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婚姻法对骗婚的条款及解释
⑴ 婚姻法规定哪种情况属于骗婚
您好,首先《民法典》上并没有明确骗婚的行为。如果通过骗婚获取财物,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诈骗罪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如果一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与他人结婚为手段,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可能构成诈骗罪。也就是说,成立诈骗罪,达到立案标准,需要达到以下条件:1、对方主观上为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2、对方实施了欺诈行为,使得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从而作出财产处置。3、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可以认定为数额较大。具体实践中,骗婚的行为比较普遍的情况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假借结婚的名义,获得彩礼后逃跑。
如果遇到骗婚的行为,首先,你要提供骗婚人的身份信息,包括身份证、结婚证等,至少要提供准确的姓名、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如果骗婚人提供的上述信息都是假的,公安也很难立案,也无从查询。其次,你要提供转账记录或者证明给其钱财的证据。证明你遭受了财产损失。再次,提供微信记录、村民邻里的证人证言,证明骗婚人骗婚的具体事实。
只有你提供了上述的信息,才有可能把被骗的财产追讨回来。但是你要确保骗婚人的身份信息的准确性。所以也提醒大家,在遇到类似的情况,一是避免短时间给付较大数额的财产;二是一定要获取到骗婚人的准确的身份信息。
温馨提示,结婚要慎重,要充分了解对方的信息、背景和亲属关系等等。不要过于着急给付彩礼,以防止人财两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⑵ 新婚姻法什么叫骗婚
法律分析:婚姻诈骗,简称婚骗,是以婚姻为诱饵诈骗钱财,俗称“放鸽子”是最常见的婚姻诈骗形式。婚姻诈骗已经演变成利用真实身份和证件进行合法登记结婚的新型诈骗,这种也是最难打击的。犯罪嫌疑人利用合法的婚姻为幌子,来骗取合法的婚姻登记,这是诈骗犯罪中的一种比较特殊的案件。当前,诈骗者的目标,主要集中在老年人和贫困人群的婚姻诈骗上,诈骗案件呈上升态势。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⑶ 新婚姻法什么叫骗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骗婚是以婚姻为诱饵诈骗钱财。婚姻诈骗是指利用真实身份和证件进行合法登记结婚的新型诈骗,犯罪嫌疑人利用合法的婚姻为幌子,来骗取合法的婚姻登记。要成立诈骗罪主观方面要有非法占有财物的故意,客观方面要有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使得对方产生错误认识而处分财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二条
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⑷ 对骗婚的情况应该如何处理,法律是如何规定骗婚的
结婚是美好的事,但是现实的生活中也存在骗婚的情形,骗婚造成了不小的伤害,同时也会造成感情上的伤害,受到伤害的朋友也都希望能够从法律方面进行规范,确保自己不受骗婚的伤害,那么,对骗婚的情况应该如何处理,法律是如何规定骗婚的?
网友咨询:新《婚姻法》骗婚的处理规定是什么?
河北天源通和律师事务所蒋志芳律师解答:
对骗婚的处理:骗婚只能通过诉讼离婚的方式解决,在骗婚案件中,欺骗者以骗取钱财为目的,与被骗人没有感情可言,也不存在感情破裂。
【法律依据】
《婚姻法》第十二条,无效或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无效。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对重婚导致的婚姻无效的财产处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当事人的财产权益。当事人所生的子女,适用本法有关父母子女的规定。
蒋志芳律师解析:
若被骗人要求返回财产的诉讼请求又如何适用法律?
根据婚姻法第三条规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规定了在以下情形下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制度:
1、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2、双方办理结婚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3、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但骗婚,前两项已是既成事实,被骗人若不能为“因给付导致自己生活困难”举证,返还财产的诉讼请求就得不到支持。这显然有失公允。
根据我国婚姻法第十条的规定,重婚的,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未到法定婚龄的婚姻,为无效婚姻。在现行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中,骗婚人与被骗人的婚姻关系并非无效婚姻。
婚姻法第十一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十条规定了胁迫婚姻的可撤销制度。
所谓胁迫婚姻,是指行为人以给另一方当事人或者其近亲属的生命、身体健康、名誉、财产等方面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另一方当事人违背真实意愿结婚的情况。
受胁迫一方的婚姻关系当事人可以自结婚登记之日起1年内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显然,骗婚关系也不属于婚姻法中可撤销的婚姻。
2011年执业以来,始终以维护客户合法利益为职业宗旨。坚持公平,正义。在代理案件过程中保证客户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