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职中经济法基础读本

职中经济法基础读本

发布时间: 2023-05-16 12:00:28

Ⅰ 会计初级职称考试应该先看哪本课本比较好啊是实务还是经济法

会计初级职称考试先学《初级会计实务》、再学《经济法基础》。回
理由:
1、《初级会计实答务》着重会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也是培养会计思维的过程,掌握了,就能灵活运用,一般不容易遗忘。
2、《经济法基础》是法律条款,虽然也要理解记忆,但是记忆成分比较多,靠后复习比较合适。

建议分三轮复习:
第一轮,主抓各科基础知识;
第二轮,疯狂做题;
第三轮,留一周查缺补漏。
第一轮主要是掌握知识,脑袋多装知识点。第二轮,知识点的梳理,最终达到炉火纯青,第三轮准备考试了。

Ⅱ 《经济法》基础知识点归纳

《经济法基础》

1.贴现利息的计算:

贴现利息=票面金额×年贴现率×贴现期÷全年天数

【提示】贴现期:贴现日至汇票到期前1日(算头不算尾),承兑人在异地的,贴现的期限应另加3天的划款日期。

2.增值税进项税额计算抵扣历年试题

(1)购进农产品:进项税额=买价×扣除率

【提示】后续用于生产或者委托加工9%税率货物或者6%税率的服务的农产品:按照9%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后续用于生产或者委托加工13%税率货物的农产品:按照10%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2)纳税人购进国内旅客运输服务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①纳税人购进国内旅客运输服务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航空旅客运输进项税额=(票价+燃油附加费)÷(1+9%)×9%

②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铁路车票:

铁路旅客运输进项税额=票面金额÷(1+9%)×9%

③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公路、水路等其他客票:

公路、水路等其他旅客运输进项税额=票面金额÷(1+3%)×3%

3.生产销售应纳消费税的计算:

(1)实行从价定率计征消费税的,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

(2)实行从量定额计征消费税的,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定额税率

(3)实行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复合方法计征消费税的,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销售数量×定额税率

4.自产自用应纳消费税的计算

(1)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征消费税的,其计算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比例税率)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比例税率

(2)实行复合计税办法计征消费税的,其计算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自产自用数量×定额税率)÷(1-比例税率)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比例税率+自产自用数量×定额税率

5.委托加工应纳消费税的计算

(1)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征消费税的,其计算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比例税率)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比例税率

(2)实行复合计税办法计征消费税的,其计算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委托加工数量×定额税率)÷(1-比例税率)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比例税率+委托加工数量×定额税率

6.进口环节应纳消费税的计算

(1)从价定率计征消费税的,其计算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比例税率)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消费税比例税率

(2)实行复合计税办法计征消费税的,其计算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进口数量×定额税率)÷(1-消费税比例税率)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比例税率+进口数量×定额税率

Ⅲ 经济法基础有什么内容


经济法基础有什么内容?
经济法基础是初级会计考试的一个考试科目,想要掌握重点,就先要清楚经济法基础的内容分布体系.经济法基础共有八章,有关内容如下.
第一章总论
【基本要求】
(一)掌握法和法律、法律关系、法律事实、法的形式和分类
(二)掌握仲裁、民事诉讼
(三)掌握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四)熟悉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
(五)熟悉法律责任橡闭的概念、法律责任的种类
(六)了解经济纠纷的概念与解决途径
【考试内容】
第一节法律基础
第二节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第三节法律责任
第二章会计法律制度
【基本要求】
(一)掌握会计核算、会计档案管理、会计监督
(二)掌握会计机构、会计岗位的设置、会计人员
(三)熟悉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四)熟悉违反会计法律制度的法律责任
(五)了解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适用范围和会计工作管理体制
(六)了解代理记账
【考试内容】
第一节会计法律制度概述
第二节会计核算与监督
第三节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第四节会计职业道德
第五节违反会计法律制度的法律责
第三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基本要求】
(一)掌握支付结算的原则、支付结算的基本要求
(二)掌握票据的概念与特征、票据权利与责任、票据行为、票据追索
(三)掌握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支票
(四)掌握银行卡账户和交易、银行卡计息与收费
(五)掌握汇兑、委托收款
(六)熟悉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变更和撤销
(七)熟悉各类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和使用
(八)熟悉银行结算账户的管理
(九)熟悉预付卡
(十)熟悉结算纪律、违反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法律责任
(十一)了解支付结算的概念和支付结算的工具
(十二)了解银行结算账户的概念和种类
(十三)了解银行卡的概念和分类、银行卡清算市场、银行卡收单
(十四)了解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
(十五)了解国内信用证
【考试内容】
第一节支付结算概述
第二节银行结算账户
第三节票据
第四节银行卡
第五节网上支付
第六节结算方式和其他支付工具孙核
第七节结算纪律与法律责任
第四章增值税、消费税法律制度
【基本要求】
(一)掌握_值税征税范围、_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二)掌握消费税征税范围、消费税应纳税_的计算
(三)熟悉增值税纳税人、_值税税收优_、增值税征收管理、_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
(四)熟悉消费税纳税人、消费税税目、消费税征收管理
(五)了解税收与税收法律关系、税法要素
(六)了解我国的现行税种与征收机关
(七)了解增值税税率和征收率
(八)了解消费税税率
【考试内容】
第一节税收法律制度概述
第二节增值税法律制度
第三节消费税法律制度
第五章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基本要求】
(一)掌握企业所得税征税对象、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二)掌握资产的税务处理、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三)掌握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项目、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四)掌握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五)熟悉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税收优惠
(六)熟悉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和所得来源的确定、税收优惠
(七)了解企业所得税税率、征收管理
(八)了解个人所得税税率、征收管理
【考试内容】
第一节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
第二节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第六章其他税收法律制度
【基本要求】
(一)掌握本章相关税种的纳税人
(二)掌握本章相关税种的征税范围
(三)掌握本章相关税种的计税依据
(四)掌握本章相关税种应纳税额的计算
(五)熟悉本章相关税种的税收优惠
(六)了解本章相关税种的税率(税目)、征收管理
【考试内容】
第一节房产税法律制度
第二节契税法律制度
第三节土地增值税法律制度
第四节城镇土地使用税法律制度
第五节车船税法律制度
第六节印花税法律制度
第七节资源税法律制度
第八节其他相关税收法律制度
第七章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基本要求】
(一)掌握税务登记、账簿和凭证管理、发票管理、纳税申报
(二)掌握税款征收、税务检查
(三)熟悉征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税务行政复议范围、税务行政复议管辖
(四)熟悉税务行政复议申请与受理、税务行政复议审查和决定
(五)了解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概念、适用范围、税务管理的概念
(六)了解税务行政复议的概念
(七)了解税务管理相对人实施税收违法行为、税务行政主体实施税收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考试内容】
第一节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二节税务管理
第三节税款征收与税则如掘务检查
第四节税务行政复议
第五节税收法律责任
第八章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基本要求】
(一)掌握劳动合同的订立
(二)掌握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三)掌握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
(四)掌握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
(五)熟悉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六)熟悉集体合同与劳务派遣
(七)熟悉劳动争议的解决
(八)熟悉工伤保险、失业保险
(九)了解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
(十)了解违反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法律责任
(十一)了解社会保险的概念、社会保险费征缴与管理
(十二)了解违反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的法律责任
【考试内容】
第一节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第二节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初级会计考试经济法基础考试题型有哪些?
初级会计考试经济法基础考试题型包括有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不定项选择题,其中单选题相对较为容易,其余三个的要求高所以考试难度也较大,特别是判断题判断错误还会倒扣0.5分,所以考生不可轻易下结论.
具体的题型与内容如下:
1、单选题:1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不得分.
2、多选题:2-4个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分,少选、错选、不得分.
3、判断题:判断错误倒扣0.5分,本类题目最低得分不低于0分.
4、不定项:1-4个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满分、少选得相应分,多选、错选、不选的题目不得分.
初级会计考试科目中两个科目《经济法基础》与《初级会计实务》的题型是一致的,都分为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不定项选择题,了解题型之后,考生需要对题型特点进行掌握后,在做真题训练的过程中,掌握一套自己的做题方式以及题型应对策略.

Ⅳ 初级会计经济法知识点归纳

初级会计经济法有一些理论比较难,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初级会计经济法。 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初级会计经济法知识点归纳,希望可以帮到你!

初级会计经济法知识点
【1】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法律事实法律事实是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直接原因。

法律事件(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自然现象(自然事件、绝对事件): 地震、洪水、台风、森林大火等+生、老、病、死及意外事故。

社会现象(社会事件、相对事件):

战争、重大政策的改变等。法律事件的出现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不可抗力的特征。

法律行为 (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订立遗嘱是合法行为、积极行为、意思表示行为、单方行为、要式行为、自主行为。

行为是否法(合法和违法)、行为表现形式(积极和消极)

行为是否通过意思表示(意思表示和非表示),非表示(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

主体意思表示(单方和多方),单方(遗嘱、行政命令)

行为是否需要特定形式或实质要件(要式和非要式)

主体实际参与与行为状态(自主和代理)

是否存在对行给付(有偿和无偿)

法律行为间的依存关系(主法律和从法律)买卖和保证合同。

【2】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劳务报酬所得

1.税目——“出版、发表”取得的所得。

关于报纸、杂志、出版等单位职员在“本单位”刊物上发表作品的征税总结:

【简化记忆】除报社、杂志社的记者编辑外,其他人出版、发表作品都按稿酬所得计税。

2.应纳税额计算

(1)计税方法:按次计征

关于次的规定:

出版、加印算一次;再版算一次;连载算一次;分次支付合并计税。

(2)税率:20%

【注意】稿酬所得,按应纳税额减征30%,故实际税率为14%

(3)计税依据

①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

②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20%

(4)计税公式

①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800)×14%;

②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14%

【3】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

1.税目

(1)个体工商户或个人专营种植业、养殖业、饲养业、捕捞业(农林牧渔)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2)个体工商户取得与生产经营无关的其他所得,按有关规定计征个人所得税。

(3)出租车属于个人所有,但挂靠出租车经营单位缴纳管理费的,或出租车经营单位将出租车所有权转移给驾驶员的,驾驶员收入按“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缴纳个税。

2.应纳税额计算

(1)计税方法:按年计征;

(2)税率: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3)计税依据(费用扣除)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注意1】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与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类似。

【注意2】个体工商户业主本人的工资“不能”据实扣除,只能按年减除42000元。
初级会计经济法学习建议
一、 坚持全面学习 不存侥幸心理

虽然说在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中考生只是抽取一套试卷作答,但为了能够更加自信满满走进考场,确保万无一失顺利过关,考生在学习初级会计考试内容的过程中一定要针对整个考试题库坚持全面学习,尤其是《经济法基础》科目。经济法基础虽然有很多需要考生记忆的知识点,对大家的记忆强度要求很高,但换个角度想,如果仅仅凭借记忆知识点就能拿到大多数分数是非常划算的,也是初级会计考生志在必得的。

二、 重要考点强突破 科学做题找方法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科目中每个考点在初级会计职称考试题库中出现的概率是不同的,面对初级会计考试,多数考生的首要目标是达到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合格分数标准,其次才是考取高分,因此备考过程一定要遵循重要考点重点突破的原则。在初级会计辅导教材轻松过关中会为大家提供每个考点的重要程度和考试频次,实用性非常高,大家要善于加以利用,重要考点能理解记忆则理解记忆,实在不能也要强攻,这一点我会在下一要点中详细阐述。

做题是消化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知识内容的必要手段,尤其是对于一些比较灵活的知识点,更要通过不断做题多角度、全方位从“认识”到“熟练”。在实际初级会计考试题目中还会有很多命题人设置的陷阱,因此大家一定要掌握科学学习方法,通过正确做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技巧性方法。

三、 理解记忆为主 机械记忆为辅

因为经济法基础涉及大量的知识点,所以考生要认清两点。一是不能完全不记忆,二是不能完全靠死记硬背记忆。那么究竟如何平衡把握其间的尺度呢?我建议大家可以先预习一遍基础知识点,在脑海中形成基本结构;再认真学习一遍概念性的基础知识,辅以一定的习题训练;其次要通过练习生活实际和换角度思考为什么这个“法”这样设置去理解记忆;平时还可以随身携带初级会计辅导教材《轻松过关3》反复记忆,把学到的知识变成常识,把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变成长时记忆和永久记忆;最后,如果实在不能通过巧妙记忆方法记忆的内容,就要及时整理到一个笔记本,平时多记忆,考前再突击记忆几遍加深印象。
初级会计经济法学习技巧
1.《经济法基础》这门课程学习起来感觉不陌生,再加上认真听课,是比较容易通过的。但对于法律法规,必须注重理解,只有理解了,才能记忆。平时复习时要多归纳总结,可以采取考前集中记忆的方式来复习。

2.紧扣教材,以教材的讲解为准。对教材可分三步阅读:第一步通读(从头至尾认真阅读,对教材的体系、内容能大致了解);第二步细读(对具体的 重要法律规定一定要细看、弄懂);第三步精读(重点章节的内容在考试中约占65%,考生一定要学会合理分配时间,重点章节一定要多花工夫重点掌握)。

3.练好基本功。对于基本概念、基本法律规定必须全面把握,深刻理解,并记住一些关键词和关键句子,尤其是一些涉及到金额、日期、百分比等的知识点要特别注意。因为考试中60%以上的题目是涉及到基本的法律常识和规定的。

4.善于归纳比较,学会融会贯通。每个法规均有内在主线,如《支付结算法律制度》中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支票、托收承付等几种结算方 式应加以比较,总结出结算地域范围、结算金额、付款期限、是否可背书等方面的差别。

这门课基本概念、法律规定相当多,且前后容易混淆,怎样才能准确地记 忆?一是要理解记忆,二是要系统记忆,三是要比较分析记忆。不要死记硬背,更不要“押宝”式地记几个问题。

5.充分利用辅导书。考生一定要结合教材内容,充分利用辅导书,吸收消化知识点,独立完成习题。要仔细研究历年试题及答案。一方面,历年试题及 答案能够反映近年考试的出题思路,规范我们的答题方法;另一方面,历年试题及答案能够帮助我们熟悉、研究考试的题型,掌握出题规律和把握试题的总体难度。

6.重视新增和变化内容。对于新增和变化的内容,一般没有以往的考试经验可以借鉴,有些知识点还晦涩难懂,需要考生加大复习的投入。

猜你喜欢:

1. 会计基础重点知识归纳

2. 财经法规税法知识点重点归纳

3.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快速记忆口诀

4. 初级会计经济法预习方法有哪些

5.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

Ⅳ 经济法律基础的介绍

经济法律基础理论,又被称作经济法总论,是经济法的法理学。一切经济法律的来源均来自于经济法基础理论的创新。经济法基础理论一般包括经济法的本体论、价值论、规范论和方法论四方面的问题。

Ⅵ 《经济法》基础阶段学习方法有哪些

一、2022年《经济法》内容变化情况

2022年《经济法》共7章,教材变化比较大,删除了税法的相关内容,但是增加了物权法的相关内容,对于计算能力比较薄弱的考生来说这一改动是比较友好的,但是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增多了,大家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这一科目的学习。

入口在哪儿:https://www.gaon.com/zhongji

二、2022年《经济法》基础阶段学习方法

1、浏览教材和考试大纲、确定备考方向

由于2022年中级会计考试大纲和考试教材的变动情况比较大,因此考生在复习中级会计经济法这门科目时需要结合考试大纲并将新旧教材对比学习明确哪些是新增内容,哪些是删减内容,对于新增章节内容要引起重点关注,对于删减内容可以不必学习,免得浪费时间。明确教材变动情况之后,脑海里大致有对这一科目的备考方向。

2、梳理章节知识结构、构建知识体系

考生们每学习完一个章节的内容之后,需要及时梳理这个章节的知识点,构建这个章节的知识体系,在构建知识框架的过程中可以明确有哪些知识点自己掌握的不够扎实,哪些知识点掌握的比较熟练。

更多关于注册中级会计师相关题可以进入高顿教育网站咨询https://www.gaon.com/

Ⅶ 经济法的基础知识

重点与难点

一、经济法的形式

1、宪法(具有的法律效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3、行政法规(仅次于宪法、法律):国务院

4、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

5、部门规章:国务院部委及其直属机构

6、司法解释:人民法

7、国际条约或协定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1、主体资格

只有具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资格的当事人,才能参与经济法律关系,享受一定权利和承担一定义务。未取得主体资格的组织不能参与经济法律关系,不能从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不受法律保护。

但是,依法成立的主体也只能在法律规定或者认可的范围内参加经济法律关系,超越法律规定或者认可范围的,则不具有参加“相应”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

2、独立性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陵漏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地参加经济法律关系,即使是国家机关代表国家参加经济管理、经济协调法律关系,也不是以宽泛地以国家的名义,而是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地进行经济法律行为。

3、主体资格的取得方式

①由国家各级“权力机关”批准成立;

②由国家各级“行政机关”批准成立;

③经济组织“自身”批准成立;

④由主体自己向国家机关“申请并经核准”登记成立;

⑤由法律、法规“直接赋予一定身份”而成立。

三、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1)物:可以为人们控制和支配,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并以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物体

(2)行为:包括经济管理行为、提供一定劳务的行为和完成一定工作的行为

(3)智力成果: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

四、民事行为能力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或者“完全不尺数烂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10-18周岁的未成年人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3)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8周岁以上的成年人或者16-18周岁但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

五、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1)附条件的法律行为在符合条件时生效,所附条件可以是事件也可以是行为。

(2)附期限的法律行为,所附期限可以是确定的期限,也可以是不确定的期限。

六、无效的民事行为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100%肯定无效);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只有不能独立实施的才无效);

(3)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毕亮思的情况下所为的民事行为(对方胁迫导致自己的意思表示不真实);

(4)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双方恶意串通,不管损害谁的利益均属无效);

(5)违反法律或社会公众利益的;

(6)经济合同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

(7)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七、代理

1、代理的特征

(1)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法律行为;

(2)代理人直接向“第三人”进行意思表示;

(3)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独立地”进行意思表示;

(4)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

2、代理的适用范围

(1)可以代理的行为

代理适用于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或者终止权利义务的法律行为,也适用于法律行为之外的其他行为(如申请行为、申报行为、诉讼行为)。

(2)不能代理的行为

①依照法律规定或行为性质必须有本人亲自进行的行为(如遗嘱、婚姻登记、收养子女);

②具有严格人身性质的行为(如约稿、预约绘画、演出);

③违法行为不得适用代理。

3、委托代理

授权委托书“授权不明”的,被代理人应当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4、代理权的滥用

(1)代理他人与自己进行民事活动;

(2)代理双方当事人进行同一民事行为;

(3)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

5、无权代理

(1)没有代理权而实施的代理;

(2)超越代理权实施的代理;

(3)代理权终止后而实施的代理。

6、无权代理的法律后果

(1)在无权代理的情况下,如果经过本人追认或者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有权代理,无权代理人所为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归属于被代理人。

(2)表见代理

在无权代理的情况下,“善意”相对人“有理由”相信其有代理权的,该代理有效,直接由“被代理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表见代理的情形包括:

①被代理人对第三人表示已将代理权授予他人,而实际并未授权;

②被代理人将某种有代理权的证明文件(如盖有公章的空白介绍信、空白合同文本、合同专用章)交给他人,他人以该文件使第三人相信其有代理权并与之进行法律行为;

③代理授权不明;

④代理人违反被代理人的意思或者超越代理权,第三人无过失地相信其有代理权而与之进行法律行为;

⑤代理关系终止后被代理人未采取必要的措施而使第三人仍然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并与之进行法律行为。

八、诉讼时效期间

(1)适用于1年的诉讼时效期间

①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②出售质量不合格产品未声明的;

③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④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2)适用于4年的诉讼时效期间

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争议

②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

九、诉讼时效和保护时效

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但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十、诉讼时效的中止

(1)只有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发生不可抗力,才能中止诉讼时效的进行。

(2)如果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前发生不可抗力,至最后6个月时不可抗力已消失,则不能中止诉讼时效的进行。

(3)如果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前发生不可抗力,至最后6个月时不可抗力仍然继续存在,则应在最后6个月时中止诉讼时效的进行。、

十一、诉讼时效的中断事由

(1)权利人提起诉讼;

(2)当事人一方提出请求履行义务的要求;

(3)当事人一方同意履行义务。

十二、法律责任的形式

1、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主要包括:停止侵害、返还财产、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

2、行政责任

3、刑事责任

(1)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2)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十三、解决经济纠纷的方式

1、仲裁

(1)仲裁庭根据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并制作裁决书,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2)如果当事人一方不履行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2、诉讼

(1)如果当事人没有事先或者事后约定仲裁协议时,当事人才可以申请诉讼,或裁或诉原则。

(2)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制,但并非每一个案件必须经过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和执行程序这三个阶段。如果一审判决作出后,当事人不上诉或者在法定期限内未上诉的,则不发生二审程序,一审判决即发生法律效力。

(3)当事人不履行发生效力的裁定、判决,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4)当事人对生效的判决、裁定仍不服的,可以在“2年”内申请再审,但不影响判决、裁定的执行。

(5)判决、裁定的区别

判决是指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依法定程序审理后对案件的“实体问题”依法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结论性判定”。

裁定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对有关诉讼程序的事项作出的判定。

(1)判决解决的是案件的实体问题,是对当事人的实体争议和请求作出的结论;裁定是解决诉讼中的程序事项。

(2)裁定发生于诉讼的各个阶段,一个案件可能有多个裁定;判决在案件审理终结时作出,一般情况下一个案件只有一个判决。

(3)裁定可以采取书面形式,也可以采用口头形式;但判决只能采用书面形式。

(4)除“不予受理、对管辖权的异议、驳回起诉的裁定”可以上诉外,其他裁定一律不能上诉;一审判决可以上诉。

(5)可以上诉的裁定,当事人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热点内容
廉洁法规案例 发布:2025-01-12 04:24:50 浏览:976
杨谦教授的三商法 发布:2025-01-12 03:51:48 浏览:500
港区国安法执法与司法 发布:2025-01-12 03:27:58 浏览:688
下列法律责任形式中属于行政罚款 发布:2025-01-12 03:03:39 浏览:156
捡到东西毁坏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12 03:01:13 浏览:701
新疆流动人口管理条例 发布:2025-01-12 02:42:34 浏览:403
大学生的恋爱道德观 发布:2025-01-12 02:26:07 浏览:496
公务员职业道德的目的 发布:2025-01-12 01:43:57 浏览:144
劳动法妇女节 发布:2025-01-12 01:37:44 浏览:228
古田县人民法院 发布:2025-01-12 01:10:23 浏览: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