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与法镜子在线观看
❶ 为什么家庭教育纪录片《镜子》中父母的爱却变成了伤害
4月19日晚,央视纪录片《镜子》首播,给了中国家庭教育当头一棒,这部纪录片让问题少年说出心声:父母更需要改造。看完这部片子,人大附中的校长直言:有些家长没有资格当家长。这些家长的爱,最终都变成了伤害。
其实这部纪录片也是一面镜子,正如心理学专家张久祥老师所说的“它是时代的镜子,夏阳也好,泽清也好,张钊也好,家明也好,他们都不叫主人公的名字,他们叫这个时代的孩子,他们的父母也不叫他们的父母,他们叫这个时代的父母。”
这部纪录片给了我们所有人一个机会、一个警醒,因为我们或许就是这样的父母,或许在未来某一天可能成为这样的父母
❷ 家庭教育纪录片《镜子》讲的什么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而家庭更是社会的一面镜子。由中央电视台社版会与法频道出品权的中国首部深度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的纪录片《镜子》,通过客观冷静的真实纪录,呈现3个家庭的社会学样本,让人重新审视当今中国家庭面临的亲子关系等情感问题,给观众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间。
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单元评委张同道说,“现在我们的很多纪录片提供的是巧克力,而《镜子》是一味药,给人们提供镜鉴、给生命提供力量,让社会更加和谐,这是纪录片本身的责任。”
❸ 镜子纪录片观后感
镜子纪录片观后感800字(精选6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镜子纪录片观后感8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镜子纪录片观后感 篇1
国内知名实战派心理咨询专家张久祥在《镜子》走进石家庄第二中学活动中表示,“这是我看到央视拍的、与心理有关的节目当中最接地气的,直入父母、还有成长中的青春期孩子心灵深处的穴位点,接触得最近的。”以下是我个人对于《镜子》的一些心得:
一、家长要重视家庭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最容易模仿家长的言行,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在校每周五天的教育,老师都是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性格、品行、意志和兴趣等等,孩子也易于接受和成长。
可是周末的两天,孩子在家容易受到家长的溺爱,没有规律的学习和生活,把在学校五天培养出来的好习惯给忘掉了。只有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动去做好家庭教育,孩子才能健康茁壮地成长,才能成长为可以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益的栋梁之才。
二、父母要以身作则
孩子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些受父母的影响最大。你让孩子不乱扔衣服,自己回到家后却随手把衣服扔在沙发上,还口口声声地让孩子把衣服整理好,孩子会照你说的做吗?不让孩子看电视、上网玩游戏,可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家长却目不转睛的看着放大音量的电视节目或坐在电脑旁忘我地玩着各种游戏,孩子的心里会怎么想,能感觉到平衡呢?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要求孩子不做的,首先自己不做。最好的方式就是陪着孩子一起写作业,或者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家长看看书,读读报,轻声地做些家务,让孩子感觉到他(她)写作业时父母也没有清闲,这样孩子的心里会有一种平衡感,也愿意写作业了。
三、加强与孩子的沟通
家长要多与孩子交流和沟通,哪怕再忙,家长也要抽出一定的时间陪孩子一起说说话,聊聊天,给孩子讲讲故事。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要注意讲究科学方法:首先要善于倾听。只有倾听孩子的心里话,知道孩子想什么、关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孩子关心和帮助,也会使以后的沟通变得更加轻松。
孩子向您诉说高兴的事,您应该表示高兴;孩子向您诉说不高兴的事,您应该让他尽情地宣泄,并表示同情;当孩子向您诉说您不感兴趣的话题,您应该耐着性子听,表示您关注他的谈话内容。这样,孩子便乐意向您倾诉,父母也可以更多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镜子纪录片观后感 篇2
看完《镜子》这部纪录片,我深受震撼,想到了泰戈尔的一句名言“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不管作为父母还是老师,教育之“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使人唤起自身身上美好的善根。
影片讲述了一个关于心灵回家的故事。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片中的每一副画面、每一段对白都让我五味杂陈,都牵动着我的思绪,也让我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涤和教育。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把孩子当人,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作为老师和成熟的父母,应该学习儿童教育学、心理学,多看一些家教书刊,了解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和规律,经常与孩子沟通,明白孩子在想什么,在做什么。影片中家明对父母的“声声控诉”也让我泪水雨下,忏悔不已。我不由想到自己刚当班主任时完全没有尊重孩子的性格差异,只是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尤其是对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更没有一颗宽容之心,摆出的完全是一副严肃的面孔,只要发生了一些事情,对学生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批,忽略了一个高年级的孩子进入青春期的心理、生理特点,没有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他们有时下课打闹也是宣泄的一种方式,尤其是这个年龄段的男孩子,他们需要这种身体的碰撞以宣泄自己这种生理的成长的需要。后来通过自己的学习,才深深的意识到那时的孩子并不是逆反,所谓的逆反只是自身的成长速度跟不上孩子的成长速度了。后来自己又教高年级时,我完全换了一种方式对待这样的孩子。
记得刚送走的毕业班,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我自己认为处理得较艺术。一位学生顶撞学校的保洁人员,班里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现象,不尊重别人的辛苦付出。我一直反思对孩子的思想教育,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这个班是我从一年级开始带着,从一年级开始我就带领学生背诵国学经典,并让孩子践行,尽量做到知行合一,所以自认为非常重视孩子的思想、德行教育,让孩子先做人后做事,再学习。六年级的孩子正处在青春期,简单的说教似乎对他们的心灵没有触动,暴风骤雨式的批评只会让孩子害怕一会儿,有的孩子甚至会暗笑老师的这种处理方式,老师拿我没有什么办法?不就是发一顿火吗?俗话说“教不严,师之过,学生出现的问题一定是我这个当班主任的没有教育好学生。于是我马上让学生把保洁阿姨请到了我们教室,首先我代表学校对保洁人员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感恩他们让学校变得如此美丽、整洁,并向保洁人员一鞠躬。然后让全体学生向保洁人员鞠躬,表示感恩。最后让顶撞的学生向奶奶道歉,此时的学生鸦雀无声,静的一根针掉在地上也能听见,此地无声胜有声。我只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改变孩子的思想、行为、价值观;希望通过我的以身示范,告诉孩子做错了事情就要勇于承担责任,做错了事情,就要先反思自我,而不是据理力争。自此以后,我班孩子再也没有出、发生过这样不尊重保洁人员的现象。我想这样的教育就是尊重和包容的教育,就是对学生生命的教育。
看完《镜子》这部纪录片,让我更加知道了真正的教育从来不是点石成金、立地成佛的技巧,而是一段春风化雨、自然无为的过程,而是应当是向学生传送生命的气息,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生命体,不断扩大自己的格局,接纳、宽容孩子的不完美,用一颗满满的爱心,改变自己,滋润、浇灌孩子的生命,让生命成为生命本身,只需静待花开。
镜子纪录片观后感 篇3
大致把央视拍的《镜子》这部纪实的纪录片看完了。总长两个小时的纪录片的信息含量是相当大的。
有点题外话,这部纪录片已经相当震撼了,能够把很多不忍直视的问题披露出来,这个相当难得了。而且是在央视这样的主流媒体!是不是说明有关方面已经对当前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开始了反思,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啊!所以说是首都的一部分学校甚至听课来看这部片子。其实这部片子跟我们大武汉有很大的关系,片中的这个学校就在咱们武汉,里面涉及的孩子就是武汉的孩子,很多场景画面都让人十分眼熟,比如光谷步行街这块。不知道我们武汉的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有没有看过这个片子,咱不停课看一看?其中的泽清的爷爷还是湖北大学的副教授,与我也扯的上一点点关系。可能这样的片子的负面信息太大了,让咱们武汉有点丢脸?也许吧,无论如何,这部纪录片确实是值得家长和孩子一起收看的。不光只是让家长反思,其实里面包含的内容囊括了方方面面。应该是值得整个社会的反思。
这个学校收录的都是所谓的“问题少年”逃学,叛逆,迷恋网络等等。家长和学校已经束手无策了,只能借助于第三方力量。而从片中所透漏的信息主要是聚焦在家庭,孩子都是在对父母的控诉,这个是主线。家庭教育的缺失,这个其实不光是片子中的这些家庭的问题,应该来讲是代表了我们当前中国社会的主流的家庭教育的思维模式。
只是这些孩子所遭遇的情况比较严重而已,走了一点极端而已,与他们的个性和性格也有一定的关系!其实不用庆幸自己的孩子没有向片中的孩子一样,个人感觉这个比例不会是少数,而心理问题都暗藏于很多类似遭遇的孩子心中,只是没有一个诱因和条件来爆发而已!或者是在一些情形下,在消解了一点。我们只能说是感到庆幸吧。而目前的所谓的“安全问题”形式的严峻,已经是我们当前教育的“警报”在拉响了!如果长此以往,只能会让家长和学校焦头烂额,会产生更多的问题,更复杂的问题!
镜子纪录片观后感 篇4
最近看了一部纪录片《镜子》,讲述的是我是这个年龄段上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青春期的叛逆行为。
类似的片子有很多,只是这一部有所不同,更多的是将视线放在家长的身上。影片中的孩子多数已经辍学在家还几个月了,节目的开始,便是家长们那充满焦虑无奈的眼神,在那气氛的背后还充斥着希望。当一组又一组的问题家庭出现在节目中,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少年,一句又一句的伤人话语,一滴又一滴的泪水落满家长的脸颊。问题少年无一例外的被送到心理教育学校(在我看来就是所谓纠偏所)。而家长们也被要求为期6天的教育课程。
教育过程中,家长们的问题暴露无遗,孩子不是机器人,家长们这一代人无情的将自己的思想强加到孩子的身上,不管是不适合他们的发展,而这些家长也大多是中上阶层的商人亦或是领导,更多的时间是在工作而不是陪孩子。在他们的潜意识里,都存在了,“我的孩子,我的妻子,我的丈夫”仿佛人已经变成一件物品,这与一个瓶子无异。
他们教育方针中都出现了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理。这一据传承了几代人的理念,就是在给孩子们划定一条线—你们只有一条路可以走。
我不禁大为感慨,作为同样处在这一理念下成长的人,人生目标已经潜移默化的转变为——读书,学习,考大学。确实,一个没有背景的人,想要成功,捷径就是读书,这无可厚非,不可置疑。类似的纪录片竟引发了对于传统教育的反思,质疑。在我看来,理念并没有错,几代人对于教育的剖析已经极言深刻,这与社会的进步,人们物质追求的与日俱增相辅相成。只是在这样一群少年的身上,这样的问题被无限放大,厌烦读书,想要自由,(博众乐罢了)。我并没有涉猎多少概念,只是有感而发,浅思简言,难登大雅之堂。
镜子纪录片观后感 篇5
国内知名实用心理咨询专家张久祥在石家庄二中《镜子》的活动中说:“这是我在央视看过的最有落地的节目,和心理学有关。它直接指向父母和成长中的青春期孩子。灵魂深处的穴位,最亲密的接触。”以下是我在《镜子》上的亲身经历:
首先,父母应该重视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最容易模仿父母的言行。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在学校每周的五天教育中,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性格、品行、意志和兴趣,孩子容易接受和成长。但周末的两天,孩子很容易被家里的父母宠坏,学习生活不规律,忘记了在学校培养的五天好习惯。只有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动做好家庭教育,孩子才能健康、蓬勃地成长,才能长成能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才能成为有益于社会的栋梁。
第二,父母应该以身作则
孩子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是受父母影响最大的。你叫孩子不要扔衣服,回家就扔在沙发上,一直叫孩子整理衣服。孩子们会照你说的做吗?不允许孩子在网上看电视和玩游戏,但是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家长却在盯着放大了音量的电视节目或者坐在电脑旁边忘我地玩各种游戏。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觉得平衡吗?因此,父母应该以身作则,要求孩子不要这样做。最好的办法是陪孩子做作业,或者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父母安静的看书看报做点家务,让孩子觉得父母做作业不清闲,这样孩子心里会有一种平衡感,愿意做作业。
第三,加强与孩子的沟通
父母应该多和孩子交流。即使很忙,父母也应该抽出一些时间和孩子聊天,聊天,给孩子讲故事。亲子沟通要注意科学的方法:第一,善于倾听。只有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想法、关注和需求,才能给他们有针对性的关心和帮助,让他们以后的交流更容易。孩子告诉你开心的事,你应该开心;孩子告诉你不开心的事,你要让他发泄,表示同情;当孩子告诉你一个你不感兴趣的话题时,你要耐心地听,以示你注意到了他的对话。这样孩子才会愿意和你说话,父母也能更多的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
镜子纪录片观后感 篇6
下午观看了社会与法频道的家庭教育纪录片《镜子》,感触良多。
其中有一个孩子沉迷于网络,不与外界沟通。父亲墨守成规,教育上过于刻板,父母经常吵架,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基本上在看电视,不关注孩子。因为知道机构会有“家长课堂”,才答应参加机构的训练营。他在片中说了一段话:我觉得实际上要待81天的是他们,我可能只需要待6天。
这位家长在孩子教育方面确实是需要改进。一个问题孩子后面,一定有一个问题家庭和有问题的家庭教育。表面是孩子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实际上,最需要接受教育的是家长。片中的训练营设置“家长课堂”是很有必要的,这对家长观念的改变有一定的帮助。
但是就像一个孩子说的那样,训练营结束后一小段时间内,爸爸改观是蛮大的,但是没多长时间肯定又会恢复到原样,毕竟四十多年都这样,怎么可能通过6天的“家长课堂”就完全改正。
确实是这样的,改变一个人观念不容易,何况是几十年来坚信的观念,而且社会上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观念。那单单把孩子的问题归结到父母身上又有什么意义呢?
作为一个已经长大了,还只是孩子、未为人父母的我,知道父母观念难以改变这个事实,也完全了解他们肯定是爱我的,只是他们在爱的方式上可能不太正确。但是我要拥有我想要的生活,这就要靠自己了。影响一个人成长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和人的主观能动性。遗传因素大家相差的不多,环境我们难以改变,但是我们自己可以决定我们要去做什么,我们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就像片中的一段话: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父母,作为孩子不能一味地去抱怨父母,我们要去理解父母的这种爱、客观地去认识父母。其实每一个人的成长,最主要的是在于自己。所以作为孩子,要把成长的动力回归到自身,为自己的成长负责,这样我们才能够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片中还有一段话:经济快速发展的三十年来,每一个家庭都在承载着获取物质的压力,似乎我们都像连轴转的机器和齿轮一样,必须奔跑在获取金钱的道路上。而我们在享受物质生活成果极大丰富的同时,我们精神的构建是滞后了。
这或许也是我国主要矛盾变化的一个原因。2012年起,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看来心理学专业的前景不错啊~~~
;❹ 央视纪录片《镜子》,触及灵魂的家庭教育
一部纪录片,让中学停课半天,甚至让家长也必须陪同孩子一块观看。
不得不说这是一部触动到我灵魂的片子,我个人也从事了很久亲自教育的工作与咨询,深深了解亲子问题背后的本质,也协助过很多家长去解决这些问题,但是看到这部片子,我还是被触动了,不知道各位家长看完的感触会是什么样子呢?
这是一部只有三集共90分钟的纪录片。
短短一个半小时,央视社会与法频道花了10年策划、两年摄制。
内容简介:
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陷入困境,父母无奈将孩子送入特殊学校“改造”,却意外让问题少年说出心声:“我只是你们的一面镜子,照出了你们的样子!!”
每个“问题”孩子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
家明,15岁
是个网瘾少年,不愿上学,黑白颠倒。
家明父亲对孩子的期望很高,
可孩子却一心想要“自由”。
张钊,17岁
因谈恋爱已辍学4个月,
还阻止父母在家里住,
被制止后,他对着父母破口大骂。
泽清,14岁
泽清是三个孩子里最小的,
但却是表现得最平静的,
一副少年老成的模样,
他沉迷于网上下棋,
面对母亲的关心,他竟骂她“贱”,甚至动手。
看似三个典型的“问题少年”,出现的这种问题会被社会批斗,唾弃,但“问题少年”的背后,却是几对“问题父母”。
三对家庭,穷富各异,社会地位各异,教育背景各异,他们的教育模式,都存在着不一的缺失。
一、父母的控制欲
片子的开头就是一位学生的独白,内容如下:
“我是一个机器人,只要输入程序我就会照做,曾经我的主人不论吩咐我什么,我都会乖乖去做,风雨无阻。在他们眼中,我是一个好机器人,转眼十七年过去了,很不幸,有一天我感染了病毒,我开始不听使唤。无论主人输入任何修复程序,主人手足无措了,他们将我所有的程序都删除一空,无论好坏。”
机器人没有思想,不论如何支配,机器人都不会有任何情感,它不会想着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不会考虑怎样才是自己喜欢的生活,它没有个性,甚至没有思想,但孩子确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现代社会的孩子受到太多家长的关注,承载了太多家长的期待。
现代社会里,太多家庭的孩子成为了家长的工具,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与价值感。在夫妻关系中,夫妻双方应该是彼此的情感寄托,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夫妻之间的情感交流逐渐减少,但彼此依然需要情感的寄托,从那一刻起,孩子成为了夫妻之间情感的新的寄托渠道。然后,越来越多的关注到了孩子身上,希望从孩子身上得到需要的满足,控制者孩子的一切,不让他逃离,不让自己失去这情感的寄托。这种情况下换来的结果有二,一是父母的胜利,孩子顺利成为妈宝,从此失去主权,过着与父母共生的日子;二是孩子奋起反抗,坚持要成为自己,这样的孩子也就成为了父母眼中的“问题孩子”。
孩子除了是父母情感的寄托,还会成为家长梦想的承载,由于对我们自己人生的不满意,从而控制孩子的人生道路,为他安排好每一步,让他走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成为自己想让他成为的那个人。当有人提出反对,我们会用所谓的人生经验去辩驳,告诉孩子按照自己设计的道路走就可以了,总有一天你会感谢我,明白我的付出。于是你不断的去为孩子一步一步的安排人生,实现理想,永远停不下来。就像是驴在拉磨,当驴停下来不再拉磨,它就不再有价值。所以你不允许孩子逃离,因为一旦孩子逃离你的控制,你就像驴失去了磨盘,只剩下被屠宰的命运。
为何不尝试着将情感寄托回到自己伴侣的身上,为何不尝试着在自己的范围内实现自我价值,让孩子逃脱牢笼,好好的喘一口气。
不要以爱的名义控制,也不要将孩子物化,变成你的私人物品。
二、无法摆脱的焦虑感
一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知坑害了多少中国家庭,似乎这句话规定了人生就是一场百米赛跑,必须竭尽全力,沿着唯一的直线去跑,不允许孩子在任何一个地方减速,因为减速就会输掉人生的比赛。但是人生不应该更像一场拉力赛吗?从出发到终点的路线都是由每一位车手自由选择,也许选择的道路崎岖不平,我们会爆胎,会陷入沙坑,但是只有到终点的前一刻,我们才知道哪条路才是最好的。
当陷入沙坑时,我们只是奋力去刨沙,却没有观察好地形和地质,你奋力去刨的过程,也许会让车子越陷越深,从而彻底失去了前进的能力。所以,我们为什么不能静下心来等一等,看一看,找到最合适的方法,然后一起去克服。有时停下来,才是最快的选择。
所以,学着放下我们心中的焦虑,去试着陪孩子完成他们自己选择的路,当车子被迫停下,我们冷静下来去陪他一起解决,你可能就是最快到达终点的那一个。
三、父母过低的评价
片子中张钊与家明受困于父母过低的评价,张钊的父母感觉孩子能力差、胆子小,感觉他很多事情都不敢去做,而在对张钊的采访中,他自己说在高二还没结束的时候就已经将他父母认为他不可能的事都几乎做了个遍,三条高压线——带手机,谈恋爱,打架,三件事都去触碰了。在家明的采访中,他哭诉父母只是把他当作幼稚的孩子,不同意他做的任何决定,于是他故意伤害自己,就是想告诉爸妈,他很坚强。
这两个孩子都在追求自己的价值感,但是在家长那里却从来没有获得过肯定,在父母过低的评价之下,他们采取了过激的方式去证明自己,一切的行为,都只是为了获得父母的认可。
父母的低评价的原因,一种是上文说到的控制欲作祟,给予孩子低的评价,从而让其认为自己还太弱,必须依附于父母生存,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另一种是父母对孩子认识的滞后,没有意思到孩子经历过青春期滞后心理层面的飞速发展,还停留在他们是小孩子的状态去对待他们,从而以过去的标准去衡量自己的孩子。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会造成不良的后果,所以,是否可以尝试去肯定自己的孩子,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父母眼中是有价值的。
四、情感的缺失
第三集中的那首歌,似乎说出了孩子们的心声。
“有时候只想找个人倾诉,哭着笑着都不再感到孤独,Oh my friend!我始终明白你的心情,别总把痛藏才心的最深处。握住我的手,就不会再无助,风风雨雨我们一同上路。“
当孩子在学校里感到压抑,回家倾诉的时候,你却告诉孩子为什么别人不压抑,只有你压抑;当孩子兴致勃勃跟你说出自己梦想的时候,你却告诉孩子,别做梦了,赶紧回去学习。父母们都在爱着孩子,我也坚信父母们一定是爱着孩子的,但是父母在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爱的同时,却忽略了孩子最基本的,情感的需要。孩子也需要在自己无助无望的时候,有一颗大树可以依靠,有一个人可以倾诉;孩子也需要在自己开心的时候,多一个人分享自己的快乐。
当孩子在家庭中没有建立这种情感模式,没有稳定的情感输出,将会影响他的一生,因为他不知道怎会再去向别人表达情感,也很难再与人建立稳定的情感关系。而情感的过度压抑,最终的走向,就是抑郁。
片子最后对每个重点人物的后续现状都给了展示,其实也证明了一点,每个人的改变都没那么容易,能保持改变后的状态更不容易。
如果你还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请预防这些事情的发生。如果你已经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希望您能耐心的去改变、去成长。
在生活中,父母,夫妻,子女这些角色都不需要专业的考核证书去证明所拥有的身份,但都在不经意中给我们安排了这些不需要学习、考试就能拥有而且期限是一生的角色。请记住,爱和自由是一切教育的前提!!!
也以此文,献给我的父母,我知道你们在我选择叛逆的时候,有多难放手!
感谢你们,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❺ 镜子纪录片观后感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我整理的镜子纪录片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镜子纪录片观后感1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
孩子更是家庭的镜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然而,在中国,不如说父母是孩子的模板,他们制定出一套方式,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走向自己心目中的“成功”。
有些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是失败者对自我的救赎。家长忽视了对孩子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一味地强调“分数”,使得孩子对人生原本的美好、积极的向往和期待被无情地抹杀。
我的家庭也存在这样的情况。
我的父母对我要求十分严厉,我知道他们爱我,但却时常遭受他们爱的“创伤”。在我成绩不如意时,他们并不会选择给我安慰与鼓励。反之,斥责、脸色、冷战,这让我曾经许多次丧失了对未来的信心,但我明白我心中有梦,于是我坚持。我母亲脾气暴躁,所以我努力使自己尽量温和。
像我这样的孩子何其多,能够自我调节的何其少!
或许成为家庭的镜子,不一定要将好的与坏的尽皆呈现出来。也许你仍在努力之中,也许你有自己的思维与梦,也许你的父母不会改变,然而你却决不能让你的孩子也成为这样的下一个……
这是中国首部情感教育纪录片,由《天网》栏目经过十年酝酿、两年拍摄和制作而成。《镜子》讲述了一个关于心灵回家的故事。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故事以情感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客观冷静地真实纪录,以情感教育缺失这一新视角,重新审视当今时代中国家庭面临的亲子关系、亲密关系等情感问题。
镜子纪录片观后感2
在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召开之际,由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出品,卢钊凯、范永东执导的纪录电影《镜子》在提名的200多部纪录片作品中脱颖而出,入围终审环节,角逐纪录单元最佳中国长片奖。此前,《镜子》的主创团队还参加了一系列进校园活动,家庭情感教育、孩子的自我成长等话题瞬间引发广大师生和家长们的热烈讨论。
纪录电影《镜子》讲述了3个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的家庭的故事——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而家庭更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有专家评价,“《镜子》是一味中药,给社会提供反思、给生命提供力量。这是纪录片本身的责任”。
“《镜子》虽然讲述了关于家庭情感教育的话题,但在其背后,却融入了我们创作者对于人性的理解、对于爱和欲望的思考。我们从哪里来?我们今天在什么地方?将来要去哪里?这些问题的思考结果,全部贯穿于电影始终。”卢钊凯说,做纪录片除了要会讲故事,更要会“选择”。《镜子》选择以代际情感问题为切入点,通过真实呈现3个家庭的社会学样本,重新审视了当今时代中国家庭所面临的亲子关系、亲密关系等情感问题。
《镜子》的另一位导演范永东表示:“我们想要呈现给观众的不仅仅是一个家长需要接受教育、社会需要给家长受教育的机会的问题,我们更想探讨关乎人的精神构建的问题。我们似乎找到了一条可以解决中国人精神层面或者心灵层面问题的线索,随着持续的深入探讨,我希望这个线索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完善法制建设的一把钥匙。”
镜子纪录片观后感3
4月16日下午,由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出品的真实电影《镜子》在国家图书馆举行首映典礼暨交流会。在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召开之际,在200多部提名的纪录片作品中,《镜子》脱颖而出,入围终审环节,角逐纪录单元最佳中国长片奖。
影片讲述了一个关于心灵回家的故事。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父母对孩子满满的爱有时却造成了满满的伤害,这究竟是为什么?“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有一个问题家庭教育模式的存在。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而家庭更是社会的一面镜子。作为中国首部深度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的真实电影,《镜子》通过客观冷静地真实纪录,呈现三个家庭的社会学样本,让人重新审视当今中国家庭面临的亲子关系等情感问题,给观众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间。
此前,《镜子》的主创团队分别走进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首都师范大学和河北省石家庄二中的校园放映,引发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热烈讨论。
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单元评委、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同道观看完影片说,“《镜子》是一味中药,给社会提供了反思、给生命提供力量,让社会更加和谐,这是纪录片本身的责任。”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林丹华说,“家庭影响孩子最深,孩子出现了问题父母一定要反思,只有和孩子共成长,才能让孩子能够有属于他们的天地。”
镜子纪录片观后感4
近期,央视12频道播出了教育记录片《镜子》,有多处的中小学校对家长统一做出要求,让孩子家长进行搜索观看。影片通过一个个鲜活的真实实例告诉我们,每个极端孩子的背后都存在一个问题家庭。孩子出了问题,首先家长难辞其咎。
人们认为: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身心健康,学有所成。家长往往就简单粗暴的用自己价值观来教育,甚至是控制孩子,不自觉的就忽视了孩子的感受。可以说,没有去关心孩子内心是否快乐,是不是真的在健康成长。没有走进孩子内心的家长不是好家长,家长就要进《家长课堂》进行再学习、再提高。
家长认为:应该多照照镜子,找找自身原因,提升家长的水平。要和孩子交朋友,将心比心,交流沟通,变命令为商量。要以自己为表率,尊老爱幼,尊师重教,诚实守信,培养孩子乐于助人、关心集体、团结协作的好品质,不让孩子沾染不良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老师认为:家长和孩子不小心发生冲突时,要讲究方式方法,争取做到:态度不粗暴,语言不过激,从孩子角度来寻找对策,解决问题。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与目标有差距时,家长首先要安慰并告诉孩子“比学不比强”,尽最大努力学习了就可以了,结果不如人意也算正常,逐步培养孩子正面应对挫折的勇气。
舆论认为:教育无定法,永远在路上。有老师的正确指导,有学校的科学管理,加上孩子家长谦虚谨慎的努力和配合,孩子们就一定会拥有快乐而又充实的学生生活,每个孩子的将来就能有一个光明的前程
镜子纪录片观后感5
最近看了一部纪录片《镜子》,讲述的是我是这个年龄段上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青春期的叛逆行为。
类似的片子有很多,只是这一部有所不同,更多的是将视线放在家长的身上。 影片中的孩子多数已经辍学在家还几个月了,节目的开始,便是家长们那充满焦虑无奈的眼神,在那气氛的背后还充斥着希望。当一组又一组的问题家庭出现在节目中,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少年,一句又一句的伤人话语,一滴又一滴的泪水落满家长的脸颊。问题少年无一例外的被送到心理教育学校(在我看来就是所谓纠偏所)。而家长们也被要求为期6天的教育课程。
教育过程中,家长们的问题暴露无遗,孩子不是机器人,家长们这一代人无情的将自己的思想强加到孩子的身上,不管是不适合他们的发展,而这些家长也大多是中上阶层的商人亦或是领导,更多的时间是在工作而不是陪孩子。在他们的潜意识里,都存在了,“我的孩子,我的妻子,我的丈夫”仿佛人已经变成一件物品,这与一个瓶子无异。
他们教育方针中都出现了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理。这一据传承了几代人的理念,就是在给孩子们划定一条线—你们只有一条路可以走。
我不禁大为感慨,作为同样处在这一理念下成长的人,人生目标已经潜移默化的转变为——读书,学习,考大学。确实,一个没有背景的人,想要成功,捷径就是读书,这无可厚非,不可置疑。类似的纪录片竟引发了对于传统教育的反思,质疑。在我看来,理念并没有错,几代人对于教育的剖析已经极言深刻,这与社会的进步,人们物质追求的与日俱增相辅相成。只是在这样一群少年的身上,这样的问题被无限放大,厌烦读书,想要自由,(博众乐罢了)。我并没有涉猎多少概念,只是有感而发,浅思简言,难登大雅之堂。
镜子纪录片观后感6
父母对孩子的爱有时却会造成伤害,这究竟是为什么?“问题孩子”的`背后是否有一个问题家庭教育模式的存在?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单元入围影片《镜子》昨天在国家图书馆举行了首映典礼暨交流会。作为中国首部深度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的纪录片,该片由央视社会与法频道出品,经过《天网》栏目十年酝酿与策划、两年拍摄与制作完成。
《镜子》讲述了三个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的家庭,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的故事。片中出现的几个孩子有辍学的,有早恋的,有网瘾的,所展现出的“问题”各有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家庭教育模式上都存在问题镜子纪录片观后感400字网络
比如有的家长将自己的理想寄托在儿子身上,一切以学习为目标给孩子增加心理压力和反抗隐患;有的家庭母亲的忍让妥协、父亲的冷暴力,让孩子产生了只有做出一些过格的事情才能得到关注的错误想法……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而家庭更是社会的一面镜子”。《镜子》总导演卢钊凯介绍,影片以代际情感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客观冷静地真实纪录,呈现三个家庭的社会学样本,以情感教育缺失这一新视角,重新审视当今时代中国家庭面临的亲子关系、亲密关系等情感问题。
“每一个人都是孩子”。与卢钊凯一同合作执导该片的导演范永东说,这部片子的故事是讲述关于家庭情感教育这个话题,但实际上在故事背后融入了创作者对于人性的理解、对于爱和欲望的思考。他和卢钊凯力图通过影片找到一条线索,一个解决中国人精神层面或者心灵层面问题的线索。
镜子纪录片观后感7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看到的周围环境,正是你内心的倒影。镜子是诚实的,它能清楚地映射出你的一切。
小时候,我们也像纪录片中的孩子一样,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被父母用双手筑好的防护墙安全地保护着。那个时候的我们,经不起挫折与失败的考验。后来,时间的刀笔无情地在父母的额头上刻画出几丝皱纹,而我们仍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我们与父母的沟通少了,矛盾多了,见面的次数少了,距离远了,心与心之间在无形中产生了一条鸿沟。我们开始觉得父母管得太多、太频繁,我们开始觉得父母限制了我们的自由,我们开始觉得,自己已经可以照顾自己了。
是啊,我们长大了。
从踏进校园的那一刻,我们就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观后感《纪录片镜子观后感》。我们为了一个目标,为了一份责任去选择拼搏,去选择付出。我们必须要经受一些沉重的打击,吞下一些苦涩的泪水,努力变成更好的自己,去告诉父母,我们长大了,去告诉父母,不用再为我们操心了。
可是,长大并不代表我们可以不与父母沟通;长大并不代表我们可以与父母吵架;长大并不代表我们可以不爱父母,不关心父母。也许,你有时会感到对不起父母,会感到内心深处的不安。但是,别忘了,至于未来会怎样,我们只有努力走下去才会知道。唯有行动,才能变成更好的自己,才能解除你所有的不安。
在镜子中看生活,在生活中看自己。
❻ 如何评价纪录片《镜子》
2017年4月16日,在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召开之际,纪录单元的影片放映活动先期展开。在200多部提名的纪录片作品中,由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出品的真实电影《镜子》脱颖而出,入围终审环节,它将于另外四部优秀的纪录影片角逐纪录单元“最佳中国长片奖”。
央视纪录片《镜子》经过《天网》栏目十年的酝酿与策划,两年的拍摄与制作,最终完成。
《镜子》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纽特教育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
《镜子》这部影片经过《天网》栏目十年的酝酿与策划,两年的拍摄与制作,最终完成。
《镜子》是中国首部深度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的真实电影。影片讲述了一个关于心灵回家的故事。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
影片以代际情感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客观冷静地真实纪录,呈现三个家庭的社会学样本,以情感教育缺失这一新视角,重新审视当今时代中国家庭面临的亲子关系、亲密关系等情感问题。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而家庭更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镜子》这部影片经过《天网》栏目十年的酝酿与策划,两年的拍摄与制作,最终完成。
《镜子》是中国首部深度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的真实电影。影片讲述了一个关于心灵回家的故事。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
❼ 央视家庭教育题材《镜子》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
《镜子》是中国首部深度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的真实电影。影片讲述了一个关于心灵回家的故事。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
首都文明办未成年人工作处处长常建军在《镜子》走进首都师范大学活动中评价认为,《镜子》这部片子反映出真实的社会现实问题,是关乎孩子成长、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大问题。这个片子播出,必将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让全社会更加重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应做好发行宣传活动,在学校、妇联、家长中广泛播出,扩大影响。
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CCTV-12)将于2017年4月19日至21日每晚20:07播出纪录片《镜子》的三集电视版。同时,纪录片《镜子》将于2017年4月19日中午12点通过央视网进行网络首映,在19日至21日期间分段播完。
❽ 镜子纪录片观后感
关于镜子纪录片观后感(精选5篇)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千万不能认为观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镜子纪录片观后感(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镜子纪录片观后感 篇1
看完了《镜子》这部纪录片,引发的是更长时间的思考,没有思考的片子,不是好片子。片子更适合父母观看看,讨论的就是家庭教育问题。一些平时生活里的非常常见的家教观念、方法、习惯,在一些孩子身上发生了那么严重的后果,日积月累,最后成了父母和孩子的互相绝望。镜头记录了这一个个就在我们身边,活生生的家庭样本。那种郁闷、迷茫、挣扎、绝望,让观看片子的也身为父母的人,产生内心共鸣,去思考。
把片子作为我们自己的一面“镜子”,面对这面“镜子”,自问“我身为父母,也有这样的问题吗?”
思考1:“最该进培训营的是我爸妈,不是我!”
思考2:“孩子要去做背包客,换了你,你说你可能同意吗?”
思考3:“我们家孩子是留守儿童,出了问题,没啥说的;可他们家可不是啊,都是天天能陪着孩子的家庭,父母都有文化,居然也出这么严重的问题,这怎么说?”
思考4:“我小时候家里穷,我奋斗打拼,我有今天不容易,我一时一刻不敢懈怠,我希望孩子和我一样,我错了吗?”
思考5:都说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最无私的,连石头都能被打动,为什么不被孩子理解接受?
思考6:孩子究竟是一个人,还是一件物品?若是人的话,应该是一个独立的人还是父母的附庸?
思考7:教育有几千年的历史,教育理论和名言,真是多如牛毛;对于教育的研究,几千年的探讨,不可谓不深入;那为什么还是争论不减?教育问题有答案吗?为什么今天还是有问题少年?问题出在哪里?
思考8:孩子和父母的想法,父母对孩子的管教,对孩子的引导,当和孩子的发生冲突时,怎么办?都知道要多倾听和沟通。那当沟通不成时,又该怎么办?
思考9:“他们是未成年人,教育他们是父母的权利和责任,错了吗?我给孩子指出正确的路,错了吗?我都是教他学好,他偏偏不学好,是我的错吗?”
镜子纪录片观后感 篇2
14岁的泽清外公外婆是大学教授,妈妈是学医的有留学经历,爸爸是事业单位,本科毕业,这样的几乎的顶级配置的高知家庭,泽清说,我来是因为有跟踪报道,因为这样有存在感;我来是因为这里有家长课堂,我觉得他们才是要呆81天的人,我只需要呆6天就可以了,我为他们付出了这么多。
泽清的爸爸说:这个家庭需要改变,但我觉得我不需要改变,至少不用改变很多。
家明的爸爸不想去家长课堂时说,公司领导安排的事情要做啊,很多人在等着我面试呢!你们谁会同意让孩子不上学去当背包客,难道让我放弃他不管他的学习么?
妈妈说,我觉得江校长说的儿子的关键在家长课堂上,我觉得太夸张了,没有那么多。
心理咨询师李老师说:“我们做律师需要执照,开车需要考驾照,可是我们做父母却不需要,但这是我们要做一辈子的职业,父母们都没有意识到我们也需要学习。”
那么需要学习的是什么呢?
1、尊重个体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个体,因为他们除了是我们的孩子,还是他们自己,要象尊重你的朋友一样尊重他们,包括尊重他们的感觉。
2、正确表达爱
当江老师带着两个教官去接家明的时候,大家看到一个细节,家明在家里声嘶力竭的喊着“让我见他们!让我见我爸妈!”,而门外的父母拿掉眼镜趴在墙边掉眼泪。
他们不爱对方么?爱,只是用这样扭曲的形式表达出来了,反弹回去让他们自己也难受。爱的正确表达,就是带着爱一点点的放手,让孩子在引导而非控制的环境下寻找自己的人生。
3、纠正行为前先连接感情
邻居有个老太太想要老头名下的房子,未果,这个老太太天天有一空就坐在窗户前大骂老头子,几乎没有间断过,左邻右里不甚其烦。大家觉得这个挨了骂的老头子会开开心心的把房子给老太太么?你自己会对批评你的领导说:领导你批评的太对了,我真是等不及要照你的话去做了,你对我太有帮助了”你不会的,所以也不要指望你的'孩子会在被批评指责的情况下心甘情愿去改正错误。
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要相信他们,要和他们做朋友。
4、请把指责变成鼓励,把命令变成启发式提问
给孩子时间和机会去改正自己的错误,让孩子用脑子想问题解决问题,哪怕问题并没有解决甚至更糟,要给孩子从错误中学习的好机会。
5、言传身教
家庭环境是竞争的还是友好的,取决于父母。孩子从一出生就通过观察在学习处理关系,看到父母总是指责对方他学到的是什么?所以一个问题学生背后,肯定是一个有问题的家庭,至少是有问题的父母。
镜子纪录片观后感 篇3
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问题”,有辍学的,有早恋的,有网瘾的,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家庭教育模式上都存在问题。
当孩子出现迷失的行为,例如不想学习、情绪不稳定、有抵触性情绪时,他反映的很可能是父母间夫妻关系的失衡或模糊。
当孩子出现注意力分散、依赖、易结交坏朋友时,他所反映的往往是父母双重标准、夫妻关系分裂、在家中缺乏归属感。
当母亲的位置缺席时,孩子容易空虚忧郁、焦虑紧张、较优柔寡断,也比较容易发生人际关系问题,难以表达自己,也难与人连接。
当父亲的位置缺席时,儿子很容易发生成瘾行为,例如沉迷于电玩、抽烟、喝酒、吸毒;女儿则很容易发生早熟、暴食或厌食症、对成年男子有兴趣、期待有人保护。
当父母一方或双方想离开家或死去时,孩子在潜意识里会接收到这个信息,并以逃家、重病、发生意外危险等方式反映,严重者甚至会死亡,因为他们小小的心灵里幻想着:“我代替你走,这样你就可以留下来”或是“我会跟着你一起走,这样我们就永远不会分开”。
改变孩子,父母就要改变自己
一位妈妈跟我谈起她的小女儿。小姑娘已经上小学了,平时听老师和同学反应孩子很聪明,大家还是很喜欢她的。但是最近一次春游中,妈妈发现孩子总是“教训”同学,而且有些刻薄,尤其对班里比她成绩差的学生表现出蔑视。
春游中,老师表扬一位同学:“某某今天表现很好,一直帮助同学,还帮家长拿东西。”
女儿就说:“什么呀!我也会,有什么好表扬的!”孩子表现出生气而且否认了同学的做法,还不承认自己没有做到。
女儿这样的表现,让妈妈非常担心。
我由于对妈妈比较了解,就说:“要知道孩子为什么这样,看看自己平时的言行举止,你平时对孩子是不是要求严格?你对老公的歇斯底里是不是造成了家庭氛围的紧张?”
妈妈喟然而叹,说最近由于大女儿学习问题以及自己的工作有点脾气不好,确实对小女儿严厉了些,也经常训斥老公。
无论这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模仿学习”还是心理学对应的“镜子效应”,孩子的言行常常可以反映出父母的言行。这位妈妈有所醒悟改变了自己待人刻薄和爱教训别人的毛病,还跟孩子进行了沟通,经常跟孩子聊聊学校、学习的事,渐渐地小女儿也发生了变化。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也是终身的老师。家长的改变也使得孩子发生了变化,教育就在无形中产生了效果。
欣赏孩子内在的纯真。
作为家长,我们并不是一定要在所有方面懂得比孩子多,也不是要永远正确,其实我们需要学习谦卑,对人生、对生活,对孩子,我们可以做一个学习者,在自我的成长中带动孩子的发展。和孩子做朋友,尊重孩子对事物、对世界的理解和思考、想象与表达。
相信孩子成长的潜力。
没有必要过度担心孩子的未来,更不应该去剥夺和干预孩子自主的选择权力。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问题,重视和鼓励孩子的独立判断和选择,在他们无力的时候推一把,在他们跌倒的时候给予鼓励,相信他们自己成长的潜力,给它们足够的空间和自由去创造和实现自我的价值。
感悟生命存在的意义。
我们应该努力探索和追求自己的理想,活出生命自我的意义和存在价值。父母是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榜样,只有我们做好了自己,孩子自然会受益。事实上,很多的家长不是在孩子身上投入太少而是太多,孩子幼小的心灵上承受了太多的期待、太多的要求、太多的担忧和太多的恐惧,这份厚重的“爱”压得他们透不过气,其实这都是家长缺乏自我价值的表现。
生活的过程,就是孩子受教育的过程,我们随时随地都在以自己的表现,为孩子示范我们希望在他们身上看到的品质和言行。如果说父母是原件,那么孩子就是复印件,家长朋友们只有活出自己的精彩,才能成就孩子真实的幸福。
镜子纪录片观后感 篇4
父母对孩子的爱有时却会造成伤害,这究竟是为什么?“问题孩子”的背后是否有一个问题家庭教育模式的存在?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单元入围影片《镜子》昨天在国家图书馆举行了首映典礼暨交流会。作为中国首部深度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的纪录片,该片由央视社会与法频道出品,经过《天网》栏目十年酝酿与策划、两年拍摄与制作完成。
《镜子》讲述了三个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的家庭,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的故事。片中出现的几个孩子有辍学的,有早恋的,有网瘾的,所展现出的“问题”各有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家庭教育模式上都存在问题。比如有的家长将自己的理想寄托在儿子身上,一切以学习为目标给孩子增加心理压力和反抗隐患;有的家庭母亲的忍让妥协、父亲的冷暴力,让孩子产生了只有做出一些过格的事情才能得到关注的错误想法……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而家庭更是社会的一面镜子”。《镜子》总导演卢钊凯介绍,影片以代际情感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客观冷静地真实纪录,呈现三个家庭的社会学样本,以情感教育缺失这一新视角,重新审视当今时代中国家庭面临的亲子关系、亲密关系等情感问题。
“每一个人都是孩子”。与卢钊凯一同合作执导该片的导演范永东说,这部片子的故事是讲述关于家庭情感教育这个话题,但实际上在故事背后融入了创作者对于人性的理解、对于爱和欲望的思考。他和卢钊凯力图通过影片找到一条线索,一个解决中国人精神层面或者心灵层面问题的线索。
镜子纪录片观后感 篇5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看到的周围环境,正是你内心的倒影。镜子是诚实的,它能清楚地映射出你的一切。
小时候,我们也像纪录片中的孩子一样,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被父母用双手筑好的防护墙安全地保护着。那个时候的我们,经不起挫折与失败的考验。后来,时间的刀笔无情地在父母的额头上刻画出几丝皱纹,而我们仍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我们与父母的沟通少了,矛盾多了,见面的次数少了,距离远了,心与心之间在无形中产生了一条鸿沟。我们开始觉得父母管得太多、太频繁,我们开始觉得父母限制了我们的自由,我们开始觉得,自己已经可以照顾自己了。
是啊,我们长大了。
从踏进校园的那一刻,我们就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我们为了一个目标,为了一份责任去选择拼搏,去选择付出。我们必须要经受一些沉重的打击,吞下一些苦涩的泪水,努力变成更好的自己,去告诉父母,我们长大了,去告诉父母,不用再为我们操心了。
可是,长大并不代表我们可以不与父母沟通;长大并不代表我们可以与父母吵架;长大并不代表我们可以不爱父母,不关心父母。也许,你有时会感到对不起父母,会感到内心深处的不安。但是,别忘了,至于未来会怎样,我们只有努力走下去才会知道。唯有行动,才能变成更好的自己,才能解除你所有的不安。
在镜子中看生活,在生活中看自己。
❾ 观看纪录片镜子观后感
央视镜子纪录片观后感【1】
4月16日下午,由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出品的真实电影《镜子》在国家图书馆举行首映典礼暨交流会。在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召开之际,在200多部提名的纪录片作品中,《镜子》脱颖而出,入围终审环节,角逐纪录单元最佳中国长片奖。
影片讲述了一个关于心灵回家的故事。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父母对孩子满满的爱有时却造成了满满的伤害,这究竟是为什么?“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有一个问题家庭教育模式的存在。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而家庭更是社会的一面镜子。作为中国首部深度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的真实电影,《镜子》通过客观冷静地真实纪录,呈现三个家庭的社会学样本,让人重新审视当今中国家庭面临的亲子关系等情感问题,给观众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间。
此前,《镜子》的主创团队分别走进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首都师范大学和河北省石家庄二中的校园放映,引发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热烈讨论。
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单元评委、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同道观看完影片说,“《镜子》是一味中药,给社会提供了反思、给生命提供力量,让社会更加和谐,这是纪录片本身的责任。”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林丹华说,“家庭影响孩子最深,孩子出现了问题父母一定要反思,只有和孩子共成长,才能让孩子能够有属于他们的天地。”
央视镜子纪录片观后感【2】
2017年4月1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和高中部的部分班级停课半天。9点钟,在老师的带领下,三百多名学生列队进入学校大礼堂,同时,一百多名学生家长也纷纷落座,他们将在这里观看一部还没有公映的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镜子》是由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天网》栏目经过十年酝酿与策划,两年拍摄和制作才最终完成。该片以代际情感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客观冷静地真实纪录,呈现三个家庭的社会学样本,以情感教育缺失这一新视角,重新审视当代中国家庭面临的亲子关系、亲密关系等情感问题,这是中国首部深刻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的真实电影。为了让社会公众更深入地了解家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纪录电影《镜子》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开启了进校园活动的第一站。
“我是一面镜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实于父母,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与他们是多么相似”,“我告诉你们,最好不要抓着我,你们抓着我是控制不了我的”,“你让他跳,你看他敢吗,他每次说完这句话,我就想我要是再回家我就是孙子”。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在整整九十分钟的放映过程中,每一帧画面、每一段对白都牵动着学生、家长和老师的情绪。
随着礼堂灯光的亮起,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创新人才研究会会长,人大附中联合总校校长刘彭芝首先分享了她的观影感受:“看完以后真的心潮澎湃,很震撼,很激动,跟我有共鸣。两会刚完十九大之前推出这个片子太重要了,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我也很感谢中央电视台,能够在这个时候适时推出这个片子。”这部影片之所以能引起刘彭芝校长的`强烈共鸣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片中关于家庭教育的思考与刘彭芝近年来的倡议不谋而合。2015年6月9日,刘彭芝校长在《光明日报》上发表过一篇署名文章《家庭教育,从教育家长开始——尊重孩子,解放孩子》。观影后,刘彭芝再次强调,“家庭教育首先要教育家长,不要光说孩子。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家庭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有一个“问题”的孩子就有一个“问题”的家庭。而且我们家长有很多不太懂教育。尤其独生子女家长,有些家长没有资格当家长,他有资格生孩子,但是没有资格教育孩子。”在《心理访谈》著名主持人沙玛阿果的主持下,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副总监童宁,社会与法频道《天网》栏目制片人、《镜子》总导演卢钊凯,《镜子》导演范永东与在座的师生和家长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一名高一的女生首先提问:“我对片子中的一句话特别有感触,‘人生不止只有学习这一条路’,但是我又在想,我们真的能选择其他路吗?”
一位家长对于当下孩子们能够选择的路径较为乐观:“我觉得社会越开放,选择机会越来越多。不像我们成长阶段,选择很少。”
社会与法频道副总监童宁分享了自己把握人生阶段的感悟:“合理地把兴趣爱好放在不同阶段,这是学习最好的时期。”刘彭芝校长把选择和获得自由的基础联系在了一起:“全世界孩子都得念书,那么念的书比较多、知识比较广,将来进入社会就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一个人兴趣会不断提升、不断变化,所以你会有自由,但是自由也是为了我们社会、我们国家做更好的贡献,你的人生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在场的师生难抑观影后的激动心情,就影片内容积极提问求解。在问答中,主创团队还就创作背景和创作初心做了一一解答。《镜子》导演范永东透露了获取片中家庭支持的关键:“拍摄过程中也有很多理解上的冲突,但是我们团队每一个人在抱着真诚帮助这些家庭的信念上,获得了家长的信任。”
《镜子》总导演卢钊凯也吐露了心声:“作为媒体,我们想通过该片让更多的人关注家庭情感教育的问题,能够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如果有更多人愿意思考,愿意做一些事情,我想我们这个片子初衷就达到了。我们在片子里讲,包括家长讲的‘问题’孩子,所有出现 ‘问题’的字幕都是打引号的,因为在我们创作者心里,这些孩子都不是问题孩子。”为何父母对孩子满满的爱有时却造成了满满的伤害?通过该影片,主创团队希望整个社会能更加关注“问题”孩子这个现象的存在。并能对“问题”孩子背后所折射出的“问题家庭教育模式”进行正视与关切。刘彭芝校长也强烈希望通过该影片的播出,能有更多的家长正视自身的家庭教育问题,国家也应加快相关立法的脚步,保障孩子、家长的受教育权及其他权利。真实电影《镜子》用心讲述一个关于心灵回家的故事。在充分呈现社会生态复杂性的基础上,给观众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心灵回家!让爱不再变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