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社会资源健全化法日本

社会资源健全化法日本

发布时间: 2023-07-22 02:33:36

Ⅰ 有谁有关于日本环境基本法的一些知识吗

--------------------------------------------------------------------------------
环境基本法
(1993年11月19日第91号法律)
第一章 总则
(目的)
第1条 本法的日的,是通过制定环境保护的基本理念.明确国家、地
方公共团体、企(事)业者及国民的责任和义务,规定构成环境保护政策的
根本事项,综合而有计划地推进环境保护政策,在确保现在和未来的国民享
有健康的文化生活的同时,为造福人类做出贡献。
(定义)
第2条 本法所称“环境负荷”,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有可能成为不利于保护环境的因素。
本法所称“全球环境保护”,是指由于人为活动而使全球变暖、臭氧层
受到破坏、海洋污染、野生生物物种减少,以及给其他全球性或区域性的环
境带来影响的环境保护,以便庄确保国民卓有健康的文化生活的同时,造福
人类。
本法所称“公害”,是指伴随企(事)业活动及其他人为活动而发生的
相当范围的大气污染、水休污染(包括水的状态或水底底质的恶化,但第
16条第l款除外:以下同)、土壤污染、噪声、振动、地面沉降(因采矿而
挖掘土地除外。以下同)和恶臭,并由此而危害人的健康或生活环境(包括
与人的生活有密切关系的财产以及动植物及其繁衍的环境;以下同)。
(环境资源的享受与继承等)
第3条 把环境作为得天独厚的资源维持在正常的水平上,是人类健康
的文化生活所不可缺少的。但是,由于人类的话动增加了环境的负荷,从而
使人类存续基础限度的生态平衡出现被破坏的危险.因此,必须妥善实施环
境保护,使当代人和后代人能在世世代代地正常享受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的
同时,把作为人类存续基础的环境维持到永远的将来。
(构筑对环境负荷影响少的可持续发展社会)
第4条 应当本着下述宗旨实施环境保护,即:在可能的限度内,减少
因社会经济活动及其他活动而对环境的负荷及其他与环境因素有关的影响,
在一切人公平分担的基础上。自主而积极地去实施保护环境的措施。在把得
天独厚的环境维持在正常水平的同时,一方面要力求发展对环境负荷影响小
的健康经济,另一方面要构筑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并且要在科学知识充
实的基础上,预防环境污染。
(通过国际协调积极推进全球环境保护)
第5条 鉴于全球环境保护是人类的共同课题,同时也是确保国民未来
的健康文化生活的课题,而且日本的社会经济是在国际性的密切相互依存关
系中运营的.日本有能力按照本国在国际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在国际的协调
下,积极推进全球环境保护。
(国家的职责)
第6条 根据前3条规定的环境保护的基本理念(以下称“基本理念”).
国家拥有制定和实施有关环境保护的基本的且综合性的政策和措施的职责。
(地方公共团体的职责)
第7条 根据基本理念,地方公共团体拥有制定和实施符合国家有关环
境保护政策的地方政策。以及其他适应本地方公共团体区域自然社会条件的
政策和措施,
(企业的职责)
第8条 企(事)业者有责任根据基本理念,在进行其企业活动时。采
取必要的措施.处理伴随此种(事)业活动而产生的烟尘。污水、废弃物
以及防止其他公害,并且要妥善保护自然环境。
企(事)业者有责任根据基本理念,在进行物品制造、加工或者贩卖及
其他企(事)业活动中.当与其企(事)业活动相关联的制品从其他物品变
成废弃物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力求进行适当的处理.防止出现环境污染:
除前两款规定的职责外.企(事)业还应根据基本理念.在进行物品制
造。加工或者贩卖及其他企(事)业活动时,努力降低因使用或废弃与其企
(事)业活动相关联的制品及其他物品对环境的负荷,并且要努力利用再生
资源及其他有助于降低环境负荷的原材料、劳役等,以防止发生环境污染。
除前3款规定的职责外,企(事)业者还应当根据基本理念,不仅要自
己努力降低与其企(事)业活动有关的,或者伴随其活动对环境的负荷及对
其他环境的污染,并且有责任协助国家或者地方公共团体实施有关环境保护
的政策和措施。
(国民的职责)
第9条 目民应当根据基本理念,努力降低伴随其日常生活对环境的负
荷,以便防止环境污染。
除前款规定的职责外,国民还应当报据基本理念,有责任在自身努力保
护环境的同时,协助国家或者地方公共团体实施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措
施。
(环境日)
第10条 为了在企(事)业者和国民中间加深对环境保护的广泛关心
和理解,激发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热情,特设立环境日。
规定6月5日为环境日。
国家和地方公共团体应当努力实施适合环境日宗旨的事业。
(法制上的措施等)
第11条 为了实施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政府应当采取必要的法制上
的和财政上的措施及其他措施。
(年度报告)
第12条 政府应当每年向国会提交—份有关环境状况和政府采取的有
关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的报告。
政府每年应当在考虑前款报告中有关环境状况的基础上,作出明确将要
采取的政策和措施的文件,并将其提交国会。
(防止由放射性物质引起的污染)
第13条 关于旨在防止由放射性物质引起的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
壤污染的措施,由(原子能基本法)及其他有关法律作出规定。
第二章 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
第一节 有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的方针
第14条 本章中规定的有关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应根据基本
理念.以确保下列事项为宗旨,既要力求使各种政策相互有机地衔接,又要
综合而有计划地推行。
为了保护人的健康和生活环境,并且妥善地保护自然环境,必须使大
气、水、土壤及其他环境的自然构成要素保持在良好的状态上。
在谋求确保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存野生生物物种,确保其他生物的多
样性的同时,要按照地区的自然社会条件,系统地保护森林、农田、水边地
等多样的自然环境。
保持人与自然的密切接触
第二节 环境基本规划
第15条 为了谋求综合而有计划地推进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政府应
当制订有关环境保护的基本规划(以下称“环境基本规划”)。
环境基本规划.应对下列事项作出规定:
1有关环境保护的综合性和长期性的政策大纲;
2除前项列举的以外,还应该包括旨在综合和有计划地推进有关环境
保护政策的必要事项。
内阁总理大臣在听取了中央环境审议会的意见后,应该编制环境基本政
策方案,并提请内阁会议作出决定。
内阁总理大臣在内阁会议作出前款规定的决定后,应该立即公布环境基
本规划。
前两款的规定适用于环境基本规划的变更。

第三节 环境标准
第16条 政府应根据与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和噪声有关的
环境条件,分别制定出保护人的健康和保全生活环境的理想标准。
前款的标准应该设立两种以上的类型,如果规定应该作为指定适用各自
类型的地区或者水域的标准,政府应以政令规定之。可以将这种地区或者水
域的指定权限委任给都、道、府、县知事。
对于第1款的标准应经常给予适当的科学判断,并进行必要的修订。
政府应当综合、有效和适当地采取符合本章规定政策的有关防止公害措
施(以下称“有关防止公害的措施”),努力确保第1款有关标准的贯彻执
行。
第四节 特定地区的公害防治
(公害防治计划的制订)
第17条 内阁总理大臣可以就符合下列任何一项的地区,向有关都、道、
府、县知事指明在其地区应当实施的有关公害防治政策的基本方针,指
示制定与其政策有关的计划(以下称“公害防治计划):
1.被认为现在公害明显,并且如果不采取有关公害防治的综合措施,
要想防止公害会有明显困难的地区;
2.被认为由于人口、产业的迅速集中及其他情况,公害有可能变得越
来越严重,并且如果不采取有关公害防治的综合措施,将会使防止公害出现
明显困难的地区。
前款的基本方针应以环境基本规划为基础,予以制定。
有关都、道、府、县知事在接到第1款规定的指示后,应根据同款的基
本方针制定公害防治计划,并报请总理大臣批准。
内阁总理大臣在发布第l款规定的指示和作出前款的批准之前,应预先
经公害对策会议讨论。
内阁总理大臣在发布第1款规定的指示之前,应预先听取有关都、道、
府、县知事的意见。
(推进公害防治计划的完成)
第18条 国家和地方公共团体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努力完成公害防治
第五节 国家为保护环境应当采取的措施
(国家在制定政策时的考虑)
第19条 国家在制定和实施被认为会对环境带来影响的政策时,应当
对环境保护作出考虑。
(环境影响评价的推进)
第20条 国家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推动从事土地形状变更、工作物
的新设及其他与此相类似事业的企业者,在实施其事业时,要预先对该项事
业对环境的影响,亲自进行适当的调查、预测或者评价,并根据其预测和评
价结果,妥善解决有关该项事业的环境保护问题。
第21条 为了防止发生环境污染,国家应当采取下列控制措施:
1.关于构成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或恶臭的原因物质的排放,
噪声或振动的发生,构成地面沉降原因的地下水的采汲及其他行为,应该通
过制定有关的企(事)业者都必须遵守的标准,实施对公害防治的必要控制
措施;
2.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旨在防止发生与土地利用有关的公害,以及
旨在防止在公害严重或有严重危险的地区设置构成公害原因的设施;
3.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防止在特别需要实施自然环境保护的区域内,
发生由于变更土地形状、新设工作物、采伐竹木及其他可能破坏自然环境的
行为;
4.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防止发生由于采捕、损伤及其他行为,损害
需要保护的野生生物、地形、地质或温泉源及其他自然物的行为;
5.需要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防止出现公害和破坏自然环境保护的行
为。
除前款规定的措施外,为防止出现不利于保护人的健康及其生活环境的
问题发生,国家应按照同款第1项或第2项所列措施,努力采取必要的控制
措施。

(旨在防止环境污染的经济措施)
第22条 国家应当努力采取必要的措施,促进那些从事能增加环境负
荷的活动或能构成污染原因的活动(在本条中,以下称“负荷活动”)的人,
设置必要的设施和采取其他适当的措施,降低其向环境增加的负荷,以防止
发生环境污染,并在考虑其经济状况的基础上,实行必要而适当的经济资
助;
国家通过对实施负荷活动的人课以适当的且公平的经济负担,实施引导
他们自己去降低其负荷活动对环境负荷的影响为目的的政策,期待能有效地
防止发生环境污染。鉴于这项政策在国际上也已得到推荐,因此,有关这项
政策的问题,应该在认真地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采取与该有政策有关的措
施,防上发生环境污染,以及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影响,同时应尽可能地得到
国民对采取这一措施以防止环境污染的理解和协助。这样,在这一措施成为
一项与旨在保护全球环境的政策相关联的措施时,为了适当地确保其效果,
应当关顾国际合作。
(有关环境保护设施的配备及其他事业的推进)
第23条 作为国家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旨在推进在缓冲地带和其他
产生环境问题的公共设施的配备、污泥疏浚,以及保护有濒临灭绝的野生动
植物的增殖和其他防止产生环境污染的事业;
国家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旨在推进在下水道、废弃物的公共处理设
施,有助于降低环境负荷的交通设施(包括流动设施),以及有助于防止出
现其他环境问题的公共设施的配备,并有助于防止在森林保护及其他环境保
护上出现问题的事业。
国家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推进以公园、绿地及其他公共设施的配备,
以及其他自然环境的适当修整和利用为宗旨的事业。
国家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前两款规定的,旨在使促进公共设施妥
善利用的措施及其他与这些设施相关联的措施在环境保护上的效果。
(促进对有助于降低环境负荷制品的利用)
第24条 国家应哨采取必要的措施,对从事物品制造、加工或者贩卖
及其他活动的企(事)业者,预先根据企(事)业者自己对与其企(事)业
活动相关联的制品及其他物品的使用或者废弃而对环境的负荷所作的评价,
就降低与其物品有‘关的环境负荷,实行叮行的技术:支援
国家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为了促进对再生资源及其他有助于降低环境
负荷的原材料、制品和劳役等的利用。
(有关环境保护的教育、学习等)
第25条 国家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在振兴有关环境保护的教育与学
习和充实有关环境保护的宣传活动,加深企(事)业者和国民对环境保护的
理解的同时,提高他们参加有关环境保护活动的积极性。
(促进民间团体等的自发活动的措施)
第26条 国家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促进企(事)业者、国民或由他
们组织的民间团体(以下称“民间团体”)自发开展绿化活动、再生资源的
回收活动及其他有关环境保护的活动:
(情报的提供)
第27条 为了有助于促进第25条中有关环境保护的教育与学习的振兴.
以及前条的民间团体自发开展有关环境保护的活动,国家一方面要关顾个人
和法人的权益,另一方面,还要为适当地提供环境状况及其他有关环境保护
的必要情报而努力。
(调查的实施)
第28条 国家应当实施必要的调查,以便掌握环境状况、预测环境变
化或预测由于环境变化而造成的影响,以及为制定旨在保护其他环境的政
策。
(监视等体制的健全)
第29条 为了掌握环境状况和妥善实施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国家应
当努力健全监视、巡视、观测、测定、实验和检查的体制:
(科学技术的振兴)
第30条 国家应当谋求振兴有关环境变化机制的说明、环境负荷的降
低,以及环境受经济的影响和给经济带来惠泽的综合评价方法而开发的科学
技术及其他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科学技术:
为了谋求振兴有关环境保护的科学技术,国家应当采取健全实验研究体制、
推进研究开发及其成果推广、培训科研人员及其他必要的措施。
(公害纠纷的处理与救济被害者)
第31条 国家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以谋求有效地实施有关公害纠纷
的斡旋、调解及其他措施,圆满地处理其他与公害有关的纠纷。

第六节 有关全球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
(有关全球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
第32条 国家除了为确保有关全球环境保护的国际联合,推进其他与
全球环境保护有关的国际合作而努力采取必要的措施外,还应当在发展中的
海外地区的环境保护和在国际上被认为有很高价值的环境的保护上为造福人
类做出贡献的同时,要为实施有助于确保国民健康的文化生活(以下,在本
条中称“发展中地区的环境保护”)的支援及其他有关发展中地区环境保护
的国际合作而努力采取必要的措施。
国家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谋求培养有关全球环境保护及发展中地区的
环境保护(以下称“全球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方面的,具有专门知识的
人才,收集、整理和分析本国以外地区的环境状况及其他有关全球环境保护
的情报,圆满推进有关其他全球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
(有关观测等的国际联合)
第33条 国家在努力谋求有效推进全球环境保护方面的环境状况的监
视、观测和测定的国际联合的同时,还应努力推进全球环境保护的调查与实
验的研究。
(旨在促进地方公共团体或民间团体发起的活动)
第34条 鉴于地方公共团体在推进有关全球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方面
所起的重要作用,为了谋求促进由地方公共团体发起的,有关全球环境保护
的国际合作活动,国家应努力采取提供情报及其他必要的措施。
鉴于在推进有关全球环境保护上,山民间团体开展的有关全球环境保护
的国际合作的白发活动的重要性,为了谋求促进这一活动,国家应努力采取
提供情报及其他必要的措施:
(对实施国际合作的关照)
第35条 在实施国际合作时,国家应努力对有关与实施其国际合作地
区相关联的全球环境保护给予关照。
关于在本国以外地区实施的企(事)业活动,为了使与其企(事)业有
关的企(事)业者能对与具所实施的企(事)业活动地区相关联的全球环境
保护适当给予关顾,国家应努力采取向其企(事)业者提供情报及其他必要
的措施:
第七节 地方公共团体的政策
第36条 地方公共团体应当实施符合第五节规定的国家政策及其他适
应本地方公共团体地区自然社会条件的环境保护的必要措施,并且要谋求综
合而有计划地推进这些政策或措施的实施,在这种情况下,都、道、府、县
的主要任务则是广泛地实施政策和综合调整市、镇、村所实施的政策:
第八节 费用负担与财政措施
(原因者负担)
第37条 为了防止发生公害或破坏自然环境的现象(以下,在本条中
称“公害等问题”),由国家或地方公共团体,或者相当于国家或地方公共团
体者(以下,在本条中称“公共事业主体”),基于对保护自然环境,防止发
生公害的必要性,以及企业的规模及其他情况的考虑,如果认为有必要,国
家或地方公共团体可根据企业引起公害等问题的程序,以及构成公害等问题
原因的程度,为迅速防止发生公害等问题所需采取措施的费用.适当而公平
地分担给企业一部分或全部。
(受益者负担)
第38条 在实施自然环境保护时,如有在特殊必要的区域实施旨在保
护自然环境的事业而明显受益者,在其受益的限度内,国家和地方公共主体
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对该受益者课以负担实施其事业所需费用的全部或者一部
分。
(对地方公共团体的财政措施等)
第39条 对于地方公共团体用于制定和实施有关环境保护政策的费用,
国家应努力采取必要的财政上的措施及其他措施。
(国家和地方公共团体的合作)
第40条 国家和地方公共团体在采取每—项有关环境保护的措施时,
都应当互相协助。

第三章 环境审议会等
第一节 环境审议会
(中央环境审议会)
第41条 在环境厅内设立中央环境审议会(以下称“审议会’’)。
审议会掌管下列事务:
1.关于环境规划,负责处理第15条第3款规定的事项;
2.为回答内阁总理大臣的咨询,负责调查审议有关环境保护的基本事
项;
3.为回答环境厅长官或有关大臣的咨询,负责调查审议有关环境保护
的重要事项;
4.除前三项所列事项外,根据其他法令规定属于其权限之内的事务。
审议会就前款规定的事项,向内阁总理大臣、环境厅长官或有关大臣陈
述意见。
(中央环境审议会的组织等)
第42条 审议会由80名以内的委员组成。
如有需要对特别事项实施调查审议时,在审议会里可以设立特别委员
会。
委员会和特别委员会由内阁总理大臣从具有有关环境保护的学识和经验
的人中任命。
委员和特别委员会属于非专职人员。
除前面各款规定的以外,有关审议会的组织与运作的必要事项,以政令
规定之。
(都、道、府、县环境审议会)
第43条 为了调查审议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事项,在都、道、府、
县区域内设立都、道、府、县环境审议会。
有关都、道、府、县环境审议会的组织与运作的必要事项,由各该都、
道、府、县以条例规定之。
(市、镇、村环境审议会)
第44条 为了调查审议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事项,根据各市、镇、
村条例规定,在各市、镇、村区域内可以设立市、镇、村环境审议会。
第二节 公害对策会议
(设立和所掌管的事务)
第45条 在总理府内,作为特别机关,设立公害对策会议(以下称
“会议”)。
会议掌管以下所列事务:
1.关于公害防治规划,负责处理第17条第4款规定的事项;
2.除前项所列的事项以外,审议符合公害防治政策的有关基本的、综
合的政策规划,以及推进这一政策的实施;
3.除前两项所列的事项以外,根据其他法令规定属于其权限的事务。
(组织)
第46条 会议由会长和委员组成。
会长由内阁总理大臣担任。
委员由内阁总理大臣从有关行政机关的长宫中任命。
在会议内设干事。
由内阁总理大臣从有关行政机关的职员中任命干事。
干事就会议所掌管的事务协助会长和委员。
会议的总务由环境厅负责处理。
除前面各项规定的事项以外,有关会议的组织与运作的必要事项,以政
令规定之。
附 则
本法律自公布之日(1993年11月19日)起施行。但第43条和第44条
的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在不超过1年的范围内,以政令规定之日(1994年
8月1日第369号政令)起施行。
例如:
为高效利用木材资源,一些发达国家在积极回收木材抛弃物、研究开发木材材料再利用和由木材衍生新材料,并用木材抛弃料制造木质新材料等方面,已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样板。欧盟国家及美、加、日等国,早在90年代已开展木质废弃物的回收利用。
美国利用旧木重造新屋在美国,那些废旧木材被称之为"被拯救木材",它们坚固不变形,身上点点滴滴的缺点 --虫眼、木结、裂纹,都被重新打造成具有震撼美、看起来很有历史凝重感的艺术。美国人爱德华用了20年的时间尝试把废旧木材应用到室内和建筑装饰当中,采用一些风格独特的方法,使原来那些"丑陋的旧木头重新利用到家中后变得非常的美丽。"
德国有众多企业加入废弃物再生利用加工业废旧木材在德国被当作重要物资,并通过政府干预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来处置废旧物资,取得很大成就。德国先后颁布了《垃圾处理法》、《避免废弃物产生以及废弃物处理法》、《关于容器包装废弃物的政令》、《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等法律。1991年德国成立了由500多家企业共同出资建立的专业从事包装废弃物回收的民间企业DSD股份制公司,与各地废弃物处置机构合并,建成了一个全面的包装废弃物收集系统。目前已有 1.8万家企业与DSD公司签订了委托回收协议。
德国还有众多的企业加入废弃物再生利用加工业,成为废弃物再生的坚强后盾。如注册资本5000万马克的因特赛荣废弃物再生加工公司,其主要业务就是对包括废木材在内的各种废弃物进行分类整理,初步加工成可再生资源,然后送往约3200个工业企业用于再生产。
目前,德国将回收的废弃木料分成5类,根据木料的等级和含有杂质的种类来划分。A1、A2级的回收废弃木料可用来生产人造板。使用二级废弃木料加工技术,可经济有效地生产出满足不同应用的物料。采购这些物料的成本低,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和定向刨花板生产企业在干燥这些含水率低的物料时还节省了能耗。处理过的、已经受到污染的A3至A5 级木料,是用于产生能源的好物料。不同的燃烧系统,物料的处理方式与用来生产人造板的处理方式很相似。配置类似的二级废弃木料加工设备。
德国专家认为,企业要从废旧木材中取得可观经济效益,一是制定长期的供给和收购合同,建立一个适当的收集、回收、运输物流系统。二是利用已被实践证明了的技术高效回收废旧木材。三是使生产工艺与原料特性相适应。
日本废旧木材回收利用有法规的强大支撑目前,日本森林覆盖率已达到68%,但在废旧木材回收利用方面却高达82%。其中,2004年建筑废旧木材回收利用高达89%。最关键也是最强有力的支撑是法规的支持。
在日本有关废旧木材回收利用的法规有《环境基本法》、《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废弃物处理法》、《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容器包装回收利用法》、《建设回收利用法》、《绿色购入法》等。其中规定产生废弃物的工厂有回收所产生废弃物的责任。对废弃物的保管、收集、搬运、再生、处理都有明确规定。回收渠道明确由市、县、村委会层层负责。对建筑废材必须由施工单位负责回收。

Ⅱ 日本社会保障的历史发展

日本社会保障的历史发展基础,就是为了让人民都能温饱,然后将医疗产业发展到最高

热点内容
经济法与商法哪个好 发布:2025-01-11 07:57:36 浏览:224
认罪认罚改革与法律援助 发布:2025-01-11 07:55:34 浏览:803
执行法院查封房子 发布:2025-01-11 07:37:27 浏览:912
劳动法员工大病辞退赔偿 发布:2025-01-11 07:16:06 浏览:506
用拖鞋打法官 发布:2025-01-11 06:53:26 浏览:644
法院存案年限 发布:2025-01-11 05:23:12 浏览:134
规章制度如何制定才能算有效 发布:2025-01-11 05:12:44 浏览:242
条令条例心得 发布:2025-01-11 04:31:28 浏览:907
劳动法规定补交社保吗 发布:2025-01-11 03:51:07 浏览:466
华东政法大学法硕非法学 发布:2025-01-11 03:49:02 浏览: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