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权益的保障

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权益的保障

发布时间: 2025-01-13 00:10:51

1. 劳动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

劳动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平等就业、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
一、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
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这些基本权益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也是劳动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核心内容。
二、促进平等就业
劳动法强调平等就业原则,禁止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用人单位在招聘、录用、晋升等方面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不得以性别、年龄、民族、宗教信仰、残疾等为由拒绝录用或者提高录用标准。同时,劳动法还鼓励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平等的职业发展机会,促进劳动者的职业成长。
三、保障劳动报酬权益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和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用人单位不得拖欠或者少发劳动者的工资,也不得以任何名义克扣劳动者的工资。同时,劳动法还规定了最低工资制度,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获得合理的劳动报酬。
四、保障休息休假权益
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合理安排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保障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劳动者按照国家规定享有带薪年休假、病假、产假等休假权益,用人单位应当予以保障。
五、加强劳动安全卫生保护
劳动法强调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重要性,要求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预防职业病和工伤事故的发生。同时,用人单位还应当定期对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
劳动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促进平等就业、保障劳动报酬权益、保障休息休假权益以及加强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等。这些原则共同构成了劳动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基石,为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三条规定: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十条规定:
国家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兴办产业或者拓展经营,增加就业。国家支持劳动者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从事个体经营实现就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五十条规定: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什么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法律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工会对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情况要进行监督。该法律是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七十八条 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情况进行监督。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工会有权提出意见或者要求纠正;劳动者申请仲裁、提起诉讼的,工会依法给予支持和帮助。

3. 劳动合同法从哪些方面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1、订立抄劳动期限,保障;劳动者袭8小时工作;

2、明确工资待遇,要求单位购买社保,保障劳动者切身利益。

劳资双方都应严格按照本法的规定规范自己的行为。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是有目共睹的,立法者也充分的考虑到这一点,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出台了这样一部法律。

虽然《劳动合同法》关于对劳动者权益的一些规定有待完善,但是此次立法首次确立侧重对劳动者权益保护的立法宗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权益的保障扩展阅读:

非全日制用工作为相对于全日制用工的特别规定,单列了一章,分别对这两种特殊的用工形式进行了具体明确的法律规定。

劳动合同法将劳务派遣作为全日制用工的特殊形式,是在全日制用工的基础上所作的特别规范,劳务派遣应当按照全日制用工和劳务派遣的特别规定进行规范。

4. 劳动合同保护谁的权益

法律分析:劳动合同法的立法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合同法立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劳动合同法是“单保护”,还是“双保护”的争议。“单保护”即主张劳动合同法是向劳动者权益倾斜保护的法律;“双保护”则主张劳动合同法既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保护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但最终立法仍然是坚持写上“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没有写上保护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热点内容
罗马法对民法的影响 发布:2025-01-13 06:25:34 浏览:567
增资经办人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13 05:29:32 浏览:666
法律硕士辅导班招生 发布:2025-01-13 04:50:05 浏览:336
经济法概论自考试题 发布:2025-01-13 04:28:41 浏览:789
劳动法里的工作时间包括 发布:2025-01-13 04:13:12 浏览:436
调节的法律效力和强制执行力 发布:2025-01-13 03:50:18 浏览:183
划清与西方司法独立 发布:2025-01-13 02:53:22 浏览:469
法院进家 发布:2025-01-13 02:51:46 浏览:239
丧家产假陪产假在劳动法中属于 发布:2025-01-13 02:40:24 浏览:65
法治歌歌曲 发布:2025-01-13 02:40:17 浏览: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