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与法读后感200字
1. 社会与法观后感
社会与法 观后感
开始看的时候,以为又是哪个小孩失足掉马桶里了,实际上根本不是的,这小主人公今年才2岁,而杀害他的是一个年仅18岁的小姑娘……
那个小姑娘是青海人,学习成绩非常优异,常常被评为三好生,可是,她却没有一个完整的家,父母长期在北京打工,小姑娘已经10年没有看见她的爸爸妈妈了,后来,她的父母在北京开了家水果铺,好不容易有了些积蓄,随后就接小姑娘来北京,准备给他报个重点高中,让她继续上学,将来考上名牌大学……
可是接到北京来后,不知是什么原因让原本学习成绩异常优秀的她不愿意上学,硬是不肯上,起初她怕别人问她什么的就不敢出门,后来开始在小区里散步,有一天……
那天,她在小区里碰见了豆豆(被杀的小孩),2岁的活泼可爱的豆豆立刻让那个小姑娘喜欢的不得了,于是小区里就可以经常看到她在小区里带豆豆玩~后来,豆豆的爸爸妈妈也觉的这个小姑娘不错,于是就让她到他们家开的发廊里去照顾客人,给客人洗洗头啦什么的,工资也从不拖欠……直到有一天,她在给一位客人洗头时,由于不小心弄湿了客人的衣服,惹恼了客人,随后豆豆妈妈骂了她几句,对客人说:“她是农民工,乡下小孩,笨手笨脚的,您大人不记小人过。”使劲的给客人陪不是,叫小姑娘带豆豆出去玩去……那个老板娘根本不知道,其实小姑娘对那几句话特别在意,脸上已经流露出了强烈的不满……带豆豆到厕所后,豆豆洗手总是以没洗干净为由玩水,弄的小姑娘一身都是,小姑娘想拖他走,豆豆大叫起来:“农民工,离我远一点,我不用你管!”,当时小姑娘就在想:“我在学校被人欺负,在发廊里被你的爸妈欺负,如今你个小P孩也欺负我!”她想着想着,抓住豆豆的头,打开水龙头,使劲的按了下去,边按边说:“我让你洗,我让你洗!”豆豆拼命挣扎,不一会就没了动静,小姑娘这才意识到自己闯了大祸,情急之下把豆豆塞到了抽水马桶里,并把厕所反锁上,想把豆豆从抽水马桶里抽下去,可是,怎么冲都冲不下去,她把盖子放下,坐在了马桶上面。
豆豆的爸爸妈妈早就已经察觉到不对劲,平时小姑娘总是带豆豆在门口玩玩的,今天怎么离开了这么长时间还不回来,于是他们赶紧四处寻找打听他们的下落,打听到小女孩带着豆豆去公用厕所了,他们来到厕所门口,看到门锁住了,顿时就慌了,立刻叫来了保安,砸开了厕所门,看到小姑娘坐在马桶上,豆豆爸爸一把把小姑娘推开,打开了马桶盖,豆豆妈妈看到自己的心肝宝贝在马桶里时,立刻尖声大叫,他的爸爸把豆豆从马桶里拎了出来,此时豆豆早已死亡一个多小时,可是他们的爸爸妈妈仍然在那大喊,快叫救护车……
豆豆一家的伤害是无比巨大的,因为豆豆的爸爸妈妈长期无子,好不容易有了这个心肝宝贝,而且豆豆妈妈因为生豆豆的时候难产已经拿掉了子宫,也就是说他们以后不可能再有孩子了……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事情,豆豆妈妈整天以泪洗面,尽管如此,他们伟大的一面就是,在法庭上,豆豆的爸爸妈妈却向法官求情:“我们已经失去了孩子,我们不能让另一个家庭也失去孩子,所以请法官对她从轻处罚!”
最后,那个小姑娘以故意杀人罪被判无期徒刑……
看完之后,我们都惊呆了,要是社会上多一些对农民工的关爱和照顾,我相信,很多很多的悲剧其实可以避免的!
2. 2022年度法治人物特别节目观后感作文怎么写
从格式上来说,观后感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段:
一、第一段把节目中的主要内容,加以概括,如2022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盛典讲了什么,想表达什么。
二、第二段选择一个比较重要的点,也可以是自己认为重要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加以表达,我觉得哪些比较好,我有什么样的看法。比如就选2022年度颁奖盛典特别节目中的其中一个内容。
三、第三段联系实际生活,核尺把公开课里的内容和生活中的结合起来,抒发一下真情实感,生活中怎么样,我觉得应该怎么样,我学到了什么,并将主题升华。
四、做到以上3点,那么这篇观后感基本就写出来了。当然,不一定就三段。中间可以自己分,详略得当就好
五、但是结构层次一定要鲜明,观和感结合,重点在“感”上。“感”要联系社会实际,努力把自己的感写深写透。
以下是来自“ 中国普法 ”官方发布的节目介绍文案,仅供写作参考:
有这么一群人
他们为公众利益不懈奔波
他们为公平正义执着坚守
他们肩负重任却勇毅前行
他们身处阴影却点亮光明
他们用青春诠释初心
用生命践烂汪行使命
你或许并不知道他们的姓名
未曾见过他们的模样
但却能在生活的每一处角落
感受到他们的存在
他们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守护者
他们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
他们让法治信念薪火相传
让法治精神落地生根
他们
就是你我身边的法治工作者
在这个冬天
2022年度法治人物
评选暨发布活动如约而至
29位(组)来自
法治战线上的优秀代表
将走进我们的视野
而他们当中的10位
将最终登上这个舞台
荣膺“2022年度法治人物”称号
2022年,是极不平凡、极为特殊的一年。
20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回望百年征程,中国共产党探索、开辟法治道路的脚步从未停止。
2022年,是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2022年12月4日,是第九个国家宪法日。回望历史长河,无数法治工作者奋斗拼搏的身影被时光定格,共同铸就了法治中国的不朽丰碑。
此时此刻,我们邀您一同细数在这改历高一年里,法治中国在立法、执法、司法、普法等领域的累累硕果;一同走近那些奋战在法治工作战线上的平凡英雄,聆听属于他们的动人故事。
2022年12月10日,由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公室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主办,社教节目中心承办的特别节目《宪法的精神 法治的力量——2022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盛典》将在央视社会与法频道(CCTV-12)播出。
本次颁奖盛典由龙洋、王筱磊主持。
《宪法的精神 法治的力量——2022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盛典》以人物事迹短片、获奖感言、主持人访谈、颁奖仪式等为主体内容,同时创新融合情景音乐短剧、朗诵、致敬讲述等艺术表现形式。
颁奖盛典分为《青春·理想》《敬业·温暖》《牺牲·奉献》《坚守·信念》《使命·担当》五个篇章。
盛典开场,孩子们诵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来自政法领域不同战线的四位青年工作者朗诵《新征程有我们》。
音乐情景剧《有了你》,体现法治工作者的日常工作,表达人民群众对法治工作者的敬意与谢意。
今夜,我们还应该记住一些名字、怀念一些人。讲述人倪萍深情诉说,娓娓道来那些在建设法治中国的征途上,用生命诠释宪法精神,用热血捍卫法治力量的英雄故事。
来自北京市公安局和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法院的法治工作者们合唱歌曲《领航》。
微光凝聚点亮漫天星火
细流汇聚终成奔涌江河
时光不语
却留下光阴的故事
回荡在历史长河
一年一度
怀揣着敬意和感激
在这个夜晚
让我们看见 聆听 铭记
致敬每一位平凡英雄
一起为法治中国而歌!
3. "社会与法"的读后感 300字
昨天这个栏目的节目展现的是一起在河北保定发生的未成年人抢劫犯罪案件。涉及案件的四个人都是未成年人,其作案情节十分恶劣,手段十分残忍,让人触目惊心。有关公安在侦办此案时,起初没有想到的是,作案嫌疑者竟都是未成年人。这就不能不使人深思,这些走向犯罪深渊的未成年人所曾受到的是什么样的教育?他们喜欢什么?崇拜什么?学习什么?如何一步步滑向犯罪的道路?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我始终认为对儿童、少年、青少年、青年这几个年龄阶段的教育好坏,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最关键的,对每个阶段都不能忽视。好的教育来自于素质好的家庭父母、好的社会关系、重思想道德品质的好学校、不断被净化的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
现在不少青少年喜欢看纹身的黑帮老大、武艺高强的打斗高手、吃喝玩乐享受刺激的高手等之类的影视作品;现在一些青年人的思想都变了,尽想往能“享受”的地方呆,怕吃苦,不愿去环境差的地方;本来干各行各业的工作没有贵贱之分,现在哪有青年人喜欢种地当农民的事,农学院毕业的学生能有几个真正想当农民的?在“婚恋节目”的舞台上有那么多需要选择交友的女性,但能又有谁想愿意与农民身份干农活的年轻农民谈对象?别说农民了,现在喜欢当工人的也越来越少了。你看看现在的所有城市里从事清洁卫生包括打扫马路、楼道、厕所、转运垃圾的人几乎都是些中老年农村人,哪有现代年轻男女的身影?收废品的和搞废品垃圾分类的虽是能挣到钱的生意,许多年轻男女是不愿干的:一是嫌脏;二是感觉没面子。干这类工作的也常常是上了岁数的农村人。如果干这类工种的年轻人想上婚恋节目找个合适的人选也不知难不难?相反的是,当今一些年纪轻轻的人却喜欢从事酒吧、网吧、舞厅、迪厅、洗浴、桑拿、按摩、陪客、代驾等方面的工作。其中不少青年人爱与有钱的人交往,愿意在高档消费的地方工作,喜欢有“美女”的环境。不少青年人从小就是独生子,一直受到家庭的娇生惯养宠爱,培养了任性倔强脾气大的性格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坐享其成的毛病,养成了贪图享受,好逸恶劳,好吃赖做、自私自利的坏习惯。还有的变得越来越虚荣,让人越来越讨厌
4. 社会与法观后感不少于300字
社会与法观后感
“社会与法”频道是中央电视台开办的社会法治类专业频道,版 “公民、公权正、公益”是“社会与法”频道的核心理念。作为“社会与法”频道的主要新闻栏目,《中国法治报道》今年的两会报道以“和-谐社会话两会”为主题,以此契合我国推进法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趋势和“社会与法”频道关注法治中国、共享和-谐社会的专业品质。
本次报道的形态将由“动态报道”、“两会访谈转载自百分网http://www.oh100.com,请保留此标记”、“平安2005”三部分组成。其中“动态报道”由两会动态、人物特写、法眼解读、提案议案档案、两会内外等部分构成。“两会访谈”主要从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或邀请契合频道专业品质的人物,或选择契合频道定位的话题,走进演播室接受主持人专访。“平安2005”依托“社会与法”频道刚刚完成的大型系列报道“平安2005”,记录全国各地政法部门的平安举措,展望各地“和-谐省区”建设。
5. 作文《社会与法观后感2016年》
深蓝的夜幕。在人们欢呼之际,我却陷入了沉思:烟花在空中描绘出一幅绚丽的图画,绘出了节日的美景;鞭炮声交织成一曲震耳欲聋的交响乐,奏出了喜庆的气氛。但是,那画笔是一笔一笔画上去的,每一笔都是一束烟花用燃烧换来的绽放,都是无数火星用熄灭换来的闪光;那曲是一声一声奏出来的,每一声都是一挂鞭炮惊天动地的破碎,都是一枚小炮从被点燃走向随风飘落和过程。它们的生命固然短暂,但是它们在夜空中留下了最辉煌的一刻,在人的心里留下了闪光的永恒。我不禁想到了人生。在短暂的一生中,有的人碌碌无为,成为了世界上真正的过客,有的人勤勤恳恳,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这个世界增添一分精彩。哪怕这一分精彩是微不足道的,但也足以感受到生命的价值……
在那一天,我获得了人生的一大真理,而在平凡的生活中,我依旧感受到了人生的哲理。
我是个恋旧的人,这在我的抽屉中就能看出来:旧书、旧文具簇拥在这个狭小的空,时而还有些针头线脑之类。不知为何,我总舍不得丢掉它们,好像我与它们之间有一种割舍不下的情缘。但是,这些杂乱的旧物经常给我添了许多麻烦。于是,我终于下决心扔掉它们。抽屉一下子变得整齐了,我会随之学会了舍弃。当你犯了错误时,试着舍弃导致你悔恨的种种错误,舍弃因犯错而带来的自卑与羞辱;当你遭受挫折时,试着舍弃你的沮丧与绝望,才能产生坚强的信念支持你面对现实……,舍弃是艰难的,但是在舍弃下才能有新的开始,才能渐渐成熟起来。那一天,我又一次上了人生中重要的一课。
其实,生活就是课堂。在这个大课堂中,我们不断吸取教训,不断获得新知;在这个大课堂中,我们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刷新生活。睁大你的双眼,让我们在浩瀚的课堂中,来探寻人生的真谛。
6. 德与法治观后感5篇
德与法治观后感篇1
一张张面孔,刻写着为使命拼搏的故事,一个个身影,倒映着为信仰奋斗的坚守。他们踏过荆棘走来,铁肩担大义,眼中藏星芒,一身风骨不畏风霜,他们是“2019年度法治人物”!
在颁奖礼五个篇章中,10位(组)“2019年度法治人物”获奖者依次揭晓。他们是:
从检25年,办下复旦投毒案等桩桩奇案要案的女检察官施净岚;坚守艾滋病在押人员监管岗位,成为高墙内灵魂“摆渡人”的毛卓云;敢打硬仗,战斗在第一线严打涉黑涉恶犯罪的杨宗麟;跋涉青藏之间,用无私付出守住生命第一道关的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志愿者团队;依法监管市场,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买得放心、用得放心的吴金钻;带领村民创业,躬身田亩深耕基层,为百姓谋幸福的章联生;为了祖国千里边防线的安全和稳定,用生命构筑边疆钢铁长城的王红星;罹患癌症,却仍然坚持用一张“巧嘴”为群众送政策、传知识的的莫鸽鸽;钟情宪法研究,立足讲台32年,培养百余名法学界优秀人才的韩大元。同时,5位(组)“2019年度致敬中改奖”分别授予70周年大庆安保群体;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中心区支队副支队长、一级英模孟昆玉
公安部铁路公安局治安管理处处长王洪生
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武昌区交通大队民警刘五桥
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国家会展中心治安派出所所长朱洪葵
为新中国律师事业和法治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高宗泽;
还有三位永远离开,却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的英雄——与尿毒症顽强抗争4年,强忍病痛折磨坚持工作,用生命成就不凡司法人生的李庆军(生前系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立案二庭副庭长、三级高级法官);路遇歹徒挺身而出,用行动和生命诠释新时代监狱人民警察无悔誓言的刘彦(生前系重庆市南川监狱特警队一级警员、二级警司);为环境保护恪尽职守,用宝贵生命守护碧水蓝天的陈奔(生前系浙江省温岭市环境监察大队副大队长兼大溪中队中队长)。
这些获奖者是无数法治工作者的代表,在他们身上,我们孝培粗看到为法治中国建设拼搏的无穷力巧镇量。他们以法为器,让良善身披锋芒,让正义直达人心,在山川大地上播撒法治阳光。
颁奖礼当天,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吉炳轩、司法部部长傅政华、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雷东生、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主任马世忠、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童建明、公安部政治部主任刘钊、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文显、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宪法室主任武增、司法部副部长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阎晓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副总编辑张宁等出席节目录制,并为“2019年度法治人物”、“2019年度致敬奖”获奖者颁奖,共同见证荣誉时刻。
德与法治观后感篇2
以国旗的名义告白历史,以国徽的名义审度权力,以宪法的名义求索文明,以人民的名义叩问初心。
12月4日,国家宪法日,2019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礼落下帷幕。
这是逐梦法治中国的又一次启航。
一段段动人的故事、一个个感人的瞬间,记录奋斗的脚步,更激发着前行的力量。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今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
在新的起点上,奋战在法治战线的工作者们将循着法治之光继续前行,保一方平安、筑正义防线,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
无论艰难与危险
你们坚守的身影、奋斗的脚步永远都在伴随庄严深沉的音乐,一面国旗在仪仗队的护送下缓缓入场,拉开了2019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礼的序幕。大屏幕上播放的短片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颁奖现场的采访互动留下了一个个感人的瞬间。那枚警徽是你的日月星辰,高悬于头顶,点燃了人间正道的热度;那身藏蓝色是你的春夏秋冬,行色匆匆,照亮了人生无悔的脚步。
此刻,走上舞台中央的是2位身着藏蓝警服的公安民警。他们有着怎样的故事?
连续12年承担艾滋病在押人员的管教工作、累计管理教育涉艾在押人员500余名;他把办公室搬进监区、用法律和温情让高墙内飘起“红丝带”——他是毛卓云,浙江省宁波市看守所管教四大队民警。
“他对我的教导,是我从父亲那里得不到的”、“在看守所一年八个月的时间是我人生中最值得记忆的时间” ……短片中,曾被毛卓云管教过的人员这样感慨。
一场场坚守,斑驳了脸庞。站在舞台上的毛卓云已经不再年轻,头上的白发记录下他在公安战线上奋斗的年轮。
为了能跟艾滋病在押人员拉近距离,所里给配备的防护服,毛卓云一次都没穿过,因为他觉得如果穿的像宇航员,就无形间多了一道隔阂。
“没有思想斗争是不可能,从事艾滋病监区管教工作,我的家人是两年后从报纸上看到的。因为害怕感染艾滋病,每隔一段时间他会自费去医院做检查。”毛卓云告诉记者。
从警23年,破获刑事案件5000余起,其中有众多大案要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铲掉了长期盘踞在碧江、松桃等地的涉黑涉恶犯罪集团4个,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120余人——他是杨宗麟,贵州省铜仁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大要案侦查大队大队长。
“刑警就是一支打硬仗的队伍,我们必须有正义感、有血性、有爱心,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义。”短片中,杨宗麟的话语铿锵有力。
一番番艰险,坚硬了风骨。破获很多大案要案的杨宗麟脸上写满了坚毅,这份坚毅是他存于胸间的浩然正气。
杨宗麟说:“我们每一名民警都不该忘记自己的入警誓言,因为这是一名人民警察对人民永远的承诺。”
岁月只看见了你的沧桑,而我们却看见了你初心如故。一个是艾滋病监区的“拆弹专家”,一个是打击犯罪的铁血刑警,他们的岗位不同,却有着同样的初心——人民公安为人民。
德与法治观后感篇3
“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20__年度法治人物评选暨颁奖礼”,带着19载的底蕴与风华,再一次拉开帷幕。
作为国家宪法日普法宣传的重要平台、全民法治教育的重要窗口、以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法治宣传的第一品牌,每一年的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礼,都格外引人关注。因为它承载着人民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更肩负着人民对法治中国的期待。
一年一度:
铸就法治宣传“金字招牌”
“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20__年度法治人物评选暨颁奖礼”由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主办,今年已是第19届。
20__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法治中国的建设取得骄人成绩。站在历史的里程碑上,“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再度启程,20__年度法治人物评选如期而至!
20位专家评委组成
20__年度法治人物评选委员会
20__年8月初,本年度法治人物候选人征集工作大幕开启。10月11日,评委会候选人物推选会召开,20位评选委员会委员悉数亮相。
他们亲历着我国几十年来波澜壮阔的法治进程,见证着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的行进图景;他们以20颗诚挚初心,为全面依法治国的伟大战略加油助力,投出自己庄严神圣的一票。
新鲜出炉:
18位(组)法治人物候选人
20__年度法治人物征集工作于20__年8月底启动,以“推动力、影响力、引领力”为标准,中央政法委、中央网信办、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中国法学会等单位都积极推荐了候选法治人物。
今年,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也首次参与人物推选工作。
经过本届评选委员会公开审议、推选,在各方推荐的35位(组)候选法治人物中,一共有18位(组)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群体,成为20__年度法治人物候选人。
这些入围候选人的事迹,代表着过去一年在立法、执法、司法、普法等各个领域中国法治建设所取得的成绩,从不同角度展现和诠释出20__中国法治进程的脚步,聚焦平凡的岗位上“接地气、敢担当、有作为”的基层法律工作者。
他们当中,有全民普法工作探路人孙彦芳;有筑梦雪域、普法羌塘的网信办干部王鲁镇;
有《“章”口就来》网络直播党课主播,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西安社区党委书记章联生;有让申请执行人信赖、让被执行人信服的执行法官赵鑫;
有勇当司法改革排头兵、先行者,探索实践专业化检察官办案组的施净岚;有“公益诉讼活辞典”全国检察机关优秀办案能手姚红;有20__年用心管教艾滋病在押人员的专职监管民警毛卓云;有足智多谋屡破大案的扫黑刑警杨宗麟;有身患肝癌却积极乐观,坚持奋斗在法治扶贫一线上的彝族干部的莫鸽鸽;有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为生命希望代言的监狱民警靳毅;有依法监管市场、捍卫公平公正的吴金钻;有立足三尺讲坛、传播宪法精神的宪法学者韩大元;有深受内蒙古自治区农牧民欢迎的法治乌兰牧骑;有倾尽毕生精力将人民法官初心和使命诠释到极致的李庆军;有舍命追击歹徒的监狱警察刘彦;有甘于寂寞,共守长江水的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志愿者团队;有恪尽职守、敢于亮剑,为环境执法付出生命的陈奔;有为了千里边防线的安全和稳定留下生命的边疆守护人王红星。在他们身上,有着对法治精神的信仰,对法治原则的坚守,对公平正义的执着追求,更有着温暖的、贴近人心的一面。
点赞法治人物
助力法治中国
从11月16日到12月3日,18位(组)“20__年度法治人物”候选人的事迹宣传片,将会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会与法频道滚动播出;他们的个人事迹,也将陆续在各大网站和媒体平台推送发布。
同时,在央视网、央视频app、中国普法网、中国长安网、法制网、中国警察网、中国法院网、正义网、新浪微博、今日头条、腾讯视频、西瓜视频、快手app等各大网络平台上,也将同步进行候选人公示和点赞活动。
“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20__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礼”将于12月4日晚间黄金时段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cctv-1)、社会与法频道(cctv-12)播出,届时,颁奖礼现场将揭晓本届年度法治人物的最终获奖结果。
德与法治观后感篇4
我们的家由爱撑起,我们的国以和矗立。我们的国家之所以能够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经久不衰,就因为我们——以和为贵。作为一名中国公民,我们有义务维护国家的“和”,就有义务去了解和维护能够让我们家融国和的根本——《宪法》。
在许多人心里,宪法是高高在上的,似乎离我们很遥远,30岁的小张曾经也这么想,直到……
从他出生开始,他就受到了宪法的保护,他和其他人一样有了作为一个单独个体的“人”的权利,任何人——包括他的父母,都不能随意地伤害他、虐待他;6岁,他上小学了,他有接受教育的义务和权利;18岁,他成年了,他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了,他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也有了赡养父母的义务了;22岁,他大学毕业了,要找工作啦!曾经的“熊孩子”也要独立劳动维持生计了,他要行使劳动的权利与义务了;23岁,工作一年的他第一次休年假——劳动者是有休息的权利的;26岁,他牵着心爱的她,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有了“小小张”,小张不仅要赡养父母,也要养育“小小张”了,因为婚姻、家庭、父母、儿童都是受法律保护的;29岁,他买下了自己的房子,虽然很辛苦,但是生活也多了一份踏实,多了一份幸福,因为他的房子是受法律保护的个人财产;30岁,也就是现在,小张的父母退休了,俩老人来到小张所在的城市,他们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这退休的老俩口的生活也受宪法的保护。
30岁的小张转变了想法: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法之母,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我们呢?是无数“小张”中的一员,从呱呱坠地,宪法就像一把无形的巨伞,时刻保护着我们,让我们倍感安全、幸福,让社会愈加融洽、和谐,让国家日益强盛、繁荣。
德与法治观后感篇5
我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的《十大治人物颁奖典礼》现场直播后,完全被浙江省金华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副支队长张辉折服!
去年9月起,张辉带领80多名经侦卫士,奋战400昼夜,辗转大半个中国,破获一起涉案金额高达4100亿元的特大“地下钱庄”案。这是迄今为止全国范围内涉案人数最多、涉及区域最广、涉案金额最大的“地下钱庄”案。
此案银行交易数据量极其庞大,前所未有。如何找到进出账户间的关联,让数据变成证据,是当时案件侦办中最艰难的时刻。
最惊心动魄的是侦查的第一阶段。当时,我们对分布在全国7个省市的58名重点犯罪嫌疑人开展集中抓捕。这个行动要求必须同时、全部抓获。因为,一旦有人跑了,走漏了风声,就会导致其他犯罪嫌疑人逃跑。更为严重的是,资金也可能被他们动动手指转移到国外,行动就失败了。这其实是一场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的战役,最终张辉他们赢了!
张辉认为,一个警察最重要的是忠于职守、纪律严明、服从命令、严格执法。如今,暴恐事件时有发生,各种大小案件、大小活动的安保也离不开警察,我们这支队伍必须时刻这样要求自己,随时处在待命状态。他相信,每个人如果都做起来,所有的1加起来才会得到100。
法律以人性为基础。人性和法律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都是追求自由、正义、公平。现实中确实有法律和人性相冲突的时候,比如,一些犯罪被认为是情有可原。但张辉却认为,人性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法律一旦制定,就应该被遵守。碰到冲突,还是要依法办事。
他心里也是愧疚的。工作20多年,经常加班加点,家庭的重担全都丢给家人。但是他却说再有一次人生选择,我还是会当警察,因为我热爱这个职业。多么伟大的张辉,我们也要向他学习,学习他永远站在正义那一边、无私的精神!
7. 《守护明天》观后感作文5篇2020
《守护明天》这次的节目,让我知道了,我们应时刻注意,因为有一些新型出来了,像糖果,或奶茶,我们要时刻注意着,不能让毁了我们的一生。一起来看看《守护明天》 观后感 作文 5篇2020,欢迎查阅!
《守护明天》观后感作文1
上午第三节课我们看的社会与法频道的《守护明天》第四集买手机少女掉陷阱,由王文婷未成年检察官,讲述一名叫余力的男子先是抓住小眉的把柄,让这个叫小眉的女孩介绍其他的女孩给他认识,于是小眉在余力的威胁下将名叫环环的女孩介绍给了他,而他迅速找到了环环想要手机,又没有钱的弱点去诱惑他而环环他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中了余力的圈套,余力,装出很好的样子,将1400元借给了环环,并让他连着300元的利息在三个月之前会还给他,而是用陌生人的钱买到新手机的环环在三个月的期限快要到时才开始着急,于是他跟余力讲让余力宽限几天,可余力不但没有答应反而变了一副嘴脸,恐下威胁,让环环拍裸照,可这时环环既害怕又不知所措,于是环环上了工厂二楼的房间,思考了很久,还是拍了,可余力看后又说要拍全身的,否则就不放他走,于是环环又上了二楼,拍了全身裸照后才离开,回到家后的环环十分伤心,却又不肯将这件事告诉自己的父母,再后来余力就用照片威胁环环,让环环介绍女孩给自己认识,并向环环承诺说不会干什么,早已失去判断能力的环环答应了他,于是一名叫李言的女孩也被拖入了深洞中,几个女孩与余力发生了关系,但李言将事情及时告诉了父母,这件事情才终于结束了,而余力也将得到法律的制裁。
我认为这些女孩没有定力,抵制不了诱惑,不能正确的判断好坏,缺乏思考,也没提防身边的人,交友不慎,所以才让坏人有机可乘,同时他们也缺乏性 教育 ,最终带来了伤害非常大。我希望我们可以以此为戒,不要让这件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保护好自己,让自己变得阳光健康,也要让自己有一个清醒的头脑,正确判断好坏,抵制不良诱惑。
《守护明天》观后感作文2
今天在上课的时候观看了《守护明天》第四集买手机少女掉陷阱,视频中主要讲述了因为一部手机而发生的惨案,视频中的13岁初中生环环因为渴望拥有一部手机从舍友小眉那认识了余力,向他借钱,从而一步步陷入骗局,被余力照裸照,被迫发生性关系,环环还被余力逼迫拖自己最好的朋友李言下水,使李言也没能跳出余力的魔抓,视频中的案例,体现了当今社会,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不够,一共有三个方面,对性的问题,朋友的问题以及教育的问题。
视频中还会因为还不起贷款而被要求拍裸照和被迫发生性关系,发生之后并没有告诉父母,这是关于一个女孩的自尊自重和自爱的问题,想起前几天苏姐在上课时讲到性的问题,是人生选择道路的重大问题。选择不好后果是严重的,孩子要正确对待这个问题,这会影响我们的健康,个人的自我形象,我的成长速度,名誉、终身伴侣、未来子女,等等,性的问题,如果不重视,还可能感染艾滋病或性病,或者怀孕,而且还要面对由此产生的一切问题。
在视频中李言应该不会轻信朋友而导致失身,这让我不禁打了一个冷战,我发现的人都是自私的,为了自己就可以不顾他人,甚至去故意陷害自己的朋友,在上课时我们也学到,选择朋友的时候一定要聪明些,因为你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和什么样的人做朋友,以及对于不明来历的人,要与自己做朋友要警惕,要小心披着羊皮的狼。
在教育方面,视频中,李言的班主任在发现了李言没有上课后急忙打电话给了他的爸爸,十分负责,李言的爸爸知道后赶回家,十分恼怒,看到自己的女儿后,没有立刻发火,打骂,而且安慰她,等他冷静后,听了前因后果再处理,这说明,李言的父亲,十分有原则,而且十分尊重自己的女儿,但因为把女儿当作温室的花朵一样照顾以至他对朋友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安全知识 缺乏,导致最终的结果。
事情虽然水落石出,但三个受害者的心灵受到巨大的打击,笑容已经不在他们脸上出现,变得沉默寡言的他们,将何时才能走出阴影?这个视频使我感触很多,十分同情这三个孩子,如果父母更加关心一下孩子的心理,是不是这场悲剧将不会发生呢!
《守护明天》观后感作文3
刚刚观看了一部法治节目,叫《守护明天》。主要是为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加强安全意识等诸如此类的知识,对我们这些比较容易受诱惑的学生很有帮助。
今天的主题是“我的青春沾了毒”。节目开头提到了一个 故事 ,十七岁的小静居然吸食了病毒!我如何也不会相信一个大家眼中的“好孩子”会去吸食。原来,是小学同学给了小静一种“糖果”吃,吃了几回才知道这“糖果”不对劲,似乎上了瘾。这时,小学同学才告诉她这时,而小静也无法离开,走上了吸毒这条不归路。
如何分辨什么是糖和饮料,什么是新式呢?北京的一位老师给我们解了答:一些像正常食品的,大多做工粗糙,包装是“三五产品”,但外表和气味差不多是一个样,只要不随便吃别人给的东西,自己去商店里买就可以了。可是有一些可以伪装成漂亮的小玩意儿,只要你触碰了它或闻了它,就可能会沾上。
有一些学生,只是单纯因为好奇和兴奋,居然知道是还接触它。所以,一定要辨明是非,什么东西能动,什么东西不能沾,得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千万不可以因为一时的冲动和好奇,就毁了自己的一生啊!
《守护明天》观后感作文4
今天是9月12日,我们看了《守护明天》这个节目,讲的是一个小女孩,13岁,初一在校,看见有很多人有手机,自己却没有,父母却不会同意她买手机,于是自己想办法。同学告诉她,有一个朋友叫余力,会给你钱买手机,结果到了月底要还钱了,还不起,那个余力让环环拍裸照,结果拍完后,余力__了环环。后来余力利用环环,让她再去骗班里的女生,不然就把裸照发到网上,威胁环环,结果把自己最好的朋友李言骗了过去。接着又发生了一场悲剧,后来李言在家不去上学,班主任给她爸爸打电话,才知道李言在家,李言把事情告诉了爸爸,李言的爸爸报了警,把余力抓住了,以__罪判了十年。
从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朋友不能交,哪些朋友是好,哪些朋友是坏,自己要有意识该不该交这个朋友,还有性的问题,自己也要有意识,不能和成年人或陌生人交往,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要跟父母讲。
故事中的环环为了一个智能手机,惹来了几场悲剧!环环明知道问余力借了1400元,要还1700元,知道还不起,还借钱不跟父母,所以我们不能光顾眼前的手机,要想想后果,还跟陌生人随意打交道,签下欠条。余力就是把环环当成了骗人的工具,最后把李言也骗过来,环环说李言一起去取快递,于是她们一起去了,最后把李言骗到了余力的工厂,最后,也被余力__了,留下了沉重的悲痛。我觉得李言这个人心里没有底,容易被骗,更没有意识,最后余力被警方抓获,所以不能和成年人或陌生人交往,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
《守护明天》观后感作文5
诈骗,犯罪,__,这些词仿佛与我们中学生十分遥远甚至认为根本不可能发生在我们的身上,我们的朋友也都是值得我们信任的好朋友,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初中生环环却中了她好朋友的圈套,而事情的起因还是因为一部手机。13岁的环环刚步入初中一年级,在住校生活中人手一部手机,也自然的成了环环的烦恼,羡慕别的同学有手机。自己的父母却不同意买手机,而同学小眉看出了环环的心思,并帮助他出了一个坏主意——找余力借钱。
环环没有想到,余力竟然这么爽快的答应借给环环1400元给他买手机,但要求每月利息一百元,三个月之内还清,环环根本没想到,1700元自己三个月还不清,而余力的要求也越来越过分到最后竟__了小眉、环环、李言三个未满14周岁的女孩。
最终,李言的父亲把余力告上了法庭,交给了警方,虽然处置了余力,但三个孩子内心深处的伤害是很难消除的,只要一听到有关消息,就会变得沉默不语,甚至暴怒。
然而,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不仅是中国,国外很多国家更是对此案件采取了相应的 措施 ,但就算对犯罪者再严厉惩罚,也无法彻底消除少女内心的障碍,我认为更应该加强学生的安全保护意识,以及与家长的沟通能力。让家长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而不是连在孩子这般无助时都没发现孩子的异常。
但最主要的更应该是让学生自己,彻底的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交友需谨慎,在一个陌生人刻意亲近我们时,我们心里应该加强防备,狼并不可怕,披着羊皮的狼才是最可怕的,不要轻易的相信我们看到的“羊皮”,对这些不明来历的“朋友”,我们应该时刻提防避免上当受骗,尽量的不去和成年人社会青年打交道,即使是我们身边的朋友带我们去某处,我们也应该多加考虑这些地方适不适合我们去,去的话会不会有危险。
《守护明天》观后感作文5篇2020相关 文章 :
★ 第三季《守护明天》观后感心得体会作文
★ 2019第三季《守护明天》观后感心得体会优秀作文5篇
★ 最新2019《守护明天》第三季观后感心得5篇
★ 2019《守护明天》第三季观后感心得5篇
★ 学生看2019守护明天第三季最新观后感心得5篇精选
★ 最新2019守护明天观后感学习心得5篇精选
★ 2019《守护明天》第三季最新观后感心得5篇
★ 2019守护明天最新观后感学习心得5篇精选
★ 2019守护明天最新观后感心得5篇
★ 《守护明天》第三季最新观后感心得范文5篇精选
8. 看中央12的观后感400
刚才观看了CCTV-12社会与法频道中,张绍刚主持的“我建议”节目。今天的话题分为两个:第一个是就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刘庆峰提出的“目前劳动法对劳动者随意跳槽行为几乎未设违约成本,因此企业不愿培训新员工,国家应立法限制员工随意跳槽,使企业培养新员工所花的时间、代价方面得到更好的法律保护”这个话题,双方展开讨论。其中刘庆峰代表就他的观点做了补充说明。第二个话题是以就业成功的大学生和仍在等待就业的大学生现身说法,讨论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对刘庆峰代表的观点我表示中立。我认为,刚毕业的大学生,绝大多数需要上岗前的培训,包括企业文化培训、岗位培训等等。如果企业培训后,员工因为企业或自身的因素离职,这将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我们大多数人也会认为:没有哪家企业不想留住人才,同样也没有哪个人才不想找到一块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因此,如果企业的管理机制适合人才的发展,那么企业也就不用担心员工的离职和人才外流;如果每一个人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全力以赴,出谋划策,努力成为发光的金子,也就不用担心得不到重用。
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我认为这句话说的很好,“如果你是一粒沙子,扔到沙滩上,你还能找出那粒沙子吗?如果把一粒珍珠扔到沙滩上,你一定可以再找到它。”那么,如果你是一粒沙子,却想得到珍珠的待遇,那你永远找不到适合你的工作。先把自己当做一粒沙子吧,用心提高自己,经过锻炼和磨难,终会把自己打造成为一粒发光的珍珠。正如张绍刚在节目最后说的求真务实,脚踏实地。或许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刚才观看了CCTV-12社会与法频道中,张绍刚主持的“我建议”节目。今天的话题分为两个:第一个是就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刘庆峰提出的“目前劳动法对劳动者随意跳槽行为几乎未设违约成本,因此企业不愿培训新员工,国家应立法限制员工随意跳槽,使企业培养新员工所花的时间、代价方面得到更好的法律保护”这个话题,双方展开讨论。其中刘庆峰代表就他的观点做了补充说明。第二个话题是以就业成功的大学生和仍在等待就业的大学生现身说法,讨论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对刘庆峰代表的观点我表示中立。我认为,刚毕业的大学生,绝大多数需要上岗前的培训,包括企业文化培训、岗位培训等等。如果企业培训后,员工因为企业或自身的因素离职,这将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我们大多数人也会认为:没有哪家企业不想留住人才,同样也没有哪个人才不想找到一块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因此,如果企业的管理机制适合人才的发展,那么企业也就不用担心员工的离职和人才外流;如果每一个人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全力以赴,出谋划策,努力成为发光的金子,也就不用担心得不到重用。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我认为这句话说的很好,“如果你是一粒沙子,扔到沙滩上,你还能找出那粒沙子吗?如果把一粒珍珠扔到沙滩上,你一定可以再找到它。”那么,如果你是一粒沙子,却想得到珍珠的待遇,那你永远找不到适合你的工作。先把自己当做一粒沙子吧,用心提高自己,经过锻炼和磨难,终会把自己打造成为一粒发光的珍珠。正如张绍刚在节目最后说的求真务实,脚踏实地。或许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9. 2020年度法治人物评选活动个人观后感心得
2020年还是举办“年度法治人物”评选活动的20周年。从2001年起,每年的12月4日,“年度法治人物”总是如约而至,成为一年一度的法治盛事。那么你们知道关于2020年度法治人物评选活动个人 观后感 心得内容还有哪些呢?下面是我为大家准备2020年度法治人物评选活动个人观后感心得五篇,欢迎参阅。
2020年度法治人物评选活动个人观后感心得一
为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树立法治意识,12月4日,县公安局积极组织我局民警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宪法的精神法治力量——20__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礼”专题节目。
20__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贯彻落实“七五”法治宣传 教育 工作规划的第四年。这些年来,法治中国的建设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20__年度法治人物评选活动共推出18位候选人,他们是法治中国的推动者、践行者,是20__年度法治中国建设的“代言人”。他们的 事迹 ,代表着过去一年在立法、执法、司法、普法等各个领域中我国法治建设所取得的成绩,从不同角度展现和诠释出20__中国法治进程的脚步,聚焦平凡岗位上“接地气、敢担当、有作为”的基层法律工作者。
他们当中,有全民普法工作探路人孙彦芳;有筑梦雪域、普法羌塘的网信办干部王鲁镇;有“公益诉讼活词典”全国检察机关优秀办案能手姚红;有足智多谋屡破大案的扫黑刑警杨宗麟;有舍命追击歹徒的监狱警察刘彦;有立足三尺讲坛、传播宪法精神的宪法学者韩大元……
他们身上,有着对法治精神的信仰,对法治原则的坚守,对公平正义的执着追求。他们普通而不平凡,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以孜孜不倦的忠诚和奉献为中国法治建设增添了神圣的光辉。
通过观看本次专题节目,民警们表示,将以法治人物事迹为榜样,学习他们崇高的品质,传承他们的精神力量,成为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2020年度法治人物评选活动个人观后感心得二
“12.4”熟悉的数字,今年的这一天却带给我们更多的感动,更多感受到中国几十年来国家的进步和法治的力量。2020年度《中国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盛典》十大法治人物颁奖晚会,观看后我心潮起伏,那些法治人物成了中国光辉的旗帜,也成了我仰慕的英雄。
今年12月4日是第五个国家宪法日,看到推选出的10位年度法治人物,他们中间有公安民警、检察官、法官、调解员, 也有人大代表、媒体人、律师、学者,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躬行实践, 让法治精神通过一点一滴的行动落地生花并结出累累硕果。
让我们感动的不仅是那些与罪犯斗智斗勇的警察,为冤者请命的检察官,或者明察秋毫、避免了冤假错案的法官,还有与我们一样,身处平凡岗位的普通人。印象深刻的有业务精深的办案专家华列兵,他是创新改革的践行者,从警20余年,他以公平正义为追求,坚定推进规范执法,实现执法质量新提升,为建设平安中国屡建新功! 还有一名“网红”,他是唐帅,他是中国手语律师第一人。他是一名翻译,也是一名律师,专注手语普法。出生在聋哑家庭的他,因为懂得他们的“苦”,自学手语和法律,为无声人群做有声辩护,成为聋哑人最信赖的律师。
正是他们,告诉我们,法律工作,不止是警察、检察官或法官们的事情,也与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息息相关。我们应该以他们为榜样,深入学习宪法,增强宪法自觉,大力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在各自平凡而伟大的岗位上,守护公平正义,传播光明的火种,让法治信仰真正植根于每个人的心中!
2020年度法治人物评选活动个人观后感心得三
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司法局原局长、区脱贫办“四好村”传后箭镞执行组长的莫鸽鸽入围20__年度法治人物候选人。“精神扶贫”怎么做?的莫鸽鸽在这件事情上想得比一般人更深。从区司法局原局长到区脱贫办“四好村”创建组执行组长,她选择了最朴实的 方法 ——宣讲。她创办“心连心?鸽鸽讲堂”,用一张“巧嘴”为群众送政策、讲法律、鼓干劲,即使罹患肝癌,仍然乐观面对,继续躬耕在精神扶贫的道路上。
据了解,11月18日,20__年度法治人物候选人点赞通道全面开启。经过本届评选委员会公开审议、推选,在各方推荐的35位(组)候选法治人物中,一共有18位(组)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群体,成为20__年度法治人物候选人。
从即日起到12月3日,18位(组)“20__年度法治人物”候选人的事迹宣传片,将会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会与法频道滚动播出;他们的个人事迹,也将陆续在各大网站和媒体平台推送发布。同时,也将同步进行候选人公示和点赞活动。
据悉,“宪法的精神 法治的力量——20__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礼”将于12月4日晚间黄金时段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CCTV-1)、社会与法频道(CCTV-12)播出,届时,颁奖礼现场将揭晓本届年度法治人物的最终获奖结果。
2020年度法治人物评选活动个人观后感心得四
12月4日,在第七个国家宪法日来临之际,宪法的精神 法治的力量——2020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礼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行。
“时光轮转,岁月变迁。但不变的是人民法官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在活动现场,郭兴利这样讲述。
28年间,郭兴利用背篼背着国徽和卷宗翻山越岭、进村入户巡回办案,足迹踏遍了15个乡镇169个行政村156平方公里的土地,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背篼法官”。
郭兴利扎根基层、倾心为民,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法官”全国“最美基层法官”“全国模范法官”“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五十多项荣誉。
“我在法庭工作了28年,现已退休,脱下了法袍……说真的,有很多眷恋和不舍。”对审判工作的深深眷恋,是退休后的郭兴利最常提起的。
回首自己的工作,郭兴利表示:“我终于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做到了。”
对于年轻法官,郭兴利这样寄语:“如今,我们那里交通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法庭也配备了巡回审判车,背篼已经很少背了。但是,我想对年轻的朋友们说,背篼可以丢,司法为民的初心和使命不能丢,公正司法的责任担当不能丢,服务百姓的‘背篼精神’更不能丢。”
2020年度法治人物评选活动个人观后感心得五
由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主办,“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20__年度法治人物评选及颁奖礼”,目前已在京录播,12月4日将播出。经过评委会专家推荐,全国共有18位(组)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群体脱颖而出,成为20__年度法治人物候选人。重庆市南川监狱勇斗歹徒、英勇牺牲的监狱人民警察刘彦便是其中之一。
据介绍,“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20__年度法治人物评选及颁奖礼”全面梳理20__年在立法、执法、司法、普法等各个领域的重大成果,对优秀法治人物进行表彰,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波澜壮阔的法治进程进行特别回顾。
20__年11月22日12时20分,重庆市南川监狱民警刘彦在与歹徒英勇搏斗中不幸受伤,11月23日16时00分,经抢救无效牺牲,年仅30岁。刘彦受伤时,南川区上千名素不相识的社会群众自发到医院献血,全力挽救刘彦的生命。刘彦牺牲后,南川区数万群众沿街热泪送行,自发前往灵堂悼念,南川区音乐协会为他谱曲传唱,其英雄事迹感动了一座南川城。
同时,刘彦勇斗歹徒的事迹迅速传遍全国、引发强烈反响。20__年12月18日,司法部决定追授刘彦同志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一级英雄模范称号;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团市委追授他“重庆青年五四奖章”。
2020年度法治人物评选活动个人观后感心得相关 文章 :
★ 最新2020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礼观后感范文
★ 2020参加法治实践活动个人心得感想5篇
★ 法治宣传2020观后感心得5篇
★ 2020 年度法治人物事迹学习心得观后感5篇精选
★ 2020 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礼观后感5篇
★ 2020法治实践活动观后感心得5篇
★ 2020《宪法的精神 法治的力量——2020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礼》观看...
★ 观看2020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礼最新观后感心得总结5篇
★ 2020参加法治实践活动个人感想心得优秀范文
★ 2020《宪法的精神 法治的力量——2020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礼》观看...
10. 观看纪录片镜子观后感
央视镜子纪录片观后感【1】
4月16日下午,由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出品的真实电影《镜子》在国家图书馆举行首映典礼暨交流会。在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召开之际,在200多部提名的纪录片作品中,《镜子》脱颖而出,入围终审环节,角逐纪录单元最佳中国长片奖。
影片讲述了一个关于心灵回家的故事。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父母对孩子满满的爱有时却造成了满满的伤害,这究竟是为什么?“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有一个问题家庭教育模式的存在。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而家庭更是社会的一面镜子。作为中国首部深度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的真实电影,《镜子》通过客观冷静地真实纪录,呈现三个家庭的社会学样本,让人重新审视当今中国家庭面临的亲子关系等情感问题,给观众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间。
此前,《镜子》的主创团队分别走进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首都师范大学和河北省石家庄二中的校园放映,引发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热烈讨论。
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单元评委、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同道观看完影片说,“《镜子》是一味中药,给社会提供了反思、给生命提供力量,让社会更加和谐,这是纪录片本身的责任。”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林丹华说,“家庭影响孩子最深,孩子出现了问题父母一定要反思,只有和孩子共成长,才能让孩子能够有属于他们的天地。”
央视镜子纪录片观后感【2】
2017年4月1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和高中部的部分班级停课半天。9点钟,在老师的带领下,三百多名学生列队进入学校大礼堂,同时,一百多名学生家长也纷纷落座,他们将在这里观看一部还没有公映的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镜子》是由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天网》栏目经过十年酝酿与策划,两年拍摄和制作才最终完成。该片以代际情感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客观冷静地真实纪录,呈现三个家庭的社会学样本,以情感教育缺失这一新视角,重新审视当代中国家庭面临的亲子关系、亲密关系等情感问题,这是中国首部深刻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的真实电影。为了让社会公众更深入地了解家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纪录电影《镜子》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开启了进校园活动的第一站。
“我是一面镜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实于父母,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与他们是多么相似”,“我告诉你们,最好不要抓着我,你们抓着我是控制不了我的”,“你让他跳,你看他敢吗,他每次说完这句话,我就想我要是再回家我就是孙子”。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在整整九十分钟的放映过程中,每一帧画面、每一段对白都牵动着学生、家长和老师的情绪。
随着礼堂灯光的亮起,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创新人才研究会会长,人大附中联合总校校长刘彭芝首先分享了她的观影感受:“看完以后真的心潮澎湃,很震撼,很激动,跟我有共鸣。两会刚完十九大之前推出这个片子太重要了,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我也很感谢中央电视台,能够在这个时候适时推出这个片子。”这部影片之所以能引起刘彭芝校长的`强烈共鸣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片中关于家庭教育的思考与刘彭芝近年来的倡议不谋而合。2015年6月9日,刘彭芝校长在《光明日报》上发表过一篇署名文章《家庭教育,从教育家长开始——尊重孩子,解放孩子》。观影后,刘彭芝再次强调,“家庭教育首先要教育家长,不要光说孩子。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家庭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有一个“问题”的孩子就有一个“问题”的家庭。而且我们家长有很多不太懂教育。尤其独生子女家长,有些家长没有资格当家长,他有资格生孩子,但是没有资格教育孩子。”在《心理访谈》著名主持人沙玛阿果的主持下,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副总监童宁,社会与法频道《天网》栏目制片人、《镜子》总导演卢钊凯,《镜子》导演范永东与在座的师生和家长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一名高一的女生首先提问:“我对片子中的一句话特别有感触,‘人生不止只有学习这一条路’,但是我又在想,我们真的能选择其他路吗?”
一位家长对于当下孩子们能够选择的路径较为乐观:“我觉得社会越开放,选择机会越来越多。不像我们成长阶段,选择很少。”
社会与法频道副总监童宁分享了自己把握人生阶段的感悟:“合理地把兴趣爱好放在不同阶段,这是学习最好的时期。”刘彭芝校长把选择和获得自由的基础联系在了一起:“全世界孩子都得念书,那么念的书比较多、知识比较广,将来进入社会就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一个人兴趣会不断提升、不断变化,所以你会有自由,但是自由也是为了我们社会、我们国家做更好的贡献,你的人生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在场的师生难抑观影后的激动心情,就影片内容积极提问求解。在问答中,主创团队还就创作背景和创作初心做了一一解答。《镜子》导演范永东透露了获取片中家庭支持的关键:“拍摄过程中也有很多理解上的冲突,但是我们团队每一个人在抱着真诚帮助这些家庭的信念上,获得了家长的信任。”
《镜子》总导演卢钊凯也吐露了心声:“作为媒体,我们想通过该片让更多的人关注家庭情感教育的问题,能够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如果有更多人愿意思考,愿意做一些事情,我想我们这个片子初衷就达到了。我们在片子里讲,包括家长讲的‘问题’孩子,所有出现 ‘问题’的字幕都是打引号的,因为在我们创作者心里,这些孩子都不是问题孩子。”为何父母对孩子满满的爱有时却造成了满满的伤害?通过该影片,主创团队希望整个社会能更加关注“问题”孩子这个现象的存在。并能对“问题”孩子背后所折射出的“问题家庭教育模式”进行正视与关切。刘彭芝校长也强烈希望通过该影片的播出,能有更多的家长正视自身的家庭教育问题,国家也应加快相关立法的脚步,保障孩子、家长的受教育权及其他权利。真实电影《镜子》用心讲述一个关于心灵回家的故事。在充分呈现社会生态复杂性的基础上,给观众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心灵回家!让爱不再变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