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合同法赔偿金案例

合同法赔偿金案例

发布时间: 2025-04-01 15:34:16

『壹』 合同违约责任案例及分析

法律分析:合同违约案例分析

案情介绍案例一:

甲公司(委托方)与乙公司(承揽方)签定中央空调的安装建设工程合同,双方在约定各自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上,特别约定了如果委托方迟延支付安装工程款,每迟延一日给付违约金5000元。尔后乙公司履行了安装承揽义务,甲公司根据付款进度支付了大部分工程款。后乙公司起诉要求甲公司给付工程余款和违约金,按照该违约金的计算标准,甲公司应当给付违约金的总额超过了其应付工程款余额。

案情介绍案例二:

某学校与某广告公司签定租赁合同,广告公司租用该学校面向高速公路的建筑墙体,合同期限为三年。合同成立尚未实际履行时,该学校又与另一家公司签定租用合同。该广告公司起诉要求学校赔偿其与其他商家签定的广告合同不能履行的损失,其中包含应得的利润。应审理查明,广告公司与商家签定的广告合同,不符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审批户外广告许可的条件,直至起诉时,广告公司都无法取得发布户外广告的许可证。

案例一、二是普通、常见的民商事案件,法官经常在审判实践中遇到类似案件,它们向法官提出了如何裁量违约损害赔偿的问题。具体地讲,当事人自由约定的违约金计算标准,是否必须应给予完全必要的尊重;如何把握当事人的民事自由处分权利和司法介入干预之间的关系;合同损失的认定条件是什么;违约行为与合同损失的因果关系怎样判断;如何理解限制间接损失的可预见规则;在何时终结间接损失因果关系链条才恰当等等问题。总之,确定违约损害赔偿不是法官运用简单公式推导计算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法官对合同法立法背景及其法律精神的深刻领悟和法律价值判断的过程。法官的公平、正义观和利益均衡观等价值观念,直接影响法官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对违约损害赔偿作出具有确定性的合理裁判。因此,理解和掌握合同违约损害赔偿的裁量原则、赔偿范围的考量因素以及赔偿金的计算方法等,是法官准确适用法律,公正合理裁决当事人的违约赔偿诉请的关键。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贰』 合同赔偿双倍是什么意思

用人单位给予劳动者双倍赔偿金的情况只有两种,一般就是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以及用人单位未依法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是都需要进行赔偿的,且只要签订了劳动合同,单位就应该缴纳相应的社保。
一、劳动合同双倍赔偿金是什么?
1、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7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例如,某员工在一家企业工作了3年,因为生病要求请假1个月,1个月后因为病情严重又要请假1个月,该企业认为该员工请假时间过长不予批准并要求员工辞职,双方发生争议,随后企业单方解除了与该员工的劳动关系且没有支付经济补偿金,员工随后提起仲裁,要求企业支付双倍的经济补偿金。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员工是享有医疗期的,医疗期内企业不能无故解除劳动合同,因此该企业系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按经济补偿金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这一案例充分说明,由于企业对相关法律理解不够全面透彻,从而面临了败诉的后果。
2、企业未依法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第1种情况是关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好局凯的双倍赔偿金,在
《劳动合同法》
里面还有一处涉及到双倍赔偿的问题。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2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腊态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由此可见,用人单位应在入职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如果超期未签订,就很有可能面临支付双倍工资的风险。
实践过程中,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都是先上岗再签订劳动合同,对此,律师建议企业在员工入职当日即办理入职手续,签订劳动合同,避免因工作失误遗漏签订劳动合同。
二、 企业支付了双倍赔偿金后还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吗?
用人单位违反
《劳动合同法》
的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支付了赔偿金的,不再支付经济补偿金。因此,如果是因为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而适用了双倍赔偿金,支付了双倍赔偿金就可以不用再支付经济补偿金了。但是如果是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那么企业在承担的双倍工资的赔偿责任的同时还是有可能面临经济补偿金的赔偿的。
综上所述,因为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而适用了双倍赔偿金,支付了双倍赔偿金就可以不用再支付经济补偿金了。但是如果是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那么企业在承担的双倍工资的赔偿责任的同时还是有可能面临友唤经济补偿的。

『叁』 违约金是该如何赔偿金

违约金与赔偿金在合同法中是违约方对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违约方的主观要件在于有过错,客观要件则是存在违约事实。下面通过案例来详细分析违约金与赔偿金的使用。2005年2月10日,原告与被告签订购销2000套轴承的合同,每套定价400元,总金额80万元,交货期限为4月30日。合同中明确规定,若逾期交货,被告需向原告支付违约金10万元。然而,由于被告多方面原因未能按期交货,多次催促后仍未能交付。原告因急切需求,被迫在市场以每套420元的价格购入相同规格的轴承。随后,原被告就违约赔偿问题产生争议。原告起诉被告,要求支付违约金10万元,并赔偿损失4万元。

在审理过程中,原被告违约事实及应承担违约责任并无异议,但关于应承担的责任类型存在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被告违约给原告造成了经济损失,应赔偿原告4万元。第二种观点认为,合同中已明确约定了违约金条款,视为双方对损害赔偿的预先设定,因此在被告违约时,应适用违约金条款,由被告支付违约金10万元。第三种观点主张同时适用违约金条款与法定损害赔偿金,被告除支付违约金外,还需赔偿原告损失,合计14万元。

三种观点的分歧在于对约定违约金条款与法定损害赔偿额适用关系的理解不同。实践中,违约发生后常需在支付违约金责任与损害赔偿责任间做出选择。违约金与损害赔偿关系主要取决于国家立法对违约金性质的规定。

在英美法系中,强调违约金的补偿性,违约金实际取代了预定的损害赔偿方式。而大陆法系中,承认违约金具有补偿性和惩罚性,因此不同性质的违约金与损害赔偿关系有不同联系。

中国合同法规定的违约金为补偿性违约金。法律规定,若约定违约金低于或过分高于实际损失,当事人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调整。立法精神包括:首先,应优先适用约定违约金条款,仅在约定违约金低于或过分高于实际损失时,才调整。这样既尊重了当事人预先确定损失赔偿额的自由,又利用违约金避免了损害赔偿方式适用中的计算损失范围和举证困难,节省成本。其次,法定损失赔偿额对违约金适用有约束性,具体违约金数额需参照实际损失大小调整。最后,中国合同法中的约定违约金具有一定的惩罚性,当约定违约金过分高于实际损失时,法院可适当减少,但仅在当事人申请时进行,法院不宜主动减少或增加约定违约金额。

因此,本案中,原告只能依据购销合同中的违约金条款要求被告支付10万元违约金,不能再要求被告承担额外4万元赔偿损失。除非原告实际损失超过约定违约金,可申请法院调整差额。另一方面,中国合同法确定的约定违约金为补偿性而非惩罚性,支付应与违约损失相适应。若约定违约金过分高于实际损失,法院可适当减少,但应由法官自由裁量。具体到本案例,原告损失4万元,被告违约金10万元,差额2.5倍,一般可认定为过分高于实际损失,法院可适当减少违约金。然而,法院在无当事人申请时不应主动调整约定违约金额。

热点内容
西安律师咨询免费咨询 发布:2025-04-02 22:51:11 浏览:502
2016钟秀勇民法讲义 发布:2025-04-02 22:50:07 浏览:569
法规质保金 发布:2025-04-02 22:49:17 浏览:996
收购法律知识 发布:2025-04-02 22:36:54 浏览:734
律师点睛 发布:2025-04-02 22:28:23 浏览:302
中药士中药师主管中药师法律法规 发布:2025-04-02 22:28:14 浏览:764
为人母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4-02 22:25:26 浏览:429
民事骂法官 发布:2025-04-02 22:12:29 浏览:246
婚姻法课题研究 发布:2025-04-02 22:12:18 浏览:996
法院门口律所 发布:2025-04-02 22:11:40 浏览:445