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的社会利益分析法

的社会利益分析法

发布时间: 2024-12-17 19:48:47

① 利益分析方法利益分析方法的战略地位和实践价值

利益分析方法在社会领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是认识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形成发展的关键工具,是任何社会主体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实践的必备方法。首先,利益分析方法作为一把钥匙,深刻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在利益驱动下的作用机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其背后的根本动力在于利益。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时,人们的利益无法得到实现,必然引发社会矛盾,最终损害广大社会成员的利益。同样,新的生产关系通过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利益需求,激发生产热情,推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作用也需通过维护或损害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途径来实现。社会基本矛盾确实是在利益的基础上发挥作用的,运用利益分析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对社会矛盾的相互作用及其运动过程进行深刻和具体的理解。


其次,利益分析方法是理解一系列复杂社会现象的重要工具。无论是民族纠纷、阶级斗争、社会革命,还是国际社会中苏联解散后北约的动向,这些现象都与社会基本矛盾密切相关。然而,通过利益分析方法,我们能够更深刻、更彻底地理解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例如,美国组织北约的动机是为了捍卫和谋求全球霸权利益,即便苏联及其集团解散,俄罗斯作为美国的潜在对手,仍然是美国全球利益的主要竞争者和潜在威胁者。因此,利益分析方法揭示了美国力主北约向东欧一带发展的原因。同样,俄罗斯试图通过实现亲西方的外交政策,获得西方的经济援助,以及在国际争端中得到西方的尊重,但西方往往将其撇在一边,甚至忽视俄方的反对意见。这反映了利益分析方法在理解各种社会现象时的必要性和关键性。


此外,利益分析方法还是理解社会主体本性及其运行趋势的重要法宝。无论是个人、家庭、国家还是全人类,它们的行为都根源于利益的驱动和制约。不同社会主体的利益是由其所在社会地位决定的,因此,利益分析方法对于理解它们的本性及其运行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在个人、阶级分析以及国家政策制定等方面,利益分析方法的应用都是有效且关键的。


利益分析方法与其它方法的关系可以看作是一般与特殊、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在阶级分析方法中,利益分析方法具体应用于分析各个阶级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及其与现存制度的利益关系,从而预见其政治态度和思想观点。在因果法中,利益分析方法关注社会现象的根本原因,与因果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则需要利益分析方法作为理解社会现象的辅助工具,帮助揭示事件的内在利益根源,并把握其本质。最后,利益分析方法在社会各个领域和各个学科中都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无论是刑事侦察、经济政策制定、政治制度确立、国际关系处理,还是思想工作,都离不开利益分析方法的指导。


综上所述,利益分析方法在社会科学的方法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社会领域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在当前全球化、开放化的背景下,利益分析方法的影响力日益显著,因此更需要我们自觉掌握并运用这一方法,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


(1)的社会利益分析法扩展阅读

利益分析方法是从利益的角度,通过社会历史现象把握其本质和根源,透过各种社会主体的言论和行为把握其动因的方法。它是我们把握国内国际利益格局,正确制定战略的十分重要的工具。利益分析方法在社会领域和人类历史长河中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② 利益分析法是什么

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要服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大局,就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建设的特征,即从容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入手,分析人的思想、行为背后的利益动因,揭示各种社会现象和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和把握人的思想变化及行为产生的规律。这就是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利益分析法。

③ 如何理解社会科学研究的利益分析

综述:

认识社会十分重要的方法之一。认识基本矛盾形成和发展的一把钥匙;深刻认识一系列社会现象的工具;理解各社会主体本性及其运行趋势的重要法宝。

与其他分析方法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阶级分析方法就是其具体运用;它与因果法具有同一性,两者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利益分析方法本质上就是透过社会现象探求其原因的方法;为从社会存在看社会意识的方法提供进一步的支持。

社会利益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上层建筑包括社会意识的变化。为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提供了理解社会现象的指导线索。利益分析方法在社会各个领域和各个学科中都有广泛的适用性。

利益分析法是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要服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大局,就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特征。

即从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入手,分析人的思想、行为背后的利益动因,揭示各种社会现象和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和把握人的思想变化及行为产生的规律。这就是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利益分析法。

④ 利益分析方法的利益分析方法的战略地位和实践价值

怎样看待利益分析方法的战略地位和实践价值?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述,就是:利益分析方法是社会领域中最基本的认识方法和分析方法之一,是任何社会主体要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实践必须运用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一)利益分析方法是认识社会的十分重要的方法之一。
第一,利益分析方法是认识社会基本矛盾形成和发展的一把钥匙。众所周知,生产力之所以决定生产关系,并推动其发展(表述为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规律),经济基础之所以决定上层建筑并推动它发展(表述为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及其发展规律),原因何在?就是社会成员的利益起决定作用的结果。因为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人们的利益就得不到实现和发展,最后必然损害到广大社会成员的利益,这是广大社会成员所不允许的。恩格斯说过:“透过各种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必然性,归根到底仍然是经济的必然性。”(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06页。)这无疑是正确的,因为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是广大社会成员的利益所在。
另一方两,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之所以对生产力、经济基础发生作用,也是通过利益而实现的。新的生产关系使人们日益实现自身的利益,就能唤起人们的生产热情,从而推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相反,如果生产关系使人们日益陷入困境,就必然挫伤人们的积极性,使生产萎缩不前甚至受到破坏。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作用也是如此,要是它维护旧的生产关系,损害广大劳动人民利益,势必阻碍经济发展,若是它为新的经济关系的确立和实施服务,给广大群众进一步发展利益提供了广阔的前景,自然就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可见,社会基本矛盾确实是在利益的基础上发挥作用的,把利益方法作为钥匙,才能对社会基本矛盾相互作用及其运动获得深刻而又具体的理解。
第二,利益分析方法是深刻理解一系列社会现象的工具。人类社会现象是复杂的,有民族纠纷、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等等,这些社会现象无疑与社会基本矛盾相联系,因此,用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去说明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然而,社会基本矛盾是在利益的基础之发生作用的,因此用利益去说明就更深刻、更彻底,更能抓住根本。例如各个阶级内部矛盾、冲突、相互残杀,民族社会中氏族集团之间的冲突和吞并,同一社会制度的不同国家之间的战争,仅仅从社会基本矛盾去分析是难以理解的。
当今国际社会另一个突出现象是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集团解散后,北大西洋组织没有解散,反而向东发展,甚至向俄罗斯的周边国家一带扩张。有的人对此表示不可理解,其实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美国之所以组织北大西洋组织,其目的就是要扼住苏联及其集团,捍卫并谋求全球的霸权利益。现在虽然华约解散了,苏联解体了,但俄罗斯仍是美国的潜在对手,是美国全球利益的主要竞争者和潜在威胁者。因此,美国的利益决定了不是解散北约,而是利用它来进一步扼住俄罗斯,实现自身在东欧一带的利益和全球的利益,因此自然力主北约向东欧一带发展。这就是前年美国不理会俄罗斯,自行轰炸波黑塞族以及新近又野蛮轰炸南斯拉夫迫其接受阿族自治的原因。俄罗斯前几年也试图通过实现亲西方的外交政策,获得西方的经济援助,以及在解决国际争端中使自己的主张得到西方的尊重,以便更好地与西方协调立场。实际上俄罗斯的愿望一再落空,经援附带苛刻的条件不说,西方在处理国际争端中尤其是东欧事务中,经常把俄撇在一边,甚至俄持反对意见也不理睬。所以,近年来在俄罗斯政府中出现了一种与西方交往中要捍卫俄罗斯利益的政治倾向。实际上这种事态的发展并不奇怪,美国国力超强,俄罗斯相差太大,所以美国依仗其力量主张北约要在北约之外使用力量,咄咄逼人,它怎么可能把国力已衰弱,但又是他军事上的主要对手的俄罗斯作平等伙伴看待并加以扶持呢?显然,利益分析方法是理解这一系列社会现象的一把钥匙。
第三,利益分析方法是理解各种社会主体本性及其运行趋势的重要法宝。社会主体是多层次的,有个人、家庭、宗族、村落、企业、地方群体、社会集团、民族、阶层、阶级、国家以及全人类等等。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由人所组成,其行为都根源于利益,受利益的支配和制约,而它们的利益是由其所处的社会地位所决定,因此利益分析方法是理解它们的本性及其运行趋势的重要法宝。利益分析方法在判断个人、阶级上是有效的,在分析和判断国家上也是有效的。旧中国的国家政权是封建买办阶级的国家政权,作为帝国主义的附庸,决定了他们在政治上不可能彻底维护本国和本民族的利益,对内不可能不盘剥广大劳动人民。新中国是劳动人民掌握着国家政权的国家,它对外自然不屈服于资本主义大国的压力,维护本国的利益,对内维护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所以,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政府反复强调改革的措施和方案必须反映绝大多数人的意愿,照顾到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并考虑到绝大多数人的承受能力,这都是自然的。因为掌握着国家政权的阶级和社会集团决定了国家的性质及其行为倾向。
(二)利益分析方法与其它方法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第一,利益分析方法与阶级分析方法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阶级分析方法是利益分析方法的具体运用。利益分析方法就是从利益的角度探求社会事件根源的方法,它把握了事物的利益根源之后反过来就可以预见它的发展趋势。这种方法在阶级社会中的运用,就是分析各个阶级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以及它们与现存制度的利益关系,从而预见他们对现制度的政治态度和思想观点,从而形成了阶级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在阶级社会中很有效且非常重要。阶级分析方法之所以有效,就是它贯彻了利益分析方法,把握了各个阶级的利益所在,从而预见他们基本的政治立场和基本的倾向。阶级分析方法之所以重要,就是舍此很难解决阶级的政治战略问题。阶级分析方法适用于阶级社会,利益分析方法适用于人类社会的始终。而且在阶级社会中,在个别地方、个别事件如同一阶级内部的利益矛盾,阶级分析方法不一定适用,但利益分析方法却是普遍适用。
第二,利益分析方法与因果法具有同一性,两者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利益分析方法本质上就是从社会现象探求其原因的方法,它与因果法是一致的。虽然因果法适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而利益分析方法只适用于人类社会,但利益分析方法在社会领域有着特殊的功能,它是社会领域中探求社会现象根本原因的最基本亦即最重要的方法。其道理很简单,因为利益是人们的基本动因,而社会由人所组成,不用利益分析方法是很难把握到社会事件形成和发展的原因的。
第三,利益分析方法为从社会存在看社会意识的方法提供进一步的支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这一原理转化为方法论就是从社会存在看社会意识,从社会存在的变化去理解社会意识的变化。换句话说,就是社会意识的变化要从社会存在的变化中去追溯根源。那么,利益分析方法与之是什么关系呢?利益分析方法为之提供了可以依托的基础和依据。众所周知,社会利益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上层建筑包括社会意识的变化。为什么会如此,因为前者决定后者,后者要为前者服务。社会存在之所以决定社会意识其根源在于利益对于思想的根源性和支配性。正因为如此,马克思说过:“‘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03页。)可见,用利益分析方法去审视社会存在即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决定社会意识即人们的思想观念,这是自然的。
第四,利益分析方法为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提供了理解社会现象的指导线索。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不脱离历史事件,从而避免了脱离实际的唯心主义抽象。然而这种方法如果仅仅停留在现象的罗列上,就把握不到事件的本质。因此,历史主义方法需要利益分析方法作为其辅助的工具,帮助其揭示事件的内在利益根源,并把事件发生的各种现象串连起来加以理解,从而把握其脉络及其本质。所以,利益分析方法是把各种现象按其内在关系串连起来加以理解的基本线索和基本的工具。它与历史主义方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三)利益分析方法在社会各个领域和各个学科中都有广泛的适用性。
利益问题贯彻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因此利益分析方法当然适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并被各门具体的社会科学广泛运用。例如在刑事侦察中常常运用利益动因的分析方法来寻找作案的对象和分析案件的脉络,以及对案件的性质作出判断。在经济领域,制定行业政策、产业政策和进行资源配置过程中,也需要运用利益分析的方法,因为利益是经济调控的重要杠杆。在政治领域,确立政党制度、国家制度,制定民族政策、干部政策等等都离不开利益分析方法。正确处理国家间的关系离不开利益分析方法。就是做思想工作也离不开利益分析方法。
利益分析方法对普通老百姓而言,是需要的。因为人与人的关系,最本质的是利益关系。作为生活在社会上的人总是与他人以及整个社会发生关系,因此任何言行都对他人发生影响,如不正视利益问题,讲话和做事很容易伤害到他人的利益和感情,肯定是要碰壁的。当然作为一位企业家、商人更需要重视顾客的利益,因而更需要利益分析方法了。至于对于掌握着一定的社会权力,领导着一个国家一个部门,肩负着调控社会,组织人们进行经济建设的政治家们和领导干部更是不用说了。
综上所述,利益分析方法在社会科学的方法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社会领域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在改革愈深入,开放愈扩大,国际上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趋势频繁,全球力量在不断地分化和组合的今天,利益分析方法的重大作用就更加日益明显了,因此更需要自觉地掌握它和运用它。

⑤ 法的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分析

法的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分析

法的作用泛指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可划分为法的规范作用和法的社会作用。下面是我为您搜集整理的法的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分析论文,欢迎阅读借鉴。

摘要:

法的作用是法理学中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为了加深对其理解,笔者在体系和框架上仍然继续沿用了国内法理学教科书通用理论范式,把法的作用划分为法的规范作用和法的社会作用。本文中,笔者采用比较的和枚举的方法对法的作用的分类作了一番细致而艰辛的研究,以独特的视角论证理论界的以下通说:法的规范作用包括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和强制五个方面的内容,法的社会作用则涉及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思想文化生活、思想文化生活这三个领域,以及政治职能(通常说的阶级统治的职能)和社会职能(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这两个方向。

关键字:

法的规范作用;法的社会作用

法的作用泛指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法的作用可划分为法的规范作用和法的社会作用。这是根据法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的形式和内容对法的作用的分类。从法是一种社会规范看,法具有规范作用,规范作用是法作用于社会的特殊形式;从法的本质和目的看,法又具有社会作用,社会作用是法规制和调整社会关系的目的。这种对法的作用的划分使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相区别,突出了法律调整的特点;同时,又明确了各个时期法律目的的差异。

法的规范作用可以分为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和强制五种。法的这五种规范作用是法律必备的,任何社会的法律都具有。但是,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在不同的法律制度中,由于法律的性质和价值的不同,法的规范作用的实现程度是会有所不同的。

法的指引作用又称为法的引导功能,是指法对本人的行为具有引导作用。在这里,行为的主体是每个人自己。例如:某林区村民于小林为盖房欲去山上伐几棵国有林木。父亲对他说:未经许可去伐国有林木属滥砍滥伐,是违反《森林法》的。于小林依从了父亲的指引,在这里,于小林听从父亲劝导,知道自己即将从事的行为违法,而未去实施,说明法有指引作用。

对人的行为的指引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个别性指引,即通过一个具体的指示形成对具体的人的具体情况的指引。如人们根据交通地图找路、引小孩过马路;又如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命令;

另一种是规范性指引,是通过一般的规则对同类的人或行为的指引。如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律调整。个别指引尽管是非常重要的,但就建立和维护稳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而言,规范性指引具有更大的意义。

根据相关法律规范的确定性程度(有的学者认为是从立法技术上分的),法的规范性指引作用还可以区分为确定的指引和不确定的指引。确定的指引,即通过设置法律义务,要求人们作出或抑制一定行为,使社会成员明确自己必须从事或不得从事的行为界限。不确定的指引,又称选择的指引,是指通过宣告法律权利,给人们一定的选择范围。所以,该规定为行为人提供了不确定的指引。

确定的指引与义务性规范(也称义务性规则)相对应。例如《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又如,小丽根据我国《刑法》第257条第1款的规定,对养父陈某以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提起自诉;该刑法条款对小丽的起诉行为起到了一种确定性的指引作用(见《刑法》第257条第1款:“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再如物权法》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天然孳息,由所有权人取得;既有所有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的,由用益物权人取得。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法定孳息,当事人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取得;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交易习惯取得。”该规定对于具有物权孳息关系的当事人可以起到很明确的指引作用。

不确定的指引又称选择的指引,它与授权性规范(也称权利性规则)相对应。为了加深大家对不确定的指引的理解,笔者在此处举了7个实例:

(1)《继承法》第16条2款规定:“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即是说公民既可立遗嘱,也可不立遗嘱,可立遗嘱指定法定继承人一人,也可指定数人继承个人财产,因此属规范性指引中的有选择的指引);

(2)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即是说:是否变更由当事人自行决定);

(3)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此条文既是确定的指引[因为故意杀人行为设定了必然的法律制裁以禁止犯罪],又是不确定的指引[因其属裁判规则,赋予法院一定的自由裁量权]);

(4)民法通则规定,公民对自己的发明或者其他科技成果,有权申请荣誉证书、奖金或者其他奖励;

(5)宪法和选举法规定,年满18周岁的公民有选举权(即是鼓励年满18周岁的公民积极参加选举);

(6)《民法通则》第145条规定,“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选择合同争议所适用的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涉外合同的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即允许涉外合同的当事人,除法律另有规定的外,有权选择处理合同争议所适用的法律。)

(7)《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从法的作用角度看,该规定为行为人提供了不确定的指引。

法的评价作用(裁判作用是其中一种)是指,法律作为一种行为标准,具有判断、衡量他人行为合法与否的评判作用。这里,行为的对象是他人。在现代社会,法律已经成为评价人的行为的基本标准。为了加深大家对评价作用的理解,笔者在此处举了4个实例:

1、20世纪90年代,传销活动在中国大陆流行时,法律法规对此没有任何具体规定。当时,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对这类案件的处理往往依据《民法通则》第7条。该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民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在这里,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依据民法通则所确定的这条法律原则的内容来处理有关传销的案件,正是一种用法律条文中有关法律原则来判断传销活动的合法与否,是法律原则评价作用的体现。

裁判作用是指法可以作为判断行为合法与否的裁判标准,实际上是法的评价作用的一种。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依据以上法律原则处理案件,正是根据该法律原则来裁判传销的合法性,体现了法律原则有裁判作用。)

2、某林区村民于小林为盖房欲去山上伐几棵国有林木。父亲对他说:未经许可去伐国有林木属滥砍滥伐,是违反《森林法》的。于小林依从了父亲的指引,在这里,于小林的父亲根据法的指引,对于小林的行为加以评价,认为儿子不经许可去国有林区伐木,会违反《森林法》而加以劝阻,小林听从法的指引没有实施法所不允许的滥砍滥伐行为,说明法有评价作用。

3、人们的很多行为并不由法律调整而由党章或道德规范来调整。

4、对离婚案件,从法律上一般仅能判断是否应准予离婚,但对离婚原因可能需要根据道德规范来加以评价。

法的教育作用是指通过法的实施使法律对一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这种作用又具体表现为示警作用(反面教育)和示范作用(正面教育)。中国历史上的法家商鞅是很会发挥法的这两种教育作用的。他以三丈之木置于国都南门,募民有能徙木于北门者赏十金,但无人响应。他又将赏金增至五十金,有一人应募,即获得五十金,以此来取信于民。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的实例。秦国太子犯法,商鞅刑其师傅公子虔、公孙贾。这也是示警作用的典型写照。法的教育作用对于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促进公民自觉遵守法律具有重要意义。

法的预测作用是指凭借法律的存在,可以预先估计到人们相互之间会如何行为。法的预测作用的对象是人们相互之间的行为,包括公民之间、社会组织之间、国家、企事业单位之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行为的预测。社会是由人们的交往行为构成的,社会规范的存在就意味着行为预期的存在。而行为的预期是社会秩序的基础,也是社会能够存在下去的主要原因。为了加深大家对预测作用的理解,笔者在此处举了14个实例:

1、20世纪90年代,传销活动在中国大陆流行时,法律法规对此没有任何具体规定。当时,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对这类案件的处理往往依据《民法通则》第7条。该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民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根据这个法律原则,人们可以认识到传销作为一个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在传销过程中,不能作出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民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否则就会触犯法律,体现了法律原则的预测作用。)

2、一般的人都会认为,虽然道路上车辆很多,但自己在道路上行走时,只要遵守交通法规,还是相当安全。(即人们相信,在通常情况下,驾驶车辆的人会遵守交通法规,他们不会危害自己的安全;如果他们违反交通法规,交警将对他们采取相应措施)。

3、合同法使订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在各自履行合同义务的同时,可以合理地指望,也即预测到,在一般情况下,对方将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合同管理机关和人民法院将保证合同具有约束力。(通过合同法和所订立的合同,双方就可以相互预测对方的行为以及有关机关对这种行为的反应,这是法律的预测作用在经济领域中的体现。)

4、一个打算从事工商业经营的人,根据法律考虑主管部门是否能对自己的申请核准登记并发给营业执照。

5、一个诉讼当事人,根据法律考虑其他诉讼当事人、正人会有什么行为,也根据法律考虑法院对自己的案件会作出什么判决。

6、由于《合同法》的存在,经济活动的主体可以预见到什么样的合同是有效或无效,违反合同将会遇到什么样的法律后果。

热点内容
北京通州区国家法官学院 发布:2025-01-22 23:24:10 浏览:810
按照劳动法临聘人员伤亡补助 发布:2025-01-22 22:47:54 浏览:796
法治宣传月讲话 发布:2025-01-22 22:47:52 浏览:336
民法王泽鉴 发布:2025-01-22 22:44:13 浏览:678
违反国家劳动法 发布:2025-01-22 22:37:35 浏览:871
二准则四条例活动过程 发布:2025-01-22 22:24:23 浏览:75
人民法院对查封规定 发布:2025-01-22 22:18:34 浏览:228
有关打麻将的法律法规 发布:2025-01-22 21:17:45 浏览:827
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电话 发布:2025-01-22 21:11:19 浏览:371
军训条令条例 发布:2025-01-22 21:03:40 浏览: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