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经济法课程总目标

经济法课程总目标

发布时间: 2024-09-30 04:37:45

1. 经济法课程案例教学分析

经济法课程案例教学分析

例教学一种比较适合当今教学培养目标的教学方法,那么,经济法课程如何开展案例教学呢?

摘要: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阐述案例教学在经济法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及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指出案例教学能提高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经济法课程;案例教学;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法最早可溯源至1870年哈佛大学法学院兰代尔教授的判例教学法教学改革,首次在教学中使用判例集代替了过去的教本。判例教学法以法院判例为教学内容,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参与讨论,迎合了英美法系国家以判例为法律渊源的特点。因此,判例教学法逐渐确立了其在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学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并被美国法学教育的精华[1]。判例教学法于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中国,借鉴此种教学法科学合理的部分,结合我国的法学教育背景和成文法法律体系,形成了适合我国法学教育环境的案例教学法。

一、案例教学的概述及在经济法教学中的作用

案例教学是指在法学教学中,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和研究现有案例解释成文法内容以及利用法律分析研究案例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教学方法,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行动为导向的“互动式”教学方法。经济法是一门理论性很强,实践性更强的课程,它的表现形式以抽象的概念、制度、规范等为主,对于实践经验的在校生来说要理解其中的理论知识比较困难。而案例分析法恰恰是坚持理论联系实践,把课堂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以生动的案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让抽象枯燥的经济法知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有趣。所以,如果可以成功地将案例分析法运用于经济法教学中,就能够培养学生系统掌握理论知识和提高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培养能力型、素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二、案例教学在经济法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一)案例引入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案例最好是贴近学生生活或者最近发生的现实案例,并在课前把案例相关资料发给学生,启发学生通过查阅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来思考分析案例的观点。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通过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多媒体形式难学生展示相关案例。因为多媒体教学具体形象生动、信息量多、故事情节有趣等特点,将案例相关法律知识通过故事情节充分展现出来,很受学生欢迎。案例可以从《经济与法》、《今日说法》、《焦点访谈》等普法节目和中国法律信息网、中国民商法律网等网站中精选出来。

(二)学生讨论

学生根据教师选取的案例通过思考后相互之间分组进行讨论。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当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此外,教师还要灵活运用提示、设问、强调、举例子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营造轻松愉快的讨论气氛,吸引学生参与讨论和交流信息,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总结结果

经过热烈讨论后,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阐述本小组对于案例讨论的观点,教师根据每个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全面的`点评。教师点评过程中,一方面,要给出正确的案例分析答案,强调学生应掌握的案例分析方法和步骤;另一方面,在明确指出案例所涉及的法律知识点及案例分析的重点和难点,在分析评讲案例的基础上深入剖析相关法律理论知识,加深和巩固学生对相关法律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此外,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讨论的焦点问题,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四)撰写分析报告

经过思考讨论、总结分析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课后完成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通过撰写分析报告,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拓展其思维空间;另一方面,教师在分析过程中发现案例中有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为自己开展相关课题研究提供思路和启发,而此类课题研究应用性很强,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反过来可以更好地促进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提高教学效果,是一个双赢的过程。

三、案例教学在经济法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一)精选教学案例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选择的教学案例应该是紧扣教学内容、针对性强、真实典型的、新颖,案例选择不仅仅限于教材、网站、电视的间接材料,最好能通过深入司法系统实践锻炼而总结归纳出直接的案例,使所选案例更具有说服力,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对理论知识更易于理解、掌握和运用。案例分析问题要向学生给出明确的法律依据,做到所有案例分析有法可依。总而言之,案例筛选应遵循以下原则:1.案例要具有现实意义;2.案例的难度应该适中;3.案例具有教学价值。

(二)合理安排案例

教学时间案例教学的特点之一是占用时间比较多,而经济法课程内容复杂、课时量较少,学生很难掌握案例中的核心知识点,因此,在经济法课程案例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合理科学地安排案例教学的每个环节,注意控制时间,教师进行案例分析时应围绕案例相关的法律知识,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以便学生有更宽裕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交流,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案例演示法教学可以利用丰富的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演示案例,刺激学生的视觉,将案例与课程的基本理论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达到信息双向沟通的效果。目前,高校广泛采用这种方法,其表现形式或者以讲授理论为主,案例教学只是例证作用;或者以案例为主进行课程理论的讲解分析。

2.案例讨论法

案例讨论法应该是在教师的主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而进行的讨论分析的教学方法。教师在组织案例讨论时可以采用引导、指导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来扩展学生思路和启发学生的思考;也可以采用提问、设问、反问、提示等形式引导学生讨论分析,鼓励学生大胆根据自己的观点归纳总结。在整个讨论过程中,教学应主导讨论的方向和节奏:学生讨论过于激烈兴奋时,教师要及时调整;学生讨论过于沉闷,思维停滞不前的情况下,教师则要通过引导、启发来拓展学生思维,引领学生展开讨论,调整课堂气氛;学生讨论内容偏离主题,教师应及时纠正并帮其理顺。实践证明,通过课堂的案例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思考,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了学生表达技巧和实际操作能力,能达到较好的教书育人的效果。

3.案例模拟法

案例模拟法是指由学生通过饰演案例中的角色充分体会法律在现实生生活中的运用,加深对法律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采取此种方法要求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选好案例剧本、道具、布置简单的模拟场景等,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其体会法律在生活的魅力和意义,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案例教学法

与讲授法要有机结合传统的理论教学法是一种单向的教学模式,它充分体现了教师对教学的整体组织和掌控,能较好地解释分析法学概念、原理和法律条文,它最大的优势是保持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系统性;而案例教学法则是一种启发、引导性的教学方法,它从生活实际入手,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只有更好地把案例教学法与讲授法有机结合,把法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巧妙地渗透到案例教学当中的同时,又把典型的现实案例融入到法律理论知识中,真正做到以例激趣、以例明理、以理析例、以理证例,两者有机结合,达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基于上述分析,特设计以下经济法案例教学模式,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教学中,可在课堂上引用导入案例,即启发性案例,通过案例情陈述提出相关法律问题,学生可带着问题边听取教师讲授法律知识,边结合案例思考问题,法律知识点学习完毕后再回过头来分析案例。比如,在讲合同法关于“违约责任”内容时,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前可导入如下案例:果农张飞与水果批发市场的个体商户王刚签订了一份蕃茄购销合同。合同规定7月底以前交货,张飞因家中有事不能如期交货,决定8月3日办完事后交货,不料8月2日天降冰雹,蕃茄被毁,故不能交货。这种情况下张飞要不要承担违约责任呢(提出问题)?案情陈述完后向学生讲解违约责任的有关法律规定,当学生学习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后,导入案例中的问题便迎刃而解了,教师再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一步分析,学生便可以轻松掌握课堂教学内容了。

四、结论

实践证明,案例教学一种比较适合当今教学培养目标的教学方法,普遍受到学生的欢迎,在经济法课程教学中也体现了诸多的优势,但对教师在案例选择、课堂组织和掌控、多媒体的运用等综合素质要求很高,教师必须不断深入调研、参与实践才能筛选更多有代表性的案例素材讲解,弥补课堂教学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郭成伟,法学教育的现状与未来[M].北京:中国法律出版社,2000:156.

[2]舒胜.高职经济法课程案例教学实践与探索[J].高职论丛,2011(9).

[3]杨春娇.工商管理类经济法课程安全教学法的探悉[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9).

[4]孙月蓉.经济法课程案例教学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11(3).

;

2. 广东警官学院法学专业好吗

广东警官学院法律系简介

广东警官学院法律系的渊源,可追溯至1952年建立的广东省革命干部学校,1956年该校并入原广东省政法干部学校,主要培训法院、检察、司法、民政、监察等部门的在职干部,设有哲学教研组和政法教研组。1958年,广东省委决定合并成立新的广东省政法干部学校,设政治理论教研室、政法教研室、公安教研室、武装民警教研室,用于轮训政法系统基层领导骨干。1983年改为广东省政法干部学院,1984年更名为广东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1988年更名为广东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设有法学基础理论、刑法民法经济法等六个教研室。1988年3月,法学基础理论、刑法、民法经济法教研室合并组建法律系。法学专业自1983年开始招生,从事成人专科学历教育,为广东、海南等地输送了大批优秀政法人才。

为适应广东经济的飞速发展,1992年底,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广东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的基础上,增设广东公安高等专科学校,1993年开始招收专科法学专业学生。1998年,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将广东省人民警察学校并入广东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后,资源得以整合,有滨江、嘉禾两个校区。学院以普通专科、成人专科、业余大专、全日制学历文凭班等教学培养为主。设法学、文秘(司法方向)、治安等专业。

2004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广东警官学院。法律系下设法理学、刑法学、民法学、商法学四个教研室。9月,招收第一届本科法学专业学生。目前,本科法学专业在校生1733人,专科法律事务专业在校生859人。

法律系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有一定科研水平、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1人,讲师21人;博士和在读博士5人,硕士以上29人。拥有一批教学、科研方面的优秀人才:南粤教坛新秀1人,首届广州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1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2人,广东警官学院首届教学名师1人、学科带头人2人、中青年培养对象2人,西南政法大学兼职教授1人,中山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2人。此外,还有8人次在中国法学会各专业研究会、全国政法院校经济法研究会等学术团体担任副会长、副秘书长、常务理事、理事等职。

法学专业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复合型法律通用人才和应用型公安法律专门人才的基本手段与措施。本专业根据普通高校本科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求,结合学院特点设计了较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充分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措施,并取得较好成效。

一、设置了“专业主干课、专业核心课、专业特色课”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首先,本专业开有法理、宪法、中国法制史、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经济法、商法、知识产权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核定的法学专业14门专业主干课程。

其次,还开有立法法、合同法、公司法、婚姻家庭法、金融法、侵权法、港澳台法、外国法制史、律师与公证、证据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海商法、环境法、司法职业综合训练等法学专业核心课程。

再次,结合学院资源优势,另开有公务员法、警察法、国家赔偿法、行政许可与行政复议法、公安学基础理论、治安管理学、国内安全保卫学、刑事科学技术概论、预审学、犯罪学、犯罪心理学、警察警务战术、涉外警务、公安机关侦查办案程序等法学专业特色课程。

对于专业主干课和专业核心课的设置,普通院校同类专业可能大同小异。但对于专业特色课的设置,不同类型的学校界定特色课的范围亦不同,本专业依托公安高校的独特资源,将公安类基础知识课程作为特色课程,是普通院校同类专业所不具有的。

二、设置了“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素质教育课+毕业论文与实习”五大模块的课程总体结构

升本前的专科教育阶段,本专业主要按照“职业性、应用性和技能性”的培养模式设置课程体系,采取“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毕业论文与实习”四大模块课程结构,公共基础课程比例偏低。例如专科2004、2005、2006三个年级,公共基础课的学分在总学分中所占比例分别为29%、29%、20%,专业必修课及专业选修课的学分在总学分中所占比例分别为63%、63%、71%,体现了“基础够用,职业培养”的观念。升本后,本专业按照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体系进行了较大改革,采取“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素质教育课+毕业论文与实习”五大模块课程结构,大大加重了公共基础课程的比例。例如本科2004、2005、2006三个年级,公共基础课程及素质教育课程的学分在总学分中所占比例均为36%,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学分在总学分中所占比例分别为54%、56%、55%。不仅如此,任选课程和素质教育课程的开出门数也在逐年增加,本科2004级时只开设了30门,本科2006级时已开设70门,其中,涉警科目20门,体现了综合素质培养的本科教育特征

三、构建了 “课堂实践教学+社会实践+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相连接的实践教学体系

本专业一贯重视本科生的实践教学,依据本专业特点及“复合型法律通用人才和应用型公安法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了“课堂实践教学+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相连接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计划完善、要求明确、管理规范,实务实训和实习基地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利用率高,教学效果好。

(一)课堂实践教学

本专业学生的课堂实践教学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专业课中的实践教学,包括课堂讨论、课堂演讲、观摩审判、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等等。目前,专业课中有实践教学的课程达12门,共计116学时。二是专门开设了一门实务实训课程《司法职业综合训练》,54学时。

(二)社会实践

本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由入学军训和假期见习构成。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本专业通过入学军训、普法宣传、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等活动,使学生深入了解国情、社情和民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信念和社会责任感。例如每年组织学生代表到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云城街云楼村进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组织青年自愿者进行社区服务等。例如2007年9月,学生社团“法协会”部分会员在广州市海珠区滨江街办事处进行法律义务咨询,深受社区群众欢迎。

(三)专业实习

专业实习即毕业实习,本专业集中在第七学期进行,为期12周。专业实习是进行思想教育、职业教育和专业技能训练的重要环节。本专业高度重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把专业实习当作一项最为重要的工作来抓,不断拓展实习渠道,重点建设了一批高质量的实习基地。目前,与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法院、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法院、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检察院、广东省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深圳市公安局、广东海云天律师事务所等六家单位签订了《实习基地建设协议》。这些实习单位都是业内成绩斐然、管理先进的单位。例如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检察院曾于2001年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模范检察院”荣誉称号,2002年和2007年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全国基层检察院建设示范院”。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法院2000年度、2001年度连续两次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人民满意的好法院”称号等。

(四)毕业论文

本科生毕业论文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的、也是最后的实践环节,是衡量教学水平、认证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的重要依据。本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时间有8周,

法学专业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学院发展之根本。

法学专业围绕“复合型法律通用人才和应用型公安法律专门人才”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牢固树立“人才培养为根本、质量兴校为基石、教学工作为中心”的理念,在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学科方向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初步完成了由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的跨越。

1.初步形成不同学科方向的学术梯队。包括谭玲教授领衔的民商法学学术梯队,夏蔚教授领衔的诉讼法学学术梯队,沈晓敏教授领衔的法理学法史学学术梯队。

2.学科建设优势逐渐显现。本专业以诉讼法学、行政法学、刑事法学学科为重点,以民法学、商法学、经济法学学科为优势加强建设,在科研和教研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学科优势渐显。

3.专业特色逐渐形成。通用课程和特色课程合理设置,使本专业学生能够较好了解法学专业知识和公安业务基础知识,初步具备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科法学专业

法学是研究法或者法律这一特定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广东警官学院法学专业三年的本科历程,内源于十五年普通专科教育和半个多世纪成人教育的积淀。作为一级学科,法学专业承载着学院公安类主体学科的拓展空间,是建设合格普通公安院校的基础和支撑。

法学专业现有学生1733人,专任教师45人,是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水平较高、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高级职称33.4%,硕士以上68.9%,中青年教师86.7%,91.1%来自五大政法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等重点综合性大学。专业负责人谭玲教授是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理事、全国政法院校经济法研究会副秘书长、广东省法学会民商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首届广州“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广东警官学院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

法学专业以“人才培养为根本、质量兴系为基石、教学工作为中心”的理念,围绕“复合型法律通用人才和应用型公安法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了科学合理的“公共基础+专业主干+专业核心+素质教育+毕业论文与实习”的课程结构体系,以及“课堂实践教学+社会实践+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相连接的实践教学体系。

其中,广东警官学院法律系主任谭玲现被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为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3. 新课程背景下中职《经济法》教学之思考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中职《经济法》教学之思考

论文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学校的课程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专业课教师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正担当起这次课程改革的重任。《经济法律法规》(本文简称《经济法》)课程作为中职财会、营销专业的基础课,正处在现代与传统的新旧教学思想交替的关键时期。作者通过总结近几年的教学经验,提出《经济法》课程教学应坚持三个原则,并结合当前中职《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多角度进行了教学探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中职;《经济法》课堂教学;案例教学法;高效课堂

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尽管不同于基础教育,有其自身固有的特点和规律,但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带有普遍性的教育理念,依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在宏观课程改革背景下,笔者认为,当前《经济法》课程教学要坚持三个原则:一要以人为本,体现中职学生的特点,客观反映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身心特点;二要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尤其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三要充分体现《经济法》课程的教学特色。在此,笔者拟总结近几年《经济法》课堂教学的探索实践,归纳本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

中职《经济法》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教材内容编排上,严重脱离学生实际 教材内容编排按照先抽象知识再进行实体法律内容分述的顺序,严重脱离学生的实际,造成了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经济法律法规》,第一章是“经济法概述”,主要讲述经济法的本质、特征与基本原则和作用;第二章是“经济法律关系”,主要讲述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构成以及产生、变更与终止。这两章是对经济法知识的高度概括,有抽象性、系统性和专业性的特点。但对中职学生而言,直接接受这些纯理性知识,大大超越了学生现有接受能力,教学效果较差。

在教学实施上,形式过于单一 在目前的《经济法》课堂教学中,教师仍然唱主角,“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改观。由于课堂活动单一,片面强调对法律知识点的机械记忆,课堂上出现了学生厌学、纪律松懈的状况。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逻辑严密的口头表达能力、据理力争的雄辩胆量和知识实际应用能力。这种教学忽视对职业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性培养,难以有效吸引学生,课堂缺乏生气,新课程提出的三维教育目标得不到落实。

在教学方法运用上,案例教学法应用不够充分 在目前的《经济法》教学中,为了完成繁重的教学内容,教师往往忙于应付讲授繁重的各章节法律内容,而疏忽了法律教学中最有特色的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只在课堂中充当讲授法的“配角”,造成教师的案例意识淡薄,学生碰到现实问题,难以有效地运用经济法知识予以解决,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在课时分配上,时间紧、任务重,教学任务难以按时完成 一方面,《经济法》内容繁杂,面广量大,实际教学需要九十多个课时,但一般学校只安排72课时,存在着较大的课时缺口。另一方面,本课程课堂教学效能低,且存在着大量的重复教学现象。如第三章“公司法”中的各种有限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第四章“中小企业法律法规”中的合伙企业与个人独资企业,在教学中无需作一一详细讲解。第七章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初中、高中的法律教材中都有相关内容,“会计法”内容在会计专业课教学中也有相应的内容,大量的重复教学造成了课堂的低效或无效,浪费了教学时间。

在学生评价上,片面强调书面的学业检测,忽视过程性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以期末终结性检测替代学段成绩,学生平日的过程性表现往往被置之度外。评价方式大都是闭卷书面考试,考试内容以概念、知识点的记忆等为主,能真正反映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案例分析等应用性题目相对不足,出现了学生依赖高强度记忆就能拿高分的现象。实践证明,这种要以死记硬背来应考的评价方式偶然性很大,难以反映学生真实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思考与体会

积聚感性认识,构建知识生长的肥沃土壤 新课程提倡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建立密切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经验。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也指出,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如何发挥学生已有的经济生活经验、积累更多的经济素材,成为《经济法》有效教学的关键。为此,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如下对策:(1)打破原先的编排顺序,重新整合教材内容,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选择学生相对比较熟悉、容易接受的具体经济法律章节优先进行课堂教学。(2)在教每一章节时,教师先从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对学生生活经验的挖掘,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充分了解、剖析社会经济现象,积累素材,从而引发学生对经济现象的关注。如笔者在讲公司法、中小企业法、外商投资企业法内容时,都是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先结合义乌地方区域经济中学生比较熟悉的典型企业,畅谈其存在的社会价值或问题,进而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3)拓展教学资源,发挥现代网络媒体的教学优势,实施直观性教学。教师可从多媒体网络中搜集学生喜闻乐见的经济法案例、生活趣闻视频等,给学生播放,既能增进学生对法律知识背景的了解,又能吸引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搭建多彩活动舞台,拓展法律技能的训练空间 经济法本身是一门建立在丰富多彩、形形色色的经济活动基础上的法律,经济法课堂理应成为充满活力的活动空间。新课程改革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笔者在《经济法》教学中,经常开展专题讨论或辩论、模拟法庭、组织学生去法院旁听开庭审理等活动,使它们成为课程活动的重要载体。(1)专题讨论或辩论。例如,讲完公司法后,笔者组织学生观看了轰动一时的“浙江东阳吴英集资案”的网络视频,围绕主题“吴英集资是为了公司正常生产经营需要而应无罪释放,还是属于个人非法集资诈骗而判死刑呢”,组织持相反观点的学生,展开唇枪舌剑的`辩论。(2)模拟法庭。为了满足学生亲自进行经济法实践的欲望,可开展模拟法庭教学活动。具体操作时,由教师提供具有典型性、疑难性案例,由学生自愿模拟法庭角色。模拟法庭可面向所有学生,可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如法官组、律师组、当事人组和书记员组,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模拟法庭活动中来。(3)旁听开庭审理。如果条件许可,可安排学生参加法院开庭审理,体验整个审理审判过程,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例如,笔者在讲授合同法时,安排了一次合同纠纷的开庭旁听,结果学生的兴趣大增,非常认真听取了案件的审理过程,从而为本章的有效教学作了铺垫。

4. 会计经济法基础第一章思维导图,初级会计法律基础思维导图

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确定主题和范围

首先确定你要制作思维导图的主题和范围,例如“会计核算基本概念”或者“财务报表分析技巧”。

2.收集资料

收集有关该主题的相关课程材料、教科书、学术论文等资料,帮助你了解该主题的核心概念和重点内容。

3.列出关键要素和关系

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列出该主题的关键要素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例如定义、规则、流程、法律条文等。

4.设计思维导图结构

在思维导图中以中心主题为起点,将上一步中列出的关键要素和关系逐层展开为分支和子主题,并使用符号和图标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5.添加详细信息

在每个分支和子主题下方添加具体信息,例如相关法律法规、实例案例、概念定义等,以便更好地解释和理解主题内容。

6.进行排版和美化

根据实际需要,对思维导图进行排版和美化,以达到更好的可视化效果。

总之,制作会计经济法和初级会计法律基础的思维导图需要针对具体内容进行设计和制作,以上是一般的思维导图制作步骤,请根据实际灶猛历需要加以调整。

绘制思维导图,可以借助极简式专业思维导图软件-『MindNow思维导图』。

1、简约易用,多端互通,小白一秒上手

简约的界面风格,非常适合新手小白使用,操作简单,具有在线版本隐搜与客户端,电脑不在身边的,还可以使用手机微信小程序版本,文件实时同步;

5. 请问经济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经济来法的目的 简单说就是为了调源整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运用国家权力或宏观调控手段解决个体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矛盾,实现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统一,从而醋精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社会的良性发展。

6. 经济法的最高目标是

经济法的最高目标是促进经济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经济法的三大基本原则:

1、营造平衡和谐的社会经济环境原则。

我们强调营造平衡和谐的环境,而不是简单地说平衡协调原则,是有深层次原因的。对经济关系进行平衡协调是经济法特有的功能,但如果单纯将平衡协调上升到经济法基本原则的高度就显得不够充分,并没有完全揭示出经济法的本质内容。

2、合理分配经济资源原则。

价值规律由对经济个体的决策和行为之微观作用实现对整个社会经济资源的宏观调节和配置,顺利完成经济资源的初次分配,市场规制法在其中发挥着保障作用。

3、保障社会总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是人类认识论上又一次具有革命性意义的突破,这一思想强调的不仅仅是人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更是人的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和谐,也唯有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才能实现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7. 法学专业开设哪些课程

⑴ 法学专业14门课程有哪些

法学专业14门课程有:宪法,法理学,民法,民诉,刑法,刑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国法制史,经济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国际法学,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

法学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1)法学专业开设哪些课程扩展阅读:

一、法学专业就业方向:

法学专业,曾一度被人们公认为是捧着“铁饭碗”的好专业,但是随着公检法单位人员的饱和、法学毕业生人数暴增等,法学就业的寒冰期已到来。这种现象已经不仅仅存在于一般本科生就业的情况中,而且一些知名的法学院校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武汉大学爆出300名硕士生就业难的问题。法学,真的就成了人们心目中的专业好就业难的专业吗?我国正处于由行政体制社会向市场经济社会的转型时期,法学专业正经历着阵痛与新生,法学还是有那么一系列的就业热门方向,正在升温回暖。

二、法学专业律师:

依旧的黄金职业。律师这个词总会让人想起思维敏捷、风度翩翩等词语,与枯燥的公检法从业环境相比,一直是年轻的毕业生们的理想选择。律师也作为社会公认的高收入阶层,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加入WTO,律师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懂英语和国际法的律师职业前景十分看好。

律师的收入根据能力大小,高的年薪能拿到30万元甚至数百万元,低的可能只有1万元左右。根据经济法、劳动法、知识产权的专项不同,收入也会有差别。目前我国对律师的从业资格采取的是严格准入制度,必须通过全国司法考试。

⑵ 法律的主修课程有哪些

主要课程有:

1、法理学。是以整个法律现象的共同发展规律和共同性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法律的起源、发展和消亡、法律的本质和作用、法律和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法律的创制和实现。

2、《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是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知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宪法学》。宪法学是以宪法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属于法学的分支学科。

4、《刑法学》。刑法学以世界各国刑法为研究对象,是研究犯罪和刑罚、刑事责任及其罪刑关系的科学。它属于部门法学的范畴,是部门法学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5、《逻辑学》。研究思维规律的学问。逻辑和逻辑学的发展,经过了具象逻辑—抽象逻辑—具象逻辑与抽象逻辑相统一的对称逻辑三大阶段。

(2)法学专业开设哪些课程扩展阅读:

课程介绍

《法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大学语文》、《基础英语》、《计算机基础》、《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经济法概论》、《 *** 理论》、《婚姻法》、《国际法》、《法学基础》、《行政法》、《逻辑学》、《律师实务》

《会计学基础》、《审计学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 思想概论》、《外国语》、《劳动法》、《婚姻家庭法(一)》、《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概论》、《合同法》、《知识产权法》、《公司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法律文书写作、(《中国法律思想史、》《外国法制史》、《西方法律思想史、》《票据法》、《保险法》、《税法》、《金融》、《公证与律师制度》、《房地产法》任选三门)、毕业论文。

⑶ 法学专业的课程

主要课程: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版济法、刑权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见习、法律咨询、社会调查、专题辩论、模拟审判、疑案辩论、实习等。

(3)法学专业开设哪些课程扩展阅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⑷ 法学专业的主修课程有哪些

宪法、中国法制史、法理学、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

⑸ 法学专业的主修课程有哪些

主干课程:

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逻辑学、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专法总论、属民法分论、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刑法总论、刑法分论、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法律英语、公文写作与处理。

法学专业,曾一度被人们公认为是捧着“铁饭碗”的好专业,但是随着公检法单位人员的饱和、法学毕业生人数暴增等,法学就业的寒冰期已到来。这种现象已经不仅仅存在于一般本科生就业的情况中,而且一些知名的法学院校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武汉大学爆出300名硕士生就业难的问题。


(5)法学专业开设哪些课程扩展阅读

法学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法学各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2、掌握法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技术;

3、了解法学的理论前沿和法制建设的趋势;

4、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

5、具有运用法学知识去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⑹ 什么是法学专业有哪些课程

本专业招收文史、理工类学生,学制4年。

设法学、国际法2个专业方向。

专业地位和特色:华侨大学法学专业设立20年,在2003年国家教育部对法学院法学本科专业的评估中,法学院在全国250个法学院系法学专业评估中获得前40名的较好评价。根据《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2004年第1期公开发表的《2004中国大学评价》,华侨大学法学专业居于中国大学法学100强排行榜中,在361所有法学专业的高校中居于前24%之列。法学专业学分制改革方案在2004级本科生中试点,实行3-6年的弹性学制。研究生学制正在从3年制向2年制转变试点。

培养目标:系统掌握法学理论,精通法律实务,熟悉国内、国际法律制度,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部门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法理、中国法制史、宪法、刑法、民法、经济法、环境与资源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商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知识产权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世界贸易组织法。

就业情况分析:前几年,法学专业居于全国10大就业热门地位,毕业生主要在法院、检察院、司法局、公安局,律师事务所,各类行政机关,各种公司和事业单位等就业;近几年,就业有滑坡现象,主要是学生就业仍然倾向于在大中城市或较高收入城市,就业集中于司法人员和国家公务员,而若担任公务员需要通过公务员考试,若担任法官、检察官、律师需要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而国家司法考试需要在毕业后才能报名参加考试。

⑺ 本科法学专业课程有哪些

五院四系”,是新中国在1952年通过院系调整,建立的五所政法院校以及四所大学的版法律系的简称,这几所高校权的法律学科在中国法学教育界具有重要地位。
“五院”指: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
“四系”分别是: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四所中国著名学府的法律学系。

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四轮学科评估上榜高校

一流学科名单:人北法武+清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作为“211”,有一个“一流学科”建设的名额,教育部让其“自定”,该校选了“法学”。于是,五院四系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入选而华政、西政未能入选,“四系”唯独吉大老牌法学重镇未能入选。
没入选并不代表华政、西政就比其他高校法学差,2017年教育部四轮学科评估中,华政、西政成绩都不错。四轮学科评估详情如下:

⑻ 法律专业本科都开设哪些课程

第一学期课程 1、法理学; 2、宪法学; 3、外国法制史 ; 4、中国法制史。
第二学期课程 5、民法总论;6、刑法总论; 7、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8、婚姻家庭继承法。
第三学期课程 9、刑法分论; 10、刑事诉讼法; 11、民事诉讼法 ; 12、物权法; 13、合同法; 14、公司法; 15、经济宪法与经济行政法。
第四学期课程 16、证券法; 17、环境与资源法; 18、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19、税法;20、金融法;21、反垄断法;22、国际法; 23、国际私法。
第五学期课程 24、智慧财产权法; 25、世界人权法 ;26、罗马法 ; 27、法律论证理论; 28、名著选读。
第六、七学期课程 29、律师实务;30、金融学;31、票据法;32、仲裁法; 33、海商法;34、信托法;35、保险法;36、证据法;37、国际税法;38、 *** 法原理; 39、判例法原理;40、经济学原理;41、会计学基础;42、计算机应用; 43、文学名作欣赏;44、美术名作欣赏;45、音乐名作欣赏。
还有其他课程如数学、外语、体育等。

⑼ 法学专业主要有哪些课程

主干学科:法学
主要课程: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见习、法律咨询、社会调查、专题辩论、模拟审判、疑案辩论、实习等,一般不少于2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热点内容
民法典8章 发布:2025-01-24 03:55:07 浏览:252
劳动合同法实习生 发布:2025-01-24 03:28:47 浏览:891
疫情期间法院问题 发布:2025-01-24 03:23:32 浏览:955
经济法押题试卷 发布:2025-01-24 03:03:22 浏览:24
日照卜法官 发布:2025-01-24 02:09:36 浏览:225
贵阳贵阳市人民法院 发布:2025-01-24 02:03:30 浏览:232
劳动法中假期是否包括节假日 发布:2025-01-24 01:28:53 浏览:786
初任法官改革 发布:2025-01-24 01:27:17 浏览:103
保密法律法规知识试题 发布:2025-01-24 01:05:13 浏览:197
1社会保障法的定义是 发布:2025-01-23 23:11:01 浏览: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