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罚款是否违反劳动合同法
⑴ 迟到罚钱违反劳动法吗
法律分析:劳动者迟到属于违反劳动纪律,用人单位应当有权在规章制度或企业奖惩制度中,对此类行为进行一定的处罚,以实现双方的权利义务平等。公司依法有权对员工的违规行为作出处罚,但前提是公司有处罚依据,并且是合法制定的。因此,罚款是否合法,一看公司是否有相关规章制度规定;二看规章制度是否合法。如果公司没有相关规章制度规定,作出处罚是没有依据的,是违法的。但严格的讲公司对于迟到不是罚款,罚款是行政处罚的一种,必须有行政立法机关进行立法规定。因为公司不是行政执法机关,没有罚款权限。所谓的罚款其实是对工资的扣除,这个是合法的,因为你违反了公司的制度,但是劳动法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也规定了公司对于迟到员工的处罚不得超过当月工资的20%,另外扣发完工资后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⑵ 迟到罚款违反劳动法吗
在中国,迟到罚款是否违反劳动法需要具体分析情况:1、如果用人单位未在劳动合同或内部规章制度中明确迟到处罚的规定,那么对员工的迟到罚款缺乏法律依据,属于违法行为;2、从法律角度来看,用人单位并非行政执法机关,不具有罚款的权力。通常所说的迟到罚款实际上是对员工工资的扣除,这种做法在符合一定条件下是合法的。根据劳动法,如果因员工个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员工赔偿,并可以从员工的工资中扣除相应金额。然而,每月扣除的金额不得超过员工当月工资的20%。如果扣除后员工的剩余工资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应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工资分配应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并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应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用人单位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工资。第五十一条规定,在法定休假日、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支付员工工资。
⑶ 迟到罚款是否合法
不合法。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⑷ 上班迟到罚款符合劳动法规定吗
法律分析:不可以。不可以对员工进行罚款,若迟到可以扣除未提供劳动部分的工资,员工犯错了给用人单位造成了损失可以在工资中扣除,不能对员工进行罚款。罚款是一种剥夺公民财产权的行为,在性质上属于行政处罚行为。
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部门:劳动者有权提议修改制度“如果认为用人单位关于迟到的规章制度不适当,劳动者有权向公司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⑸ 上班迟到罚款符合劳动法规定吗
一、员工迟到罚款是否符合劳动法规定
1、公司对员工迟到进行罚款通常是不合法的,因为罚款属于行政处罚,只有国家行政机关才有权实施,而公司不具备这种权力。然而,如果公司的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了迟到会扣除奖金,并且该规章制度已经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并且公示给了所有员工,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可以按照规章制度扣除相应的奖金。
2、相关法律依据如下:《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如果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用人单位可以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劳动者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以从劳动者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如果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应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支付。第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代扣工资,如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费用、法院判决或裁定中要求的抚养费或赡养费,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费用。
二、举报公司违法行为的途径
1、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或举报;
2、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3、依法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劳动诉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