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围观社会与法

围观社会与法

发布时间: 2023-01-20 18:45:36

❶ 网络围观是否有助于社会热点问题的解决

有助,但是作用也不非常大。

网络围观最大的作用,我认为是收集信息,收集谋略。

这个热点问题,可以通过大众的围观,收集各方面的信息,比如调查统计的信息,比如解决方案的策略。

通过网络围观就等于大面积的头脑风暴,是非常好的点子收集法。

但是对于解决问题来说,还是专家去专门研究,才是最好的途径。

❷ 谁能帮我整理出20个关于法律的节目名字

今日说法、法律讲堂、道德观察、 法治视界、大家看法、忏悔录、第一线(回停播了答)、经济与法、天网、庭审现场、平安365、法治在线,福建台《与法同行》、北京台 法治进行时、东方卫视 回头释案,山东卫视 道德与法制,青海卫视《法制经纬》,江苏卫视法律援助节目《甲方乙方》,重庆《拍案说法》,哈尔滨电视台法制节目方圆,天津台滨海频道《今日开庭》,吉林电视台法制频道《法制全方位》

❸ 谁能帮我整理出20个关于法律的节目名字

有以下法律节目:

1、《今日说法》:《今日说法》是由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推出的日播法制栏目,由李晓东、路一鸣、元元主持。节目以“点滴记录中国法治进程”的理念,以“重在普法,监督执法,促进立法、服务百姓”为宗旨,全力打造“中国人的法律午餐”。

2、《经济与法》:《经济与法》每天精心选择一个典型案例,用三十分钟悉心讲述案例背后蕴涵的法理及规章制度,挖掘市场经济活动中存在的法律缺失,及时传播法律法规,充分发挥栏目在经济生活领域中的法制宣传作用。

3、《法治在线》:《法治在线》栏目是一档兼具新闻时效性、法治思想性和法律服务性的法治新闻专题节目,于2003年5月1日开播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开播。

4、《天网》:《天网》是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推出的一档以记录历史名案大案为主要内容的纪录片栏目,同时又是记录典型事件的系列纪实专辑时段,是展播社会法治类纪录片和系列纪实专题节目的重要平台。

5、《法律讲堂》:《法律讲堂》是CCTV12的一档法律知识类栏目,通过专家主题讲座加背景简介的形式,讲述相关法律法规所蕴涵的法理及立法背景、中外司法史话。

6、《法制视野》:节目以“公正与效率”为主题,主要报道法院改革、队伍建设、廉政建设、典型案件、法律法规、先进事迹等方面的内容。

7、《庭审现场》:客观记录庭审过程,发掘有意义的现场细节,强化“进行时”与“目击性”,给电视观众提供与法庭“零距离”的接触与体验,感悟法律精神、了解法律程序与类型。

8、《热线12》:”热线12“是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全力打造中国电视法治宣传第一品牌,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法治专业媒体,《热线12》主体内容涵盖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慈善帮助、社会救助领域。

9、北京卫视:《法治进行时》栏目自1999年12月27日开播以来,历经十年风雨,以独特的新闻视角、第一时间的现场报道以及真实、鲜活的法治案例独树一帜,成为北京地区收视率最高的栏目。

10、重庆卫视:《拍案警世》该专题片主要描述了这两年国家打击黒赌毒的重点典型案件,故事包括了文强专案、龚刚模专案、岳村专案、杨天庆专案、岳宁专案等五个案件,讲述过了我人民警察是怎样与其斗智斗勇的故事,内容跌宕起伏,研究性强。

11、广东卫视《法眼》通过故事性强的短片满足观众的围观欲望,从中解构出法律点、争议点,结合法律界和其他界别嘉宾具有历史、当下和前瞻的时间跨度的点评和讨论,夹叙夹议;完整的故事、观点的碰撞、话题的升华构成一个完整的节目形态。

12、广西卫视:《警戒线》节目本着“全民戒备,远离危险”的宗旨,根据最高法院提供的真实案例,针对新近发生的重大案件和人民群众关心的法治热点问题,采取融合影视剧的叙事手法和主持人的犀利点评.

13、甘肃卫视:《法制视线》传播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通过节目弘扬正气,伸张正义,进一步增强公民对法制社会的信心,从而使之成为社会公众与公检法等部门之间沟通、互动的交流平台。

14、《真相》节目是太原电视台法制频道于2007年12月1日新开播的一档日播法制节目,每集30分钟的《真相》系列纪实节目采集了全国历史上的大案要案,揭开了鲜为人知的要案密档。

15、山西卫视:《公民与法》栏目是一档开设时间近20年的法制专题节目。目前节目时长为45分钟,分为两个版块。第一个版块节目时间长度为15分钟,节目定位为讲述一个与法有关的法律故事。

16、青海卫视:《法制经纬》栏目的前身是《法制时空》栏目。该栏目是青海电视台唯一的一档电视法制栏目,栏目于2001年9月正式开播,2004年5月正式改版为周播的《法制经纬》栏目。

17、东方卫视:《回头释案》栏目将大案、要案、疑案作为节目的特色资源,重点选取社会反响大,线索复杂的案件进行报道,结合动画等多种电视手段,加上富有个性神采的嘉宾评论,让老百姓看得懂、能参与,打破法制节目在人们心目中严肃、冷酷的形象。

18、湖南卫视:《辨法三人组》是由张丹丹任制片人兼主持人的法制节目,节目试图以典型案例为载体,普及法律知识,让老百姓在精彩的故事中了解法律知识。

19、山东教育:《消费与法》栏目是一档大型普法维权电视栏目,为消费维权电视节目首创品牌,是推动消费维权事业发展的强大传播平台。

20、《法制中国》栏目是以“关注中国法治,传递民众心声,加强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为宗旨,以惩治、清除腐败的“共和国阳光行动”为时代背景,以中国大法治视野和法治进程为创作基础,以重大职务犯罪案件和社会热门话题为基本内容。

(3)围观社会与法扩展阅读:

1、节目背景:《今日说法》节目的创办是为了配合中国法制社会建设,对老百姓进行普法教育,是用一种新颖的“说法”形式来进行“普法”宣传,节目传播定位明确。

2、节目制作:《今日说法》通过对发生在人们身边的案件进行事实的报道、法律的分析及专家的点评,明辨是非,提高人们的社会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达到普法宣传教育的效果。

3、节目特色:

1)《今日说法》以群众身边的真实案例为切入点进行普法宣传,作为社会大背景下法制故事的讲述者,这个讲述者根据一定的叙述方式给观众“讲法律故事”,并且穿插情景再现和采访目击者或知情人的画面来把观众牢牢吸引住;

2)从“讲故事”的方式来看它采用不同的叙事方法,多为倒叙或是作铺垫,在节目开头设置悬念,抛出疑问等,使电视叙事文本具有可看性,也让观众不再被动地接受法律知识。节目最后的专家点评也是亮点,从法理情等不同角度对案情条分缕析,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❹ 法律作文

【实用】法律作文集锦9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法律作文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法律作文 篇1

中国有很多法律,比如宪法、刑法婚姻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财产继承法等等。其中同我们息息相关的是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义务教育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是对我们的一个保证,使我们有人抚养。很多父母离婚以后都不对子女进行抚养,但通过法律,事情很圆满的得到了解决。比如,我身边有这样一个孩子,父母离婚后都不愿抚养,就把他扔在了姑姑家,由于姑姑的家境也不是很好,父母又都不支付抚养费,于是姑姑将其父母告上了法庭,经法庭和解,孩子由姑姑继续抚养,父母每月各支付费五百元,通过这件事情也让我们明白,未成年人是有被抚养的权利的。

除了未成年人保护以外,与我们有关的还有义务教育法,它同样给了我们一个保证,使我们能够安心在教室里读书。很多父母认为孩子上学没用,不如在家多干点活儿,帮家里赚些钱。所以许多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就不再上了。但现在,这样的现象可少多了,这正是国为义务教育法。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孩子,因为家里穷,所以只上完了小学就不再上学了,而是帮父母在家干活赚钱养家。有关部门知道了以后,主动帮助了她让她上学了,并给了她们家一部分的辅助金,她们全家都很高兴,都说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了,农民也过好日子了。

俗话说得好,“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好法律,才使我们的生命、财产、权利等一系列问题得到了保障,法律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正因为有了法律的保护,广大人民才放心把钱存在银行里,正国为有了法律的严惩,广大人民才安心的生活。生活离不开法律,我们离不开生活,悠悠岁月,从少年到老年,从儿童到少亻,都因法律的保护而变得融洽。

我们钟爱的法律,我们钟爱的国家,只因为有了法律的陪伴,我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只因为有了法律的陪伴,我们安心在教室里读书,从一个婴儿到现在的少年,法律无时无刻不在身边,只因有了它,我们才幸福,才快乐。

我永远爱你——伴我成长的法律!

法律作文 篇2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形象地告诉我们,生活没有规矩是多么可怕。相反,如果没有法律,社会该是多么混乱!

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全国法制宣传日。

9时30分,报业·国贸大厦七楼会议室里座无虚席,焦作市律师协会副会长李力女士为我们与会的校园记者讲述了一些青少年犯罪的典型案例,其中有两件案例让我记忆深刻。

某所学校里,同桌两位同学因为口角动起了手脚,其中一个同学打了另一个同学一耳光。恼羞成怒的那个同学失去理智,从床下抽出一把水果刀,向那一个同学的脑部、腹部连刺三刀,致使这位同学因抢救无效死亡。而因为失手的那个同学不只是杀了那名同学,也毁了自己的一生和两个家庭。

一名原来成绩不错的中学生,因为结识了社会上的不良青年,渐渐开始旷课,打架、抽烟、喝酒、泡网吧……最后因为没钱上网去抢劫而陷入犯罪的泥潭,最终毁了一生。

触犯法律,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正值青春年华的他们在冲动和金钱的驱使下,忘记了法律,失去了人的秉性,造成了终身遗憾,这就是血的教训!当我们忘记法律、走进违法犯罪的万丈深渊时,世间所有美好的一切都在离我们远去。法律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争做遵纪守法的好少年!

法律作文 篇3

我国法律作为人民意志和利益的表现,它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傻乎乎处处都有法律的存在,如果没有了法律,也就变得肮脏混乱。记得有一次,我到超市里买东西是,听到超市里一片嘈杂声,我既感到惊吓又有点好奇心。这时,我发现一位脸色苍白,身体虚弱的女士在和超市人员争吵,心中的好奇让我在旁边围观。

好不容易,我才打听到了原因,女士在超市里买了些食物,没想到吃了之后却发生呕吐头晕的现象。现在到超市里弄清楚。超市人员一而再,再而三地检查女士从超市买来的食物,也确定了食物的来源就是超市。本以为事情就这么完事了,谁也没想到,超市人员居然反驳起来了,说:“为什么这么多人吃了都没事,就你一个才有问题呢?”在一旁的人开始起哄了,指责超市不负责任。事情也就随之变大。

工商局的人接到消息后,很快就赶过来了。经过一轮番的调查和审问,工商局也给女士讨回了公道,超市需要给女士赔偿并且防止更多人受害,立即下货问题食物。

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法律通过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权益。

法律作文 篇4

时光流逝如今的社会法律对我们来说已经不陌生。而法律的法?与情?在我们的概念里你又支持哪一方?法与社会的情......

偶然的一次经历让我心里有种莫名的痛恨现在这个社会!为什么?!法与情不可以并从呢,难道这个社会真那么惨无人道?

悲催的音乐把我拉回那个场景——苏爷爷沧桑的面容,那双深深凹陷的眼眶,古铜色的皮肤,鬓边已经花白了的头发?——他的一生只为了那个捡来的孩子,苏花儿。那个女孩天真的笑容,稚嫩的脸庞,也深深在我的脑海,我的心。

偶尔的不注意酿成了一场悲催的命运——花儿出车祸了......苏爷爷原本沧桑的脸显得更加衰老不堪,那个肇事者是个腰缠万贯的老总答应给苏爷爷六万元补偿。但苏爷爷的心默默不语。

这是孩子的父母出现了——她们?他们的出现让这场情理的纠纷显得更加扑朔迷离。呵!只是为了那六万块钱?逼到苏爷爷家门口?值得破口大骂?值得在花儿的葬礼上大闹一场?他们若是还有一丝一毫父母的情谊就不会这样。在花儿出车祸时?他们人呢!人呢!

看到的只有在医院焦急等待的爷爷,听到那句话“对不起!我无能为力!”手里的玩具撒了一地,包里的零钱也撒了一地.....那大大小小的硬币,沾染了多少心血,沾染了多少世俗的纠纷......

但法律却不能维护正义,只为了那一份所谓的亲子鉴定?所谓的依据?没人能帮到爷爷......我好想帮他却无能为力,只有撕心裂肺的痛,只有恨!

法律的法?理?你又坚持什么?这个社会的真情都去哪了?

法律作文 篇5

从我懂事开始,我看得最多的不是中央少儿频道,而是中央十二套的社会与法频道。一开始,我看法律频道完全是被逼的呀!一个四五岁的天真小女孩,每天都在看不是这个年龄段的法律频道!真不知道我是怎么熬过那段日子的?

我常说:“妈妈,我要看动画片啦!”

妈妈倒一点儿也不顾我,头头是道地说:“动画片有什么好呀?想我小时候呀!在农村里头,哪有什么电视可看啊……总之呢,你呀,从小就要学好法律,长大了,我可要你当个律师!受人尊敬又能保护好自己!”

不过,那是我并不知道所谓的“法”是什么,便又去问妈妈去了。妈妈的回答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这个嘛,哦!法律就是真人版的柯南捉坏人,法律呀,就是好老师教育坏学生……”哦,明白了。

我纯真美好的童年呀!就这么被法律给“侵略”了!

我六岁时,过新年了,爸爸给了我两百元的红包,让后又说:“馨馨,你还小,这钱就我帮你保管吧!”老爸肯帮我保管,我当然满口答应呀:“好呀好呀!”于是,我的压岁钱便在我“年少无知”下,被“万恶”的老爸给“骗”没了!当我明白这场骗局时,我便立马跳上床,拿了根筷子对爸爸大叫道:“老爸!你已经犯了中华人民压岁钱法第123条中的第4例‘骗压岁钱罪’!”

我这突然的一说呀,可让一旁的小姑笑的合不拢嘴:“弟弟呀!你可‘犯了大罪’了呀!呵呵!”

老爸一听,也是哭笑不得的。而我,认为有小姑给我撑腰,便也是自信心满满的,十分骄傲!

上小学后,我用电脑一查,才知道: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法律是一种国家意志,它的实施就由国家来保障。法律是人民盾牌,用以保护该国的生命财产等,使其能够平安自由幸福地生活。看完后我真是大跌眼镜呀!这和好老师教育坏学生好像没什么关系吧!

不过,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执迷不悟的人呀!快快清醒吧!大家一起联手创造一个美好社会吧!

法律作文 篇6

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它像一位隐身的天使,你找到了它,学会了使用它和遵守它,它就会永远保护你;如果你去违反它,它就会惩罚你。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不要抱有侥幸的心里,因为法就在你、我、大家的身边。

我的妈妈就是一个法律迷。每天一有空,就看《法制在线》、《今日说法》、《晓华探案》……,很多关于法律的电视节目。以前,我常常和妈妈争电视,而妈妈总是不在意地说:“你也该看看,该懂些法律了”。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升国旗的时候和别人交头接耳,就触犯了《国旗法》;乱扔垃圾就触犯了《环境法》;当我们被别人威胁时,就可以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在我看的法制电视节目中,就有一名叫小华的边远山区小女孩。一天放学后,小华刚出校门就被几个男同学拦住了,这群男同学平时打架斗殴,爱搞恶作剧。这次拦住了小华也是为了搞恶作剧。这时,一个男同学拿出了画笔,其他人抓住小华,他顺势在小华脸上画了一些图片,还讥笑地说:“丑陋,太难看了,再怎么画妆,也成不了凤凰”。小华的眼泪“唰”地流了下来,含着泪逃离了现场。小华回到家前思后想,为了讨回公道,于是,就将此事诉诸法律,挽回了那份至家无上的尊严。

法律是一盏明灯,可以照亮我们人生的道路;法律是一架天平,是来称量公平与正义;法律又像一把利剑,让邪恶无处容身。与法律交朋友吧,让我们一起做一个知法、懂法、用法、学法、守法的小学生吧!

法律作文 篇7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从小对法律有一定的认识,应该知法,懂法,守法。现在我们接受法律教育的途径有很多,在学校有老师向我们宣传,电视、网络上也总在播放有关法律的教育片。使我们深深懂得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交通安全法,作为一名刚上幼儿园的小朋友都懂得“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可有些人却偏偏为了抢点时间,少走点路就抢红灯或横穿马路,致自己的安危于不顾。前几天我在上学的路上就看到一个大姐姐一边低头玩手机一边走路,到了十字路口也不看是不是红灯低着头就走,还好车速不快,一辆车在她身边来个急刹车,把她吓了一跳,赶紧跑了。这是没出什么大事,要是受伤了可怎么办,后悔也没用。还有现在正在严查的酒驾,这是关系自己和他人的安危。交通安全意识不能总靠别人监督,要在自己心里做好安全意识才行。电视上的红绿灯节目每天都会播放许多起交通安全事故,全国每天死于交通事故的就有许多人。这些出事故的人都心存侥幸,但世上没有后悔药,我们还是要把交通安全意识放在首位。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是从小老师父母就教育我们的,是自己的东西可以动,不是自己的再好的再喜欢的也不可以动。那天在楼下看到警察贴的警情提示,说某小区有入室盗窃发生,要提高警惕。现在家家都装上防盗窗,可安全还是没有保障。年轻力壮,有手有脚的做点什么工作不行,凭自己的力气吃饭,吃的踏实。

法律是神圣的、公平的,不容任何人侵犯的,不论你是老人,还是小孩,不论你是多大的官,还是平民老百姓,在法律面前都是人人平等。一旦触犯法律,就将受到应有的惩罚。我们不仅要懂法,还要学会如何用法,学会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法律作文 篇8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意思就是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家庭乃至世界就会变乱。我们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但是,由于一些原因,一些少年儿童的权利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国家为了维护我们的正当权益,专门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这些法律都是我们少年儿童能茁壮成长的保护伞。

虽然有了法律,但一些大人和少年儿童都不遵守,触犯了一条又一条的法律。在我的身边,就发生过很多这样的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不得非法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可就在广西,几十名儿童被不法分子骗走小学生作文,带到了浙江省做童工。这些儿童从事着没有安全保障的劳动。不过幸好有法律的维护,这批儿童才全部返回了家乡,不法分子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小杨是某市小学的一名五年级学生。他自小父母离婚,跟着奶奶生活。他起初是上课不写作业,经常迟到。到了后来,奶奶管不住他了,他就经常旷课,偷家里或别人家的钱去网吧玩游戏。日子久了,学校给他记了很多次大过,可他屡次不改,最后被学校开除了。开除后整天泡在网吧里,与一些品行不端的人混在一起。一次,伙同他人去抢劫别人的财物时,被公安机关抓获,被送进了劳教所。这就是不遵纪守法的悲哀。

同学们,我们应当遵纪守法,做一个懂法、知法、守法的小公民,长大后报效祖国。法律,让我们来拥护你,遵守你,让你伴我成长。

法律作文 篇9

法律建设与道德建设是都是维护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方面,讨论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谁更重要这一问题首先要了解一下他们各自所具有的内涵。 何为法律?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行为和社会关系为调整对象的,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反映、维护一定社会历史时期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和利益的社会规范体系。 何为道德?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与恶,好与坏、公正与偏私、诚调整人们之间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通过这二者的定义不难看出它们的明显区别,即道德是非强制性的,主要依靠社会的舆论起作用;而法制是强制性的,通过国家强制力起作用。不过它们都有着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作用,可以说是为达到同一目的`的两种不同手段。通过进一步考虑二者的辩证关系我们会得出怎样的结论呢?

法律主要起约束的作用,它让人们在正确的轨道上行驶,一旦偏离这个轨道,法律就会用自己的办法使他回到正轨。然而,一个人在轨道上走的快与慢,走的姿势,是前进还是后退是法律所不能涉及的。这个时候,我们更需要道德的作用,使更多人朝着正确的方向快速前进。

法律应该是底限,人们的所有行为都必须在这之上。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进行道德建设,而道德是导向,没有道德的导向,法律也许就是空洞的。这又说明道德和法律是同样重要的。

法制与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不同范畴。法制属于制度的范畴;而道德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法律规范的内容主要是权利与义务的规定,强调两者的衡态;道德则重点强调人对他人、对社会集体履行义务,承担责任。法律规范的结构是假定、处理和制裁或者说是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而道德规范并没有具体的制裁措施或者法律后果。法制是按照特定的程序制定的,主要表现为有关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而道德则通常是潜移默化的,是约定俗称的。

其实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产物,都反映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许多基本原则和内容是一致的。法制的表现形式是规范性文件,道德通常表现为一般社会意志;法律着重要求人们的外部行为及后果,道德着重要求人们内心世界的善良。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道德通过人们的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发生作用;二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我们在生活中不难遇到这样的例子:例如一个人触犯了法律,但他得到了世人的支持,即他违反了法律但是并没有违反道德,有时甚至得到舆论的支持。再例如人们有时并没有触犯法律,但是却违背了良心做了违反道德的事,结果一辈子收到良心的谴责。

如此看来尽管法制与道德通常情况下是一致的,但是有时却有相出入的地方。其实通常是这样的:法规定最基本的行为,而在法没有规范的地方道德再另作补充。但是在同一问题上,当道德与法出现冲突时,总是以法的规范为准。这也就证明了一个道理,即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最为优先的原则,只有在法律无法调整的领域,才考虑以社会善良风俗为原则。

对于国家的建设,法律与道德向来是相辅相成的。二者都是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属于政治上层建筑,依靠国家的强制手段约束人们的行为,维持社会的基本秩序;道德属于思想上层建筑,通过说服诱导,使人们形成内心的道德信念,约束自己的行为。二者通过不同方式共同为社会的经济基础服务。

法律与道德的内容是互渗互补的。正义是二者的共同追求。道德是法律的基础和前提,法律是道德最基本的体现。法律对于不得偷盗、抢劫等规定,无不来自道德规范。每个社会的道德都以这个社会统治阶级的道德体系为依托。

法律建设与道德建设在作用上互相支撑,互相促进。法律必须以公认的道德规范为基础,如果缺乏道德基础,法律就没有权威,也不能有效地执行。道德的规范作用也离不开法律的支撑,如果对违法行为不能有力地惩处,道德规范就得不到弘扬,社会也不能形成良好风气。

然而,法律与道德在管理社会、建设国家中的地位、功能不同,作用的方式、范围不同, 不能相互替代,必须紧密结合,缺一不可。法律以外在的强制力约束人们的行为,只关注行为后果,其运作机制是强制,它从消极方面以“不应该”来制止人们的某些行为。道德塑造人 们的灵魂,以价值的合理性启发人们内心的自我约束,从积极方面用“应该”引导人们做某些事。道德的运作机制是美德——在诱惑面前仍能按规则行事的品质。法律是功利性的,道德是超功利的。法律与道德调整的范围也不同。法律是他律,只规定做人的底线,只对违法者起作用,对维护社会秩序只能起事后、治标的作用。道德是自律,对全体成员的一切行为 ,从个人品质到经济、政治生活,都起规范作用。道德自律是人在完全自由的条件下产生的责任心,是人的尊严的重要标志。道德能够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对维护社会秩序起预防和治本的作用。

由于人是可塑的,对于人性中私欲等缺陷,需要用法律加以制止;对于人性中向善的一面 ,能够用道德予以教化。建设国家、调控社会,若仅靠道德,就不能惩戒和杜绝违法犯罪;若仅靠法律,就不能教化不道德的行为并遏制其发展。只有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才能标本兼治,保证社会有序发展。法律与道德乃是保证社会有序运行不可或缺的两翼。

把道德建设和法律建设有机结合。这样才不至于一个步子迈得大,一个步子迈得小。两脚的步伐不一致,就不能快速地前进了。还可以打个比方,就是木桶效应。一个水桶到底能盛多少水取决的是最短的那块木板而不是最长的那块。所以我们要法制和道德这两块木板等长而不是长短不相同。

把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使两者有机地结合,相辅相成,才能发挥出它们最大的效应。在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并重的同时,加强道德建设,增加道德建设的多样性和实用性,我相信,这不仅对于我们养成良好的大国国民素养有着重要意义,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更会起到加速推进的作用。

❺ 林白的主持节目

节目简介
《杂志天下》是江西卫视的一档资讯类脱口秀节目,由林白先生(林中白狼)创办并主持。继任者为廖杰先生。该节目通过主持人阅读杂志的方式,从杂志的图文中展开话题,读解与人们精神生活、日常生活有关的内容,满足人们对时尚生活的追求,传播具有流行意义的讯息,与电视观众即时互动。每期30分钟,曾经每周一至周五中午12:00播出,后改为12:30左右。
《杂志天下》是由林白创办并主持的一档电视脱口秀节目,于2007年4月在江西卫视开播,周一到周五中午12:30,时长为20分钟。2008年3月林白离任,但他所开创的《杂志天下》仍然久久萦绕在观众心中。林白离任后,《杂志天下》节目改版,由廖杰继任主持。
《杂志天下》将观众定位在都市繁忙生活的白领人群,这部分人具有寻求改变、没有大量时间阅读、正在经历成长变化等特征,满足他们对于政治、经济、社会新闻,以及流行资讯等大量信息的需求。
节目信息 定位:服务性。 气质:平实、敏锐、高智力含量的节目。 形式:主持人脱口秀。 形态:通过主持人对杂志中文、图的阅读,传播具有“流行”价值的讯息。 目标受众:渴望对生活有所改变的人。 核心竞争力:(1)资源差异:完全依据杂志;(2)选择差异:满足人的生活时尚的需求;(3)理念差异:重新回答“什么是新闻”。 美学价值:在以听为主的节目中创造视觉美。 《麻辣书生》是一档林白(网名林中白狼)主持的网络脱口秀节目,开播于2009年11月3日。录制地点为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公寓,每期约为15分钟(推出时间不定期)。
2011年11月,河北新闻广播(FM104.3)特邀国内最优秀的网络脱口秀节目《麻辣书生》落地播出,将安排在每天晚高峰的“新闻观天下”版块中,具体播出时间是17点35分,每天15分钟。
节目宗旨:通俗而不低俗,风流而不下流。理性与幽默并重,正义与调侃共存。
在林白博客于2009年11月2日发表的《〈麻辣书生〉即将开播》一文中,特别提到“《麻辣书生》与本狼当年所主持的《大话新闻》有传承关系,仍将秉持理性与幽默并重,正义与调侃共存’的风格特色。 2010年北京文艺广播(FM87.6)新推出的娱乐脱口秀节目。主持人林白在周末为您回顾、点评一周以来的热点文化娱乐事件,个性化的语言、独特的视角、新鲜的内容让您觉得又麻又辣又过瘾。
《白话文艺》内容涉及电视、电影、文学、音乐以及网络文化。主持人在周末回顾、点评一周以来的热点文化娱乐事件,用幽默、宽容的态度推荐新人;以犀利、辛辣的风格针砭文艺界时弊。 栏目宗旨
《夜线》以塑造观众幸福感为目标,以情感教育为内容,以观众最大化参与为手段,以多媒体融合为平台。
《夜线》是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CCTV-12)拟开办的一档大型情感类直播互动节目。它将充分协调人们对他人情感的窥视欲和对自己情感生活的困惑,理性争论现实存在又社会化的情感问题,策略性完成人们共需共鸣的情感知识的传播。
《夜线》旨在开启、唤醒和提升国人缺失的情感教育,开创一个崭新的平台,普及心理学知识情感常识,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了解、沟通和信任,在思想和情感的碰撞中,寻求和谐完美的共处世界。
栏目信息 节目形式:大型情感类直播互动节目 播出频道: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CCTV-12) 首播时间:周一至周四 22:00 栏目版块:还原、围观、约见、说道 栏目主持人:张越、林白 嘉宾:柏燕谊、毕金仪、大策(许大策)等 《微言大义》由“搜狐视频”制作推出,是国内首档天下微博新闻脱口秀节目。每周一至周五播出,每期15分钟。开播于2011年9月5日。
栏目主持人林白秉承虽是“人微言轻”但要“大义凛然”的贫嘴主义,代表学舌无罪、代表麻辣到底、代表大家夸你想夸夸不了的人,骂你想骂骂不着的事。微言大义,代表微博,代表你。 图书简介
《海外北京人》作者通过与一个又一个海外北京人的谈天说地,对话谈心,与天下听众共享归国学者的心中历程,展现海外学者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图书目录 序一 序二 《新东方二人谈》 《留学美国》 《华尔街归来》 《“小平您好”》 《高中毕业去美国》 《在纽约讲黄河》 《红尘在飘》 《登上彼岸》 《香港风景线》 《“我喜欢黑人”》 《远在夏威夷》 《华裔经理之路》 《海外北京人》 《回到北京的电视主播》(上) 《回到北京的电视主播》(下) 《从难民到总裁》 《在加拿大崛起》 《只身闯关的芭蕾公主》 《晚安,南京》 《打往东京的热线》 《美国海关受辱记》 《按晌心灵的琴键》 《走出非洲》 《逃出美国》 《TO Be Or Not To Be》 林白后记 图书信息 书名:高考战斗手册 作者:林中白狼 出版社:中国出版集团,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09年9月(第1版);2011年2月(第2版) 图书简介
《高考战斗手册》讲述了:结合多年主持高考节目经验,准确把握社会脉搏,切中青少年读者的心理,在浮躁的社会氛围中提供与众不同的人生方案。是针对高考考生以及广大青少年的心理辅导书,能够有效缓解考前压力,鼓舞备考斗志。为高三常见的一些心理误区提供了浅显易懂的分析和解答,将能够立竿见影地改善考生心理状态,迅速提升他们的士气和成绩,是前所未有的青春励志读本,以反传统的姿态提供正面引导,为备受压力的青少年注入强大的心理动力。该书将有可能成为90后世代的精神向导,残酷青春的心灵灯塔……
也许你刚刚跨入高中,也许你还是一名初中生,距离“高考”的战场还有一段路程。那么。这将是狼博士提前送给你的最好的礼物。因为那将是人生的第一场战斗,更早备战,将意味着拥有更多的备战时间、准备更好的战斗方案、进行更充分的战斗训练。同学们。准备出发吧。长路漫漫,但没有什么能够阻挡青春与梦想……
图书目录 前言《林中白狼》 第一章《我们是战士》 第二章《90后登场》 第三章《中国式的“成人礼”》 第四章《为自己而战》 第五章《女战士》 第六章《用变态手段对付变态考试》 第七章《高三无爱情》 第八章《高考公平吗?》 第九章《武士不露饿相》 第十章《高考百天总动员》 第十一章《假如高考成功》 第十二章《假如高考失利》 附录《考生战斗手册》

❻ 法院在执行判决时,遭到围观怎么办

这要看围观的性质了。

“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贯穿法院的审判工作。执行判决是法院审判工作的一部分,当然也要遵循“三公”原则。“三公”之首就是“公开”,正常的群众围观是“公开”原则的体现,既教育了群众、又宣传了法律、更体现了国家法律的威严。

如果围观的人不是一般群众,而是混杂着与案件当事人有牵连的人,那就要小心了。首先,作为执行员,要做好预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冲突有所准备。要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贴公告、宣传车等等),准备好警力(司法警察甚至武警),准备好执行所需的人力、设备等,选择围观人员较少的时间段执行(可以降低执行所需的“成本”,套用一下经济学名词),控制好现场,迅速执行完毕后及时撤离现场。对于异地执行尤其要慎重、果断。

法院判决的执行,很多时候依赖于具体办案的执行员的司法经验和社会经验,经验欠缺的人常常把一个简单的案件搞得很复杂,既不能及时实现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让法院、法律的尊严受到损害。现在通过司法考试的法官很年轻,上来就是审判员、执行员, 阅历不丰富、经验匮乏、不擅长于或者不屑于和群众沟通---不知道我们的司法制度要向哪里改?

❼ 哲学中围观是什么意思

是大众意识。
从哲学的角度讲,围观所反映的是大众的意识。首先,大众关心的问题,才能产生围观。其次,发表意见的途径。无论在网路,还是在现实世界中,大众对事物看法的表现形式就是通过发表意见来实现。围观正是发表意见的机会。

❽ 中国有哪些法制栏目

1、《今日说法》是由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推出的日播法制栏目。节目以“点滴记录中国法治进程”的理念,以“重在普法,监督执法,促进立法、服务百姓”为宗旨,全力打造“中国人的法律午餐”。

节目于1999年1月2日起每周一至周日中午12:35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由李晓东、路一鸣、元元主持。

(8)围观社会与法扩展阅读:

《今日说法》以群众身边的真实案例为切入点进行普法宣传,作为社会大背景下法制故事的讲述者,这个讲述者根据一定的叙述方式给观众“讲法律故事”,并且穿插情景再现和采访目击者或知情人的画面来把观众牢牢吸引住。

从“讲故事”的方式来看它采用不同的叙事方法,多为倒叙或是作铺垫,在节目开头设置悬念,抛出疑问等,使电视叙事文本具有可看性,也让观众不再被动地接受法律知识。节目最后的专家点评也是亮点,从法理情等不同角度对案情条分缕析,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网络-今日说法

网络-普法栏目剧

❾ 如何看待围观而不帮助的行为,你会怎么做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是了解情况的来龙去脉肯定过去要帮助弱者。但是如果并不清楚事情的原因,建议不要轻易过去帮忙。否则会适得其反,对自身的安全也会有影响!
现在社会有些事情真的很复杂,想做好人好事,有时候真的会被人误解,不是每个人都必须去帮助他的,要看是什么事情?如果是我,我会帮助,不过在有旁观者的情况下,再去怎么做!
有一些家庭琐碎的问题,你是没有办法帮上忙的,胡乱的参与只会加重别人的反感,帮不上忙的话,也不要做随便的围观,这样对别人来说也是一种不好的体验。
我们应该理智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公平总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任何社会都会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当这种不公平情况发生时,我们应该增强权利意识,善于用合法的手段,求得问题的合理解决,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当见到不公平现象时,我们应该崇尚公平、主持公道,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分别是家庭暴力和雇佣童工 看法:要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要懂得维护自身的权益 监护人要履行监护作用!!!!!!

❿ 网络围观的界定及特征分析(2)

网络围观的界定及特征分析

这种非组织的群聚有时也会彰显出强大的力量,其原因是这种群聚中存在多个“心理群体”。围观者虽然分布于网络的各个节点,但“……成千上万孤立的人也会获得一个心理群体的特征”⑦,这些心理群体“不善推理,却急于采取行动”,它们“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存在,受群体精神统一律的支配”? 讁 ? 讹 。因此,当网络围观中的这些“心理群体”面对同一事件时,常常会表现出心理和行动的高度一致性,这是网络围观有时产生破坏作用的重要原因。

情绪性和可能的破坏性。心理学研究认为,虽然情绪能够在意识中呈现,个体也能够感受到情绪,但情绪多是自发的,而且个体对其所引起的生理变化与行为却较难加以控制。特别是当个体成为群体的一员时,“便获得了一个集体心理,这使得他们的感情、思想和行为变得与个体单独时完全不同”? 辊 ?輮? 讹 。网络实际上为围观者提供了一个类群体场,位于这个场中的个体在心理上得到了群体的庇护,“这使他敢于发泄出自本能的欲望”。于是在网络围观中,作为个人真实情绪表现形式的肆意谩骂和苛刻嘲讽常常成为围观话语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网络围观个体的情绪性不仅会引发虚拟空间的语言暴力,有时也会推动虚拟的动态围观转变为影响客体现实生活的动态围观,甚至直接导致网络暴力的发生,从而显现网络围观破坏性的一面。在“虐猫女事件”、“铜须门事件”和“姜岩事件”中,少数围观者出于对当事人的不满,直接对当事人进行骚扰、恐吓,不仅侵犯了当事人的权利,而且对当事人造成了精神伤害。“姜岩事件”中的两位主角不仅辞去了工作,而且不同程度地患上了精神疾病;2007年1月,一位26岁的女歌手不堪忍受网友的话语打击而自杀;2008年10月,韩国名星崔真实,同样也由于无法承受网民谣言的.巨大压力而自杀。网络围观的破坏性可见一斑。

短暂性和复发性。网络围观的生命周期是由围观者决定的。一旦失去了围观者,网络围观即告终结。短暂性是流动网络与浮 躁 心态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产物,它不同于现实围观的“一哄而散”,因为被围观者仍然会以“展览物”的形态存在于“现场”。有时,被冷落的围观事件会引发大规模的后续围观。尘封已久的“朱令事件”曾在1995年发布于网络,后于2000年、2006年先后两次成为网络围观的热点。网络围观的复发性显现出网络的张力和弹性逻辑,重新排列组合的信息有时会激起网民新的兴趣,时空得以延伸,网络事件的影响深度和广度得以拓展。

非主流的哄客心态。哄客心态,即是怀着一种事不关己的旁观者心理围绕在围观客体周围的起哄、看热闹的心态。哄客心态并非所有网络围观的主流,但却是常见的围观心理。特别是在对一些具有娱乐性质的围观中,哄客心态常常会成为主流心态。学者朱大可认为,哄客是那些渴望民间丑角诞生的娱乐群众,他们对每一个自我献身的“呕像”做出热烈反响以期从他们那里榨取最大的娱乐价值。其进一步将哄客划分为三类:笑客、赞客和骂客。笑客是以娱乐自身为特征,赞客则对围观客体报以欢呼和掌声,这两部分群体不会对围观客体造成任何伤害。而以嘲笑和谩骂为武器,以自己的价值判断为尺度、用语言去斥责反对者的骂客则是围观客体的杀手。

现实围观中,由于围观者直接暴露在现实世界中,心理负荷使围观者更倾向于做沉默的旁观者;而在网络围观中,匿名性保障的安全减少了围观者的心理压力,因此更多的个体倾向于表达真实的心态,他们或笑、或赞、或骂,从而形成了网络围观的哄客心态。

网络围观的作用

传统话语中,网络围观始终是消极的和破坏者的形象。应该承认,网络围观无论是对被围观者还是对社会都会造成冲击和影响,然而其积极的建设作用亦不可低估。

第一,网络围观的建设作用。

网络围观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在中国法制尚不健全的当下,网络围观起到了道德维护和推进制度完善的积极作用。在“孙志刚事件”中,围观者话语关注焦点随着事件的发展逐渐从“孙志刚事件”本身转移到收容遣送制度,论争过程把原收容遣送制度的种种弊端暴露无疑;围观者对法律更新迟缓表现出的愤慨对权力精英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并最终导致一部法律的废止,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法制的完善。

网络围观是网民了解社会动态并从话语论争中汲取营养的重要途径。较之传统媒体而言,信息更加丰富的网络 媒体已经成为网民了解社会的重要窗口,一些无法在传统媒体上被关注的内容可以在网络中出现,使人们更客观、更全面地了解真实的社会。不仅如此,围观中许多民间精英的评论充满智慧和才气,在“真理”与“谬误”的论战中彰显了理性的力量,既为阅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理性养分,也会更大范围、更深层面地波及和震撼许多浅薄无知的内心。

第二,网络围观的消极作用。

网络围观中,被围观者不仅面临隐私可能遭到暴露的危险,而且还必须承受激烈话语带来的精神重荷。而当虚拟动态围观演变成动态围观之后,被围观者更要承受现实的种种不可预知的影响。“姜岩事件”中,被围观者的隐私信息被网民公开,被所在单位暂停工作后被迫辞职,生活受到极大影响。不仅如此,来自网民的恐吓和威胁也使此事件的当事人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而出现精神抑郁,最终只得拿起法律武器来抵挡围观者的进攻。“民众狂热而非理性的群众暴力行为,是这个事件的根源所在。人民高呼着正义的口号,用某种极端甚至野蛮的方式,在精神上对事件当事人进行摧毁,当这种‘群众暴力’发泄在了错误对象上时,所酿成的悲剧会是非常可怖的,足以将一个人的精神信仰彻底摧毁,甚于对肉体的损害”? 辊 ?輰? 讹 。正如卢梭所言,危害最大的不是罪恶,而是打着正义旗号的伪正义。

网络围观有时会对社会产生消极影响。大规模的围观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必然引起民怨的积聚而为社会的稳定埋下隐患。特别要注意的是围观中存在各种“心理群体”潜流,如果任由情绪在这种群体中感染和流言在这种群体中传播,很容易导致虚拟的“心理群体”演化为现实的社会集合行为,从而对社会和谐与安定产生破坏和影响。比如在“海艺事件”中,愤怒的围观者直接来到当事人所在单位进行抗议,影响了该单位正常的工作秩序。

网络围观是一种发生于虚拟世界,并可能延伸到现实生活中的特殊现象。我们既要看到其积极的建设作用,也要重视其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加大监管力度和立法,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使之有益于社会和人民。

热点内容
湖南法律硕士报考点的选择 发布:2024-11-19 14:21:19 浏览:512
司法考搜狐 发布:2024-11-19 14:19:01 浏览:93
劳动合同法教程 发布:2024-11-19 14:12:48 浏览:669
大几能考司法考试 发布:2024-11-19 14:06:33 浏览:403
道德模范的主要事迹材料 发布:2024-11-19 13:51:59 浏览:701
违反征信管理条例 发布:2024-11-19 13:42:13 浏览:262
中国民商法年会 发布:2024-11-19 13:34:56 浏览:553
2014民法段波 发布:2024-11-19 12:32:28 浏览:204
劳动法里是否有合成工资 发布:2024-11-19 11:37:43 浏览:668
国际刑事法院缔约国 发布:2024-11-19 10:55:18 浏览: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