教师的讲解是很难让学生感受到它的美的。所以,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牛郎织女的故事,当然,学生也可以发挥想象,丰富故事内容。比如,当牛郎织女分别多年后,在鹊桥上相见后会说些什么,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情境模拟相关的对话。

笔者相信用这样的方法,肯定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的乐趣,使他们在以后的语文课上更有激情。

3.趣味性教学

小学教师要激发 儿童 的学习热情,必须根据儿童生理心理的特点,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注意趣味性。那种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不能培养能力,自然也无艺术性可言。教学是一种艺术,艺术最讲究分寸。

还有,对课堂提问必须精心设计,不仅要在备课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客观的预测,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这需要有丰富的教学 经验 和较高的教学艺术。

在作业设计方面,在于巩固、消化、运用所学的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组织好学生的作业,对发展智力、培养创造才能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在如何布置学生作业的问题上,比较普遍存在两个弊端,一是数量多,学生负担重;二是纯知识的机械性的作业多,不利于能力的培养。

我们应该从知识与能力的结合上设计好学生的作业,一般说来,作业设计不仅要体现灵活性,还要体现统合性。语文教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基本功训练,作业设计也要相应地体现综合性。单一性的训练,是不利于学生掌握语文教学这个工具艺术性的。

4.艺术性创新教学

当今的孩子们最缺乏的是什么?是生动的实践、丰富的体验、大胆的疑问、无拘无束的展示,缺少解放和创新。 教育 ,首先是人学,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只有把学生放到学习的中心主体地位,才能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潜能,学生才能发挥自己的才智去创新,去体现自己最大的价值和作用。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从总体上说,在观念、模式、方法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少影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问题。也就是说,教师仍处于主体地位,学生仍然是被老师牵着走的地位。我们的语文教学艺术尽管也呈现出千姿百态,但是仍缺少学生本人的自学、自悟、自得。

因此,教师必须把主体地位让给学生,要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自己在教学艺术方面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之所以被称为艺术家,是因为教师的劳动本身就是创作,而且比艺术家的创作更富有创造性;所以,创新性不仅仅赋予教学艺术以生命,它也是一切艺术的源泉。

5.关爱和尊重学生

新课标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体验及理解,能动地认识和改造知识,赋予知识以个性化的意义,课堂也不再是传授知识的圣殿,而是发展生命的乐园。作为课堂教学不可缺乏的一部分?D?D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评价也应该体现这一理念。

因此,教师应该善于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敏锐地捕捉存在于他们身上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亮点,并及时地给予赏识,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心田。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一个小男生:父母离异,寄住在外婆家里。因为生活中缺少家庭的温暖和双亲的呵护,他性格内向,郁郁寡欢。他每天都蜷缩在座位的一角,那胆怯的眼神似乎怕见到春天的阳光,让人瞧着好心痛!下课的时候,我只要一走进教室,总会挤点时间,温和地赶走他的同桌,陪他一起做作业,和他一同读课文。

时间久了,其他同学也明白了我的良苦用心,只要一有空大家就围过来与他谈天说地。看着他又害羞又激动的样子,我总是喜欢走过去,轻轻地抚摸他的小脑袋。渐渐地,他敢于和同学们亲近了。当他第一次在课上主动地站起来回答我提出的问题的时候,真的,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从容地、有条理地回答完问题后,我仍然激动地凝视着他,赞许地频频点头,很久都没有回过神来。

他似乎也很兴奋,不时地用眼睛瞅着我,这时,我觉得自己和这个孩子的心贴得好近、好近。这次小小的成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转变,他成了一个敢于发言而且爱笑的阳光男孩。

6.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

有什么的环境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那么有什么样的教师可能就会培养出什么的学生。教师的素质与观念、能力同样会决定学生的素质、观念。作为教师要与时俱进,终生学习,不断地与外界学习交流、合作,以达到更完美,更适合,更有效的意识。

教学中注意改观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为教而教,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一致的,我们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

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作为教师就应走出 应试的局限,从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角度重新思考,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观念更新,以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和措施三

一、紧扣文本特色,立足文本整体,抓住重点词句

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曾说,书不读通不开讲,书不读熟不开讲。在教学《第一朵杏花》这篇课文中,对话描写是文本特色之一。

笔者根据这一文本特色,在学生通读全文,把课文读通、读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综合训练:出示竺可桢爷爷与小男孩的对话,但标点没有学生想要读通读顺这段话,首先就需要为这些对话加上标点;加上标点后,引导学生想象人物当时的表情、动作、神态,体会人物说话时的心情,感受人物这样说话的动机,读着读着,学生觉得加上一些 提示语 后,读起来更过瘾。

有了提示语作为坐标,学生投入其中,积极还原体验人物当时的所思、所想、所感,在以感情朗读为主要目标的训练中,慢慢地触及人物内在的品质,人物的精神变得看得见、听得出、说得准、读得好、写得活,甚至诸如“课文为什么要以第一朵杏花为题”这样大而空的问题也由于对人物对话的深刻理解,而在教学结束时迎刃而解了。

学生读懂的过程,就是感悟体验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真可谓“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知于自知”。

二、依据文章体裁特点,唤起学生生活经验,激发想象、联想

让书本知识呈现出鲜活的生命状态,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后课堂教学呈现的新特点。学生是 语文学习 的主人,教师要依据课文体裁特点,通过各种途径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使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世界和知识的形成过程联系起来,从而激活书本知识,激发学生的想象、联想,发展学生的思维。

唤起学生生活经验,激发想象、联想,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更主要的是能极大地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教学苏教版四年级第二学期《江南春》这首古诗时,笔者让孩子们先读题目,看出题目分为两个部分——“江南”和“春”;再让每个孩子自己去读一读这首诗,一问: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是写春天的?交流时不一定按照诗句的先后顺序,但每找到一处,我们就来画一画这个景,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这样画,评一评谁的画与诗句最吻合。

每一次画、说、评,孩子实际上都在自觉地借用作者的“一双慧眼”去欣赏了一次春天的美景,移情成为必然。二问:你又从哪里看出是写江南的景色?学生能找到相关的字、词、 短语 、 句子 ,他就穿越时空在古人的眼中看到了江南的特点。而能读好这些景物,学生就能领略江南原来是有这些特色景物的。

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能展开 说说 ,他也许就能回味自己身处的江南,原来是有这些特点的。由此,诗歌的学习不仅仅是字、词、句、诗的机械解释,而是学生主动地走进诗人的内心,用诗人的眼睛去看,用诗人的耳朵去听,用诗人的心灵去感受。

学生仿佛一会儿在写生,一会儿在春游。《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让学生自己独立地诵读感悟,并将读书意会到的东西用可以检测的表情朗读出来,是实惠便捷的解读方式。

三、抓住“文眼”,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学生朗读、体验、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因此,笔者认为语文学习中的体验与感悟要真切,倡导个性化体验,这一目标的实现只能靠“潜心会文本”。即通过反复地读,走进文本,理解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触摸情感的脉搏。

读是感悟与体验的前提与基础。不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好,就不能通过语言来认识事物之间、人物之间、人与事之间的关系;要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必须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一遍又一遍地读书消化,一次又一次地分析概括,然后才有独特的、有见地的感悟。

例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的“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句话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父亲挖掘时间长,挖掘的艰辛,永不放弃的信念,以及对儿子深深的爱等情感。

笔者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领读、引读、组织学生有感情个别读,把学生的感悟、体验不断推向文本,并且适时地设计了一个补充句子的练习: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在这36个小时里,他顾不上( ),顾不上( ),顾不上( ),甚至连( )都顾不上。

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他心里反复念叨着的一句话是( )。这样设计引导学生感悟,既是建立在对文本理解的基础上的,又是对文本的再创造和深加工;既使书本上的语言内化为学生心灵深处的话语,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验。

这样的言语实践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语言、思维和精神的同步发展,达到了“训练”和“感悟”比翼齐飞的境界。

四、定位年段要求,在对话互动中生成情感,生 成语 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是要在互动中生成思想,生成情感,生成语言。这种对话是基于充分朗读、体验、感悟的对话。

现实教学中,可能是由于考查教学效果方式的缘故,我们常常低估现在学生的水平,到小学中年级仍然将课文“咀嚼得很碎”,“一口一口喂给学生”。笔者认为,到小学四年级下半学期,应该选择一些足以统领全文的大问题,对学生更放手些。

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第二学期中《春日偶成》这首诗时,请学生把古诗读准读通以后,笔者就提出一个直奔作者写诗动机的大问题:读读这首诗,你感受到当时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学生一下子就能在短短的四句诗中找到“乐”字。

“乐”是这首诗的灵魂,于是在“乐”的笼罩下,学生开始“乐在诗中”地寻找能让诗人“乐”的美景,开始“乐此不疲”地在诗中寻找能让诗人偷着乐的理由,最终体会到原来作者是在美丽的春景中自得其乐。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离开学习主体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有意义的接收学习是自主建构,有意义的发现学习也是自主建构。

五、切合儿童特性,适度拓展,坚持练笔

我们都知道,“语文,语文,语言文字能力是根本。”小学阶段语文的奠基作用说到底就是在掌握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中完成的。崔峦老师指出:语文课时有限,要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刀刃上,用在识字、写字、读书、习作、口语交际上,把语文课上得既生动活泼,让每个学生的各种感官特别是头脑真正动起来,又扎实有效,向每个40分钟要效率,要质量。

时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学生课堂内的训练量太少,课堂内动笔时间太少。我们要克服课堂上“君子动口不动手”的顽症,每篇课文学完后,要腾出8~10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书面语言练习。

教师要从检测三维目标综合达成情况和学生思想、情感、语言生成情况的视角,根据课文内容,设计情境性的语言书面练习题,让学生写一组句群或一个语段。这种练习要具有创造性、开放性和综合性,能激发学生产生情境性和个性化的语言。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和措施四

一、课堂中教学语言的准确运用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将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扩充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师要准确掌握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因为小学生正处于模仿学习阶段,不能给他们带来错误的认知,影响他们以后的学习。除此以外,教师还要能深刻、精准地运用语言的感情色彩,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如在教学《落花生》时,教师一定要注意为学生讲解“落花生”是花生的别名,不要把“落”字理解成为动词,不要未经查证与核实就望文生义地理解为“种花生”,造成错误性的理论。另外,还要注意语句的正确使用。

如“对于这个同学的看法,有的学生非常不同意,而我认为是对的”这句话的理解,就有两种相反的思路——到底是对前边同学的看法认为是对的,还是对后边学生非常不同意的看法认为是对的呢?这就是一种歧义句,但是小学生还学不到语法这一块知识,如果教师表达的模棱两可,学生理解起来就会很困难。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务必要准确地运用语言,说出的语句是帮助学生理解事物的,而不是给学生造成困惑或是错误的学习。此外,教师教学过程中也要抓住重点,突显精华,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得无限的知识,真正达到以简驾繁、以少胜多的境界。

二、课堂中的多媒体运用

小学语文课本中包含的内容繁多,可以说是上有天文下有地理,从古今到中外无所不有。所以,课本中有很多内容对年纪尚小的学生来说还是陌生且难以理解的。这个时候就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带领学生学习这些奇妙的知识。

多媒体教学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形象生动地传输、再现知识的原理和物体原型,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知识,从而加快学生学习和记忆的速度。同时,在课堂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更精准地把握学习重点、难点。

这就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小学生年龄较小,在学习方面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对理解事物有一定的难度,运用多媒体就能克服这个限制,它能将抽象的课文语言转化为直观的动画,将知识具体化,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有几个动词的排列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有这样一段话:“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迎上去看,看见乌龟妈妈追上去,看见青蛙游过去”,这句话当中的“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学生既不知道这些词的表现形式,也不知道该如果使用,这时候我就运用了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把小蝌蚪寻找妈妈的整个过程制作成了flash动画,重点强调了这三个动词的表现形式,这样一来学生就明白了迎上去就是相对的游过去,追上去就是从目标后方赶上,游过去就是从周围游到目标物体身边。

他们看完了这个动画,这三个动词的表现形式就会留在脑海里,从而为学生的语言表达的精准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提供参与机会,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好他们的主体作用。而要想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要让学生参与到互动教学中来,给他们提供独立的活动场所,使每个学生在学到知识之后还能再传播出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还以《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为例,教学中我把全班学生分成了若干个学习小组,让组员分别扮演课文中的角色来进行表演。这样,学生就能在自己理解的同时再分享给其他同学。这个环节既有竞赛意味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需要注意的是,新课程改革虽然倡导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但并不是说教师就不重要了。当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经小组讨论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教师就要适时地参与到探讨中来,给出积极的建议。

四、课外的发现

学习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热爱生活,让学生从现在起就懂得文字的力量。所以,不能把学生束缚在课堂中,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培养学习语文的习惯,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如我曾经给学生布置一项课外作业,要求学生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仔细观察路上的路标、商店牌匾,记住一路上都有哪些商店,如果有不认识的字就问家长,如果你发现哪家的牌匾写了错别字,老师会有奖励。留这个作业的目的主要有两点。

⑨ 靓声参与演出CCTV2社会与法频道《普法栏目剧》,有何值得期待的地方

《普法栏目剧》是一场老少皆宜的普法节目,剧情非常的吸引人,而且里面的演员虽然不是专业演员,但是演技还不错,不仅仅能够吸引观众观看,还能够让观众看剧的同时学到法律,是一档非常好的节目。

很多小的事情不解决,或者过激解决,都会酿成不可原谅的后果,给很多人一些警示。让大家遵纪守法、在平时和家人、邻居相处的过程中也要和气生财。

热点内容
行政伦理与行政法治的关系 发布:2025-01-15 07:43:23 浏览:958
2019新劳动法旷工扣工资 发布:2025-01-15 07:30:13 浏览:203
法院执行错误 发布:2025-01-15 06:59:19 浏览:40
2016年度十大行政法案列 发布:2025-01-15 06:54:38 浏览:643
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申论范文 发布:2025-01-15 06:54:34 浏览:142
射线装置防护条例 发布:2025-01-15 06:51:00 浏览:806
非全日法律硕士认可程度 发布:2025-01-15 06:29:07 浏览:276
开展法律顾问普法讲座 发布:2025-01-15 06:28:19 浏览:512
司法拍卖辅助机构管理办法 发布:2025-01-15 06:18:40 浏览:808
刑法的近亲属 发布:2025-01-15 06:16:25 浏览: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