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经济法合伙人制度案例

经济法合伙人制度案例

发布时间: 2025-02-14 13:37:58

⑴ 《经济法》每日一练-2020年注册会计师考试(11-15)

《经济法》每日一练-2020年注册会计师职称考试

1.【单项选择题】张、王、李、赵共同设立了甲有限合伙企业,张、王为普通合伙人,李、赵为有限合伙人。3月3日,甲企业向建设银行借款10万元。4月4日,刘、马二人分别作为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加入该企业;5月5日,张、李二人分别转变为有限合伙人、普通合伙人;6月6日,王、赵二人退伙。7月7日,甲企业欠建设银行的10万元到期。对于该笔债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第四章 合同法律制度)

A.张、王、刘、李承担无限连带责任,马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赵以其从甲企业分回的财产承担责任

B.张、李、刘承担无限连带责任,马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王、赵二人不承担责任

C.张、王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李、赵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刘、马不承担责任

D.张、王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李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赵以其从合伙企业分回的财产承担责任,刘、马不承担责任

2.【单项选择题】除合伙协议另有约定外,经( )同意,甲可以由有限合伙企业的有限合伙人转变为普通合伙人。(第四章 合同法律制度)

A.过半数合伙人

B.半数以上合伙人

C.2/3以上合伙人

D.全体合伙人

3.【多项选择题】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合伙企业解散事由包括( )。(第四章 合同法律制度)

A.合伙期限届满,合伙人决定不再经营

B.全体合伙人决定解散

C.合伙人已不具备法定人数满20天

D.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

4.【单项选择题】根据合伙企业法律制度规定,下列关于合伙企业的清算说法正确的是( )。(第四章 合同法律制度)

A.合伙企业解散,清算人必须由合伙人担任

B.清算人自被确定之日起10日内将合伙企业解散事项通知债权人,并于3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

C.合伙企业财产依法清偿后仍有剩余时,对剩余财产由合伙人按照实缴出资比例分配

D.合伙企业被依法宣告破产的,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债务仍应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5.【单项选择题】合伙企业解散后,合伙企业的财产支付合伙企业的清算费用后的清偿顺序是( )。(第四章 合同法律制度)

①缴纳所欠税款

②清偿债务

③职工工资

④社会保险费和法定补偿金

A.①④②③

B.①④③②

C.③④①②

D.②④①③

参考答案及解析

1.【难度系数】中等

【答案】A。

解析:本案例中(1)刘某是新入伙的普通合伙人,对入伙前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马某新入伙的有限合伙人对入伙前有限合伙企业的债务,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2)张某是普通合伙人转变为有限合伙人的,对其作为普通合伙人期间合伙企业发生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李某是有限合伙人转变为普通合伙人的,对其作为有限合伙人期间有限合伙企业发生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3)王某是退伙的普通合伙人对基于其退伙前的原因发生的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赵某是退伙的有限合伙人对基于其退伙前的原因发生的有限合伙企业债务,以其退伙时从有限合伙企业中取回的财产为限承担责任。

2.【难度系数】简单

【答案】D。

解析:除合伙协议另有约定外,普通合伙人转变为有限合伙人,或者有限合伙人转变为普通合伙人,应当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

3.【难度系数】中等

【答案】ABD。

解析:合伙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解散:(1)合伙期限届满,合伙人决定不再经营;(2)合伙协议约定的解散事由出现;(3)全体合伙人决定解散;(4)合伙人已不具备法定人数满三十天;(5)合伙协议约定的合伙目的已经实现或者无法实现;(6)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原因。

4.【难度系数】中等

【答案】D。

解析:(1)选项A:清算人由全体合伙人担任;经全体合伙人过半数同意,可以自合伙企业解散事由出现后15日内指定一个或者数个合伙人,或者委托第三人担任清算人。自合伙企业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15日内未确定清算人的,合伙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清算人,因此A选项不正确。(2)选项B:清算人自被确定之日起10日内将合伙企业解散事项通知债权人,并于6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应当是60日而不是30日,因此B选项不正确。(3)选项C:剩余财产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办理;合伙协议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由合伙人协商决定;协商不成的,由合伙人按照实缴出资比例分配;无法确定出资比例的,由合伙人平均分配,选项C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5.【难度系数】中等

【答案】C。

解析:合伙企业的财产支付合伙企业的清算费用后的清偿顺序如下:合伙企业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缴纳所欠税款;清偿债务。

⑵ 经济法案例分析

1.万方农贸公司有权解除合同。理由:合同法规定,因不可抗力或其他原因造成内合容同不能履行,一方有权解除或者协商变更合同。
2:可以免除绿岛家禽养殖场违约责任。理由:造成该合同不能正常履行的原因是不可抗力,不能遇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事件,都归为不可抗力,合同法上该条款为免责条款,所以可以免除绿岛家禽养殖场违约责任。
3:应当返还万方农贸公司预付款。理由:当合同不能正常履行时,违约方除应当返还另一方的保证金[预付款在合同法上为保证金]外,还应承担违约责任!但这个违约是不可抗力造成的,所以在免责的同时应当返还万方农贸公司预付款。
4:法院应当受理!理由:仲裁是民间调解机构,不具有强制力,所以只要事实清楚,被告明确,法院应当受理该案件。
5:符合法律规定。理由:法律规定,产生合同纠纷当事人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⑶ 经济法案例分析 急!

【正确答案】 (1)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合伙企业的利润分配、亏损分担,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办理;合伙协议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由合伙人协商决定;协商不成的,由合伙人按照实缴出资比例分配、分担;无法确定出资比例的,由合伙人平均分配、分担。

(2)该合伙企业与果农签订的水果买卖合同及与银行签订的借款合同均为有效合同。

根据合伙企业法律制度的规定,合伙企业对合伙人执行合伙企业事务以及对外代表合伙企业权利的限制,不得对抗不知情的善意的第三人。本案中,虽然合伙人甲、乙、丙在合伙协议中约定了“凡5万元以上的业务须经甲、乙、丙三人一致同意”,但该约定对善意第三人(果农和银行)无效,故水果买卖合同、借款合同均为有效。

(3)该合伙企业与银行签订的货车抵押合同在效力上应认定为成立但未生效,银行在其债权未受清偿时不能对货车主张抵押权。根据担保法律制度规定,抵押人以车辆作抵押的,应在该车辆的登记部门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本案中,合伙企业虽以货车为抵押物与银行签订了抵押合同,但未办理抵押物登记手续,依前述规定该货车抵押合同未生效,另外,抵押权的行使以有效抵押合同的存在为前提,故银行因抵押合同未生效而不能对抵押货车行使抵押权。

(4)如果合伙企业的债权人银行、赵某、钱某同时对合伙企业行使债权,应以该合伙企业的财产按比例清偿;不足部分,由各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因为,第一,银行与该合伙企业之间的货车抵押合同并未生效,由此决定了银行对合伙企业的债权属于无担保的普通债权,不具有优先受偿的效力;第二,根据合伙企业法律制度规定,合伙企业对其债务,应先以其全部财产进行清偿;合伙企业财产不足以清偿到期债务的,各合伙人应当承担无限连带清偿责任。

提示:本题(4)中涉及了《担保法》的有关内容。根据《担保法》的有关规定,当事人以法律规定的需要办理抵押物登记的财产作为抵押的,应当向有关部门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通过此题,建议大家关注一下企业法和其他法律相结合的综合题。

⑷ 会计中级职称题库《经济法》简答题及答案

简答题

【案例1】

2014年1月,甲、乙、丙、丁四人成立了A有限合伙企业(以下简称A企业),主营电子器材。其中甲、乙为普通合伙人,丙、丁为有限合伙人。

2月6日,甲分别征得乙、丙的同意,以自己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为朋友的借款提供担保,丁对此事并不知情。乙、丙对此也相互不知情。

3月20日,A企业向C银行借款100万元。

7月2日,乙与他人合伙成立B有限合伙企业,主营电子器材。其他合伙人知道后一致反对,认为乙违反了竞业限制原则,要求乙退出合伙企业,乙表示反对。

8月9日,乙转为有限合伙人,丁转为普通合伙人。 庚以普通合伙人的身份加入合伙企业。

10月10日,A企业欠C银行借款到期,A企业全部财产只有40万元。

要求:

根据以上事实,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出质行为是否有效?并说明理由。

(2)乙与他人合伙成立B有限合伙企业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3)对于A企业不能清偿的60万元债务,甲、乙、丙、丁、戊各自承担什么责任?并说明理由。

【案例2】

2014年8月2日,东林公司采购员田某向西柳食品厂采购500盒月饼,价格为100元/每盒,作为中秋福利发放给公司员工。双方签订了买卖合同,同时约定,东林公司先交付定金12000元,西柳食品厂在收到定金后一个月内交付月饼。东林公司在收到货物后3日内付清全部款项。除此之外双方并无其他特殊规定。在发货前,西柳食品厂通过东林公司的竞争对手了解到,东林公司经营不善面临严重的财务困难,遂停止发货,要求东林公司提供担保,东林公司无奈只能提供担保,西柳食品厂按期发货。东林公司在清点入库时发现,西柳食品厂多交付了10盒月饼。

要求:

根据以上事实,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东林公司交付的定金是否符合规定?并说明理由。

(2)西柳食品厂是否有权行使不安抗辩权,停止发货?并说明理由。

(3)东林对于西柳食品厂多交付的10盒月饼应当怎样处理?并说明理由。

【案例3】

某大型商场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4年5月发生如下业务:

(1)销售家电500台,每台零售价格为1.17万元;采取以旧换新方式销售金项链1000条,每条新金项链的零售价格为0.585万元,每条旧金项链作价0.117万元。

(2)采用预收货款方式销售一批日用品,当月取得不含税预收款80万元,合同约定于2014年6月发货。

(3)与某出版社(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进行以物换物的交易,将不含税价格为5万元的一批办公用品换取一批同等价值的图书,双方互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该商场将换进图书的20%发给职工做福利,剩余的80%用于销售。

(4)采购一批服装,取得一般纳税人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420万元,增值税税额71.4万元,委托甲运输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运输服装,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运费3万元。

(5)接受乙广告公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提供的广告服务,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金额100万元;接受丙律师事务所(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提供的法律咨询服务,取得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咨询费30万元。

(6)领用上月购进的一批建筑材料用于装修办公室,该批建筑材料的账面成本为25万元,上月购进时已抵扣过进项税额。

假定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在本月均通过认证并允许抵扣,该商场财务人员在申报5月份的增值税时计算过程如下:

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5×13%+71.4+100×6%+30×6%=79.85(万元)

销项税额=(500×1.17+1000×0.585)/1.17×17%+80×17%+5×17%=184.45(万元)

应纳增值税额=184.45-79.85=104.6(万元)。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结合增值税法律制度的规定,分析指出该商场财务人员申报5月份的增值税时存在哪些问题,分别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简答题

【案例1】

【答案】

(1)甲的出质行为无效。根据规定,普通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为限出质的,须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未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的,其行为无效,由此给善意第三人造成损失的,由行为人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2)乙与他人合伙成立B有限合伙企业的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根据规定,普通合伙人不得自营或者同他人合作经营与本企业相竞争的业务。

(3)对于A企业不能清偿的60万元债务,甲、乙、丁、庚均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丙承担有限责任。根据规定,有限合伙人转为普通合伙人的,对其作为有限合伙人期间有限合伙企业发生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普通合伙人转为有限合伙人的,对其作为普通合伙人期间合伙企业发生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新入伙的普通合伙人对其入伙前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案例2】

【答案】

(1)东林公司交付的定金不符合规定。根据规定,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本题中,合同价款为100×500=50000元,定金数额不得超过50000×20%=10000元。

(2)西柳食品厂无权行使不安抗辩权停止发货。根据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先履行的一方有确切证据证明另一方丧失履行债务能力时,在对方没有履行或者没有提供担保之前,有权中止合同履行的权利。本题中,西柳食品厂仅从东林公司的竞争对手了解到情况,并没有“确切证据”表明东林公司丧失债务履行能力。所以无权行使不安抗辩权停止发货。

(3)对于多交付的10盒月饼,东林公司可以接收或者拒绝接收多交的部分。根据规定,出卖人多交付标的物的`,买受人可以接收或者拒绝接收多交的部分,买受人接收多交部分的,按照合同的价格付款,买受人拒绝接收多交部分的,应当及时通知出卖人。

【案例3】

【答案】

(1)纳税人采用以旧换新方式销售金银首饰的,应当按照销售方实际收取的不含增值税的价款征收增值税。

(2)纳税人采取预收款方式销售一般货物的,其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货物发出的当天,该商场采用预收款方式销售的日用品并没有在本月发出,不需要确认销项税额。

(3)将外购货物用于集体福利的,不得抵扣进项税额;该商场将换进图书的20%发给职工做福利,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4)纳税人接受运输服务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可以抵扣进项税额。

(5)接受小规模纳税人提供的法律咨询服务,取得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按照3%抵扣进项税额,不能按照6%抵扣进项税额。

(6)将外购材料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的,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如果已经抵扣的,应该做进项税转出处理。所以将上月购进建筑材料需要做进项税额转出处理。

正确计算过程如下:

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5×13%×80%+71.4+3×11%+100×6%+30×3%-25×17%=74.9(万元)

销项税额=[500×1.17+(0.585-0.117)×1000]/(1+17%)×17%+5×17%=153.85(万元)

应纳增值税=153.85-74.9=78.95(万元)。

⑸ 经济法的案例分析

(1)有效,”我国《合伙企业法》第11条进一步规定:“合伙人可以用货币、实物、土地使用权、知识产权或者
其他财产权利出资;上述出资应当是合伙人的合法财产及财产权利。”可知,本案中,甲以林木采伐权、乙丙以货币作为出资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因此,三人对出资
范围的约定是有效的。
(2)无效,根据《合伙企业法》第44条的规定:“ 新合伙人入伙时,应当经全体合伙人同意,并依法订立书面入伙协议。 订立入伙协议时,原合伙人应当向新合伙人告知原合伙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3)人民法院可以强制执行合伙企业的财产用于清偿对A公司的债务,对B公司的债务则不可以。《合伙企业法》第39条规定:“合伙企业对其债务,应先以其全部财产进行清偿。合伙企业
财产不足清偿到期债务的,各合伙人应当承担无限连带清偿责任。”第43条规定:“合伙人个人财产不足清偿其个人所负债务的,该合伙人只能以其从合伙企业中
分取的收益用于清偿;债权人也可以依法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该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用于清偿。对该合伙人的财产份额,其他合伙人有优先受让的权
利。”
本案中,对A公司10万元的债务是合伙企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所以应首先由合伙企业的财产清偿,不足的部分再由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
任。而对B公司的5万元债务是乙的个人债务,所以不能强制执行合伙企业的财产,只能以其从合伙企业中得到的受益或者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用于清偿。
(4)丙应当赔偿由于其强行退伙给其他合伙人造成的损失。《合伙企业法》第46条规定:“合伙协议约定合伙企
业的经营期限的,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合伙人可以退伙:(一)合伙协议约定的退伙事由出现;(二)经全体合伙人同意退伙;(三)发生合伙人难于继续参加合伙
企业的事由;(四)其他合伙人严重违反合伙协议约定的义务。
本案中,合伙协议约定了经营期限但是没有规定退伙条件,丙退伙应当取得其他合伙人的同意;但是,丙未经其他合伙人同意擅自退伙,其应当承担由此给其他合伙人造成的损失。
(求采纳我为最佳呀,亲自给你手打答案)

⑹ 经济法案例分析:甲、乙、丙、丁四人共同投资设立A合伙企业。合伙协议的部分内容如下

1、该约定不符合复法律规定,依合制伙企业法规定,各合伙人应当共同经营、共担风险,丙丁无权过问企业事务的约定损害了二人的基本权利。
2、甲的行为不符合入伙、退伙须经全体合伙人同意的规定。
3、郑的合伙人双方若未经其他合伙人同意,不能成为合伙企业的合伙人,该行为虽违法,但属于效力待定的行为,一旦被追认仍为有效行为。

⑺ 经济法案例分析,求高手解答~

【评析意见】
首先,当合伙企业发生亏损时,对于债务应当先以企业的全部财产进行清偿,当合伙企业财产不足以清偿到期债务的,各合伙人应当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各合伙人所有个人的财产,除去依法不可执行的财产,如合伙人及其家属的生活必需品、已设定抵押权的财产等,均可以用于清偿。这种责任的承担可能导致个人破产,但是我国目前只有企业破产制度;而随着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的不断发展,个人破产制度必将建立起来。本案中,王海、俞颖和舒立欣在未清偿银行贷款的情况下将合伙企业的财产进行分配,这是无效的行为,应该全部返还,因5万元不足以清偿银行贷款,所以还有追究各合伙人的个人财产。
其次,以合伙企业财产清偿合伙企业债务时,其不足部分,由各合伙人按照合伙企业分担亏损的比例,用其在合伙企业出资以外的财产承担清偿责任。合伙协议有约定的,按照合伙协议约定的比例分担;合伙协议未约定的,由各合伙人平均分担。但是需要注意,合伙协议中的分担比例只是合伙人之间的一种约定,对合伙企业的债权人没有约束力。债权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清偿利益,请求全体合伙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承担全部清偿责任,也可以按照自己确定的比例向各合伙人分别追索。如果合伙人实际支付的债务数额超过其依照既定比例所承担的数额,该合伙人有权就超过部分向其他未支付或者未足额支付应承担数额的合伙人追偿。
再次,舒立欣虽然不是该合伙企业最初的合伙人,但是在合伙企业存续期间,他经过全体合伙人的同意,并依法订立了书面入伙协议而成为合伙人;且原合伙人又向他介绍了原合伙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即向他履行了告知义务。入伙的新合伙人舒立欣与原合伙人享有同等的权利,承担同等的权利。依《合伙企业法》,入伙的新合伙人对入伙前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所以舒立欣对该笔贷款负有清偿义务。若他清偿后,清偿数额超过其应当承担的份额时,他可以按照合伙协议向其他未支付或者未足额支付应承担数额的合伙人追偿。
最后,李平尽管经全体合伙人的同意已退出了合伙企业,但是退伙以后,并不能解除他对于合伙企业既往债务的连带责任。《合伙企业法》规定,退伙人对其退伙前已发生的合伙企业债务,与其他合伙人承担连带责任。本案中,向银行贷款发生在李平退伙之前,所以若银行要求他清偿贷款,他应承担连带责任予以清偿。又因为他已退伙,在合伙企业内部对合伙企业的债务不承担清偿责任,若他向银行清偿了,则可以向王海、俞颖和舒立欣追偿。后者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承担相应责任。
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李平、王海、俞颖和舒立欣对银行要求他们清偿贷款而各自提出的理由拒绝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他们对该笔贷款都承担连带责任。法律这样规定是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防止合伙人逃避企业的债务。

热点内容
2019年6月1日社会与法 发布:2025-02-16 04:48:41 浏览:573
道德自高点 发布:2025-02-16 04:32:27 浏览:255
法治繁体字怎么写 发布:2025-02-16 01:50:31 浏览:289
刑法第219条 发布:2025-02-16 01:49:37 浏览:309
法院申诉要钱吗 发布:2025-02-16 01:23:35 浏览:461
吉电股份总法律顾问 发布:2025-02-16 01:05:04 浏览:422
讲法治宣传语 发布:2025-02-16 00:35:52 浏览:17
对更改原始依据有什么法律责任 发布:2025-02-15 23:58:20 浏览:60
浅谈法官职业道德的形成 发布:2025-02-15 23:49:56 浏览:977
法律知识培训领导讲话 发布:2025-02-15 23:43:20 浏览: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